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一最终记忆高分考点名师总结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精心整理※考点1※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考点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考点3:七情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
(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
(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精心整理※考点4※考点4:道地药材(****)云南:三七、木香贵州:天麻安徽:木瓜东北:人参福建:泽泻(福泽天下)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河南---- 怀庆牛山一一牛膝、山药菊花遍地黄一一菊花、地黄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一被:浙贝母——胡:延胡索——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抓山猪卖金一一山猪:山茱萸——卖金:麦冬,郁金※考点5※考点5:采收时间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生药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两篇)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中药材的鉴定与质量分析1.鉴别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形态、颜色、气味等。
2.鉴别中药材的组织结构: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如细胞结构、纤维、油脂等。
3.质量评价指标:含量测定、理化性质、微生物限度等。
4.质量评价方法:色谱法、光谱法、显微镜法等。
二、中药的提取与分离技术1.提取方法:水煎法、浸泡法、超声波法等。
2.分离方法:萃取法、蒸馏法、结晶法等。
3.提取分离常用设备:萃取器、蒸馏器、离心机等。
4.分离纯化技术:色谱法、电泳法、凝胶渗析法等。
三、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1.主要药效成分分类: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类等。
2.药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药效成分的作用机制:抗菌、抗氧化、抗炎等。
4.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四、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1.中药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等。
2.质量控制的技术与方法: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3.清洁生产技术:微生物控制、灭菌方法等。
4.药材质量控制的现代技术:DNA分子标志物、药材指纹图谱等。
五、中药剂型与药物制剂1.中药剂型:汤剂、丸剂、散剂等。
2.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等。
3.制剂常用技术与方法: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干燥技术等。
4.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光解、氧化等影响因素。
总结:生药学作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对于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归纳了生药学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分析,中药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中药的药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以及中药剂型与药物制剂。
这些知识点对于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生药学的核心内容具有指导意义。
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生药学领域,有助于提高药物研发与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引言概述在药学领域,生药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从天然草药中提取和制备药物的过程。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材的生长、采集、贮存、加工、提取、纯化等一系列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记忆技巧口诀

第一章药品与药品质量标准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GX发变药物作用性质:②女变药物作用速度:③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④产生靶向作用:⑤提虑药物的稳定性:⑥影晌疗效.【巧记:变性人开变速车:为了稳定降了档;爸爸看见笑哈哈】注解;变性-改变药物作用性痂,变速-改变药物作用速度,稳定-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爸爸-产生靶向作用,笑-影响疗效2.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变化4.水解①脂类(内酯):盐酸普鲁卡因(变黄)、瓶酸阿托品②酰胺类(内酰胺):青霉素(粉针)、头胞、氯寄素、巴比妥③其他:阿一胞昔(粉针)、∖ΓBr巧记,蝎触胺易水解,卡托头青干爸美]注解:脂类酰胺类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卡-盐酸普鲁卡因、托-施酸阿托品、头一头抱、青-青霉素、干-阿糖胞仔、爸-巴比妥、美一氯毒素4.氧化①命类(酚羟基):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②烯醇类:VC③其他芳胺类(磺胺唯晚钠),叱嚏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噬嗪类(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内嗪)、含碳碳双键(%、V11)【巧记:酚类烯静易气化,省吧费水MD】注解:酚类和烯部易发生氧化反应,省-肾上腺素、吧-左旋多巴、费-吗啡、水-水杨酸钠、ACD分别是维生素A、C, D3.影响药物制剂秘定性的因素处方因素:P Haf、OH催化水解)、广义酸碱催化(级冲剂)、溶剂(苯巴比妥钠■两二醉)、离子强度(无机盐)、表面活性剂(胶束屏障,吐温80TD)、基质或赋形剂(乙酰水杨酸♦滑石粉/硬脂酸)外界因素: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注解I 酸械-pH 、广义酸破催化,梨-离子强度,三剂-溶剂、表面活性剂、 基质或赋形剂:温-温度,室-湿度和水分,光就是光线,氧-空气(氧),金金 属离子(注意和离子强度区分),宝财-包装材料4 .常见的对光敏感的药物硝普一钠、氯丙嗪、鼻丙喙 维生素% 氧化可的松、泼尼松、叶酸、维生素 A 、维生素B 1、辅BlQI0、硝茶地平等。
药学背诵知识点总结

药学背诵知识点总结一、药理学1. 药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作用、药物代谢和排出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内容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药效和毒性、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2. 药物的分类按照化学结构分为:生物碱、类固醇、抗生素、维生素等。
按照药物的起始物质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3. 药物的作用机制(1)药物的作用部位:药物的作用部位可以是细胞膜、细胞器或染色体等细胞结构,也可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或是与受体的结合等。
(2)药物的作用方式:药物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刺激或抑制受体的活性等方式发挥作用。
4. 药代动力学(1)吸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包括经过胃肠道屏障的吸收、局部和外用药物的吸收等。
(2)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包括药物在血液中的分布、在体液中的分布和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等。
(3)代谢:药物在体内经历的代谢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
(4)排泄:药物在体内的排泄过程包括从体内排泄的过程和药物代谢产物的排泄。
5. 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给予药物后引起不良的身体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6.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在体内共同使用会导致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
相互作用的形式包括加/减效应、代谢酶的诱导/抑制等,形成相互作用的机制多种多样。
7. 药物临床应用(1)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治疗、预防和诊断等用途。
(2)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考虑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因素。
8. 药物的临床监测(1)药物的临床监测包括药物浓度的监测、临床效果的监测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等。
(2)药物的临床监测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监测生物标志物和进行体征观察等方式进行。
9. 药物的贮存和配送(1)药物的贮存需要考虑保持药物的干燥、避光和避热等。
(2)药物的配送需要考虑药物的运输温度、适宜环境和保障药品的质量等。
2021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理学记忆口诀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理学记忆口诀:一、数字总结记忆数字给人的感觉直白、具象、简单。
西药学中,有很多病症的对应药物都与数字有关,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关联,用几个简单的数字记住复杂的药物及其功效。
1、经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的特点是“一二三四”。
“一”指的是:一个峰浓度;“二”指的是:两个支(上升支和下降支);“三”指的是:三个浓度域(无效浓度域、有效浓度域即治疗范围和中毒浓度域);“四”指的是:四个时间(潜伏期、高峰时间,持续期,残留期)。
2、镇痛药吗啡的特点是“三镇、抑制、兴奋、缩瞳”。
“三镇”指的是:镇痛,镇静,镇咳;“抑制”指的是:抑制呼吸;“兴奋”指的是:兴奋平滑肌;“缩瞳”指的是:中毒时表现为针尖样瞳孔。
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是“一进、一退、六诱发,突然停药病复发”。
“一进”指的是: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一退”指的是: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六诱发”指的是:感染、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突然停药病复发”指的是:停药反应,反跳现象。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的特点:“一低二高三不”。
“一低”指的是:低毒;“二高”指的是:高效、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不”指的是:不耐酸、不耐酶、不广谱。
5、急救口诀:一肾二异三阿托,四洛五可六利多,七多八阿九西地,十尿一去地氨钙。
一:肾上腺素(1mg/ml/支)二:异丙肾上腺素(1mg/ml/支)三:阿托品(0.5mg/ml/支)四:洛贝林(3mg/ml/支)五:可拉明(0.375/2ml/支)又名尼可刹米六:利多卡因(100mg/5ml/支)七:多巴胺(20mg/2ml/支)八:阿拉明(10mg/ml/支,相当于重酒石酸间羟胺19mg)九:西地兰(0.4mg/2ml/支)十:速尿(20mg/2ml/支)十一:去甲肾上腺素(2mg/ml/支)十二:地塞米松(5mg/ml/支)十三:氨茶碱(0.25/2ml/支)十四:葡萄糖酸钙二、谐音联想记忆一件事情,与其他事情的关联程度越高,越容易在心里形成联想,也就越容易被记住。
2019年《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总结和记忆口诀

综合中一对多个药知识点
1、滴速的计算
输液时间(min)=要输入的液体总量(ml)×滴系数/每分钟的滴数
2、浓度的计算
C浓×V浓=C稀×V稀
3、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综合中关于数字-时间、剂量、疗程等汇总
1、用药错误分级:A隐患,B未用, C未伤害, D 需监测,E 暂时,F 住院,G 永久伤, H 命垂危,
I 死亡
2、腹泻的药物治疗:非处方药-感染首选黄连素,消化不良各种酶,激惹腹泻思密达,菌群失调补活菌。
处方药-细菌感染有沙星,病毒感染找洛韦,剧烈腹痛有654-2,功能腹泻抗动力,洛哌丁胺、地芬诺酯。
腹泻脱水很危险,补液首选ORS。
3、降压药:①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名地平,适用范围无挑剔,脸红脚肿心跳快,禁忌症状无需猜,非二氢类就俩药,抑心收缩和传导。
②普利沙坦用处大,保心护肾糖尿病,双肾动脉有狭窄,高钾孕妇别用啦,普利干咳单独记。
③吲达帕胺排血钾,氢氯噻嗪来降压,痛风禁用别惊讶,阿米洛利螺内酯,氨苯蝶啶升血钾。
④洛尔兄弟保心脏,减慢心率少耗氧,重度心衰是禁忌,停药反跳别忘了。
⑤老头福音是唑嗪,立位低压要睡前。
4、降糖药:餐后波糖,都高增敏,肥胖双胍,不胖促泌。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背考点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背考点第一部分:考点一:固体分散体① 中间体,可制成任何剂型② 药物高度分散③ 载体的作用:提高药物溶解度、抑晶作用、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润湿性(水溶性载体材料)④ 速释原理:分子状态、微晶态、无定形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⑤ 固体分散体的分类:低共熔混合物(微晶状态)、固体溶液(分子状态)、共沉淀物(无定形物)考点二: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1. 溶出原理(Noyes-Whitney方程)① 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② 与高分子结合成难溶性盐③ 掌握粒子大小()2. 集中原理① 增加黏度以减小集中速度(亲水性高分子材料)② 包衣、微囊③ 不溶性骨架④ 植入剂、乳剂3. 溶蚀与溶出、集中结合原理① 溶蚀性骨架片② 亲水性凝胶骨架片4. 渗透压驱动原理:渗透泵5. 离子交换作用:树脂考点三:靶向制剂按靶向原动力分类: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1.被动靶向制剂:脂质体、微乳、微球、微囊、纳米粒等。
2.主动靶向制剂① 修饰的药物载体修饰性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PEG修饰)、免疫脂质体、糖基修饰的脂质体、修饰的纳米乳、修饰的微球、修饰的纳米球② 前体药物:脑部靶向前体药物、结肠靶向前体药物3.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磁性靶向制剂、热敏靶向制剂、pH敏感靶向制剂、栓塞性制剂靶向性评价:相对摄取率、靶向效率、峰浓度比其次部分:考点一:量效关系1.量反应与质反应① 量反应:可用数或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讨论对象为单一个体。
如血压、心率、血糖。
② 质反应:反应性质变化,一般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示,讨论对象为一个群体。
如存活与死亡、惊厥与不惊厥、睡眠与否。
2. 最大效应/效能:效应增至最大时,连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上升。
效能反应药物的.内在活性。
3.效价强度: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纳50%效应量)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其值越小,强度越大。
① 呋塞米效能最大。
② 效价强度:环戊噻嗪氢氯噻嗪呋塞米氯噻嗪4. 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量(ED50):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剂量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TI=LD50/ED50,TI越大,越平安药物平安范围:LD5~ED95考点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受体1.药物的作用靶点:酶、离子通道、核酸、免疫系统、基因、受体2.受体的化学本质:蛋白质3.受体的性质:饱和性、特异性(专一性)、可逆性、灵敏性、多样性4.受体的类型: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门控的离子通道蛋白、酶活性受体、细胞核激素受体5.受体作用的信号转导:① 第一信使:多肽类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② 其次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基甘油(DG)、Ca+、NO注:NO既有第一信使特征,也有其次信使特征。
药学职称考试知识点总结

药学职称考试知识点总结一、药物化学1. 药物的分类及其化学结构特点2. 药物的结构活性关系3. 药物的合成方法4. 药物的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5. 药物的稳定性及降解规律二、药理学1. 药理学基本概念2. 药物的作用机制3. 药物的药效学4. 药物的副作用及毒性5. 药物的相互作用6. 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三、药物分析1. 药物的分析方法2. 药物的质量控制3. 药物的检测与分离方法4. 药物的质量评价标准四、药剂学1. 药剂学基本概念2. 药物的制剂及其特点3. 药剂学的制剂技术4. 药物的稳定性及药物包装5. 药物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五、药物制剂学1. 药物的制剂配方2. 药物的制剂加工工艺3.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及质量评价4. 药物制剂的贮存与包装六、临床药学1. 临床药理学基本概念2. 临床用药指导原则3.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4. 药物治疗的评价方法5. 个体化用药的研究七、药物动力学1.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规律2.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3. 药物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4. 药物动力学的个体差异八、药理毒理学1. 药物的毒理作用及发生机制2. 药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3. 药物中毒的急救处理4. 药物的安全用药指导原则九、药学管理1. 药学质量管理体系2. 药学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 药学制剂质量管理规范4. 药品质量控制与管理5.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十、药学伦理1. 药学伦理规范2. 药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处理原则3. 药学实验中的伦理问题及处理原则4. 药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及处理原则总结:药学职称考试知识点较为广泛,需要考生掌握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制剂学、临床药学、药物动力学、药理毒理学、药学管理和药学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希望考生能够认真复习,掌握好这些知识点,顺利通过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八大考点考点一:剂型分类形态、给药途径、分散系统、制法、作用时间1.按形态学分类:固体(散剂、颗粒剂、片剂等)、半固体(软膏剂、糊剂等)、液体(溶胶剂、芳香水剂等)和气体(气雾剂、部分吸入剂等)2.按给药途径分类①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口服给药②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皮肤给药、口腔给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眼部给药、直肠、阴道和尿道给药等3.按分散体系分类①真溶液类②胶体溶液类③乳剂类④混悬液类⑤气体分散类:如气雾剂、喷雾剂等。
⑥固体分散类:如散剂、丸剂、胶囊剂、片剂等普通剂型。
⑦微粒类:如微囊、微球等4.按制法分类:浸出制剂、无菌制剂等5.按作用时间分类:速释、普通、缓控释制剂等考点二:药物剂型的重要性①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②可调节药物的作用速度③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④可产生靶向作用⑤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⑥可影响疗效(影响不是决定)考点三:药用辅料的作用①赋型②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③提高药物稳定性④提高药物疗效⑤降低药物毒副作用⑥调节药物作用⑦增加病人用药的顺应性考点四:药物化学降解途径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
①水解: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酰胺类(包括内酰胺)青霉素类分子中存在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在H+或OH-影响下,很易裂环失效。
②氧化: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氧化肾上腺素氧化后先生成肾上腺素红,后变成棕红色聚合物或黑色素。
③异构化左旋肾上腺素—外消旋化作用;毛果芸香碱—差向异构作用;维生素A—几何异构化④脱羧:对氨基水杨酸钠在光、热、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很易脱羧,生成间氨基酚。
⑤聚合:氨苄青霉素浓的水溶液在贮存过程中可发生聚合反应,形成二聚物,此过程可继续下去形成高聚物。
考点五: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1.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①pH的影响②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③溶剂的影响④离子强度的影响⑤表面活性剂的影响⑥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2.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①温度的影响②光线的影响③空气(氧)的影响④金属离子的影响: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⑤湿度和水分的影响⑥包装材料的影响考点六: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①影响因素试验(高温、高湿、强光试验)②加速试验(化学动力学理论)③长期试验(留样观察法)考点七:药物配伍变化1.物理学的配伍变化①溶解度改变:安定注射液(含40%丙二醇和10%乙醇)及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析沉淀②吸湿、潮解、液化及结块(散剂、颗粒剂)③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乳剂、混悬剂)2.化学的配伍变化(熟悉例子)①浑浊或沉淀pH改变产生沉淀:酸性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同碱性药物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混合;水解产生沉淀:如苯巴比妥钠水溶液;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大多数生物碱盐的溶液,当及鞣酸、碘、碘化钾、乌洛托品等相遇时能产生沉淀等;黄连素和黄芩苷在溶液中能产生难溶性沉淀;复分解产生沉淀:如硫酸镁遇可溶性的钙盐产生沉淀。
②变色:如含有酚羟基的药物及铁盐相遇,可使颜色变深。
③产气:如碳酸盐、碳酸氢钠及酸类药物配伍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④发生爆炸: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高锰酸钾及甘油⑤产生有毒物质:如含朱砂的中药制剂及碘化钾等还原性药物配伍⑥分解破坏、疗效下降: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合用考点八:药品的包装材料的分类①按使用方式:可分为I、Ⅱ、Ⅲ三类②按形状:可分为容器、片材、袋、塞、盖等。
③按材料组成:可分为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及上述成分的组合.第二章:六大考点考点一: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渗透性对药效的影响1.溶解度:亲水性或亲脂性过高或过低都对药效产生不利影响。
①水溶性(亲水性)是药物可口服的前提②药物透过生物膜(磷脂)要求有一定脂溶性2.脂水分配系数(P):P值越大,脂溶性越高3.渗透性:药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的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考点二:药物的酸碱性、解离度和pKa对药效的影响(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考点三:药物的结构及官能团有机化合物=母核(基本骨架)+ 药效团(母核连接基团)考点四:药物的转运及结合形式1.小肠上皮细胞的寡肽药物转运体(PEPT1)底物:二肽类(乌苯美司、β内酰胺类、ACEI、伐昔洛韦);三肽类(头孢氨苄)2.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转运体P-糖蛋白(P-gp)举例:底物—地高辛;抑制剂—奎尼丁(奎尼丁抑制P-gp,使地高辛经P-gp的外排性分泌受到抑制,重吸收增加,血药浓度↑)3.药物及受体的结合类型①不可逆性:共价键②可逆性:范德华力、氢键、疏水键、静电引力、电荷转移复合物、偶极相互作用力考点五:药物的转运及结合形式1. 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普罗帕酮、氟卡尼。
2. 对映异构体具有相同的药理活性,但强弱不同。
氯苯那敏(右旋>左旋);萘普生[(S)-(+)>(R)-(-)]3. 对映异构体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活性:L-甲基多巴4. 对映异构体产生相反的活性5. 对映异构体产生不同类型的药理活性:奎宁(抗疟)——奎尼丁(抗心律失常)6. 对映异构体一个有活性,一个有毒性乙胺丁醇(D)-体,抗结核;(L)-体,活性弱,毒性强左旋多巴(S)-体,抗震颤麻痹;(R)-体,竞争性拮抗剂考点六:药物代谢药物结构及第I相生物转化的规律:①含芳环药物---氧化代谢②烯烃和炔烃的药物——氧化③含饱和碳原子的药物—氧化④胺类药物——氧化或脱氨基/烷基⑤酯和酰胺类药物——水解第三章:八大考点考点一:颗粒剂分类①可溶颗粒②混悬颗粒③泡腾颗粒: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放出大量气体。
药物易溶④肠溶颗粒:耐胃酸,在肠液中释放活性成分⑤缓释颗粒:缓慢非恒速,一级动力学⑥控释颗粒:缓慢且恒速,零级动力学考点二:各制剂的崩解时限标准考点三:胶囊剂①分类: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②不适宜制成胶囊药物: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药物;醛类药物;导致囊材软化或溶解的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的液体药物;O/W型乳剂药物。
③胶囊壳的主要成囊材料是明胶考点四:液体制剂分类考点五:表面活性剂①表面活性剂毒性毒性顺序: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溶血作用的顺序: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②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及杀菌剂考点六:低分子溶液剂①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②醑剂: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③甘油剂: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④糖浆剂: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矫味剂、助悬剂。
高浓度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低浓度添加防腐剂。
⑤搽剂: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用的液体制剂。
⑥涂剂:供临用前用消毒纱布或棉球等柔软物料蘸取涂于皮肤或口腔及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⑦涂膜剂: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有膜材料溶剂中,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⑧灌肠剂:灌注于直肠的液体制剂,以治疗、诊断或营养为目的。
⑨洗剂: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或腔道用的液体制剂。
⑩灌洗剂:用于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
考点七:混悬剂的质量要求①沉降容积比(F↑,稳定性↑)②重新分散性③微粒大小(0.5~10μm)④絮凝度(β↑,稳定性↑)⑤流变学考点八:乳剂的稳定性第四章:四大考点考点一:注射剂溶剂——制药用水①纯化水:不含任何附加剂,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及稀释。
②注射用水:蒸馏得到,无热原水。
作为注射剂、滴眼剂的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清洗溶剂。
③灭菌注射用水: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无菌无热原。
考点二:热原1.热原的性质①水溶性:化学本质为脂多糖,易溶于水②不挥发性:本身不挥发,但因溶于水,在蒸馏中,可被雾滴带入蒸馏水中,故应有隔沫装置③耐热性:180℃~200℃干热2h,250℃30~45min,650℃1min→彻底破坏④过滤性:1~5nm⑤其他:能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破坏2.热原的除去方法①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吸附法(活性炭)、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②除去容器或用具上热原的方法:高温法、酸碱法考点三:溶解度及溶出速度1.影响溶解度的因素①药物分子结构及溶剂:相似相溶②温度③晶型:稳定型小,不稳定型大④溶剂化物: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剂化物⑤粒子大小:难溶性药物微粉化(≤0.1μm)⑥加入第三种物质:助溶剂、增溶剂、电解质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①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碘→碘化钾、咖啡因→苯甲酸钠)②制成盐类③使用混合溶剂:潜溶剂(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水)④制成共晶(阿德福韦酯+糖精)⑤其他:温度↑,改变pH,微粉化、包合3.溶出速度方程:Noyes-Whitney方程考点四:气雾剂、喷雾剂及粉雾剂1.气雾剂的分类2.气雾剂的抛射剂①氢氟烷烃:四氟乙烷(HFA-134a)、七氟丙烷(HFA-227)②碳氢化合物:丙烷、正丁烷、异丁烷。
常用作打火机燃料③压缩气体:CO2、N2、NO第五章:三大考点考点一:固体分散体①中间体,可制成任何剂型②药物高度分散③载体的作用:提高药物溶解度、抑晶作用、保证药物的高度分散性、润湿性(水溶性载体材料)④速释原理:分子状态、微晶态、无定形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⑤固体分散体的分类:低共熔混合物(微晶状态)、固体溶液(分子状态)、共沉淀物(无定形物)考点二: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1. 溶出原理(Noyes-Whitney方程)①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②及高分子结合成难溶性盐③控制粒子大小(↑)2. 扩散原理①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亲水性高分子材料)②包衣、微囊③不溶性骨架④植入剂、乳剂3. 溶蚀及溶出、扩散结合原理①溶蚀性骨架片②亲水性凝胶骨架片4. 渗透压驱动原理:渗透泵5. 离子交换作用:树脂考点三:靶向制剂按靶向原动力分类: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向制剂1.被动靶向制剂:脂质体、微乳、微球、微囊、纳米粒等。
2.主动靶向制剂①修饰的药物载体修饰性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PEG修饰)、免疫脂质体、糖基修饰的脂质体、修饰的纳米乳、修饰的微球、修饰的纳米球②前体药物:脑部靶向前体药物、结肠靶向前体药物3.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磁性靶向制剂、热敏靶向制剂、pH敏感靶向制剂、栓塞性制剂靶向性评价:相对摄取率、靶向效率、峰浓度比第六章:一个考点考点:药物的转运方式第七章:六大考点考点一:量效关系1.量反应及质反应①量反应:可用数或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研究对象为单一个体。
如血压、心率、血糖。
②质反应:反应性质变化,一般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示,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