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发布
海归精英们的回国现状分析:社会认同感强

海归精英们的回国现状分析:社会认同感强随着近些年店铺人数的不断增长,留学回国人员也日趋增多,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店铺人数的增长。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5.35万人,增长率达到了29.5%。
总体看来,从2000年到2013年,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长率一直保持了正增长。
那么回国的海归精英们现状如何?让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的专家带你走近他们的世界。
现象一:青壮年成为海归队伍的主力军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店铺总人数为41.39万人,比2012年增长了3.58%,这是近年以两位数持续高速增长5年后,增速明显回调。
虽然增长明显减速,但本科及以下层面就读人数增长仍然迅猛,低龄化趋势明显。
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硕士留学在中国店铺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
然而,本科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
这个现象在于很多年龄稍大的出国人员,一般在国外已经有较为稳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关系。
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在事业发展上则有更多的选择性和可塑性。
而80后海归也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越来越重视职业规划,留学目的很明确,在留学期间也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有的放矢,所以能够迅速抓住机会。
现象二:集中高科技领域,看重国内创业环境在苏州,大多数成功创业的海归通常都集中在高科技领域,如:科研、IT、医疗、纳米等;还有部分海归集中在咨询、法律服务和教育等领域;制造领域占一小部分。
这说明海归在国内外差距较大的高科技领域里创业独具优势。
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仍然是海归们的首选,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公务员职务对于海归们也有很大吸引力,高收入海归基本集中在创业成功的高科技领域。
而很多企业看中的是海归优势的持续发挥,收入水平也会随着经历、阅历等方面的累积逐步提升,并高于普通职员平均水平。
回国发展的海归通常对于自身的学历、能力等各方面抱有较强的自信心,因此普遍对国内环境抱有较高的期待,这种期望值集中在扶持和环境两方面,可以看出,海归们十分期望回国后能发挥学历优势,得到各方的支持,以平衡留学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结构设计说明书

3.5.1 齿轮工艺选定................................................................................30 3.5.2 确定各主要参数............................................................................31 3.5.3 几何尺寸计算................................................................................33 3.5.4 齿轮强度验算................................................................................35 3.5 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38 3.5.1 选择轴的材料................................................................................38 3.5.2 轴径的初步估算............................................................................39 3.5.3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39 3.5.4 轴的强度效核................................................................................41 3.6 轴承的寿命校核.......................................................................................44 3.6.1 对Ⅲ轴的轴承进行寿命计算........................................................44 3.6.2 行星轮轴承寿命的计算................................................................46 3.7 花键的强度校核.......................................................................................46 3.7.1 Ⅳ轴花键校核 ...............................................................................46 3.7.2 行星轮系花键校核........................................................................47 结 论........................................................................................................................48 致 谢........................................................................................................................49 参考文献....................................................................................................................50
全方位支持政策 助力留学人员归国就业

全方位支持政策助力留学人员归国就业作者:屈琦长谣李阳来源:《留学》2020年第13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之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2020年就业面临严峻形势。
教育部及全国多省市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措施,为毕业生就业排忧解难。
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人以上。
而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比2019年同期相比高了40万,增量、增幅均是近年之最。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回国就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如今,“海归”身份已经不再是高就业竞争力的代名词。
受海外疫情影响,留学生回国进程受阻,错过了国内不少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加上对国内就业环境不够熟悉,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可谓难上加难。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是重头戏。
“六稳”“六保”之中,就业都占据首要位置。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其引人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让大学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
全国多地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各项就业服务,并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利好政策。
教育部: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力推留学生就业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春招的进程,线下招聘活动遇阻。
为应对疫情影响,教育部联合多家社会招聘机构推出了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社会招聘服务”,旨在24小时、365天全天候为毕业生提供招聘服务。
截至6月21日,“24365”提供岗位信息1313万条,收到简历2919万人次。
“24365”先后推出29个专场招聘,累计提供岗位492万个。
教育部就业中心对105万名已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24%通过“24365”获得岗位信息。
面向归国留学生群体,教育部也出台一系列专门的就业支持措施。
6月1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教育部国际司(港澳台办)负责人在就《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教育部持续做好防疫指导、物资保障、患者救治、心理支持、困难帮扶、安全保护等工作,尽最大努力维护广大留学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
报告称2020年中国海归求职同比增两成

报告称2020年中国海归求职同比增两成京华时报报道昨天,英国最大的猎头公司Hays发布的中国大陆薪酬报告显示,与2020年相比,2020年回国求职、工作的海归同比增长20%,而且在同一家公司同等职位的情况下,海归比本土人才的薪酬普遍高出20%以上。
而2020年在中国大陆工作的海归以及海外人才当中,70%来自于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
报告还显示,在其调查的中国大陆雇主(其中70%为外资企业,接近为大型私有企业,剩下的极少数为国有投资银行)当中,70%选择雇用海归或者外籍员工,53%表示将增加临时雇员的人数。
此外,雇主普遍表示比较中意同时拥有国内公司工作经验和国外留学或者工作经历的雇员,而目前中国内地雇主普遍缺乏的是合适的销售、营销和工程职位的人才。
具备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思想品质、健康情况、学习经历、年龄要求等均须满足学校人才招聘的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
(一)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应聘者登陆中国海洋大学招聘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请如实填写应聘信息,报名期间不再接收书面简历材料;经公示无异议者,我校将按教育部和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统一要求及时办理录取手续,录取通知书寄至考生所在中学。
报告还显示,在其调查的中国大陆雇主当中,70%选择雇用海归或者外籍员工,53%表示将增加临时雇员的人数。
此外,雇主普遍表示比较中意同时拥有国内公司工作经验和国外留学或者工作经历的雇员,而目前中国内地雇主普遍缺乏的是合适的销售、营销和工程职位的人才。
郑重声明: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所有事宜均由招生办公室负责答复。
考生和家长因轻信其他人员的许诺而造成的一切后果,我校概不承担责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海归”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贡献

“海归”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贡献第一阶段据统计,到1950年,因故滞留在世界各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共有5000多人。
其中美国3500人,日本1200人,英国443人.法国197人,德国50人,丹麦和加拿大各20人等等,他们大多数是抗战抗战前后出国留学或其他工作的。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科技事业的迅速更是发展更是迫在眉睫。
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的倡导和主持下要,这些和老一代科学家们殷切召唤中共中央海外学子们回国工作。
据统计,到上世纪50年代末,这批人有三分之二回到祖国。
其中,钱学森、郭永怀、李恒德、师昌绪、陈能宽等著名科学家,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后,经过中美双方多次谈判迫使美国停止扣留回到祖国的。
还有一个统计数据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这就是在1949-1954年间回国的1424名留学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从美国(937人)、英国(193人)、日本(119人)和法国(85人)回来的。
这就意味着新中国成立初时,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骨干科学家大多是留学欧美的教育背景。
这是由于旧科折粉的科学基础很薄弱,科技人员不多,水平参差不齐,各门科学发展也不平衡。
据中国科学院在1 949年1 2月至1950年4月的调查,我国的高级科学专家高阶不超过900人,其中得到同行公认的专家只有160人左右,而且这些专家多数也是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回国的留学人员。
这样一批主要从欧美回来的科学家,大多在国外受到过系统的科学训练,不少人获得了学士学位,许多人成为我区有关领域成为的奠基人,开创了一大批学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科研成果。
他们是中国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为开拓和深耕发展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些人中的杰出者大多成为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而且当时仍然他们还都比较年轻。
据统计,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共172名(不含哲学社会科学部),其中有158位是留学回国相关人员,占92%。
他们是我们今天来探讨“海归”对科技自主创新贡献的最好例证。
我国对外移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对外移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陈晔康腾内容提要: 国际移民现象已成为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移民海外,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于2016年6月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成员国。
2016年9月,国际移民组织正式加入联合国体系。
2018年,我国组建了国家移民管理局。
现有关于我国对外移民的研究主要依赖对外移民的存量数据,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亚佰(Abel)和桑德(Sander)在2014年的《科学》(Science)上发表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量化国际移民流量》(Quantifying Global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Flows),对国际移民流量的情况进行估算。
借用该移民数据发现,2005年前后,我国对外移民的数量减少。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对外移民数量与移入国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人口引力模型得到验证。
此外,移入国或地区开放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正向影响我国对该国或地区的移民;移入国或地区的自然情况,如国土面积、劳动人口比例等,对我国移民的影响不大。
关 键 词: 对外移民;流量;引力模型作者简介: 陈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上海,201306);康腾,上海大学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上海,200444)。
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4536(2021)01-0097-14一、引言1998年,联合国发布的《国际移民数据统计建议》(Recommendations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将国际移民定为“所有更改其常住国的人”。
* 感谢亚伯(Abel)和桑德(Sander)提供的相关数据。
本文中的“我国”是指“中国大陆地区”。
97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将其定义为,“离开本人祖籍国或常住国,跨越国界,为了定居性目的而永久性地或在一定时期内生活于另一国家的人”。
后疫情时代中国留学日趋多元——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

后疫情时代中国留学日趋多元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 文 / 胡雯由全球化智库(CCG)与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研究编著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于近日发布。
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明显影响留学实际需求,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出国留学有所延迟。
在疫情发生后,英国成为最受青睐的目的地国。
随着我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或遇拐点,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目的地多元化时代即将到来。
自费留学仍然是我国出国留学的最主要群体,留学大众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
此外,留学人员回国人数持续增加,拥有国际视野成为海归群体核心竞争力。
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明显影响出国留学的实际需求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70.35万人,同比增长6%,较2017年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增速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留学发展多样化的态势:一是中外办学发展的日趋成熟,满足了学生不出国门便可享受高质量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二是国内本土高校国际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了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是主要留学目的地国的留学、就业和移民等相关政策不断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意愿出国留学人员的留学积极性。
根据IIE“Project Atlas”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仍然是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英国和德国的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中国留学生人数分别占上述国家留学生总数的41.38%、36.58%、33.74%、32.70%、21.99%、13.09%;而在欧洲一些留学小众国家,如芬兰、瑞典等,中国留学生占该国留学生总数的比例并未超过10%。
与2018年相比,中国留学生人数2019年在各主要留学国家留学生中的占比变化不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虽然给我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我国学生对于国际化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出国留学仍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只是会在全球疫情蔓延期间有所延迟。
海归回国就业的薪水降级

海归回国就业的薪水降级1.海归爱外企青睐“北上广”结合海归在国外所学的专业以及国内就业热门专业来看,所学专业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而这些专业在国内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用人需求量大,就业难度较低。
报告显示,金融及相关服务业是海归就业最多的行业,有48.5%的海归进入金融及相关服务业工作,其他吸纳海归就业较多的行业包括教育、科研(9.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8.7%),文化创意产业(7.4%),生物工程或医药(7.4%),新能源、新材料(7.0%),政府和公共事业(6.9%)。
“外资企业是海归回国就业的首选,超过1/4的海归选择进入外企就业。
”据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海归来说,因为教育环境、国外的工作环境与外企的工作环境更接近,所以他们更青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的外企,薪酬、职业发展和福利已成为影响高端人才流动最重要的3个因素。
其他吸纳海归就业较多的单位类型包括本土创办的民营企业(22.8%)、事业单位(15.1%)、国有企业(9.9%)、海归创办的民营企业(5.0%)及政府部门(3.0%)。
此外,报告显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覆盖了15个省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发达省市。
其中,有41.6%的海归在北京就业,14.2%的海归在上海就业,8.7%的海归在广东就业,分别有6.4%、5.3%、5.2%的海归在江苏、浙江和山东就业,这6个省市集聚了81.4%的海归。
从现在情况来看海归就业还是相对“拥挤”,选择工作时可能会根据以往选择习惯集中在特殊城市、企业和行业,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更多不错的平台也需要他们,比如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
所以,海归就业还理应更加客观理性。
2.就业较容易薪水难满意毕晓燕为了不成为“海带”,只能降低对薪水的期望值。
“除了语言有优势外,其他方面我并没有太大优势,尤其是对国内和行业发展的了解,国内的毕业生肯定比我们有优势,甚至他们连实习的机会都多过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发布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是2001年回国人数的三十多倍,而留学回国累计
总人数已达180.96万人次,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预计2015年留学回国人数将超过50万.
10月17日下午,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与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
主办的第六届留学人员职业发展公益论坛暨“百城同台”海归人才
招聘会正式举行,据了解,面对留学海归就业市场发生的较大变化,半数海归认为留学划算,65.6%的海归表示5年内可收回成本.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创始人兼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现场发布的《2015中国海归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
总数已达到45.98万人.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
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人次,
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图表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留学
人员回国人数出现了井喷式的拉长,2011年的回国人数是18.62
万,2012年增加到27.29万,2013年再增长到35.35万,预计2015年将突破50万.
2015年七八月间,ccg联合国内知名大型招聘服务企业对海归群体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80后、90后小海归,他们主要留学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海归出国留学的专业中,学商科的人最多,占35.2%,其次是社会科学占20.8%,工学排在第三
位为12.8%,最少的是法学仅占1.6%和农学占0.8%.
在调查中,50%的海归认为留学划算,选择不划算的为20.2%,其余人员大都选择说不清.在被问及预计多久收回留学成本时,7.2%的留学生表示只要1年,22.5%的留学生表示1-3年,35.9%的海归表示3-5年,同时也有10.3%表示需要10年以上.
在海归就业方面,调查显示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36.1%的海归最终在本土民营企业就职,26.7%的海归最终在外资企业就职,此外,13.5%的海归在国有企业就职,8.9%的海归在事业单位就职.
海归们认为,他们在就业方面最大的优势是语言和沟通能力,而最大的劣势是国内关系网络断裂.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眼中,海归的优势是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外语水平高和适应能力强.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感觉海归的劣势是,好高骛远、太不稳定易跳槽、盲目自信和团队协作能力差.
现场有招聘企业负责人表示,有的海归由于自身具有优越感,在自我评价方面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存在差别.
而在选择创业城市时,海归考虑最多的是在该城市是否有较好的人脉关系.
海归创业最集中的六大领域分别是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批发/零售业、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节能环保.他们认为,国内创业的优势是客户资源、技术资源、政府资源较为丰富,而在国内创业主要会遇到融资困难、经营运行成本高、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等问题.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留学回国人员政策,只针对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历的留学人员,随着留学低龄化趋势加剧,本科出国留学将成为常态和日后的主流趋势.因此,报告建议,规定在国外取得本科学历,并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留学回国人员,等同于在国外取得硕士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等,以此扩大目前留学回国人员政策的受惠面.
同时,报告还指出,进一步放开留学回国人员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工作的限制,打通留学人员进入体制内的通道,制定相关政策以方便更多留学人员加入公务员队伍,如实行公务员聘任制;鼓励留学人员到中西部地区政府、国企中任职;明确并适当增加政府选调生中留学人员比例等.
10月17日,招聘会吸引了500余名海归求职者参加.在求职意向方面,较前几届的招聘会相比,海归学子不再只关注外企,“择业型”求职理念逐渐向“创业型”转化.
专家表示,近两年,本土企业迅速崛起,品牌知名度、行业领先度以及薪资水平大幅增长,特别随着电商、“互联网+”等行业的兴起,“创业型”本土企业越来越受到海归青睐.
51offer首席执行官王影指出,民营企业目前仍是国内就业市场的主力军,随着本土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更加愿意招聘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海归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