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疾病典型症状和诊断

合集下载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以下为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
1. 猪瘟
症状:发热、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按照兽医指导给予抗生素、补液等治疗。

2. 猪蓝耳病
症状:发热、厌食、呼吸急促、皮肤发绀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进行药物治疗,提供高质量饲料和补充充足水分。

3. 猪传染性腹泻
症状:腹泻、厌食、发热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提供易消化饲料,补充充足水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症状:发热、流鼻液、喘息、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提供合适的饲料和营养补充。

5. 猪链球菌病
症状:发热、鼻白膜水肿、关节肿胀等。

治疗方法:注射抗生素,进行扩散性治疗,隔离患猪,提供适宜饲料和水分。

6. 猪犬瘟
症状:高烧、腹泻、呕吐、咳嗽等。

治疗方法:隔离患猪,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供高营养饲料和补充水分。

7. 猪弓形虫病
症状:发热、厌食、抽搐、流产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疾病情况复杂,应及时请教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养猪场常见疾病及应对措施

养猪场常见疾病及应对措施

养猪场常见疾病及应对措施
养猪场常见的疾病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及应对措施:
1. 猪瘟:这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咳嗽、皮肤出血等。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及时隔离患病猪只,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给猪补充营养。

2. 猪蓝耳病:这是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厌食、体重下降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4. 口蹄疫:这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口腔、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疡、发热、厌食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配合使用高锰酸钾清洗患处和预防性疫苗接种。

5. 猪肺炎:这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嗜睡、体温升高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保持环境清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养猪场疾病防治相关书籍或咨询养猪专家。

常见猪病的典型症状及用药方案

常见猪病的典型症状及用药方案

何谓典型,就是这种病所特有的症状,只有这种病有,其它病没有。

举个例子说,发热,猪不吃食,嗜睡,这就不是。

为什么,因为大部分猪生症就是发热,不吃。

又比如口蹄疫鼻子上起个泡,这就是,因为其它病就没有这个现象。

这个你如果理解了。

下面就好讲了。

眼睑周围和下颌水肿的------猪水肿病。

1、猪瘟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以上者,就可以诊断为猪瘟:(1) 发热、哆嗦、卧下时,往身下做扒草状。

(2) 粪便干,便秘,粪便呈球状,黑色,上边有粘膜,且发热在40.5度以上的(冬天),如夏天此症状可能与弓形体共有。

但弓形体是全群发热在41度以上,尿色深如茶叶水样。

(3) 皮肤发黄,皮肤有密小出血点的(如图)(4) 腹下、耳尖皮肤有片状出血的(如图)(5) 解剖脾边缘有小黑块(即边缘有梗死区),肾脏有出血点或发黄色的。

盲肠与结肠结合处有扣状溃疡灶的。

以上是猪瘟所特有的症状。

9天14天死亡期方案:紧急接种大剂量猪瘟疫苗2、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又称沙门氏菌病。

主要侵害2---4个月的仔猪。

(1) 腹泻较剧烈,且发热,,体温两天不下降仍在40.5以上者(注意在41度以上完全可以确诊,但在40.5左右者,有可能并发猪瘟。

(2) 死亡后解剖肝脏有白色烟雾状的坏死区的(如图),且脾脏肿大发黑。

(3) 小肠内黏膜上有糠麸样组织附着的。

仔猪副伤寒一般多与猪瘟并发,具有以上症状者,至少可以断定是继发了仔猪副伤寒。

具有第(1)条者,一般为原发性伤寒。

3、气喘症呼吸道疾病体温在39.5-40度,腹式呼吸,呼吸时腹部起伏明显而且速度较正常猪呼吸慢。

此为气喘症的特有症状。

呼吸道疾病是猪场常见疾病,其危害主要导致猪生长缓慢,所以应做重点防控。

4、口蹄疫(1) 在鼻端有水泡,蹄壳与皮肤结合处发白(水泡的早期)。

把猪赶起来,猪发出很痛的鸣叫,且跑几步又卧下,四肢蜷缩在腹下。

(2) 哺乳仔猪突然大批死亡,且母猪乳房皮肤上有小水泡者。

三十二种常见猪病概述

三十二种常见猪病概述

猪病监测与诊断技术
01
建立完善的猪病监测体系,定期 开展疫情普查和抽样检测,及时 发现疫情。
02
掌握常见猪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 变化,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借助实验室检测手段,如病原学 检测、血清学检测等,对疫情进 行准确诊断。
03
加强与兽医部门的沟通协作,及 时上报疫情,获取专业支持和指
导。
04
猪病治疗与康复管理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营 养均衡,防止腹泻和便秘发 生。注意分娩前后的护理和 消毒工作。
PART 05
产科病
REPORTING
流产
病因
营养缺乏、应激、疾病感染、药物使用不当、饲养管理不当等。
症状
母猪在妊娠期间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胎动消失等症状。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合理配种,避免近亲繁殖。
其他药物中毒
如土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 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猪的药物中毒 。
有毒植物中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毒芹中毒
猪采食了含有毒芹毒素的 植物后会引起中毒,表现 为兴奋不安、流涎、呕吐 、腹泻等症状。
苍耳子中毒
苍耳子中含有毒性成分, 猪摄入后会引起中毒,表 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便秘等症状。
其他有毒植物中毒
04
加强饲料和饮水卫生管 理,防止病从口入。
疫苗接种与药物预防
01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 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02
选用质量可靠的疫苗,按照说明书要求正 确保存和使用,确保免疫效果。
03
针对某些特定病原体,可在饲料或饮水中 添加预防性药物,提高猪群抵抗力。

猪的常见疾病(最新整理)

猪的常见疾病(最新整理)

1.猪瘟: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

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41℃左右。

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

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

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

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

食欲时好时坏。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

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多发生于架子猪。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

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

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

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

(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

(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

3.猪肺疫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

本病多发于春初秋末季节。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确诊:猪瘟的出现不受到年龄和品种的管制,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化疗违宪,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系统猪群常为零星散发出。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预防:化疗未有有效率疗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阻断传染源,掌控传播途径,广为长久地积极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系统程序可以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公猪、产卵母猪每年春秋各口服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通常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系统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宽免,出现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当使用全面性免疫系统口服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等待2小时后再民主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就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存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就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预防:母猪在分娩初期和哺乳前一个月各注射一次灭活苗,种猪内要3个月免疫系统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低大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创业平台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为二宽免),肥育猪存栏前15—20天展开三宽免。

8种猪的常见皮肤病临床症状(有图)与治疗

8种猪的常见皮肤病临床症状(有图)与治疗

8种猪的常见⽪肤病临床症状(有图)与治疗猪发⽣⽪肤病看似⼩病,但影响⽣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影响贸易、降低销售价格、影响免疫应答、影响种猪利⽤年限,还是要及时治疗避免损失。

病因分析引起猪⽪肤病的常见因素(1)圈舍卫⽣条件差、湿热熏蒸、⽪肤不清洁、通风不好、饲养密度⼤等。

(2)饲料单⼀、营养缺乏,特别是维⽣素、矿物质缺乏和缺锌等。

(3)昆⾍蚊蝇增多、驱⾍不到位、化学药品刺激以及慢性消化道疾病,新陈代谢絮乱,内分泌失调等也可引起该病发⽣。

诊断治疗1、猪疥癣猪疥癣⼜称猪癞,由疥癣⾍寄⽣引起。

对仔猪为害严重,常成为僵猪。

寒冷季节发⽣较多,多寄⽣于猪的⽿、眼、背、臀部及体侧⽪肤深层,导致⽪肤发炎发痒,常见落屑、脱⽑。

⽪肤呈污灰⽩⾊,⼲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和龟裂,猪只消瘦,失去弹性,有痂⽪,常擦痒不⽌。

病猪⽣长停滞,精神萎靡,⽇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内脏⽆病变。

治疗:⽤精制敌百⾍配成0.5%的⽔溶液,先擦患,部或喷洒猪体,5天后再治⼀次。

或者使⽤除癞灵、双氯聚酯等。

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

2、渗出性⽪炎(⼜称油⽪病)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发于哺乳与断奶仔猪。

在眼睛周围、⽿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泡,⽔泡破溃后⽔泡液呈棕黄⾊,如⾹油样,⼲燥后形成鳞⽚状、棕灰⾊的结痂,有痒感,痂⽪脱落后,露出鲜红⾊创⾯。

治疗:肌注青霉素+鱼腥草,1.使⽤消毒液(如原典清)原液直接涂抹,或者兑⽔进⾏药浴与喷洒。

2.⽤0.1%⾼锰酸钾⽔浸泡发病仔猪⾝体1-2分钟,头部⽤药棉沾⾼锰酸钾⽔清洗病灶,然后擦⼲、凉⼲涂上龙胆紫。

3、湿疹长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

腹下或⼤腿内侧⽪肤出现黄⾖⼤⼩的扁平丘疹、⽔泡、脓疱,最后形成溃疡。

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

⽆传染性,体温不⾼,丘疹不规则,有奇痒。

治疗:多晒太阳,保持圈舍⼲燥。

可给病猪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毫升,同时内服维⽣素A 5000IU,维⽣素C⽚和复合维⽣素B⽚各0.5~2克。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

猪三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
常见的猪疾病有猪瘟、猪蓝耳病和猪肺疫病,以下将为您介绍这三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病,也被称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诊断猪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临床症状观察:猪瘟初期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烧、腹泻等症状,后期可能会出现呕吐、贫血、黏膜出血等严重症状。

2. 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解剖病死猪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如胃肠黏膜充血、出血等。

3. 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PCR (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病原体的存在。

治疗猪瘟的主要手段是预防接种,目前使用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

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营养、环境和管理来增强猪的免疫力。

治疗猪蓝耳病的方法比较有限,目前主要依靠预防控制。

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感染猪只、环境清洁消毒等。

治疗猪肺疫病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同时还需要提供营养支持和护理。

猪瘟、猪蓝耳病和猪肺疫病是常见的猪疾病,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预防接种、抗生素治疗和支持疗法。

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对于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血压片镜检从耳静脉取病猪血液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猪的红细胞变形,还可以看到在血浆中抖动、转动的原点状病原体,见到变形的血细胞及呈淡绿色荧光的附红细胞体,为阳性。
血片染色镜检取死猪血液于载玻片上推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边缘不整齐,呈菜花状、星状,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紫红虫体,轻轻旋动显微镜微调,可见附红体折光性很强,像一轮轮淡蓝色宝石(红细胞),嵌着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附红细胞体)一样,以瑞氏染色,可见虫体呈紫蓝色,个别为黄色,为阳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易发于冬春季,易感,经消化道感染。
呕吐水样腹泻,仔猪常因脱水死亡,
病变仅限于小肠,肠壁变薄,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基本上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只是病死率比猪传染性胃肠炎稍低,在猪群中传播速度也比较缓慢一些,因此根据临床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
猪瘟
猪瘟
病毒
可感染任何品种、年龄的猪,常年可发, Nhomakorabea亡率高,
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全身皮肤、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坏死性肠炎
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诊断。病毒抗原的检测对于猪瘟的诊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临床诊断在规模化猪场,如猪群中先后或同时有几个或更多的病猪出现高热不退,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退,全身衰弱,后躯无力,粪便干燥,后期拉稀,呈黄色、绿色不等,有时带血,皮肤的薄皮有出血点,耳朵发紫,死亡率较高,可初步判断为疑似猪瘟。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尤其是剖检病变),即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在血清学诊断方面,主要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
蓝耳病毒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及仔猪出现严重呼吸道疾病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细菌学检查,
病理剖检以两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发生对称性的实变,中间叶实变,以及肺部淋巴结肿大、增生为特征,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分离培养猪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是一种较小的,呈球状、点状、杆状和多形态的微生物。本菌不易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着色不佳,用姬姆萨和瑞特氏染色良好。
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诊断,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染色、人工感染试验方法。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二)
二、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
病名
病原
流行情况
典型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猪肺疫
多杀性巴氏杆菌(PmT)
多发于春、秋季,病猪和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感染。
急性呈败血症变化,咽喉部肿胀,高度呼吸困难。慢性的腹泻,消瘦衰竭死亡。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
一、常见消化系统传染病
病名
病原
流行情况
典型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仔猪黄痢
致病性大肠杆菌
发病日龄一般为1-7日龄,新生仔猪最易感,
排出黄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特征
剖检有肠炎和败血症变化
依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细菌涂片镜检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无芽孢,有的有荚膜
X光检查:在肺叶的内侧区及心膈角区呈现不规则的絮状渗出性阴影,密度中等,边缘模糊。对阴性猪应隔2~3个月后再复检1次。
血清学检查:微粒凝集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
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为慢性接触性呼吸,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
动物试验用检样制成混悬液或肉汤培养物,注射到兔、小白鼠、鸽子皮下,动物多于24~48h死亡,死后取其肺进行涂片,用美兰染色或瑞氏染色后,镜检;或接种血琼脂平板后再证实。
猪喘气病
猪肺炎支原体
不同品系、年龄、性别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
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咳嗽和气喘
水肿和气肿,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形成“肉变”区,呈淡灰红色或红色,中后期虾肉样变。
PCR猪瘟病毒基因组可用免疫荧光抗体检查,酶标记组织抗原定位法,免体交互免疫试验,血清中和试验,猪瘟单克隆抗体纯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之一进行确诊。
猪丹毒
猪丹毒杆菌
全年可发,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呈地方流行性。
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关节炎、心内膜炎
胃肠道出血、脾脏肿大、大紫肾淋巴结肿大心内膜炎,关节炎。
血清学凝集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痢疾(血痢)
猪痢疾密螺旋体
经消化道传播,各种猪均易感,但以7-12周龄猪易发
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为主,亚急性和慢性以粘液性腹泻为主。
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判定作出诊断。
涂片镜检取病猪新鲜粪便或大肠粘膜涂片,用姬姆萨、草酸铵结晶紫或复红色液染色、镜检,高倍镜下每个视野见3个以上具有3-4个弯曲的较大螺旋体,即可怀疑此病;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
微生物诊断高温时采取猪耳静脉血或者疹块边缘血或病死猪的脏器制片、染色、镜检,如发现G+染色,叫细长成对或成丛排列科初步确证,慢性心内膜炎时,单在或程从的长丝状杆菌。
细菌培养血琼脂平皿上培养24~48小时后,生产针尖大小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呈圆形,灰白色,透明,菌落周围可形成狭窄的了绿色溶血环。在营养琼脂上生长较差。肉汤培养基:轻度混浊,有少量灰白色粘稠沉淀,不形成菌落和菌环。麦糠凯琼脂:不生长。
腹泻、呕吐和脱水
胃底粘膜充血,肠管扩张,呈透明状,肠壁变薄,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进行判定作出诊断。
临床诊断10日龄内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则经5~7天后康复。小肠壁变薄,半透明,空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和隐深度之比,正常猪为7∶1,而病猪则为1∶1。进一步确诊,则须分离病毒或接种新生仔猪。
荧光抗体检测取腹泻早期病猪空肠和回肠的刮削物作涂片或肠管冰冻切片,进行直接或间接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上皮细胞及胞浆性膜上呈现荧光者为阳性。
分离培养需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镜检或进一步做肠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学试验进行鉴定
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中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各种年龄都会感染,仔猪染、发病严重
猪坏死杆菌
坏死梭杆菌
病畜和带菌动物为传染性来源。本病主要经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口腔)而感染。。
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蹄炎。
损伤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发生坏死。
尸体剖检全身淋巴结呈现出血性淋巴结炎,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皮肤有出血斑点,肾贫血有点状出血,脾不肿大,有出血梗死,膀胱、喉头粘膜及心外膜和胃肠浆膜有出血点。慢性型猪瘟大肠有扣状肿,然后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通常可做出诊断。
血清抗体检测血清抗体可为猪瘟免疫提供依据,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检测非典型猪瘟和温和性猪瘟有重要作用。
粘膜、浆膜皮下出血,脑膜充血、出血,心内膜炎和关节炎
依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
镜检涂片是比较简便的诊断方法。可取病猪的肝、脾、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经涂片后甩碱性美蓝染色液和革兰氏染色液染色。镜检,观察有无典型的链球菌。球形或卵圆形,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20~30个细菌组成。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
血清学诊断猪只感染本病后2~4周,血清中出现凝集抗体,至少维持4个月,但仔猪感染后须12周龄后才能检出抗体。以Ⅰ相菌福尔马林凝集抗原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此外,还可用荧光抗体技术诊断,但不够敏感。
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
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
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
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严重的呈豆腐渣样)特征。
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采取肝、脾脏、淋巴结、血液、关节液、脓汁等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24~48h可见不同溶血的灰白色细小菌落,观察菌落生长,有无溶血,以及溶血的类型。若菌落出现β-型溶血,进一步做细菌形态和生化鉴定。还可进一步做血清学及分型鉴定。用PCR鉴定菌株的毒力因子。
动物接种试验将采取的病料或细菌培养物接种家兔、小鼠和鸽子,观察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从死亡动物体内回收、鉴定细菌。
细菌分离与鉴定取新鲜死猪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培养基上,挑取红色菌落作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或用大肠杆菌因子血清鉴定血清型。形态和培养特征致水肿病和新生仔猪腹泻的大多数菌株可呈溶血,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上为中心暗蓝黑色并有绿色金属闪光的菌落
仔猪白痢
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
下痢、排出灰白色粥状粪便
病毒分离鉴定选取病猪脾、扁桃体、肺、淋巴结以及血清,病死猪胸水都可以作为检验材料,分离出诊断鉴别出猪蓝耳病病毒。PCR病原学检测确诊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三)
病名
病原
流行情况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猪链球菌病
链球菌
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通过口或呼吸道传播,也可垂直传播
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和淋巴结脓肿等为特征。
病变仅限于鼻腔及附近组织,鼻腔的软骨和鼻甲骨的软化和萎缩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细菌学检查,可初步诊断为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剖检病变对发病死亡的一头瘦弱猪进行剖检,前鼻窦黏膜发炎,窦腔内积有黏液,鼻腔周围骨骼变疏松,在鼻部横切面,可见鼻甲骨腹部卷曲,轻度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