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一个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如果对木块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 ,如图甲所示;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的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t =1s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0B .当t 在2~4s 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5NC .当t 在4~6s 内,拉力F 的功率为6WD .当t 在2~6s 内,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t =1s 时受到的拉力为1N ,由图丙可知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为1N ,故A 错误;B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 ,由图丙可知4~6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直线运动,在4~6s 内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为3N ;由图乙可知在2~4s 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接触面粗糙程度、受到的压力不变,所以在2~4s 内受到的摩擦力为3N 。

故B 错误;C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4~6s 内受到的拉力为3N ,由图丙可知4~6s 内物体做速度为2m/s 的匀速运动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功率3N 2m/s 6W W Fs P Fv t t====⨯= 故C 正确; D .在2~6s 内,木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机械能在不断变化,故D 错误。

故选C 。

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需将杠铃举过头顶,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

在抓举时,两位运动员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9m , 另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8m 。

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功率分别为P 1和P 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W1 < W2B.W1 > W2C.P1 = P2D.P1 < P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可得,他们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克服杠铃的重力做功,对杠铃所做的AB.根据W Gh功只与被举高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做功越多,即W1 > W2。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一位质量约50kg的同学从一楼走到五楼,他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可能为A.60J B.600J C.6000J D.0000J【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上楼过程中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根据题意知道,该同学的质量是50kg,所以体重是:G=mg=500N,楼层高度越是3m,一楼走到五楼的高度大约是:h=4×3m=120m,所以,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W=Gh=500N×12m=6000J,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做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重点是对楼层的估测,难度不大.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需将杠铃举过头顶,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

在抓举时,两位运动员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9m,另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8m。

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W1 < W2B.W1 > W2C.P1 = P2D.P1 < P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可得,他们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克服杠铃的重力做功,对杠铃所做的AB.根据W Gh功只与被举高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做功越多,即W1 > W2。

故A错误,B正确;CD.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由上可知W1 > W2,所以P1 > P2。

故C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点的动能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答案】C【解析】【详解】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B.A和C、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到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C.斜面粗糙,则AB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的速度一定大于C的速度,所以,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故C正确;D.木块从B到C,因为有摩擦,则C处的动能小于B处的动能,从C到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点动能大于C点动能,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与A点的动能大小不确定,故D错误。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

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WPt可知,功率变大。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在2020年央视春晚杂技“绽放”的表演中,当其中一名杂技演员被抛出后,其仍可在空中继续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仍受到惯性的作用B.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惯性不断减小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断减小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受到向上的抛力大于其重力【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它不是力,所以把惯性说成“受惯性作用”是错误的,被抛出的杂技演员能够向上运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形状、受力情况等无关。

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所以惯性大小不变。

故B错误;C.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杂技演员除了受重力外,还受到空气阻力,质量一定,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小,此过程中,演员减小的动能转化为演员的重力势能和用于演员克服空气摩擦阻力做功,所以,此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总量减小,故C正确;D.被抛出的杂技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演员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力都是阻碍演员向上运动的,演员不受向上的抛力,演员是由于惯性向上运动的,惯性不是力,所以演员所受合力方向向下,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演员向上做减速运动。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它们分别在相等的水平力F 作用下移动相等的距离s,那么,力F对两物体所做的功()A.甲较多B.乙较多C.相等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

【详解】根据条件,物体受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则力对物体做的功相同,故C正确。

故选C。

2.如左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其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F-t图像)和物体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v-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0N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C.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拉力F做的功是16J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v-t图像可知,0~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即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t=1s时,F=1N,则此时的摩擦力==f F1N故A错误;B.由v-t图像可知,4~6s时,物体匀速运动;由F-t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F′=2N;由于摩擦力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2Nf F2~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仍为2N,故B错误;C .在4~6s 时,物体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4m/s 2s 8m s vt ==⨯=拉力F 做的功2N 8m 16J W F s ='=⨯=故C 正确;D .2~4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故D 错误。

故选C 。

3.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需将杠铃举过头顶,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

备战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

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人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

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到水平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子从斜面滚下,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B.罐子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C.因为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罐子滚下后可能再次滚上斜面D.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罐子会一直滚动下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罐子从斜面滚下,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使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罐子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B错误;C.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罐子的高度减小,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形变逐渐增大,则罐子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大,即该过程中罐子的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和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发生形变的橡皮筋由于要恢复原状,故罐子可能再次滚上斜面,故C正确;D.罐子在滚动的过程中,由于和斜面之间存在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整个罐子的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会逐渐变小,最终罐子会停止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2.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O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

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球经过同一高度A、B两点时,动能相等B.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P时,动能为零C.皮球在D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C点时的机械能D.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在地面M点的黑色圆斑大于N点的黑色圆斑【答案】D【详解】A .由图可知,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在A 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 点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在A 、B 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在A 点的动能大于在B 点的动能;故A 错误。

B .从轨迹来看,小球既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又有竖直方向的速度。

小球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但是仍然能往右运动,说明小球还具有水平方向速度,动能不为零;故B 错误。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及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A、B是球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C是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A.球在C点时受力平衡B.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C.球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将静止不动D.球在B点时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不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球在C点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CD.小球在A、B两点时,是摆动过程中的最高点,此时的动能最小,速度最小为0,若在A点时绳子突然断开,小球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若在B点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则球会保持静止不动,故A、C错误,D正确。

故选D。

2.关于能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子弹具有能B.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因为小球不能做功,所以小球不具有能C.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动能大D.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势能大【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够做功,所以具有能,A正确;B.悬吊着的小球,从竖直方向拉开一个角度后,尽管小球不能做功,但是它具有一定高度,具有重力势能,B错误;C.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很多,那么甲物体的动能将会比乙物体的动能小,C错误;D.甲物体的位置比乙物体的位置高,但是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小,那么甲物体的势能可能比乙物体的势能小,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和B、C和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点的动能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答案】C【解析】【详解】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B.A和C、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到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故B错误;C.斜面粗糙,则AB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的速度一定大于C的速度,所以,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故C正确;D.木块从B到C,因为有摩擦,则C处的动能小于B处的动能,从C到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D点动能大于C点动能,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与A点的动能大小不确定,故D错误。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用水平拉力先后两次拉着重为20N 的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第一次拉力为10N ,物体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对物体做了20J 的功;第二次拉力增大为20N ,拉力对物体做了48J 的功.分析两次做功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 ,物体运动了1m B .第一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 ,物体运动了2m C .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0N ,物体运动了2.4m D .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 ,物体运动了4.8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物体受到的拉力:F =f =10N ;根据W =Fs 可知,第一次物体通过的距离11120J2m 10NW S F ===, 故AB 错误;CD .若增大拉力,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10N ;根据W=Fs 可知,第二次物体通过的距离:22248J 2.4m 20NW S F ===, 故C 正确,D 错误.2.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如图所示,运动员需将杠铃举过头顶,等到裁判判定站稳之后才能算成绩有效。

在抓举时,两位运动员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9m , 另一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1.8m 。

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功率分别为P 1和P 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W 1 < W 2B .W 1 > W 2C .P 1 = P 2D .P 1 < P 2【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可得,他们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克服杠铃的重力做功,对杠铃所做的AB.根据W Gh功只与被举高的高度有关,高度越大,做功越多,即W1 > W2。

故A错误,B正确;CD.他们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2020-2021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中从a到b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施加了力,铅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A说法正确;从b到c过程中,铅球虽然运动了一段距离,但运动员对铅球没有施加力的作用,故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B说法正确;从c到d的过程中,铅球受到重力的作用,铅球在重力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故重力对铅球做功,C说法错误;从a 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方向随时改变,故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D说法正确;答案选C.2.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20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2m,拉力F等于12N。

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40JB.拉力所做的总功为48JC.拉力F的功率大小为2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答案】C【解析】【详解】A .根据公式可得20N 2m 40J W Gh ==⨯=有用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可知222m 4m s h ==⨯=根据公式可得12N 4m 48J W Fs ==⨯=总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拉力的功率 48J =24W 2s W P t ==总 故C 错误,符合题意;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0J 83.3%48100%100%JW W η==≈⨯⨯有总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如图所示,动滑轮的质量为m ,所挂重物的质量为M ,重物在时间t 内被提升的高度为h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M M m +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M M m + C .拉力F 的功率为Mgh t D .拉力F 的功率为()2M m gh t+ 【答案】A【解析】【分析】AB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 G h Mgh ==物有用总功为()()W G G h M m gh =+=+总物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 Mgh M W M m gh M mη==+=+总有用 故A 正确,B 错误;CD .拉力F 的功率为 ()M m gh W P t t+==总总 故C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在 a 到 b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在 b 到 c 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 .在 c 到 d 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 .在 a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图中从 a 到 b 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施加了力,铅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运动员对 铅球做了功, A 说法正确;从 b 到 c 过程中,铅球虽然运动了一段距离,但运动员对铅球 没有施加力的作用,故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B 说法正确;从 c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受 到重力的作用,铅球在重力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故重力对铅球做功, C 说法错误;从 a 到 d 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方向随时改变,故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 D 说法正确; 答案选 C .2.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 O 点处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

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皮球经过同一高度 A 、B 两点时,动能相等P 时,动能为零C 点时的机械能D .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在地面 【答案】 D【解析】详解】A .由图可知,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 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在 A 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 点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 的总和,在 A 、B 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在 A 点的动能大于在 B 点的动能;B .皮球第一次反弹后到达最高点C .皮球在D 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 M 点的黑色圆斑大于 N 点的黑色圆斑故 A 错误。

B.从轨迹来看,小球既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又有竖直方向的速度。

小球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但是仍然能往右运动,说明小球还具有水平方向速度,动能不为零;故 B 错误。

C.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

在C点在在D点之前,故在 D 点的机械能小于在C点的机械能;故C错误。

D.弹性势能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黑色圆斑的大小能反应小球弹性形变程度,圆斑越大,形变越大。

在M 点与在N 点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都为零,又因为小球在M 点机械能大于N 点机械能,故小球在M 点的弹性势能大于在N 点的弹性势能,故在M 点的圆斑要大于在N 点的圆斑;故 D 正确。

3.如图所示,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 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 D 点,A和B、C和 D 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A.D点与 A 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A 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 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A 点的动能,但可能大于C点的动能D.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 A 点的动能【答案】C【解析】【详解】A.D 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大,势能减少,因为存在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故 A 错误;B.A和C、C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则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到 D 点减少的重力势能,故 B 错误;C.斜面粗糙,则AB 段有可能匀速,但因摩擦力的存在B的速度一定大于 C 的速度,所以,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一定大于 C 点的动能,故C正确;D.木块从B到C,因为有摩擦,则C处的动能小于B处的动能,从C到D,由于忽略空气阻力,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 D 点动能大于 C 点动能, B 点的动能可能等于 D 点的动能,但与 A 点的动能大小不确定,故 D 错误。

故选 C 。

4.如图所示,动滑轮的质量为m,所挂重物的质量为M ,重物在时间t 内被提升的高度为h,不计绳重及摩擦,则()M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Mm 答案】 A解析】分析】 详解】AB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 有用 G 物h Mgh总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W 总故 A 正确, B 错误; CD .拉力 F 的功率为gh故 CD 错误。

故选 A 。

5.2019 年 5 月 17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 45 颗北 斗导航卫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B .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M M 2 mC .拉力 F 的功率为 MghtD .拉力 F 的功率为(M m) gh2t G物 G 动 hm gh W 有用Mghm ghD .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变小,机械能守恒【答案】 A【解析】【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 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在太空中,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 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A .火箭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 A 错误,符合题 意;B .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气体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空气给火箭以反作用力,是利用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火箭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 C 正确,不符 合题意;D .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势 能增加;北斗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 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6.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 38.6℃B .中学生站立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10 3PaC .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大约是 50ND .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五楼做的功大约 6× 130J 【答案】 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必要 时进行相应的计算,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详解】A .人的正常体温在 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 A 不符合实际;B .一般初中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 200cm 2,即 0.02m 2,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 50kg ,则 其对地面的压强故 B 不符合实际;C .中学生的体重在 500N 左右,游泳时接近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约 500N ,故 C 不符合实际;F G mg S S S 50kg 10N/kg 2 0.02m 2 2 41.25 104PaD .中学生的体重在 500N 左右,一楼到五楼的高度约 12m ,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五楼所做的 功约为W Gh 500N 12m 6 103 J故 D 符合实际。

故选 D 。

7.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

为 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

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 ( )① 五楼到一楼的高度 H ;② 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 T ; ③ 每个同学的体重 G ;④ 四楼到五楼楼梯的长度 L 。

A .①②③ B . ②③④C . ①③D . ②③ 【答案】 D【解析】【详解】 由功率公式得W GH P TT学生都是从同一栋楼中的一楼到五楼,所以 H 高度相同,没有必要测量高度 H 的大小了; 学生自身重不同,爬楼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必须测出各个体重和所用时间,这样可对比出 不同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大小关系了。

故选 D 。

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 O 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 3N 的力 F .物 体经过 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 MO 段做匀速 直线运动, F 在 MN 、 OP 段做功分别为 W MN 、 W OP ,功率分别为 P MN 、P OP ,则A . W MN <W OPB . W MN >W OPC . P MN >P OPD . P MN <P OP【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物体经过 M 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O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得 MN 的距离等于 OP 的距离,根据功的公式 W=FS 可知:在 F 相同和 S 相同的情况下, W 应该相同,所以 AB 均错误;在做功相同时, MN 段所用时间是 OP 段 时间的 2 倍,根据 P=W/t ,得出 P MN <P OP ;答案选 D .9.如左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其推力大小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F-t 图像)和物体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v-t 图像)分别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 t=1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为 0NB .当 t=3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3NC .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拉力 F 做的功是 16JD . 2~4s 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 .由 v-t 图像可知, 0~2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零,即 t=1s 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 体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 F-t 图像可知, t =1s 时, F=1N ,则此时 的摩擦力f F 1N故 A 错误;B .由 v-t 图像可知, 4~6s 时,物体匀速运动;由 擦力与推力 F 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此时的摩擦力f F 2N2~4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 (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大小相等),仍为 2N ,故 B 错误;C .在 4~6s 时,物体匀速运动,通过的路程s vt 4m/s 2s 8m拉力 F 做的功W F s 2N 8m 16J故 C 正确;D . 2~4s 内,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动能增加,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则物体 的机械能增加,故 D 错误。

故选 C 。

10.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t 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 F ′ =2;N 由于摩A.箱子虽然没有被推动,但小明对箱子做了功B.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箱子没有被推动,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箱子没有被推动,有力但没有距离,小明对箱子不做功,故 A 错误;B.箱子没有被推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 B 错误;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D.箱子没有被推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改变,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故 D 正确;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