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提出雷雨季航班运行保障措施

合集下载

恶劣天气机场应急处置预案

恶劣天气机场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机场运营安全、顺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机场在遭遇台风、暴雨、大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2. 最大程度减少恶劣天气对机场运营的影响。

3. 保障航班正常运行。

4.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降低损失。

三、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由机场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2. 现场指挥部:由机场运行指挥中心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

3. 救援队伍:由机场消防、安保、医疗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保障和应急处置。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与响应- 当气象部门发布恶劣天气预警时,机场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预案,各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 运行指挥中心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航班调整- 根据恶劣天气情况,与航空公司协调,调整航班起飞、降落时间,甚至取消部分航班。

- 增加航班延误信息发布频次,确保旅客及时了解航班动态。

3. 旅客服务- 加大机场内广播、显示屏等设施的使用,及时发布天气情况和航班动态。

- 增加机场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引导旅客办理改签、退票等手续。

- 提供充足的热饮、食品,确保旅客在候机时的基本需求。

4. 保障设施- 加强机场设施设备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在恶劣天气下正常运行。

- 及时清理机场跑道、滑行道等区域的积雪、积水,保障航班起降安全。

5. 救援与保障- 启动救援队伍,做好现场救援工作,确保旅客生命安全。

- 提供医疗救护,对受伤旅客进行救治。

- 加强与地方救援力量的联系,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6. 信息发布- 及时向媒体发布机场运营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

- 通过机场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航班动态和旅客服务信息。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阶段:气象部门发布恶劣天气预警,机场应急指挥部启动预案,各部门进入应急状态。

关于雷雨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安全飞行措施探讨

关于雷雨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安全飞行措施探讨

关于雷雨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安全飞行措施探讨雷雨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一旦遇到雷雨天气,飞行安全风险将显著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雷雨天气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1. 强大的雷电活动:雷雨天气中的雷电活动会给飞行器带来直接的雷击风险。

飞机或直升机在遭受雷击时,可能会受到电磁脉冲的影响,导致通信、导航和控制系统的故障。

雷电还可能引发飞机内部或外部的火灾风险,威胁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气候异常:雷雨天气通常伴有大风、强降雨和狂暴的气流,这些气候异常会使飞行器在空中受到巨大的冲击。

强风和气流会给飞机带来不稳定的飞行环境,可能导致飞机失去控制、剧烈摇晃或偏离航线。

强降雨会影响飞机的视线和气动性能,增加飞行的难度和危险性。

3. 可能的雷雨云区:雷雨天气中通常形成强烈的雷暴云,它们带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大量的云粒子。

雷暴云可能带来飞行器崎岖的飞行条件,包括颠簸、湍流、冰雹和强降雨。

这些因素会增加飞行器遭遇空中撞击和结冰的风险。

为了确保在雷雨天气下的安全飞行,航空运营者和机组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1.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雷雨天气警报:在飞行前,机组人员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雷雨天气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

如果存在严重的雷雨天气,机组人员应主动与航空控制部门、飞行调度以及地面维护人员协调,并在必要时推迟或取消航班。

2. 增强机组人员的雷雨天气培训:机组人员应接受专门的雷雨天气培训,了解雷雨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他们应学会正确地解读雷雨天气雷达图像,并根据天气条件做出相应的飞行决策。

3. 提供实时气象信息:航空运营者应为机组人员提供实时的雷雨天气气象信息。

这包括雷达图像、气象预报和飞行中的气象更新。

机组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合理规划飞行航线,以避开雷暴云和强降雨区域。

4. 飞行器防雷保护措施:飞行器应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小雷电带来的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增加外壳的导电涂层、安装接地带和避雷针、建立可靠的电气接地系统,并确保飞行器的各种系统具有良好的防雷能力。

探析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与优化对策

探析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与优化对策

探析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与优化对策摘要: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运行有着显著的影响,包括航班延误、取消以及安全风险。

本文将探讨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并提出一些优化对策。

优化对策包括基于天气预报的航班调整策略,改进航班运行管理和调度技术,提高天气预警和监测能力,以及加强航空公司、机场和航空管制部门之间的合作。

本文旨在提供对雷雨天气下民航航班优化的参考。

关键词:雷雨天气;民航航班;影响;优化;对策引言: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不仅给航班准点率、航班延误和取消率带来挑战,还可能对航班安全造成威胁。

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和航班数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应对雷雨天气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探析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能够提高航班的准点性、安全性和顾客满意度。

相信通过本文的探析,将能够更好地了解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优化对策,进一步提升民航航班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1.1起飞延误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起飞延误有以下影响:(1)清扫和排水工作:在雷雨天气下,机场的跑道和滑行道可能会积水或有积雪,需要进行清扫和排水等工作,以确保跑道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这些工作可能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延误航班的起飞。

(2)机组准备时间延长:在雷雨天气下,机组在起飞前需要对天气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飞行计划。

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间来研究天气预报、制定飞行计划并与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飞行的安全性。

这些额外的准备工作可能会延误航班的起飞时间。

(3)航班排队等待:在雷雨天气下,空中交通管制可能会限制机场的容量,导致航班在起飞前需要排队等待,以确保安全的飞行间隔。

这可能会导致航班的起飞延误。

1.2降落延误雷雨天气对民航航班的降落延误有以下影响:(1)视程受限,雷雨天气会导致能见度下降,视程受限。

在降落时,机组需要根据能见度要求进行判断,如果视程不足以安全降落,航班可能会被延误或需要改变目的地机场。

机场做好特殊天气保障措施

机场做好特殊天气保障措施

机场做好特殊天气保障措施机场作为国家的交通枢纽,必须要做好特殊天气保障措施,以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特殊天气可能包括暴雨、大雪、雾霾等,这些极端天气状况给机场的运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机场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障乘客和机舱人员的安全。

首先,机场应建立健全的气象监测体系。

通过实时监测气象数据,预测天气变化,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建立与气象部门的紧密合作机制,及时获取最新的天气预报,及时调整机场运行计划和航班安排。

其次,机场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特殊天气条件下,机场的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等设施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机场应配备高效的排水系统,以保证暴雨天气能够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对飞机起降造成影响。

同时,机场还应配备先进的除雪设备,在大雪天气下及时清理跑道和滑行道的积雪,为飞机起降提供安全的条件。

第三,机场应加强航班的运行管理。

在特殊天气下,机场应及时与各个航空公司进行沟通,了解航班的动态情况和航班延误的原因。

及时调整航班的起降顺序和地面滑行的路线,确保安全和效率。

同时,机场需要加强与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联络,确保航班的安全运行。

第四,机场应提供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在特殊天气下,可能会有乘客滞留在机场,机场应设有安排他们的安全住宿和餐饮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机场还应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处理紧急情况,确保乘客和机舱人员的安全。

总之,机场做好特殊天气保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及时的气象监测、设备维护和更新、航班运行管理以及应急救援措施,机场可以有效地应对特殊天气条件下的挑战,确保航班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乘客和机舱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民航局召开雷雨季节运行保障视频会暨航班正常

民航局召开雷雨季节运行保障视频会暨航班正常

为应对航班量较快恢复和频发的雷雨天气,6月24日,民航局召开雷雨季节运行保障视频会暨航班正常月度例会,总结近期运行保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安全、正常、服务工作。

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坚守安全底线,践行真情服务要求,确保雷雨季节运行安全平稳顺畅。

吕尔学指出,雷雨季节既是对保障能力的立体考验,也是对服务品质的综合检验。

当前,端午节小长假即将到来,且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雷雨季节。

虽然受疫情影响,航班总量较疫情前大幅减少,但各单位不能麻痹大意,要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落实安全、正常、服务各项要求,加强联动,密切协同,做好运行保障,确保全国民航运行始终安全平稳顺畅。

他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守安全底线。

各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疫情防控和安全运行形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杜绝松懈麻痹思想,认真履行安全风险防控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要结合“三个敬畏”专题教育,严格落实雷雨季节运行安全工作要求,筑牢守住安全底线。

二要加强协同联动,提升运行效率。

要坚持发挥运管委作用,根据运管委建设指南,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协同决策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运行协调能力,为促进全国航班安全、正常运行发挥更大作用。

三要严格值班制度,畅通信息渠道。

端午节假期期间,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关键岗位24 小时值班和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遇有突发事件,要边处置边报告,杜绝瞒报、漏报、迟报。

值班领导要注意深入一线,掌握实际情况,做到靠前指挥。

四要坚持真情服务,确保顺心出行。

各单位要统筹疫情防控、安全运行和旅客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有关方案、预案,在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到位的前提下,落实好便民服务举措,让旅客乘机出行更放心、顺心。

最后,吕尔学强调,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按照民航局党组“四保”要求,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

飞行部“七防”措施[1]

飞行部“七防”措施[1]

飞行部“七防”措施一、防雷击措施:(1)飞行前,要认真向气象部门详细了解飞行区域天气情况,特别是对有可能产生雷暴天气的区域,要认真研究雷暴的性质、位置、范围、强度、高度、移向移速、变化趋势等,同时考虑到备降场选择和注意事项。

(2)正确使用雷达,根据不同高度合理调节雷达天线角度,针对不同季节特点,在雷达屏幕显示颜色尽可能避开雷暴活动区,特别是冬春季节在零度等温线高度遭雷击的可能性高,如果雷达回波显示黄色应按红色标准操作。

其方法是推迟起飞时间、改变航线及飞行高度、空中等待、绕飞、改降、返航等。

(3)绕飞雷暴时,基本原则以目视不进入雷暴云,力争在云上或云外飞行。

绕飞时应根据雷暴强度在雷达回波边缘25公里以外通过。

穿越两块积雨云空隙中一定要慎重,防止从两块强回波之间通过。

(4)尽量不在雷暴云的下方飞行,因为云与地之间闪电击(雷击)的次数最为频繁,飞机也最容易遭到闪电击(雷击)。

(5)尽量不在中等强度以上降水区中飞行,原因一是容易遭降水静电闪电击(雷击);二是降水对雷达回波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因此一定要慎重。

(6)对雷雨天气要早观察、早防范、早谋划。

(7)组织全体飞行人员学习《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雷击事件管理规定(暂行)》;(8)雷达使用:两万英尺以下雷达增益设置在8,天线的使用遵循《FCOM》要求,PNF距离圈应比PF大一级;(9)签派放行时机组应及时了解航路天气报的讲解,尤其是零度等温线、雷雨、航路预报;二、防无线电通信中断措施(1)登机后,应保留VHF2在公司频率,特别是等待或备降后的地面阶段。

允许推出开车后,转到121.5守听;(2)如果正常使用VHF1申请放行,VHF2与签派等进行了沟通,可以不单独进行该检查,机长或经机长授权的其他飞行机组在位时,方可抄收放行,并确认。

使用PDC不受限制,如有ATC指令需要回答,除非出于安全原因,否则机长必须暂时中止正在实施的检查单或操纵检查等常规程序,驾驶舱机组都应认真听指令并对负责通讯驾驶员的复诵进行确认后,可继续其他程序。

雷雨气象条件下的管制指挥

雷雨气象条件下的管制指挥

雷雨气象条件下的管制指挥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对交通运输、民生安全等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雷雨天气下的管制指挥,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

下面,我将就雷雨气象条件下的管制指挥进行简要探讨。

第一,对于航空方面。

雷雨气象条件下,航空运输受到了最大的影响。

此时,管制指挥中的雷暴预警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雷暴预警,是指交通管制中实行的一种重要措施。

在航空管制指挥中,雷暴预警可以依靠雷达等探测设备,及时预报风暴云系统,并向航班计划员、飞行员、地面交通管制员等发布状态信息。

此外,航空流量控制可以进一步减少自动驾驶飞机和自动化系统的耗时,从而确保安全。

第二,对于铁路方面。

铁路运输也是受到极大的影响。

此时,管制指挥中可以通过减少列车运行速度和增加列车距离,对列车运行安全进行保障。

同时,在交通管制中还需尽量避免列车长时间停留在外界气象异常条件下的地方。

此外,铁路部门在建筑和维护铁路线路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气象条件对线路的影响,尽可能做到“天人合一”。

第三,对于道路方面。

在雷雨气象条件下,行车显得尤为危险。

此时,交通管制指挥中可以尽可能避免交通拥堵,并在必要时采取分流措施。

此外,在气象系统的支持下,交通指挥人员也可以在道路交通管制平台上实时监控各个路段的交通状况,进行动态交通指引,及时发布交通状况和交通拥堵信息,方便道路上的交通参与者及时更改路线。

总之,雷雨气象条件下的管制指挥,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各部门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及时收集和传递气象信息,做好特殊情况下的运输准备工作。

在这个基础上,各个单位之间还需要紧密协作、迅速反应,以确保雷雨气象条件下的交通安全。

当然,还需公众自身的意识提高,遵照交通管制人员的引导,积极配合管制措施,以期使整个社会更加安全稳定。

民航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民航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民航应对恶劣天气的能力,确保航班正常运行,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民航公司及其所属各单位在遇到以下恶劣天气时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1. 雷雨、大风、暴雨、大雪、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 持续性降水、低温、高寒、高温等极端天气;3. 其他可能影响航班运行的恶劣天气。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下设以下小组:(1)航班保障组:负责航班延误、取消、备降等保障工作;(2)旅客服务组:负责旅客的疏散、安置、餐饮、住宿等保障工作;(3)安全保障组:负责机场设施设备、跑道、停机位等安全保障工作;(4)信息报送组:负责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应急处置情况;(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车辆、人员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与预防(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掌握恶劣天气发展趋势;(2)加强机场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做好航班计划调整和备降机场的协调工作。

2. 航班保障(1)根据恶劣天气情况,及时调整航班计划,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2)优先保障重点航班、重要旅客的出行需求;(3)加强备降机场的协调,确保备降航班安全降落。

3. 旅客服务(1)做好旅客疏散、安置工作,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2)提供餐饮、住宿、交通等生活必需品;(3)加强与旅客的沟通,及时解答旅客疑问。

4. 安全保障(1)加强机场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做好跑道、停机位等安全保障工作,防止滑行、碰撞等事故发生;(3)加强地面车辆、人员的管理,确保交通安全。

5. 信息报送(1)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应急处置情况;(2)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旅客通报航班运行情况。

五、后期处置1. 恶劣天气结束后,对航班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改进工作;2. 对受影响的旅客进行补偿;3. 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航局提出雷雨季航班运行保障措施
6月12日,在中国民用航空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孙韶华介绍了民航局今年在雷雨天气、汛期的航班保障上的特别措施。

To provide a better travel experience for passengers during the wet season - including a better on-time rate - the administration laid down requirements for airports, air traffic control facilities and airlines to increase cooperation to ensure safe and smooth operations in extreme weather.
为了在雨季为旅客提供准点率高等更好的出行体验,民航局要求机场、空管部门以及航空公司协同配合,确保极端天气运行安全平稳。

具体举措包括:
机场方面,将充分发挥运管委联席会商机制作用,确保各单位有效联动和密切配合;
Airports, especially those with an annual capacity of more than 10 million passengers, are required to set up joint management operations with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airlines and other service providers to respond to major delays and emergencies.
机场方面,特别是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将要成立由机场、空管、航空公司和其他服务保障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席会商机制,以应对航班延误和突发事件。

同时,各机场将加快组织修订或制定本机场航班计划动态调整方案(draft or amend a plan to adjust flight schedules based on real-time scenario),确保航班保障需求与空管、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达到最优匹配。

航空公司方面,雷雨保障期间将注重源头管理,民航局要求在安排航班计划和时刻时,要为运行安全和航班正常留出充足的裕度,认真执行航段时间和过站时间等运行标准,科学合理编排航班(have reasonable flight schedules),留有充足备份运力(sufficient reserve aircraft capacity),进一步提高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应对和恢复能力(improve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delays)。

空管单位方面,将针对雷雨保障建立大面积航班延误时的空域释放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航班改航、绕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缓解大面积航班延误时的放行压力(plan detours in the air when extreme weather occurs to lessen pressure on the ground)。

Civil air traffic control departments will coordinate with military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and ask for more airspace for commercial flights in extreme weather. 民航空管单位将与军航管制部门进行协调,请求在极端天气为商用航班开放更多空域。

【相关词汇】
空域拥堵air traffic congestion
航班延误flight delay
优化航路航线optimize flight routes
晴空颠簸clear air turbulence
准点率on-time performance
紧急迫降emergency land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