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初三下学期冲刺中考系列讲义(第五讲)

初三下学期冲刺中考系列讲义(第五讲)

初三下学期冲刺中考系列讲义(第五讲)第一部分语法+字词综合运用语法专题——宾语从句一、【单项选择】( )1. Please tell me ______ last year.A. where does your sister workB. where did your sister workC. where your sister worksD. where your sister worked( )2. She asked me if I knew _______.A.whose pen is itB. whose pen it wasC. whose pen it isD. whose pen was it( )3. You must remember _______.A. what your mother saidB. what did your mother sayC. your mother said whatD. what has your mother said( )4. Did you know ____?A. who he was looking afterB. who was he looking forC. who he is looking forD. who he is looking after( )5. Could you tell me ___?A. when will they leave BeijingB. when would they leave BeijingC. when they will leave BeijingD. when did they leave Beijing二、【综合填空】Last May I stayed in Santo Lusa for a week. That was my 6f trip there. One morning I 7s out to visit a famous museum, but I didn’t know 8w way to go , so I stopped a stranger and asked, “Excuse me, does this street leadto the Grand Museum?”“Yes, “he answered. “Go along this street and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You can’t 9m it.”So I 10w two blocks(街区) and turned to my left, but the museum 11w there. Then I asked a second stranger. He said, “Go along this street and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But 12a I couldn’t find the museum.I asked a third stranger and he said the same thing. This time I found the Grand Museum. Just then 13swalked up and said, “Excuse me, where’s the nearest 14b ?”I answered 15q ,”Go along this street and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三、【短文改错】I went to see film after supper. On my way to the 16. _______________cinema, I met an old English woman, she had lost her 17. _______________way. I gave up the chance to see the film, walking towards 18. _______________her and took her to her hotel. While go there, I told her 19. _______________great change had taken place in the past few years and she 20. _______________told me something about Britain and her family. 21. _______________Though I missed the film, however I felt very happy, 22. _______________for I not only helped the old lady out from trouble but also 23. _______________practise my spoken English. If I hadn’t worked hard at24. _______________English, I would have been able to help her. 25. 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语篇综合提升2014重庆市中考英语试题B卷阅读理解D篇Many people have great difficulty in saying goodbye. But from goodbye moments, we can always learn something.Once, I overheard (无意中听到) a father and daughter in their goodbye moment. The father said, “I love you, I wish you enough.” The daughter answered, “Daddy, our life together has been more than enough. Your lover is all that I need. I wish you enough, too, Daddy.”They kissed and she left...The father walked over towards me. I could see he wanted and needed a cry. He came over to me and asked,“Did you ever say a forever goodbye to someone?” Before I could answer, he went on, “I am old and she lives much too far away. I know her next trip back would be for my funeral (葬礼).”“When you were saying goodbye I heard you say, “I wish you enough.” May I ask what that means?”He began to smile, “It’s a wish that has come down from my great-great-grandparents. And my parents used to say it to me.”He stopped for a moment and looked up as if trying to remember it. He smiled even more.“When we said “I wish you enough,” we were wanting the other person to have a life full of enough good things.”Then, turning towards me, he shared the following “wish” from his heart.I wish you enough sun to keep you bright.I wish you enough rain to appreciate the sun more.I wish you enough happiness to keep you alive.I wish you enough pain so that the smallest joys in life appear much bigger.I wish enough hellos to get you through the final goodbye.My friends, I wish you enough!( )26. Many people would find it difficult ___________.A. to say goodbyeB. to overhear othersC. to share their wishesD. to live too far away ( )27. How did the father get the “wish”?A. The writer wrote it for him.B. His parents passed it down to him.C. The teacher taught him at school.D. His daughter told him about it.( )28. From the passage, we may learn _______.A. the daughter didn’t understand his fatherB. the old man didn’t want to see his daughterC. the writer knew the old man very wellD. the father and daughter loved each other so much( )29.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may be “__________”.A. Father and DaughterB. A Difficult MomentC. Wish You EnoughD. A Trip Back Home2013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A篇My name is Sam. I joined a club called“passing help” last month. Now let me tell you why I joined it.One evening this May, on my way home my old car broken down. It was 25 miles from my home. I wanted to get a ride (搭便车), but there was no car. It was also hard to take a taxi. I decided to take a bus home.I went to a bus stop nearby .After a while, a bus came, but it did not go to my town. The bus driver was a young woman. She was kind and she told me which bus I should take. I waited there for about thirty minutes, but no bus came. At last a car came to me and a woman came out of the car.She was just the bus driver.“When I reached the bus station, I got to that the bus to your town couldn’t come,so I returned here.I just can’t leave you here,” she said, “Get in my car and I will take you you back to your home.”“It is a long way,”I said.“Come on,sir,”she said,“Let’s go.”On the way she told me a story. A few days ago, there wasn't gasin her car. An old man drove her up to a gas station and then back to her car.When we got to my home , I wanted to give her some money to thank her, but she didn’t accept it. “I only want to help others and do something nice for somebody. Pass it along.” She said.( )30. What happened to Sam one evening this May?A. He lost his way.B. His car broken down.C. He was hurt in an accident.D. He couldn't reach the gas station.( )31. Sam didn’t think of going home _______ that evening.A. by trainB. by busC. by car.D. by taxi.( )32.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young woman was _______.A.a club boss.B. a taxi driverC. a bus driver.D.a gas station worker. ( )33. The young woman wanted Sam to _______.A.give her some money.B. get on her bus.C. take her to her house.D. help others just as she did.( )34.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A. A kind old man.B. Getting a ride.C. Passing help.D. A broken car.【谚语集锦】1. 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2. Still water runs deep.3.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4. Provide for a rainy day.5. It is better to be a head of dog than a tail of a lion.6. Every man has his price.7. Behind bad luck comes good luck.8.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9. 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10.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stitch /stitʃ/n.(缝纫或编织中的)一针blessed [‘blesid]adj.快乐的第三部分听力场景精选话题五自然(Nature)【重点词汇】一、自然界现象the sun the moon the earth planet starwind rain snow cloud mountainlake river sea二、植物(1) 花草树木tree bush jungle grass flower(2) 粮食crop corn rice wheat(3) 蔬菜vegetable tomato potato cabbage onionmushroom carrot lettuce green pepper broccoli (4)水果apple orange pear lemon bananawatermelon strawberry olive cherry peach 三、动物cow sheep goat horse pigdog rabbit mouse duck turkeylion tiger elephant monkey giraffekangaroo chimpanzee seal snake bearhamster penguin parrot bee antspider sea horse sea lion shark octopusgoldfish whale dolphin turtle四、季节season spring summer autumn / fall winter五、人与自然human nature man woman【重点句型】1、描述动物和植物: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中考冲刺ppt课件

中考冲刺ppt课件
方式来放松心情。
积极心态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 正常发挥,不要过度紧张或焦虑

答题技巧
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如先做自己 擅长的部分,合理安排时间等,
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考试。
谢谢聆听
中考冲刺注意事项
05
注意身体健康,合理安排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 间,有助于保持精力充沛 ,提高学习效率。
合理饮食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 蔬菜水果,避免过度油腻 和刺激性食物。
适当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缓 解压力,增强体质,提高 学习效果。
做好考试准备,不遗漏任何考试用品
作文技巧提升
总结词
提升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详细描述
学习常见作文类型和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练习写作不同 类型作文,注重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文章内容。
03 数学复习要点
公式和定理的掌握
01
总结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和定理,并要求学生熟练掌 握。
02
针对每个公式和定理,提供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培 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 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04 英语复习要点
词汇和语法的巩固
总结词:掌握基础
详细描述:在中考冲刺阶段,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巩固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熟 练掌握常用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包括动词时态、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各种从句等。
详细描述
复习课本中的生字生词,掌握其 音、形、义,以及常见成语的意 思和用法。了解重要文学常识, 如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
阅读理解提高

中考前冲刺+课本串讲

中考前冲刺+课本串讲

一、基本概念(一)、微粒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3.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4.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5. 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6.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7.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8.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二)、物质1.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3.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5. 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6.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7. 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 5H2O)。

8.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Cl-HNO3==H++ NO3-H2SO4==2H++ SO42-9.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OH-NaOH==Na++ OH-Ba(OH)2==Ba2++ 2OH-8.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NO3-Na2SO4==2Na++ SO42-BaCl2==Ba2++ 2Cl-(三)、变化性质1.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2022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冲刺-几何模型讲义

2022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冲刺-几何模型讲义

2022年中考几何模型一、角平分线模型知识精讲1.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解决问题2. 若题目中已经有了角平分线和角平分线上一点到一边的垂线段(距离),则作另一边的垂线段,例:已知:AD是的平分线,,过点D于点E,则.3. 在角的两边上取相等的线段,结合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角边等,造全等),已知:点D是平分线上的一点,在OA、OB上分别取点E、F,且,连接DE、DF4.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角的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例:已知:点D是平分线上的一点,过点D作三角形,即.5. 有角平分线时,过角一边上的点作角平分线的平行线,交角的另一边所在直线于一点,也可构造等腰三角形,例:已知:OC平分,点D是OA上一点,过点D作交OB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则.6. 从角的一边上的一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使之与角的另一边相交,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例:已知:OE平分∠AOB,点D在OA上,DE⊥OE,则可延长DE交OB于点F,则DE=EF,OD=OF,∠ODF=∠OFD.7. 有角平分线时,可将等角放到直角三角形中,构造相似三角形,也可以另加一对相等的角构造相似三角形,例:4321DA4231EFCB(1)已知:OC 平分,点E 、F 分别在OA 、OB 上,过点E M ,过点F N(2)已知:OC 平分,点E 、F 在OC 上,于点M ,于点N ,则(3)已知:OC 平分,点E 、F 在OC ,8. 利用“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可得相等线段,例:已知:∠BAC 是圆O 的圆周角,∠DOE 是圆O 的圆心角,AF 平分∠BAC ,OG 平分∠DOE ,连接BF 、CF 、DG 、EG ,则BF =CF ,DG =EG .9. 【内内模型】如图,两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D ,则.10. 【内外模型】如图,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和一个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则.11. 【外外模型】如图,交于点D ,则.二、中点模型知识精讲1.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底边中点或证明底边中点时,可以作底边的中线,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来解决问题.例:已知:在△ABC中,AB=AC,取BC的中点D,连接AD,则AD平分∠BAC,AD是边BC上的高,AD是BC边上的中线.【说明】应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重要方法.2.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斜边中点或有斜边的倍分关系线段时,可以作斜边的中线解决问题,例:(1)如图,在Rt△ABC中,D为斜边AB的中点,连接CD,则CD=AD=BD.(2)如图,在Rt△ABC中,AB=2BC,作斜边AB上的中线CD,则AD=BD=CD=BC,△BCD是等边三角形.【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若遇到斜边的中点,则连接直角顶点与斜边的中点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作这条辅助线的目的是得到三条相等的线段及两对相等的角. 3. 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倍长中线),例:(1)如图,在△ABC中,AD为△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连接BE,则△ADC≌△EDB.(2)如图,在△ABC中,AD为△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连接BE,则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4. 将三角形中线上的一部分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如图,已知点E是△AD上的一点,延长AD至点F,使得DE=DF,连接BF、CF,则四边形BFCE为平行四边形或△BDF≌△CDE或△BED≌△CFD.【总结】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①当要证明的两条线段是两个三角形的边时,一般通过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三角形全等的对应边相等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②当两条线段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时,一般证明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利用等角对等边证明两条线段相等.5.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可以倍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例:如图,已知点C边AE上一点,O为AB的中点,延长CO至点D,使得,连接AD、BD,四边形ADBC为平行四边形.6. 有三角形中线时,可过中点所在的边的两端点向中线作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如图,AF为△ABC的中线,作BD⊥AF交AF延长线于点D,作CE⊥AF于点E,则△BDN≌△CEN.7. 在三角形中,有一边的中点时,过中点作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或把某条线段构造成中位线,利用已知的条件可求线段长,例:如图,D为AB的中点,过点D作DE∥BC,则DE为△ABC的中位线;过点B作BF∥DC 交AC的延长线于点F,则DC为△ABF的中位线.8.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点时,连接任意两个中点可得三角形的中位线,例:如图,D、E、F分别为△ABC三边中点,连接DE、DF、EF,则.9. 有一边中点,并且在已知或求证中涉及线段的倍分关系时,可以取另一边的中点,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例:如图,点E是△ABC边BC的中点,取AC的中点F,连接EF,则EF∥AB,10. 当圆心与弧(或弦)的中点,可以利用垂径定理解决问题,例:(1)如图,,连接AC、OB,则OB⊥AC,OB平分AC.(2)如图,点C为弦AB的中点,连接OC,则OC⊥AB.三、平行模型知识精讲在一些有平行线却没有截线的问题中,通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三线八角”,再运用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解题,常见的辅助线添加方式如下:如果遇到两条平行线之间夹折线,一般应过折点作出与已知平行线平行的直线.1. 如图,已知AB∥CD,点E为AB、CD间的一点,过点E作EF∥AB,则∠A+∠C=∠AEC.2. 如图,已知AB∥CD,则∠A+∠AEC+∠C=360°.3. 如图,AB∥CD,则∠B=∠D+∠E.4. 如图,AB∥CD,则∠BEG+∠D+∠F=180°.5. 如图,AB∥CD,则∠ABE=∠D+∠E.四、垂直模型1. 在三角形中,若题目中已经有一边的高了,常作另一边上的高,然后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角相等.例: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过点B作BE⊥AC交AC于点E,交AD于点F,则∠CBE=∠CAD,∠AFE=∠C=∠BFD.除了能得到角度间的关系外,还可以通过构造相似三角形来证明线段成比例或者用于求线段的长度.2. 在四边形中,如果有高线,可以再作垂线,构造特殊的四边形或者直角三角形.例: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DC⊥BC,过点D作DE⊥BC,垂足为点E,则四边形BCDE为矩形,△ADE为直角三角形.3. 在直角三角形中,常作斜边上的高,利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相似三角形.例: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作CD⊥AB于点D,则∠A=∠DCB,∠B=∠ACD,△ABC∽△CBD∽△ACD.4. 若题中已有直线的垂线时,可再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得到两条平行线.例:如图,在△ABC中,AF⊥BC于点F,过AB上一点D作DE⊥BC于点E,则DE∥AF,∠BDE=∠BAF,∠ADE+∠BAF=180°,△BDE∽△BAF.5. 若存在过一条直线上两点同时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可以再作一条垂线,构造一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解决问题.6. 当两条互相垂直的弦的交点恰好在圆上,构成90°的圆周角,可构造直径.例:如图,点A在圆O上,∠BAC=90°,连接BC,则BC就是圆O的直径.7. 当圆中有互相垂直的弦时,经常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可以得到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利用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来解决问题.例:在圆O中,弦AB⊥CD于点E,连接CO并延长交圆O于点F,连接DF,则FD⊥CD,FD∥AB,.8. 当圆中有和弦垂直的线段时,作直径所对的圆周角,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通过相似三角形来解决问题.例:如图,△ABC内接于圆O,CD⊥AB于点D,连接CO并延长交圆O于点E,连接AE,则△ACE∽△DCB.五、对角互补模型知识精讲1. 全等型—90º如图,已知∠AOB=∠DCE=90º,OC平分∠AOB.则可以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2. 如图,已知∠DCE的一边与AO的延长线交于点D,∠AOB=∠DCE=90º,OC 平分∠AOB.则可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E-OD=OC,③.3. 全等型—60º和120º如图,已知∠AOB=2∠DCE=120º,OC平分∠AOB.则可得到如下几个结论:①CD=CE,②OD+OE=OC,③.4. 全等型—和如图,已知∠AOB=,∠DCE=,OC平分∠AOB.则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CD=CE,②OD+OE=2OC·cos,③.5. 相似型—90º如图,已知∠AOB=∠DCE=90º,∠BOC=.结论:CE=CD·.六、半角模型知识精讲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BE+DF=EF.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AE平分∠BEF,AF平分∠DFE.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则4.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过点A作AH⊥EF交EF于点H,则AH=AB.简证:由上述结论可知AE平分∠BEF,又∵AB⊥BC,∴AH=AB.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 简证:由结论1可得EF=BE+DF,CE+CF+EF=CE+CF+BE+DF=2AB.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如图,将△AND绕点A顺时针旋90º得到△AGB,连接GM.通过证明△AMG≌△AMN得MN=MG,DN=BG,∠GBE=90º,即可证.7.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BME△DFN△AMN△BAN△DMA△AFE.简证:通过证明角相等得到三角形相似,要善于使用上述结论.8.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连接AC,∵∠DAF=∠EAC,∠ADB=∠ACB,∴△ECA△NDA,又∵△AMN△AFE,∴.【补充】通过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比亦可得到9.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由结论7可得△DAM△BNA,∴,即.10.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简证:设,在Rt△CEF中,,化简得,.11.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则当BE=DF时,EF.证明:如图,作△AEF的外接圆,点P为EF的中点,连接OA、OE、OF、PC,过点A作AH⊥EF.∵∠EAF=45º,∴∠EOF=90º,设,则,∴当点A、O、P、C四点共线时,即BE=DF,、EF大值.1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º,AE、AF分别与BD相交于点M、N简证:由结论8可得△△ECA△NDA,同理可得补充:等腰直角三角形与“半角模型”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若∠DCE=45º,则.证明:如图,将△ACD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º得到△,连接.∵旋转,∴△ACD≌△,∴AD=,在△DCE与△中,ED=,∵∠BE=∠BC+∠EBC=∠DAC+∠EBC=90º,∴,.七、倍半角模型知识精讲一、二倍角模型处理方法1. 作二倍角的平分线,构成等腰三角形.例:如图,在△ABC中,∠ABC=2∠C,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则∠DBC=∠C,DB=DC,即△DBC是等腰三角形.2. 延长二倍角的一边,使其等于二倍角的另一边,构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例:如图,在△ABC中,∠B=2∠C,延长CB到点D,使得BD=AB,连接AD,则△ABD、△ADC都是等腰三角形.二、倍半角综合1. 由“倍”造“半”已知倍角求半角,将倍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应的直角边顺势延长即可.如图,若,则()2. 由“半”造“倍”已知半角求倍角,将半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应的直角边截取线段即可.如图,在Rt△ABC(∠A<45º)的直角边AC上取点D,当BD=AD时,则∠BDC=2∠A,设,则,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解得,故有.三、一些特殊的角度1. 由特殊角30º求tan15º的值如图,先构造一个含有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设BC=1,,AB=2,再延长CA至D,使得AD=AB=2,连接BD,构造等腰△ABD,则∠D=∠BAC=15º,.2. 由特殊角45º求tan22.5º的值由图可得,.3. “345”三角形(1)如图1,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2)如图2,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3)如图3,Rt△ABC三边比为3:4:5,Rt△BCD三边比为,,.八、全等模型知识精讲一、几何变换中的全等模型1. 平移全等模型,如下图:2. 对称(翻折)全等模型,如下图:3. 旋转全等模型,如下图:二、一线三等角全等模型4. 三垂直全等模型,如图:5. 一线三直角全等模型,如图:6. 一线三等角与一组对应边相等全等模型,如图:三、手拉手全等模型7. 等腰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ABC与△ADE均为等腰三角形,且∠BAC=∠DAE,连接BD、CE,则△ABD ≌△ACE.8. 等边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ABC与△C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B、C、E三点共线,连接AE、BD,则△BCD≌△ACE.9. 一般三角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在任意△ABC中,以AB为边作等边△ADB,以AC为边作等边△ACE,连接DC、BE,则△ADC≌△ACE.10. 正方形中的手拉手全等模型如图,在任意△ABC中,以AB为边作正方形ABDE,以AC为边作正方形ACFG,连接EC、BG,则△AEC≌△ABG.九、相似模型知识精讲1. A字型与反A字型相似2. 8字型与反8字型相似3. 蝴蝶型相似4. 共角共边相似模型5. 一线三等角6. 旋转相似模型拓展讲解:1. 射影定理(1)双垂直,如图:结论①△ABD∽△ACB,AB2=AD·AC;②△ADC∽△ACB,AC2=AD·AB;③△CDB∽△ACB,CB2=BD·BA.(2)斜射影相似结论:△ABD∽△ACB,AB2=AD·AC.2. 对角互补相似如图,在Rt△ABC中,∠C=90º,点O是AB的中点,若∠EOF=90º,则.证明:过点O作OD⊥AC于点D,OH⊥BC于点H,如图所示:通过△ODE∽△OHF即可得到3. 三平行相似如图,AB∥EF∥CD,若,则.证明:∵EF∥AB,∴△DEF∽△DAB,∴,即①同理△BEF∽△BCD,∴,即②①+②,得,.4. 内接矩形相似如图,四边形DEFG是△ABC的内接矩形,EF在BC边上,D、G分别在AB、AC边上,则△ADG∽△ABC,△ADN∽△ABM,△AGN∽△ACM,.十、倍长中线模型知识精讲1. 如图,在矩形ABCD中,若BD=BE,DF=EF,则AF⊥CF.2.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2AB,M为AD的中点,CE⊥AB于点E,则∠DME=3∠AEM.3. 如图,△ADE与△AB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EF=CF,求证(1)DF=BF;(2)DF⊥BF.4. 如图,△OAB∽△ODC,∠OAB=∠ODC=90º,BE=EC,求证:(1)AE=DE;(2)∠AED=2∠ABO.十一、弦图模型知识精讲1. 证法一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 证法二以a、b为直角边(b>a),以c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3. 证法三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 证法四如图所示,分别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图中3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b、c,整个图形的面积为S5. 证法五分别以a、b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的四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将它们按如图所示拼成一个多边形,并延长AC交DF于点P.。

中考冲刺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docx

中考冲刺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docx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年级:初三辅导科目:化学学生姓名:课题化学基本实验教学目的1、复习初三上册各个实验2、帮助总结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思路3、提高实验题的解题能力教学内容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实验装置:实验原理:通过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流进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中,至约占集气瓶内空间的 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

误差分析:1、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1/5 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1)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2)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3)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4)红磷中含有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的杂质,例如,S、C .2、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 1/5,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插入燃烧匙没有立即塞进瓶塞,导致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跑到空气中;红磷中含有杂质,燃烧时消耗了氮气。

3.容器内剩余气体的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等。

资源开发: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做好本探究实验除用白磷代替红磷外,就是尽可能防止或减少气体泄漏的可能。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装置来进行探究:⑴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

此法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如图5-2。

⑵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也可以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气体的散逸。

白磷的着火点仅40℃,水温稍高,足以使白磷着火燃烧。

如图5-3。

做此实验时,盛白磷的广口瓶不能直接放入沸水中,也以免广口瓶因骤热而爆裂。

可先用温水淋浴后,再将热水注入外面的大烧杯中。

⑶用钟罩代替集气瓶进行实验,如图5-4所示。

钟罩下方敞口,气体受热膨胀时,可将水压出一部分从产生减压作用。

中考冲刺复习第14讲

中考冲刺复习第14讲

y 中 考 冲 刺 班 讲 义 (14)1.如图,直线122y x =-+交两坐标轴于A 、B 两点,交反比例函数ky x=(x >0)的图象于点C ,若OC ⊥AB ,则k = .2.如图,A 为双曲线3y x=(x >0)上一点,平移直线OA 交此双曲线于点B ,交x 轴于点C ,延长交x 轴于点D ,若OA=3BC ,则△OAD 的面积为 ;△BCD 的面积为 ;四边形OABC 的面积为 .3.如图,直线122y x =--交两坐标轴于A 、B 两点,平移直线AB ,平移后的直线分别交两坐标轴于C 、D 两点,AC 、BD 交于点E ,反比例函数ky x=(x >0)的图象经过点E ,若AB=2CD ,则k = .4.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BC ∥OA ,∠B=90°,OA=2BC ,反比例函数ky x=(x >0)的图象经过点C ,若直角梯形ABCD 的面积为4,则k = .5.如图,矩形ABOC 中,A (-4,3),双曲线ky x=(x <0)分别交AB 、AC 于D 、E 两点,DF ⊥y轴于点F ,EG ⊥x 轴于点G ,DF 、EG 交于点H ,若四边形OGHF 的面积为1,则k = .6.如图,直线122y x =--交两坐标轴于A 、B 两点,过O 作OC ⊥AB 于点C ,直线OC 交反比例函数ky x=(x >0)的图象于点D ,若AB=2OD ,则k = .7.如图,A 为双曲线3y x=(x >0)一点,AB ⊥x 轴于点B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y 轴和该双曲线于C 、D 两点,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为 .C BDE H A C B D E FA A C D E F G N M HB 8.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ACB=90°AC=BC ,CD ∥AB ,BD=AB ,BD 交AC 于点E ,DH ⊥AB 于点H.下列结论:①∠ABD=30°;②AH ;③AD 2=2AH ·AB;④12CD AB =.其中准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9.如图,E 为矩形ABCD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BE=BD ,F 为DE 的中点,连结AC 、AF 、CF.下列结论:①AF ⊥CF ;②CF 平分∠ACE ;③CF ∥BD ;④△ACF ∽△DEC.其中准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如图,矩形ABCD 中,DE ⊥AC 于点H ,∠ACD 的平分线CF 交DE 于点G ,过点F 作CF 的垂线分别交AB 、AC 于M 、N 两点.下列结论:①EG=EC ;②△AFN ∽△CDG ;③FM=FC ;④2AM 2=MN ·MF.其中准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1.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书包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200个.调查表明:如果售价超过40元但不超过60元,这种书包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5个. 如果售价超过60元后,若再.涨价,则每涨1元每月少卖10件,设每个书包的售价为x 元,每个月的销售量为y 件.(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设该书包每月的销售利润为W 元,请直接写出W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每个书包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12.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当售价为每件80元时,每星期可卖出200件,现需降价处理,且经市场调查:如果售价低于80元但不低于60元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果售价低于60元后,若再.降价,则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50件.公司规定每件商品的售价不得低于45元,设每个商品的售价为x 元,每个星期的销售量为y 件.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设该商品每星期的销售利润为W 元,请直接写出W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星期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元?13.已知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F 是DC 延长线上的一点,B E P F DC A A CD FG 图1图2H P E B FA 、FB 与⊙O 分别交于M 、G 两点,GE 与⊙O 交于点N. (1)求证:AB 平分∠MAN ;(2) 若⊙O 的半径为5,FE=2CE=6,求线段AN 的长.14.已知点O 为菱形ABCD 的对称中心,DG ⊥BC ,垂足为点G ,点E ,F 分别为DG 、CB 的延长线上一点,连结OE 、OF ,且OE ⊥OF.(1)如图①,若∠A=90°,求证:OE=OF ; (2)如图②,若∠A=60°,则OE 与OF 之间有什么确定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3)如图③,若∠A=α,点E 在DG 上,其它条件不变 ,请直接写出OE 与O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15.如图1,E 为正方形ABCD 边AD 上一点,F 为CD 上一点,CF=DE. (1)求证:BF ⊥CE ;(2)如图2,连结BD 交CE 于点G ,H 为CD 上一点,DH=DE ,GH 、BF 的延长线交于点P ,求证:CG+GP=BP ;(3)在(2)的条件下,若正方形的边长为3,DE=1时,请直接写出线段BP 的长度为 .16.已知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如图1,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若∠APC 为锐角,请求P 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2)如图2,直线l 分别交AB 、BC 于D 、E 两点,是否存有这样的直线l ,使得直线l 平分△ABC 的面积,且截得的△BDE 与△ABC 相似?若存有,请求满足条件的直线l 的解析式;若不存有,请说明理由.17.已知抛物线243y x x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1)如图1,M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以CM 为斜边构造Rt △CMN ,使N 点落在线段BC 上,且MN=2CN ,求M 点的坐标;(2)平移直线BC 交抛物线于点P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Q ,若四边形BCQP 为等腰梯形,求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

中考冲刺之史料的分类

中考冲刺之史料的分类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 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 的资料
历史的分类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 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 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 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 究及诠释。
历史的分类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 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 “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 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 “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 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九年级历史中考冲刺复习
历史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 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
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 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 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 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初中中考冲刺知识点归纳

初中中考冲刺知识点归纳

初中中考冲刺知识点归纳初中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中考,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归纳,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主要科目。

语文- 古诗词背诵:重点掌握初中阶段的古诗词,包括作者、背景、内容和意义。

- 文言文阅读:熟悉文言文的句式结构,能够翻译和理解文言文中的常见词汇和句型。

- 现代文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结构、主旨和写作手法。

- 作文技巧: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数学- 代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基础代数知识。

- 几何:熟悉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以及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

- 数据分析:学会处理和分析数据,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

- 解题技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英语- 词汇:扩大词汇量,掌握中考词汇表中的单词。

- 语法:熟悉各种时态、语态、句型结构等语法知识。

-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快速捕捉文章的主旨大意。

- 写作:掌握不同类型写作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

物理- 力学: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等基本概念。

- 热学:了解温度、热量和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 电学:学习电路的组成、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化学- 化学元素:熟悉元素周期表,了解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用途。

- 化学反应: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条件,如置换反应、分解反应等。

- 化学计算:学会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相关计算。

- 实验技能: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

生物- 细胞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生物分类: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生物类群。

- 遗传与进化: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和生物进化的过程。

- 生态系统: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结束语中考冲刺阶段,学生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复习各个科目的重点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冲刺1)因为1年要学别人三年的东西,不可能按部就班的学,否则永远不要想超过别人.5科里,建议先突击数学,(开学后用一个月就够了),因为数学的分比较好长,起码比文科好长,并且数学是中考最能拉开差距的.在这一个月中,不要试图补原来的知识,中考的时候,难题只会出初三的,那些前面的题完全可以轻松搞定,做现在知识的题,而且要做难题,可能一开始10道里只会写1道,没关系,这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人的思维,到最后就会写了.多记几个公式8.每天可以只睡5个小时.总之,就是挑战自己的极限.一个月的时间,完全可以从40长到110多(满的120)重点:2次函数,圆,以及综合.2)学数学的时候,别的课也要学.但你可以考虑放下一科.文科是长期积累的,不能放,因为化学我初3刚接触,不敢放,就放下了物理.反正密度质量什么的也很容易.过后补来的及.1个月后,数学的成绩上去了.物理可能会坏掉,但在练习数学中培养的思维方式会对物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物理,先把概念记清楚,着点非常重要,然后在把脑子练活点...毕竟有的东西得想的到.建议练习想象力.^_^但物理中考时初2初3都会考,这点一定要注意.欧姆定律什么的更要注意.重点就是欧姆,压强浮力,功这些可能会出难题.电磁记住概念就OK.3楼3)语文.考虑到个人语文也不是很好..初中还是以课内为主的.注意没事多看看课文,最基本的别丢分就好了.还有,多看看小说啊!既放松又增强语感,这样可以省许多的事,省去复习语文的时间.课外阅读也很好搞定,还是语感.至于作文,背个开头背个结尾自己考场上乱套.不建议在语文上多花时间,语文中考时运气还是占很大成分的.其实就是心态,后面我会说.4)英语.下学期再管这科.由于大部分是原题,背完初2初3的单词就可以了.首字母每天写一篇.就需要15分钟.也许你会觉得由于阅读量,单词量之类的问题,不好补,但是文科是需要语感.尤其是初中啊.作文要练习,每天一篇,主要休整语法/中考的时候,如果没把握,尽量写简单句,只要没有错误,至少能拿到12,13(满15),但还是要写一两句长句,先拿铅笔写,改好了再用水笔描一遍,再涂了铅笔痕迹.最后原题会下来的,好应付...重点:首字母填空,作文5)化学...虽然我中考总分还不错,但化学很糟糕很糟糕...我不能介绍什么.否则就不付责任了.多看看书,这是我的教训,不看书,自以为这科容易好拿分,不学,最后居然比物理低了近10分.遗憾:看书,看书,看书...!!!我的遗憾.)会考.会考老师会告诉你很重要.那是为防万一.确实,在同等分数下会看会考.会考考试前背一个星期就可以了,你几个会考不可能哪个都弱,重点攻下弱的就可以.A的比例是70%以上,你连市里的70%都到不了?建议:抓紧突击下.不要太在意.中考比人多考1分就不用想这些问题.二.心态中考的卷子相对容易,所以心态比实力更重要.因为突击的原因,我的心态也不是很好,记得刚开始的一个月,我天天哭,做着题就会失落的哭.但是...记住,中考很容易过,我负责任的说,有许多IQ<50,EQ约为0的人.最后都上了数一数2的学校.调节心态的方法1)宣泄.一个星期去信赖的朋友老师那里去聊天.哭,都可以.不要憋着,要保证中考时压力基本没有.即使中考真的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大不了花几万借读(我又教好孩子学坏了...)还有高考哪!2)谈恋爱也不错.真的很管用...我不多介绍了.这个自己悟去8.基本上每天睡很少都不累,学多少都精神.3)看电影.不要看连续剧,因为会上瘾,反而会影响学习,游戏不要玩剧情类的,免得总想着.上网时间,一周不要超过10小时.周5.周6.周日三天上就行了.4)聊电话...这个不容易上瘾,又能放松.而且不耗太长时间.比上网好.但一定要找最好的朋友,免得自己情绪不好再伤害别人.5)学会给自己找借口.考好了要分析原因,坏了也要分析原因,不过,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开脱.不要恨自己.如果实在承受不了时不要再试卷分析...对自己要人性.其实你找了借口自己心里还是会知道为什么考坏,只是减轻压力平时的几大误区:1)在最后三个月中,不要再去做许多难题.因为中考,我们这里的比例是7:2:1,而且根据我的经验,最难的那几道题占不了多少分不说,你是很难拿到那些分数的.我的数学那时是全班第一,最后一道题的第3问也没有写出来.只要拿到容易题的分,起码能上区重点.细心不是考场上就能养成的,平时要做类似的训练.做做历年的中考题(理科),尤其要掐时间去写理科体的简单题,就训练自己简单的题尽量少错.前面说要练习难题,是因为上半学期还有时间,(寒假里还是可以练难题)还有,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还有就是我当时想考学校的小卷.2)不要太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一般会让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了.但突击要面面俱到,就很不现实了.所以自己一定要通过考试,通过做题,知道自己哪里不会,要突破自己.至于老师让你干的事情,你可以不做,作业也可以调整着写.当然了.这一条,又可能会让自己成绩更好,但也有可能让自己更坏.突击本身就是有风险的~这一条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不要去做.我用一套六轮中考复习法来帮你。

这个计划是很全的,要尽可能跟上学校老师的教学思路。

也可以自己设计复习进度,时间可以根据自己调整。

第一轮: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把相关的知识点画下来,认为重点的要用红笔做记号。

2.把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3.要做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第二轮:各学科各单元的专题知识复习(叫做检查装备):1.买一本有一,二轮复习的辅导书,像点拨,5年中考3年模拟等等。

在做习题的时候要把不会的题的相关知识重复看一遍,并做好记号,表明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但不会。

2.要详细做各单元的复习题,不要漏掉知识点。

有难题要看原理。

往往一道题含盖的知识点很多,这类综合题是最练习头脑的。

3.要总结公式,定理,要领,单词,语法,诗词,文学基础,化学方程式,反应原理,各种实验等等。

第三轮单科目的知识整合:1.做一些单科的历年的中考习题,可以看答案,问老师和同学,看答案的目的是学习中考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时学习中的不良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

把做错的题用红笔画下来,并改正,写不下的要粘小条。

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来,以备考前浏览用。

2.在做题中总结解题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课本中没有还必须要会的知识。

这部分的知识要用小本笔记记下来做考前浏览用。

因为不是每天都能用上,所以会忘记的。

3.建立一个错题集,不要重新抄录题目再重做。

要把你做的中考习题集留好,能订的订在一起,最好能用一个分页夹来装材料。

第四轮:仿真模拟强化复习:1.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

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足之处。

有错误的卷子要留好订好。

备用不能扔。

把每次统一模拟考试的卷要留好订在一起。

有能力的话,要找其它同考区(县)的模拟题做,还有重点中学自出的考前模拟题(指有中考教师参加出题的学校)。

2.要在解题的时候掌握技巧,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能用巧算的用巧算,能用公式的用公式,总之要在做题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技巧。

3.要在做题的时候养成边做边检查的习惯,如果这时候还有写错字,做错题,抄错题等不良习惯,这可就是你中考的杀手了。

这些平时不太重视的毛病这时就是一条拦路的虎了。

每每高分都和你擦肩而过。

后悔不已。

第五轮:强化中考考点,压轴大总结:1.找各学校的压轴题来做,历年也可以,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没出过的题在这里进行复习时,今年可能就会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学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换压轴习题,加大见视。

第六轮:考前浏览,(考前一个星期)1.把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册)和总结拿出看,这个时候会的就会了,不会的就还是不会了,只能如此了。

2.把以前所有做过的习题集册拿出来看,由其是错题,看一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犯什么样的解题错误。

这些错误要在中考的时候避免再现。

3.把课本知识再从头看一遍,看一看自己画的重点和要点,再记一遍,有利于考试时的思考。

数学: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

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物理: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重在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对课本上的试验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书上的试验都填全就行了,这是考试的重点。

物理学分声学,光学,电学,热学,力学。

就这几部分。

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

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

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

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力学比较多: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化学: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

要正确书写化学式和方程式,熟记各种药品的俗称,颜色,气味。

要熟练质量分数的计算,这是重点,初中的化学计算只有这一个,所以必需要会。

各种气体的制取,收集都是重点,还要多做习题掌握题型。

生石灰:CaO 熟石灰,石灰水,消石灰:Ca(OH)2 铜绿,孔雀石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纯碱、苏打:Na2CO3 双氧水:H2O2明矾:KAl(SO4)2•12H2O 干冰:固态CO2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混合 NaOH, CaO 食盐:NaCl 小苏打:NaHCO3 苛性钠、烧碱、火碱:NaOH 沼气:CH4 大苏打、海波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 CaCO3 醋酸:CH3COOHNH3 17 氨气无色刺激性气体HCl 36.5 盐酸无色挥发性酸CuSO4 160 硫酸铜白色固体/蓝色溶液H2SO4 98 硫酸无色腐蚀性酸BaSO4 233 硫酸钡白色(固体)沉淀FeSO4 152 硫酸亚铁淡绿色溶液(晶体)ZnSO4 161 硫酸锌白色(无色)晶体NaOH 40 氢氧化钠无色腐蚀性碱溶液KOH 56 氢氧化钾无色腐蚀性碱溶液Mg(OH)2 58 氢氧化镁白色(固体)沉淀Ba(OH)2 171 氢氧化钡无色溶液H2O2 34 过氧化氢无色液体FeO 72 氧化亚铁黑色固体Fe2O3 160 氧化铁红色固体粉末MnO2 78 二氧化锰黑色固体粉末FeCl3 162.5 氯化铁淡黄色溶液FeCl2 127 氯化亚铁浅绿色溶液CuO 80 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CaO 56 氧化钙白色固体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绿色固体粉未语文:把握重点巧用方法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