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电路探秘 4.1 电荷与电流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4章 电路探秘  4.1 电荷与电流
生 短路 现象。
课堂讲解
请你用两个小灯泡、一个电键、 一个电池组和若干导线组成电路,你 有几种接法?请连接一下。并把你设 计的实物电路改画成电路图。
课堂讲解
你能画出以下电路图吗?试一试
干路
支路
干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课堂讲解
动手: 画出电路图
电路的分支点
干 路
支 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课堂讲解
电路的连接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用塑料圆珠笔尾摩擦头发, 然后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课堂讲解
一、电荷
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课堂讲解
3、两种电荷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课堂讲解
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 一种是 质子, 带正电(positive charge), 另 一种是电子(electron), 带负电 (negative charge)。因为通常情况下 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 数量相等,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所以 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
课堂讲解
……
开路
课堂讲解
探究:灯为什么不亮
短路
课堂讲解
短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 相连的电路。
一点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 直接连在一起!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发 生危险。
课堂讲解
想一想
将一导线连在一盏灯的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共34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上4.1《电荷与电流》(共34张PPT)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丝绸,玻璃棒失去
电子,丝绸得到电子;因此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而丝绸带上了等 量的负电。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毛皮失去电
子,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带上了正电,而橡胶棒带上等量的负 电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为什么科技馆内的静电金属球使女孩的 头发竖起来了?
2、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种物
质,原子 核对电子 束缚本领 强弱不同

当两物体 摩擦时
造成的。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我有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老师叫到A组到B组,A组的同学就要以最快 的速度跑到B组,同学们加油。
物质摩擦带电是因为电子转移,得到电子而带 负 电
3、摩擦起电实质
失去电子而带 正 电
我来探究 带电的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吗?
塑料带为什么会相互斥开?
1、同种电荷相互 排 斥 。 2、异种电荷相互 吸 引。
我来总结:
n 实验表明:
n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n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 ),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 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 后,2个小球 相互吸引。 2.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3.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 小球后,2个小球 相互排斥 。
丙球也带负电荷
三、静 电
1、什么是静电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第一节 电荷和电流 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  电荷和电流  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复习知识点

电电阻阻的的符符号号::第一节 电荷和电流1、 自然界的电荷:(1)正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2)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 电荷的性质特征: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4、通路: 接通的电路 (闭合开关)5.6.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

(金属导体中实际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荷的实际移动的方向相反。

)7.电路和电路图:常见的电路有两种,串联和并联电路。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组成。

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1. 电流(1) 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电流的符号 I (4)电流的单位: 安培(A), 毫安(mA ) , 微安(µA )。

1A =103mA ,1mA =103µA2电流表的符号 A 。

使用方法为(1)、使用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2)、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3)、使电流从标有“+”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标有“-”的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4)、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

(5)、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3.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串联: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

I =I 1=I 2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 =I 1+I 2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食盐水。

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如: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等。

三、半导体金属导体导电的原因是 :内部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是:内部几乎不存在自由电荷。

2、电阻用字母R 表示,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3、五.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度、材料相同的导体,越粗,电阻越小。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电荷和电流(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并通过实验认识产生静电的原因。

通过阅读并讨论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电荷的种类,并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科学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培养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并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利用身边的器材动手做产生静电的实验,进一步认识科学来源于生活。

二、学情分析电学是初中科学课程中较难的内容之一,本节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第一节课,对激起同学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至关重要。

虽然,同学们在小学时接触过电学的一些内容,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基本连接,但小学对电学的学习要求不高。

本节课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打开同学们学习电学的大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电荷的作用规律教学难点:理解摩擦起电过程中电子是如何转移的。

四、教具准备静电实验盒、梳子、PPT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引入干燥的冬季,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产生“电”现象;薄膜保鲜袋也很容易吸附在一起。

为什么呢?这些常见的现象其实都是静电。

(即一些带电的物体会吸附轻小的物体)。

活动2【活动】新授接着老师用学生手里的水笔套与头发摩擦,然后去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活中也有许多静电现象,同学们能说一说有哪些吗?老师补充一些其他的静电现象。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提供的材料做出静电。

老师强调刚才同学们做静电的时候有什么动作?这时,老师就有疑问了:摩擦为什么能起电呢?是摩擦创造了电吗?带着这些疑问,通过阅读课本知识一步步解决摩擦起电的原因!(从物质的构成去了解)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中还有更小的带电的微粒。

一种叫质子,带正电荷,一种叫电子,带负电荷。

通常情况下原子中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不带电)。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知识点
1 应用导出公式:R=U/I,用电压表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R电流,然后计算出电阻的值。
(纯净的水、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
(2)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如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3:串联电路中总的电压等于各灯两端的 1、物体之间的摩擦会是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这种
第六节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 压的关系
*该实验保持电阻R不变,改变电阻R两 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通过电阻R两端 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结论:导体的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 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二、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 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 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普通家用白炽灯约0.1A~0.3A; 晶 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 晶体管电 视机约0.1A~0.3A;普通家用空调机约 4A~8A ; 电冰箱约 1A
I= U R
R = U/I
U=IR
单位 :I------安 U---- 伏 R---- 欧
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 上相似,说“电阻R跟电压成正比,跟 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性质,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 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电路探秘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4、静电:因摩擦起电而聚集物体上的电荷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 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5、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 电荷
正电荷(+): 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
6、雷电现象:见 P122——阅读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三、电路连接方式: S
L1
L2
S
L1 L2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应用
L1
L2
一、实物图和电路图的互化:
1、根据实物画电路:
画并联电路要点: (1)电流方向: (2)找分支点:分流点和汇流点(在实物图标明); (3)确定构成支路、干路元件。
A
B
练习:
一、实物图和电路图的互化:
2、根据电路连实物:
导致的结果:造成该用电器不能工作 探究:若在灯L1的两端接根导线,可能出现什么现象?
L1
L2
三、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 1、电路中的元件符号
S或K
L
2、作电路图的要求
(1)用尺和铅笔 (2)横平竖直成矩形 (3)元件分布均匀,不画在拐角上 (4)连线不中断
[判断]下面几个电路图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 你指出图中的错误或不妥
(3)如果要使A、B灯都不亮,只要断开开关
__S__1___。
四、电路设计:
选择型电路设计 (方法一、逐一判断。关键:是否可实现需要的功能)
例1: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 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 开。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练1:右图是医院病房与护士值班室 的示意图,病人需要护理时,只要按床 边的按钮开关就能及时通知护士:1 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1,护士值班室 的灯L1亮;2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2, 护士值班室的灯L2亮。下列电路图 符合要求的是( )

2024年浙教版科学八上4 电荷与电流一教案

2024年浙教版科学八上4 电荷与电流一教案

2024年浙教版科学八上4电荷与电流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理解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区别。

2.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的转移和中和现象。

3.认识电流的形成,理解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荷的基本概念,电荷守恒定律,电流的形成。

2.难点:电荷的转移和中和现象,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三、教学准备1.教具:气球、塑料棒、丝绸布、毛皮、验电器、电流表、导线等。

2.课件:电荷与电流的相关图片、动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气球和塑料棒进行摩擦,让学生观察气球吸附塑料棒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电荷与电流的知识。

二、电荷的基本概念1.讲解电荷的定义: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示例:用丝绸布摩擦过的塑料棒带有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带有负电荷。

3.演示:用验电器检测物体是否带电,让学生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

三、电荷守恒定律1.讲解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造或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示例:用丝绸布摩擦过的塑料棒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观察电荷的转移和中和现象。

3.讨论:同学们,你们能举例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吗?四、电流的形成1.讲解电流的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讲解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讲解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4.演示:用电流表测量导线中的电流,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

五、课堂实验1.实验一:用导线连接电流表和电源,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

2.实验二:用导线连接电流表和电阻,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电荷的基本概念、电荷守恒定律和电流的形成。

2013年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

2013年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
电子的移动方向 与 电流的方向正好 相反。
练 习
下列物体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 A ) A.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B.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后的验电器 C.失去电子的塑料棒 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的小物体
练 习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相互接 触后,将发生(A ) A、正负电荷完全抵消而中和 B、电子都转移到带正电的带电体上 C、两种电荷消失了 D、正电荷转移到带负电的带电体上
又如在加油站墙壁上写着“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的巨幅 广告,其道理也是这样。
静电可以应用在静电复印、静电喷漆、 静电除尘、以及激光打印等设备上。
想一想: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 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 摩擦过的 玻璃棒
被毛皮 摩擦过的 橡胶棒

正电荷
带 负电荷 -
水流的形成
类比
电流的形成
(1)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
(2)电流的方向: 科学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负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3)在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
的移动产生的。
(4)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子则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 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 擦起电现象。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小知识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静电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它却可以引起其他严重后果, 要加以防止。例如:运送汽油的汽车在行驶时,里面的汽油不 断与油槽壁碰撞发生摩擦,使油槽带电,而汽车轮胎是橡胶不 导电,油槽带的电荷不能通过它传到地下,会在油槽里越聚越 多,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产生电火花,使极易燃烧的 汽油发生燃烧爆炸。所以在车尾上装一根极易导电的铁链拖在 地上,油槽里的电荷通过铁链转移到地面,避免发生电火花而 使汽油燃烧爆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放在 干路开关是控制整个电路的,
不同的位置对整个电路
的控制作用是 相同的 。
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的电。 路
串联电路 只有一 条电流 并联电路有 两条以上 电
的路径。
流的路径。
电路识别
串联
并联
并联
串联
并联
并联
并联
猜一猜:电灯L1能亮吗?
L1
A
B
L2
C
D
灯L1被损坏了吗?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3、完全按照规定的电路符号进行作图;
4、作图时,一般是沿着电流流经的路径,依次把 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5、电路图一般画在题目的右侧;
6、图的大小要适当,线条清晰顺直,要使用铅笔 作图;
7、完成电路图后,要按照实物图或实际电路的连 接情况进行复查,以保证无差错;
8、电路图要画成矩形,注意图形的美观。
试一试,再接上一个小灯泡
温馨提示: 此PPT
可修改编辑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S2
L1
S3
L2
S1 闭合, S2S3断开,L1 L2串联 S1 断开, S2S3闭合,L1 L2并联
L1 L2 L3 混联
第12题
第13题
第12题 主 席 台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L1 L2
L2 L1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S1 L1 S2 S1
L2 L1
S2 L2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L1
第四章 电 路 探 秘
第一节 电荷与电流
利用火力发电
(热能转化为电能)
利用核能发电
利用水力发电
(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利用风力发电
利用太阳能发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源:像电池一样能提供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利用电能工作。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 件,是电流的通 道。
一、电路
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 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开关的两种状态:断开与闭合
断开
闭合
连接规范:在接线时,必须让开关处于断开
的状态!
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这样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
2、开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处断开时, 电路中没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开路。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D
S1 S3
闭合,
S2 L1
L2
断开,L1 L2串联
S1
S2
L1
S3
L2
S1 闭合,S2S3 断开,L1 L2串联
S1 L1 L2
S1 闭合, S2S3断开,L1 L2串联
S1
S2
L1
S3
L2
S1 闭合, S2S3断开,L1 L2串联 断开, 闭合,L1 L2并联
S1
S2
L1
S3
L2
S1 闭合, S2S3断开,L1 L2串联 S1 断开, S2S3闭合,L1 L2并联
电流没有 经过电灯 L1,而直 接通过接 线柱AB之 间的导线, 形成用电 器的短路。
严禁电源、用电器短路!!!确保用电安全!
判断下列电路有何缺点?
例题:下图中所示的各个电路中,开关S闭
合后,小灯泡L1和L2都能发光的是 (A)
× L1
S
L2 ×
A
×
×
L1
L2
S
C
× L1
S
× L2
B
× L1
S
L2 ×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 的电路。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 连在一起!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 发生危险。
一、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
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二、组成电路各元件的作用 干电池
蓄电池
电 电源: 提供电能 路 用电器:消耗电能 电灯、电风扇等

组 导线: 连接电路 成 开关: 控制电路
L2
S1
S2
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A
B
S1
L1
S2
L2
·
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S1
L1
S2
L2
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S2 L1
S1 L2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串联电路: 把电路中的某些元件 依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 把电路中的某些元件 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 点间。
电路连接的方式:
串联:
并联:
画出电路图
串联电路
干路— 分支点—
支路—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干路 支路 分支点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比较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各盏灯总是 并联电路中,各盏灯互 同时亮,同时熄灭 。 不 影响;
最简单的 电路图
画电路图要注意: 元件符号的位置与实物的位置一致,电路 图应画成矩形,使图形美观。
画电路图的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这样画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