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年龄分期和特点及生活护理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是家长和教育者都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一些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规律的概述:1. 婴儿期(0-2岁):这一阶段的婴儿主要的发展是满足生理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
婴儿在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着信任、安全,反之,婴儿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
这一阶段婴儿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成人的照顾,当感到饥饿、寒冷、不舒服而啼哭时如果能够及时得到母亲或其他抚养者的关心和照顾,他们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此外,父母需要多给婴儿做一些抚触,多一些身体接触、眼神交流、声音交流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意。
提倡母乳喂养的意义不仅出于营养学的依据,更有心理学的依据。
这对建立孩子的依恋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都具有重要作用。
2. 幼儿期(1-3岁):这个阶段是运动和探索的重要阶段,幼儿会学会爬行、行走、跑动等基本运动技能,并开始探索周围环境。
幼儿逐渐理解物体永恒性,即认识到物体即使被遮挡也存在,并开始建立简单的概念和记忆。
幼儿开始展示自我意识和自主性,表现出自己的意愿和偏好。
3. 学前期(3-6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开始学习语言、数学等基础知识。
他们也开始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4. 整个幼儿期的特点: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体来说,了解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引言:儿童时期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发育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需要特殊的保健方法。
本文将根据儿童的年龄分为幼儿期(0-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和青春期(12-18岁)四个部分,讲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以及相应的保健知识。
一、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成长的起点,此阶段的儿童特点如下:1.生理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肌肉发育,器官系统逐渐完善,免疫力较弱。
2.心理特点:个体化逐渐形成,表达能力不断增强,好奇心强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影响。
3.行为特点:活泼好动,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对语言和感觉敏感。
保健要点:1.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保证婴幼儿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坚持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
2.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儿童接触尖锐物品,保持室内安全,防止意外伤害。
二、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儿童进入学龄前教育的阶段,此阶段的儿童特点如下:1.生理特点:身高增长较快,乳牙逐渐脱落,永久牙逐渐生长。
2.心理特点: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社交能力渐增,学习态度的基础形成。
3.行为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增强,逐渐有自主玩耍的能力。
保健要点:1.营养均衡:合理搭配膳食,提供富含钙、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奶制品、肉类、蔬菜等的摄入。
2.安全教育:教育儿童遵守交通规则,强调安全饮食和正确使用家电等。
3.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健康体检的习惯。
三、学龄期(6-12岁)学龄期是儿童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此阶段的儿童特点如下:1.生理特点: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性别特征开始显现,牙齿换牙完成。
2.心理特点:社交能力进一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形成,开始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3.行为特点:学习主动性增强,注意力集中时间加长,运动能力提升。
保健要点:1.均衡饮食:营养摄入需求增加,增加蛋白质、钙、铁等的摄入,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特点和保健需求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
本文将围绕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及相应的保健方法进行探讨。
0-2岁:婴儿期婴儿期是儿童生命中最初的两年。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发展重点是身体和感知的发展。
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各个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此时的保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喂养:婴儿时期的主要营养来源是乳汁(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
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养分,有助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同时,确保婴儿足够的饮水量也是很重要的。
2.睡眠: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对他们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婴儿提供安全且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睡眠。
3.感染预防: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婴儿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
家长应保证婴儿的生活环境清洁,经常洗手并避免让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接触婴儿。
3-6岁:幼儿期幼儿期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阶段,此时儿童开始学会自主行动、语言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
针对幼儿期的特点,保健措施如下:1.营养均衡:幼儿期是儿童生长最快的阶段之一,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快速的身体发展和大脑功能。
家长应确保给幼儿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
2.充分活动:幼儿时期是儿童体验和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通过运动和活动,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协调性并发展社交技能。
家长应鼓励幼儿多参与户外运动,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早期教育: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和思维的黄金时期。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玩具游戏和参与幼儿教育课程等方式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认知发展。
6-12岁: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是儿童逐渐进入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
此时,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迅速,他们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龄前期儿童的特点,保健建议如下:1.均衡饮食:学龄前期儿童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来满足身体和大脑的需求。
家长应重视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蔬菜水果和谷物,避免过多食用高糖和高脂肪食品。
医疗卫生护理知识: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下)

医疗卫生护理知识: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下)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1.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较婴儿期减慢,已会独立行走,智能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增强,语言、思维、心理及应人应物能力发展较快。
前囟闭合,乳牙出齐。
易发生中毒和外伤等意外事故,又易患各种传染病。
易患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消化功能紊乱、感染及传染性疾病、外伤、中毒。
2.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周岁)为学龄前期。
体格生长减慢,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此期小儿易发生意外事故。
易患疾病:感染性及传染性疾病,患免疫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3.学龄期:自6~7周岁始至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为学龄期。
此期小儿体格稳步增长,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学龄期小儿一般发病率较年幼儿低,但一些儿童因适应困难而影响身心健康与发育。
易患疾病:近视、龋齿。
4.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为青春期。
体格生长再度加速,生殖系统发育增快,并逐渐成熟,智能飞跃发展。
青春期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以及社会对青年行为要求之间存在矛盾。
易患疾病:青春期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有时可发生甲状腺肿大、高血压、月经失调等。
热门推荐:护理专业知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练习题1.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答案:A)A.8周以内B.9周以内C.10周以内D.11周以内E.12周以内2.小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的时间是(答案:C)A.生后1~2个月B.生后2~3个月C.生后5~6个月D.生后7~9个月E.生后10~12个月一、生长发育规律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体格生长(重点)(一)体格生长的指标1.体重:出生体重平均3kg ,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 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kg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kg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8(7)kg2.身高: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 ,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
各年龄段婴幼儿的发育特征及教养策略

婴幼儿的发育特征和教养策略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来进行划分和讨论。
下面以出生后的头三岁为划分依据,分别介绍各年龄段婴幼儿的发育特征及相应的教养策略。
第一年龄段:出生至1岁发育特征:1.大部分时间花在睡觉、进食和排泄上。
2.视觉和听觉能力逐渐发展,开始对周围环境感兴趣。
3.开始学习基本的运动技能,如抬头、翻身、爬行等。
4.通过模仿和触摸学习认知。
5.喜欢通过发声表达情感和需求。
教养策略:1.提供安全、舒适和刺激的环境。
2.与宝宝保持亲密的接触和眼神交流,有助于建立感情和语言发展。
3.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
4.给予适当的自由,让宝宝自己探索和亲自参与。
5.鼓励宝宝通过表情、声音和触摸与周围环境互动。
第二年龄段:1岁至2岁发育特征:1.学习走路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2.语言能力逐渐发展,能够说出几个简单的词语。
3.开始发展社交能力,懂得分享和与他人合作。
4.兴趣范围扩大,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
5.开始形成自我意识,表现出坚持自己意愿的倾向。
教养策略:1.提供安全、宽敞的环境,鼓励宝宝大胆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2.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刺激,与宝宝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3.鼓励宝宝自己尝试穿脱衣服,吃饭等生活技能,培养自理能力。
4.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培养宝宝的自律能力。
5.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鼓励宝宝与其他孩子互动和分享玩具。
第三年龄段:2岁至3岁发育特征:1.运动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奔跑、跳跃等。
2.语言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出简单的句子。
3.逐渐理解社会规则和行为准则。
4.开始形成独立意识,表现出自主性和相对的顽固性。
5.对周围世界更加好奇,喜欢提问和探索。
教养策略:1.提供安全、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宝宝体力和认知发展。
2.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培养沟通能力。
3.给予宝宝适当的选择权,帮助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4.树立积极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帮助宝宝理解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保健要点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保健要点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可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像是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哇,听起来像个小小的成长旅程呢!婴儿期,一般是从出生到一岁,这段时间的小家伙就像是小豆芽,啥都不懂,最爱就是吃奶、睡觉,哭哭啼啼。
他们的哭声简直让人心碎。
不过,这个阶段的保健要点可不能忽视。
妈妈们要注意给他们喂母乳,真的是营养满分哦。
定期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看小家伙的生长发育是不是正常,毕竟宝宝们可都是长得飞快的小火箭呢。
再说到幼儿期,通常是一到三岁,这时候的小朋友就像一块海绵,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摸。
他们的好奇心简直无敌,每天都能发现新世界。
哎呀,小心翼翼的保健就要开始了!注意他们的饮食,别让他们变成“小胖墩”,多吃点蔬菜和水果。
家里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别让他们把自己弄得像个小探险家一样摔个四脚朝天。
对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很重要,毕竟小朋友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长得又高又壮。
到了学龄前期,三到六岁,这时候的小朋友开始进入幼儿园,简直就像是小鸟出巢,开始学会社交,交朋友。
这个阶段的保健可就得注意心理健康了。
多和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小秘密,帮助他们表达情感。
这可是培养情商的关键哦!在饮食方面,别忘了让他们多喝水,补充营养,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还要适当安排一些户外活动,阳光下奔跑的感觉,简直爽到飞起。
学龄期,六岁到十二岁,孩子们就变成小学生了,真的是青春的开始啊!这个阶段,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家长们得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
不过,光学习可不够,身体健康也很关键。
让孩子们每天都能运动,玩玩球、跑跑步,心情大好,学习也会更轻松。
饮食上,早餐可不能忽视,吃好一顿,才能有精神面对一天的挑战。
别让他们整天盯着手机,眼睛可是宝贝,保护好视力尤为重要。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保健要点,要用心去关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陪伴孩子成长,这份责任可是重如泰山。
无论是喂养还是教育,都是为了让他们在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随着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心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和需要不同的教育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儿童的年龄阶段划分,并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教育意义。
一、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通过各种感官与世界交流和认知。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抓握、爬行、站立和行走,并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对于婴幼儿,最重要的是提供安全、稳定和温暖的环境,通过与父母和主要照顾者的亲密互动,促进他们的感知、情感和社交发展。
二、学龄前儿童期(3-6岁)学龄前儿童期是儿童从三岁到六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协调性、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他们开始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并表现出日益增长的社会兴趣。
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模仿、游戏和想象力来学习。
他们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经验和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三、小学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从七岁到十二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并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术等学科知识。
他们逐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对自我和他人产生更复杂的认知。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学习能力和社会技能的重要时期。
同时,他们也需要适当的课外活动和社交交往来促进全面发展。
四、青春期(13-18岁)青春期是儿童从十三岁到十八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历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包括体型的发育、性征的出现以及独立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建立。
他们开始对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产生思考,并面临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责任。
青春期是培养儿童独立性、自信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倾听、理解和支持,以便应对挑战和压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了解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对于满足儿童的需求、促进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和教育者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支持,鼓励儿童积极探索、学习和发展。
与此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关注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工喂养的护理
4、注意事项
(1)婴儿食品选择:以乳品或乳制品为主 (2)注意调配的浓度和量 (3)要特别重视消毒 (4)母亲亲自喂哺为好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返回
三、混合喂养
1.补授法:用其他乳品或代乳品补充母
乳不足的方法。
2.代授法:母亲因故临时不能给小儿喂
乳,而用其他乳品或代乳品 代替一次至数次喂养的方法。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 点和生活护理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 一、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 • 二、婴儿喂养 • 三、婴儿的睡眠护理 • 四、婴儿安全与卫生护理 • 五、婴儿“三浴” • 六、幼儿合理膳食与喂养 • 七、幼儿的生活护理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一、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
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7个期:
1.开奶时间:产后半小时内
早吸吮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2.哺乳次数:
新生儿 2个月后 3个月后
按需哺乳→ 2- 3小时喂1次 3- 4小时喂1次 夜间停1次,约6- 7次/天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3.喂哺方法 喂乳前
哺乳时 哺乳结束后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拇四指托乳房哺喂法
“剪刀式”哺喂法
双胞胎哺喂小法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竖抱拍背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4.注意事项
①防止乳房阻塞婴儿口鼻,导致窒息。 ②应做到两侧乳房轮流排空。 ③始终保持愉快心情,规律生活和足够的睡眠,
进食高脂肪、高蛋白质的汤菜。 ④及时处理乳房小硬块(乳核)。 ⑤防止发生乳头皲裂。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青春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1.胎儿期
从卵子受精至胎儿出生约40周,280天。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2.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3.婴儿期
乳儿期,满28天到1周岁前。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4.幼儿期
过渡乳:产后6‾10天内分泌的乳汁 成熟乳:产后第11天‾9个月分泌的乳汁 晚 乳:产后10个月以后分泌的乳汁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一)母乳成分
哺乳过程的乳汁成分变化 第一部分:脂肪低蛋白质高。 第二部分:脂肪含量渐高蛋白质渐低。 第三部分:脂肪含量最高。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营养需要 2.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心理发育 4.哺喂经济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
初乳中含SIgA,可 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 膜;含有较多的乳铁蛋 白、溶菌酶、双歧因子、 巨噬细胞等,能对抗大 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营养需要 2.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心理发育 4.哺喂经济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人工喂养的护理 2、哺喂次数
约1次/3-4小时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人工喂养的护理
3、哺喂方法
(1)选择合适橡皮乳头 (2)测试乳汁温度 (3)婴儿半卧位,持乳瓶为斜位,乳汁充满乳头。 (4)哺乳结束,竖抱拍背后置右侧卧位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营养需要 2.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心理发育 4.哺喂经济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
母亲产后哺乳可 刺激子宫收缩、复 原。母亲哺乳期月 经推迟,还可起到 一定的避孕作用。 哺乳母亲也较少发 生乳腺癌和卵巢癌 等疾病。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返回
四、辅助食品的添加
(一)添加目的 (二)添加原则
1.由少到多 2.由稀到稠 3.由细到粗 4.由一种到多种 (三)添加顺序(见表)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辅食添加的顺序
月 龄 食物性状
添加辅食品种
2周~3 月
4~6月
7~9月
流质食物 泥状食物 末状食物
鱼肝油制剂、鲜果汁、青菜汤
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二、人工喂养 三、混合喂养 四、辅助食品的添加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一、母乳喂养
(一)母乳成分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一)母乳成分
初 乳: 产后5天内分泌的乳汁,量少, 色黄;脂肪少;蛋白质多。
稀粥、蛋黄、鱼泥、菜泥、水 果泥、动物血、豆腐、米汤、 米糊 烂面、饼干、蛋、鱼、肉末
1.满足营养需要 2.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心理发育 4.哺喂经济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
(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比例适当,为(1:3:6) 含乳清蛋白为主;含不饱和脂 肪酸和解脂酶较多;含乙型乳 糖多。 (2)钙、磷比例适宜(2:1) 易吸收;锌、铁的吸收率高。
(3)含多种维生素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5.哺乳禁忌
乳母患活动性肺结核、感染HIV、 精神病或重症心、肾疾病等。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6.断乳步骤
可自4-5个月起逐渐添加稀粥、蛋黄、鱼泥等 泥状辅食,同时逐步减少哺乳次数。
一般健康儿于10-12个月完全断乳 最迟≤18 个月。
婴儿与母亲紧密接触, 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 语,带给婴儿深刻、微 妙的心理暗示与情感交 流,使婴儿获得最大的 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 视,可增加互相了解及 信任。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营养需要 2.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心理发育 4.哺喂经济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
直接喂哺不易 污染,乳汁温度 适宜,且乳量随 小儿生长而增加, 即方便又经济。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返回
二、人工喂养
(一)常用乳品及代乳品 (二)人工喂养的护理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一)常用乳品及代乳品
1.鲜牛乳 2.牛乳制品 3.羊乳 4.代乳品
小儿年龄分期与特点和生活护理
(二)人工喂养的护理 1、乳量计算
(1)婴儿配方奶粉摄入量:按使用说明计算。 (2)配方奶的摄入量:100-110ml/kg/天。 (3)水份的摄入量:150ml/kg/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