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铜矿石类型
常见矿石的名称及主要成分

常见矿石的名称及主要成分
矿石是指含有某种或多种有用矿物质的岩石或矿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矿石及其主要成分。
1. 铁矿石
铁矿石是指含有铁元素的矿物,主要成分是铁氧化物。
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等。
其中,赤铁矿是最常见的铁矿石,其主要成分为Fe2O3,含铁量高达70%以上。
2. 铜矿石
铜矿石是指含有铜元素的矿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铜、硫化铜等。
常见的铜矿石有黄铜矿、硫化铜矿、氧化铜矿等。
其中,黄铜矿是最常见的铜矿石,其主要成分为CuFeS2,含铜量可达30%以上。
3. 锰矿石
锰矿石是指含有锰元素的矿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锰、碳酸锰等。
常见的锰矿石有菱锰矿、辉锰矿等。
其中,菱锰矿是最常见的锰矿石,其主要成分为MnCO3,含锰量可达40%以上。
4. 铝矿石
铝矿石是指含有铝元素的矿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硅酸盐等。
常
见的铝矿石有赤泥矾、石英石等。
其中,赤泥矾是最常见的铝矿石,其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2H2O,含铝量可达40%以上。
5. 锡矿石
锡矿石是指含有锡元素的矿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锡、硫化锡等。
常见的锡矿石有锡石、锡砂等。
其中,锡石是最常见的锡矿石,其主要成分为SnO2,含锡量可达80%以上。
矿石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不同的矿石有不同的主要成分和用途,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铜矿矿石分类及开采方案设计

硬度高
散,硬度低
铜矿石按氧化程度分类
氧化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氧化铜,如孔雀石、蓝铜
矿等
硫化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硫化铜,如黄铜矿、斑铜
矿等
混合型铜矿石:同时含有 氧化铜和硫化铜的矿石,
如辉铜矿、铜蓝等
自然铜矿石:主要成分为 自然铜,如黄铜、青铜等
2
铜矿开采方案设计
开采方法选择
露天开采:适用于浅层、大面 积的铜矿床
地下开采:适用于深层、小面 积的铜矿床
联合开采:露天和地下相结合, 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铜矿床
环保开采:采用绿色开采技术,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开拓系统设计
开拓系统类型:斜坡道开拓、竖 井开拓、联合开拓等
开拓系统优化:通过优化开拓系 统,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 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拓系统选择:根据矿体形态、 矿石硬度、开采规模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开拓系统
其他类型:如含 铜页岩、含铜砂 岩等,主要成分 为铜、硅、铝等
铜矿石按结构构造分类
块状矿石:矿石呈块状,结构紧密,硬 度高
斑状矿石:矿石呈斑状,结构松散, 硬度低
浸染状矿石:矿石呈浸染状,结构松 散,硬度低
网状矿石:矿石呈网状,结构紧密, 硬度高
细脉状矿石:矿石呈细脉状,结构紧密, 角砾状矿石:矿石呈角砾状,结构松
政策支持:政府对采矿行业的支持和 优惠政策
市场需求:铜矿市场需求对采矿收益 的影响
环境影响: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 治理成本
采矿经济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评价
铜矿开采成本:包括设备投资、人力成本、能源消耗等 铜矿市场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国际铜价走势 铜矿开采利润: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差额 铜矿开采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等
铜矿石以及铜矿石的不同种类

铜矿石以及铜矿石的不同种类【组图】时间:2014-09-02来源:全铜网责任编辑:小陈浏览数:943分享到:0评论文章导读: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铜矿石的不同种类:主要有自然铜、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蓝铜矿、铜蓝、孔雀石等。
铜矿石是什么?铜矿石有哪些特点?铜矿石的不同种类有哪些呢?不同类型的铜矿石各自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依次来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铜矿石是什么:是铜矿中开采出来的矿石,能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铜矿石是什么我们都了解了,下面来看一下铜矿石的特点:黄铜矿是分布最广的铜矿物,是炼铜的最主要矿物原料。
中国商代或更早就已由黄铜矿等铜矿物炼铜。
黄铜矿呈黄铜色,金属光泽;粉末呈绿黑色。
摩斯硬度3.5~4,比重4.1~4.3。
常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产于多种类型铜矿床中。
黄铜矿在地表易风化成孔雀石和蓝铜矿。
铜矿石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作为冶金行业的原材料。
铜矿石的特点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就马上来看看铜矿石的不同种类:主要有自然铜、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蓝铜矿、铜蓝、孔雀石等。
铜矿石的种类我们知道了,我们再来看一下铜矿石的不同种类的颜色:自然铜的颜色:没有氧化过的自然铜表面为红色,具有金属光泽。
但因为氧化的原因,通常自然铜会呈棕黑色或绿色。
自然铜黄铜矿的颜色:黄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
绿黑色条痕。
金属光泽,不透明。
黄铜矿斑铜矿的颜色:新鲜面呈暗铜红色,风化面常呈暗紫蓝色斑状锖色,因而得名。
条痕灰黑色。
金属光泽。
斑铜矿辉铜矿的颜色: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常带锖色。
辉铜矿蓝铜矿的颜色:深蓝色,土状块体呈浅蓝色。
浅蓝色条痕。
晶体呈玻璃光泽,土状块体呈土状光泽。
透明至半透明。
蓝铜矿赤铜矿的颜色:红色至近于黑色,表面有时为铅灰色。
条痕为深浅不同的棕红色。
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
赤铜矿孔雀石的颜色: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中国铜矿的类型及特点1.硫化铜矿2.氧化铜矿3.铜锌矿4.铜镍矿5.铜钴矿三、各类铜矿的分布情况四、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五、总结正文一、引言铜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了解我国铜矿的类型及分布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铜矿类型进行分类,并简要介绍各类铜矿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二、中国铜矿的类型及特点1.硫化铜矿硫化铜矿主要包括黄铜矿(CuFeS2)和斑铜矿(Cu2S),是我国铜矿的主要类型之一。
这类矿产通常呈黄铜色或斑马纹,含有较高的铜、铁、硫等元素。
2.氧化铜矿氧化铜矿主要包括赤铜矿(Cu2O)和黑铜矿(CuO),其颜色分别为红色和黑色。
这类矿产含铜量较高,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物。
3.铜锌矿铜锌矿主要包括闪锌矿(ZnS)和黄铁矿(FeS2),其颜色为黑色或暗褐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锌、铁等元素,铜锌含量较为均衡。
4.铜镍矿铜镍矿主要包括镍黄铁矿(NiFeS2)和镍铜矿(NiCu),其颜色为镍黄色或铜红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镍等元素,镍铜含量较为均衡。
5.铜钴矿铜钴矿主要包括钴黄铁矿(CoFeS2)和钴铜矿(CoCu),其颜色为钴蓝色或铜红色。
这类矿产中含有铜、钴等元素,钴铜含量较为均衡。
三、各类铜矿的分布情况我国铜矿资源丰富,各类铜矿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分布。
硫化铜矿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氧化铜矿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铜锌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铜镍矿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和内蒙古地区;铜钴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地区和贵州地区。
四、中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铜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已探明的铜矿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铜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提高铜矿资源的保障能力。
常见铜矿石

世界
里发现重达
和意大利的蒙特卡蒂尼等地。
中国:
氧化带中。
、中国:
山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
其中以江西
世界
马祖、犹他州的宾厄姆、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哥的卡纳内阿,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等。
中国:
世界:
智利丘基卡马塔等。
中国:
世界:
拿、
西州、英国康瓦耳、纳米比亚楚梅布、意大利托斯卡纳和西班牙的力拓矿区、美国的
矿区、
以及蒙大拿州的比尤特矿区等地。
中国:
世界:
伊尔、美国等地区。
世界:
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
中国:
世界:
伊尔、美国等地区。
中国:
要的银矿石矿物。
自然元素矿物-斑铜矿、黄铜矿和辉铜矿

自然元素矿物-斑铜矿、黄铜矿和辉铜矿斑铜矿是铜和铁的硫化物矿物,铜的含量大约是63.3%,是提炼铜的重要原料矿物之一。
斑铜矿存在于热液成因的斑岩铜矿中,与黄铜矿、石英、方铅矿等矿物一起共生;也会出现在矽卡岩矿床中和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但因稳定性差,常常被次生辉铜矿或者铜蓝置换。
斑铜矿的晶体是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晶面常有弯曲、不平坦,一般呈密块状或者规则的粒状。
斑铜矿的颜色是暗铜红色,表面风化之后常被一层蓝紫斑状锖色覆盖,呈蓝色或紫色,因而又被称为“孔雀石”。
条痕为灰黑色,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
美国蒙大拿州的比尤特、墨西哥的卡纳内阿、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等地是斑铜矿的代表性产地。
黄铜矿的化学成分是CuFeS2,存在于硫化物矿床中。
黄铜矿的晶体是四方体,一般是双晶,晶体表面有许多条纹。
集合体常为不规则的粒状或者致密的块状,颜色呈黄铜色,表面有斑驳的蓝紫色晕彩,条痕为绿黑色,具有金属光泽且不透明。
黄铜矿看起来和黄铁矿、自然金相似,但其硬度偏低,没有黄铁矿的硬度高;黄铜矿中的绿黑色条痕能够溶解在硝酸中,而自然金不能溶于硝酸。
黄铜矿是铜矿石中很重要的一种,也是常见的硫化物,几乎可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
但主要生成于热液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常可形成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矿床中。
黄铜矿在工业上的应用主要是炼钢。
主要产地是西班牙的里奥廷托、德国的曼斯菲尔德、瑞典的法赫伦、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田纳西州、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等地。
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常与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共同存在于炙热的矿脉中,最常见的晶体为块状集合体。
颜色为暗深灰色,不透明,带金属光泽;可溶于硝酸,燃烧时的火焰呈绿色,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辉铜矿是所有铜的硫化物中含铜量最高的,达到了79.86%,因此是提炼铜的重要原料。
辉铜矿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肯纳科特、内华达州的伊利、亚利桑那州的莫伦西以及纳米比亚的楚梅布等地。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

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摘要:一、引言二、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概述1.分类依据2.分类方法三、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详述1.斑岩型铜矿2.砂页岩型铜矿3.火山岩型铜矿4.铜镍硫化物型铜矿5.碳酸岩型铜矿6.交代型铜矿7.热液脉型铜矿四、中国铜矿资源分布特点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中国铜矿的类型分类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本文将对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进行详细阐述。
二、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概述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主要根据矿床的成因、矿石类型和含矿建造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铜矿的性质、特征以及分布规律。
三、中国铜矿类型分类表详述1.斑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如江西、福建等地。
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岩与碳酸岩的接触带,矿石类型以黄铜矿为主。
2.砂页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等地。
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古近纪至新近纪的陆相沉积盆地,矿石类型以辉铜矿、斑铜矿为主。
3.火山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等地。
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火山岩,矿石类型以黄铜矿、辉钼矿为主。
4.铜镍硫化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等地。
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岩中的镍硫化物矿床,矿石类型以磁黄铁矿、镍黄铁矿为主。
5.碳酸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
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碳酸岩,矿石类型以孔雀石、蓝铜矿为主。
6.交代型铜矿: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等地。
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的交代作用,矿石类型以黄铜矿、辉铜矿为主。
7.热液脉型铜矿:主要分布在中国全国各地,包括斑岩型、火山岩型、砂页岩型等矿床中。
这类矿床主要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岩、碳酸岩和砂页岩中的热液脉,矿石类型多样。
四、中国铜矿资源分布特点中国铜矿资源分布广泛,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总体而言,南方地区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而北方地区相对较少。
铜矿石的矿物特性及分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铜矿石的矿物特性及分类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
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即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
当前,我国选冶铜矿物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
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
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铜矿物原料的特点:1)适合选冶生产的铜矿物原料,赋存于多种矿床类型。
其中,具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床类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和多金属矿床、热液脉型铜矿床、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沉积型层状矿床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铜矿(tenorite),化学式为CuO,是一种铜的氧化物,它的晶体为灰到黑色,一般为土状产在铜矿的氧化区域。
黑铜矿有一种变体呈块状。
黑铜矿呈钢灰色、铁黑色、黑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细鳞片透光呈棕色,解理中等,贝壳状断口至不平坦状断口,性脆。
细鳞片有弹性和挠性、硬度3.5~4,相对密度5.8~6.4。
熔点1026℃或1148℃。
易溶于盐酸,硝酸中,吹管焰中不熔,还原焰作用形成金属铜小球。
薄片中褐色。
二轴晶,Nm=2.63(红光)。
具明显多色性,Nm-亮褐,Ng-暗褐。
光性方位:Nm//b,Np∧a=0°±。
反射色亮灰白带黄;反射率Rm:20(红光),27.1(蓝光);双反射白到灰白。
属于斜方柱晶类;晶体呈发育的细小板状或叶片状,有时弯曲;主要单形有:平行双面a、c;斜方柱f、p、o。
辉铜矿大部分是原生硫化物氧化分解再经还原作用而成的次生矿物。
含铜成分高,是最重要的炼铜矿石。
Cu2S,Cu 79.86%,S 20.14%,一般含Ag银。
常呈致密块状见于某些铜矿床中。
也常呈烟灰状产出,是由铜的硫化矿床氧化带下渗的硫酸铜溶液交代黄铜矿、斑铜矿及其他硫化物而形成。
辉铜矿在地表易风化成赤铜矿或孔雀石、蓝铜矿。
以其暗铅灰色、低硬度和弱延展性区别于其他含铜硫化物;可以从它的颜色、硬度、易熔和易污手等特性中,加以鉴定。
见于热液成因的铜矿床中,是构成富铜贫硫矿石的主要成分,常与斑铜矿共生;外生辉铜矿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
硬度:2.5-3,比重:5.5-5.8g/cm3,解理:平行{110} 不完全,断口:贝壳状断口,颜色: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常带锖色,条痕:暗灰色,透明度:不透明,光泽:金属光泽,发光性:无,其他:略具延展性,小刀刻划时不成粉末,留下光亮刻痕;为电的良导体。
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Cu2(OH)2CO3,CuO 71.95%,CO219.90%,H2O 8.15%。
属单斜晶系。
晶体形态常呈柱状或针状,十分稀少,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
具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结构。
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
常有纹带,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似透明至不透明。
折光率1.66-1.91,双折射率0.25,多色性为无色-黄绿-暗绿。
硬度3.5-4.5,密度3.54-4.1 g/cm3。
性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
遇盐酸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
赤铜矿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
新鲜面洋红色,光泽为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即呈暗红色而光泽暗淡,条痕棕红色。
端口贝壳状或不规则状。
莫氏硬度3.5~4.0,比重6.14。
有时可作宝石,但易碎。
赤铜矿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矿物质,它比较软但却很重。
一般它是由铜的硫化物经风化后而逐渐形成的,这样形成的矿物叫作次生矿物。
赤铜矿含铜量高达88.8%以上,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矿物。
但由于它的分布很少,就利用而言只能算作次要的铜矿石。
呈明亮晶体状的赤铜矿很美丽,鲜红的颜色发出类似金刚石般的光泽。
但它们如果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稍长,就会变得暗淡而成暗红色了。
有的赤铜矿则成粒状或土状。
有的赤铜矿在形成晶体时成为松散的毛发交织状态,这就称为毛赤铜矿,毛铜矿是赤铜矿不多见的变种。
赤铜矿呈立方体或八面体晶形,或呈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
生长时若沿立方体棱的方向延伸,则形成毛发状或交织成毛绒状形态,称为毛赤铜矿。
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
新鲜面呈洋红色,金刚或半金属光泽。
赤铜矿通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褐铁矿等共生,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
黄铜矿是一种铜铁硫化物矿物。
常含微量的金、银等。
晶体相对少见,为四面体状,多呈不规则粒状及致密块状集合体,也有肾状、葡萄状集合体。
铜黄色,常有暗黄或斑状锖色。
条痕为微带绿的黑色。
黄铜矿是一种较常见的铜矿物,可形成于不同的环境下,但主要是热液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的产物,常可形成具一定规模的矿床。
产地遍布世界各地。
在工业上,它是炼铜的主要原料。
在宝石学领域,它很少被单独利用,偶尔用作黄铁矿的代用品。
另它常参与一些彩石、砚石和玉石的组成。
Cu 34.56%,Fe 30.52%,S 34.92%。
通常含有混入物(大多为机械混入物)Ag、Au、Tl、Se、Te,;有时还有Ge、Ga、In、Sn、Ni、Ti、Pt等。
黄铜矿中伴生有益元素的含量随成因类型、成矿温度及成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黄铜黄色,表面常有蓝、紫褐色的斑状锖色。
绿黑色条痕。
金属光泽,不透明、具导电性,硬度3~4,性脆。
相对密度4.1~4.3。
黄铜矿分布较广,可在各种条件下形成。
主要通过岩浆作用、接触交代作用、成矿热液作用而结晶形成。
共生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辉钼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钴矿、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等。
非金属矿物有方解石、石英、长石。
不同的成矿作用产生不同的黄铜矿矿物组合。
黄铜矿是难于细菌氧化的矿物。
在铜硫化物中黄铜矿属于比较惰性。
细菌氧化黄铜矿时,铜离子进入溶液。
由于铜是一些酶的组成成分,因此微量铜元素对细菌生长是有利的。
但是当进入溶液铜离子量大时,会造成毒害。
黄铜矿,可以从它的颜色和条痕当中鉴别出来;它和黄铁矿相像,但是硬度不如黄铁矿,黄铁矿的硬度是6-6.5;它和金类似,但是硬度比金高,也比金脆,金的硬度是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