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九项管理制度样本

合集下载

电梯安全管理九项制度样本

电梯安全管理九项制度样本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单位: XXXXXXXXXXXX12月实施目录一、电梯作业人员守则二、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三、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四、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五、电梯常规检查制度六、电梯维修保养制度七、定期报检制度八、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九、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十、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电梯作业人员守则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了规范电梯驾驶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在进行电梯操作时的行为, 防止由于违章作业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 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1.2范围规定了电梯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

2、电梯作业人员守则2.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安全规定, 服从政府部门的管理。

2.2电梯作业人员必须经地、市质量技术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

2.3电梯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梯驾驶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2.4熟悉自己操作电梯的性能、原理、构造、用途。

2.5认真学习业务知识, 掌握新技术、新规程, 不断提自身的技术水平。

2.6及时报告电梯事故隐患, 不使用故障电梯, 不使用无安全合格标志或安全标志已过有效期的电梯, 不使用未注册登记的电梯。

2.7不擅自离岗, 做到文明服务。

2. 8正确处理电梯运行中突然出现的停车、失控、冲顶、蹲底等情况。

二, 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职责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保证电梯正常可靠地运行, 降低电梯故障率, 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 规范电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行为。

1.2范围1.2.1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单位所用电梯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和督促、协调对外联系电梯管理有关工作。

1.2.2电梯作业人员是指负责电梯驾驶和日常性电梯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的人员。

2、职责2.1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2.1.1熟悉并执行电梯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不断完善电梯的管理工作, 检查和纠正电梯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电梯使用9项规章制度

电梯使用9项规章制度

电梯使用9项规章制度
第一条:乘坐电梯时,应按规定标识和指示,有序排队,不得拥挤、抢占,遵守工作人员
的指挥,不得私自按压按钮。

第二条:禁止携带易燃、爆炸、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进入电梯,禁止携带超重物品,以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第三条:禁止在电梯内吸烟、吐痰、乱吐口香糖等行为,保持电梯内清洁卫生,不得乱扔
杂物。

第四条:禁止随地乱涂乱画,不得在电梯内张贴、散发、传阅宣传品或广告,不得损坏电
梯内部设施。

第五条:遇非正常情况发生时,应冷静保持,保持与他人的联系,按照电梯内部的安全指
示灯和紧急按钮操作,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

第六条:发生火灾、电梯失控等紧急情况时,不得恐慌,应迅速疏散,遵守逃生原则,尽
快撤离现场。

第七条:在使用电梯过程中,如有违规情况,应立即向相关管理人员报告,协助有关工作。

第八条:电梯内不得进行喧哗、打斗等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不得违反社会道德规范,保
持良好的礼仪。

第九条:电梯内不得聚众游荡、嬉闹,不得在电梯内吃东西、喝水,不得驾驶推车、自行
车等大型物体进入电梯。

在使用电梯时,以上九项规章制度需严格遵守,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加强对用户的宣传教育,促使大家自觉遵守规章,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公共环境。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一、电梯采购管理制度1. 采购原则: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承载能力、使用频率等因素,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好的电梯产品。

2. 采购程序:按照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确保采购过程的公平、公正、透明。

3. 采购合同:明确电梯的型号、规格、性能、价格、交货期限、售后服务等内容,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

4. 采购验收:对采购的电梯进行严格验收,确保电梯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要求。

二、电梯安装管理制度1. 安装资质:电梯安装单位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电梯安装资质,确保安装质量。

2. 安装过程:严格按照电梯安装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电梯安装安全、可靠。

3. 安装验收:对安装完毕的电梯进行验收,确保电梯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安装规范。

4. 安装资料:建立完整的电梯安装档案,包括电梯安装合同、验收报告、使用说明书等。

三、电梯使用管理制度1. 使用培训:对电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电梯的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使用规定:制定电梯使用规定,明确电梯的使用时间、载重限制、禁止行为等。

3. 使用维护: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等维护工作,确保电梯正常运行。

4. 使用记录:建立电梯使用记录,记录电梯的运行情况、维修保养情况等。

以下为电梯九项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四、电梯维护保养制度1. 维护保养周期:根据电梯的运行情况和使用频率,制定合理的维护保养周期。

2. 维护保养内容:包括电梯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检查、维修、更换。

3. 维护保养人员:电梯维护保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维护保养质量。

4. 维护保养记录:详细记录电梯的维护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五、电梯检验检测制度1. 检验检测周期:按照国家规定,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检测。

2. 检验检测内容:包括电梯的安全性能、运行性能、电气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3. 检验检测机构:委托具备资质的电梯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

电梯管理制度九项制度

电梯管理制度九项制度

电梯管理制度九项制度第一条:为了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小区内所有电梯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宗旨是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保障住户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第四条:本小区的电梯由专业的保养维修公司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

并且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稳定。

第五条:住户只能在电梯厅内等待电梯,不得在电梯内抽烟、吃东西或乱扔杂物,以免污染电梯环境,影响他人出行。

第六条:发生电梯故障时,住户应立即向物业管理部门或维修公司报告,不得自行修理或解决问题,以免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第七条:住户在使用电梯时应保持秩序,不得拥挤、打闹或讲话声音过大,以免影响其他住户使用。

第八条:电梯内不得超载,超载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设备的磨损,并且存在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梯事故发生。

第九条:住户在使用电梯时,应注意携带好自己的物品,不得在电梯内留下任何物品,以免影响其他住户的使用。

第十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住户,一经查实,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第十一条:住户在发现电梯存在任何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物业管理部门或维修公司进行报告,配合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本管理制度是为了维护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住户的安全出行,希望广大住户能够共同遵守并配合执行,保障小区的和谐安宁。

第十三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所有。

经过本次电梯管理制度的制定,相信可以有效地规范小区内电梯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住户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希望各位住户都能够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电梯九项管理制度第一条:安全管理1、每日检查电梯外部,上下行状态、门的打开和合上、2、定时检修维护电梯设备,排除潜在风险。

3、保持电梯面板整洁、标牌完好,不得私自更改。

4、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增加员工应急处置经验。

第二条:电梯使用规定1、使用电梯时应注意安全,禁止超员、跳跃、打闹等不适当行为。

2、遵守电梯载重规定,如超载将会影响电梯运行,导致安全隐患。

3、禁止外来人员使用电梯,避免破坏设备或发生事故。

4、禁止强行打开电梯门,以避免电梯运行异常。

第三条:日常检修管理1、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着重检查电梯门、紧急停车等关键部位。

2、排查电梯日常问题,如异响、抖动、指示不明确等,及时处理解决。

3、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电梯保持在最佳状态。

第四条:使用指南1、电梯上下楼时要按规定操作,如按楼层要按清晰地认清楼层号码而请勿按错。

2、电梯内严禁吸烟、嘈杂大声喧哗、超载,防止卡住或损坏电梯设备。

3、禁止将车辆或货物放入电梯内。

第五条:节能管理1、优化电梯运行速度和间距,降低能耗。

2、合理调整照明时间,以降低能源损耗。

3、添加电梯自动关机功能,以省电。

第六条:保养维护1、每年对电梯进行彻底清洗,确保内外环境整洁卫生。

2、每年更换电梯运行部件中的易损件。

3、按照维护保养周期对电梯进行定期巡检,并进行必要的更换和修理。

第七条:紧急救援1、电梯发生异常情况时,紧急停车按钮应该得到妥善处理。

2、救援人员应立即响应,尽快赶到现场,处理电梯问题。

3、电梯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刻切断电源,如发现异常要及时报警避免事故发生。

第八条:安全培训1、全员必须定期参加电梯使用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员工应遵守安全规定,并加强安全宣传,引导员工积极发现电梯使用中的隐患,并参与维护修理。

第九条:责任考核1、对电梯每个维修员进行工作考核,检验维修员的能力和责任心。

2、电梯使用过程中的事故责任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追究。

9项电梯管理制度

9项电梯管理制度

9项电梯管理制度一、电梯维护管理制度1. 每台电梯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

2. 维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保证对电梯的维护作业质量。

3. 制定定期维护计划,按时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电梯安全检测制度1. 每年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测,确保设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2. 对电梯的主要零部件和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3. 对电梯的运行轨迹、速度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电梯故障处理制度1. 电梯发生故障时,需要及时处理,防止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2.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3. 对电梯的故障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排除隐患,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四、电梯使用管理制度1. 制定电梯使用规定,规定乘客乘坐电梯的行为规范。

2. 按照规定控制电梯的载客数量,避免超载造成安全隐患。

3. 对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乘客的安全。

五、电梯安全知识培训制度1. 对电梯的使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对电梯的维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维护技术和操作能力。

3. 每年对电梯的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六、电梯安全监督制度1. 建立电梯安全监督机构,对电梯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对电梯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 对电梯的安全监督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七、电梯安全应急预案制度1. 制定电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 对电梯的应急处理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启动应急方案。

3. 做好电梯事故后的善后工作,确保事故对乘客和设备的影响最小化。

八、电梯安全宣传制度1. 定期举办电梯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和认识。

电梯9项管理制度

电梯9项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和运行管理制度有限公司年月日电梯使用和运行管理制度目录一、部门、岗位责任二、电梯安全操作规程三、电梯自行检查制度四、电梯维护保养制度五、电梯定期报检制度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七、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八、电梯紧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演练制度九、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部门、岗位责任(一)电梯安全管理部门职责1、本单位的电梯使用和运行安全管理由负责。

2、贯彻执行有关电梯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电梯的使用和运行安全。

3、负责制订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救援预案、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负责检查和督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建立电梯作业人员管理档案。

5、负责保持轿内紧急报警装置随时与值班人员的有效联系,负责检查和督促电梯作业人员按章操作。

、负责对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6.7、定期检查安全作业条件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8、负责日常自行检查与年度自检并做好检查记录、使用状况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9、负责劝阻并禁止有可能影响电梯正常运行或危及人身安全的滥用电梯行为如踹门、扒门、撬门、倚靠层门或轿门、跨层轿门地坎而立、在轿厢内蹭或跳动、人为阻止层轿门的开关、小孩单独乘电梯或在电梯上玩耍等。

10、负责在乘用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人员较集中、密度较大时的疏导、分流或限员乘用,甚至采取停止运行的非常措施,以防超载溜梯事故发生。

12、负责电梯困人救援的组织实施,安排紧急救援演练并作好记录(见附表1)。

13、负责电梯发生事故时的紧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配合电梯事故调查。

14、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和检验工作。

(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责1、制定电梯日常自行检查、日常巡视计划。

2、负责落实电梯日常自行检查、日常巡视和定期检验工作。

3、检查电梯的紧急报警装置,确保其随时与值班人员的有效联系。

4、检查电梯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5、负责检查电梯钥匙的保管、使用状况。

电梯9项管理制度

电梯9项管理制度

电梯使用和运转管理制度有限企业年月日电梯使用和运转管理制度目录一、部门、岗位责任二、电梯安全操作规程三、电梯自行检查制度四、电梯保护养护制度五、电梯按期报检制度六、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七、电梯作业人员培训查核制度八、电梯紧急营救方案与应急操练制度九、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一、部门、岗位责任(一)电梯安全管理部门职责1、本单位的电梯使用和运转安全管原由负责。

2、贯彻履行有关电梯安全的法律、法例、规章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电梯的使用和运转安全。

3、负责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应急营救方案、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负责检查和敦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成立电梯作业人员管理档案。

5、负责保持轿内紧迫报警装置随时与值班人员的有效联系,负责检查和敦促电梯作业人员按章操作。

6、负责对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7、按期检查安全作业条件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8、负责平时自行检查与年度自检并做好检查记录、使用状况记录运转故障和事故记录。

9、负责劝止并禁止有可能影响电梯正常运转或危及人身安全的滥用电梯行为如踹门、扒门、撬门、倚靠层门或轿门、跨层轿门地坎而立、在轿厢内蹭或跳动、人为阻挡层轿门的开关、儿童独自乘电梯或在电梯上嬉戏等。

10、负责在乘用自动扶梯(自感人行道)的人员较集中、密度较大时的劝导、分流或限员乘用,甚至采纳停止运转的特别举措,以防超载溜梯事故发生。

12、负责电梯困人营救的组织实行,安排紧急营救操练并作好记录(见附表1)。

13、负责电梯发惹祸故时的紧急营救、排险和急救,保护事故现场,配合电梯事故检查。

14、配合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养护和查验工作。

(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责1、拟订电梯平时自行检查、平时巡视计划。

2、负责落实电梯平时自行检查、平时巡视和按期查验工作。

3、检查电梯的紧迫报警装置,保证其随时与值班人员的有效联系。

4、检查电梯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标记,保证齐备清楚。

5、负责检查电梯钥匙的保留、使用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九项管理制度目录
1.作业服务人员守则;
2.安全操作规程;
3.设备管理制度;
4.日常安全检查制度;
5.维修保养制度;
6.定期报检制度;
7.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8.紧急救援演练制度;
9.意外事件和事故处理制度
8、紧急救援演练预案
电梯困人是指电梯在发生故障、停电或受其它外界因素影响停止运行轿厢内人员须尽快疏散的紧急情况。

为及时疏散被困于轿厢内的人员制定本应急预案。

所有电梯的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电梯救援操作, 并拍照留档。

物业经理任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实施应急工作, 应急小组成员包括: 维保公司维保部经理, 维修工, 电工
一、对于有电梯司机的电梯, 司机首先应保持情绪稳定,
同时安慰乘客不要惊慌, 并及时与电梯值班室联系, 由值班人员通知维修人员。

二、通知维修后及时报告值班主管。

三、联系内容包括: 电梯所在楼号、电梯号、轿厢所在
楼层。

四、告诉被困人员切勿经过扒门、撬门等方式自行离开轿厢。

五、对于自动运行电梯可经过对讲装置, 由乘客通知工程部实现
上述要求。

3、设备管理制度
电梯技术档案的管理涉及到电梯的技术资料及相关资料的保存与完整。

它应直接反映出电梯的状况及电梯的有关数据, 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

1.电梯技术档案应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转项管理;
2.电梯的原始技术档案及检验报告、建档登记、维修保养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质量记录均包括在技术档案内;
3.有关质量记录应填写清晰、及时、完整并有签字认可;
4.有关部门及人员对质量记录进行收集整理, 定期移交专门部门或人员存档;
5.有关责任部门应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妥善保管质量记录, 不得有破损现象;
6.各有关质量记录、检验报告保存期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存档( 如技术监督局定期年检报告及整改意见书至少应保存三年) ;
7.当需用技术资料及有关质量记录时, 经过必要的审批可暂时借用。

1、作业服务人员守则
单位安全管理是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安全工作的负责人。

安全管理员的工作范围在单位全部工作活动中: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督促各部门及有关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2.电梯主管部门为工程部, 主要负责监督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日

保养; 电梯紧急情况的调配处理;
3.对在工作中不按操作规程的人员或不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有指正、批评、处罚的权利;
4.安全员应以身作则, 工作期间严禁喝酒;
5.定期检查电梯运行状况, 预防困人、伤人事故的发生, 杜绝火灾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6.不定期检查电梯维修人员、司机操作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 并有相应违章或处罚记录。

7.电梯钥匙由主管部门领导和维保单位的维修人员保存; 借用钥

必须经过主管同意, 办理借用手续后方可借用, 借用后必须归还;
8.维修人员必须具有维修资质( 特种设备操作证) ;
9.主管部门负责电梯资料的保存; 借阅资料必须经过主管同意, 办理借阅手续后方可借阅, 借阅后必须归还;
10.主管部门领导负责日常与维保单位的联系;
11.主管部门领导为应急小组组长, 负责应急情况的处理工作;
6、定期报检制度
1.在用电梯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检验有效期为一年, 未经检验或超过检验周期或经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2.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委托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的有资质许可的电梯专业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3.电梯管理部门应提前一个月负责到电梯设备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报检, 以便于对电梯年检日期进行安排。

4.《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应粘贴在电梯轿厢内明显位置。

每台电梯都应有明显的《安全乘客须知》或《电梯使用须知》。

2、安全操作规程
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依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特规定如下:
1.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对电梯使用运行的安全负责, 应至少设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一名。

并建立健全电梯设备技术档案及有关管理制度。

2.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委托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的有资质许可的电梯专业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4.《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应粘贴在电梯轿厢内明显位置。

每台电梯都应有明显的《安全乘客须知》或《电梯使用须知》。

5.严格执行电梯设备的常规检查制度, 当发现电梯有异常情况时, 必须立即整改, 严禁带故障运行, 各种检查应均有记录, 并存档备查。

6.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演习, 并记录在案备查。

7.新装、大修、改造电梯前, 应到市或辖区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办理告之手续, 方可交付使用。

8.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及司机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 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 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9.电梯司机应做到1。

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守则, 3及时制止违章乘梯, 宣传安全乘梯( 使用) 须知。

10.电梯发生严重事故或致使人员伤亡事故, 使用单位要保护好现场, 并应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立即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5、维修保养制度
由于电梯为关系到人身安全的特种设备, 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 特制定本制度。

1.电梯主管部门为工程部, 主要负责监督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日
常保养; 对电梯紧急情况的调配处理;
2.电梯维修人员要制电梯保养记录周期表, 按表定期对电梯转动部件、电器部分和安全部件进行维修保养。

3.电梯钥匙由主管部门领导和维保单位的维修人员保存; 借用钥匙必须经过主管同意, 办理借用手续后方可借用, 借用后必须归还;
4.维修人员必须具有维修资质( 特种设备操作证) ;
5.主管部门负责电梯资料的保存; 借阅资料必须经过主管同意, 办理借阅手续后方可借阅, 借阅后必须归还;
6.主管部门领导负责日常与维保单位的联系;
7.主管部门领导为应急小组组长, 负责应急情况的处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