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详解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生物学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内膜系统概念细胞的内膜系统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功能扩大膜的总面积,为酶提供附着的支架,如脂肪代谢、氧化磷酸化相关的酶都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将细胞内部区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保证各种生化反应所需的独特的环境。

内质网结构形态特征以及分类内质网是发现比较早的一种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中最普遍、最多变、适应性最强的细胞器。

内质网即是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质,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当中。

在透射电镜下,内质网常呈平行的双层膜状,两层膜之间的宽距不等。

在三维立体结构上,内质网系由膜形成一些形状大小不同的小管、小囊或潴泡构成的一个连续的网状膜系统其内腔室相同的。

潴泡是一些大而扁平的片状结构,为内质网的独有特征。

总得来说,内质网是由单层单位膜围城的封闭的网状管道系统。

膜向腔的一面称为腔面,向胞质的一面称为胞质面或原生质面。

根据其胞质面是否有核糖体,由将内质网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糙面内质网多呈扁囊状,排列较为整齐,因其膜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而命名,主要合成分泌性的蛋白质和多种膜蛋白,糙面内质网多分布于分泌蛋白质旺盛的细胞,未分化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中所见较少光面内质网常为分支管状,形成较为复杂的立体结构,其是合成脂质的重要场所,分布于脂类合成旺盛的场所。

糙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1.蛋白质合成糙面内质网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分泌蛋白、膜蛋白、内膜系统中的可溶性蛋白,如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植物液泡等细胞器中的可溶性蛋白均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形成的。

然而所有的蛋白质的合成均是在细胞质溶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地,有些蛋白质处于刚合成不久的阶段,需要转移到内质网膜上,继续使肽链延伸并完成蛋白值的合成。

附着在糙面内质网胞质面的核糖所合成的多肽链具有信号序列,且在内质网膜上还含有核糖体亲核蛋白和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因此在信号识别颗粒的作用下,使多肽链可被转移到糙面内质网上进行合成。

知识总结: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名词解释

知识总结: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名词解释
【核糖体】
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1953年罗伯逊和布朗用电镜观察到植物细胞内的核糖体颗粒,1955年帕拉登观察到动物细胞中核糖体颗粒。1958年罗伯特建议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核糖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核糖体颗粒的直径一般为15nm~20nm,由大小两个亚单位组成。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类型为80s型,原核细胞为70s型,叶绿体中核糖体也为70s型,但线粒体中核糖体因种类不同而不同,有55s到80s多种。80s型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分别为60s和40s,70s型的核糖体的两个亚单位分别是50s和30s;电镜下观察肝细胞的单核糖体,大亚单位略呈半圆形,直径约为23nm,有一侧伸出三个突起,中央为一凹陷;小亚单位呈葫芦状,其大小为23nm。大小两个亚单位结合在一起时,凹陷部位彼此对应形成一个隧道,在翻译过程中,mRNA穿行于隧道中。在核糖体上有功能活性的部位,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上的功能活性部位配合作用,把tRNA转运的氨基酸,按照mRNA的信息密码顺序连接起来,形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
动植物细胞中由单层膜围成的一种泡状结构。植物细胞中有大小不同的液泡,成熟植物细胞中许多小液泡合并成一个很大的液泡。动物细胞中的液泡小,不显著。液泡中主要成分是水。不同种类细胞的液泡中含有不同物质,如无机盐、有机酸、糖类、脂类、蛋白质、酶、树胶、丹宁、生物碱等。液泡对维持细胞的紧张程度有明显作用,并储存细胞代谢的产物;液泡含有水解酶,有与溶酶体相似的作用。有人认为液泡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由单层膜围成的泡状结构。其中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有两种类型:初级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扁囊边缘膨大而分离形成的泡状结构,其中含有各种水解酶处于没有激活状态;次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吞噬小泡融合而成的,其中的各种水解酶正进行着消化作用。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既分解由外界进入细胞的物质,也消化细胞内破损的细胞器碎片,对细胞有营养和防御的作用。在某些刺激或生理条件下,溶酶体膜破裂,则导致细胞自溶而死亡。

名词解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名词解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和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称为细胞质。

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等。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的基本成分,主要由水、无机盐、脂类、糖、蛋白质等组成,内含物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代谢产物,如色素粒、分泌颗粒、脂肪滴和糖元等。

【细胞器】分布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小“器官”,称为细胞器。

如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微丝和微管等。

【线粒体】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的一种由双层单位膜围成的细胞器。

是细胞呼吸产生 ATP 的主要场所。

最早发现线粒体的是 R . A .科里凯尔 (1857 年 ) , C .贝尔于 1897 年命名为线粒体。

线粒体用詹姆斯绿稀溶液活体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即可看到。

线粒体一般呈圆形、近圆形、棒状或线状,大小约 0 . 3μm ~ 0 . 8 μm × 0 . 4μm ~ 3μm 。

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和分布与供能活动有关,消耗能量较多的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多,细胞内需能部位线粒体比较集中。

植物细胞内线粒体数目比动物细胞少,因线粒体的某些功能已被叶绿体取代。

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由两层单位膜围成。

外膜厚约 6 nm ,蛋白质与脂质含量比为 1 : 1 ,膜的通透性很高。

内膜厚约 6 nm ~ 8 nm ,蛋白质与脂质含量比约为 4 : 1 ,膜的通透性很低。

内膜向内折叠成嵴,内膜和嵴的内表面上有许多有柄基粒。

外膜上含有 NADH 一细胞色素 C 一还原酶系统,而内膜含有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酶系。

内外膜之间有宽约 8 . 5 nm 的膜间腔,与嵴内腔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其中充满液体,含有腺苷酸激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

内膜包围的线粒体内腔中充满基质,内有小的核糖体、磷酸钙沉淀颗粒,少量的环状 DNA 和 RNA ,以及三羧酸循环和脂肪磷酸化酶系等。

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通过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在内膜上完成。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器详解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器详解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各种细胞器分类归纳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动植物细胞均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

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有:中心体。

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

有机物的合成加工车间:内质网。

有机物的消化车间:溶酶体。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具有独立遗传功能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高尔基体(植物细胞)。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供能)、核糖体(载体蛋白的合成)、内质网(把载体蛋白运送到细胞膜上)。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合成)、内质网(运输)、高尔基体(加工)、线粒体(供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器则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器是一些功能特定的细胞内结构,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讨论几个常见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线粒体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站”。

线粒体主要负责细胞内的能量供应,它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生成大量的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线粒体内部被内膜分隔成许多小囊泡状结构,称为内膜小囊。

内膜上附着有许多氧化酶和电子传递链,这些结构是线粒体合成ATP的关键。

内质网是一种包裹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它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形态。

粗面内质网表面附着有许多小颗粒,这些颗粒称为核糖体,它们负责蛋白质的合成。

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内质网管道的运输,并通过一系列的转运泡囊到达目的地。

滑面内质网则参与脂质的合成和细胞毒物的代谢。

高尔基体是一种由扁平的膜囊构成的细胞器,它位于内质网的末端。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后修饰、分拣和运输。

在高尔基体内,蛋白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糖基化、磷酸化和甲基化等修饰过程。

修饰完毕的蛋白质会被包装到转运泡囊中,然后通过吞噬作用被送往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器。

溶酶体是细胞中的消化器官,它能够降解各种类型的分子和细胞垃圾。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它们能够将各种有机物质和膜拆解成小分子,释放出有用的物质。

溶酶体对于细胞内外的废弃物质清除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参与免疫细胞的吞噬过程。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彼此协同工作,使细胞能够正常运行。

通过线粒体的能量供应,细胞能够执行各种生物学过程;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合成和运输,细胞能够制造和分泌所需的蛋白质;通过溶酶体的消化功能,细胞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并排除废物。

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我们理解细胞生物学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细胞器是细胞中各种功能特定的结构,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⑴、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

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
量的DNA、RNA。

★⑵、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

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少量的DNA、RNA。

注:①叶绿体的外膜②叶绿体的内膜③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堆叠形成)④叶绿体的基

⑤线粒体的外膜⑥线粒体的内膜⑦线粒体的基质⑧嵴
⑶.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⑷.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
胞壁的形成有关。

⑸.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
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⑹.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脱水缩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装
配机器”
⑺.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器则是细胞内部的各种功能结构。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关联,共同维持着细胞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它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地方。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部有许多折叠的结构称为内膜。

内膜上有许多小颗粒,称为氧化磷酸化酶,它们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的关键酶。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细胞能量单位ATP。

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一种复杂的膜系统,它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

内质网具有扩张的腔隙,称为内质网腔。

内质网膜上有许多核糖体附着,这些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并将其输送到内质网腔中。

内质网还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和折叠过程,确保蛋白质的正确结构和功能。

此外,内质网还参与脂质的合成和分解,对细胞膜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一种扁平膜系统,它主要参与蛋白质和脂质的转运和修饰。

高尔基体由许多扁平的囊泡组成,这些囊泡被称为高尔基体小泡。

高尔基体小泡负责将合成的蛋白质和脂质从内质网输送到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器。

高尔基体还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和分泌过程,例如糖基化和磷酸化等。

高尔基体还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和分泌,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还包括许多其他重要的细胞器,如核糖体、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核糖体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工厂,它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垃圾处理站,它参与细胞内废物的降解和回收。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它参与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协作,使细胞能够正常运作。

细胞器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细胞的疾病和死亡。

因此,深入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揭示细胞器的更多奥秘,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突破。

主要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主要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第3页/共29页
④高尔基体
构造:高乐基体是由一系列膜构成的扁平小囊和这种小囊产生 的小泡(蛋白质分泌泡)组成。
功能:高乐基体是细胞中物质运输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 的任务。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 及发送。是细胞内的“包装车间”和“发送站”。
高乐基体在动物细胞内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 胞内与细胞壁的形成的关。
第23页/共29页
10. 右图是线粒体内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F0和F1两部分
构成了ATP合成酶。F0镶嵌在膜中,则F1位于( C )
A.内膜与外膜之间 B.细胞质基质中 C.线粒体基质中 D.线粒体的嵴中
第24页/共29页
11.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 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 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D )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 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
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 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 叶浸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
第28页/共29页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无__色__、__绿__色_。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 0.3 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B处颜色分别是_红__色__、_绿__色__。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 在80 ℃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 g/mL的蔗糖溶 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 ,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__改__变__光_圈__大__小__、__调 (_电_节光__反源_光_亮_镜_度__) 。如果A处呈 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_高__温__下_细__胞__膜__、__叶_绿__体__膜__失__去__选_择__透__过__性__,_叶__绿__素__等__色_素__进__入__A_处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一)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______设计人:赵家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细胞质的概念、组成成分; 2. 了解细胞器的种类;3. 掌握线粒体的分布、化学成分、结构及主要功能; 4. 掌握叶绿体结构、成分和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和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重、难点】1.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环节】复习:1. 原生质分化为那几部分?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讲授新课】:细胞质:1. 定义: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2. 组成部分:定 义:细胞中未分化的部分。

细胞质基质组成成分:水、无机盐、糖类、脂类、氨基酸、核苷酸、还有许多酶。

作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提供所需的物质和环境条件。

细 胞 器:是指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一些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一. 线粒体:1. 分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有。

2. 形态: 光学显微镜:粒状、棒状;电子显微镜:外膜内膜量说明:内、外膜在化学成分上有显著的差异,如蛋白质的含量、类脂的分布很不相同嵴增大了线粒体的内膜面积; 3. 主要成分:1)含有少量的DNA 24. 分布:广范地分布的细胞质中。

说明:1) 在不同的细胞中,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多;线粒体最多的细胞是肝脏的肝细胞,肝细胞是体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细胞。

2) 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代谢旺盛的部位,线粒体较多。

如精子的尾部线粒体数目多;5. 作用: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它为生命活动提供95%的能量,因此人们把它称为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或“能量转换站” 说明:1) 2) 由于线粒体内消耗O 2 ,产生CO 2 ,所以它是生物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氧气浓度最低的部位。

【练习】:1、 在肾小管的细胞内发现了大量的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和对物质的复吸收作用属于下列那一种方式( )A. 自由扩散B. 主动运输C. 内吞D. 外排 2、 在成人的心肌细胞中明显比腹肌细胞中较多的细胞器是( )提示: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角度来考虑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二. 叶绿体:1 分布:1. 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2. 形态:光学显微镜: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电子显微镜:外面是双层膜,3.成分及作用:色素: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酶: 在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 DNA :在基质中,与叶绿体的自主性遗传有关。

外膜 内膜 基粒 基质作用: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有人把它比喻为“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

【特别提醒】①对于植物的叶肉细胞,通常在叶片上方的栅栏组织中含有的叶绿体较多,便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②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不是静止不动的,都是可以运动的。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二)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液泡、中心体和溶酶体的形态和分布; 2. 掌握高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液泡、中心体和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3. 对细胞器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归纳和总结。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 培养学生对生物形象结构的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识图能力。

情感目标:1. 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树立局部和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Ⅱ.重点和难点:对各种细胞器功能的归纳总结,形成整体观念,从而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Ⅲ.教学环节:【复习】:1. 由学生上黑板进行线粒体和叶绿体板图,并由学生进行批改和修正; 2. 由学生指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3.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异同点。

【讲授新课】:三.内质网: 1. 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在细胞中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 2. 分类:滑面型:光滑的;与糖类和脂质的合成有关粗面型:上面附着有核糖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初加工有关 3. 结构:在细胞内由膜结构连成的网状物,是由单层膜构成,在其上附着有许多酶。

4. 作用:(1) 扩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生理生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2) 与蛋白质、糖类和脂类的合成有关; (3) 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5.比喻: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四.核糖体:1. 结构:非膜结构2. 形态:椭球形粒状小体。

3. 分布:动植物细胞中都有游离: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如酶或供细胞本身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分子。

在分裂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较多,如肿瘤细胞附着:粗面型内质网上。

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如分泌蛋白和膜蛋白 4. 作用: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5. 比喻: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五.高尔基体:1. 分布:动物和植物细胞共有; 2. 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是由扁平囊、大泡和小泡组成; 一般可见是由单层膜构成。

3. 作用:植物细胞: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说明】:1) 高尔基体参与多糖的形成;2)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由成熟的大泡送到细胞表面向外排出;3) 用放射线示踪法发现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经过内质网运输至高尔基体形成各类分泌物而排出细胞外,这是考试的热点之一。

练习:3、用放射线元素标记的氨基酸合成胰蛋白酶,经测定在细胞中各细胞器间经过的顺序是: 进入小肠内,同时也离不开 的作用。

六.中心体 1. 分布: 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于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胞的中心而得名。

说明:以在一般情况下都把中心体当成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2. 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到每个中心体都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而每个中心粒又是由9束(组)微管构成,每束(组)又由三根微管组成。

3. 作用:说明: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则没有中心体的出现; 练习4、下列植物细胞中既有叶绿体又有中心体的是( )A . 叶肉细胞B .根毛细胞C .团藻体细胞D .苔藓细胞七.液泡: 1. 分布:植物细胞中;具有大的液泡是成熟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 也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之一。

说明: 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可以占据细胞体积的90%以上,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其它部分都被挤在紧贴细胞壁上成为一薄层; 2).幼小的植物细胞中(分生组织细胞如根尖和茎尖刚分裂出来的小细胞)则有许多小而分散的液泡,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3).高等动物细胞中一般看不到; 4).低等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食物泡有时会当成是液泡; 5)2. 结构: 由两个部分组成。

具有选择透过性,聚集大量物质在液泡中。

细胞液:液体部分,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无机盐、有机酸、生物碱、蛋白质、糖类、色素、等,含有物质不同,则有不同的味道,如: 蔗 糖:—甜味,如甘蔗和甜菜;有机酸:—酸味,如许多水果;丹宁:—涩味,如茶叶和柿子。

3.作用:1)储存物质,植物细胞中的许多营养物质基本上都在其中。

2)决定植物花、果皮和叶子的颜色。

植物体上除了绿色外,其它的颜色大多数是由细胞液中的色素所决定。

练习5、A.玉米细胞中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B.在红胡萝卜的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注意:叶绿体的分布:分布在细胞的周围,或者栅栏组织多,海绵组织少,便于充分接受光照。

在许多色素中,如花青素苷,其颜色的变化与PH值有很大的关系:实例:(1)棉花,未受精,白色;受精后,红色。

(2)牵牛花,早晨,兰色,中午,红色。

3)有大量物质存在,浓度很高,不易失水,抗旱;不易结冰,抗冻。

4)对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形态有重要作用。

5)与水分代谢有密切关系,直接影响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

八.溶酶体1.结构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

溶酶体的膜在结构上比较特殊,如经过修饰等,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

2.功能①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细胞内的酶仓库,可以催化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分解,消化细胞碎渣和从外解吞入的颗粒.②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③防御功能及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3.说明:溶酶体最多的细胞要数巨噬细胞九.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点:1.相同点:共有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四种。

2.不同点:高等植物成熟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大液泡。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特别提醒】①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细胞壁;②低等植物既有细胞壁,还有中心体;③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液泡。

★备注:一、按细胞器的分布特点归纳:1、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其中,动植物细胞共有,但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解析】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质体(主要是叶绿体)和大型液泡;【解析】质体包括有色体、叶绿体和白色体。

一般认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动物细胞中也有液泡,但无大型液泡。

此外,细胞壁也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但它不是细胞器。

若说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则包括质体(叶绿体)、细胞壁和大型液泡。

3、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有中心体;【解析】不能说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即有中心体的细胞并不能确定它就是动物细胞。

若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则基本可以确定是动物细胞。

4、多见于(或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溶酶体;多见于(或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有液泡和叶绿体;【解析】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但多见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中也有溶酶体,但多见于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也可见液泡,只是小型的,液泡多见于植物细胞;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如根细胞就无叶绿体),所以,只能说叶绿体多见于植物细胞。

5、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解析】核糖体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甚至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有分布。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核糖体与叶绿体和线粒体自身的蛋白质合成有关。

6、原核生物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解析】原核细胞中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无任何其它细胞器。

二、按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归纳:7、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无膜结构(或非膜结构,或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中心体、核糖体;【解析】无膜结构(或非膜结构)的细胞器也即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也即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

因而,若考题问及“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实际上也就是指中心体、核糖体。

此外,核膜也具有双层膜,但它不是细胞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