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卫生体制改革 加强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心得体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习心得201X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公众的企盼中公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心得体会。
作为《意见》实施细则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也正式公布。
医改,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新医改方案从无到有,集思广益,数易其稿,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期望。
下面,就近期医改学习谈谈心得。
一、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
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还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服务条件和水平差距还比较大。
理想的医疗服务体系应该是金字塔型:初级医疗保健覆盖基层,提供全科服务,而塔尖是具有高精尖技术的大医院,提供专业服务。
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倒金字塔型:优秀卫生人才及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而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却人才匮乏,缺医少药。
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要到城市、到大医院去看病,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
正所谓农民看病跑断腿,市民看病排长队。
医疗行业医疗人才培养整改报告

医疗行业医疗人才培养整改报告背景介绍:在医疗行业中,医疗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医疗人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健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培训体系不完善、人才供给不足等,医疗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报告旨在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以改善医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问题分析:1. 培训体系不完善:当前医疗人才培训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培训课程不够全面、深入。
2. 实践环节不足:医疗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充足的实践机会,无法真实模拟临床操作和情景。
3. 培养方法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多元化的培养方法。
4. 人才供给不足:医疗人才市场供给不足,人才缺口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医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1. 提升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医疗人才培训体系,包括全面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材料,覆盖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全方位培养。
2. 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临床实习和模拟操作,提供真实的临床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和临床经验。
3. 多元化培养方法:引入新的培养方式,如远程教育、在线学习和虚拟实境等,创新培养方式和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 优化人才供给: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培养投入,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医疗人才市场供给能力,建立健全的人才供需机制。
实施计划:为了有效推进上述改进措施,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1. 建立专门的医疗人才培训机构: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医疗人才的培训和认证工作。
2. 开展培训课程和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讲座和研讨会,提供全面系统的医疗人才培训。
3. 注重实践环节: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增加实践机会,积极与卫生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4. 推广多元化培养方式:积极推广和应用远程教育、在线学习和虚拟实境等新兴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学习机会。
从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看卫生教育的发展方向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1期从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看卫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傅海虹(内蒙古医学院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摘要]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对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医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医改方案并不是最终的方案,需要不断地试点、摸索,加大对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探讨我国卫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应大力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使中医教育回归。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教育;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0)01—0120一03一、我国新医改对卫生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新医改方案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改革的理念上,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这是一个重大创新;二是在改革的原则上,明确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是在近期改革的重点上,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
四是在改革的基本思路上,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五是强调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方案中一些重大改革,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新医改方案一波三折,北大、复旦、还有国外的卫生研究机构参与了新医改方案的设计与研究。
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在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面是相对薄弱的。
而且,在卫生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也非常薄弱。
“一个目标,四大体系”的能否达成,取决于“八项支撑”。
从字面上来看,“八项支撑”当中,卫生教育似乎更多的体现在科技与人才体制机制上了,但实际上,其他七个方面无不和卫生教育息息相关,无不牵扯到卫生管理人才的问题。
以公立医院的改革为例,改革之难并不是因为要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去替换旧的管理模式,而在于很大一部分公立医院根本没有管理,充其量是一种惯性的运作。
在中国如此庞大的医疗机构中建立管理制度,从无到有,整体完成一种蜕变,这其中既没有成熟的管理理论,也没有足够的卫生管理人才,难度可想而知。
高等医学院校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关 键 词 医 药 卫 生 体 制 改 革 ; 等 医 学 院校 ; 务 高 服 中 图 分类 号 R17 9 文献 标 识 码 A D . . 7/ YS 2 1. . 5 OI 03 0 1 8 YX H. O0 0 0 52
Th a tc n o g to e i a l g sa d Un v r ii sf rM e i a n a t e v c f r ePr c i ea d Th u h f M dcl Co l e n i e ste o d c l d He lh S r i eRe o m e a
a iefrm e c la d h at yse . dvc o dia n e lhs tm
K e o ds M e ia n e l y tm eo m ; e ia le e ;evie yw r dc l dh at s se rf r M dc l a h Colg ss r c
lv l fp i ayh at a e M e ia olg sa du v riiss o db op a h oeo u lche lhs r iea d f c a r vdep iy e e o rm r e l c r ; h dc l le e n nie ste h ul et lyt er l fp b i at e vc n ore.ndp o i ol c c
摘要
高 等 医学 院校 应 为贯 彻 落 实新 医 改方 案 , 进 我 国医 疗 I 事 业 发展 提 供 人 才 、 力 和 科 技 支 撑 : 向基 层 , 推 J 生 智 面 培
养 应 用 型 医 学 人 才 ; 挥 优 质 医疗 资源 辐 射 作 用 , 动 基 层 医 疗 水 平 提 高 : 公 共 卫 生 服 务 方 面 发 挥 生 力 军 的 作 用 ; 医 药 发 带 在 为 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咨询。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如今,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尽管我们拥有庞大的医疗卫生人员队伍,但是面对庞大的人口和日益复杂的疾病,我们国家依旧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和人才短缺的现实问题。
因此,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成为了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增加专业医学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医学院校的办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临床实习等环节。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另外,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对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疾病的种类和治疗手段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起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桥梁。
通过与临床单位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需求,培养出具备实践经验的医疗卫生人才,提高医疗水平。
此外,为了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我们还需要注重道德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医疗行业中,医者仁心、尊重生命等道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通过开设医学伦理等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并将其内化为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准则。
总之,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只有通过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加强与实际需求的对接以及注重学生的道德人文素养培养等措施,才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具备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医疗卫生人才。
这也是实现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公立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卫生服务、医疗救治、科研教学等多项重要职责。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医院整体实力,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公立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疗人才的引进。
面对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医院需要制定具体的引进政策和计划,吸引优秀的医疗人才加入。
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医疗人才。
此外,医院还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人才交流等方式引进并培养医疗人才。
其次,公立医院应该注重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医疗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医院可以组织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教学和讲座,提高医疗人才的专业素养。
同时,医院还可以开展岗位轮岗、交流学习等活动,拓宽医疗人才的视野和经验,提高其综合能力。
再次,公立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医院可以制定详细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对医疗人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同时,医院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激励、职称晋升、荣誉评选等方式,激励医疗人才不断进取,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公立医院还可以加强医疗人才的团队建设。
医院可以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医疗团队,充分发挥各个医疗专业的优势,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水平和综合实力。
医院可以组织举办团队培训班、团队建设活动等,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最后,公立医院与社会各界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训、科研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和优势,促进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另外,医院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院自身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
“新医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卫检专业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01$21(3$&)%)()0%((
科技风 ./.0 年 1 月
新医科背景下产教融合 培养应用型卫检专业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邢志勇$) 4何 涛$) 4宗子傲$) 4范传滨$) 4庞雅琴$)
%&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广西百色!#;;$$$ "&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广西百色!#;;$$$
要任务"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技术依托"是公共 实用型卫检专业人才)*&
卫生的眼睛 #
$ )* &
教育部于
年将卫生检验专业更名
现有卫检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不
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我校卫检专业于 年开始招 够未能体现新医科理念
生"已连续招生 届"共招收学生9 余人"毕业学生 #新医科$对卫检专业提出了新要求"即传统医学技术
作原理和操作使用仍较生疏"不能满足职业需要);* +调查
发现"大量卫检专业人才选择大中型医院机构进行工作或
报考大中城市的公务员等"而不愿意到基层从事卫生检验
与检疫工作)*& 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卫检专业的育人体
系需完善"有必要建立知识%能力' 技能( 和情感' 情怀( 等
立体式多维度的卫检专业人才培养育人体系&
程"吸纳适用性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 力"对立足于区域相关产生及经济发展"服务于基层卫生
完善基层实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卫检专 检验与检疫工作"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构建应用型医学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教学 的措高学历教师承担 实验教学 任务 , 鼓励 现有实验 教学人员 和技术人员通过在职 学习 和进 修提 高学历 和能力。定期开 展新型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交流 、 教学竞赛 、 外交流 、 对 专题 讲座 和教学技 能训 练 , 高教 师教学水 平 , 证实验教 学的 提 保
提 高 实践 能力 保 驾 护 航 。 ( ) 二 实践 教 学 师 资 。
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二、 实践 教 学 内容 体 系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 , 善实践 教学内容体 系。内容体 系 完
三 层 次指 “ 础 验 证 性 实 验 、 合 设 计 性 实 验 、 新 科 研 实 基 综 创 验 ” “ 堂 实 验 教 学 、 程 见 习 、 业 实 习 ( 计 )社 会 实 践 ” ,课 课 毕 设 、 四个 模块 形 成 实 践 教 学 链 , 穿 学 生 在 校 全 程 。 贯 基础 验 证 性 实 验 主 要 培 养 学 生分 析 、 决 问题 能力 和 基 解
课外学 习, 如科 研训 练 、 创新大赛等 , 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 学
习、 军训 、 就业指 导 、 社会 实践 、 劳动锻炼等 培养学生 的创新
精神与能力 _。 2 三 、 践教 学条 件 体 系 实
( ) 学平 台。 一 教
基 础 实 验教 学 平 台 : 大 实 验 课 程 及 综 合 性 、 计 性 实 加 设
、
构 建 实 践教 学体 系
构建实践教学体 系 , 是根据培 养 目标 , 就 运用 系统科 学 的理论 和方法 , 对组 成实践 教学 的各 要素进 行整体 设计 , 通 过落实各实践环节保 证整 体 目标的实 现【 。根据应 用型 人 1 J
才培 养 的 目标 定 位 , 校 构 建 完 善 “ 个 目标 、 个 体 系 、 学 一 三 三 个层次 、 四个 模 块 ” 的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一 个 目标 就 是 “ 强 基 加 础 、 养能力 、 重素质和发展个性”三个体系就是 “ 培 注 , 内容 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 平性 的恶化 、 众“ 群 看病难 , 看病贵” 矛盾 日益突 出、 市场化导向致 医德 沦丧等问题进行反恩 需要 , 更新观念 , 培养出合格 的、 秀的应用型 医学人 才。 优
关 键 词 : 生 体制 改革 ; 用型 ; 卫 应 医学人 才 中 图分 类号 :,2 C 0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2 62 0 )7— 0 6—0 17 —14 (0 6 0 0 3 2
下 。第 二 , 医疗 卫 生 体 制 改 革 不成 功 的重 要 原 因是 , 当前 的一 些 改 革 思 路 和 做 法 。都存 在 很 大 问题 ,现 在 医疗 卫 生 体 制 出 现 商
业 化 、市 场 化 的倾 向是 完 全 错 误 的 , 背 了 医疗 卫 生事 业 的基 违 本 规 律 。 中 国 医疗 卫 生 体 系从 改 革 前 被 国 际组 织 推 崇 的典 范
素 ,而 更 多 要 归 因 于体 制 、机 制 以及 医 药 购销 和 医 疗 服务 市 场 化 过 程 中带 来 的 各种 不 合 理 因 素 。 个 实证 是 江 苏 省 宿迁 市 从 一
机 构不 全 , 施 落 后 , 术 低 下 , 设 技 对疫 病 监 控 、 预警 、 流行 病 学 调 查 等关 键 岗位 ,只安 排 几 个 人应 付报 表 。使 得 控制 疫 情 的应 急 能力 急 剧 下 降 。改 革 开 放 前 已被控 制 的部 分 传 染 病 、 方 病 开 地 始 死 灰 复 燃 , 染病 患病 人 数 仍 居 高 位 。 调 查 统计 ,9 5年 后 传 据 19
中 国仅 列 14位 。 4
最 近 ,国务 院发 展研 究 中心 公 开 发 表 一 份 《 中 国 医疗 卫 对 生 体 制 改 革 的评 价 与 建 议 》 的研 究 报 告 , 为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认 中 国 的 医疗 卫 生体 制 改 革 从 总 体 上讲 是 不 成 功 的 。 个 报 告 引 起 这
疫 体 系 几 乎 不 知 所 措 ,特 别 是 广 大 农 村 的卫 生 防疫 网底 疏 漏 ,
物 、 教 育 支 出 后 的 第 三 大 消 费 。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 将 近 五 成 (8 9 ) 4 . % 的居 民应 就 诊 而 未就 诊 , 9 6 的居 民 应 住 院 而未 住 2 .% 院 ,突 出反 映 了群 众 “ 病 难 ,看 病 贵 ” 的基 本 状 况 。 近 8年 看 (9 6— 0 3年 ) , 院人 均 门诊 和 住 院 费用 平 均 每 年 分 别增 19 2 0 来 医 长 1% 和 l% , 3 l 大大 高 于 人 均 收入 增 幅 1I这 其 中有 合 理 的 因 2,
1 2 卫 生筹费和卫 生服务享有公平性的忐化 .
由于 财 政分 权 和 卫 生 事业 分 权 的双 重 推进 ,经 济发 展 的不 平 衡 直 接 转 化为 卫 生 享 有 上 的差 距 。 财 政 分权 改 革 以来 ,出现
了卫 生 资 源 配置 不 公 平 的状 况 ,0 0年 中 国卫 生筹 资 的 公 平 性 20 在 WH O的 1 1 会 员 国中 排名 18位 , 位 倒数 第 4 仅 稍 好 9个 8 排 , 于 巴西 、 甸 和 塞 拉利 昂。就 卫 生 筹 资 的公 平 性 而 言 , 国卫 生 缅 中
社 会 的 高度 关 注 和 广 泛 议 论 。 告 最 引 人 注 目的结 论 是 如 下 两 报 点: 一, 第 目前 中 国 的 医疗 卫 生 体 制 改革 基 本 上 是 不成 功 的 , 主 要 表现 为 , 医 疗 服 务 的 公 平 性 下 降 和 卫 生 投 入 的 宏 观 效 率 低
“ 落 ” 当 前 的 反 面案 例 , 果令 人 深 思 。 沦 为 结
1 在我 国医疗体 系建设中必须正视的 问题
1 1 公 共 卫 生体 l 出观 薄 稿 偏 废 .
市 场 化 和 分 权 化 改 革 的 一 个 直 接 后 果 是 公 共 卫 生 和 疾 病
13 群 众 “ 病唯 , 病责 ” . 看 看 矛盾 日量 突 出
20 0 3年第 3次 国 家卫 生服 务 调查 结 果 显 示 : 国医疗 服务 我 费 用 增 速 已 超 过 人 均 收 入 的 增 长 ,医 药 卫 生开 销 成 为 家 庭 食
防 疫 体 系偏 废 、 弱 , 薄 在某 些领 域 特 别 是 公共 卫 生 领 域 方 面 , 一 些卫生、 康指标下降。 抗击“ 健 在 非典 ” 期 , 少地 方 的卫 生 防 初 不
结 核病 又 有 回升 迹 象 ,目前 全 国 结核 病 患 者人 数 约 4 0万 ,仅 5
19 99年开 始 的 市 场 化 改革 , 医疗 机 构 全 部 推 向市 场 , 将 实行 私 有 化 , 这 场 效 仿 “ 国模式 ” 改革 中 , 府 的负 担 确 实 是减 在 美 的 政 轻 了 , 医 疗 费 用 随 之迅 速 上 涨 , 但 老百 姓 “ 病 难 , 病贵 ” 问 看 看 的 题变得更为突出。
维普资讯
Vo. 4 1 2 20 6 No 7 o .
反 中 卫 体制 思 国 生 改革 加 应 型 学 才的 养 强 用 医 人 培
黄 玲
407 ) 3 04 ( 汉 理工 大学 高等 教 育 研 究 所 , 武 湖北 武 汉
摘
要: 面对我 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 的现状 , 必须对公共卫生体系出现薄弱偏废 、 卫生筹资和卫生服 务享有
体 制 成 为 世 界 上 最 糟 糕 的体 制 之 一 。 公 平 性 和 宏 观 效 率 的 低 下 , 致 了消极 的社 会 与 经 济 后果 。它不 仅 影 响 到 国民 的健 康 , 导 也 带来 了诸 如 贫 困、公 众 不满 情 绪 增 加 、群体 间关 系失 衡 等一 系 列社 会 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