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比较

英汉语言比较
英汉语言比较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更多的差异。

1.首先,我们来考究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呢?汉英这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哪一个语系?

1.1世界语系的分类方法比较著名的有:

1. 中国北京大学分类法

2. 英国Simon大学遗传学分类法

3.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语言分类法

4. 美国麻萨诸赛洲理工学院(麻理工学院)分类(完全按地区)

1.2目前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应该是分为4个语系:

1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印度、伊朗、等语族,其中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

2汉藏语系: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种。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3 非太语系:包括除欧亚语系、南北美洲以外其他各国的语言。非洲及太平洋诸国采用这种语言。

4人造国际语系:即国际通用的语言。

1.3综上所述: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1ndo·European Family),汉英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2.下面我们将从文字、语音、语义、句法四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进行对比。

2.1汉英文字对比

汉语属表意(ideographic) 文字,英语属拼音(alphabetic) 文字。

2.1.1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汉字不带表意成份,用象形(pictograph)、指事(indicative character)和会意(associative character)三种方法表意。

e. g 雨(rain)、山(mountain)、果(fruit)、人(man)。

另一类汉字带表音成分,叫形声字。它由形符(表意)和声符(表音)两部分组成。

e. g “烤”由“火”和“考”组成,“火”是形符,表示该字的意义与“火”有关,“考”是声符,该字念kǎo;“评”由(言)和“平”组成,“言”表示该字的意义与“说话”和“言辞”有关,“平”音符。2.1.2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

英语有26个字母,但只有A、I、O 三个字母能单独构成词,其余字母只能作为构词成分,与其他字母组合构成词。所以,英文字母绝大多数都不能像汉字那样可以单独使用。英语的书写符号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标音符号是四十八个国际音标。英语单词的书写和读音不同,这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读音变化发展了而拼写未变之故。

2.2汉英语音对比

2.2.1发音语音学对比

汉英在语音流中组成元素的物质属性,均可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对这些元音和辅音中相近或类似的音进行比较发现差异。

e. g 1英语的[a:]音和汉语ɑ, 发汉语ɑ的时,口腔肌肉松弛,舌位比较灵活,可在舌前,舌中或舌后,然而舌身始终自然安放, 英语的[a:]时,口腔肌肉紧张,舌头只能向后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

e. g 2英语辅音[s]和汉语s,汉语的s 与英语的[s]稍有差别,气流是从上齿的隙缝磨擦成声的,s 比[s]舌位稍靠前。

2.2.2音位系统的比较

1.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比汉语单元音区分得更细,数量也多于汉语的单元音数。英语单元音中的长短元音具有区别性特征,而汉语单元音则没有明确的长短元音之分。两个元音系统中均有一些元音是另一种

语言中所没有的,如英语没有类似于汉语的v ,e音,而汉语没有与英语相应的音。

2.在辅音方面,英语浊音数明显多于汉语。英语中清浊音成对出现,并构成相对立的音位,这些对立可区别词义,汉语中可区别词义的语音特征是送气/不送气。两个辅音系统中也各有一些音是对方语音中所没有的。

e.g 英、汉语中都有[ts]这个音,但英语的[ts]通常出现在词尾,偶尔在词的中部,汉语拼音的c总是出现在词(字)首。

2.2.3音段音位里的语流音变比较

语流音变现象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而且有颇多相同之处。

音变分为联音音变和语流随位音变两大类型。

联音音变主要指协音变化(如腭化、唇化)、同化、异化、增音、减音、换位、连续变调等七种。

语流随位音变则细分为弱化(包括元音、辅音、声调弱化)、脱落和合音三种。

上述音变现象的绝大部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仅连续变调是汉语的特有现象。但变化形式的多少、表现的形式内容以及变化的方法都不太相同。

e.g 1同化,汉语主要发生在音节界上,而英语既可在音节界上发生,也可在音节内部发生,变化的形式也较汉语多样,英语有顺向清浊同化和逆向清浊同化两种,而汉语只有顺向清浊同化,而且都是不送气的清塞音或清塞擦音变成相应的浊音。汉语中的方法同化和部位同化也只限于音节尾辅n的发音上,大大少于英语语流中的相应情况。

e.g 2 增音,两种语言在语流的发音时均会发生此类现象,但使用增音的方法不同,汉语中用来拼读,英语中用来连读。

2.2.4音节对比

音节是人们的听觉上能够自然感觉出来的最小的语音片断,每一种语言的语音都有其音节结

构。比较英语和汉语音节构成,两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由于英语音位的结合比较自由,因此,英语中音节结构的类型要比汉语音节结构的类型多。

英语音节类型有18 种, 而汉语一般均认为只有4 类单辅音型音节。

2.汉语音节中包含的音素最少为1个,最多不超过4 个,而在英语音节中,所包含的音素可以多达7个。

3.英语音节结构中有多种辅音群,而汉语仅有单辅音型音节。

4.英语中闭音节和开音节的情况同样多见,而汉语中开音节占绝对优势,闭音节除了个别方言中有以p ,t,k 塞音结尾外,一般只有以n和l结尾的少数几种。

5.汉语音节内音素的组合有较多的限制,例如z ,s,sh ,zh ,g,k,h 不能与i,v 以及以这两个元音为韵头的韵母相拼。英语中元音和辅音的搭配比较灵活,不受什么限制。

2.2.5音高体系的对比

音高是使用最为广泛和复杂的一种超音段表达手段,它的语音物质形式表现为旋律。英汉两

种语言在音高体系方面的不同,集中地表现在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是语调语言。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音高变化的单位不同。汉语音高变化分布在字上,即每个字上都有固定的音高变化,称为声调,而英语的音高变化分布在短语和句子上,称为语调。

2.汉语的声调是构成字的一个部分,并决定字义,英语单词本身不带有固定的音高变化,一个词上的音高变化取决于它在句中的位置。

3.汉英两种语言体现在句子上的音高变化的方式不同。

首先,汉语句子的语调是在组成其句子的每个字的字调的基础上稍扬和稍抑而形成的,而英语中起骨干作用的是一个句子中的重读音节。

其次,汉语音高变化图线自然地分布在整个表示相对音高的音域图中,而英语则不同,它无字调可依附,因而音高变化图线按其基本语调模式分布。

第三,汉语句末语调只体现在句子最后一个字上,而英语句末语调一般体现在一句话的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

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这是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中最大的差异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

汉语语调只影响句子最末一个音节,对句子的其他任何部分都无关。从句调升降与表达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的角度看,又有较显著的差异。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汉语句子分为高升调、降抑调、水平调和曲折调四类,而英语句子的升降变化分为低升调、降升调、升降调、升降升调四类。

2.2.6重音对比

重音是语言中另一类普遍采用的超音段语音表达手段,可分为词重音和句子(短语)重音。英语和汉语重音的比较也在这两个方面展开。英汉语重音的基本性质是相同的,它们均依靠音强、音长、音高和音段四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其区别在于

对英语重音来说,音高发挥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音长,音强和音质更次之。

而汉语重音主要起作用的是音长,音高的作用远不如音长,音强的作用则更小。

1词重音

在重音的功能方面,英汉词重音都具有构词功能,在英、汉语口语中,词重音均可用来区别复合名词和由两个拼写相同的词构成的短语,且也都具有辨义的功能。但英语词重音还具有区别词类的功能,汉语词重音的这一功能不典型。

在重音引起语音变化方面,无论是英语重音还是汉语重音,都对元音与辅音的音质及音长产生影响。

在词重音的一般规则方面,汉语双音节、多音节词重音的模式比较固定,相比之下,英语词重音的规则复杂得多。

在词重音分布的特点方面,两者有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英语弱读音节可出现在词的任何一个音节上,而汉语的弱读音节决不会出现在第一个音节上。在词重音分配过程中,英语首先确定重读音节,其余便是弱读;汉语则先确定弱读音节,然后再分配主重音和次重音。

另外,一般说来,英语多音节词有一个(少数有两个)重读音节,而汉语多音节词通常只有一个弱读音节,其余便为重读音节。

2.在句重音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句重音有不少相似之处。首先,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句重音均根据语法、语义或心理感情表达的需要产生,而且都可以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强调重音三类。后两类的用法在英、汉语中基本相同。语法重音在英语语句中比较突出,一般由词性来决定,汉语中的语法重音则一般由句子结构类型决定。在汉语一般短句中,谓语、状语一般要重读,补语也常常重读。

2.2.7节奏比较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音都有某种或某些成对而相反的特点,这些特点相互对比或相互交替地出现就形成了节奏。英语和汉语的语音都有节奏,但各有特点。

首先表现在节奏单位上,汉语的节奏单位由很少的语义上相对独立完整的几个音节构成,最普遍的节奏形式由两个或三个音节组成,但无论多少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汉语的节奏单位的确定总是与最小的语义单位相一致。而英语的节奏单位的确定与汉语大不相同,它由分布均匀的重音构成,各个重音之间的轻音数目比较一致,一般讲是两个。英语节奏单位的确定,不是像汉语那样要求同语义相适应,而是应当相对地维护节奏的原则。

另一个不同,表现在计算节奏的节拍的标准各不相同。汉语的音节数作为节奏的单位,除了一些虚词读成轻声外,其他词都应读得一清二楚。英语中情况大不一样,英语以一定间隔时间出现的重音作为节奏的基本模式,即以重音计时。

汉语是音节计时语言,而英语是重音计时语言。

2.3汉英语义对比

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异同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关系上的复杂性。我们大致可将其归纳为:

(1)词义相符,即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符;(2)词义相异,即指称意义相符但蕴涵意义相异,或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均相异;(3)词义空缺,即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或蕴涵意义在英语中不存在,造成零指称意义或零蕴涵意义。

2.3.1词义相符:

由于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所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类的大脑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必然有其相似之处,因此,不同语言之间必然存在词义相符的关系。

2.3.1.1有些词语在没有特指语境的情况下,只具备指称意义。

e. g阳光(sunshine)、沙漠(desert)、苹果(apple)、蔬菜(vegetable)、医生(doctor)、学校(school)、工厂(factory)、教师(teacher)、学生(student)、历史博物馆(history museum)、历史遗产(historical heritage)、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等。它们都可以用英语中词义相符的词语译出。

2.3.1.2 有些词语既有指称意义,也有蕴涵意义。

e. g 1 “鼠”(rat)在汉语中,我们有“胆小如鼠”、“鼠窃狗偷”、“贼眉鼠眼”等,来形容懦弱、卑微、目光短浅的人。而在美国俚语中,rat是指卑贱的、不忠诚的人。

e. g 2 热门儿童魔幻读物《哈里波特》中,那个出卖朋友又懦弱胆小的巫师,作者也赋予了他老鼠的形象(变身后的动物是老鼠)。狼在中国人眼中是凶狠而又贪婪的动物,有“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如狼似虎”之说。英文中也有“披着羊皮的狼”这一说法: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用来形容假装友善但实际上怀着恶毒意图的人。

2.3.1.3 有些词语的部分蕴涵意义相对应。

e. g 蚂蚁(ant)是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汉语中有蚂蚁喝水——点滴就够,蚂蚁下塘——不知深浅,蚂蚁看天——不知高低;英语中有When an ant says “ocean”,he's talking about a small pool。但是“蚁民”的概念就不一样了。古代中国的贵族阶级将百姓称为蚁民(ant people),是指老百姓的地位低下,命不值钱。然而在西方人眼中,蚁民却是指那些英勇善战的人,该说法起源于古希腊神话。埃吉娜岛王埃阿科斯是宙斯的私生子,天后赫拉因怨恨在该岛降下了饥饿和瘟疫,除了国王与其子,所有岛民都死了。宙斯为了安抚其子,将该岛的蚂蚁变成了人,而后,在特洛伊之战中,其孙阿基琉斯率领蚁民出征,所到之处骁勇善战,战无不胜。

2.3.2词义相异:

词义相异有两种情况a. 指称意义相符,蕴涵意义相异。b.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异。

2.3.2.1 指称意义相符,蕴涵意义相异。

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对应的指称意义,蕴涵意义就更丰富了。词本身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典故、隐喻、情感及民族心理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投射不同的意义。

e.g1 “松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忍不拔”、“不畏严寒”和“四季常青”,而pine tree 在英美文化中则没有这些象征性的蕴涵义。“熊”用来形容人时,在中国文化中有“愚笨”、“窝囊”的含义,bear 在英美文化中却意为“饥饿或脾气暴烈的人,鲁莽的人”。

e.g 2 “猫头鹰”,由于该鸟常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有些讲迷信的中国人认为它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将它与“倒霉”和“厄运”联系起来。在方言中,“猫头鹰”又称“夜猫子”,比喻喜欢晚睡的人,英语中的night owl 正好表示经常熬夜或喜欢在夜间工作的人。但owl 在英语中却完全没有“倒霉”的蕴涵意义,倒是因袭传统的理解,象征着“聪明”或“智慧”。

2.3.2.2 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相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存在着词汇的语义和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现象。

e.g1在英语里cheap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贬义词。

e.g2 He is making himself cheap.他这么做正使他的名誉受损。Their feeling come too easily, too cheaply.他们的感情来得太容易,也太廉价。而汉语中“物美价廉”的“价廉”却是褒义的。所以在外贸翻译中要尽量避免cheap一词,改用比较中性的词如inexpensive。

e.g3vinegar与汉语中的“醋”是同一种东西,可两者给人的联想意义却不同,前者表示“不高兴”、“坏脾气”,后者却表示男女之间的妒忌。

2.3.3词义空缺

词义空缺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或词义非对应现象。英汉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方式、知识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直接反映文化的现实。英汉民族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英汉语言按照各自的方式对主客观世界进行不同的切分和特化,形成不同的词汇系统,而不同的词汇系统必然使得英汉词语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而产生词汇或某一词义“空缺”现象。它的产生主要有如下五个原因:

1、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义空缺

人们生活、劳动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中就可能出现空缺。

比如在英国,竹子不是一种土生土长的植物,因此语言中就缺乏这方面的原始词汇。汉语中的“笋”字只能译成“bamboo—shot”(意即“竹芽”),甚至连bambo 这个词也是从汉语借引过去的。又比如“salad”(色拉)这种凉拌蔬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这道菜,语言中也不存在这个词,因此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汉语也是如此

2、由于风俗的不同而引起的词义空缺

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的语言之间可能出现相对的词义空缺现象。

例如,中国人把生孩子、娶媳妇、贺生日称为“红喜”,把死的事称为“自喜”,语言中也有“红白喜事”的表示法。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把生儿育女娶媳妇说成“红喜”并不费解,英语中就把喜庆日称之为“red—letter day”;但把死人称作“自喜”的是我国文化,或主要包括我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的个性。

3、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引起的词义空缺

欧美人多信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一切也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而在传统上,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天老爷。“上帝”(God)和“天老爷”所代表的东西不相同,含义也不一样。特别是“上帝”这个概念,它具有较浓的基督色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虽然我们可以把英语的“My God!”译成“天哪!”,但反过来把汉语的“天”译成“God”,有时就不很适合了。

4、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义空缺

人们由于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也会使语言产生词义空缺现象。换言之,有时人们虽然生活在同一客观环境里,但对某些客观事物却各持己见,对代表那些事物的语言赋予不同的意义。

e. g 1汉语的“红茶”译成英语后变成“black tea”这是因为汉语就茶水颜色而言,称其为“红”;而英语则根据茶叶的颜色而言,称其为“黑”。英语中说“a black sheep”(害群之羊),汉语则说“害群之马”。

e. g 2将汉语的“嫂”与英语sister—in—law比较,也可看出汉英民族观念上的差异。

5、由于语言形式和体态语的差异而引起的词义空缺

语言中的词义空缺现象还有因语言本身等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有的语言形式在特定的语言里有特殊的含义,而这些语言形式很少能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完全相应的偶合体。

比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同音词,因而语言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双关语。可是,如果把双关语直译成另一种语言,就几乎没有一个能保留其双关语的地位,也就是说,无法加以完美地互译。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内向破裂音,用文字表示,英语是tut—rut,汉语是“喷啧”,但这两个相同的发音在两种文化中却有截然不同

的用途。中国人通常用“喷喷”声表示“赞叹”,而英美人发“rut—tut“音时,则是对某人或某物的一种轻蔑的表示。

此外,有时非语言形式即纯属文化上的不同,也会造成语言间的词义空缺现象。

2.3.4 结论:对于英汉词义上的异同,我们在英汉对译时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尽量使译文符合源语言所传达的意思,并符合译入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比如,对于语义空缺现象的内容的翻译,我们可采取音译、直译、改编、意译等方法,使译文正确完整。

2.4汉英句法对比

由于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虽然语法和词汇用对,但常出现一些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主要是英汉句法结构不同表达的语用失误。下面我们将从主题与主语、句子单位的严格性、意合与形合、主动与被动和时间顺序对英汉句法结构进行语用对比和分析。

2.4.1. 汉语的“主题”与英语的“主语”

汉语是以意念逻辑排列为主的语言,是注重主题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以话题或主题为主轴,通过一种把句首成分看作话题加以评论的句型即主题句进行描述。话题或主题在语法上不一定充当主语。如:

1) 会议室里正在开会。

2) 在北京这些年,这辆车我风里雨里骑,买得最值。

以上两例中画黑线的部分是主题语,其余的是进行说明或评论。汉语中这类主题句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据统计,约50%的句子是以话题为开始的句子。英语是一种重形式逻辑的语言,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句子的基本结构以主谓(S+V)为主轴,它的基本句型有S+V,S+V+C,S+V+O,S+V+O+O,S+V+O+C五种,每一种都离不开主语和谓语。如:

3) This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4) He asked me to go to see a film yesterday.

因为英语常用的主谓句型结构与汉语的主题句结构不大相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时时考虑英汉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5) Her room is cleaned every day. 她的房间每天打扫。

这样的翻译是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虽然这句英语用的是被动语态,但汉语习惯上不说“她的房间被每天打扫”。另外,汉语的主题句在译成英语时要相应地转化成英语的主谓句。如:

6) 看起来老张还没有回家。Lao Zhang seems to have not come back home yet.

7) 这本书,我读了一半。As for this book, I have read half of it.

2.4.2汉语的“意合”与英语的“形合”

汉语是表意文字,属分析性语言。因为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文字的图形表示某种意义,汉语是以意念逻辑排列为主的语言,所以汉语的句法结构重意合。汉语重意合是指句子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和词序的排列,往往不用连接词语,逻辑关系靠语序体现。英语是拼音文字,属综合性语言,二十六个字母是基本的文字表达符号,句子的表达靠符号按一定的语法逻辑关系排列组合,所以说英语是一种重形式逻辑的语言,英语的句法结构重形合。英语重形合是指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体现其逻辑关系,句子显得严密紧凑。如:

1) 拿近点,我好看得清楚。Bring it nearer so that I may see it better. 英语中增补了连接词so that。

2)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Promote physical culture and build up the people's health. 英语中增补了连接词and。

3) If I had known it, I would not have joined in it. 早知如此,我就不参加了。汉语中省略了if。

4)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汉语中省略了but。

2.4.3句子单位的严格性

汉语中句子单位并不严格。因为汉语是无形态语,汉语中的字、词使用灵活,是缺少屈折形态变化的无标记语言。汉语不注重形式,特别是动词,形态稳定,在句法上表现为动词连用。英语是形态语,屈折形态变化丰富,是标记的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动词受各种形式的变化影响(如数、时态、语态、语气等)。英语句子的句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词的形态变化。英语句子实际上是以动词的形态变化为主展开的。因此动词的变化带动全句的结构这点上是非常严格的。正因如此,英语的动词才会有分词、不定式、动名词等形式。如:

1) 他坐下来喝茶。He sat down to have a cup of tea.

2) 他来看我。He came here to see me.

3) 看电视很方便,无需再受交通阻塞之苦,你可以待在家里。Watching TV is convenient. You won誸suffer from traffic jams as you can stay at home.

4) 那个妇女跳了起来,怒容满面,直瞪着那个家伙。Springing to her feet, her face wrathful, the woman stared at that fellow.

2.4.4 汉语的“主动”与英语的“被动”

英语中被动句的使用非常广泛,而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率远远低于英语。英语中的许多被动句如果不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译成汉语时一般以主动句的形式出现,并且不指出动作的执行者。如:

1) Printing was introduced into Europe from China. 印刷术是由中国传入欧洲。

2) The snow was so deep that for several days we were cut off from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雪特别深,有几天我们与外界隔绝了。

3) Many thousands of trees must be planted every year. 每年必须要栽种成千上万棵树。

由此可见,英语句子对动作的主动与被动有着清晰的区别,而汉语习惯上用主动语态来表达。当然,英语中也有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译成汉语时用主动句表达。如:

4) This book sells well. 这本书很畅销。

5) That boy is worth praising. 那个男孩值得表扬。

6) The bike needs repairing. 这辆自行车需要修了。

另外,英语中被动语态还广泛地用在以“it”作形式主语的句子中,译成汉语时用主动句来表达。如:

7) It was arranged that they leave the following week. 根据安排,他们下星期动身。

8) It can be argued that this result may not mean much. 人们会争论说,这个结果不说明什么问题。

由于汉语中多用主动句,在进行汉译英时往往不习惯用被动句。例7)、8)很多人用主动句来翻译,这显然就不符合英语句法表达了。

2.4.5汉英的时间顺序

汉语是以意念逻辑排列为特点,所以汉语的语序跟思维的次序很合拍,动作的先后跟思维中的动作的先后一致。如“你吃完了饭再来吧。”“吃饭”的动作发生在“来”的动作之前。由此可见,汉语中表示动作的词在句中的顺序的原则是,第一个句子的事件或第一个谓语的动作所发生的时间总是在第二个句子的事件或第二个谓语动作之前。如:

1) 他关上灯,离开了办公室。He left the office when he had turned off the light.

2) 我吃了晚饭,出去散步。I went out for a walk after I had my dinner.

英语是以形式排列为特点,英语句子语序受句法规则的支配,有动词形式的变化(如时态、分词、不定式等)及其连接词的作用等。在相应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时,句子之间或谓语动词之间不必遵循汉语中的语序说明了时间前后的句法规则,英语句法中的时间顺序可以相当灵活。如例1)、2)的英语译文。

汉语句子译成英语时,在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译法上,我们不妨采取以下做法:

A. 用英语中的连接词语来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如:

3) 我一看到他就告诉他这个消息。I will tell him the news as soon as I see him.

4) 直到比赛开始他才来到。He did not arrive until the game had began.

B.用介词加动词的ing形式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如:

5) 我们一到那里就马上干劲十足地干起来。On arriving there, we all set to enthusiastically.

6) 他们毕业就来这里工作了。They have come to work here after finishing school.

C. 用并列的动词表示先后顺序。如:

7) 他说完话就离开了房间。He finished the talk and left the room.

D.用非谓语动词形式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如:

8) 见到了你母亲,我很高兴。I am glad to have seen your mother.

9)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高兴地跳起来了。Hearing the news, we all jumped with joy.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8558267.html,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娜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12期 【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通过大量典型的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英汉;对比;句子结构 【作者简介】张俊娜,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对比分析理论概述 归纳对比分析时Theo Van Els指出:对比分析有助于分析母语和所学外语的异同,从而能解释和预测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以便为语言教学提供教学材料以迁移理论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重视语言之间的对比,强调的重点在于母语和外语的差异上,正如Lado所言: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本研究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到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对比分析理论和方法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英汉语言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其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在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找到学习重点,而且有助于他们排除母语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 二、英汉语言对比分析 本文主要从词汇、句子结构方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大量实例,使英语学习者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促进英语的学习。 1.词汇层面对比分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因为英汉语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不能按照汉语逐字翻译为相应汉语。英汉词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词语搭配。英汉两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翻译时要注意词语搭配,避免两种语言词语搭配的混淆。例如,“看书”的看应翻译成“read”而不是“watch,look”,又如汉语的“开”,通常翻译为“open”,但“开”同时有很多含义:开始,举行,等,如:开门( open the door),开会( hold a meeting),开业( start a business),开公司( form a company)。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单词的意义与应用,总结英语的搭配规律,整体记忆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 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

内容 一、引言 二、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2.综合语与分析语 3.刚性与柔性 4.形合与意合 三、课堂篇 四、疑惑篇 五、结语

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 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 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 1.语言与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

英汉语言对比分析期末考试资料 - 副本

一引入 1.What Is Language Transfer?谈谈自己的想法并举两个例子 Transfer is the influence resulting from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ny other language that has been previously acquired . Odlin (1989: 27) 迁移是由于目标语与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而产生的影响。奥德林 Keen awarenes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can facilitate FL learning. 对两种语言相似与相异点的敏锐意识能促进外语学习。 Examples of Negative Transfer:He only eat two meal a day. Morphological transfer (词形迁移)Neither nouns nor verbs have inflections in Chinese. 在汉语中,名词和动词都没有形态变化。 Shanghai is said to have thirteen million population. Collocation transfer (搭配迁移)The noun renkou,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population’, can have a numerical pre-modifier. Population的汉语对应词“人口”在汉语中可以用前置数词来修饰。 3.中文的竹式结构,英文的树式结构能够举例说明 从前这里有一个渔村,村里住着十户人家,这十户人家全靠打鱼、种地为生,生活艰苦,但很安宁。 开始家人是不让父亲抽烟的,得了绝症后,想开了,抽吧,拣好的买,想抽就抽。 The chunks of a sentence seem to be connected and yet separated, like sections of a bamboo linked by the joints and ye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self-contained. As a nation of gifted people who comprise about one-fourth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earth, China plays in world affairs a role that can only grow more important in the years ahead. --Jimmy Carter Branches and sub-branches : Adverbials and attributes Trunk line: S + V + (O)

英汉语言对比.

Unit Two 英汉语言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语调,汉字却有四声的变化;英语主要通过词自身的形态变化(格、时、数等)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则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 从句子层面来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式则呈流散型;英语偏用物称,汉语则偏用人称;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则多用主动句。 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可以不同层面展开,但就与翻译的相关度而言,这里主要介绍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 一、英汉词汇对比 1.词义的理解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就是如此。以英语的bird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头语中又常用来指“人”、“姑娘”等。近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sail一词仍然使用,不过,已经不仅仅是“帆”的意思了。自潜艇出现以后,sail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含义。逐渐的,它还被用来表示“变得飘飘然”的意思。从“鸟”的本义转义为“飞行器”以及从“帆”的本义转义为“变得飘飘然”,这就是词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它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对英汉词汇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英汉语言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 The United Nation 联合国 结核病Tuberculosis 马克思主义Marxism 2)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主要表现在意义概括的范围上。通常英语词汇意义覆盖的范围要比汉语的词汇更广。 marriage 娶,嫁 gun 枪,炮 brother 兄,弟 morning 早晨,上午 3)英语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目前在汉语中还找不到最后确定的对应词来表达。这主要是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一些新词和专业术语、专有名词等。 all-in-one telephone 整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话 cybersquat 网上抢注域名 beddo 一种多用途的床 4)英语中还有许多词是一词多义,其所表示的各个意义,分别对应汉语中几个不同的词或词组。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虽远不及英语,但也十分普遍。多义词的具体意义只有根据上下文才能确定。如果脱离了上下文,孤立地翻译一个词组就很难确切地表达该词的真正含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综述 摘要: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及对比分析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其中包括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研究的宗旨与目的。从近百年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历史中,归纳了十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对比分析综述 一、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范围与方法 1.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性质 英汉语比较研究属于语言学之下的比较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语言本体或纯语言研究, 也指英汉语本身的层次结构研究,不涉及其他外在因素[1];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的研究[2];萧立明称之为“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萧立明将语言符号系统总结性地划为十大层次:(1)区别性特征;(2)音位;(3)音节;(4)词素;(5)词;(6)词组;(7)从句;(8)句子;(9)句群;(10)语篇[3]。第二类为语言综合研究, 即结合社会、文化、心理、国情等外在因素研究语言[4], 钱冠连称之为语言实体附着因素的研究[5]。 从目前所研究的趋势来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们对语言本体和语言综合研究都很重视, 尤其是对语言综合研究。事实上,语言综合研究不仅更加符合语言本身的意义和存在,也可以促使人们加深对语言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对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发展规律的生成机制、语言个性与共性的并存、语言发展

未来趋势等方面的了解。 3.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英汉语比较研究的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三个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 结合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个性(差异性、异质性)与共性(普遍性、同一性)相结合。 但是, 以汉语为主体还是以英语为主体的方法论问题,目前暂时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还是以英语为主体, 以英语语言或语法理论为参照系统作英汉语比较研究。当然,也还是有强调应以汉语为主体的[6]。 关于主体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排除意识形态干扰的基础上可以从三个方面 来考虑从语言材料来看, 应当是双向研究, 因为涉及到英、汉两种语言。从研究目的来看, 应当以汉语为主体,即以解决汉语本土问题、创立现代汉语语言理论为主, 象早期的马建忠、赵元任、王力一样。因为汉语的特征阐述清楚了,其他诸如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语言学体系来看, 汉语应当借鉴英语语言理论和语法体系,这不仅是因为英语先汉语而建立语言理论体系,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从语言的发生学或语言哲学来看, 英汉语的同大于异。事实上,人类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着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直接建立在人类思维本质的基础即逻辑上的[7]。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到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最早是由结构主义语言学家Fries和Lado提出的。对比分析以“各种语言是可比较的”这一假设为基础,以发现两种语言中二值对立(对比)的类(typologies)为其研究目标。对比分析可以归属为中介语研究、语言应用研究以及双语研究。对比分析即属于理论语言学,又属于应用语言学,以后者为主。对比分析的心理基础是迁移理论、学习理论中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语言毕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英汉翻译者,若不知英汉各自的特点,不知两者的差异,是不能想象的。不要以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牙牙学语开始,便开始接触汉语,因此,就想象自己很了解汉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汉语到底有什么特点? 就汉语论汉语,因为没有距离,就看不真切,因为没有比较,就看不明白!只有当汉语和英语比肩而立,碰撞交流,才会燃爆出绚丽的火花,两者之差异,才会赫然呈现。 目前,从事英汉对比研究的学者和专著在我国并不少,但是,当我们放眼这个领域,就觉得有必要正面回答一个问题:英汉对比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弄明白英汉的差异,并不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至多只能是一种手段而已,而手段总得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翻译。 译界的实践证明:只有对英汉之差异了然于心,译者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下面结合英汉翻译的实际,对英汉之间的明显差异作鸟瞰式分析和归纳。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有的语言学家以“竹节句法”写英句,所谓“竹节”,则指其断不可缺的种种连接词(Connectives);有以“流水句法”写汉句,所谓“流水”,指少用乃至不用连接词的行文流畅。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 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显然是存在的。 以上Nida所言,有一点需要加以纠正。他说:“我们也可以说It is 1ate,I must leave.” 此议不妥,因为这样缺乏连接词的英句是不合其表达习惯的,至少也是拙句(C1umsy Sentence)。比如: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 译文: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英语原句是一个典型的形合句,而相应的汉译则是意合句。假如,将英语原句改成意合句,那读上去还有英语味吗? There was an Englishman.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He was once travelling in China.同理,假如我们将此句译成: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英国人有一次在中国旅行。读上去便稍有绕口之嫌。 从语法范畴分析, 英语动词的时体显得极为丰富,从理论言,英语有十六个时态。若就“形态结构”的视角进行观察比较,似又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语是一种更为形式化的语言,它注重形式的变化。就语法范畴言,英语的代词(名词)可以有性、数或格的形态变化, 动词还可有时、体、态、气等形态变化,等等。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英汉对比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是对英汉对比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阐述了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继而回顾了我国英汉对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讨论了英汉对比研究的实用价值以及宗旨和目标,最后论述了对比研究是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对比研究、异同、历史与现状、实用价值、宗旨目标、理论方法 正文: 近年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内出现了外语热,而外国也出现了汉语热。这种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以及翻译事业,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比 语言学的研究。人们在外语教学中逐渐认识到,要学好外语,必须了解其特点,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与母语的特点作比较。熟悉外语和母语的特点,并加以科学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因素,这无疑将有助于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 “对比”和“比较”在语言研究和语言实践中是经常出现的字眼,常被混为一谈。其实作为学科,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较语言学,又称历史比较语言学,是一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进行历时比较的学科。它旨在重构原始语,理清语言之间的亲属源流关系, 阐述它们的体系和特质,最终建立其谱系关系,比较语言学的目的主要是求同。 对比语言学属于共时语言学,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作共时的、常为静态的考察 和分析,指出它们中各个层次,即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篇章等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点,并努力运用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去阐释这些不同之点所产生的根源的学科。对比语言学的主要目的是觅异。 作为研究方法,“对比”和“比较”是密不可分的,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离不开比较,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释是建立在比较分析之上的。“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 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要对比必须进行比较,因为“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所以,“对比”与“比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赖的关系。 二、英汉对比分析的历史及现状 英汉对比研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兼具有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其任务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并解释英汉语之间的异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英汉对比研究应分为三个层次:语言的表层结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哲学。从学科上看,英汉语言对比可分为英汉对比语言学、英汉翻译学和英汉对比文化学三个学科。从实践上看对比语言学也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理论研究方向; 一个是应用研究方向。 在国外真正进行英汉语言对比的首推赵元任,他1933年撰文对汉语和英语语调进行了对比。国内的英汉或汉英语言对比研究可追溯到1898年出版的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 的《英文汉估》。 根据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老会长刘重德先生的观点我国的的对比研究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98—1949年可称为英汉对比研究的第一时期,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和严复的《英文汉估》算起,到四十年代末。这期间,英汉对比研究从草创到发展,成绩显著。 “虽有移植的问题,但其中包含着认真的鉴别和自己的独特创造,对汉语语言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择善化用的传统。”这种评价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1949 —1976年是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摘要: 本文主要以英汉语言实例为出发点,力求多方位,全角度地展示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汉语为突出主题,注重意合,具有静态性,实说性和临摹性的分析语;而英语为突出主语,注重形合,具有动态性,虚用性和剪辑性的综合分析语。认识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特征有助于英汉互译工作,并能促进英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特征;汉语特征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 Based on practical examp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dicat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hinese is atopic prominent , paratactic , dynamic, concrete, and chronicle, analytic language while English is a subject prominent, hypotactic, stative, abstract, non chronicle, synthetic analytic language.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languages is a great help to translation.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正是由于英汉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有着不同的语言类型、文字系统、语音系统以及词法上的差异,因此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译汉时必须使用汉语的句法来表达英语的意思。如果按照英语句法直译,译文将受到英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违反汉语表达习惯。反之,汉译英时也必须采用英语的句法来表达汉语的意思,尽可能适应英语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因此,熟悉英汉语言句法上的差异对正确地进行英汉翻译十分重要。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是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特征上的最主要区别之一。所谓形合是指主要靠语言本身语法手段,所谓意合是指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英语句法特征是“形合”,注重语法形式和功能。句子要按照语法规则来组织

英汉语言比较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之一。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使用的工作语言。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存在更多的差异。 1.首先,我们来考究世界上有多少个语系呢?汉英这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哪一个语系? 1.1世界语系的分类方法比较著名的有: 1. 中国北京大学分类法 2. 英国Simon大学遗传学分类法 3.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语言分类法 4. 美国麻萨诸赛洲理工学院(麻理工学院)分类(完全按地区) 1.2目前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应该是分为4个语系: 1印欧语系:是最大的语系,下分日耳曼、拉丁、斯拉夫、波罗的海,印度、伊朗、等语族,其中日耳曼语族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主要语言。 2汉藏语系: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种。下分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等语族,包括汉语、藏语、缅甸语、克伦语、壮语、苗语、瑶语等。 3 非太语系:包括除欧亚语系、南北美洲以外其他各国的语言。非洲及太平洋诸国采用这种语言。 4人造国际语系:即国际通用的语言。 1.3综上所述: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英语属印欧语系(1ndo·European Family),汉英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2.下面我们将从文字、语音、语义、句法四方面对汉语和英语进行对比。 2.1汉英文字对比 汉语属表意(ideographic) 文字,英语属拼音(alphabetic) 文字。 2.1.1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两大类。 一类汉字不带表意成份,用象形(pictograph)、指事(indicative character)和会意(associative character)三种方法表意。 e. g 雨(rain)、山(mountain)、果(fruit)、人(man)。 另一类汉字带表音成分,叫形声字。它由形符(表意)和声符(表音)两部分组成。 e. g “烤”由“火”和“考”组成,“火”是形符,表示该字的意义与“火”有关,“考”是声符,该字念kǎo;“评”由(言)和“平”组成,“言”表示该字的意义与“说话”和“言辞”有关,“平”音符。2.1.2英语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 script)。 英语有26个字母,但只有A、I、O 三个字母能单独构成词,其余字母只能作为构词成分,与其他字母组合构成词。所以,英文字母绝大多数都不能像汉字那样可以单独使用。英语的书写符号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标音符号是四十八个国际音标。英语单词的书写和读音不同,这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读音变化发展了而拼写未变之故。 2.2汉英语音对比 2.2.1发音语音学对比 汉英在语音流中组成元素的物质属性,均可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对这些元音和辅音中相近或类似的音进行比较发现差异。 e. g 1英语的[a:]音和汉语ɑ, 发汉语ɑ的时,口腔肌肉松弛,舌位比较灵活,可在舌前,舌中或舌后,然而舌身始终自然安放, 英语的[a:]时,口腔肌肉紧张,舌头只能向后收缩,舌后部向软腭抬起。 e. g 2英语辅音[s]和汉语s,汉语的s 与英语的[s]稍有差别,气流是从上齿的隙缝磨擦成声的,s 比[s]舌位稍靠前。 2.2.2音位系统的比较 1.在元音方面,英语单元音比汉语单元音区分得更细,数量也多于汉语的单元音数。英语单元音中的长短元音具有区别性特征,而汉语单元音则没有明确的长短元音之分。两个元音系统中均有一些元音是另一种

中英语言差异

中英语言差异 霍红丽 12外21 12042024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引言学一门语言,必须去掌握它所反映的文化。即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本身的同时,也要大量接触所学语种的文化,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什么是文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中国的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语言又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创造出来并为他们服务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价值和政治观念等社会要素的制约,是不能脱离社会独立、自由发展的。现代社会语言学家指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则鲜明的反映到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下面就此分析中英语言差异。 关键词中英语言差异文化 一、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汉语重意合,结构松弛,多以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Accumulative Clause)或独立的单句(independent Sentence),其彼此的逻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美国的翻译学家Eugene A.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一书中曾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在英语以及大多数的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如,although,because,when,in order that,so 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这同一概念,我们用意合的方法基本上也可以表达出来;那就尽说,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并无连接词表明其相互关系,而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例如,我们说because 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用连接词 because加以表达的。然而我们也可以说it is late,I must leave.在这里,虽然无明确的词汇表明彼此的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from a Macroscopic View Point According to some linguists, noticeably Mr. Lian Shuneng in his Contrastive Studies on English and Chinese, ten contrasts indicate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s. 1. Synthetic vs. Analytic English is a synthetic language marked with inflexions (曲折变化形式) while Chinese is an analytic language without any inflection, which is usually implied in the context or explicitly shown in such words as “着、了、过”etc. For example: ?During the wartime, years like these would have meant certain death for many people. Many would have become beggars and others would have been compelled to sell their children. ?Thus encouraged, they made a still bolder plan for the next year. 2. Compact vs. Diffusive

第二章 英汉对比

课序:No.3 2学时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的相似点和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策略,为后面的翻译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是英语和汉语的差异以及对应的翻译技巧。难点在于如何在翻译实践中灵活巧妙地应对英汉差异,使译文达到功能对等。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及提问 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 ⅠWarming-up activities Discussion: You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many years, in your opinion,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Ⅱ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1.从词类划分来看,英语和汉语都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中的名词、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代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似,虚词中的介词、连词、语气词(英语有冠词而汉语没有)的语法功能也有不少相同点。 2.从句子要素来看,英语和汉语都有主语、谓语、宾(表)语、定语、状语。特别是主语和谓语,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主要句子组合框架,它们的基本句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在应用文体以及科技文章中,英汉句子结构基本对应的情况比较常见。[例1] We received, on Nov.11,2005, with thanks, your Check No.006869 for RMB 36,000, in payment of our commission. The amount has been placed to your credit. [译文] 我方已于2005年11月11日收到贵方第006869号支票一张,金额计 人民币36,000 元,用以支付我方佣金。该笔款项已入帐,谢谢。 [分析] 上述译文从结构到语序都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个别措辞需遵从 商业信函习惯译法。如:“我方”“贵方”。 [例2] The statement declar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must be changed or the gap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would continue to widen.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e and comfort brought on by airplanes, 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教案设计3

第1讲导论 主要容:从语言对比角度探讨翻译概念阐释、翻译标准厘定、翻译过程梳理、翻译方法运用等与翻译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教学要求:了解翻译中的语言比较与对比概念,理解翻译概念、翻译标准、翻译过程等,掌握上述相关概念基本容及其与语言对比相关的问题。 重点、难点:语言比较与对比概念差异及其之于翻译能力培养的终极意义。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 ——吕叔湘 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吕叔湘 You could know your own language only if you compared it with other languages. ——Engels Explain some of the points: 1.Why “contrast” but not “compare”? 2.What is “language”? 3.What’s the aim of contrastive study of two languages? 4.Content of study. 5. A general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6.Contrastive study of phonetics. Explanation: 1. Compare: similarity of two things Contrast: differences of two things 语言对比是指不同语言间的对比分析,通常是通过compare 和contrast两种途径。 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不同语言间的共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不同之处。 2. 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严复、元任、吕叔湘、王力 停滞阶段:1949——1976 复苏和发展阶段:1977年5月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 3. What is “language”? 语言: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Language:the system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structured arrangement of sounds (or their written representation) into larger units, e.g. morphemes, words, groups/phrases, sentences 4. What’s the aim of contrastive study? 1) 促进英语教学:语音教学、写作教学以及翻译教学。 2)西方对比语言学认为,一本好的外语教材,一方面对所学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一 方面对学生的本民族语进行平行描写,并加以仔细比较。

英汉语言对比试卷

南阳师范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外语学院英语专业 英汉语言对比期终考查试卷 (适用:2010级4-8班,2012级13班) True or False (1x20=20)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nd decide whether they are true (T) or false (F).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8558267.html,nguage is social and conventional. 2.Culture is learned. 3.Political system is a subsystem of culture. 4.Sapir-Whorf hypothesis argues that thinking patterns may determine the language people use. 5.分析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6.汉语没有形态变化。 7.形态变化越多的语言,语序越灵活。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8558267.html,pactness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hinese sentence. 9.Fragments, as minor sentence in Chinese, is a regular sentence pattern in English. 10.Parataxis is 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11.英语注重显性衔接(explicit cohesion),汉语注重隐性连贯(implicit coherence)。 12.Chinese is writer-responsible language. 13.英语形合句多,汉语意合句多,但其多少也与文体密切相关。 14.Chinese sentences always show a feature of end-weight in sentence pattern. 15.Words order in English follows the chronicle style. 16.Impersonal language makes articles abstract and official. 17.Expressive style is always used in news reports. 18.In English, the number of notional passive is far more than that of syntactic passive. 19.汉语的被动式一般只表示动作,而不表示状态。 20.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中多采用被动形式表 达。II.Questions (20x4=80) Directions: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Explain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n English and give examples. “……西洋人做文章把语言化零为整,中国人做文章几乎可以说是 化整为零。” 2.What is ‘syntactic passive’ and ‘notional passive’ respectively? Explain and give examples in English. 3.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Crowding down to the water are rows of low houses, dirty and dark, inhabited by countless thousands of poor folk, whose days are spent in unending toil and the struggle to keep alive. b.手机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有注意到会议室门上的告 示,写着“关闭手机”。 4.There ar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following English sentence. Which version is better and why? Analyse in English. [original sentence] All was cleared up some time later when ne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 [version 1] 当远方传来消息一段时间后,一切都清楚了。消息的内容是小铜球掉落的那天的确发生了地震。 [version 2] 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消息:小铜球掉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一切都清楚了。 第 1 页共1 页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1. It is flattering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too profound to be expressed so clearly that all who run may read, and very naturally it does not occur to such writers that the fault is with their own minds which have not the faculty of precise reflection. 翻译: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不可能表达得很清楚,让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思考的能力。 2. He had a disconcerting habito f express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rapid succession. 翻译:他有一种令人不安的习惯:一会儿一个看法,自相矛盾,变化无常。 3. While the present century was in its teens, and on one sunshiny morning in June, 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 ' 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 on Chiswick Mall, a large family coach, 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d 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 (Thackeray) 翻译:(当时)这个世纪刚过了十几年。六月的一天早上,天气晴朗。契息克林阴道上平克顿女子学校的大铁门前面来了一辆宽敞的私人马车。拉车的两匹肥马套着雪亮的马具,一个肥胖的车夫带了假头发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