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教案(人民版选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范文

人教版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范文

人教版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精选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背景;(2)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3)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客观、公正的历史观;(3)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历史背景;(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背景;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讲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历史背景;(2)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3)阐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5. 案例分析:(1)选取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实际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2. 让学生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启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教案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教案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这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只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一次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三、学法指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一战的性质和结果(战争的结束,并没使帝国主义之间的争斗停止。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想一想: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地位为什么不同?(揭示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就是国家的经济和军事等实力。

)议一议:针对《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受益者是谁?对德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揭示列强召开会议的真正目的;和约中对德国军事和殖民地的问题,将会激起德国复仇的情绪。

)说一说:凡尔赛体系的含义。

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新秩序”进行适当的讲述:(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主要包括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会议的影响等几个主要问题。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强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

选修三专题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

选修三专题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

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年 轻的使节,态度坚决。(据理力争)
日本代表牧野——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 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 (“沉默 的小伙伴”)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对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 题谈起来滔滔不绝(“无足轻重的伙伴”)
中心议题? 实质议题?
战胜国间的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 间的矛盾
4、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参与制定 B.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受到打击 C.中国的主权完整受到尊重 D.体现了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的原则 5、下列条约中涉及中国主权的有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 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凡尔赛和约》副本
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正义要 山东省 求,把德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 日本,中国的主权利益被出卖。
想一想:这上面有中国代表的签名吗?结 果如何?
法国元帅福煦说:这不是和 平,这是20年的休战。列宁 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 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 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你是如何理解两段话的? 激起了德国与他国的矛盾(民族复仇 这一幅漫画刊登在1921 情绪),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
欧洲安全问题
《洛迦诺公约》暂时缓解,德与法平坐,提高 了德国国际地位,为复活奠基。
国际裁军问题
制造和缓假象,疯狂扩军备战。 《非战公约》——宣示性的国际文件
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 端或冲突。是二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 要法律依据,并未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打开缺口---- 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 名存实亡---- 20世纪30年代初德、日侵略 彻底瓦解----二战爆发后

历史: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课件(人教大纲版)

历史: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课件(人教大纲版)
“凡尔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华盛顿” 凡尔赛 华盛顿 一、巴黎和会(1919年初) 年初) 巴黎和会( 年初
1、巴黎和会的召开 、 2、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 、 3、《凡尔赛和约》的签定 、 凡尔赛和约》 4、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
年初) 二、国际联盟的成立(1920年初) 国际联盟的成立(1920年初 1922) 三、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华盛顿会议(
练习: 练习: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对德的战争,但后来没有在《凡尔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对德的战争,但后来没有在《 条约》上签字的国家有( 条约》上签字的国家有( )

D
A、英国 、
B、日本 、
C、法国 、
D、美国 、
2、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是( 、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是(
⑶法国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法国 法国的目的: 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在欧洲大陆的霸权。除收回失地外 还要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还要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⑷意大利的目的: 扩大领土 ⑸日本的目的: 要求把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 日本的目的:
的权利合法化, 的权利合法化,巩固在东亚和
美国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①根据一、二、三、美国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一、 回答:取消英法等大国战前分赃密约, 根据五、 十一、十二,美国的意图何在? ②回答:取消英法等大国战前分赃密约,凭借经济实力打破老牌 根据五、十、十一、十二,美国的意图何在? 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夺取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势力范围和关税壁垒,夺取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回答:企图扩大美国在欧洲的势力,控制欧洲。 回答:企图扩大美国在欧洲的势力,控制欧洲 争夺世界霸权。打破英法海上垄断,控制海洋。 争夺世界霸权。打破英法海上垄断,控制海洋。 根据十四,美国要求成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什么? ③根据十四,美国要求成立国际联盟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企图利用国际联盟,操纵国际事务, 回答:企图利用国际联盟,操纵国际事务, 美国当时的国际地位 国际地位? ④美国当时的国际地位? “一战”中大发横财 一战” 一战 中大发横财, 掌握世界领导权。 经济实力超过英、 掌握世界领导权。,经济实力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一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 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三 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学案

学案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课标要求]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一、召开巴黎和会,建立凡尔赛体系1.背景(1)一战使国际关系格局和大国力气的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①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摧垮;英、法、意等战胜国也被大大减弱。

②帝国主义力气对比最突出的变化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和美国力气的快速膨胀。

战后英国成为债务国,开头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巨人,成为最大的债权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开头由英国伦敦向美国纽约转移。

(2)资本主义各战胜国制定争霸方案①美国: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方案,想利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

②英国:依据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为抗衡法国、制约苏俄,反对肢解或过分减弱德国;为巩固既得利益,恢复和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要求保存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些领地;利用日本的支持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

③法国:其目的首先是大大减弱甚至肢解德国,并企图在东欧建立亲法屏障,最终树立起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此外,还要扩大在非洲和近东的殖民地。

④意大利:想占据南斯拉夫、奥地利和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在地中海地区称霸。

⑤日本:日本的如意算盘是攫取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省的全部权益,并共享战前德属太平洋岛屿,巩固它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2.建立(1)召开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召开: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心议题是争辩对德和约问题。

会议由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2)签订《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签订,规定:第一,德国担当发动大战的罪责。

其次,调整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地区交国际联盟代管,15年后进行公民投票打算其归属,在此之前,法国有权开采萨尔煤矿;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据15年,东岸50公里宽的地带不能设防。

历史选修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学案

历史选修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学案

本单元学习要求: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导入:请同学们看第二单元引言的图片,图上这份和约是由法国保存的一个副本,《凡尔赛和约》被签上字,封装好并装饰上缎带。

和约上留下了世界上重要领袖们德亲笔签名。

法国保存的条约正本被德国军队在二战中的1940年夺得法国档案后毁掉了,因为德国人深深痛恨这个和约,条约的另外两个正本被英国和美国所保存。

战争仅仅是帝国主义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它仅为实现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

而外交是政治的延伸,因而,争夺只不过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旁。

合作探究:第一课巴黎和会一.1.阅读课本P24第一目,思考:⑴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⑵看课本P25(巴黎和会“三巨头”),可以得出参加国在会上的地位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2.美国总统威尔逊。

曾任大学校长和教授,博学多才,工于辞令,手拿十四点原则,作为解决战后世界问题的纲领,迷惑了不少人,人称“百灵鸟”。

回答:⑴参加和会的意图?⑵在以下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原因:①处理德国问题上:②中国山东问题上:③建立国联问题上:阅读材料:“一、公开达成公开的和平约定……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三、尽速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

四、……五、自由地、坦率地和工正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 ……十、在各国的地位中得到维护和保障的奥匈各族人民得到自主发展的最自由的机会。

十一、……塞尔维亚应得到自由和安全的通往海洋之路。

……应建立各巴尔干国家政治和经济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国际保证。

十二、应保证现在土尔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的生命安全和自主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3专题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教学素材)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3专题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教学素材)

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教学素材)【探究点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1)史料一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其性质如何?【提示】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的规定。

是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规定。

(2)史料二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提示】英、法、日。

日本。

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及胶州湾租借地。

(3)史料三“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规定?【提示】指日本趁一战之机迅速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

美国。

日本通过上述条约,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巩固,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4)史料三“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反对一国独霸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史论拓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本内容、评价及其不稳定的主要原因(1)基本内容:《凡尔赛和约》连同与德国盟国签订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合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评价①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②进步性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

b.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促使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③局限性: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而且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发展,必将走向瓦解。

(3)不稳定的主要原因①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建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关系格局必将被打破。

②该体系不仅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隐藏着很多矛盾。

如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案
学生:由于西方列强忙于一战,在华盛顿会议前,中国被日本独霸。
教师:在“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下,对哪个国家会更有利?为什么?
学生:美国。因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教师:因此,《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谁在亚太的扩张受到了遏制?
学生:日本。
教师:日本以后有没有力图冲破这种遏制?
展示:
各方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德曼
这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
教师:通过谢德曼的话,我们能够看出德国人对于和约是什么态度?
讲述《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实质。
掠夺性条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是暂时的、不稳固的。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及评价。
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俄国,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则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了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探讨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说明:通过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胜利者的会议——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教师:哪些国家有资格参加巴黎和会?
学生:一战的战胜国有资格参加巴黎和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2.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重点:1、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及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国际联盟的成立及其历史地位。

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亦非理想的国际和平体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
1.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
(1)基本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和大国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
化,最突出的变化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和美国力量的迅速膨胀。

(2)具体表现: ①摧垮了四大帝国。

②英、法、意在战争中受到极大削弱。

③英国在战后开始失去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世界金融中心开始
由伦敦向纽约转移。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19年1月18日,凡尔赛宫。

(2)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3)中心问题:讨论对德和约问题。

(4)代表:①共有27国代表参加。

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德国作为战败国被排斥
在会议之外,听候处置。

②操纵和会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主要内容: ①德国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

②调整德国的疆界。

③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

④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
拥有重型武器,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

⑤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
由一个赔偿委员会确定赔偿总额和赔偿方式。

(3)影响:①它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

②它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

三、国际联盟的建立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饱经战祸的各国人民渴望找到根除战争、保障持久和
平的途径。

(2)在人民的强大压力下,一些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了建立国际组织的建议。

(3)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

2.建立: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3.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4.主要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

5.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厅,其中行政院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6.美国与国联:美国是国际联盟的发起者,但由于国联的成立并没有给美国带来多少实际利益,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四、华盛顿会议:
1.历史背景:
(1)巴黎和会之后,协约国各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华盛顿会议:
(1)召开: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正式开幕。

(2)主要议题:一为限制军备问题;二为处理有关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
关系问题。

3.签订条约
(1)《四国条约》:①目的:解决英日同盟问题。

②国家:美、英、日、法四国。

(2)《五国条约》:
①签约:1922年2月6日,五国缔结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
国条约》。

②内容:规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舰的比例为5∶5∶3∶1.75∶1.75。

③影响:a.地位:是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

b.意义:美国在海军军备上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地位,而日本海军
实力的发展暂时受到限制。

(3)山东问题的解决:①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悬而未决。

②条约: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和《附约》。

③结果: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与胶济铁路路权。

④影响:是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规定的修正,也是中国在华盛顿
会议期间所取得的一项外交成果。

(4)《九国公约》:
①原因: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商讨解决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而中国
问题是这一议题的核心。

②签订:1922年2月6日,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
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③内容:确立了美国主张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④影响:为美国排挤英、日,加强对华扩张准备了有利条件。

4.影响:
(1)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
国主义列强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2)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重大成果,日本独霸中国的狂妄野心受到压制。

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依然如故,中国革命仍面临艰巨的任务。

(3)华盛顿会议通过《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确立起来的远
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秩序,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4)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五、难点突破: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特点与评价
特点:
(1)是列强之间实力对比的产物,并隐含着很多矛盾。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实力均势必然会被打破,所以此国际关系格局不会长久。

(2)带有大国强权的政治色彩。

(3)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剥削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体系,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

(4)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以英法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但开始向欧洲两侧延伸——华盛顿体系及苏联建立。

评价: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利益冲突,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

它促使20 世纪20年代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之上的,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它自身隐藏着许多矛盾,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它必将走向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