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重难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重难点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重难点

《七年级语文学习重点与难点解析》字数不超过12字:语文基础+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古文学习+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音、字形、词汇、语法等方面,这些都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
古文学习:古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一些复杂的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写作技巧: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训练,如何写出好的文章、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初中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下功夫,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同时,老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二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二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二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篇四一、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

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

每个单元后都有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第一、四单元后各有一个写字训练,第二、三、五单元后各有一个综合性学习。

课本最后还有几个附录,供学生自读与参考。

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

2、在各课时中,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3、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

(2)课后复习习惯。

(3)课文背诵习惯。

(4)及时完成作业习惯。

(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

(6)上课作笔记习惯。

5、成立互帮互学小组,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的办法。

6、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作业与考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篇五第十周10.30——11.05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第十一周11.06——11.12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第十二周11.13——11.19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2)山市(2)第十三周11.20——11.26风筝(2)羚羊木雕(2)散步(2)第十四周11.27——12.03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第十五周12.04——12.10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皇帝的新装(3)第十六周12.11——12.17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第十七周12.18——12.2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第十八周12.25——12.31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第十九周01.01——01.07元旦放假第二十周01.08——01.14期末复习第二十一周01.15——01.21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篇六一、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

七年级上册部编本语文重难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部编本语文重难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部编本语文重难点汇总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难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难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难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重难点
一、课文阅读理解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中,课文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对作者意图的推断,以及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等。

为了提高这一能力,学生需要多读、多思、多练。

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文章的结构、主题和细节,同时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和理解。

二、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是七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包括对诗词意境的体会,对诗人情感的感受,以及对诗词语言的品味等。

为了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学生需要多读多背古诗词,同时学习一些诗词鉴赏的方法,如“意象鉴赏法”、“情感鉴赏法”等。

三、写作技巧提升
在七年级下册语文中,写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主题突出等。

为了提高写作技巧,学
生需要多写、多改、多积累。

在写作时,要注重文章的结构、语言的表达和主题的突出,同时要多阅读优秀的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必考重难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必考重难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必考重难点总结第一单元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老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思。

“舍予”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剖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剖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剖析2023年的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依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文教学也不断创新,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教育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首先,教育部提出了阅读理解的重点。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石。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语文理解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育部要求学生在这个学期内能够掌握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析和应用。

同时,教育部还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挖掘阅读材料的价值,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教育部提出了写作能力的重点。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表达,也是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教育部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同时,教育部还要求学生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正确的语言运用方法,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除了阅读和写作之外,教育部还提出了口语表达的重点。

口语表达是培养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中,教育部要求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口语技巧,如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等。

同时,教育部还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育部提出了一些难点,如文言文的学习、现代汉语的学习和现代文学的学习等。

其中,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在现代汉语已经逐渐取代文言文的今天,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学生来说,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解析,理解文言文的句法、用法和修辞特点,从而能够正确地理解、翻译和撰写文言文的作品。

总之,2023年的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剖析,是一个既关注语言技能,又注重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难点归纳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难点归纳

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运用了联想的一句是()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D.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答案:A只有A项是由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联想,其他三项为想像。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句子的把握能力,2、《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意思是()A.指责了两个骗子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财物的卑劣行径。

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大出其丑的事实。

C.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大臣们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D.指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们,剥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答案:CA、B两项是对童话内容的总结。

C概括正确。

D项,“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表述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

要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要在理解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实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注意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

3、根据《西游记》《水浒》《童年》《简·爱》拟写的下联不准确的一项是()。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A.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B.一丈青胆大心细赛英豪C.格列佛千辛万苦度童年D.夏洛蒂妙手慧心著经典答案:C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C错,格列佛不是这四部名著里的人物。

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B.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C.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答案:D本题考查节奏划分。

D 节奏划分应该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点睛】本题考查节奏划分。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重点难点疑点导析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重点难点疑点导析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重点难点疑点导析(一)重难点句子导析1、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他家一直都有人来。

导析: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中叶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因强调“以科学精神”追求精确的描写和纯客观的发现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影响和启迪了后来的作家。

左拉盛赞他是“新的艺术法典”的创立者。

这句话写出了福楼拜在欧洲文坛上的很高的威望和地位,朋友很多,朋友与他的交往很密切。

一个“每”字告诉我们那个星期天都这样,“一直”是这个句子的又一个关键词:客人多、不间断地来。

(二)重点段落导析课文的第九自然段所写的主要人物是谁?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导析:这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人物是福楼拜。

因为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所以这一段也是全文的重点段落。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如:“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这样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他的热情奔放的性格。

又如:“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这样的概述人物的语言,对人物的声调仪态的细致描绘,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激情澎湃、博学睿智的性格特点。

(三)疑难解惑1、本文作者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形象,在人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特点?导析:作者在人物描写方面,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各有侧重的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

在肖像方面,对四位作家都进行了描写,写得最多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人的肖像有形成鲜明的对比。

语言描写方面,没有具体展开来写,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绘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是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只略写了一句。

总之,哪个作家在哪个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