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第二轮目录(QG)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教学课件_专题九工业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PPT教学课件_专题九工业

答案:(1)为玉米主产区,原料丰富;皆为欠发达中小城市,地价便宜,劳动力丰富且 价格低。 (2)接近市场,辐射人口多,市场规模大,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运输毛油与运输精 炼油成本相近,由精炼油生产到小包装 工艺衔接紧密,产品可快速投放市场,有利 于保证产品的新鲜度。
【命题陷阱】 陷阱1:原料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材料中提及“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隐含的 信息是毛油的生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需要接近原料产地。 陷阱2:市场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隐含的信息 是精炼油的生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应接近消费市场布局。“小包装产品”不便 于运输,其隐含的信息也是靠近市场布局。
( 教 学 提 纲 )2021 届高考 地理二 轮复习 专题获 奖课件 :专题 九工业 (免费 下载)
( 教 学 提 纲 )2021 届高考 地理二 轮复习 专题获 奖课件 :专题 九工业 (免费 下载)
3.21世纪初期波兰纺织业向现代化转型主要体现在( ) A.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B.国际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C.淘汰纺织业基础产业部门 D.专注纺织产业链高端环节
(1)简述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公司建设毛油压榨工厂的优势 条件。 (2)分析该公司在杭州、广州建设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工业区位进行分析,由材料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 产的一种谷物油脂” 可知,建设毛油压榨工厂应接近原料地,惠民、铁岭、通 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公司的优势条件为玉米主产区,原料丰富;且这些城市 皆为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廉价劳动力丰富,且地价便宜,生产成本较低。第(2)题, 建设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需要接近市场,杭州、广州城市较大,经济辐 射范围广,消费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小包装产品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运输毛 油与运输精炼油成本相近,可接近市场布局,同时该公司接近市场布局利于精炼 油生产到小包装工艺的紧密衔接,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保证油品新鲜度,利 于提高产品的品质。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二)及答案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二)及答案

山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高三地理(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莱城市2015-2030年空间布局规划。

近年来,随着高铁站建立,该城市实施跨江发展,修建了多条跨江隧道,重点发展河流南岸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促进河流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广泛合作的主导因素是 A .资金 B .交通 C .劳动力 D .市场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商业综合体中,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3.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布局现代化工业园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传统日光温室多设计成"垂直墙体+坡面透明膜"的结构(下左图)。

近年来,我国某地(36°48'N,118°42'E)出现了一种"阴阳棚"结构的棚体,即以传统日光温室的垂直墙体为共用墙,建造一个采光面相反的棚体(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4.“阴阳棚”温室中A.甲棚为阳棚,主要种植菌类B.甲棚为阴棚,主要种植蔬菜C.乙棚为阳棚,主要种植蔬菜D.乙棚为阴棚,主要种植菌类5.为提高阴阳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墙体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个空气通道,且在通道处装有风扇,加速空气流通。

[最新]2021版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 地球

[最新]2021版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 地球

[最新]2021版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第一遍复习各科教材。

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合理地安排出各科教材的复习进度,每天复习两科,大约在一个半月内完成复习。

第二遍列出的各科的知识点,如果一看就能很清楚地想起该知识点的细节,就pass;如果发现该知识点含混不清,或是还有不太清楚、不太明白之处,就赶紧问老师,补上这个空白。

大概安排一个月的时间。

这样,经过第一、二遍复习,各科的知识点基本不会再有漏过的,保证了基础。

第三遍对各科的各种专题进行复习。

如语文的文学常识,数学的二次曲线,外语的作文专项练习,物理的动能、动量定理的综合应用,化学的元素周期律等。

【最新】2021版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二地球表面的形态专题整合(二) Word版含答案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 (km)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固体外壳;厚度最地壳莫霍面上地幔地幔下地幔古登堡面地核外核内核 17 2900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向下温度、压力、密度都增大呈熔融状态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2.等高线地形图在区位选择中的应用 (1)选点点的类型水库坝址区位要求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及港口淤塞1 / 3港口第一遍复习各科教材。

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合理地安排出各科教材的复习进度,每天复习两科,大约在一个半月内完成复习。

第二遍列出的各科的知识点,如果一看就能很清楚地想起该知识点的细节,就pass;如果发现该知识点含混不清,或是还有不太清楚、不太明白之处,就赶紧问老师,补上这个空白。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一部分 技能二 Word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一部分 技能二 Word版

技能二等值线图的判读类型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典题示例]【典例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A.600米B.650米C.700米D.800米(2)若在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A.方案1B.方案2C.方案3D.方案4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数值判断,等高距是100米。

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为700~800米,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故该地相对高度为600~800米,所以该地最大相对高度可接近800米。

选D。

第(2)题,在山区修路,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

若在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其穿越的等高线条数最少,坡度最小。

选C。

答案(1)D(2)C[方法总结]1.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1)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2)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2.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特征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气候要素的分布与变化(1)根据地形海拔高度判断(2)根据地形坡向判断4.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剖面图(1)四点——起点、止点、最高点、最低点。

(2)趋势——剖面线所经地区的大致趋势。

(3)等高线通视原理: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表示凹坡,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凹坡不会对视线形成障碍,通视状况良好;凸坡视线常被阻挡,很难通视。

如图所示:5.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内容讲解详见高考重点主题突破系列之四——地形)[培优演练]题组一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应用1.(2019·烟台市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最大高差可能为()A.288 mB.388 mC.405 mD.465 m(2)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3)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性喜水,常活动于水边。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全国2卷二卷II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全国2卷二卷II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全国2卷二卷II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全国2卷、二卷、ii卷)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一、(每题4分后,共44分后)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212021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4分后)20212021年()a.迁入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出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低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高于天津2.(4分)20212021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过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进程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过程地膜覆盖具备保温、美白、保土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率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采用的地膜多就是超薄型地膜,极易溃,容易废旧,难以自然水解,极易导致轻微的“白色污染”.据此顺利完成3~5题.3.(4分)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4分)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4分后)残余在土壤中的地膜可以()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制约土壤温度提高③制约土壤水肥运移④大力推进碎石外流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例如图起身某地区年均梅的原产.读图,顺利完成6~8题.6.(4分)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c.地形d.大气环流7.(4分)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4分)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中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炎热的下垫面时,就极易构成雾.例如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 市.据此顺利完成9~11题.9.(4分)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更多了充裕的暖式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很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促进作用较强10.(4分)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低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1.(4分)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二、答疑题(共5小题,满分76分后)12.(22分后)写作图文资料,顺利完成以下建议.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如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b.西风带影响d.高压掌控(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疲软的原因(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13.(24分后)写作图文资料,顺利完成以下建议.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如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赢得平衡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3)详述我国西南地区人工速生按发展选纸业的理由.(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二轮复习联考(二)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全国卷2及

高考地理全国卷2及

精品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局部本试卷共47 题,共 300 分,共 14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前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局部〔图 1 〕。

据此完成1 ~3 题。

图 1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 .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表达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B.技术C.资金 D .交通【答案】 1. C 2 . D 3 . D【解析】1.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的。

2.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以此为界。

3.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仿真试卷二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仿真试卷二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仿真试卷二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将京台高铁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计划采用海底隧道连通京福高铁和台湾高铁。

读图,完成第1~3题。

1.下列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中,京台高铁不能体现的是( )A.大型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网络化2.对海底隧道工程建设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台风频率B.地震频率C.地质构造D.海峡宽度3.京台高铁建成后,下列运输线路中客运业受到冲击最大的是( )A.北京至天津铁路线B.上海至台北航空线C.台湾海峡两岸航海线D.台北至新竹公路线(xx湖北八校联考)xx,我国又出现一波房地产开发潮。

下图为海南省海口市(20°N,110°E)某楼盘平面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下面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户型,某客户选房的观点合理的是( )A.宜选甲,采光好B.宜选乙,采光好C.不宜选丙,夏季暴晒D.不宜选丁,夏季暴晒5.“小暑晒霉正当时”。

小暑时节(7月7日或8日)是自然界入伏的开始,热天就真正到来了。

夏季闷热潮湿给霉菌造成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家里物品易发霉。

小暑时节雨水少了,这时候,搬出家里的衣被等物品,放在阳光下暴晒,紫外线就会把上面的霉菌杀死,从而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甲、乙、丙、丁四种户型的阳台“小暑晒霉”效果最好的是(北京时间)( )A.甲阳台12:40B.乙阳台15:00C.丙阳台12:40D.丁阳台11:20K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繁殖。

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英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

据此完成第6~8题。

6.该岛食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不足,生产规模小B.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C.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D.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海运7.下列地点中,与岛上植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里约热内卢B.开普敦C.布宜诺斯艾利斯D.罗安达8.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B.地势中高周低,水系呈放射状C.受盛行西风影响且风力强劲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盐井镇为悠久的产盐古镇,附近澜沧江东西两岸表层分别分布着白色和红色岩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题型一 高考11道选择题常用解题技法 技法一 利用地理规律 技法二 利用区域特征 技法三 利用地理原理
6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技法四 利用知识迁移 技法五 利用专项图表 技法六 利用因果关系 技法七 利用地理计算
7
目录
CONTENTS
3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专题四 水体运动、河流与湖泊 微专题二 湖泊 专题五 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与植物 微专题三 植被类型及分布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专题七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5
专题八 工业地域与产业转移 专题九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微专题四 “一带一路”建设 专题十 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微专题五 风沙问题 专题十一 区域能源、资源综合开发 专题十二 旅游地理 专题十三 环境保护
@《创新设计》
题型二 高考36、37题常考题型规范答题指导 技法一 特征描述类 技法二 成因分析类 技法三 对策措施类 技法四 意义作用类 技法五 区域比较类 技法六 辨析评价类
8
Hale Waihona Puke 《创新设计》2020版 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
1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第一部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技能一 等值线图的判读 技能二 常考示意图的判读 技能三 三类统计图的判读 技能四 区域图的定位与判读 技能五 解题能力培养
2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 专题二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专题三 大气环流与气候 微专题一 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