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经典课程-书籍装帧(第七讲)
书籍装帧设计PPT优秀课件

第一章 概述
• 一、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的演变
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书籍装帧形式的影响。 卷轴装 经折装 旋风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简装 精装
卷轴
经折装(折子)
旋风装
包背装
线装
简装
精装
精装 函套
简装
第一章 概述
• 一、中国古代书籍装帧与中国文化
书籍是文化的结晶,它一产生,自身就具备两种属性:
版面率是指文字内容在版心中所占的比率。 • 6、按以定书籍开本开本比例确定文字和插图的位置 。 • 7.定稿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版式中正文设计的其它因素 • 重点标志 、段落区分 、页码 、页眉(页标
题) 、标题 、注文 、插图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七、市场类的图书设计
图书的卖点,不仅仅决定于图书本身的内容质量和作者 的声誉,还与图书的外包装、内部设计以及价格等因素 息息相关。有时侯捶后三种因素对一本书的销售结果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立意 、潜心其中 、驰骋想象 、 艺术联想 、以情动人 、 意在画外 、意境要新 、经营位置 、 主次分明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三、书脊
书脊(book back,Backbone),是指书刊封面、封底 联接的部分,相当于书芯厚度。在印刷后加工,为了制 成书刊的内芯,按正确的顺序配页、折页,组成书帖后 形成平的书脊边。经闯齐、上胶或铁丝订,再加封面, 形成书脊,也称为spine。骑马订的杂志没有书脊。书 刊在书脊上印有书名、期号和其他信息。
第二章 书籍装帧设计要素
• 九、版权页
包括了书名、作者、编者、评者的姓名;出版者、发行 者和印刷者的名称及地点;开本、印张和字数;出版日 期、版次、印次和印数;统一书呈和定价等。
书籍装帧艺术PPT课件

• 纵开本指书 刊上下(天头至 地脚)规格长于 左右(订口至切) 规格的开本形式 书籍在,装订加 工过程中常将开 本尺寸中的大数 字写在前面,如 297mm×210 mm(长×宽), 则说明该书刊为
第14页/共26页
二、书籍设计的开本设计
• 横开本与纵开本相反,是书刊上下规格短于左右规格的开本形式 • 在装订加工过程中将开本尺寸中的小数写在前面,如210mm×297mm(长×宽),
二、书籍设计的开本设计
• 3.原稿篇幅
• 书籍篇幅也是决定开本大小的因素。几十万字的书与几万字 的书,选用的开本就应有所不同。一部中等字数的书稿,用小开 本,可取得浑厚、庄重的效果,反之用大开本就会显得单薄、缺 乏分量。而字数多的书稿,用小开本会有笨重之感,以大开本为 宜。
第12页/共26页
二、书籍设计的开本设计
二、书籍设计的开本设计
• 1)诗集,一般采 用狭长的小开本。 合适、经济且秀美。
•
诗的形式是行
短而转行多,读者
在横向上的阅读时
间短,诗集采用窄
开本是很适合的。
相反,其他体裁的
书籍采用这种形式
则要多加考虑,同
时需考虑纸张的使
用,设计是因书而
异的。
第6页/共26页
二、书籍设计的开本设计
2)经典著作、理论书籍和高等学校的教材篇幅较多,一 般大32开或面积近似的开本合适
• 全开纸--我们把一张按国家标准分切好的原纸称为全开纸,目前最常用的印刷正文纸有: 787mm*1092mm和889mm*1194mm两种
• 16开-把787毫米*1092毫米的纸张,开切成幅面相等的16小页,称为16开,切成32 小页,称为32开,其余类推。
【完整升级版】书籍装帧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案第一部分书籍设计一、书籍及其构成书籍的定义在一定媒体上经雕刻、抄写或印刷或光映的图文著作物。
书籍装帧:书,在一定媒体上按照一定的形式经过印刷、抄写、光映等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
籍,最早指的是户口簿,登记。
现在泛指图书簿册。
装,装订,包装。
帧,其实是个量词,指书籍的一页,图片的一幅。
书籍装帧就是对图书的装订、包装设计,设计过程包含了印前、印刷、印后对书的形态与传达效果的分析。
书籍设计具体是指对开本、字体、版面、插图、封面、护封以及纸张、印刷、装订和材料事先的艺术设计。
书籍的构成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当护封与封面合二为一,称简精装。
有些书有环扉页(或环衬),环扉之后,有一个护页,护页有时候不印东西或只染一个底色,护页之后是扉页,有些书还有书函(或叫书套)。
二、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
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
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
(一)甲骨(二)玉版(三)竹简木牍(四)缣帛(五)纸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
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
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几经演进。
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形式。
书籍装帧教学课件

资料页:以反映书的主题为原则。页面多少以适度为准。
序、跋及版权页:以文字为主体的版面编排。
四、书籍装帧的设计构想
01
04
02
03
设计受书籍内容的制约,要求设计能体现书籍的内容精神,区别于纯艺术绘画或设计。
装 帧设计应以书籍的市场定位,销售对象为依据策划,考虑该书的成本,选材以及相应的艺术设计和装订手法。
四、书籍装帧的设计构想
以文字为主,略加装饰,同样字体要经过慎重设计和选择。
图文并茂,但书名必须突出,
一般要符合作品的时代特征。
四、书籍装帧的设计构想
四、书籍装帧的设计构想
注意形式排列变化的作品,标题仍需明显,还要注意时代的表现。
四、书籍装帧的设计构想
系列书籍设计要注意书脊的连续性配图片。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资治通鉴——东周公元前403起五代后周(柴荣)959年止,约1400年,史实系统而完备,共294卷。
中国通史——从黄帝尧舜到清末共十册
三苏全书
配色事典——应用类科技书籍
设计力求符合书籍主题思想,时代特征及地域精神
四、书籍装帧的设计构想
四、书籍装帧的设计构想
注意对普及读物设计的关切,以及设计中考虑阅读对象而需低成本的设计。 美术教材参考用书 说文解字 中国书画用纸 黄秋园画集
对原著色彩、色调表达的分析与考虑。
六、书籍装帧的设计程序
开始设计:
六、书籍装帧的设计程序
3、开始设计: (1)整体设计: 把握书籍构成的诸多要素与书籍的内容、主题相统一。 (2)整体考虑,局部着手。以精装书为例: ① 硬封面:以材质体现出书的精神面貌。 ② 护封、腰封:以图形、色彩及文字设计来体现主题。 ③ 签名页:书的特征甚至表现作者的思想 ④ 扉页:书正文的开始,主要是书名,作者名,出版社文字的版面编排,以简练为主,可以略做图形设计。 ⑤ 资料页:忠实原著 ⑥ 环衬:连接书心与封面的衬页,设计中一般为专家所重视,是把读者引入或带入书籍境界的层面,是书籍设计的重要结构,是一个带闪光的节点。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同时,鲁讯也主张设计者在图案适 当的位置签署自己的名字,以示负责和 荣誉。他亲自设计的书籍能把民族风格 和时代特征融合起来,创造出现代书籍 艺术的中国风格。
36
鲁迅对于我国现代装帧艺术的重大贡献,更在于他精心培植 了我国第一代装帧艺术家,许多画家参与了书籍的设计和插图创 作,如陶元庆、丰子恺、钱君陶、古元等,对于书籍艺术的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书籍设计的任务: 1.恰当而有效地表现书籍内容。设计要与书籍内容、书籍种类和写
作风格相符合,做到形式与内容一致。 2.考虑到读者对象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地区的不同需要
和使用方便,照顾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习惯。 3.形成一本出色的书籍。提倡创新,鼓励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
的设计。
13
商代中叶,“简册”,用尖利的刀具将文字刻在事先削好的竹木片上, 再用绳带串联。
周代,青铜的钟、鼎成为书籍,即文字事先被反刻在模具里,待浇铸后 便成书。
春秋以后,“卷轴”,在轻薄的丝帛上用色写文字,收藏时绕中心捧卷 成轴。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成了文字的载体。 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结合雕版工艺,书籍便开始以图文并茂的
书籍装帧设计
1
书籍是否会消失?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和电子书的风行,“书籍数字化”正 在成为当今时尚潮流。
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已经渐渐习惯了轻触电子 屏的阅读方式。
传统书籍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它更是一种文化气韵,是千百 年传承下来的传统阅读文化。
艺术是创造和情感的表达,书籍也是如此,它既是作者或艺术家所创 作的语言艺术、图像艺术的载体,更是一个结合了作者、设计师、材 料提供者、工艺制作者等多种综合因素创作而来的多功能艺术品。
ps书籍装帧教程

ps书籍装帧教程
ps是一个很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很多东西ps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下面就由店铺为你带来ps书籍装帧教程,希望你喜欢。
ps书籍装帧教程如下:
首先,我们在电脑桌面上找到【ps软件】,然后我们在用鼠标双击【ps软件】,这样就可以打开软件了;
【ps软件】打开之后,我们点击文件——打开,找到我们之前做好的【书籍的平面效果图】;
然后我们在把【书籍的平面效果图】更得拆分开来,,这样就可以方便下一步的操作,效果见下图;
然后我们再进行【ctlr+t】对平面图进行透视的处理,效果最佳可以处理,达到最佳效果即可;
同样的方法,在把另一个平面效果图进行【ctlr+t】对平面图进行透视的处理,效果见下图即可;
再用矩形工具画一个长方形的矩形,主要是为了添加书籍上面的那一半,为了效果;
最后矩形画好以后,我们就把居心放到书籍的上面,在用【ctrl+t】,把记性调整好
最后的最后,我们为了更好的效果,我们再用【ctrl+t】进行相对的处理,八效果达到最佳即可;。
ps经典课程-书籍装帧(第七讲)

主要元素—色彩
封面中的色彩: 1.控制颜色的数量,不宜过多,以致画 面产生浮躁感,尽量控制在三种色彩 (指色相)以内 2.背景和文字的对比尽量要大:以便突 出主要文字内容,背景色一般采用素 淡清雅的颜色 3.除了色相以外,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 也需要注意对比与协调。人眼容易区
第19页,共39页。
03
第35页,共39页。
案例分析四—之后
修改后: 黑色是最能衬托美食的颜色 黑色被誉为最能衬托美食的色彩。在案 例中,将黑色作为背景色,在版面中全 面铺开,在暗色调中展现食物的美味和 传统老店的高档印象。主图中的红色也 更加鲜明、突出。 白色镂空设计的标题文字衬托图片 采用特色字体书写的长标题采用白色镂 空设计,显得整齐、干净。白色标题文
第9页,共39页。
书籍装帧常见风格—政治、经济类 政治、经济类书籍的内容一般比较严肃 或较为抽象,封面设计时较少使用具有 感情色彩的图片。
第10页,共39页。
书籍装帧常见风格—人物传记类
这类书往往以人为主要的叙述对象,因 此最常见的设计方法就是直接把人物的 照片放在图书的封面上,给读者视觉上 造成一定的冲击力、最大程度的吸引对 人物传记感兴趣的读者目光。
第36页,共39页。
案例分析五—之前
修改前: 双色印刷使画面显得廉价 “红绿”配色是双色印刷中常用到的, 但是这种配色容易让人联想到超市的促 销广告,显得比较廉价。因此与要求体 现设计感的传单印象不符。 标题、广告色彩使用过度 标题、广告词使用了两种色彩,这也是 让画面显得比较廉价的原因之一。两种 颜色为互补色,效果与令人心情放松的
第23页,共39页。
色相环
认识色相环: 十二色相环是由原色,二次色和三次 色组合而成。色相环中的三原色是红、 黄、蓝色,彼此势均力敌,在环中形 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二次色是橙、紫、绿色,处在三原色 之间,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红橙、 黄橙、黄绿、蓝绿、蓝紫和红紫六色 为三次色。三次色是由原色和二次色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课件

(三)儿童类书籍 儿童书籍装帧设计较为特殊,在设计上应注重儿
童天真活泼、情感真挚、富于幻想的特点来进行设计, 以求逐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感悟能力,使其 在阅读时不断获得美的教育,继而茁壮成长。市面是的 儿童类书籍形式较为活泼,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 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帧,指书幅、画幅或页幅的数量、大小、是一个 量词。 书籍装帧:是将一定数量、大小的书幅或画幅,通过装 饰手法美化,并把它们整齐捆系或装订成册的艺术过程。 也可简称为书装或书装艺术。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二、书籍装帧简史 (一)甲古装——我国最早的书籍雏形
陕西周原地区发现的西周早期甲骨文 片上有用绳子串连的痕迹。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二)图形:是与该书内容有关的装饰图案形象,浓缩 了书的内容。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图形可以运用抽象、具象、手绘、摄影等方法。
抽象
具象
摄影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手绘
(三)色彩,强化视觉效果,同时要具有装饰性。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四、书籍装帧设计封面的特点
(七)现代书籍形态——平装/精装册页书籍、音像 书籍、 多媒体光盘等。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三、书籍装帧的基本特征与设计要求 (一)功能性——传播、阅读 (二)从属性——要求设计从属书的内容、情节、气 质;书的消费群体;出版目的、制作工艺 (三)形象性——将抽象的书籍内容物化为立体和平 面的存在形象,使欣赏者由外观、内页和内容等形成 审美整体 (四)时代性——审美观念与工艺制作要有时代气息 (五)个性化——体现设计主体的意识、风格
《书籍装帧设计》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白色背景展现写真是表达主题的一条基本准则。
选择与照片色调相符的广告标记色 图中的圆形设置为明度比较高的青色,与照片色调风格相一致, 不会与白色背景形成太大的反差,案例中的多张图片素材也显得 自然、和谐。
案例分析三—之前
修改前:
过多使用色调鲜艳的原色 过多使用鲜艳色调的原色,形成嘈杂的印象,与图片素材的特点、 风格相背离,出现原色较多的情况下,注意其面积比例。 色调不统一 鲜艳的色彩的确比较醒目,但与画面中包含的暗淡色调不和谐。 色彩的色调没有统一。画面整体陷入十分凌乱的印象中。 副标题文字的可视性差 副标题应是设计的重点之一,图例中选用没有明度差的色彩,背
表现书籍内容或基本精神的插图,并
在版式设计上配合图书的主题。
书籍装帧常见风格—专业类
科技类书,包括其他各种专业书籍, 这类书大多供专业人员或具备一定专
业知识的读者阅读,大多数理解内页
书籍所述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封面设 计上不用太大众化。
书籍装帧常见风格—政治、经济类
政治、经济类书籍的内容一般比较严 肃或较为抽象,封面设计时较少使用
案例分析一—之前
修改前:
背景色不足 被放大的精致特写写真因为大面积的白色背景而显得平淡无奇。 写真中五颜六色的色彩也变得黯淡了许多。 色带影响图片的表现效果 在页面下端的三分之一处铺设色带是常见的设计手法,但案例中 艳丽的橙色抹杀了素材本身的颜色。虽然达到了明亮色彩的氛围, 但给人一种轻率、不稳重的印象。 标题文字颜色使用过多 也许是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标题文字被标以多种色彩。 但如此一来整体缺乏统一性,而且难以阅读,与文字内容本身相 比,部分颜色成了最醒目的元素。 小标题文字颜色过于醒目 图注的小标题文字有配以不同的颜色,而且是与底色形成鲜明对
色相环
色相之间(0度-180度),距离角度 越近,对比越弱,越远,越强烈。
右图显示的是十二色相环中的色彩关
系
色相环—邻近色配色
邻近色配色: 邻近色是指在色相上环彼此相距90度
的两种颜色搭配。由于其对比较弱,
容易达到和谐稳定又相对活跃的氛围。
色相环—对比色配色
对比色配色: 对比色(间隔色)是指在色相上环彼
中性色色彩。
色相环
认识色相环: 十二色相环是由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
组合而成。色相环中的三原色是红、黄、
蓝色,彼此势均力敌,在环中形成一个 等边三角形。 二次色是橙、紫、绿色,处在三原色之 间,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红橙、黄 橙、黄绿、蓝绿、蓝紫和红紫六色为三 次色。三次色是由原色和二次色混合而 成。
书籍装帧作用
书籍装帧作用 • 保护书籍不受损坏。运输过程中,翻
阅过程中,和日光的照射过程中,对
书籍起到保护作用,便于长久保存 • 宣传介绍书籍内容。书籍封面上一般
会对书籍内容或精神进行简介
• 美化书籍吸引读者视线。美观的书籍 封面能吸引读者的目光,鼓励读者购
买。封面本身就是一个广告
书籍装帧设计内容
体现较高的视觉识别效果。文字与画面背景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效果。
案例分析二—之前
修改前:
色彩种类过多 画面中的色彩种类过多给人凌乱的感觉,画面显得杂乱无章。与 轻松、耐读的杂志风格背道而驰。 使用的色调与照片风格不相称 版面底色和文字色彩都具有鲜明的色调,经过曝光后呈现白色、 青色的图片质感不相符。蓝色等原色破坏了整体的氛围。 浓重的底色使版面显得十分拥挤 版面配色使用了较强的原色,使得图片元素较多的的画面显得更
白色镂空设计的标题文字衬托图片
采用特色字体书写的长标题采用白色镂空设计,显得整齐、干净。 白色标题文字与黑色背景、食物图片相得益彰,可读性强,视觉 效果好。画面中的文字统一为白色,体现一致、高档的印象。 在黑色的背景中,突出盘子的色彩 将图片简单的摆放在黑色的背景中,具有开阔视觉的效果。另外, 突出盘子的色彩,盘中的美食显得更加美味,能勾起读者的食欲。 避免菜名与文字与图片重叠 将菜名文字和说明注释文字编排在一起,不要与图片重叠。文字
和出版社名。(通常也会有一些宣传
语) 封面文字中除书名外,均选用印刷字 体,故接下来主要介绍书名的字体。 常用于书名的字体分三大类:书法体、 美术体、印刷体。
主要元素--文字--书法体
书法体: 书法体笔划间追求无穷的变化,具有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以及独特的个性。
主要元素--文字--书法体
主要元素--文字—排版
书名一般居于封面偏上的位置,字体最 大。如果有副书名,那么必须紧跟主书 名,字体一般来说比主书名小1~2号。 作者名的字号应小于主书名和副书名。 宣传文字应避免过大,不可喧宾夺主。
封面和封底等注意留有出血线,与成品
线保持3mm。文字(包括重要的标识 或其他图形)不宜贴近出血线,以防被 裁剪。
书籍装帧的设计内容,包括对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的设计
书籍装帧常见风格—儿童幼教
儿童幼教类书籍封面通常采用精美、 漂亮、生动有趣的儿童画来吸引小读
者。
此类书籍的封面还具有色彩鲜艳的特 点,在这程度上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小 读者的注意力。
书籍装帧常见风格—文学类
文学书籍的读者广泛,对于这一类书 籍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能够
主要元素--文字--印刷体
印刷体: 常用的印刷字体有宋体、楷书、隶书、
黑体、仿宋等等。
印刷体沿用了规则美术体的特点,早期 的印刷体较呆板、僵硬,现在的印刷体
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吸纳了不规则美术
体的变化规则,大大丰富了印刷体的表 现力,而且借助电脑使印刷体处理方法 上既便捷又丰富,弥补了其个性上的不 足。
面中占很大面积,成为视觉中心,所以图片设 计尤为重要。需要注意图片与文字的协调关系, 以简洁明快为主,在图片上尽量用层次分明的 图片。
主要元素—色彩
封面中的色彩: 1. 控制颜色的数量,不宜过多,以致画面 产生浮躁感,尽量控制在三种色彩(指 色相)以内 2. 背景和文字的对比尽量要大:以便突出 主要文字内容,背景色一般采用素淡清
景十分鲜艳,文字色彩暗淡。降低副标题的可视性。
正文文字色彩给人厚重的印象 运用多种色彩的版面设计,文字色彩给人厚重的印象,与白色背 景对比过于强烈,造成文字内容显得十分厚重,缺乏生气。
案例分析三—之后
修改后:
出现多种色彩时,应控制原色的数量 出现多种色彩时,尽可能避免运用原色是上策。避免造成强烈的 视觉冲击效果,同时明快的配色可以体现轻松舒适的感觉。 统一整体色调 出现多种色彩时,应将色彩统一于一种或者彼此类似的色调中。 如此一来,画面的整体效果增强,看起来十分的整齐、舒服。画 面整体统一于淡雅的色调中。 副标题采用白色镂空设计 副标题采用白色镂空设计,增强了可视性,便于阅读。画面整体 在高明度的淡雅色调中统一。 选择五颜六色的文字色 画面的整体配色给人的感觉如春天一样轻柔,为防止产生厚重的 印象,正文文字采用同样的色调,与四周边框的颜色相搭配,体
美术体: 美术体又可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
规则的变化,具有变化丰富、个性突 出、设计空间充分、适应性强、富有
美术体两种。
前者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外型的 规整,点划变化统一,具有便于阅读 便于设计的特点。不规则美术体则在 这方面有所不同。它强调自由变形,
装饰性的特点。
无论从点划处理或字体外形均追求不
比的色彩,过于刺眼,造成图注与小标题之间的印象脱节。
案例分析一—之后
修改后:
黑色背景形成整体的统一效果 将背景整体设计成黑色,页面显得紧凑、尽显奢华感。标注写真 的数字也简约成白色镂空状。在整体的对比中彰显时尚、高档的 印象。
文字背景也统一成黑色
与图片的背景一致,文字部分的背景也统一成黑色。页面中被拍 摄物体的色彩显得更加醒目、特写效果更加突出。 标题中的关键字用重点色 标题中的关键字用图片中出现的红色,内容提要的文字采用白色 镂空的设计,显眼的位置搭配显眼的色彩,体现标题应有的醒目 效果。 通过白色镂空体现文字的统一效果 细节解说文字都统一为白色镂空的形式,搭配黑色的整体背景,
主要元素—图形
封面中的图形: 图形的艺术是以图形的形式来表达人的情感世 界,以特定的形象——具象、意象、抽象等形
象要素作为媒介来表达情感精神的一种精神语
言。通常包括摄影图片、绘画图形、抽象图形 和图表化图形的使用。图片的内容丰富多彩, 最常见的是人物、动物、植物、自然风光等。
图片是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往往在画
现自然风格。
案例分析四—之前
修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景给人冷清、孤寂的印象 白色背景是杂志设计中的基本选择,但是和案例中的食物主题不 符,给人冷清、孤寂的印象。食物图片的关键在于让读者感同身 受,仿佛感受到辛辣。滚烫的油炸食物。
标题文字颜色过于突出调
标题文字的蓝色与图片中的红色互为互补色,不仅标题文字的可 读性差,而且色彩的对比效果盖过了图片的体现的氛围,喧宾夺 主。 无意义的区分背景颜色 小幅图片的背景色不同,整个版面缺乏同一性,给人凌乱的印象。 而图片的底色是冷色系色彩。食物显得味道平平,不能引起读者 食欲。 食物图片与菜名文字重叠
雅的颜色
3. 除了色相以外,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也 需要注意对比与协调。人眼容易区别色 相反差大、明暗对比强、饱和度高,细 节丰富的事物
03 色彩搭配
色彩常见寓意
色彩的冷暖
色彩的冷暖
JIS色相环暖色和冷色系色彩的分类: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 于联想而形成的。红、橙、黄色常使人联想 起东方旭日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 觉,所以称为“暖色”;蓝色常使人联想起高 空的蓝天、海洋、阴影处的冰雪,因此有寒 冷的感觉,所以称为“冷色“。 在JIS色相环中以红色和黄色为中心的色彩属 于暖色系的色彩。以蓝色为中心的色彩属于 冷色系的色彩。位于两者之间的色彩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