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恢复莱州湾渔业资源的探讨-畜牧渔业论文

合集下载

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

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

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淡水渔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淡水渔业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衰退。

为了保护和恢复淡水渔业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损失,改善生态环境,以确保这一宝贵资源能够永续利用。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渔业管理政策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渔业管理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管,制定合适的渔业法规和政策,限制捕捞数量和方式,建立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体系。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非法捕捞和盗捕的打击力度,保护合法渔民的权益,维护渔业资源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加强水域环境保护水域环境的恶化是淡水渔业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水域的水质环境。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快湖泊和江河的生态修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淡水渔业提供更好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

三、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离不开科学的养殖技术。

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的养殖方式,如循环水养殖、稻田综合养殖等,可以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减少水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水质监测仪器、智能养殖管理系统等,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淡水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是保护淡水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该重视湖泊、江河、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加大抚养、放流等生态修复措施的力度,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濒危淡水鱼类的保护,禁止捕捞和销售这些物种,促使它们得以繁殖和增长,以保障淡水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淡水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淡水渔业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渔民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

渔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议论文(共3篇)第1篇: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我国水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渔业经济获得了稳步发展。

渔业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食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都逐步占据着重要地位。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类生活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更是逐渐演变为全球性问题,包括渔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

渔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产业经济结构等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制约了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1渔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2015年渔业数据显示,全国渔业生产稳定、市场活跃、出口增长。

据统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83.76万t,进出口总额66.2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93%和增长0.34%。

其中出口量93.34万t,出口额46.33亿美元。

进口量90.41万t,进口额19.9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77%和11.07%。

贸易顺差26.43亿美元,同比增加5.18亿美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定,出口贸易也有较快增长。

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交易较为活跃,价格水平总体偏弱。

与此同时,渔业安全形势亟待解决,国际贸易市场压力巨大[1-3]。

1.2渔业产业结构情况目前,我国渔业经济效益偏低。

渔业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渔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力、水域资源、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组合状态不佳,科技化水平低,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严重,内陆城市渔业产业结构由于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匮乏的气候、水域资源,目前整体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农户仍以个体养殖为主,并采用以池塘为主要生产模式的传统养殖方式。

渔业产业合作组织仍不健全,产业与科技脱节,水产科研没有用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渔业生产力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逐渐重视渔业产业化发展,先后提出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以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4-6]。

加快烟台市海洋渔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烟台市海洋渔业发展的思考

的严 峻 课题 。
增 多 影 响 .传 统 渔 场 作 业空 间 减 少 。 随 着 海 上航 运 的快 速 发 展 .烟 台 港 口 建设 、航 道拓 宽改 造 、锚地 、倾 废 区 、 海底 电缆 、海底 管 道 、海 洋 工程 等 占
用 了 大量 海 域 和渔 场 渤 海 油 田 大规
当 前 烟 台 海 洋 渔 业 面 临 的 主 要 困
难 和 问 题
( 一 ) 海 洋 渔 业发 展 空 间 受 到 挤 压 产业 结构优 化 升级 迫在 眉 睫

为 一体 的产 业 化 发 展 格 局 .成 为富 民
强 市 的 重要 支柱 产 业 。但 随 着 形 势 的
模 开 发 .近 2 0 0 0 口油 井 矗 立 渤 海 ,占 用 了 大量 海 域 .广 大 渔 民 捕捞 作 业空
环 域 在 线
EC ON OMI C OU T L O OK " D - I E BOH AI S E A
力 Ⅱ 快烟台市; 每洋渔业发展的思考
■ 王 娟
内容 摘 要 :当前 烟 台海 洋 渔业 面 临着 产 业结 构 亟需 升级 、规 划 定位 不 清晰 、
渔 业 资源 污 染 衰退 、远 洋渔 业 实力 不强 、 渔 业 企业 经 营方 式 落后 等 问题 ,这 些 问题 迫 切 需要 解 决 下 一 步烟 台应 坚持 自己的 思路 和 发展 重 点 ,通 过加 大 财政
捕捞 需 要 大 马 力渔 船 .投 入 高 .风 险
大 .非 一 般性 渔 业 企 业 能 够 承担 。烟
台 市6 0 0 0 多艘 捕 捞 渔 船 大 多是 中小 马
力 渔船 ,以近 海 捕 捞 作 业 为 主 ,由于 缺 少 对 国外 渔 场 、国 外 市 场 的 研 究 ,

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

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

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

以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莱州湾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是一个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海湾。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经济的重视和对养殖业的发展需求,莱州湾逐渐成为了养殖业的热门地区。

推广开发莱州湾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莱州湾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养殖业。

莱州湾水域宽阔,水质清澈,富含丰富的养殖资源。

湾内潮差适中,水温适宜,这些都为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莱州湾附近的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为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饲料资源。

推广开发莱州湾养殖业可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养殖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养殖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口,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养殖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饲料加工、养殖设备生产等,进一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推广开发莱州湾养殖业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发展空间有限。

而养殖业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需要学习养殖技术、管理技能等,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

这不仅有利于农民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第四,推广开发莱州湾养殖业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养殖业的发展可以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推广开发莱州湾养殖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莱州湾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养殖业。

养殖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同时,养殖业的发展还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开发莱州湾养殖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

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

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

以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莱州湾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境内,是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海湾。

作为一个得天独厚的养殖区域,莱州湾的开发与推广对于发展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莱州湾的地理条件非常优越,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莱州湾地处渤海湾南岸,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海域,水质清澈,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各类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莱州湾的气候条件适宜养殖业的发展。

莱州湾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充沛。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有利于养殖者进行养殖管理和养殖环境的控制。

在莱州湾开展养殖业可以有效利用气候条件,提高养殖效益。

莱州湾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为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莱州湾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还拥有多种贝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资源。

这些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种源,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养殖业的发展也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莱州湾的海洋生物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莱州湾的养殖业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莱州湾的养殖业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力资源,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莱州湾的养殖业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养殖业需要养殖设备、饲料、兽药、加工设备等一系列的支持产业,这些支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当地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养殖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以莱州湾推广开发是养殖的意义重大。

莱州湾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养殖业在莱州湾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充分利用莱州湾的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山东莱州市渔业苗种繁育助推海洋经济循环发展

山东莱州市渔业苗种繁育助推海洋经济循环发展

到 450万吨 , 捕产 量之 比达 到 7 2 。规 划还 5 养 6: 4
确定 了其 他 一 些 主要 发展 指 标 :水 产 品总 产 量达 60 0万 吨 、 均增 长 33 人 均水 产 品 占有 量 4 0 年 . %, 4
殖户, 由于开采地下水量过大, 要不断的打井, 不断 的搬 家 的原 因。 淡水 虽然 日换水 量 较 海水 小 , 由于
2 ~ 5倍 。饵 料 比约 1 1 , 57 . . 生长周 期大 约是 我 国 0:殖 企 业发展 到 8 0多 家, 涉及半 滑舌 鳎 、 斑 牙鲆 、 突江鲽 等 十几 个 渔 漠 星 业养 殖 新 品种 , 售 市场 覆 盖 辽 宁 、 苏 、 北 、 销 江 河 福 建 、 东等 十几 个 省 市地 区 , 广 已成 为全 国 最 大 的鲆
水体 , 并且带来水产 品的疾病。疾病又迫使养殖户 大量使 用 鱼 药 , 成 ” 鱼” 件 不 断发 生 , 口受 造 毒 事 出 阻。我 国使 用冰 鲜饵 料 40万吨/ , 0 年 如果 加工 成 鱼
粉 , 当于 1 0万 吨 F Q 鱼粉 , 相 6 A 可生 产 10 0万吨 0
资源工厂化养殖技术 的普及推广 , 带动 了众多莱州 渔 民弃舟登 岸从 事 高效 鱼类养 殖 , 推 动 了海洋经 也
济 的快速发 展 。 目前 , 州 市年 生产 各 类鲆鲽 鱼达 莱 50 00吨左右 ,苗种繁 育达 10 50多万尾 , 总产 值达
4 0多亿元 。 ’
中 国大 量使 用 冰 鲜 饲 料 , 但 饵 料 比高 , 不 污染
( 中国水 产 网)
饲料 。如果 冰鲜饵 料 比 35 40的话 , 用冰鲜 饵料 . . ~ 使 年产 鱼 1 0多万 吨 , 0 而使用 人 工配 合饲 料则 能达 到 8 0多万 吨。 0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增加,海洋渔业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过度捕捞和不负责任的渔业管理导致了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渔业发展,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恢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和措施。

一、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的第一步是加强渔业资源管理。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渔获量,减少过度捕捞。

其中,设立渔业保护区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通过划定一定的海域为渔业保护区,禁止或限制捕捞活动,可以为渔业资源提供必要的保护。

此外,建立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掌握资源状况并调整渔业规模和季节,也是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二、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在海洋渔业工作中,生态保护与修复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恢复计划,包括保护珊瑚礁、湿地、海草床等重要的生态系统。

此外,应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污染物的输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

三、加强合作与国际经验分享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需要全球合作和经验分享。

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规则和标准,共同管理和监测渔业资源。

同时,各国应积极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学习借鉴他国在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方面的经验,提升各自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需要广大渔民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加强相关宣传与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开展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渔业资源保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鼓励渔民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保护和恢复工作中来。

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渔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渔业管理能力和生态环保意识。

总结:海洋渔业工作中的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必要的。

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合作与国际经验分享以及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措施都是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手段。

浅议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

浅议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

浅议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首先,保护渔业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限制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和捕捞季节,实行渔业资源的轮流休渔制度,以恢复和保护渔业资源的生态平衡。

其次,加强渔业科技创新,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渔业科研,推动渔业科技的创新,研发和应用渔业技术,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密切关注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通过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渔业生态环境问题。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渔业废弃物的输入,促进渔业生产和渔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另外,加强渔业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对渔业生产、渔船和渔民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加强渔业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保护渔业资源和渔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发展渔业经济,提高渔民收入。

加大渔业经济扶持力度,支持渔民进行适度规模的养殖业和渔业加工业发展。

提供渔民培训,提高渔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加强渔业产品的市场推广和营销,提高渔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最后,加强对海洋渔业的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享海洋渔业资源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开展跨国渔业调查和科研合作,推动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加强渔业技术和经验的国际交流,促进海洋渔业发展。

综上所述,要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综合的对策来保护和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只有建立健全的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加强渔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渔业管理和监督,发展渔业经济,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民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恢复莱州湾渔业资源的探讨-畜牧渔业论文
————————————————————————————————作者:————————————————————————————————日期:
加快恢复莱州湾渔业资源的探讨-畜牧渔业论文
加快恢复莱州湾渔业资源的探讨
曹希强
(莱州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山东莱州261400)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3.023
莱州,西北环临莱州湾,全市海岸线长达108km,15米等深线浅海养殖面积10万hm2,曾盛产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文蛤、大竹蛏在内的200多种鱼、虾、贝类。

近二十几年来,由于渔船数量增加和捕捞技术的不断提高,造成捕捞能力的增长与渔业资源存量严重失衡,海洋鱼类资源迅速衰退,渔业资源平均密度降低,渔获物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捕捞出的渔获物多以低质廉价的杂鱼为主,传统渔汛已经消失,使得捕捞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状况,我省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如实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在渤海严禁拖网作业;取缔严重危害和破坏渔业资源的渔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鼓励支持作业渔船到外海远洋作业等。

这些措施对减缓渔业资源衰退均起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从莱州的渔业资源状况来看,笔者觉得在此基础上如果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增加放流品种、加快海洋牧场建设,对加快恢复莱州湾渔业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1优势
1.1莱州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莱州市地处莱州湾畔,水质肥沃,渔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良好的地质和地貌条件成为多种经济鱼、虾、蟹、贝和刺参、扇贝等海珍品栖息繁衍的天然场所和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示范基地,莱州市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
候,全市历年平均气温在12.3~12.4℃之间,全年平均降雨量为600mm左右,一般在12月的下旬沿海岸初冬,冰封期一般在1月上旬,溶冰期一般在3月下旬。

浅海水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区域性差异不大。

春季水温回升快而且早,最高温度极值为28℃,低温极值-2℃。

盐度春季一般为28.8‰左右,夏季一般在33.5‰左右,本市海区的潮汐类型为不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在1.01m,一昼夜海水有2次涨落潮。

本市海区溶解氧含量的变化范围在7~8.8mg/L,pH值的年平均值为8.1,变化范围为9.99~8.25,符合国家一类水质要求。

据调查,莱州湾水域共采到浮游植物2属85种,优势品种为新月菱形藻、奇异菱形藻等。

浮游动物种类主要有水螅、水母类、枝角类、桡足类、磷虾类、康足类、端足类。

1.2具有雄厚技术优势
莱州市渔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涉及生物、水产养殖和渔业工程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5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0余人,初级职称100余人,具备承担培育苗种和人工放流的能力。

同时拥有4个省级增殖育苗基地。

1.3放流经验丰富,效果显著
从1994年开始,莱州市在黄渤海渔政局和省捕捞站的参与下,开始了人工增殖放流,每年安排放流专项资金,选择活动范围小、洄游率高的车虾、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鳎为主要品种进行放流。

累计放流海蜇、梭子蟹、牙鲆、半滑舌鳎、中国对虾等各类水产苗种27亿尾,有效的促进了渔业资源的修复和渔民的增产增收,近海严重衰退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种群数量明显得到了补充。

一度匮乏的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等主要品种,目前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秋季渔汛。

增殖
放流从源头上对水产资源增殖、保护,促进了水产资源量回升,增加了渔民生产就业机会,促进了沿海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1992年以前,莱州湾赤潮频繁。

1994年以后,我市连续多年实施了海蜇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莱州湾一直保持了良好的生态,从未发生赤潮。

近年来中华鲟、海龟等国家一、二级动物频频出现在莱州湾。

目前,莱州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已发展成为莱州市的一项“民心工程”,仅回捕放流品种一项每年可为渔民增收6000多万元。

2建议
2.1建立资金投入多元化,实现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资金投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高度重视放流资金的支持力度,建议省、市、县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财政补助投入。

同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对放流这项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捐款。

根据各级财政的投入,以增殖站为基础分别组织实施苗种采购,并根据经费来源,按中央专项、省级专项、市县专项以及社会捐赠等分别核算。

2.2增加放流品种,实现放流品种的多样性
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莱州海域的科学研究,积极研究探索适合莱州海域生长的鱼类品种,加大引进放流品种的力度,在原来放流品种的基础上,增加放流黑鲷、鲆鲽鱼等鱼类,提高放流鱼类的品质。

2.3加强和创新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战略地位
每年放流期间可设立放流体验日,选择岸基或者海上放流小部分大规格鱼类品种,同时举办征文、摄影比赛等,提高社会关注度。

在海洋渔业官方网站开通专栏,滚动显示标志放流回捕情况,如品种、编号、
捕捞地点等信息。

2.4加强和创新对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构建阳光透明的监督制约机制
增加增殖站数量,增殖站数量可按放流计划的1∶3配备,具有增殖站资质的苗种生产场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取得放流资格。

苗种采购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并应当通过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

加强增殖技术规范和项目管理。

现在各地的资源调查和回捕评估还处于粗放阶段,尚不能真实反映出放流效果。

因此要加强注重放流跟踪监测及效果的评估,上级应加强基础能力的建设,配套相应的资金,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探索建立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强化海上定点调查和社会调查。

通过加大监测力度、为分析、评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效果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5积极营建,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蓝色海洋牧场
在人工增殖放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人工鱼礁建设。

人工鱼礁,能改善水域环境,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繁育、生长环境。

从当前莱州的经验看,建设人工鱼礁是切实可行的。

莱州市已营建海底森林3731hm2,其中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莱州浅海牧场于2008年开工建设,面积为1000hm2,投参苗21万kg。

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海洋牧场项目投资769.4万元,面积64.3hm2,投海参苗10万只,投半滑舌鳎苗2.5万尾,移植各类藻7579.5kg。

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海洋牧场2667hm2。

积极开展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推动工厂化养鱼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水养殖模式转变。

一是积极落实国家减船转产政策,积极实施渔业科
技入户工程,对渔民进行养殖技术培训。

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实施养殖大棚改造;二是注重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渔业持续发展。

成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管理机构,建立水产养殖五项登记、两项制度。

建立检验检疫制度,开展渔业养殖水质检测和水产品质量检验;三是实施渔业品牌战略,促进渔业产业升级。

为莱州梭子蟹注册地理证明商标,打造“大华”、“朱旺”、“食得宝”、“康富来”、“龙利”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知名渔业品牌,打造鲆鲽鱼作为莱州市的“名片”。

2.6加强放流期间管理
在放流禁渔期间,强化渔政管理。

要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安排渔政船在放流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检查。

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和网络举报平台,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达到全社会人员都能参加管理,变部门管理为社会管理。

同时组织开展护渔专项执法活动,强化对放流区域进行集中执法检查活动,确保放流后苗种能得以健壮成长,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

(收稿日期:2015-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