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初心方寸,咫尺匠心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总是让人感到惊喜和陶醉。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被琐碎的事务所累,忘却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但是,只要我们放慢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好,便会被它们深深地打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论方寸和咫尺的魅力,让我们一同沉浸在其中。
首先,方寸是一个精致的角落,布满了匠心独具的美丽细节。
在方寸中,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匠人的用心与耐心。
比如,我曾经见过一家小巧玲珑的咖啡馆。
进入咖啡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却又柔和的灯光,释放出一种舒缓的氛围。
桌面上铺着柔软的台布,一对简约的托盘上摆着细腻的糕点。
角落里有一架精致的立体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和装饰品。
整个咖啡馆的装饰简洁却又充满温馨的气息,让人感到舒心和惊喜。
这家小咖啡馆在一间狭小的空间中,却能够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匠心与细致。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咫尺的世界。
咫尺是一种距离感,它让我们与许多美好的事物更加亲近。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被我们忽略了。
比如,清晨起床时,我们慢慢地打开窗帘,阳光透进房间,温暖而又柔和。
我们走向浴室,拧开水龙头,凉爽的水珠透过指缝间滴落于手中。
我们打开冰箱,取出红彤彤的苹果,感受着它带来的清新、脆爽。
在这些平凡的瞬间中,我们经常会被美好的感受所打动,却常常不经意地流逝,被生活的琐事所淹没。
然而,让我们使用咫尺的眼光来看待生活,这些美好的事物便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珍视。
当我们观察时,每个细节都变得更加美好与珍贵。
阳光透进房间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地看着它越过床单和地毯,照射在我们的皮肤上。
握着水杯,我们可以细品每一滴水滑进口腔的感觉。
咬下一口苹果,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滋味与质感。
这些瞬间的美好经常被我们忽略,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时,便会被它们所深深打动。
总之,方寸和咫尺都是一种珍贵的感受方式,它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注意到生活中的美好。
在这个繁忙甚至有些浮躁的时代里,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更多的耐心去发掘生活的细节,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妙。
李健的名言警句

李健的名言警句:1. 人生苦短,应该多几个人生乐趣。
倒不是说及时行乐,人要享受今天,人们不应该对未来有太多计划,就应该活在当下。
2. 人的很多烦恼来自于自我定义和自我设计。
自我设计时,生活一定不如你所愿,烦恼随之而来。
3. 当你强大了,外界相对就轻松,这个自信还真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一步步为自己铺垫。
4. 人们会把听话,敬业,作为一个艺人的标准这没错,但是我个人更喜欢那些有所坚持,有独立人格,有抗争性的人。
5. 灵感随处而来,但不是凭空而来,音乐也是,有逻辑的积累才有可能有灵感。
6. 我反而庆幸自己是得到恰如其分的父母的情感,更多的是有自由的童年生活,我的世界是靠自己去体验,去理解。
7. 我不需要任何人保护,因为我能保护我自己过得挺好,也没有那么多人有兴趣伤害我。
8. 坚持是不自觉的,我只想过我做个歌手。
也许我只适合做这类事,可以说这是坚持吧。
别人看来是坚持,自己看来就是做喜欢的事。
9. 追求成功不应该倍受责难,也不应该由一个人的音乐,就联想到他的为人。
这都是人的误解和苛求。
10. 我一直觉得,音乐也好,电影也罢,不应该跟经济挂钩,它应该是推动人类精神进步的东西。
11.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最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和奔跑的过程。
12. 音乐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好的音乐能够触动人的内心,让人产生共鸣和感动。
13. 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这很重要。
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自由。
14.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15.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没有国界和语言的限制。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和情感。
16. 创作需要灵感和情感的积累,需要经历生活的点滴细节和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实而感人的作品。
17. 我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这是一种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与体验。
它象征着创作者能够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用智慧去创造美的作品。
方寸见匠心,意味着创作者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发现大道理。
在尘世的喧嚣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真正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美,用简约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情感。
就像一位木匠,可以用一根木棒制作出一个精美的花瓶,或者用一块石头雕刻出一座精雕细琢的雕塑。
他们把看似平凡的木材和石头赋予了生命,展示出了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咫尺遇诗心,意味着创作者能够在短暂的瞬间中感受到永恒的情感。
人生苦短,时间转瞬即逝,但是在瞬间的瞬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无尽的美好与意义。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可以成为一首诗的灵感来源。
艺术家们将这些瞬间凝固在作品中,让观者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美好的瞬间,领略到生活的真谛。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对于美的敏感和发现美的能力,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无论是匠心独运的木匠,还是文思泉涌的诗人,他们都能够通过创造与表达,给人们带来美的震撼和感动。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也是一种对于艺术家的要求和期待。
优秀的艺术家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不局限于表面的东西,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他们还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捕捉到瞬间的美好,用语言、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去表达。
他们应当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不断刷新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是艺术创作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真实的感受。
它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和表达。
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灵归宿,只有真正具备匠心与诗心的人才能够在作品中找到生命的真谛,给人们带来真正的震撼和感动。
李健:得意无意,成败不计,这是我追求的人生顶点

李健:得意无意,成败不计,这是我追求的人生顶点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8年第35期作为最新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新晋导师,李健几期亮相之后,迅速“收割”不少粉丝。
他在节目中出口成章,不断用成语点评选手、抒发意见,当他用“箭中靶心,箭离弦”这七个字为一位选手做评语时,其他三位导师都懵了。
这句看似简单的语句实则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但丁的著作《神曲》。
每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李健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
李健人如其歌,如美人遗世而独立,却自有风骨,令人倾倒。
李健的音乐淡然,他没有高声大嗓,没有颤音炫技。
浅吟低唱,却那么舒服、自然,仿佛是随手拨弄琴弦,无意哼唱几句。
简约之美,最好也最难,需要很多刻苦的专业训练才能化繁为简。
他的音乐理论和古典音乐的修养,被圈内人所称道,浸润着二十几年的光阴。
在清华大学读电子工程专业时,他就像一位真正的音乐系学生一样,系统地学习过音乐理论。
所以,一切看似简单、自然,其实李健会在“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里”巧妙融入普契尼歌剧“亲爱的爸爸”的旋律,作为普通的听者,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有音乐表现出来的纯净、轻灵,潺潺而行,轻快深远,听上一遍又一遍,依然熨帖如春雨。
这样的李健,让人觉得他是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
对于名利,李健的看法是:我不拒绝它,我只是不想让名利影响私人生活和损耗自己对音乐的热情。
李健最初走进大众视野,是以“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
后来,他坚决退出,因为这不是他对音乐的理解,名利都有了,可他的心丢了,连自我都没有了。
不管有没有人关注,红还是不红,他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专注于钟情的音乐,倾听内心,记录当下:父亲去世他写《父亲》;回到哈尔滨,看到松花江的变化,他写《松花江》;走在北京街头,感慨生活重压,他写下《异乡人》。
再次走红后,他的商演邀约多了起来,据说他的经纪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帮他推掉90%以上的演出和邀请。
李健对音乐、对生活的态度,总让人想到仓央嘉措那首诗:你在或不在,我都在这里,不悲不喜。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
这是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它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的时代里,我们需要用心去追求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用心去体会艺术的魅力。
方寸见匠心,意味着我们应当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匠人的用心与匠心;咫尺遇诗心,意味着我们应当在身边的点滴中发现诗意的美好和内心的感动。
这句话语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所代表的深刻内涵。
方寸见匠心,意味着发现生活中的匠心之美。
匠心,是指制作者对待事物的用心和态度,是他们对作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追求。
匠心之美,往往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比如一杯清香的茶,一块精美的工艺品,一幅精心刻画的书法作品,都是匠心的体现。
当我们细细品味这些物品时,就会发现其中传递出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是制作者用心灵在其中流淌的美好。
方寸见匠心,就是要我们在平凡的日常中用心去感受匠人的艺术之美,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咫尺遇诗心,意味着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之美。
诗意,是指生活中那些令人心动和感动的美好瞬间,是那些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点滴。
咫尺遇诗心,就是要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瞬间,发现自然、发现人文、发现自己。
比如一缕阳光洒在窗台上,一朵花开在路边,一段悠扬的音乐,一段深情的对话,都是诗意的体现。
当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美好瞬间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诗意的美好,我们也会因此而感到心灵得到了滋养,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咫尺遇诗心,就是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诗意之美,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看李健的访谈有感

慢慢地也就封闭了自己,关上了与外界沟通的那扇窗。不再与人过多的
魏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或许这就是当代人的一种通病。任谁都不曾例外。 既不想放弃,又没有士气再向前走下去。 既不想失去,又把握不了现实。 只有将这情感累积。 只有深深地掩埋在心底!
魏
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看李健的访谈有感
交际。于是渐渐倍感孤寂,倍加渴望有个人能懂得。只是生命美如斯, 奈何人生多孤独!总想找个能够聊得來的伴,却发觉最懂的却是自己。
唯有将心事付诸心底,心里默念着一个你………
爱情都是二三十岁的时候的激情。人到了四十岁以后对异性更多的
人,总是喜爱隐藏自己。人总是爱过于假装。
一时的心情,一时的风景。好想与人共享。而那个心动的牵挂着人就会
你!
是总好的倾诉对象。
渴望,于是,充满了渴望与幻想。想当心翼翼地彼此三两事。许多时候,人都是处
可怕熟识之后的生疏。想处于对方的中心,却又可怕掉入这漩涡之中
于困惑的状态。处于一种噪杂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就会有了孤僻感, 不能自拔。犹如一个小孩子似的,既充满了好奇却又加杂着一分恐惧!
是观赏,而非是肯定占有!〔注:李健今年刚好四十岁,〕
明明很喜爱在一起,却总是装作毫不在意。
真的.,很赞同这句话。许多时候,在人生的许多路口。总会碰上
明明哀痛的不能自己,却总是笑着说没什么了步起。
几个能够让你朦然心动的异性。总会让你充满了盼望和幻想。一个人独
明明时时刻刻牵挂着彼此,却总是待遇见时却说不了三言两语。
处的时候,总会不由得想起来。幻想着未曾谋面却又如此熟识的她〔他〕
明明好想给对方一个问候,却总是在要发出去的时候又收了回去。
让员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记安徽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

江淮名 人
让员工幸福指数 节节攀 升
记安徽 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
周 来 靳 生
( 安徽 省工 商联 , 安徽 合肥 20 0 ) 3 0 1
走进 安 徽 宣酒 集 团花 园别 墅 式 的工 厂 , 映人 眼 帘 的 首先 是 企 业 当家 人 、董 事 长 李 健 的 一 句 话 : 为员 工 创 造 幸 福 ” “ 。这 句话 刻 在石 头 上 , 也
统 文 化 内核 的 国 际 化 管 理 标 准 企 业 . 以坚 实 的 步 伐 跨 人 中 国 白酒 行 业 的 前 列 。 我 们 挥 动 历 史
业 发 展 的 动 力 。公 司牢 牢 把 握 发 展 这 个 第 一 要
务 , 住 改 制后 难 得 的 机 遇 和 良好 势 头 , 力 加 抓 大
努 力 让员 工 的 工作 更 加 体 面 、 活 更 有 尊 严 , 生 实
现 了企 业快 速 发 展 、 工 幸 福指 数 提 升 。企业 为 员 员 工创 造 幸 福 搭 建 了广 阔 的平 台 .员 工在 为 自
己创造 幸 福 !
健 全机 制制 度 。 员 工 一个 稳 定 的就 业 环 境 给
在 劳 动 合 同 中 约定 每 月 4 日以现 金 形 式 支 付 工 资 。几 年 来 做 到 了按 时 、 额发 放 。 足
共 筑 企 业发 展 远 景 , 职 工 一 个建 功 立 业 的 给
舞 台
企 业 发展 是 职 工 发 展 的基 础 , 工发 展 是 企 职
建 设 一 座 中 国最 美 丽 的 酿 酒 工 厂 ,打 造 具 有 传
责 任编 辑 : 永龙 李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
这句话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刻保持匠心和品味,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即使是微小的方寸之间,也能散发出诗意的美感。
匠心,是一种对于工艺、技艺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它源于古代的匠人对于手艺的追求,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改进和提升技术,将普通的材料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匠心是追求卓越的精神,是追求完美的态度。
对于一个有匠心的人来说,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会尽可能地打磨细节,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而诗心,则是表达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诗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物来表达美的艺术形式。
诗心是一种对于美的敏感,是一种灵感的来源。
当一个人具有诗心时,他能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诗意的美,能够用文字、画笔、音符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表现出来,产生共鸣。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是指一个人即使在生活的琐碎之间,也能够发现匠心的价值和诗意的美好。
无论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一杯咖啡、一幅画作,还是一段旅行、一次谈话,一个人能够用匠心去感受和欣赏其中的细节,用诗心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增添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一个有匠心的人,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够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他会时刻关注细节,不满足于一般的水平,而是不断追求提升和突破。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工作变成艺术,发挥个人的才华和创造力。
一个具有诗心的人,能够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发现美的存在,他能够用诗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会用文字、画笔、音乐等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与他人分享。
这样的人能够通过欣赏美的存在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够影响他人,让他们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琐碎的事务,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
而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则是提醒我们,即使是在忙碌之中,也要保持匠心和诗心的敏感。
要时刻保持对美的敏感,用心欣赏生活的细节,用诗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健:初心方寸,咫尺匠心
作者:江红
来源:《新晨》2019年第01期
记者:“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对选取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全都做了新编,这个创意是从哪里来的?
李健:你知道我见过书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吗?不是书展,不是书店,是图书仓储中心。
所有出版社的书都往那里运,书店和各类用书单位去那里选书,真是书山书海,但是有好多书连上架的机会都没有,从印刷厂拉过来,又再拉回去,变成纸浆。
很多书,尤其是传统文化类图书,这个社出完那个社出,重复出版太严重,所以我就想,我如果有一天出书,一定要出新编的东西,一定要创新,所以我的这一系列绘本,虽然题材很老,但故事全都是新的。
记者:“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分几类?
李健:“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中国名胜系列,比如故宫,长城;二是中国名人系列,比如孔子;三是动物系列,从龙年开始做的,《雨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
“故事中国”系列一开始是为国外孩子了解中国文化而创作的,后来发现,其实中国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不深刻,也很需要这种传统文化题材的读本。
记者:您的作品虽然都是传统文化题材,但是都被赋予了灵动的色彩,我们看到,青铜狗活了,兵马俑也动起来,每个故事都有触动人心的点睛之笔,这些灵感来自哪里?
李健:就拿《青铜狗》来说,青铜在古代是一种礼器,古代中原地区狗的地位也不高,没有这种结合。
我到各地博物馆看,也非常非常少,我一直在找,我想要找到一个原型,在这个基础上创作故事。
后来我在南方少数民族文化里发现,他们反倒有青铜狗的形象,但不是单独的狗,是在一个二人猎猪图里,有两个猎人带着两条猎狗。
找到了实物,创作底气才足。
在这个过程中,我研究了很多礼器,有陶器,有青铜器,了解了各种文化的渊源,也找到了故事的灵感。
记者:您的绘本是坚持手绘还是电脑制图?
李健:我大学毕业一开始画画,追求漂亮唯美,也用电脑画,国际上也有用电脑绘图的,但这不是主流,主流还是手绘。
手绘对情感的传达更加细腻直接,电脑制图看起来特别漂亮,但是它的每一个肌理、指纹是重复的,是有规律的,印刷出来就没有那种手绘的灵气。
手绘的过程经过了画家的整理、取舍,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个性化的东西,手绘的质感是电脑制图永远无法企及的。
记者:您是国画专业的画家,为什么又开始了绘本的故事创作?您故事创作的方向是什么?
李健:一开始我做插图的时候就发现,有些文字画起来特别顺畅,有些就特别“磕巴”。
我做插画师的时候要看很多文章,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看多了也会有判断和取舍,有的文字给画家很大的创作空间,有的就很局限。
当时我看了大量的文章,然后一直画一直画,几乎每天都要画一张,连着画了十几年。
后来由于美国的学校经常组织孩子去博物馆参观,需要一个中国文化题材的参观纪念品,他们给了我一个选题,我的第一本原创绘本《雨龙》就诞生了。
绘本故事是给孩子看的,首先应当尽量简单、有趣,在这个基础上传达一些理想,通过一个故事揉进去,让故事传达一种情结,一种真情实感。
记者:“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每一本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情结,这是您创作的初衷吗?
李健:是的,记得小时候吃大白兔奶糖,我会把那个糖纸收藏起来,在吃不着糖的日子里,时常可以拿出来闻一闻,其实这也是一种情结,把对糖的喜爱,转化到糖纸上,转化到糖纸的图案上。
我觉得“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转化成一个一个具体的文化情结,比如龙,比如故宫,比如兵马俑,都是如此。
记者:能谈谈绘本创作的過程吗?您创作一个绘本大概要多长时间?
李健:当我决定做一个选题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实地走访,寻找创作的灵感。
有时候创作周期也很快,但是后来发现,越是仓促之作,市场越不认可,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沉下心细心打磨。
比如《故宫》这个选题,我去了很多次故宫,一踏上故宫,看到那么多老房子,周围没有高层建筑,马上就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我觉得谁去都会有这种感觉,只是没有说出来。
故事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孩,他爸爸带着他去故宫玩,后来故事变成了两条线,一条是爸爸找儿子,一条是小孩在故宫的奇遇,我们说童话是属于孩子的,因此故事主要讲述了小孩在时空中的穿越,我就是去捕捉这种时空穿越的感觉,然后用故事传达这种感觉,用孩子的视角把它们表达出来。
记者:您平时喜欢读谁的书?
李健:我喜欢看王小波、余华他们的书,特别幽默,但又心里发酸的感觉,喜欢生活当中的幽默感,这在我的故事当中也会有所体现。
生命是脆弱的,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要有一种幽默精神。
记者:能谈谈您的生活态度吗?
李健:认真活在当下。
记者:好的画家风格辩识度会很高,您追求什么样的画风?
李健:以前画插图的时候什么风格都有,根据出版社的需求,什么风格都要会画。
现在我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画风,应当说我画的是国画,但也不是纯国画,叫没(读“莫”)骨画,也是一种传统绘画形式,不是很清楚地能看到轮廓与线条,真正的“有骨”是线非常结实,没骨画是先涂色,再把线揉到画色当中,画多了风格自然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