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1
初二物理上册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考点解析

初二物理上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考点解析第二单元光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一、光的传播1、光源:凡是能够发光的物体,可分为(1)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烛光鱼(2)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2、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直线传播现象①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无影灯②小孔成像:倒立、实像但是,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
如果我们使光通过很小的小孔,则光的传播不再遵守直线传播的定律。
(见书)。
3、光的传播速度”c:(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108(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二、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遇到物体或遇到不同介质的交介面(如从空气射入水面时),光的一部分或全部被介质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人能看到物体正是由于物体能把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没有光照明物体,人也无法看到它。
2、概念:(1)一点:入射点(2)二角: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②反射角:反射光学分与法线的夹角(3)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3、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异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4)“光路可逆性”。
4、反射分类: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滑程度)(1)(光滑)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2)(粗糙)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正立,虚像)6、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萤幕与物之间,萤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注意:只有小孔足够小时才能成像。
像倒立,像的形状与物体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空气、真空或其他透明介质中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前进。
光的传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介绍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从而使读者对光的传播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以直线的方式传播。
当光经过透明介质边界的时候,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通过介质界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正弦关系。
这意味着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偏折。
光通过透明介质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折射率。
介质的折射率越高,光传播速度越慢。
这是因为光波在介质中与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导致的。
例如,当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转,速度减小。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反射可以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
1. 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光滑表面时,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
当光线射向镜面表面时,根据角度的相等,光线会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这种反射光线准确地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以产生明亮的镜像。
2. 漫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粗糙表面时,以不规则的方式反射。
光线在碰到粗糙表面后会以不同的角度散射并反射出去。
由于光线的散射,漫反射产生的光线在不同方向上发散,因此无法形成明确的镜像。
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倒影或者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影像时,就是由于光的反射所致。
此外,反光镜、平面镜等也是通过光的反射原理而设计制造出来的。
三、光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为许多重要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以下是几个关于光的应用的例子:1.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将光线聚焦或放大,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观测和研究。
2.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将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进行传输。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上学的时候,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学知识点1第二章光现象必考知识点一、光的直线传播l、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被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物理学所指的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子:种树、排队、挖掘隧道、打枪、影子、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8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4、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光的反射所遵循的规律称为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
法线:从光的入射点O所作的垂直于镜面的线ON叫做法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符号i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符号r表示。
注意:①对应于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②反射光线的位置是随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即入射光线是“因”,反射光线是“果”,所以叙述反射定律时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共10张PPT)

日食
日 食 的 原 理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 108m/s.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3 108m/s.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2/3.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光在水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是在真空中速度的2/3.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五章 光的反射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
光学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光学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学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光的物理性质和行为。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光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现象。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内容。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极高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这种传播称为光的直线传播。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光线传播遵循直线传播路径”的结论。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障碍物,光线将沿着直线路径传播。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打开房间的门时,光线能够从门缝中传播到房间里的原因。
同样地,当我们站在阳光下,太阳光也能够直线传播到我们的身上。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当光线遇到一个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
入射角是指光线和表面法线的夹角,而反射角是指光线反射出去的角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的原因。
当光线照射到镜子上时,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出去,最终形成我们所见的倒影。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而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得出“折射率之比等于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的结论。
这个定律也被称为斯涅尔定律。
折射率是指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光线和介质表面法线的夹角。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当我们把一根铅笔插入水中,我们能够看到铅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的原因就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总结:本篇文章简要介绍了光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通过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我们了解了光线在无障碍物的情况下以直线方式传播。
而光的反射定律则告诉我们,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镜子中的倒影。
最后,光的折射定律揭示了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方向的规律。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极高的速度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会沿直线传播,并在碰到边界时发生反射。
本文将探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反射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线在真空或透明介质中沿直线路径传播的现象。
这一现象可以用光的光线模型来解释。
根据光的光线模型,光线是由无数个光子组成,光子具有一定能量和动量。
当光线通过透明介质时,它会与介质中的分子相互作用,但整体上光线会以直线路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即我们常说的“直线传播原理”。
该定律表明,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在同一介质中的任意两点之间的光线路径是一条直线。
这意味着光的传播总是以直线路径进行的。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碰到边界面时发生的现象,光线沿着原来的路径反弹回去。
当入射光线与边界面呈一定角度入射时,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定律是描述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关系的物理定律。
对于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可以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
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垂直于边界面的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如我们看到的镜子、光洁的金属表面等都能反射光线。
反射现象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如反光镜、望远镜等。
三、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也遵循一定的定律,即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又称折射定律。
斯涅尔定律表明,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具体而言,斯涅尔定律可以用下式表示:\(\frac{{\sin\theta_1}}{{\sin\theta_2}} = \frac{{n_2}}{{n_1}}\)其中,\(\theta_1\)为入射角,\(\theta_2\)为折射角,\(n_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_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1节光的反射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沪科版

4.1.1 光的直线传播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的内容,将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考虑到光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
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通过对各种光现象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观察到的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问题;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学生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光在透明的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径迹,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突破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能通过两个小孔看到物体,从而知道埋电线杆、站队、射击瞄准等都是类似的现象;亲身体验小孔成像是怎样形成的,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4.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仪器材料]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挂图、课件[教学流程设计]热身运动引入新课[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1

例 题
首先在两图中画出法线,然后再画出与法线垂直 的镜面,就可以计算出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 下所示. ∠α= (1/2)×60°=30° ∠β=90°-(1/2)×60°=60°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0°或60°. 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还可能是多少? 镜面与地面夹角在上述两种情况之间都可以。 镜面与地面夹角在上述两种情况之间都可以。
提示: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区分两种反射的依 提示: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据是看反射面的光化程度,物体表面光滑时发生镜面反射。 据是看反射面的光化程度,物体表面光滑时发生镜面反射。
实例分析: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本,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书本, 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凹凸不平, 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凹凸不平,射向它 们表面的光发生漫反射, 们表面的光发生漫反射,我们无论站在 哪个方向,它们总能把一部分光反射到 哪个方向, 我们眼睛里。 我们眼睛里。
七、知பைடு நூலகம்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 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 不发光的物体. 不发光的物体
八、推荐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题。 推荐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二、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1.(2005年·泰安)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2.(2005年·十堰)我国加入“世贸”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已步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行列。
观察发现,小汽车前面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的,其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
B .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 .扩大视野
D .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的正前方
3.(2005年·扬州)如图l —2—8所示,魔术箱内有一个,平面镜,从P 处放入一物,箱中不见物体;换从Q 处放入,箱中却见两个物体,在右图中作出平面镜及物体AB 在魔箱中所成的像。
图1—2—8
4.(2005年·资阳)星期六晚上,月亮非常明亮,雨后的路面上有一个个小水坑。
小王要到小明家玩,为了不让小王踩到水坑,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以提示小王( ) A .月亮在身前时,亮的地方是水坑 B .月亮在身后时,亮的地方是水坑
C .不论月亮在身前还是身后,不亮的地方都是水坑
D .不论月亮在身前还是身后,亮的地方都是水坑
5.(2005年·临沂)请你仔细观察,说出图l —2—9中所隐含的物理知识。
(至少说出三点)
6.(2005年·舟山)下列四种情况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图1—2—10
7.如图1—2—11所示,一束太阳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我们能看到耀眼亮光的位置在 (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8.如图1—2—12所示是一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A .1点20分 B .11点20分 C .10点20分 D .10点40分
9.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 ) A .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 .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c .黑板产生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铅笔好像在水
面上折断了
B
叉鱼时要对准看
到的鱼的下方 A .
看到地上不发光的物体
C
透过玻璃砖看到
钢笔“错位”了
D
图1—2—
1l
图1—2—12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0.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甲的裁判员看到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开始计时,结果测得甲、乙两同学的百米时间一样,实际上,甲和乙相比较的百米速度较快。
11.(2005年·泸州)如图1—2—13所示,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射到镜面上,则有关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 )
图1—2—13
A.入射角是30°,反射角是30°
B.入射角是30°,反射角是60°
c.入射角是60°,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是60°,反射角是30°
12.(2005年·沈阳)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
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鹰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l3.某校学生利用太阳光测量教学楼的高度,他们将一根1 m长的竹竿插在操场上,测得影长2 m,同时测得教学楼影长22 m。
根据这些数据求出教学楼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