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依存度及数据
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三 、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原因: 1、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相
互协作,贸易依存也逐渐增高; 2、2001年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放性效
数据来源:由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计算而来。
1、由图1、图2可以看出:2001年中国参加世界 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长, 2006年 更是从2000年的39.36%高达64.77%;但2007年 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21年低至 43.59%,随后几年处于比较平稳状态,这是受到 了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的影 响。
636463.00水平比较折线图
通过对我国近10年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分析,我们了解到 3、在出口方面,我国应该加大第三贸易产业的比重; 〔一〕积极影响:1、说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我国经济与世 界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2、外贸依存度的不断升高,使我国综合国力获得了提升,扩大了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国际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但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21年低至43. 四 、外贸依存度偏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在出口方面,我国应该加大第三贸易产业的比重; 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本钱较低,世界很多的跨国企业都选择到中国进行企业投资。 1、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相互协作,贸易依存也逐渐增高; 图1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 3、2002年开始,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了将近30%,美元的贬值实际上也说明了人民币的升值,这使得我国出口商品定价方面具有 优势,同样刺激了我国的出口。 2中国在对外贸易上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也日趋严重; 2、只有把贸易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才会降低对美日欧盟等国和地区的出口依存度,减轻这些国家逐渐增 长的贸易依赖性所带给我国的负面影响; 二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相关数据分析 3、调整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改变大量出口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旧格局,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主要的吸收资金的大国,投资和贸易的联动机制加速了贸易依存度的提升。 2中国在对外贸易上与其他国家的摩擦也日趋严重; 二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相关数据分析 图2 我国2000-2021年外贸依存度条形图 1、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相互协作,贸易依存也逐渐增高;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值。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 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随之显著提高。
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贸易国际化程度, 一般用名义外贸依存度来表示。
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出口和进口两部分, 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名义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100%名义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DP×100%名义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DP×100%图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从上图中外贸可以看出, 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 随之,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从1985的25%上升到了2007年的历史最高点72%, 2007年的出口依存度略高于进口依存度, 近三年来, 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小幅的下降, 但下降趋势仍不明显。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逐年迅速提高,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如此之高并不是真实的,有我国GDP构成因素以及汇率方面的因素影响;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计算公式,得出的结论是并不高.其实.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难以提出一个理想的外贸依存度标准.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寻求一个绝对正确的外贸依存度计算值,而是从中观察外贸依存度变化所产生的影响.2000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0%,2007年却上升到了72%,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上升了32个百分比,这样的速度增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外贸依存度的国际化比较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 对外贸易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外贸进出口总额连年快速增长, 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达22.11%,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但是, 一句现行外贸依存度公式算出, 在200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72%的数值是明显偏高的。
表二.各主要国家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应当采取有效降低措施.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就认为“我国外贸总额的增长速度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高达21.8%和31.7%,使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快速增长,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68.38%,而且这种势头仍在继续.这种势头是不正常的,需要调整一系列政策加以纠正.如果我们不主动纠正,恐怕就要由剧烈的经济震荡来纠正了.”刘光国教授也指出:”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高于美国,日本等许多经济大国一倍多…….有必要慎重考虑适当调整我国需求结构中的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的比重.”针对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以及相关的数据分析,以下来分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二、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解析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动的原因, 既要从宏观上, 即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环境上加以考虑;也要从微观上, 即要考察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等具体的情况。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没有把外贸依存度与经济风险挂钩,德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外贸依 存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能就断言这些国家存在经济风险。其 次,从国内情况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但 累积形成的综合实力也逐渐提升,经济抗风险能力相应增强。此次国 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而一些外贸依存度低的 国家却深陷危机当中。事实证明,外贸依存度与经济风险并无必然联 系。
再次,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外贸依存度的水平。从我国经济运行看,
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依存度存在着相关性。人民币汇率对对外贸易依存度 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实施来体现。总体上看, 人民币低估是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如何理性认识我国外贸依存度
• 从理论上看,外贸依存度计算公式本身存在争议,其分母GDP是增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 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中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 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 推动外贸稳步上升,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虽然1996~ 1999年四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 达到43.9%。
等经济大国。
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伴随着外贸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 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 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 14.0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 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 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2022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 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靠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展现状分析20世纪80年月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伴随着外贸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受了三个阶段的进展: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
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14.0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渐渐赶上并超过进口。
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其次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中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
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
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
第三个阶段是2022年至今。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2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 2022年突破50%,2022年已经高达63%,2022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此后受我国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22年开头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22年为60.2%,到2022年更是低至50.1%,仅比2022年高0.1%。
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成为各国间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指标,它反映的是该国经济体系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
本文将从对外贸易依存度定义、影响因素、优劣势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定义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测度,通常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或外汇收支等指标来进行衡量。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离不开对外贸易市场,且对外贸易占国家GDP的比重较高,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高。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1.市场规模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与市场规模大有关系。
如果一个国家的市场容量较小,产品自给自足能力有限,进口商品比较多,那么外贸依存度会较高。
2.产业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对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有影响。
如果该国的原材料资源比较匮乏,那么依赖进口原材料的比例会相应较高,而完全依赖进口的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会非常高。
3.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影响其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对外贸易依存度就会越低。
4.政策因素政策措施也会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
例如一些国家在贸易关系上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会使外国产品无法进入该国市场,对外贸易依存度降低,而国家在贸易开放方面采取的政策则会使其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
三、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优势和劣势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较小的国家,对外贸易有助于扩大其市场。
同时,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国家可以促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提高产业竞争力。
此外,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带来更多的外汇收入,增强国家经济力量。
不过,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有它的劣势。
首先,过于依赖出口意味着国家经济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就会更加敏感。
一旦出口市场发生波动,就会对该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其次,过度依赖出口也会使该国经济维度过窄,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甚至会出现产业结构转型困难等问题。
国际贸易的分析指标

国际贸易的分析指标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评估和分析国际贸易的情况和趋势,人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分析指标。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的几个主要分析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
一、贸易差额(Trade Balance)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值。
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时,贸易差额为正,表示该国出口商品多于进口商品,实现了经济对外盈余。
而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贸易差额为负,表示该国进口商品多于出口商品,面临经济对外赤字。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出口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Export Growth Rate and Import Growth Rate)出口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分别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增加程度。
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增长率大于进口增长率,意味着该国的外贸业务发展较好,能够增加对外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增长率大于出口增长率,可能意味着该国经济面临一定困境,需要加强出口,减少对外依赖。
三、贸易依存度(Trade Dependency)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计算贸易依存度的方法是将一个国家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依存度较高,说明其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较大,国际贸易的波动对该国的经济影响也会较大。
四、贸易伙伴(Trade Partners)贸易伙伴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与之往来频繁的其他国家。
通过分析一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可以了解其贸易战略和经济合作重点。
同时,贸易伙伴的稳定性和合作程度也对一个国家的贸易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五、贸易结构(Trade Structure)贸易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和进口商品的种类和组成。
通过分析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可以了解其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进而进行经济调整和战略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的支持,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日益增加,带来了丰富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本论文将对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一、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对外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动力之一。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40 多年中,中国对外贸易总量以年均增长15%的速度增长,2019 年贸易总额达到了31.54 万亿人民币。
据统计,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30%,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对外贸易为中国提供了市场和资源。
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是最大出口国又是最大进口国的国家。
通过开放市场,中国获得了全球化的机会,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而在国际经济变化和低增长时期,中国的出口贸易往往是稳定国内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
其次,对外贸易促进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对外贸易的开展,促使中国厂商提高生产技能和质量水平,为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创新和应对出口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系列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促使中国企业进行深度驱动的创新,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以及研究所需技术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世界市场的需求。
最后,对外贸易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外贸易,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强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并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关系,增加了对外非经济方面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事务的影响力。
二、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及风险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逐年增加,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用于量化经济体外交往中与对外贸易的经济关系相关的概念。
贸易依存度

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原因分析
1、汇率的取值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
2、不同统计计算方法对外贸依存度的影响
3、我国贸易方式构成的独特性对外贸依存度的影 响。
4、国内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 低。 5、 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增长。
高外贸依存度的隐患
对外贸易摩擦加剧,贸易环境恶化
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 FTD)是指一国或地区在 某年内进出口商品总额(EX+IM)与 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 衡量一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依赖程度的重 要指标。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商品总额(EX+IM) /国民生产总值(GDP)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化解风险的调控措施
根本出路在于立足于国内,设法减少对外的依赖 程度。扩大区域间的分工既可以减少国内的恶性 竞争,又可以减少对外市场的依 赖,并消除近年 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疑虑。
大力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调整来料加工和 外资政策,逐步把加工贸易变为更多国内生产的 出口。
中国必须改变对进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一 味追求。各级政府要把以 前一味的追求数 量增长的观念转变为“以质取胜”,追求 效益的最大化和资源使用的最小化。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 机制。提高政府统筹内外经济发展的能力, 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快建设 全国统一市场;积极参与全球化过程,大 力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国内经济核算制度;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一阶段:稳步上升阶段(1978-1989 ) ,我国外贸依 存度从8.9%逐步上升到24.8%,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大幅波动中缓慢上升阶段(1990-1999 )。 受人民币贬值和以人民币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 双重影响,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快速上升阶段(2000-至今)。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加快。 我国的贸易依 存度提高到7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一、导论
进出口总额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该指标是反映报告期内我国对外贸易总规模、总水平的重要统计指标。
进出口总额统计范围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
组织无偿援助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捐赠品,租赁期满归承租人所有的租赁货物,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边境地方贸易及边境地区小额贸易进出口货物(边民互市贸易除外),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到、离岸价格在规定限额以上的进出口货样和广告品(无商业价值、无使用价值和免费提供出口的除外),从保税仓库提取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进口货物,以及其他进出口货物。
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一般贸易是指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
计算公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
加工贸易是指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其他贸易是指除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以外的贸易方式。
二、数据与图形
表一:1990-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时间序列数据表(单位:亿元)
表二: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表三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100美元)
图一 1990-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图(单位:亿美元)
图二 1990-2007我国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图(单位:亿美元)
图三 1990—2007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图 (年平均价:100美元)
三、实验结果分析
上面的三个图形,选取了我国1990-2007年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的趋势以及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分析,从上面表一、图一的数据表和图形可以看出:1990—2001年以前是增长很缓慢的,总额绝对数只增加了3942.1亿美元,总额相对数增加了441.48%.而2001—2007年增长的趋势是趋向于直线型,增长速度惊人,总额绝对数增加了16640.8亿美元,总额相对数增加了426.51%。
后面6年增加的总额是前面11年增加的总额的4倍还多。
表二、图二的数据表和图形可以看出:1993年之前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是低于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的,从1994年开始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一直高于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
2001年之前,不管是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还是其他贸易,增长的速度很缓慢,尤其是其他贸易,在图二的趋势图中表现是一条直线,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而在2001年之后,三大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般贸易在1990—2001年之间绝对数增加了1636.8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365.46%,2001—2007年之间绝对数增加了7417.3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429.16%。
加工贸易在1990—2001年之间绝对数增加了1972.3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546.42%,2001—2007年之间绝对数增加了7446.3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408.45%.其他贸易在1990—2001年之间绝对数增加了333.06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446.94%,2001—2007年之间绝对数增加了1777.15亿美元,相对数增加了514.20%.三大贸易方式进出口总额后面6年增加的总额几乎是前面11年增加的总额的5倍。
表三、图三的数据和图形可以看出:1993年到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从576.2:100骤升到861:100。
1995—2004年之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小,基本维持在827:100。
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得出,不管是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还是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都在2001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市场半径扩大了若干倍才使得贸易总额骤增。
近20年以来,对外贸易从一个较低的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从1990年的30%上升到了2007年的64.39%,从而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幅提升,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愈显重要。
然而,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国外市场需求虽然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但处理不好,“动力”也会变成“阻力”。
因此,正确地分析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各种因素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
现主要是选取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各种产业结构的比重,国家政策等。
(一)各种因素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理
1.一般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上升,这将会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导致出口减少,出口总额下降。
反之,如果人民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将下降,这样就能增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出口增加,出口总额上升。
再有,1994年实施的汇率并轨,国内银行挂牌的美元兑人民币的年平均汇率从1993年的576.20元骤升至861.87元,人民币大幅度的贬值对出口产生巨大影响,使外贸依存度一度高达46.6%。
可见政策因素通过对汇率的影响对进出口总额起间接影响作用。
2.一国进出贸易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最有效的指标就是GDP。
国民经济越发达,与国外的联系也会越紧密,从而推动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进出口贸易也发展迅速。
3.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对进出口贸易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对象大多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一般而言,由于“服务不出国”,所以第三产业的可贸易程度较低,因此,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进出口总额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会越低。
例如,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5%,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33%,相比之下,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就比中国要低。
所以要降低GDP对进出口总额的依赖就得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
4.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不仅受本国政策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国家政策的影响。
例如,我国政府出台政策宣布对某些产品进口或出口免税,则这些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会增长很快,美国要提高对我国某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和贸易堡垒,则这些产品的出口额就会减少。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每年的贸易总额增加非常快,在短短都年间就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可见,政策对贸易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
基于以上分析,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各种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比重与进出口总额呈负相关关系,GDP与进出口总额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引入虚拟变量来反映国家汇率政策的影响,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xht+xgt+a(y:进出口总额;xht:汇率;Xgt:GDP;t:虚拟变量;a:随机波动的误差项)。
这里将t=1995作为临界点,因为1994年国家实行汇率并轨,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汇率并轨对当年影响不会很大,而1995年之后,这种影响才突显出来。
(三)回归分析
中国1990—2007年进出口总额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每个变量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表明所选的每个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而且该方程的Z验也非常显著,表明方程的整体拟合优度较好。
GDP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GDP每增长1亿元,进出口总额将增加0.6413亿元;服务业比重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服务业比重每增长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将会减少1118.077亿元。
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总额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也受到国家汇率政策的影响,在国家实行汇率并轨以前,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将会减少2747.442亿元,实行汇率并轨之后,人民币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将会减少4951.38亿元。
而国家政策在这个回归分析中无法得出具体的相关系数,因为国家政策是世界贸易国与本国的综合体,需要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好。
而且政策效应在此难以量化,故不做特别分析。
但是,政策效应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政策建议
1.在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基础上,再次通过渐进的人民币升值来实现进出口总额的下降,进而促进外贸依存度的降低。
(1)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劳动力收入提高,这无疑可以提高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这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