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初心方寸,咫尺匠心

合集下载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总是让人感到惊喜和陶醉。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被琐碎的事务所累,忘却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但是,只要我们放慢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好,便会被它们深深地打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论方寸和咫尺的魅力,让我们一同沉浸在其中。

首先,方寸是一个精致的角落,布满了匠心独具的美丽细节。

在方寸中,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匠人的用心与耐心。

比如,我曾经见过一家小巧玲珑的咖啡馆。

进入咖啡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却又柔和的灯光,释放出一种舒缓的氛围。

桌面上铺着柔软的台布,一对简约的托盘上摆着细腻的糕点。

角落里有一架精致的立体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和装饰品。

整个咖啡馆的装饰简洁却又充满温馨的气息,让人感到舒心和惊喜。

这家小咖啡馆在一间狭小的空间中,却能够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匠心与细致。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咫尺的世界。

咫尺是一种距离感,它让我们与许多美好的事物更加亲近。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被我们忽略了。

比如,清晨起床时,我们慢慢地打开窗帘,阳光透进房间,温暖而又柔和。

我们走向浴室,拧开水龙头,凉爽的水珠透过指缝间滴落于手中。

我们打开冰箱,取出红彤彤的苹果,感受着它带来的清新、脆爽。

在这些平凡的瞬间中,我们经常会被美好的感受所打动,却常常不经意地流逝,被生活的琐事所淹没。

然而,让我们使用咫尺的眼光来看待生活,这些美好的事物便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珍视。

当我们观察时,每个细节都变得更加美好与珍贵。

阳光透进房间的时候,我们可以静静地看着它越过床单和地毯,照射在我们的皮肤上。

握着水杯,我们可以细品每一滴水滑进口腔的感觉。

咬下一口苹果,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滋味与质感。

这些瞬间的美好经常被我们忽略,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时,便会被它们所深深打动。

总之,方寸和咫尺都是一种珍贵的感受方式,它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注意到生活中的美好。

在这个繁忙甚至有些浮躁的时代里,我们需要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更多的耐心去发掘生活的细节,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妙。

李健的名言警句

李健的名言警句

李健的名言警句:1. 人生苦短,应该多几个人生乐趣。

倒不是说及时行乐,人要享受今天,人们不应该对未来有太多计划,就应该活在当下。

2. 人的很多烦恼来自于自我定义和自我设计。

自我设计时,生活一定不如你所愿,烦恼随之而来。

3. 当你强大了,外界相对就轻松,这个自信还真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一步步为自己铺垫。

4. 人们会把听话,敬业,作为一个艺人的标准这没错,但是我个人更喜欢那些有所坚持,有独立人格,有抗争性的人。

5. 灵感随处而来,但不是凭空而来,音乐也是,有逻辑的积累才有可能有灵感。

6. 我反而庆幸自己是得到恰如其分的父母的情感,更多的是有自由的童年生活,我的世界是靠自己去体验,去理解。

7. 我不需要任何人保护,因为我能保护我自己过得挺好,也没有那么多人有兴趣伤害我。

8. 坚持是不自觉的,我只想过我做个歌手。

也许我只适合做这类事,可以说这是坚持吧。

别人看来是坚持,自己看来就是做喜欢的事。

9. 追求成功不应该倍受责难,也不应该由一个人的音乐,就联想到他的为人。

这都是人的误解和苛求。

10. 我一直觉得,音乐也好,电影也罢,不应该跟经济挂钩,它应该是推动人类精神进步的东西。

11.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最重要的不是终点,而是沿途的风景和奔跑的过程。

12. 音乐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好的音乐能够触动人的内心,让人产生共鸣和感动。

13. 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声音左右,这很重要。

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自由。

14.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15.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没有国界和语言的限制。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和情感。

16. 创作需要灵感和情感的积累,需要经历生活的点滴细节和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实而感人的作品。

17. 我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这是一种对于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与体验。

它象征着创作者能够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用智慧去创造美的作品。

方寸见匠心,意味着创作者能够在狭小的空间中发现大道理。

在尘世的喧嚣中,人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真正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美,用简约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情感。

就像一位木匠,可以用一根木棒制作出一个精美的花瓶,或者用一块石头雕刻出一座精雕细琢的雕塑。

他们把看似平凡的木材和石头赋予了生命,展示出了无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咫尺遇诗心,意味着创作者能够在短暂的瞬间中感受到永恒的情感。

人生苦短,时间转瞬即逝,但是在瞬间的瞬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无尽的美好与意义。

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可以成为一首诗的灵感来源。

艺术家们将这些瞬间凝固在作品中,让观者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美好的瞬间,领略到生活的真谛。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不仅仅是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对于美的敏感和发现美的能力,用心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无论是匠心独运的木匠,还是文思泉涌的诗人,他们都能够通过创造与表达,给人们带来美的震撼和感动。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也是一种对于艺术家的要求和期待。

优秀的艺术家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不局限于表面的东西,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他们还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捕捉到瞬间的美好,用语言、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去表达。

他们应当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不断刷新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是艺术创作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真实的感受。

它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更加关注内心的感受和表达。

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灵归宿,只有真正具备匠心与诗心的人才能够在作品中找到生命的真谛,给人们带来真正的震撼和感动。

李健:得意无意,成败不计,这是我追求的人生顶点

李健:得意无意,成败不计,这是我追求的人生顶点

李健:得意无意,成败不计,这是我追求的人生顶点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8年第35期作为最新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新晋导师,李健几期亮相之后,迅速“收割”不少粉丝。

他在节目中出口成章,不断用成语点评选手、抒发意见,当他用“箭中靶心,箭离弦”这七个字为一位选手做评语时,其他三位导师都懵了。

这句看似简单的语句实则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但丁的著作《神曲》。

每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李健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

李健人如其歌,如美人遗世而独立,却自有风骨,令人倾倒。

李健的音乐淡然,他没有高声大嗓,没有颤音炫技。

浅吟低唱,却那么舒服、自然,仿佛是随手拨弄琴弦,无意哼唱几句。

简约之美,最好也最难,需要很多刻苦的专业训练才能化繁为简。

他的音乐理论和古典音乐的修养,被圈内人所称道,浸润着二十几年的光阴。

在清华大学读电子工程专业时,他就像一位真正的音乐系学生一样,系统地学习过音乐理论。

所以,一切看似简单、自然,其实李健会在“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里”巧妙融入普契尼歌剧“亲爱的爸爸”的旋律,作为普通的听者,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有音乐表现出来的纯净、轻灵,潺潺而行,轻快深远,听上一遍又一遍,依然熨帖如春雨。

这样的李健,让人觉得他是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

对于名利,李健的看法是:我不拒绝它,我只是不想让名利影响私人生活和损耗自己对音乐的热情。

李健最初走进大众视野,是以“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

后来,他坚决退出,因为这不是他对音乐的理解,名利都有了,可他的心丢了,连自我都没有了。

不管有没有人关注,红还是不红,他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专注于钟情的音乐,倾听内心,记录当下:父亲去世他写《父亲》;回到哈尔滨,看到松花江的变化,他写《松花江》;走在北京街头,感慨生活重压,他写下《异乡人》。

再次走红后,他的商演邀约多了起来,据说他的经纪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帮他推掉90%以上的演出和邀请。

李健对音乐、对生活的态度,总让人想到仓央嘉措那首诗:你在或不在,我都在这里,不悲不喜。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

这是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它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的时代里,我们需要用心去追求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用心去体会艺术的魅力。

方寸见匠心,意味着我们应当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匠人的用心与匠心;咫尺遇诗心,意味着我们应当在身边的点滴中发现诗意的美好和内心的感动。

这句话语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所代表的深刻内涵。

方寸见匠心,意味着发现生活中的匠心之美。

匠心,是指制作者对待事物的用心和态度,是他们对作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追求。

匠心之美,往往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比如一杯清香的茶,一块精美的工艺品,一幅精心刻画的书法作品,都是匠心的体现。

当我们细细品味这些物品时,就会发现其中传递出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是制作者用心灵在其中流淌的美好。

方寸见匠心,就是要我们在平凡的日常中用心去感受匠人的艺术之美,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咫尺遇诗心,意味着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之美。

诗意,是指生活中那些令人心动和感动的美好瞬间,是那些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点滴。

咫尺遇诗心,就是要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瞬间,发现自然、发现人文、发现自己。

比如一缕阳光洒在窗台上,一朵花开在路边,一段悠扬的音乐,一段深情的对话,都是诗意的体现。

当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些美好瞬间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诗意的美好,我们也会因此而感到心灵得到了滋养,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咫尺遇诗心,就是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诗意之美,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看李健的访谈有感

看李健的访谈有感

慢慢地也就封闭了自己,关上了与外界沟通的那扇窗。不再与人过多的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或许这就是当代人的一种通病。任谁都不曾例外。 既不想放弃,又没有士气再向前走下去。 既不想失去,又把握不了现实。 只有将这情感累积。 只有深深地掩埋在心底!

第2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看李健的访谈有感
交际。于是渐渐倍感孤寂,倍加渴望有个人能懂得。只是生命美如斯, 奈何人生多孤独!总想找个能够聊得來的伴,却发觉最懂的却是自己。
唯有将心事付诸心底,心里默念着一个你………
爱情都是二三十岁的时候的激情。人到了四十岁以后对异性更多的
人,总是喜爱隐藏自己。人总是爱过于假装。
一时的心情,一时的风景。好想与人共享。而那个心动的牵挂着人就会
你!
是总好的倾诉对象。
渴望,于是,充满了渴望与幻想。想当心翼翼地彼此三两事。许多时候,人都是处
可怕熟识之后的生疏。想处于对方的中心,却又可怕掉入这漩涡之中
于困惑的状态。处于一种噪杂的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就会有了孤僻感, 不能自拔。犹如一个小孩子似的,既充满了好奇却又加杂着一分恐惧!
是观赏,而非是肯定占有!〔注:李健今年刚好四十岁,〕
明明很喜爱在一起,却总是装作毫不在意。
真的.,很赞同这句话。许多时候,在人生的许多路口。总会碰上
明明哀痛的不能自己,却总是笑着说没什么了步起。
几个能够让你朦然心动的异性。总会让你充满了盼望和幻想。一个人独
明明时时刻刻牵挂着彼此,却总是待遇见时却说不了三言两语。
处的时候,总会不由得想起来。幻想着未曾谋面却又如此熟识的她〔他〕
明明好想给对方一个问候,却总是在要发出去的时候又收了回去。

让员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记安徽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

让员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记安徽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
《 中共合 肥 市委 党校 学报 》 0 1 第 3期 21 年
江淮名 人
让员工幸福指数 节节攀 升
记安徽 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
周 来 靳 生
( 安徽 省工 商联 , 安徽 合肥 20 0 ) 3 0 1
走进 安 徽 宣酒 集 团花 园别 墅 式 的工 厂 , 映人 眼 帘 的 首先 是 企 业 当家 人 、董 事 长 李 健 的 一 句 话 : 为员 工 创 造 幸 福 ” “ 。这 句话 刻 在石 头 上 , 也
统 文 化 内核 的 国 际 化 管 理 标 准 企 业 . 以坚 实 的 步 伐 跨 人 中 国 白酒 行 业 的 前 列 。 我 们 挥 动 历 史
业 发 展 的 动 力 。公 司牢 牢 把 握 发 展 这 个 第 一 要
务 , 住 改 制后 难 得 的 机 遇 和 良好 势 头 , 力 加 抓 大
努 力 让员 工 的 工作 更 加 体 面 、 活 更 有 尊 严 , 生 实
现 了企 业快 速 发 展 、 工 幸 福指 数 提 升 。企业 为 员 员 工创 造 幸 福 搭 建 了广 阔 的平 台 .员 工在 为 自
己创造 幸 福 !
健 全机 制制 度 。 员 工 一个 稳 定 的就 业 环 境 给
在 劳 动 合 同 中 约定 每 月 4 日以现 金 形 式 支 付 工 资 。几 年 来 做 到 了按 时 、 额发 放 。 足
共 筑 企 业发 展 远 景 , 职 工 一 个建 功 立 业 的 给
舞 台
企 业 发展 是 职 工 发 展 的基 础 , 工发 展 是 企 职
建 设 一 座 中 国最 美 丽 的 酿 酒 工 厂 ,打 造 具 有 传
责 任编 辑 : 永龙 李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 咫尺遇诗心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

这句话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刻保持匠心和品味,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即使是微小的方寸之间,也能散发出诗意的美感。

匠心,是一种对于工艺、技艺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它源于古代的匠人对于手艺的追求,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改进和提升技术,将普通的材料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匠心是追求卓越的精神,是追求完美的态度。

对于一个有匠心的人来说,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会尽可能地打磨细节,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而诗心,则是表达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诗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物来表达美的艺术形式。

诗心是一种对于美的敏感,是一种灵感的来源。

当一个人具有诗心时,他能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诗意的美,能够用文字、画笔、音符等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表现出来,产生共鸣。

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是指一个人即使在生活的琐碎之间,也能够发现匠心的价值和诗意的美好。

无论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一杯咖啡、一幅画作,还是一段旅行、一次谈话,一个人能够用匠心去感受和欣赏其中的细节,用诗心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增添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一个有匠心的人,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够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

他会时刻关注细节,不满足于一般的水平,而是不断追求提升和突破。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工作变成艺术,发挥个人的才华和创造力。

一个具有诗心的人,能够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发现美的存在,他能够用诗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会用文字、画笔、音乐等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与他人分享。

这样的人能够通过欣赏美的存在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够影响他人,让他们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忙于琐碎的事务,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

而方寸见匠心,咫尺遇诗心,则是提醒我们,即使是在忙碌之中,也要保持匠心和诗心的敏感。

要时刻保持对美的敏感,用心欣赏生活的细节,用诗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健:初心方寸,咫尺匠心
作者:江红
来源:《新晨》2019年第01期
记者:“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对选取的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全都做了新编,这个创意是从哪里来的?
李健:你知道我见过书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吗?不是书展,不是书店,是图书仓储中心。

所有出版社的书都往那里运,书店和各类用书单位去那里选书,真是书山书海,但是有好多书连上架的机会都没有,从印刷厂拉过来,又再拉回去,变成纸浆。

很多书,尤其是传统文化类图书,这个社出完那个社出,重复出版太严重,所以我就想,我如果有一天出书,一定要出新编的东西,一定要创新,所以我的这一系列绘本,虽然题材很老,但故事全都是新的。

记者:“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分几类?
李健:“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主要有三个类型,一是中国名胜系列,比如故宫,长城;二是中国名人系列,比如孔子;三是动物系列,从龙年开始做的,《雨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

“故事中国”系列一开始是为国外孩子了解中国文化而创作的,后来发现,其实中国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不深刻,也很需要这种传统文化题材的读本。

记者:您的作品虽然都是传统文化题材,但是都被赋予了灵动的色彩,我们看到,青铜狗活了,兵马俑也动起来,每个故事都有触动人心的点睛之笔,这些灵感来自哪里?
李健:就拿《青铜狗》来说,青铜在古代是一种礼器,古代中原地区狗的地位也不高,没有这种结合。

我到各地博物馆看,也非常非常少,我一直在找,我想要找到一个原型,在这个基础上创作故事。

后来我在南方少数民族文化里发现,他们反倒有青铜狗的形象,但不是单独的狗,是在一个二人猎猪图里,有两个猎人带着两条猎狗。

找到了实物,创作底气才足。

在这个过程中,我研究了很多礼器,有陶器,有青铜器,了解了各种文化的渊源,也找到了故事的灵感。

记者:您的绘本是坚持手绘还是电脑制图?
李健:我大学毕业一开始画画,追求漂亮唯美,也用电脑画,国际上也有用电脑绘图的,但这不是主流,主流还是手绘。

手绘对情感的传达更加细腻直接,电脑制图看起来特别漂亮,但是它的每一个肌理、指纹是重复的,是有规律的,印刷出来就没有那种手绘的灵气。

手绘的过程经过了画家的整理、取舍,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个性化的东西,手绘的质感是电脑制图永远无法企及的。

记者:您是国画专业的画家,为什么又开始了绘本的故事创作?您故事创作的方向是什么?
李健:一开始我做插图的时候就发现,有些文字画起来特别顺畅,有些就特别“磕巴”。

我做插画师的时候要看很多文章,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看多了也会有判断和取舍,有的文字给画家很大的创作空间,有的就很局限。

当时我看了大量的文章,然后一直画一直画,几乎每天都要画一张,连着画了十几年。

后来由于美国的学校经常组织孩子去博物馆参观,需要一个中国文化题材的参观纪念品,他们给了我一个选题,我的第一本原创绘本《雨龙》就诞生了。

绘本故事是给孩子看的,首先应当尽量简单、有趣,在这个基础上传达一些理想,通过一个故事揉进去,让故事传达一种情结,一种真情实感。

记者:“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每一本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情结,这是您创作的初衷吗?
李健:是的,记得小时候吃大白兔奶糖,我会把那个糖纸收藏起来,在吃不着糖的日子里,时常可以拿出来闻一闻,其实这也是一种情结,把对糖的喜爱,转化到糖纸上,转化到糖纸的图案上。

我觉得“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就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情,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喜爱转化成一个一个具体的文化情结,比如龙,比如故宫,比如兵马俑,都是如此。

记者:能谈谈绘本创作的過程吗?您创作一个绘本大概要多长时间?
李健:当我决定做一个选题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实地走访,寻找创作的灵感。

有时候创作周期也很快,但是后来发现,越是仓促之作,市场越不认可,一件好的作品,必须沉下心细心打磨。

比如《故宫》这个选题,我去了很多次故宫,一踏上故宫,看到那么多老房子,周围没有高层建筑,马上就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我觉得谁去都会有这种感觉,只是没有说出来。

故事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孩,他爸爸带着他去故宫玩,后来故事变成了两条线,一条是爸爸找儿子,一条是小孩在故宫的奇遇,我们说童话是属于孩子的,因此故事主要讲述了小孩在时空中的穿越,我就是去捕捉这种时空穿越的感觉,然后用故事传达这种感觉,用孩子的视角把它们表达出来。

记者:您平时喜欢读谁的书?
李健:我喜欢看王小波、余华他们的书,特别幽默,但又心里发酸的感觉,喜欢生活当中的幽默感,这在我的故事当中也会有所体现。

生命是脆弱的,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要有一种幽默精神。

记者:能谈谈您的生活态度吗?
李健:认真活在当下。

记者:好的画家风格辩识度会很高,您追求什么样的画风?
李健:以前画插图的时候什么风格都有,根据出版社的需求,什么风格都要会画。

现在我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画风,应当说我画的是国画,但也不是纯国画,叫没(读“莫”)骨画,也是一种传统绘画形式,不是很清楚地能看到轮廓与线条,真正的“有骨”是线非常结实,没骨画是先涂色,再把线揉到画色当中,画多了风格自然就出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