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完整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完整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9
二、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b)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注:常规活动是指有计划、有程序安排好
的活动,非常规活动是指在异常和紧急情 况下实施的活动,是非预期的。
完整版ppt课件
20
c)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e)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f)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
3. 应急:对已发生的事件的处置措施,以降低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如:应急预 案、现场急救、消防器材、医药箱、应急疏散、应急物资等措施。
完整版ppt课件
31
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又称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 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 评价法。 评价操作人员伤亡的分析大小从 L (事故发生可 能性)、E (人员暴露于危险中的频度)和 C (一旦 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三方面因素 考虑。 其计算式为:D = L×E×C
完整版ppt课件
7
从以上不同标准中的定义可以看出,危险源、危 险、有害因素和危害的定义的内容是一致的,在 此我们使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定义,即 危险源。
理解危险源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即根源和状态。 对于根源,也可称为第一类危险源,而状态,往 往被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完整版ppt课件
8
第一类危险源(根源)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 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如锅炉、 危险化学品等)。
完整版ppt课件
27
岗位和活动
危害因素 序号 岗位 活动 危害事件
现状

L
E
C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课件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课件
2 评价方法
常用的危险源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和定量评价等。
3 实例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危险源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
四、危险源控制
控制方法
实施过程
危险源控制方法包括工程控制、 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多种手段。
危险源控制的实施过程包括制定 控制计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 等环节。
生物危险
介绍生物危险的特点 和防护要求,提供预 防传染病的常见措施。
六、常见危险源案例分析
1
事故原因
通过实际事故案例,分析危险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
具体措施
介绍事故案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3
教训与启示
总结事故案例中的教训,并提供相关启示,以促进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危险源辨识
1
常用方法
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安全检查、风险评估、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等。

分析步骤
危险源辨识的分析步骤包括确定辨识范围、搜集信息、辨识危险源、确定风险等级等。
3
实例
以工业生产场景为例,介绍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发现潜在风险。
三、危险源评价
1 指标体系
危险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物理指标、环境指标、健康指标、安全指标等。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 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课件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危险源,学习危险源辨识方 法与评价体系,并掌握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一、什么是危险源
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或 伤害的物体、材料、条件或 行为。
特点
危险源具有不稳定性、不确 定性、潜在性和多样性。
分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生产性危险 源、非生产性危险源、环境 危险源等多种类型。

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PPT课件

危险源及危险源辨识PPT课件

2019/7/24
26
看看这张图片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上述厨房的主要危害
主要危害
直接后果
电危害
电伤、引火源
搬运重物
扭伤、砸伤
排油烟机噪声
听力损坏
高温物体烫伤
烫伤
火焰伤害
烧伤
手工切割
切伤
厨房的火灾
火灾伤害
作业空间不足
相互影响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4
安全目视化管理:
规章制度缺陷;
作业环境缺陷
• 4)作业环境缺陷 • 照明不当
差 • 工作场所堵塞 • • 粉尘过大 •
----
通风换气 过量的噪声
自然危险--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 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 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 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产生的原因
• 危险源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源,一类是状态。
• 根源可归结为能量(能量载体)和有害物质。
• 状态是指控制能量、有害物质意外释放的措施 的失效的状态。
现实中存在有‘能量、有害
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 控制’的状况时,是危险、 有害因素(危险源)产生的 根本原因。
能量?
• 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声能、 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能和生物能。 这多种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
有害物质?
• 有害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工业粉尘、窒 息气体等。
• 当它直接与人体接触,就能损害人体生理机能导 致疾病,甚至人员死亡。
• 有害物质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存在,也可以是作业 过程中生成的。如电焊烟尘等;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培训课件ppt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潜 在的危险源,如设备缺 陷、作业环境不良等。
列表法
通过列出可能存在的危 险源,逐一排查,如设 备清单、作业流程清单
等。
专家评估法
邀请专业人士对特定领 域的危险源进行评估和
识别。
事故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以往的事故案 例,找出导致事故发生
的危险源。
常见危险源示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培训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 危险源辨识 • 风险评价 • 风险控制 • 培训与提升 • 实践与应用
01
危险源辨识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 为。
分类
危险源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固有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固有 危险源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危险源,如地震、洪水等; 人为危险源则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管理不当导致的危 险源,如违规操作、安全设施缺失等。
管理措施
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
教育措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
风险控制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
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 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不定期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控制措施进 行不定期评估和调整。
反馈机制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员工意见 和建议,持续改进风险控制措施。
电气危险源
如带电的电线、电器设备等, 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环境危险源
如高温、低温、高湿、高尘等 恶劣环境因素,可能对作业人 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பைடு நூலகம்机械危险源
如旋转的机器、刀具等,可能 导致机械伤害。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培训ppt课件
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
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
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三种状态
A. 正常情况: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 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 态;
16
工作安全分析(JSA)
作业活动划分:
➢ 例:按生产流程阶段划分 生产任务
凸轮轴加工
生产流程 粗车 精车 粗磨 精磨
作业活动 收料 上料
启动机床
17
工作安全分析(JSA)
作业活动划分:
➢ 例:按作业任务名称划分 作业
机床检修
作业任务 机械检修 电气检修
作业活动 液压站检修 空调检修 润滑系统检修
10
危险源辨识要素
辨识要素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辨识范围
全员参与 所有生产服务的全过程 考虑相关方活动 涉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
11
危险源辨识内容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环境因素
管理缺陷
物理性
如: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 高温灼伤,低温冻伤, 电危害, 噪声危害, 粉尘危害,震动危害等。
22
危险源辨识需要考虑的问题
需考虑的问题——识别关键点: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 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PPT课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PPT课件
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风险可 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风险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法
通过专家评估、安全检查等方法,对 危险源进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法
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危险 源进行定量评价。
风险评价流程
危险源辨识
识别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优先排序
对风险控制计划进行优先排序, 根据风险大小和影响程度,确定 哪些控制措施需要优先实施。
风险控制实施
01
02
03
培训与沟通
对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 计划的培训和沟通,确保 他们了解并掌握控制措施 的实施要求。
实施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控制计划,采取 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技术 改造、管理优化等,以降 低风险。
警示标识
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 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管理措施
总结词
通过管理和制度手段 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 制度,明确各级人员 的安全职责。
培训教育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 培训教育,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 隐患。
应急预案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对不足之处进行 整改和完善,以提高风险控制效果。
05 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并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 防职业病的发生。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课件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LEC法应用ppt课件
Employee fractures arm as he hits the floor. Four weeks out of work.
摔倒时,雇员的身体擦过金属抽屉,割伤了 手臂。缝了四针。
While falling, employee’s body grazes edge of metal drawer and lacerates arm. Four stitches.
危险源辨识清单详解——作业活动
序号 岗位
作业 场所
作业 活动
可能导致的事
现状
危险源描述 故(潜在的危
害)
技能 控制 应急
L
E
D=
风 险 风险控
C L·E· 等 制策划
C级
备注
活动: 1.生产现场人员:填写具体的操作活动。 2.办公室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填写:如办公活动、出差、现场检查等 等。(注意这项与活动场所有关,如在办公室填写办公活动、在公 司外面填写出差、在生产现场填写现场检查)
完整版PPT课件
死亡
1
Fatality
误工受伤
Lost Worki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9
Day
急救事故 FAI
险肇事故 Near Miss
安全隐患 Hazard
300
8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
完整版PPT课件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一 句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顺 口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溜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表格内容:
原有表格框架不变,但是进行部分调整、修改,如下:
修改成“风 险控制策划”

改为“作业场所”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作业活动、其提供的设备设施与物料 发包单位的现场风险但未受到提示; 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产生的或面临的风险是OHSMS管理的一部分; (2)健康问题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 职业病;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LEC法):D=L*E*C (重点介绍)
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
28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 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①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 ③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式中,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 性;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 频率;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4、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 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连云港鸿本定义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和状态,其包含危险和有
害因素。
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 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 因素;其导致生产事故发生, 如电缆破皮。
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
13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基本分析方法 2、工作安全分析法(JSA) 3、安全检查表(SCL) 4、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5、事件树分析(ETA) 6、事故树分析(FTA)
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
14
1、基本分析方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涉及的人员、活 动、设备设施、物料,对照危害分类和职业病的分类,确定本项活 动中具体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 允许范围。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10 6 3 2
• 局限危害
• 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
• 消除风险
• 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
• 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
• 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
九、风险控制
关键任务 依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关键任务;编制关键任务清单;文件化并充分分发; 培训及观察。
作业指导书 ➢ 根据关键任务清单,编制关键任务作业指导书; ➢ 作业指导书的分发; ➢ 作业指导书培训; ➢ 作业指导书讨论; ➢ 作业指导书的修订;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周边环境
✓ 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 ✓ 外部影响(其他矿山爆破、外来尾矿及废水) 关键设备
凿岩、装载、提升、运输、破碎、排水、压风、支护、通风、充填、照明、 供配电、紧急避险、其他设备
重要设施 电线、电缆、通讯、安全防护、尾矿库排洪排渗等设施
重要场所
爆破器材库、油库、锅炉房等 主要作业过程
物的因素
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 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环境因素
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 素。
管理因素 管理上的失误、缺陷和管理责任
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五、危险源辨识范围 危险源识别范围应覆盖公司所有的过程、活动、场所及周边环境。
六、危险源辨识、评价主要内容
➢ 周边环境 ➢ 关键设备 ➢ 重要设施 ➢ 重要场所 ➢ 主要作业过程 ➢ 职业卫生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风险
措施
可忽略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可容许 中度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 改进措施,需要监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 降低风险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 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二、危险与事故因果关系图 危险
事故 隐患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影响
管理缺陷
事故
三、事故类别(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86)
➢ 物体打击 ➢ 车辆伤害 ➢ 机械伤害 ➢ 起重伤害 ➢ 触电
➢ 冒顶片帮 ➢ 透水 ➢ 放炮 ➢ 火药爆炸 ➢ 瓦斯爆炸
➢ 淹溺 ➢ 灼烫 ➢ 火灾 ➢ 高处坠落 ➢ 坍塌
D=危险性分值(确定风险等级)
分数值 大于320 160-320 70-160 20-70 小于20
风险级别
危险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制定管理方案及 应急预案)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制定管理方案及应 急预案)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编制管理方案)
四级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五级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 锅炉爆炸 ➢ 容器爆炸 ➢ 其它爆炸 ➢ 中毒和窒息 ➢ 其它伤害
四、危险源分类
按照实际工作接触和经验可分为: 四类危险有害因素
人、物(机)、环境、管理因素 五类致害物
机械、电器、辐射、火灾和爆炸、职业病类
四类危险有害因素
人的因素 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
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 因素。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方法(LEC法) (格雷厄姆法)
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L×E×C 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术语与定义
危险:系统、产品、设备、操作的内部和外部一种潜在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 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
隐患: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 险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可能导致人员安全健康、设备 损坏、财产损失,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中止的意外事件。
风险管理 FENGXIANGUANLI
;.
风险管理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WEIXIANYUANBIANSHIYUFENGXIANPINGJIA
一、术语与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 根源或状态。
危险有害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
重大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备大量资源。当风险涉 及正,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 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风险控制措施优先选用原则
• 个人防护
• 个人防护
• 管理控制措施
• 降低风险
• 工程技术控制
装运、提升、凿岩、爆破、破碎、通风、支护、排尾等 职业卫生
粉尘 、高温与低温、振动与噪声、辐射、毒物、照度、生物危害、其它等。
七、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步骤
1.调查确定危险源: 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过去的经验及事故情况,结合现场检查、判断等办法 来确定危险源并进行分类。
2.危险源评价: 根据安全标准化的有关要求,采用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危险源点进行风险评 价。
3、确定重点危险源
依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 确定重点危险源 确定关键任务、职业危害因素 确定许可作业范围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结果必须文件化
重点危险源清单;许可作业清单;关键任务清单;职业危害因素清单;
七、风险控制措施
1、工程控制措施 2、管理控制措施 3、个人控制措施
应从人、物(机)、环境、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