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对联的分类
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按用途分类1.通用联——春联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按字数分类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对联的起源-1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俗。
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对联的起源-2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
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於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
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於宫门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对联的起源-3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
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
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於唐代。
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
」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
」这是五言诗的对句。
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成熟的口头对联,於此时出现。
对联的起源-4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为最早的春联,春联是对联之一。
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对联的种类并各举一例

对联的种类并各举一例一、对仗对联1. 洛阳城里梨花树,春天美丽秋天疏。
2. 水晶帘外橘子林,夏日芳香秋日深。
3. 举国上下皆知晓,天下无双盛名高。
4. 神州四海传佳话,独步天下赫赫声。
5. 风花雪月诗酒趣,江山人物画卷新。
二、反复对联1. 富贵在天,德行天下。
2. 儒者无忧,小人无赖。
3.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5.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三、对称对联1. 春色满园,花香袭人。
2. 家和万事兴,人欢心自畅。
3.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万里。
4. 燕子楼空,雨梦江南。
5. 一枕黄粱,十年梦断。
四、押韵对联1. 香飘街巷,鹤舞江湖。
2. 绿水青山,白云深处。
3. 千里江山,飞瀑流泉。
4. 醉卧美人膝,梦回天上乡。
5. 雪峰银嶂,瑶草琼枝。
五、夹杂对联1. 一日三省,不为过迟。
2. 卧薪尝胆,方为大丈夫。
3. 风流倜傥,志在四方。
4. 今朝有酒,今朝醉。
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六、对仗交错对联1. 月下柳梢头,花前酒一杯。
2.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5. 梦里花落知多少,春去也,人何在。
七、叠句对联1. 一叶扁舟轻帆过,独钓寒江雪。
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4.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八、对句对联1. 家和万事兴,神州四海安。
2.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3. 好景不长,好花不常。
4. 乡音无改鬓毛衰,岁月易逝人事空。
5. 人生短暂,岁月如梭。
九、连句对联1. 红尘如梦,人生几何。
2. 乘风破浪,会有时时彩虹。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5. 花落知多少,人生若只如初见。
对联的三大类别

对联的三大类别就对联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而言大至可以分为三类:1.正对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
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比如:“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这种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
2.反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比如:“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边的这幅对联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
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
比如:“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
从用途上来分,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
1.春联。
上文我讲到,到了明代人们用红纸代替桃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
至于人们传说的王羲之改春联之事,纯属传说,是人们仰慕其书法而已。
春联,顾名思义是春节时人们用来表示喜庆的一种良好祝语,或表示合家团聚生活幸福,或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事如意……。
例:运际升平人共乐,气当和淑鸟知春。
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
布谷鸣春人勤物阜,瑞狮舞彩国富年丰。
门对青山羊免群群嬉碧毯,窗含绿水鸭鹅队队戏银波。
灵活经营财源茂盛,薄利多销生意兴隆。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在些我说明一点,春联和其它用途的联语在字数上有着区别,即上下联一般都是单数,取“阳”,尽可能避免双数,因为在我国传统意识中,双数为阴。
2.喜联。
喜联又叫婚联。
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良好祝愿。
它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
这种对联有一个特点,就是上下联语中一般都或明或暗的含有一个能表示夫妻意义的名词。
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大全

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大全对联有哪些种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欢迎大家参考!(一)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
例如: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二)按照一般习惯又将对联分为:1. 春联(含节日联)春联又叫“春贴”,是对联应用最早、范围最广泛的一种类型。
2. 门联(含行业联)门联也叫“门贴”、“门对”。
贴门联的习俗,在明代就已有之。
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什么门第用什么对联,不能混淆和更易,3. 婚联婚联又叫“喜联”,是男婚女嫁时的专用对联。
婚联最突出的特点是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用花、鸟、鱼、月、水、珠等一类美好的事物,来比喻佳期美满,男亲女爱的情景。
4. 寿联寿联是为老年人祝寿专用的对联。
寿联多用比喻,以高山、流水、青松、翠柏、神色、仙鹤等比喻寿者,以寄寓延年益寿之意。
5. 挽联:挽联,也叫“丧联”,“挽词”,是生者哀悼死者,治丧、祭奠时专用的对联。
另外孝联也属丧事联,孝联的上联表达死者的牵挂、遗憾,下联是生者的身份,表达哀思。
6. 交际联(也叫赠答联)交际联主要用于社会名流、名人学者一类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文学素养和社会阅历的人们之间。
它可以分为文字形式的和口头形式的。
7. 堂联堂联,也叫装饰联,是人们用于布置美化客厅、书店、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对联。
8. 名胜古迹联名胜古迹联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山水风光名胜地的对联;另一部分是历史名人、历史遗迹纪念地的对联。
9. 文艺作品(含题画)联在明清以后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中,作者往往插入一些对联创作,形成文艺作品中的对联。
10. 其它杂联:其他形式的还有宣传联、寺庙联、庆贺联、喜联、趣巧联、戏台联、灯联、器皿联、笔联、砚联、无情对、墨联、谜联等等。
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
1.按目的分类
对联有各种分类。
这里首先根据它们的用途做一个大的分类。
主要分为喜庆对联、挽联、文学对联、行业对联、装饰对联、行业对联、趣味对联。
(一)节日对联
喜庆对联是对联的内容,表示喜庆的意义。
即喜庆场合使用的对联,包括喜庆对联、结婚对联、生日对联等。
(二)挽联
喜庆对联的对立面是挽联,主要用来悼念和缅怀死者。
既然是悼念死者,往往是沉重的悲痛。
挽联中,由于死者的年龄和地位不同,也有一些不同。
(3)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所谓文园。
它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学者聚集的地方,也有文学界的意思。
所以文学对联主要是讲一些文坛上一些著名文人所作的对联。
在中国,对联一直很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大量的对联都是人做的。
所以文艺社团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比如文人斗协,文人自画像,警示协会等等。
(4)装饰对联
所谓装饰帘,就是这些对联有装饰作用。
像一些亭台楼阁贴的对联,或者一些景点贴的对联。
(5)工业联合会
行业联就是各个行业的联。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领域,包括不同的内容。
所以对联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行业有很多种,比如酒馆、服装店、教育行业、理发店等。
对联的三种分类

对联的三种分类对联的分类与对联撰写很有关系,不明确对联的分类,就写不出内容准确的好对联来,对联的分类。
具体来讲对联有以下几种分法。
对联从使用范围上划分,可分为应用联和装饰类两大类。
这里装饰联主要指用于美化环境的对联,如装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的对联;装饰书房卧室、名画宝砚的对联等。
装饰联一般富有哲理,回味无穷。
应用联是指有较强针对性的对联。
它可以再分为专用于庆祝春节的春联,用于某一具体事项的对联如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等。
还可分为人们在各种交往中所用的交际联。
总之从时间、空间的使用范围看,对联的分法如下表所示:1.实用联——春联2.专用联——挽联,寿联,婚联,喜联,行业联,座右铭联等3.交际联——赠联,题答联4.装饰联按上下联在内容上的关系分,对联可分为三种,即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
1.正对指对联上下两联的内容相关或相似,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大致相同的道理。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派春光明四海,万枝桃李艳三江。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夫妇共谱劳动曲,男女同讴致富歌。
2.反对指上下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这种对联往往从正反两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对比中突出表达效果。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幸铸佞臣。
莫忘当年创业苦,春看今朝生活甜,范文《对联的分类》。
又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铺张浪费损家害国,勤俭节约积少成多。
3.流水对也叫串对,指一个意思分两句说,两句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有承接假设、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
如:江河无止终而为海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又如:但使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以对联的字数来划分的话,对联可分为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几十字联、几百字的长联等。
如:昼夜不舍;天地同流。
——太原番祠难老泉联峭石千重立,藤萝百道开。
——五台山望海峡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杭州飞来峰,董其昌联漓江酒绿招凉去,常侍诗清赏雨来。
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当前联界尚无统一的论述,各种著作都有自己的划分标准,因此,很难作出令人满意地回答。
如果以表达功能为标准,可以分为叙事联、状物联、抒情联、论理联、勉志联、格言联、讽刺联等;如果以创作方式为标准,可以分为撰联、征联、集联、改联、仿联、嵌名联等;如果以写作方法为标准,可以为正对、反对、串对等;如果按语言特点为标准,可以分为文言联、白话联;如果以对仗宽严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工对、宽对、邻对等等,标准还有很多,种类也就更多。
多数人赞成以应用范围作为标准,这样,可以分为春联(含节日联)、婚联、寿联、挽联、胜迹联、行业联、题赠联、宅第联、艺苑戏台联、文艺作品联、杂联等十一种。
(一)春联(含节日联)春联也叫春帖,是对联大家族中最为普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现在发现最早的春联,应该说是莫高窟出土的唐代的春联(见《对联的起源、产生和发展》一节)。
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的“新年”、“嘉节”联,是发现时间最久的春联。
北宋时,春联已得到推广和普及,朱熹曾为沧州精舍题春联:一元复始;万象回春元代赵孟頫除善诗书画外,还是元代楹联大家,元世祖召其上殿,他为金殿书一春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明初,“春联”一词正式出现,并且开始使用红纸书写春联。
才子解缙曾书一春联贴于门上:门对千颗竹家藏万卷书。
清代,春联更是盛况空前。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撰书了大量的春联。
雍正赐给大臣张廷玉一副春联:天思春浩荡;文治日光华。
在皇帝的倡导下,京城百姓也盛行挂春联,文人墨客则看准了商机,在市肆檐下为百姓书写春联,收取一定的润笔费。
有的将店铺改为“书春墨庄”,书联卖钱,可见春联的普及程度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了国家主人,其喜悦的心情也反映到春联上:千家共饮宜春酒;万户同悬五星旗。
改革开放以后,春联的内容又有变化:三阳开泰小康日;五谷丰登大有年。
为适应新的形势,中国楹联学会及各级楹联组织,广泛开展书春活动,把写好的春联送到乡村、街道、部队、工厂。
对联有关知识

对联有关知识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对仗、对称、韵律等方式,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有关对联的知识。
一、对联的概念对联是由对仗、对称、韵律等方式组成的文学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对联以“对、仗、对、称、韵、律”为基本特征,用短短的几个字,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
二、对联的分类1.按照韵部分类:平水韵、上声韵、去声韵。
2.按照形式分类:对偶对联、对仗对联、对子对联、对数对联、对仗交错对联等。
3.按照内容分类:书法对联、诗词对联、散文对联、歌词对联等。
三、对联的创作技巧1.要注意对仗: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要注意音节、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对仗。
2.要注意对称:对称是对联的重要特征,要注意左右、上下、前后等方面的对称。
3.要注意韵律:韵律是对联的必要条件,要保持规范的韵律结构。
4.要注意内容:对联的内容要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要注意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四、对联的经典名句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唐·蒋捷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王之涣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文天祥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清·曹雪芹6.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7.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清·乾隆帝8.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唐·纳兰性德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张继10.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唐·陆游以上是对联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对联的分类
对联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变化,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分类也日益繁多。
由于对联的自身复杂性,其分类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而系统的方法。
光绪年间出的《楹联汇编》,把对联分为寿诞、庙宇、故事、胜迹、应制、人品、格言、春联、新婚、屋宇等二十类,显得繁琐而紊乱。
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
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
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
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近些年来,关于对联的分类人们正在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研讨,但意见也不很一致。
分类的目的在于分别研究各类对联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总体来说,对联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类:
第一,按字数分类
从字数上分类,有短联、中等联、长联等。
1.短联
短联是指字数较少,一般不需要在文中断句的对联,通常以五字、七字为主。
例如,最短联为一字联:墨;泉。
对联的种类
相传在清咸丰年间,文宗帝以“墨”字为上联征对,众臣多以“笔、纸、书”等字应对,均不合其意。
惟有一臣以“泉”
对之而获嘉奖。
奥妙何在?“墨”和“泉”的上半部分别为“黑”和“白”,为颜色相对;下半部分别为“土”和“水”,同属五行之中。
匠心独运,对得工稳无比。
又如,二字联:夏雨;春风。
三字联:山有色;水无声。
四字联:闻鸡舞剑;跃马扬鞭。
五字联:酒醉书为枕;诗狂石作笺。
六字联:月落天光送曙;冰消地气回春。
七字联:舟排幽岸迎青浪;桥卧金波起彩虹。
八字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九字联:万紫千红满园皆春色;五风十雨遍地尽朝晖。
2.中等联
中等联是指比短联长、比长联短的对联,一般在十字至二十五字间。
例如,十字联:夜半星移惊起一林宿鸟;春深雷动震醒九渊潜龙。
十一字联:车轮飞转,东南西北追
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二十一字联:几幅画图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馨香鸟不叫笑杀学士;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闷死将军。
3.长联
长联一般是指全联超过四十个字的对联。
把四十字作为长联的起点,是清人梁章钜提出的。
至于平时有人把二十多字至三十多字一副的也叫“长联”,这也未尝不可,但那只是与更短的相比而言。
例如:
八十二字联:对崔巍古堞,凭吊南朝。
有平湖清梵,野寺疏钟。
胜迹易销魂,叹纷纷棋局掀翻,都付与流水声中,夕阳影里;趁闲散工夫,来游东郭。
听莲外渔歌,芦边樵唱。
群情差解意,把处处山灵唤醒,齐送到穿林软翠,涉浦寒烟。
又如,一百字联:瞻小平小道,纪生辰十秩。
赞立志从戎,建国创殊勋;虽几番落职,仍挚爱黎民一世;以改革
经纶,特色兴邦,挥写春天故事传千代;览洪范洪都,观胜迹三洲。
叹鸣枪起义,擎旗留旧址;且南浦飞云,更相邀夜月东湖;还龙沙夕照,西山叠翠,恋怀杰阁名篇耀四方。
其他,如文山五夫子祠联一百九十字;李大钊挽孙中山联二百一十二字;屈原湘妃祠联四百字;长沙天心阁联四百五十六字,再长一些的还有五百字的对联,钟云舫六十自寿联八百九十字。
目前为止,公认最长联是钟云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为一千六百一十二字。
以下则是题山西临汾华门的“天下第一门联”:
上联:星辰熠熠,聊揽九万里神州山川。
思于泰岱盖地,紫金蟠龙,恒岳衔日,雁荡走瀑,笔架弄潮,秦脉纠烟,崇珠峰威群峦乃谓脊。
扬子倾莽溟,黄河纡回谷,钱塘孕沃畴,湘赣卷朝霞,嗟瑞丽奔涛,澧水之急,犹横大渡索桥。
胜形嵌镶绵联,楼阁刹院棋布,赏圣寺
之殿,虎丘藏亭,登木塔,访晋祠,谒孔庙,觐定陵,且嘉峪穿隘,钟鼓入韵,又敦煌摩崖呈玮廊。
游园林妙境,览薮壑锦绣,殊不知滇池停舟,鼋渚移步,柳浪闻莺,洞庭穷目,趵突听泉,北海舒心,还流连阳朔摹绮影。
吟留感慨,堪铭焜焜瑰宝此存。
凭遗产承绪,弘人文蔚起,擢庆霭贯故宫,秀色阗青城,峨嵋纳雪界,士俑随皇墓,况宏村古淡,武当谧幽,八达岭嵬崔逦迤,咸奕奕倩姿傲未来,偕神州楚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