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有趣的数学题作文【小学五年级500字】
有趣的数学题作文10篇

有趣的数学题作⽂10篇 在现实⽣活或⼯作学习中,⼤家都接触过作⽂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可以分为命题作⽂和⾮命题作⽂。
那么,怎么去写作⽂呢?以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有趣的数学题作⽂,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数学题作⽂1 今天的数学课上,沈⽼师让我们做课堂作业第24页,做完前⾯的题⽬后,我们都在研究最后⼀题。
这道题告诉我们:⼀群⼩动物在渡⼝过江,现有⼀⼤⼀⼩两只渡船,⼤船限载重20xx千克,⼩船限载重600千克。
5只⼩动物同时过渡⼝,该怎样乘船?(⼩⽼虎408.26千克,⼩狮⼦532.5千克,⼩象1588.29千克,猴⼦9.76千克,袋⿏58.74千克。
) 如果⼤象和⽼虎乘在⼤船上,其余的动物都坐在⼩船上,这样的话,⼩船就超载了1千克。
怎么办呢?⼤家动起了脑筋。
有个⼩朋友想到了把袋⿏宝宝放在⼤船上,但是我们⼜不知道袋⿏宝宝的质量。
况且,刚出⽣的宝宝是不能离开妈妈的。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时,我想出了第⼆个办法,可以让⼩船上的某个动物,⽐如猴⼦,⽤⽖⼦抓住船舷,⾝体泡在⽔⾥,这样,利⽤浮⼒,减轻⾃⾝的重量。
⼩船就不会超载了。
这时,同学们提出了第三种办法:如果把江⽔换成海⽔,就可以使船的载重量增加了。
沈⽼师夸我们班的同学真会思考。
我的⼼⾥也是美滋滋的。
今天的数学题⽬真有趣。
有趣的数学题作⽂2 早上,我做完暑假学伴,妈妈看了看,问我其中⼀道题⽬是怎么做出来的?这⼀问,我⼼⾥可乐啦,“事实证明,看课外书是有好处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道题我认识,它是⼀个斐波那契数列。
我看过⼀本课外书,书中讲到它有⼀个特性,要想得到下⼀个数,需要把前两个数加起来。
这是⼀个意⼤利的数学家列奥纳多发现的,斐波那契是他的笔名,于是⼈们把他的这个发现称作“斐波那契数列”。
在现实⽣活中,有许多斐波那契数列,⽐如,⾃然界中的⼀朵完整的雏菊花瓣,其花瓣个数就符合斐波那契数列,通常是13,21或者34,我们拿雏菊玩个游戏,揪掉第⼀⽚雏菊时说“喜欢我”第⼆⽚说“不喜欢我”这样交替下去,那么有13或者21⽚花瓣的雏菊最后的结果是“喜欢我”。
数学作文(精选45篇)

数学作文(精选45篇)数学作文(精选4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作文篇1晚上没事的时候,写完作业我都会看看数学课外书,今天我在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
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
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
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作文篇2“时针一天转几圈?”林老师问我们。
我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说50的,还有说100的,就像猜谜语似的,都有十几个同学被罚站了,我算了算了,心里有数了,但我也害怕说错,万一错了也要被罚站的。
高文昭问我,我告诉了她,可偏偏这时林老师叫到我:“唐睿琪,你说。
”我站起来毫不犹豫脱口说:“24圈。
”林老师说:“对了,你座下吧!”可是有的同学说:“林老师不对,不是24圈。
”林老师说:“大家想一想,时针走一圈是一个小时,一天24小时不就是24圈吗?林老师边说边画了图,一讲同学们都明白了。
其实这些东西很我们生活很近,仔细想一下就知道了。
郑重声明: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版权归作者及所有,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数学作文篇3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我帮妈妈干家务活。
我们先挂窗帘,我扶着妈妈,生怕妈妈摔下去。
接着,我们又擦玻璃,妈妈站在叉梯上,我也去帮忙,站在叉梯上帮妈妈擦玻璃,妈妈说:“叉梯经受不住,快点下去!”我说:“能经受得住,你重六十千克,我重四十一千克,合起来是一百零一千克,而叉梯的载重量是一百五十千克,一百零一千克小于一百五十千克,所以我能上去。
一道数学题作文

一道数学题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道数学题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道数学题作文篇1星期五晚上,解开一道小小的数学奥数题,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大的道理。
有人可能会问,到底是啥回事?这还得从写作业说起。
放学回到家后,我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写得差不多了,最后就差一张数学试卷了,数学是我的强项,我心中暗自窃喜。
不一会儿,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可是,最后一道题是把6933/25421化成最简分数,这道题看似简单,却偏偏把我给卡住了,再怎么想也想不出来。
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爸爸了。
爸爸看完题目之后,不假思索地说:“这个数字太大了,它们的因数可能有很多,你找找捷径吧,先看分子、分母的尾数,把可能的因数找出来。
”根据爸爸的提示,我猜这个公式中分子6933的尾数是3,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9,而分母25421的尾数是1,因数的尾数可能是1、3、7,因此我判断它们约数的尾数有可能是1或7。
于是,我就从7、17、27、37……我一个又一个地试算题目,可还是没办法解开这道题。
爸爸却是满脸的自信,我只好继续试试看。
没过多久,草稿纸就被我用掉两张,我的心里真有点着急,不知道这样要算到猴年马月啊!大概过了二十分钟,还是找不出因数。
我偷偷地瞟了爸爸一眼,原来他正用手机默默地计算着,个性张扬的爸爸只有在不耐烦的时候才会自己动手,好像他也意识到解题思路不对。
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对我说:“如果不行的话,就换一种思路吧,把分子、分母的因数一个一个地找出来。
”我只好用这种方法,咦!这一招还真管用,没想到6933这个数只有1、3、2311、6933四个因数,很快我就得出答案是3/11。
破解了这道奥数题之后,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情绪特别激动。
有人说过: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试试。
数学日记五年级500字10篇

数学日记五年级500字10篇1.数学日记五年级500字今日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
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一天节俭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俭了约1300万元了。
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俭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能够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看了上头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头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260000000克=260吨真是不算不明白,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能够用上2年了。
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
”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能够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能够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此刻要节俭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俭这个好习惯,不能再浪费了。
2.数学日记五年级500字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华联商厦。
首先,我们先去给爸爸买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异常喜欢的衣服。
正好国庆期间特价打八折。
爸爸问我,一件衣服的价钱是150元,打八折相当于衣服的价钱乘以0.8,你明白一件衣服多少钱吗?我想:150乘0.8,不如将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结果得120元,我高兴得对爸爸说:“是120元!”爸爸问:“为什么呢?”我便把问题解答的过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点上一位小数点就成了120.”买完衣服,我们就来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对我说:“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销活动,买二赠一,如果买两箱,相当于打几折呢?”我说:“让我算一算。
一道数学题_有趣的数学问题日记500字

一道数学题_有趣的数学问题日记500字
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题库》的书。
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习题部分去做习题。
我先看了一下习题,内容虽然多,但很容易。
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
”
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
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
我草草地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不会。
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好对上。
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找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到。
事实就是事实,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习》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的这一页,里面有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
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
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小看它。
【五年级】有趣的工程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作文550字

【五年级】有趣的工程问题生活中的数学作文550字【五年级】有趣的工程问题-生活中的数学作文550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并因此发生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故事。
而我今天要讲的有关数学的故事则起源于数学练习卷上的一道解决问题的其中一道小题。
这道题和它的那道小题是这样的: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独做须要10天顺利完成,徒弟独做比师傅多搞5天就可以顺利完成,现在两人合作了4天,已经顺利完成了240个零件。
(1)两人合作几天能够完工?这道题的小题看起来十分直观,可是我却对其中的一个词产生了误会,这个词就是“竣工”。
我一已经开始指出“竣工”就是在旧有一些已搞部分的情况下略过剩的,便毫不犹豫地用我的笔在上面用两人合作四天后余下的工作量除以师徒二人的工作效率之和。
最后谋出了答案,就是2。
然而当我回过头来检查练习卷时,我又突然认为“两人合作几天能够完工”是和“现在两人合作4天”无关的,应该是要用工作总量除以师徒二人的工作效率之和。
我内心在纠结着:这道题的意思究竟是让我求师傅和徒弟合作做完剩下的工作量所用的天数还是让我求师傅和徒弟合作做完工作总量所要用的天数?如果是第一种解释就不太合理;但是如果是第二种解释,那么“现在两人合作了4天”只是为了第二小题而设置的条件吗?就在我的思索中,时间不知不觉地离去了。
当我看见手机上表明的时间时,我便立马下定决心,普遍认可了第一种认知,并没改为它。
我的理由就是:“竣工”必须就是所指搞了一部分后再把工作顺利完成。
然而,第二天,我才辨认出:我的第一种认知并不恰当。
没想到一道简单的题竟然被我复杂化了!这就是我要讲的有关数学的故事。
优秀数学日记五年级:有趣的数学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优秀数学日记五年级:有趣的数学题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日记资源请搜索与你分享!
有一天我在做数学作业,有一道题难倒了我,这道题是这样的,有汽油860升。
一辆货车用了20天后还剩500升,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我把这道题读了五遍,动了一下脑筋果然做出来了。
我是这样做的,我先用有多少油减去还乘多少升汽油,求出用了多少升油,再用多少升汽油除以这辆货车行的天数,求出平均每天用汽油多少升,就这样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被我做出来了。
这个题目真有趣作文

这个题目真有趣作文
从小到大,我做过的题目那可真是不计其数。
但要说有趣的题目,还真有
那么一个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我拿到试卷一看,嘿!有一道题特别吸引我的眼球。
题目是这样的:“如果 1 只猫 1 分钟能抓 1 只老鼠,那么 5 只猫 5 分钟能抓
几只老鼠?”
我一看这题,心里就乐开了花,这也太简单了吧!一只猫一分钟抓一只老鼠,那 5 只猫 5 分钟,不就是 5×5=25 只老鼠嘛!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答案
25 只,然后得意洋洋地继续做后面的题目。
等到考试结束,我和同桌对答案,当说到这道题的时候,他的答案居然和
我不一样!他说 5 只猫 5 分钟还是抓 5 只老鼠。
我当时就笑了,说他肯定错了。
可他却一本正经地给我解释起来:“你想啊,1 只猫 1 分钟抓 1 只老鼠,5 分钟还是抓 1 只老鼠,5 只猫同时抓,5 分钟不还是 5 只老鼠嘛!”
我一听,愣住了。
哎呀!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后来老师讲试卷的时候,果然答案是 5 只老鼠,我那个后悔呀!这道题可
真是太有趣了,让我明白了不能想得认真思考。
从那以后,每次做题我都会多想一想,再也不敢粗心大意啦!这道有趣的
题目也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时刻提醒着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今天的数学课上,梁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那就是等于多少?
这可把大家急坏了,老师却微笑的说:“我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思考。
”
天啊,才五分钟的时间,神算也不会算这么快啊!只见同学们有的列起了算式;有的赶忙用计算机算。
而我呢,直接利用了“高斯算法”,我的答案被老师否定了。
五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同学算得出来。
老师不急不慢的走上了讲台,细心地讲起题来:“同学们,我们分析一下这道题的规律,它是依次增加了4。
刚才呢,有些同学直接利用了‘高斯算法’为什么不对呢,我们来看看就知道了。
高斯的算法是:(首项+末项)×项数÷2,为什么不能把这个公式直接用到这道题里面算就不对呢,”老师越讲越慢,就越激起同学们对问题关键的兴趣,这就是梁老师的上课风格,“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个项数(人们把一个数称为一个项数),从里,还没有有81个项数,所以,我们必须得算出这道题里有几个项数。
”
“那怎么求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问。
“后来,人们归纳出了一道算项数的公式,(首项—末项)÷4(即公差)+1=项数。
最后,再把数据套进去,那就是老师用计算机算过后,答案也是一样的。
这真是一道有趣的计算题啊,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指导老师:梁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