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合集下载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3
塔吊东北角上下部分无偏差,两头部位向排渣机侧偏差
4
塔吊东南角上下部分无偏差,两头部位向排渣机侧偏差
塔吊臂南南方向
测量人
复测人
注:1、#1机组塔吊基础观测基准点为锅炉钢架观测点,然后在塔吊基础打膨胀螺栓作为观测点,本次观测为塔吊安装开始顶升前塔吊基础初始高程观测记录,考虑观测误差和设备综合影响,本次观测基本反映当前情况.
#组塔吊基础高程及塔吊垂直度观测记录
测量日期:2018-05-21
序号
基准点标高(m)
前视读数
点位
后视读数
高差
标高(m)
沉降量(mm)
备注
1
1
塔吊基础东北角
2
2
塔吊基础东南角
3
3
塔吊基础东北角
4
4
塔吊基础东南角
序号
塔吊安装垂直度偏差
塔吊安装高度
塔吊安装偏差
备注
1
塔吊东北角向送风机支架侧偏
2
塔吊东南角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风机支架侧偏
#机组塔吊基础初始高程观测记录之杨若古兰创作
测量日期:2018-05-21
序号
基准点标高(m)
前视读数
点位
后视读数
高差
标高(m)
沉降量(mm)
备注
1
1
塔吊基础东北角
2
2
塔吊基础东南角
3
3
塔吊基础东北角
4
4
塔吊基础东南角
测量人
复测人
注:#塔吊基础观测基准点为钢架观测点,然后在塔吊基础打膨胀螺栓作为观测点,本次观测为塔吊安装前塔吊基础初始高程观测记录,考虑观测误差和设备综合影响,本次观测基本反映当前情况.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相关停车楼8#塔吊变形观察方法及要求一、情况概述8#塔吊垂直度观察统计于9月25日对塔吊基础节顶部水平位移观察发觉,南北向水平误差约为15mm,为此次塔吊倾斜直接原因。

经过对以上数据统计分析及对现场勘察发觉,存在以下问题:1、无塔吊安装基础数据及塔吊基础误差数据,无法判定塔吊倾斜是由安装误差造成还是因为使用过程中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

2、观察点部署随意(数次观察点仪器安装位置不统一、观察频次也无具体要求),观察人员,仪器使用不固定。

观察数据不能真实反应塔吊垂直偏差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订本方法以规范塔吊观察,在一周到两周时间找出塔吊垂直偏差原因和确定塔吊安全情况,进而确定是正常使用还是拆除重装。

二、测量安排三、观察频次1、每两天测一次:定于9月28日、30日,10月2日、4日、6日、8日、10日。

2、同期对7#、9#、10#塔吊进行塔吊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最少每七天一次(9月28日起),责任人:7#—吴佳禄、9#—段玉龙、10#—包文。

四、数据搜集及报送观察数据整理后立即报送至:杨勇、陈芝轩、杨寿坤处。

报送立即,数据真实、有效。

五、观察点部署1、位移测量测点固定,每次仪器安装于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分1#、2#位进行两个角点测量),大臂方向统一置于东西方向。

沿塔高分上、中、下分别测设两个垂直偏差值。

2、基础不均匀沉降测量按图示位置选定一个测点,以15#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塔吊四个角点沉降观察六、对8#塔吊限制使用要求1、在未确定塔吊已可正常使用和变形仍在增加过程中,均只许可白天使用,严禁晚上使用,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而不能立即处理。

2、再次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用过程中若发觉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3、指挥人员到位(起吊点一人、落点一人),保持信号通畅,亲密关注塔吊整体变形情况,严禁出现拖、拉、拽等违规操作,坚持“十不吊”,在吊运物料过程中严禁挂碰任何物件,预防意外发生。

4、由指挥人员确保塔吊不超载。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表.doc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表.doc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表
施工单位:江苏东晟新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号:塔吊
工程名称
清风名苑1#-3#、5#-13#、15#-20#楼及地下车库工程
测量仪器型号
水准仪
塔吊位置
基准点编号
基准点高程(m)
±0.000
观测点
编号
观测
日期
后视
(m)
后视读数
(m)
前视读数
(m)
高程
(m)
沉降值
(mm)
说明
A
±0.000
(mm)
偏东
(mm)
偏南(mm)
偏东
(mm)
偏北
(mm)
观测平面图
建设
单位
备注
技术负责人:测量人: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编制:测量:记录: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垂直度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清风名苑1#-3#、5#-13#、15#-20#楼及地下车库工程编号:塔吊
观测日期
高度
(m)
轴线编号:
1轴A轴
轴线编号:
1轴B轴
轴线编号:
2轴A轴
轴m)
偏西
(mm)
偏北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措施

关于停车楼8 #塔吊变形观测措施及要求一、情况概述8#塔吊垂直度观测记录于9月25日对塔吊基础节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发现,南北向水平误差约为15m m,为此次塔吊倾斜的直接原因。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对现场的勘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无塔吊安装基础数据及塔吊基础误差数据,无法判断塔吊倾斜是由安装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2、观测点布置随意(多次观测点仪器安装位置不统一、观测频次也无具体要求),观测人员,仪器使用不固定。

观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塔吊的垂直偏差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本措施以规范塔吊观测,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找出塔吊垂直偏差的原因和确定塔吊的安全状况,进而确定是正常使用还是拆除重装、测量安排三、观测频次1、每两天测一次:定于2009年9月28日、30日,10月2日、4 日、6日、8日、10日。

2、同期对7#、9#、10#塔吊进行塔吊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至少每周一次(2009年9月28日起),责任人:7#—吴佳禄、9#—段玉龙、10#—包文。

四、数据收集及报送观测数据整理后及时报送至:杨勇、陈芝轩、杨寿坤处。

报送及时,数据真实、有效。

五、观测点布置>1V1 | I ■,H,1、位移测量测点固定,每次仪器安装于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分1#、2#位进行两个角点的测量),大臂方向统一置于东西方向。

沿塔高分上、中、下分别测设两个垂直偏差值。

2、基础不均匀沉降测量按图示位置选定一个测点,以15#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塔吊四个角点的沉降观测六、对8#塔吊限制使用的要求1、在未确定塔吊已可正常使用和变形仍在增加过程中,均只允许白天使用,禁止晚上使用,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

2、再次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3、指挥人员到位(起吊点一人、落点一人),保持信号畅通,密切关注塔吊整体变形情况,禁止出现拖、拉、拽等违规操作,坚持“十不吊”,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禁止挂碰任何物件,防止意外发生。

塔吊及基础底板垂直度检测与沉降观测记录,越冬

塔吊及基础底板垂直度检测与沉降观测记录,越冬

阿城百姓花园A区1﹟楼塔吊及基础底板垂直度检测与沉降观测记录哈尔滨建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概况一、1、阿城百姓花园A区1﹟楼工程,位于阿城区解放大街万顺宾馆对面,工程建筑面积13412.29㎡,大体呈一字型。

建筑物总长为50.6m,总宽度18m,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

主体一层为餐厅,二-十六层为民用住宅,框剪结构。

由于气温逐渐回升,本工程开始进入解冻期,为保证越冬工程复工后的工程质量,解冻前要对现存的建筑物、机械设备等做好沉降观测,并下越冬前的沉降测量值进行比较,前将结果上报监理公司及建筑公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塔吊进行垂直度检测和基础有无冻害检查。

质量标准:塔吊倾斜度25mm范围内。

建筑物及塔吊基础沉降观测为均匀沉降观测。

塔吊基础十字梁顶设计标高为-4.0m。

基础底板顶设计标高为-4.60m。

3、操作过程:将仪器架于图中所示位置,对建筑物基础底及塔吊基础进行抄测正值超出设计标高,负值低于设计标高。

1)以±0.000为基准点下返4.6m对基础底板进行抄测,见图。

2)以±0.000为基准点下返4.0m对塔吊基础顶进行抄测,见图。

3)将经纬仪架于A点对中整平视B点对塔吊架臂垂直度进行检测,塔吊向北微偏20mm。

4)将经纬仪架于C点对中整平视D点对塔吊架臂垂直度进行检测,塔吊向东微偏20mm。

检测结果:基础底板与塔吊基础沉降观测为均匀沉降。

说明越冬维护及防风解冻前基础未受冻害。

塔吊倾斜度为允许偏差范围内。

检测合格。

阿城百姓花园A区1﹟楼工程项目部年月日越冬检查记录参加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年月日基础承台、承台梁全部施工完毕,冬期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对基础承台、承台梁进行越冬维护。

冬季越冬维护期间对基础底板进行了不间断跟踪测温,温度均在正温以上(10C-30C)。

基础无受冻。

在年施工准备期间,根据天气情况撤出基础底板覆盖物后,观察基础无受冻害现象。

经现场观察及过程跟踪测温检测,本工程在越冬维护过程中,维护方案经济合理,能保证该工程的结构使用功能,经受住实际检验,因此,认为本工程在越冬维护及防风解冻前基础未受冻害,工程的实体质量符合要求。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之老阳三干创作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施工单元: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郑州市中原区年夜李-西岗(1-2组)棚户区改造项目KG07-1地块安排房工程
丈量仪器型号
DS3
塔吊编号
2#塔吊
基准点高程(m)
观测点安插简图
观测点
编号JHMVUIV
观测日期
后视点
(m)
后视读数
(m)
前视读数
(m)
高程
(m)
本次沉降值(mm)
累计沉降值(mm)
A
B
C
DABC源自DABC
D
审核: 丈量: 记录: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观测点
编号
观测日期
后视点
(m)
后视读数
(m)
前视读数
(m)
高程
(m)
本次沉降值(mm)
累计沉降值(mm)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审核: 丈量: 记录: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