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学课件-菌类植物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讲义

药用植物学讲义

《药用植物学》讲义生物信息学院刘毅绪论首先提问:为何要学《药用植物学》?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药用植物学Pharmaceutical botany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

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中药与草药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使用的药物,多在中医古籍有载,药房有售。

草药:民间使用,药房多不备。

两者可互相转化:①中药长期不用即成草药,如《神农本草经》中的茵芋、营实、杜若、云实、飞廉、石龙芮、马先蒿、积雪草、女菀、爵床、羊蹄、泽漆、乌韭、荩草、鹿藿、陆英等。

②常用的草药渐被中医采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变为中药,如垂盆草、田基黄、百蕊草、白毛夏枯草,徐长卿,一见喜,肿节风等。

●民间药、天然药民间散在,零星应用,无理论指导的药物称民间药。

天然药包罗一切民间药、中药、草药,来自自然界,非人为加工品。

一、为什么要学《药用植物学》?1、设问①当别人拿来一味中药,请你辨别真伪和质量好坏时,怎么办?如一位同学准确地说出了省立医院中药房的“白花蛇舌草”是伪品,其依据是该批药材无托叶,子房上位,花序为聚伞花序,其它如人参、天麻、西洋参、大黄……越是名贵的药物,越是多伪品。

大别山区曾误把玄参科山萝花当成半枝莲(唇形科)收购,损失很大,此类例子很多。

②当发生中毒事故时,是何原因?如五加皮有2种。

南五加皮为传统所用的细柱五加,是五加科植物,无毒,而另一种北五加皮是萝藦科杠柳根皮,则有毒。

又如细辛属有多种植物,在皖东曾多年来误将金粟兰科有毒植物丝穗金粟兰误作“马细辛”收购并应用,极易产生中毒事故。

旋覆花原有一个品种,植物为狭叶旋覆花,与旋覆花同科同属,但用后可能产生呕吐现象。

③当民间发现一种单验方,治疗疾病效果很佳,如何去发掘?重庆乃至全国这类例子特别多,如断血流,百蕊草,白毛夏枯草,江南牡丹草,安徽贝母等安徽民间药物的发掘。

④当某种中药资源缺乏,或某病人处方中某味中药无法配齐,如何办?如中国的胡黄连原靠进口,后在西藏发现了资源西藏胡黄连,与进口者功效相似。

《药用植物学绪论》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绪论
• 引言
➢单一的化学“活性成分”可能会 产生
各种不良的“副作用”,不过从整 体植物当中提取的“混合”组分却 很少发生,因为组分当中其它的一 些成分可能会以目前还未了解的方 式 早在调2和0万这年些前活,性中成国分人的祖先就吃过
芡实的种子。许多许多世纪以后,人 们认识其药用价值,便将其载入到中国 最早的草药学书籍当中。《神农本草经》
1.
蓼科、马兜铃科、毛茛科(2学时)
2.
木兰科、罂粟科、十字花科(2学时)
3.
石竹科、景天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2学时)
4.
五加科、伞形科(2学时)
后生花被亚纲(合瓣花亚纲)
1.
木犀科、龙胆科、旋花科、紫草科、车前科(2学时)
2.
唇形科、茄科、桔梗科、菊科(2学时)
•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科、天南星科、百合科、兰科(2学时)
• 功效: 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和抗 癌作用。
第一节:菌类植物概述
第三章 菌类植物
• 自然界的菌类植物约有12万种(含细菌),分布 极广。菌物体为单细胞或丝状体,一般不含光合 作用的色素,不能自养。它们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的,均具有细胞壁或某一阶段具有细胞壁, 这 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 按传统,常分为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目前, 常将真菌和粘菌统称为菌物(Mycophyta)。
第一节:概述
第二章:藻类植物
• 藻类植物Βιβλιοθήκη 植物界中一群最原始的低等类群。它们的 基本构造和功能与高等植物有着本质差别,在植物学 上常把藻类植物称为原植体植物 (thallophytes)。
• 主要特征: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藻类植物 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 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和枝状 体等,仅

《药用植物学》课件

《药用植物学》课件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种类
苷类:如黄酮、皂苷等
树脂:如乳香、没药等
油脂:如杏仁油、芝麻 油等
糖类:如葡萄糖、蔗糖 等
微量元素:如铁、锌、 硒等
生物碱:如麻黄碱、吗 啡等
挥发油:如薄荷油、桉 叶油等
鞣质:如五倍子、没食 子等
蛋白质:如大豆蛋白、 花生蛋白等
维生素:如维生素A、 维生素C等
药用植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药用植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 境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对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研究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栽培、采收、加工、贮藏、炮制、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等 研究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中药质量和疗效,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 际化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药用植物学起源于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和实践,逐渐认识到植物的药用价值
中世纪时期:欧洲的炼金术士和草药师开始系统地研究药用植物,并形成了一些早期的药用植物 学著作
过期变质
储存环境:选择阴凉、干燥、 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管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储存 环境,防止霉变、虫蛀等现象
发生
药用植物的药理 作用和应用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
植物化学成分: 包括生物碱、 黄酮、萜类等
药理作用:包 括抗炎、抗氧 化、抗肿瘤等
作用机制:包 括调节细胞信 号通路、影响

药用植物学菌类

药用植物学菌类

代谢工程
通过代谢工程技术,对药用植物学菌类的代 谢途径进行优化,提高其活性成分的产量和 品质。
05
药用植物学菌类的资源保护与 可持续利用
药用植物学菌类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1 2 3
建立药用植物学菌类资源数据库
对全国各地的药用植物学菌类资源进行普查,摸 清家底,建立数据库,以便科学管理和规划。
加强药用植物学菌类栖息地保护
共生关系
药用植物学菌类与某些植物之间 存在共生关系,它们可以帮助植 物分解有机物质,参与土壤中养
分的循环。
药用植物学菌类生长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01
02
03
温度
不同种类的药用植物学菌 类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 总体来说,温暖和湿润的 环境更有利于其生长。
湿度
药用植物学菌类的生长需 要一定的湿度,过于干燥 的环境不利于其生存。
殖和种植技术,提高菌类的产量和质量。
推广菌类替代品
02
积极寻找和研发菌类的替代品,减少对野生药用植物学菌类的
依赖,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与国际社会在药用植物学菌类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
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药用植物学菌类资源的生态恢复与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恢复研究
药用植物学菌类的显微结构与特殊结构
显微结构
菌类的显微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不同种类的菌类具有不同的显微结构特征,通过对 显微结构的观察,可以鉴别菌类。
特殊结构
部分菌类在生长过程中可形成特殊结构,如霉菌的孢子、酵母菌的子囊等。这些特殊结构对于鉴别菌 类具有重要价值。
药用植物学菌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药用植物学菌类在医药健康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药用植物学菌类

药用植物学菌类
黑木耳
黑木耳具有补血养颜、降压降脂的功效,常用于制作凉拌菜和炖汤 。
其他应用领域
农业领域
药用菌可以作为生物农药,用于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同时也可以作为有机 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医学领域
药用菌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疑难杂症, 如癌症、艾滋病等,也可以用于制作 一些生物制品,如疫苗、抗体等。
05
药用菌类的培育与种植
健忘、咳嗽等症状。
茯苓
02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
不利、脾虚食少等症状。
冬虫夏草
03
冬虫夏草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阳
痿、腰膝酸痛、久咳虚喘等症状。
保健品中的应用
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促进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
灵芝的生长环境
灵芝喜生于山林中,以腐殖质丰富 的阔叶林为佳。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
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久咳虚喘 、劳嗽咯血、阳痿遗精等疾病。
冬虫夏草的形态特征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植物,由虫体和子座组成,虫体呈长圆柱形, 表面有密集的环纹,子座单生,柄细长。
冬虫夏草的生长环境
人工栽培技术
研究和发展药用菌类的人工栽培技术,降低对野 生资源的依赖。
3
综合利用
对药用菌类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 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海拔3000米以 上的高山草甸中。
茯苓
茯苓的药用价值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 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脾 虚食少、心悸失眠等疾病。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

DNA双螺旋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1)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 传递和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调节细胞内物质的代谢途径,
对细胞生长、细胞壁的形成、有机物质的合成以致细胞的整 个生命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和微丝等。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在结构上,质体和线粒体(细胞
核)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 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 核糖体、微管和微丝为无膜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质体: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2植物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3植物细胞的大小(一般直径在10~100µm之间。)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4植物细胞的结构:
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m
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Å
模式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形态特 征都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 明,这个细胞称模式细胞或典 型的植物细胞。
绪论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 方法。做到几个相结合:
课内、课外(自学)相结合;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 课堂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单独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学习和科研相结合。
第一章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2)PPT课件

药用植物学(第三章2)PPT课件
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
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采用 合适的采收方法,如手摘、刀割、挖 掘等,确保药用植物的完整性,避免 有效成分流失。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与炮制技术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
清洗、干燥、分类等,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用植物的炮制技术
根据不同药用植物的特点和用途,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如炒、炙、煅、蒸等, 以增强药效或降低副作用。
响。
THANKS
谢谢
,进行分类。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
根据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如 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进行
分类。
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特征
紫草科植物
具有根状茎或块根,叶子通常 为单叶互生,花朵为聚伞花序 或单生,花色多为蓝色或紫色

菊科植物
具有头状花序,花朵颜色多样 ,如黄色、白色、红色等,叶 子多为互生或对生。
唇形科植物
具有四棱形的茎,花朵为唇形 ,通常为紫色或红色,叶子多 为卵圆形或披针形。
提取方法
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
分离方法
包括萃取法、色谱法(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结晶法等。
04
CHAPTER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加工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与方法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
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有效成分 含量及季节等因素确定采收时间。一 般来说,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时为最佳 采收期。
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与鉴别技术
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
制定和完善药用植物的质量标准,包 括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 的规定,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可控。
药用植物的鉴别技术
采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对 药用植物进行真伪鉴别,防止伪劣药 品流入市场。

菌类植物药物植物学 ppt课件

菌类植物药物植物学 ppt课件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座垫状菌丝,从营养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 形式,常在其中或其上产生子实体。如冬虫夏草的“红头紫柄” 。
真菌的菌丝组织体及菌丝组织 A. 根状菌索尖端的纵切面;B. 菌核; C. 菌核横切面;D. 子座纵切面;E. 菌丝组织
菌丝的变态 真菌的营养菌丝可以形成吸器、假根等多种特殊的变态结构, 并具有相应的功能以适应生活的需要。
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usercandemonstratewiderfield
植物界的分门
藻类植物 褐藻门等8个门

( 隐
子花
植植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门
菌类植物
第六章 菌类植物
一、基本特征:
1.似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2.没有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行异养生活。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取养分的生活方式为寄生。 腐生:从死的动植物体上或其他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分 的生活方式为腐生。
共生:从活的有机体中取得养分的同时又提供该活体有利的 生活条件,从而彼此相互受益、相互依赖的生活方式为共生。
2.无性生殖:以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繁殖形成新个体。 孢囊孢子 :接合菌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生在孢子囊内,孢子 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囊梗的顶端。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 成许多小块,每一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数量一般都相当大。 如根霉属等。
孢囊孢子
2.无性生殖:以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繁殖形成新个体。 分生孢子 :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是由特化菌丝先端通过一定方式发生的,其下方的特化 菌丝叫分生孢子梗 。梗有单生的,散生的,成丛的,还有成束 的。有的菌种是在菌丝堆上生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的营养体除少数种类是单细胞外,大多数为分枝 的丝状体,其每一条细丝称为菌丝(hyphae),组成一 个菌体的全部菌丝称为菌丝体(mycelium)。高级的种 类,菌丝体常形成定形的子实体(sporophore)。菌 丝分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除少数外,都有明显的细胞壁(几丁质Chitin)。通常 不能 运动。

子囊存在于子囊果(子实体)中,有3种类型: 子囊盘:子囊果盘状、杯状或碗状,子囊盘中有 许多子囊和隔丝垂直排列在一起,形成子实层, 子实层完全暴露于外。
闭囊壳:子囊果完全闭合成球形,无开口,待其 破
裂后子囊孢子才能散出。 子囊壳:子囊果呈瓶状或囊状,先端开口,这一 类 子囊果多埋生于子座内,如麦角、冬虫夏草菌。
常用药用植物:
麦角 Claviceps purpurea(Fr.)Tul.
大蝉花 Cordyceps cicadae Shing
蛹草 C.militaris(L.)Link.
凉山虫草C.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
冬虫夏草 C.sinensis(Berk.)Sacc. 亚香棒菌 C.hawkesii Gray. 竹黄 Shiraia bambusico La P.Henn.
第六章 菌类植物(fungi)

自然界的菌类植物约有12万种(含细菌),分布 极广。菌物体为单细胞或丝状体,一般不含光合 作用的色素,不能自养。它们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的,均具有细胞壁或某一阶段具有细胞壁, 这 是他们的共同特征。

按传统,常分为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目 前,常将真菌和粘菌统称为菌物(Mycophyta)。
虫草属(Cordyceps)
寄生于鳞翅目幼虫体内,形成菌丝体,以菌核过冬, 次年子座从幼虫前端发出肉质棒状的子实体--子囊壳。冬 虫夏草(C. sinensis)为名贵中药,用于治疗肺病和肾病。 子座生于雪线以上3800米的高山带昆虫体上,系我国 西南部特有种。子囊壳近表面生,基部埋陷于子座组织 内,表面光滑,孔口不突出或稍突出。子座和小座柄表面 平滑。子囊细长, 240-85×12-16μ。有横隔,不易断 裂,历来为我国食用菌上品,传统补品。


细菌门:是一群原核生物。单细胞,体微小,细 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粘质复合物,一般不具纤维素 壁,用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粘菌门:是一群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真核生物 。无细胞壁,变形虫状体型,用孢子繁殖,孢 子具纤维素壁。


真菌门:是一群具有真核,产生孢子的生物,通 常为分枝的丝状营养体,大多具有甲壳质(几丁 质)的细胞壁,少数种类具有纤维素成分的细胞 壁,它们一般行有性和无性生殖。
担子菌最大特点是形成担子(basidium)、担 孢子(basidiospore)。在形成担子和担孢子的过 程中,菌丝顶端细胞壁上生出一个喙状突起,突起 向下弯曲,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叫锁状连合。
在锁状连合的过程中,细胞内二核经过一系列 的变化由分裂到融合,形成一个二倍体(2n)的核, 此核经二次分裂,其中一次为减数分裂,于是产生 4个单倍体(n)子核。这时顶端细胞膨大成为担子, 担子上生出4个小梗,于是4个小核分别各移入小 梗内,共发育成4个孢子——担孢子。产生担孢子 的复杂结构的菌丝体叫做担子果(basidiocarp), 就是担子菌的子实体。其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 同,如伞状、扇状、球状、头状、笔状等。

菌丝:组成真菌营养体(菌丝体)的纤细管状物 (丝状体),有或无分枝,按照隔膜的有无 分无隔(如水霉)和有隔菌丝(如青霉)。
菌丝体:形成真菌营养体的许多菌丝的集合体。 分生孢子:真菌的一种外生的无性生殖细胞,为鉴 定真菌的依据之一。 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的构造,有能育菌丝和营养 菌丝组成。
根状菌索(rhizomorph): 菌丝密结呈绳索状, 外形似根。 如密环菌菌索。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担子菌是陆生高等真菌,有900属, 22 000 多种。多数种是植物专性寄生菌和腐生菌,食用 、 药用和有毒种类也很多,因此与人类关系较大。 担子菌全是多细胞有机体,菌丝有隔,菌丝体有3 种类型:

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m),由担孢子形 成,细胞单核,生活史中生命周期很短。 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由单核 菌丝或性孢子接合形成,细胞双核,又称双核 菌丝体,存在锁状联合现象,生活史中生命周 期很长。次生菌丝双核时期相当长,这是担子 菌的特点之一。

雷丸
云芝
Polyporus mylittae Cook.et Mass.
Coriolus versicolor(Fr.)
猴头菌 Hericium erinaceus(Bull.ex Fr.)Pers.
银耳 木耳 紫芝
Tremella fuciformis Berk 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 Underw. Ganoderma japonicum (Fr.)Lloyd )Lloyd.

它们的生活史中,一段是动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 。 营养体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体,多核,无叶绿素, 能作变形虫式运动,吞食固体食物,与原生动物的变形 虫很相似。但在生殖时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这 是植物的性状。 粘菌的大多数种类生于森林中阴暗和潮湿的地方,多 在腐木、落叶或其他湿润的有机物上。只有几个种寄 生在经济植物上,危害寄主。

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结合产生的孢子称 有性孢子。
① 休眠孢子,低等真菌同配和异配产生的合子。 ② 接合孢子,接合菌同形配子或配子囊接合后产 生的厚壁休眠孢子。 ③ 子囊孢子,子囊菌在子囊内产生的孢子。 ④ 担孢子,担子菌在担子上形成的孢子。
3 Classification & distribution
一、细菌门(Bacteriophyta)
细菌门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在高倍 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绝大多数 种类不含光合色素,营腐生(从动植物遗体或其 他有机物吸取养分)或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吸 取养分)生活;少数自养生活,如紫细菌、硫细 菌等。由于其也具有细胞壁而置于广义的植物。
1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细菌的种类约有2000种。分布很广,水、空气 、土壤和许多动植物体内外都有细菌的分布。 依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个基 本类型。

二、粘菌门(Myxomycophyta)
粘菌门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约有500种。
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子囊菌种类繁多,类型复杂,约有1950属, 15000-30000种。除了酵母菌为单细胞体外,绝 大多数都是多细胞有机体,菌丝有隔。
子囊菌的无性生殖较发达,主要产生分生孢子 ;有性生殖较复杂,形成子囊(ascus)和子囊 孢子(ascospore)。常形成子实体,又称子 囊果(ascocarp)。
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一个类群,约有1万多属, 12万种。分布极为广泛,陆地、水中及大气中都 有,尤以土壤中最多。 根据营养体的形态和生殖方式的不同,通常分为 五个亚门(subdivision) (或5个纲 class)。 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大马勃 Calvatia gigantean (Batsch ex Pers 紫色马勃 C.lilacina(Mont.et Berk.) Lloyd.
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
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总的是异养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吸取养分。 腐生:从死的动植物或无生命的有机物质吸取养 分。 专性寄生:寄生性非常强,不能腐生。 专性腐生:腐生性非常强,不能寄生。 兼性腐生:不是严格的寄生或腐生,以寄生为主 ,兼行腐生。 兼性寄生:不是严格的寄生或腐生,以腐生为主 , 兼行寄生。
无隔菌丝:整个菌丝就是一个单细胞,细胞内有 多个核,无横隔膜,在菌丝生长过程 中只有核的分裂和原生质量的增加, 没有细胞数目的增多而成为多核分枝 的单细胞。 有隔菌丝: 横隔膜将菌丝分隔成多个细胞,每个 细胞含有1至多个细胞核。在菌丝生 长过程中,细胞核的分裂伴随着细胞 的分裂。
菌丝的特异化
有些真菌的菌丝常分化成特殊的形态 假根
常见药用植物
茯苓 灵芝 Poria cocos(Schw.)Wolf. Ganoderma lucidum(Leys.ex Fr.)Karst.
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 Kummer. 脱皮马勃 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 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
是根霉属真菌的 匍匐枝与基质接触处 分化形成的根状菌丝, 在显微镜下假根的颜 色比其它菌丝要深。 其作用起固着和对营 养的吸收。
菌核:有些真菌的菌丝密集成颜色深,质地坚硬 的核状体,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大 者如茯苓,小者如麦角,雷丸。
茯苓
2 Reproduction

Vegetative reproduction:以菌丝断裂、细 胞分裂,形成营养性繁殖细胞---- New plant bodies & individuals。
三生菌丝体,由次生菌丝形成子实体,称担子果 ,是双核菌丝的一种特化的结构。



有性生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营养性孢子或无 性生殖孢子不发生,或不发达。
担子菌的子实体称为担子果,其大小、形状、 质地、色泽等多种多样。 Classif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