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七下实验报告

生物七下实验报告

生物七下实验报告生物七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多样性,通过观察和研究不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生物世界的认识。

实验材料:1. 显微镜2. 草履虫标本3. 水蚤标本4. 食蚊鱼标本5. 蝴蝶标本6. 鸟类标本实验步骤:1. 观察草履虫标本将草履虫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镜头,逐渐放大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观察草履虫的体形、结构和运动方式,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2. 观察水蚤标本将水蚤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镜头,逐渐放大水蚤的形态结构。

观察水蚤的体形、结构和摄食方式,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3. 观察食蚊鱼标本将食蚊鱼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镜头,逐渐放大食蚊鱼的形态结构。

观察食蚊鱼的体形、结构和捕食方式,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4. 观察蝴蝶标本将蝴蝶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镜头,逐渐放大蝴蝶的形态结构。

观察蝴蝶的体形、结构和飞行方式,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5. 观察鸟类标本将鸟类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镜头,逐渐放大鸟类的形态结构。

观察鸟类的体形、结构和飞行方式,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1.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呈椭圆形,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纤毛等结构。

它通过纤毛的摆动实现自身的运动。

2. 水蚤是一种微小的甲壳动物,呈卵形,具有头、胸和腹三个部分。

水蚤的头部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胸部有多对脚,腹部有尾毛。

水蚤通过脚的摆动和尾毛的划水运动。

3. 食蚊鱼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呈纺锤形,具有鳞片、鳍和尾巴等结构。

食蚊鱼通过鳍的摆动和尾巴的扇动进行游动和捕食。

4. 蝴蝶是一种昆虫,呈翅膀状,具有头、胸和腹三个部分。

蝴蝶的翅膀上有丰富多彩的花纹,可以通过翅膀的扇动实现飞行。

5. 鸟类是一类脊椎动物,呈鸟型,具有喙、翅膀和尾巴等结构。

鸟类通过翅膀的振动和尾巴的调整实现飞行。

实验讨论:通过对不同生物体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的结构简单,但通过纤毛的摆动可以实现自身的运动。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对象:昆虫——蚕
实验目的:观察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蚕的生物学知识。

实验材料:蚕卵、蚕宝宝、桑叶、饲养盒、显微镜、草稿纸、笔。

实验过程:
一、预备工作
1. 在蚕卵孵化前一天,准备好饲养盒和桑叶。

2. 检查饲养盒是否清洁干净,桑叶是否成熟新鲜。

3. 在饲养盒里放入适量的桑叶,准备好蒸馏水和白糖,以备后用。

二、观察蚕的孵化过程
1. 将蚕卵放在有温度控制的饲养盒里。

2. 在孵化的过程中,观察蚕卵的变化,记录下孵化时间。

3. 当孵化期到来时,观察蚕宝宝的颜色、大小、姿势等特征。

三、观察蚕的饲养过程
1. 把蚕宝宝放在饲养盒里,加入适量的桑叶,注意观察蚕的食量。

2. 每天添加适量的蒸馏水和白糖到饲养盒里。

3. 观察蚕的生长情况,记录下不同时期的蚕的体态特征。

四、观察蚕的变态和产茧过程
1. 当蚕宝宝长到一定大小时,开始进行蜕皮和变态。

2. 观察蚕的变态和产茧过程,记录下不同时期蚕的变化。

3. 在蚕茧成熟后,进行取茧和脱丝,了解蚕茧的性状和丝的性质。

五、观察蚕的显微结构
1. 用活体标本或茧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蚕的内部结构,了解蚕的解剖学特征。

2. 在观察中,通过草稿纸和笔来绘制出蚕的结构图,以加深印象。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对蚕的生物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也学会了科学记录和观察实验数据的方法,对于我今后的科研和探究工作大有裨益。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
光合作用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准备四盆同种植物,如仙人掌或多肉植物。

2. 将这四盆植物放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分别为:A组:直接
阳光照射下;B组:半遮阴处,阳光照射时间为每天3小时;C组:室内光照下;D组:黑暗条件下。

3. 每组植物按照相同的方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相同。

4. 每天观察各组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株高、叶片数量以及叶片
颜色等数据。

实验结果:
A组植物生长得最好,株高最高、叶片数量最多,叶片颜色也
最鲜艳。

这说明植物在充分的阳光照射下可以进行良好的光合作用,促进其正常生长。

B组植物生长比A组略差,但也长得不错,叶片颜色稍浅,但
总体生长情况良好。

这说明虽然遮光了一部分,但仍有足够的阳
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组植物生长明显不如A、B组,株高不及一半,叶片数量少,叶片颜色也比较黯淡。

这说明室内的光照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植物
正常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D组植物完全无法生长,颜色发黄,叶片萎缩。

这说明植物生
长必须依赖光合作用,而黑暗条件下根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
物无法正常生长。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因此,在平时的养护中,我们应该让植物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为其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

2024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

2024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

2024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____年七年级下生物实验总结在____年的七年级下学期,我们进行了许多有趣的生物实验。

这些实验既有关于植物的,也有关于动物的,它们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生物世界的奥秘。

在这份实验总结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其中一些实验和我们的研究成果。

实验一: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些不同的植物样本,并把它们放置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

我们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颜色变化、生长情况以及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越充足,植物的生长越好,叶子的颜色也更加绿色。

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和生长的重要过程。

实验二:观察植物的传播方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植物的传播方式。

我们选取了不同的植物种子,并将它们分别放置在土壤中、水中以及空气中。

通过观察不同环境下种子的生长情况,我们发现,大部分植物通过种子传播自己。

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种子能够发芽并生长成为新植物。

实验三:观察动物的行为特征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不同动物的行为特征。

我们观察了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的行动模式、食性以及生活习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行为特点。

比如,昆虫常常会聚集在花朵周围获取食物和传播花粉,而鸟类会以种子和昆虫为食,哺乳动物则以其他动物和植物为食。

实验四:观察饮食对人体的影响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饮食对人体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肉类、蔬菜和水果,然后观察了它们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均衡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而肉类则提供了蛋白质和脂肪,但摄入过量会对我们的健康有负面影响。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生物的奥秘。

我们知道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它们生长的关键过程,也了解了种子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途径。

此外,我们对动物的行为特点和饮食对人体的影响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些实验的开展,我们培养了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也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打印版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打印版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学校
班级
组员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四、观察植物细胞
五、观察动物细胞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
七、观察草履虫
八、观察种子的结构
九、观察叶片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册
学校
班级
组员
目录
一、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影响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四、观察植物细胞
五、观察动物细胞
六、人体的基本组织
七、观察草履虫
八、观察种子的结构
九、观察叶片的结构。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册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册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册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报告册一、实验名称:观察细胞结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理解细胞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步骤:1. 从新鲜的洋葱皮和猪血涂片中取得样本。

2. 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上,调整镜头,观察细胞结构。

3. 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之处。

实验结果:我们看到,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中央液泡等。

动物细胞则只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等。

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更加丰富和复杂。

二、实验名称: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氧气释放量,了解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规律。

实验步骤:1. 将水中装满水草的烧杯放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2. 使用气体采集器采集氧气释放。

3. 记录每分钟氧气采集量,并计算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也随之提高。

但当光照强度过高时,速率也会下降。

这表明,光照强度与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

三、实验名称:观察蜗牛趋光性实验目的:观察蜗牛在光线强弱变化时的趋光性反应,了解蜗牛的行为特征。

实验步骤:1. 将蜗牛放在一个黑暗的容器中。

2. 突然向容器内开启强光源。

3. 观察蜗牛的反应,并记录下它的行为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蜗牛的趋光性反应非常敏锐。

在突然暴露光线时,它会快速转向光源,并以粘着的方式贴在光源附近。

这样做有助于它摄食并获得更多的营养。

四、实验名称:测量人体耳温实验目的:使用电子温度计测量人体的耳温,了解人体的体温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1. 配置好电子温度计。

2. 预热温度计,按照说明书粘贴好温度探头。

3. 用温度计测量人的耳温。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发现人的耳温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在36.2℃到37.7℃之间。

当身体发生炎症或感染时,耳温会有所升高。

因此,定期测量自己的耳温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以上四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的不同方面。

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

七年级生物下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和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细胞的认识。

2.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实验材料:1.显微镜2.玻璃片3.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切片4.溴酚蓝染液5.正常盐水6.吸管7.荧光染液实验步骤:1.准备好显微镜、组织切片和玻璃片。

2.用吸管取一滴荧光染液滴在一个玻璃片上,然后用吸管吹气使荧光染液蒸发,再将组织切片放在玻璃片上,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记录。

3.再用另一块玻璃片,取一滴溴酚蓝染液,将植物或动物组织切片放在玻璃片上,用普通显微镜观察和记录。

4.观察时,首先选择10个细胞计数器数一下在视野中有多少个细胞,然后观察和记录细胞的形态特征、大小、颜色、有无细胞器等。

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异同。

5.将观察结果整理成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细胞通常呈矩形或多角形,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为规则形状。

2.在组织切片中,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更大。

3.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而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

4.植物细胞含有较大的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5.细胞核在两种细胞中都存在,但植物细胞中的细胞核通常较大。

这些结果说明植物和动物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同时也有一些不同。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有能力进行自我复制和生长。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活动。

结论:通过观察和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了对细胞的认识。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一些差异,如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特征,而在功能上也有共同之处,如细胞核的存在和细胞内物质的合成。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学习生物学和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至关重要。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两篇)

七年级生物下实验报告单(两篇)

引言: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七年级生物下的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是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时,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的重要文件。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根据实验报告单的结构,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概述:实验报告单是一种规范的实验报告形式,通常由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组成。

下文将分别对这些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

正文:一、实验题目实验题目是实验报告单的开头部分,它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实验的主题和目的。

在编写实验题目时,应注意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

例如,对于酵母发酵实验,题目可以写为“酵母发酵速度的测定”。

这样的题目能够准确地表达实验的主要内容。

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指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学习要点。

在撰写实验目的时,应明确写出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便学生在进行实验前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

例如,在酵母发酵实验中,实验目的可以写为“测定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中酵母发酵速度的差异,了解葡萄糖对酵母发酵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指实验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物品和设备。

在列举实验材料时,应包括所有实验所需的物质和工具,并注明其数量和规格。

例如,在酵母发酵实验中,实验材料主要包括试管、酵母、葡萄糖溶液、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报告单的核心部分,它详细地描述了实验的操作过程。

在编写实验步骤时,应注意用语简练明了,将每个步骤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并给出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准备齐全,摆放整齐。

2. 准备实验器材:确认试管、温度计等器材的使用情况,确保无损坏。

3. 测量实验材料:按照实验要求,分别量取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称量酵母。

4. 实验操作:将葡萄糖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酵母,加盖,并通过温度计记录温度。

5. 观察记录:观察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记录产生的气泡数量和发酵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指导教师
测量血液的组成实验时间月日第节课应到实到缺课学生
实验目的7、了解血液的组成。

8、加深对血液的理解。

实验
用品
试管、新鲜血液、柠檬酸钠
主要内容及步1、将一定量的人血放入试管中甲、乙两个试管中。

2、在家试管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15分钟后观察。

探究评价结果:1、甲试管中加入柠檬酸钠,血液发生分层。

上层的是4 ,下层的是5 。

血细胞由1 2 3 组成
2、乙试管中没加抗凝剂,血液发生凝固,
备注
1
2
3 4
5
姓名班级指导教师
测量心脏的结构实验时间月日第节课应到实到缺课学生
实验目的9、知道心脏的组成。

10、理解动物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实验
用品
新鲜心脏、解剖刀放大镜
主要内容及步1、用解剖刀总切开新鲜的心脏,观察;
2、心脏的四个腔,房室瓣,四个腔的心肌的薄厚。

3、心脏四个腔相通的各种血管。

探究评价结果:1、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呈桃形。

2、心脏有四个:1 右心室2 右心房3 左心室4左心房。

3、心脏的四个腔中,4左心室与5主动脉相通,2右心室与
6肺动脉相通;3左心房与肺动脉相通,16右心房与上、下腔
静脉相通。

备注1
2
3
4
5 6
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