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诊治中价值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诊治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nk)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
结果宫颈冷刀锥切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完全符合共49例(72.06%)病变级别升高7例(10.29%)及病变级别降低12例(17.65%);患者术后出血者2例,且无宫颈粘连等其他并发症。
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诊治安全、有效,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利于宫颈浸润癌的早期诊断以减少临床漏诊,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epithelial neoplasi,cin)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是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较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
近年来,随着临床检查观念的普及和检查手段的提高,cin的临床检出率也逐渐提高,因此,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可明显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2]。
本研究对我院68例宫颈cnk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宫颈冷刀锥切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已婚者47例和未婚性生活者21例,患者年龄均在25-48岁,孕次为0-5次,产次为0-3次。
患者临床诊断依据who第2版中制定的女性生殖道肿瘤组织学标准[3],且术前均经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
经妇科检查肉眼可见宫颈病变情况为:宫颈光滑者31例(45.59%)宫颈1-2度糜烂样改变者20例29.41%和宫颈3度糜烂样改变17例(25.00%)。
1.2诊治方法1.2.1术前宫颈活组织检查患者检查前72h禁止性生活和阴道用药,对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异常患者采取电子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发现病变区域(如白斑、粗细点状血管、异性血管、溃疡、粗细镶嵌及碘不染等)进行组织活检,选择病变较重的部位取材,至少选择不同宫颈部位的4个点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
宫腔镜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63例临床分析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OUR NAL OF XI JANG M E I AL UNI R I Y 2 0 g , 1 8 NI DC VE S T 0 8Au . 3 ( )
宫腔镜 宫颈 锥切术 诊治 宫颈 上皮 内瘤变 6 临床分析 3例
王 登 兰 ,姚 丽 艳 ,韩 聪 慧
Clni a na y i f c r i a nt a pihe i lne pl sa m a g d i c la l ss o e v c li r e t la o a i na e
b s e o c pi l c r s r e y y hy t r sl z d Re u t : ye. s l Th e in o e a i n d r t n wa 2 5 m i n h e in v l m eo l o o swa 4 5 s em d a p r to u a i s 2 . n a d t em d a o u fb o d l s s1 . o
Ur m q 8 0 8,Chi a) u i 3 02 n
Ab ta t sr c :Qb e t e j ci :To e au t h l ia p l a in o y tr s r ey i h n g me to N. v v la e t e ci c la p i to fh seo u g r n t e ma a e n fCI n c
W ANG n -a De g l n,Y AO — a Liy n, HAN n — i Co g hu
( pa t n f Gy e ogy a d O serc ,S c n De rme t n c l n b ttis eo d A砖ii td Ho p tl,Xij a g Me c lUn v riy o la e s ia n i n dia ie st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指宫颈黏膜上皮组织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宫颈上皮内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增生和变异。
CINⅢ是CIN的严重程度之一,也是宫颈癌前病变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主要是指宫颈上皮内高度不典型增生,其细胞学改变与宫颈癌高度息息相关,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尤其重要。
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主要方法包括冷冻治疗、大环电切术(LEEP)、宫颈锥切术等。
而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对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具有不同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以指导临床治疗实践。
1.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的介绍(1)冷冻治疗:冷冻治疗是一种通过低温破坏组织细胞结构的疗法,可以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创伤小,适用于一些对手术恐惧的患者。
但缺点是治疗效果受到组织冷冻深度的限制,有时并不能完全清除病变组织。
(2)大环电切术(LEEP):大环电切术是通过高频电刀将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组织切除,操作简便、切缘清晰,可以减少出血,同时也保留了组织标本,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病理类型。
但是大环电切术也存在着术后出血、感染的风险。
(3)宫颈锥切术:宫颈锥切术是通过手术切除宫颈组织进行治疗,可以清除病变组织,对于宫颈瘤变Ⅲ级具有很好的疗效。
但宫颈锥切术也有术后出血、感染、宫颈狭窄等并发症的风险。
2.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价(1)冷冻治疗:研究表明,冷冻治疗对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较好,有研究显示冷冻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缺点是术后容易出现腹痛、出血、宫颈狭窄等并发症。
(2)大环电切术(LEEP):大环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也比较显著,研究表明其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且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
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为其主要风险。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e coug a ec i rcd r( E P eels ta hs y cl k i oi t n s nfa t ( <00 ) T e cn o ac a f l t sri l xio poeue L E )w r esh n t e b o nf cnz i i ic l P .5 . ocrn ert o er c sn o d e ao g in y h d e
【 s r c l Ob e tv o e a a h fcc f c ri l c n a o n t ra e t o i rn rd f cri l it e i ei Ab t a t j c i e T v l t te e i y o ev a o i t n i e t t n f df e t ga e o ev a nr pt l ue a c zi h em e c a h a l
i rae I rd f r c r c lc n a o ( 05 % ) h H V D A o dn d s f r o ea o W s nf a d d c n d P n e d C N ga e a e e i o i t n 1 . c s t v a zi 6 .T e P - N l i a g oe t p rt n a i ic y e l e ( < a e i s g i n i
d r g t e o ea o , h g s o i o a oo i e u t a d h g - i k u i h p r t n c a e f h s p t lgc r s l n ih r HP b fr n a e h o e a o r td e . T e ig o i n i n t h s s V eo e a d f r t e p rt n w t n r s l b c r ia o i i w r e au td a d ra me t e u t y evc c n z t n e e v l ae . Re u t T e v r g o e ain i a d b o d o s y sn lo s l ao s l s h a e a e p r t t o me n lo ls b u ig o p
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329例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329例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子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
近年来,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高危型HPV检测,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宫颈冷刀锥切术至今仍然是诊断和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患者329例,平均年龄35.97岁,其中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73岁。
无临床症状仅体检发现者162例 (49.24),白带增多75例 (22.80),接触性出血68例(20.67),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及阴道血性分泌物等其他症状24例(7.29)。
2.性生活及孕产情况:329例均有性生活史,其中初次性生活最早年龄12岁。
最早妊娠年龄16岁,最多孕/产次为 12/2次,平均孕次3.6次,平均产次1.0次。
3.诊断方法:329例患者术前行TCT细胞学、高危型HPV检查、阴道镜及多点活检,其中32例行颈管搔刮二次手术情况:冷刀锥切术后二次手术患者48例,其中43例 CINⅢ由于无随访条件,切缘阳性无生育要求病变范围大以及患者坚决要求手术行全子宫切除,占CINⅢ病例的14.98%;5例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外院检查活检病理切片,均由我院病理科专家再次会诊明确,其中CINⅡ42例,CINⅢ287例。
4.手术方式:在骶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Sturm—dorf缝合法或陈氏改良缝合法[1],对329例患者进行了冷刀锥切手术,术后将锥切标本12点做标记,送病理检查。
5.术后随访:术后随访68例,随访时间1~24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TCT细胞学、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必要时活检。
结果1.手术一般情况:329例患者手术中无麻醉意外等并发症,手术时间最短15min,最长65min,平均 45.06min,术中出血量最少5ml,最多100ml,平均出血 23.28ml。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 III)是宫颈癌前病变的高级别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演变为宫颈癌。
宫颈锥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宫颈锥切方法包括冷刀锥切术、割线电击锥切术和激光锥切术等。
对于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尤其是它们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研究仍然较少。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对不同宫颈锥切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比较不同宫颈锥切方法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时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各种宫颈锥切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不同宫颈锥切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宫颈锥切方法在预防宫颈癌发展中的作用;总结并比较各种宫颈锥切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为临床医生选择最合适的宫颈锥切方法提供依据,促进宫颈病变的治疗和预防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正文2.1 不同宫颈锥切方法的介绍宫颈锥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宫颈锥切方法包括冷冻刀宫颈锥切术、电刀宫颈锥切术和激光宫颈锥切术。
冷冻刀宫颈锥切术是利用低温冷冻刀切除宫颈病变组织,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出血少、创伤小,适用于一些对创伤敏感的患者。
电刀宫颈锥切术则是利用高频交流电刀进行切除,能够精确控制切除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激光宫颈锥切术则是利用激光热凝作用切除病变组织,对于一些无法耐受手术刀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超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

诊 断 和 治疗 价值 。
1 资 料 与 方 法
例 最 终 诊 断 为 C NⅢ 的 患 者 中 , 缘 阳 性 1 I 切 1例 (. ) 3 4 9 ,
例 行 再 次 手 术 , 后 病 检 阴性 ; 例 切 缘 C N1 患 者 随访 1 术 1 I 1 I 8
1 1 一 般 资 料 :0 1年 1月 至 2 0 . 20 0 8年 1月 在 西 安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妇 科 共 2 5例 阴 道 镜 下 活 检 结 果 为 C NⅢ患 者 接 2 I
宫颈 L E E P刀 锥 切 术 后 病 检 发 现 C N U 病 灶 1 3例 , 阴 I I 8 与 道 镜 下 活 检 术 前 病 理 诊 断 符 合 率 为 8 . ; 6例 ( 6 ) 13 3 1 L E E P刀 术 后 病 检 分 别 为 C N I 其 余 6例 ( . ) E P I I; 26 L E 刀术后病 理检查为浸润癌 , 全子宫切除术 。 行 24 宫颈 L E . E P刀 术 后 切 缘 阳性 的 处 理 及 预 后 : 组 1 3 本 8
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市通 州 区潞 河 医院 ,0 1 9 1 1 4
超高频 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 内瘤变诊治中 的价值
西安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1 0 7 张淑 琴 70 7 ) 祈上 皮 内 瘤 变 L E 锥 ( I 患 者 兼 有 诊 断 和 治 疗 作 用 , 切 除 病 灶 的 同 时 保 留 C N) 在 生育功 能 , 目前 成 为 C N1 首 选 的 治 疗 方 法 。本 研 究 回 顾 I 1 I 性 分 析 我 院 妇科 L E E P刀 锥 切 术 治 疗 的 C NH 患 者 的 临 床 I I 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 以评 估 L E E P刀 锥 切 术 对 C N 1 的 I 1 I
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评价

6 0・ 2
中 国微 创 外 科 杂 志 2 1 0 0年 7月 第 1 0卷 第 7期 C i J I Ⅱ 氇! ! hn n!v
!
临 床 论 著
・
宫颈 冷 刀锥 切 术 治 疗宫 颈 上 皮 内瘤 变 Ⅲ级 的效 果 评价
郝 增 平 陈 瑛 靳 家 玉
o l e pq at l d r rt a ,c tlg T T o C fl w d u u r r u igtef s e r yoo y( C rC T),HP ee t n( y r a tr ) n y e oo ia xmiain o ey n h i y V d tci h b i c pue ,a dg n c lgc l a n t s o d e o
it e i eiln o lsa( I nr pt l e pai C N)ta r ig oe yc loc pcbo s . M eh d A rtop ciea ayi o l ia d t f 0 a h a h t eda n sdb op so i ipy we to s erse t n ls fci c l aao v s n 3
J y .D p r n bt r s n y e l y B in r n si H si l C ptl d a nvr t , e g 1 0 5 , hn i u eat t f O s tc a d G n c o , e igF i dh o t , a i i l i s y B n 0 0 0 C i a me o e i og j e p pa a Me c U e i a
paint t N I ,wh nd r n t swih CI II e o u ewe tCKC i u s ia r m a u r 0 5 t a ay 2 9,we e c ri d o t Al te p te t r n o rho pt lfo J n a y 2 0 oJ nu r 00 r a re u . l h a in swe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5-12-22T13:25:57.3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作者:姚小亚
[导读] 陕西省澄合矿务局中心医院妇产科宫颈锥切术对于CIN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不仅简单安全,还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性.陕西省澄合矿务局中心医院妇产科陕西澄城 715200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及宫颈锥切术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病理检测结果。
结果:两组结果CIN I符合率60.0%(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 II符合率71.2%(42/59),CIN III符合率71.0%(22/3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100例患者中有7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后病理结果相符,总符合率70.0%,其中有2例浸润癌漏诊。
结论:宫颈锥切术对于CIN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不仅简单安全,还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性,特别是针对CIN高级别的检测,能有效减小宫颈浸癌漏诊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颈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活检;应用价值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CIN I、CIN II、CIN III)和宫颈原位癌(CIS),该病变预示着宫颈浸润癌变的发生,反映的是宫颈浸润癌发生发展的过程[1]。
因此对CIN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锥切术是妇产科中治疗CIN常用的手术方法,既可作为病理检查,也能起到治疗作用[2]。
为了探讨宫颈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前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及宫颈锥切术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细胞学及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诊断。
患者年龄28~63岁,平均(42.5±7.3)岁,孕次0~6次,平均孕次(3.1±0.4)次,1例未孕。
产次0~3次,平均产次(1.5±0.6)次。
临床症状为患者阴道出现不规律出血、白带增多,部分伴有腰骶疼痛。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通过数码电子阴道镜,搜集宫颈处的原始图像、碘试验图像及3%醋酸试验图像,经过综合分析,对可疑处定位并进行多点活检。
然后所有患者再进行宫颈锥切术,包括冷刀锥切术(CKC)和环行电切法(LEEP锥切术)。
冷刀锥切术: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碘染后于宫颈不着色边缘外0.3cm处做环形切口,向宫颈肌层的内侧倾斜,并作圆锥形的切除,创面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LEEP锥切术:行局麻,使用频率为3.8MHz的高频电波刀,电切功率为40~50W,在宫颈碘染后,在碘液未着色的病灶边缘3~5 mm处进行环形电切,取出病灶,标本用4%甲醛固定后送病理检查,创面止血后用碘伏消毒。
将宫颈锥切术结果与术前阴道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1.3术后随访
术后叮嘱患者保持外阴的干燥和清洁,应用抗生素以防止发生感染。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于术后3、6月随访一次,1年后每半年随访1 次,共随访3年。
随访注意记录患者的出血情况、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月经情况,同时进行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处理,计数资料(%)应用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宫颈锥切术检查结果与术前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诊断结果的比较
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结果为CIN I 10例(10.0%),CIN II 59例(59.0%),CIN III 31例(31.0%);宫颈锥切术检查结果CIN I 17例,CIN II 47例,CIN III 32例,CIS2例,浸润癌2例。
两组结果CIN I符合率60.0%(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 II符合率71.2%(42/59),CIN III符合率71.0%(22/3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100例患者中有7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结果与宫颈锥切后病理结果相符,总符合率70.0%,其中宫颈锥切术较阴道镜活检轻者15例(50.0%),较阴道镜活检严重者15例(50.0%),包括2例浸润癌漏诊。
结果见表1。
2.2术后随访情况
术后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6.0%),其中术后出血3例,术后宫颈粘连3例。
随访采用细胞学及阴道镜联合检查,所有患者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宫颈病变的诊断一般遵循“三阶梯诊断”原则,包括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组织活检[3]。
临床上把阴道镜多点活检作为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因其对于早期宫颈癌及CIN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及准确性,在阴道镜下可以将宫颈阴道上皮部位直接放大进行清晰直观的观察,不仅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还能提供可靠的病变活检部位[4]。
但是随着近年的深入研究,众学者发现阴道镜多点活检还具有多方面的缺点:①如果病灶在宫颈管内,采用阴道镜无法获得宫颈管内的病变组织;②在宫颈病变中,宫颈原位癌大部分为多中心性,阴道镜多点活检取材较为局限或表浅,对于间质是否浸润、腺体累及深度及颈管受累情况均无法准确判断,容易出现漏诊[5]。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患者年龄日益趋于年轻化,很多年轻患者希望能够保留生育能力,因此宫颈锥切术逐渐被广泛推广,因为其既能进行准确诊断,又能保留患者生育能力[6]宫颈锥切术常用方法有激光法、冷刀锥切术(CKC)和环行电切法(LEEP刀)。
CKC作为传统手术方式,不影响手术切缘的观察,并且对组织不产生热损伤,适用于CIN II-III病变范围较大、CIS及要求保留生育能力患者,但为了避免由于治疗的不彻底而导致的术后复发,需要进行密切随访。
LEEP锥切术可以保留年轻妇女的生育功能,其优点是产生的热凝物质对于病理学检查影响较小,该方法一方面可以留标本做进一步的病理检查,同时也可以有效治疗疾病,缺点是范围相对较小。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与宫颈锥切术检查结果CIN I符合率60.0%(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 II符合率71.2%(42/59),CIN III符合率71.0%(22/3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宫颈锥切术较阴道镜活检轻者15例(50.0%),较阴道镜活检严重者15例(50.0%),包括2例浸润癌漏诊。
说明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适合对宫颈病变进行初期的诊断,而更高一级的宫颈病变还需宫颈锥切术来作进一步的诊治。
综上,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具有简便经济、患者痛苦小的优点,但对于微小浸润癌有一定漏诊率。
而宫颈锥切术对于CIN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作用,不仅简单安全,还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性,特别是针对CIN高级别的检测,能有效减小宫颈浸癌漏诊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海珍,陈彩飞.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中的临床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5):777-778.
[2]方梓羽,李婷婷.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38-39.
[3]杨超,张虹,刘宋宋.宫颈冷刀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320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21(11):829-832.
[4]刘文枝,刘惠娜.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3):11-12.
[5]陈江平,张莉,舒丽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与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3,29(2):58-61.
[6]石丽.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50例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600-601. 作者简介:
姚小亚(1970.06-),女,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