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水调剖工艺
调剖堵水(ERO)

3、钙土-水泥体系(固化体系)
在w(钙土)为0.ຫໍສະໝຸດ 8的悬浮体中加入水泥,直至w (水泥)为0.08配成。 4、水玻璃-氯化钙双液法堵剂(沉淀体系)
交替注入w (Na2O.m SiO2)为0.10的溶液和w (CaCl2)为0.08溶液,中以隔离液(如水)隔开。
5、水玻璃-盐酸双液法堵剂(增注调剖体系) 交替注入w (Na2O.m SiO2)为0.1 0溶液和w (HCl)为0.0 5的溶液,中以隔离液(如水)隔开。
第一节 调剖堵水的基本概念
地层的不均质性是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入油井。 为了提高波及系数,从而提高采收率,必须封 堵这些高渗透层。
第一节 调剖堵水的基本概念
从注水井封堵这些高渗透层时,可调整注 水层段的吸水剖面叫调剖。L 从油井封堵这些高渗透层时,可减少油 井产水叫堵水。 L 二次采油(即注水或注气)的地层需要 调剖堵水,三次采油(即注特殊流体)的地 层更需要调剖堵水。
二、堵剂的分类
若按使用条件,可分为高渗透层堵剂(如粘土-水 泥固化体系)、低渗透层堵剂(如硫酸亚铁),高 温高矿化度地层堵剂(如各种无机堵剂)。 若按配堵剂时所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可分为水 基堵剂(如铬冻胶)、油基堵剂(如油基水泥)和 醇基堵剂(如松香二聚物醇溶液)。 若按对油和水或出油层和出水层的选择性,可分 为选择性堵剂(如泡沫)和非选择性堵剂(如粘土 水泥固化体系)。但是由于地层中的高含水层是高 渗透层,因而是低注入阻力层,所以注入的非选择 性堵剂,主要进入高含水层,起选择性封堵作用。
化学堵水
第二节 调剖堵水提高采收率的原理
注入堵剂 12500方, 增产11900 吨原油
图3-1 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3层系的生产曲线
据曲线可计算调剖后水驱采收 率可提高3.64%。
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4.油田区块整体堵调阶段(90年代以后)。自80年代末90 年代初开始,广泛开展了以堵水调剖为主导工艺的区块整体 堵调治理。
2、 堵水调剖施工工艺
(1)堵水调剖施工设计
选井、选块 ①油层较厚,一般应在5m以上; ②油水井连通情况较好,水井注水对对应油井生产影响明显。 ③层内非均质严重,高渗透、大孔道层段清楚,开采层纵向渗 透率差异大;
④采出程度低,有较多的剩余可采储量,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⑤区块水驱效果差,存水率低,水淹速度快,产量下降快;
(3)目前国外仍以开发研制PAM及其衍生物类冻胶堵剂为 主,近几年还研制应用了可用于大剂量深部调剖的胶体凝 胶分散体(CDG)。另外还开展了用微观玻璃刻蚀二维物 理模型进行的堵调机理研究、冻胶堵水能力大于堵油能力 的物模研究、调剖后注水速度与封堵效果研究等。开展了 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二、堵水调剖工艺技术
(三)堵水调剖技术现状
1.国内现状
(1)堵剂已经形成系列。聚合物冻胶类堵水剂、硅 酸盐凝胶堵水剂、颗粒类堵水剂(颗粒分散体类、水 膨体类和固结体类堵水剂等)、树脂类、泡沫类、稠 油类堵水剂和热采堵剂等。
(2)由单井堵调,发展到区块整体堵调。调剖也由 单井小剂量近井地带调剖发展到大剂量深部调剖。
(3)研制并推广应用了三套现场施工流程。
注水井调剖的作用机理是分流作用、改善流度比 及物理堵塞为主并兼有吸附和残余阻力的作用。
优点: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一口注水井调剖, 多口油井受效,施工方便,有效期长。
深度调剖及堵水

深度调剖及堵水国内几十年来在治水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
关于水井深度调剖,开始采用高强度堵剂,挤死高吸水层段,这种工艺对全层水淹的井效果显著。
而我国油田属于陆相沉积,非均质性很强,在剖面上层内渗透率差异较大,如果深度调剖施工时将水淹层段堵死,这时注水井主要吸水层段被堵死,原来弱吸水段或不吸水段开始吸水,吸水剖面改变很理想。
但是,由于注入堵剂数量有限,2m 油层挤入500m3堵剂,挤入深度只有12.6m,当低渗透层水线推进到此处时,注入水又会窜入特高渗透层,造成深度调剖失效。
这种工艺每施工一口井增产油量一般不超过500t,个别有相对隔挡层的井或有相当好的潜力层的效果会好些。
根据这一情况发展了深度调剖,即加大堵剂用量,但是,深度调剖深度与堵剂用量是平方的关系,所以堵剂用量加大很多,深度调剖深度增加得并不多。
如2m 油层挤入1000m3堵剂进行深度调剖,深度也只有17.8m ,增产量和有效期改善仍不理想。
近年来深度调剖工艺发展成调驱工艺,即将深度调剖剂改进为可动的弱凝胶(调驱剂),使得深度调剖后调驱剂段塞推进速度稍快于低渗透层段水线推进速度,直到调驱剂段塞薄到一定程度后突破,再注第二个段塞,增产量和有效期都会大幅度提高。
下面只重点介绍调驱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调驱工艺有两个技术关键,一是必须根据渗透率,用岩心优选驱替剂的粘度,以保证调驱剂推进速度略快于新进水层段的水线推进速度;二是为了挤入调驱剂时尽量减少加强层的伤害,注入压力必须大于调剖层段的启动压差,小于加强层段的启动压差。
这两方面都可以用岩心(或人造模拟岩心)实测。
油井堵水也有类似问题,由于堵塞半径有限,增产量和有效期都很小,所以对孔隙性油藏来说,除非全层水淹否则对层内某层段出水不宜采用堵水措施。
而对块状裂缝性底水油藏,由于无法在水井进行调整,只能利用这类油田的非均质性在油井进行堵水,开始将大裂缝堵死,这样虽然将出水通道堵死,同时也将与大裂缝连通的小裂缝的出油通道堵死,所以效果也不理想。
深度调剖及堵水

深度调剖及堵水国内几十年来在治水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
关于水井深度调剖,开始采用高强度堵剂,挤死高吸水层段,这种工艺对全层水淹的井效果显著。
而我国油田属于陆相沉积,非均质性很强,在剖面上层内渗透率差异较大,如果深度调剖施工时将水淹层段堵死,这时注水井主要吸水层段被堵死,原来弱吸水段或不吸水段开始吸水,吸水剖面改变很理想。
但是,由于注入堵剂数量有限,2m 油层挤入500m3堵剂,挤入深度只有12.6m,当低渗透层水线推进到此处时,注入水又会窜入特高渗透层,造成深度调剖失效。
这种工艺每施工一口井增产油量一般不超过500t,个别有相对隔挡层的井或有相当好的潜力层的效果会好些。
根据这一情况发展了深度调剖,即加大堵剂用量,但是,深度调剖深度与堵剂用量是平方的关系,所以堵剂用量加大很多,深度调剖深度增加得并不多。
如2m 油层挤入1000m3堵剂进行深度调剖,深度也只有17.8m ,增产量和有效期改善仍不理想。
近年来深度调剖工艺发展成调驱工艺,即将深度调剖剂改进为可动的弱凝胶(调驱剂),使得深度调剖后调驱剂段塞推进速度稍快于低渗透层段水线推进速度,直到调驱剂段塞薄到一定程度后突破,再注第二个段塞,增产量和有效期都会大幅度提高。
下面只重点介绍调驱工艺。
值得注意的是调驱工艺有两个技术关键,一是必须根据渗透率,用岩心优选驱替剂的粘度,以保证调驱剂推进速度略快于新进水层段的水线推进速度;二是为了挤入调驱剂时尽量减少加强层的伤害,注入压力必须大于调剖层段的启动压差,小于加强层段的启动压差。
这两方面都可以用岩心(或人造模拟岩心)实测。
油井堵水也有类似问题,由于堵塞半径有限,增产量和有效期都很小,所以对孔隙性油藏来说,除非全层水淹否则对层内某层段出水不宜采用堵水措施。
而对块状裂缝性底水油藏,由于无法在水井进行调整,只能利用这类油田的非均质性在油井进行堵水,开始将大裂缝堵死,这样虽然将出水通道堵死,同时也将与大裂缝连通的小裂缝的出油通道堵死,所以效果也不理想。
堵水调剖调

二、堵水调剖剂的选择
1、类型 按反应生成物质分为:溶胶、凝胶(冻胶,弱凝 胶)、固体、颗粒。 2、性能指标要求 ⑴ 溶胶:主要以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为主,添加 除氧剂、热稳定剂,使其溶液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仍 保持溶液在常温下的粘度。
二、堵水调剖剂的选择
⑵ 凝胶: ① 交联时间:初胶时间、终胶时间。 ② 成胶后达到的粘度或针入度范围。 ③ 适应环境 a、温度范围 b、PH值范围、耐酸碱与交联范围 c、耐矿化度范围 d、热稳定性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0.2 0.18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5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30 55 80 105 130 155 180 205 230 255 280 305 330 355 380 405 430 时间 min
交联时间:初胶时间、终胶时间。
粘度 mPa s·
的 确 定
交 联 时 间
热 试稳 验定
性
地
响 试 验
层 水 环 境
影
粘度 mPa s·
粘度 mPa s·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5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I、下泵恢复生产 。
高含水层
油层
堵剂
高含水层
全井笼统注水井的 分层化学调剖
A、起出原注水管柱;
B、冲砂洗井 ;
堵水调剖技术综述

022 中国化工贸易网堵水调剖技术综述曾 婷(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辽宁凌海 121209)摘 要:油田在生产开发过程中都会出现油井出水的问题,特别是在注水开发油田。
调剖堵水技术一直是油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实现油藏稳定的有效手段。
正确认识油田的注入水流动特征,准确描述高渗透层的窜流类型和相关特征参数,筛选堵剂,调剖堵水方案的优化,对提高调堵效果、改善水驱环境、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调剖堵水 选井 堵剂前言油田开发到中后期,通过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是我国大部分油田所采用的主要措施。
由于油层存在着非均质性,会出现水在油层中的“突进”和“窜流”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油田的开发效果。
为了提高注水效果和油田的最终采收率,需要及时的采取堵水调剖技术措施。
一、堵水调剖的概念(一)吸水剖面与调剖对于注水井,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地层的每一层的吸水量都是不平衡的,每一层的每一部分的吸水量都是不同的,这反映在吸水剖面上。
地层吸水的不均匀性,为了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需要封堵吸水能力强的高渗透层,称为调剖。
(二)产液剖面与堵水对于油井,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每一层与每一层的不同部分,产油量与含水率都不一定相同,其产液剖面是不均匀的。
封堵高产水层,改善产液剖面,称为堵水。
堵水能够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
堵水的成功率往往取决于找水的成功率。
除了直接测定产液剖面外,还可以利用井温测井等方法来确定出水层位。
二、堵水调剖方法(一)机械卡封利用井下工具将高吸水层或高产水层封住,称为机械卡封。
机械卡封作用范围只限于井筒范围,但由于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往往成为优先考虑的堵水方法。
(二)化学堵水向地下注入化学剂,用化学剂或者其反应产物堵塞高渗透层或高产水层,称为化学堵水。
(1)单液法与双液法:从施工工艺来分,化学堵水可分为单液法与双液法。
单液法是向油层注入一种工作液,这种工作液所带的物质或随后变成的物质可封堵高渗透层。
双液法是向地层注入相遇后可产生封堵物质的两种工作液(或工作流体)。
第六章化学堵水调剖.

优缺点
第六章 化学堵水与调剖技术
双液法的优点是可封堵近井地带和远井地带;缺点是药剂 利用不充分,因为只有部分药剂相遇,产生堵塞物质。
管外窜可发生在油井开采 的各个时期, 但刚刚完井 或刚采取增产措施后意外 出水、发生管外窜的可能 性更大。温度、噪音及水 泥胶结测井可用于分辨管 外窜。套管漏失通常会造 成产水意外增加, 温度测 井对比和水质分析对比法 可用于寻找漏失点。
第六章 化学堵水与调剖技术 图 5-22 封堵油水层窜通示意图
同层水:注入水、边水及底水,与油在同一层位,统称为“同层水”。 外来水:上层水、下层水及夹层水是从油层上部或下部的含水层及夹于油 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窜入油气井的,来源于油层以外,故统称为“外来水”。
第六章 化学堵水与调剖技术
注入水单层突进示意图 “水舌”示意图
边水示意图
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及开采方式不
第六章 油水井的化学堵水与 调剖技术
(6学时)
第一节 油井出水原因及主要解决方法 第二节 油井的化学堵水技术 第三节 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 第四节 用于蒸汽采油的高温堵剂
概念
第六章 化学堵水与调剖技术
油井化学堵水技术:是将化学剂经油井注入到高渗透出水层,降低近井地 带的水相渗透率,减少油井出水,增加原油产量的一整套技术。
注入的化学剂对油水无选择 性,既可以堵塞水层又可以 堵塞油层的堵水方法。
堵水方法选择
第六章 化学堵水与调剖技术
对于外来水或者水淹后不再准备生产的水淹油层,首选机械堵水,如封 隔器卡封困难,采用非选择性堵水。 对于同层水(边水和注入水)一般采用选择性堵水;对于底水,则采用在井 底附近油水界面建立人工隔板,来控制锥进。
(完整版)堵水调剖

注入水
油
调后水驱 注注入入调水剖主剂要 进对入高低渗渗水油层层 进行浅层封堵
低渗油层 夹层
高渗水层
调剖剂
夹层
26
二、 深部 调剖
注入水
注调入后调水剖驱剂 注调入水剖进剂入主低要渗进油入层, 绕过凝高胶渗屏水障后层,进入
水层,增加了波及体积
低渗油层
高渗水层
油
调剖剂
27
三、 深部 调驱
注入水
注调入后水调驱驱剂 凝调胶驱在注剂入选水择的性作地用下 发生运进移入,高扩渗大透了层注入
9
高含水期油层调剖堵水技术
二、出水原因及对策
2、出水引起的问题及对策 ★ 油藏纵向层间未波及问题 ★ 油藏平面未波及问题 ★ 油井近井问题
10
★ 油藏纵向未波及问题
(1)层间干扰型(隔层发育)
层间压差:
渗透率级差:
P1
P2
☆ 存在问题: — 低压层倒灌 — 低渗透层不启动
— 低渗透层波及程度低 — 高渗透层严重指进无效水驱
高含水期油层调剖堵水技术
三、调剖堵水技术分类
(4)按处理规模分类 ★单井堵水技术 ★井组对应堵水技术 ★区块整体调剖堵水技术 ★区块以调剖堵水为中心的综合治理
20
油井出水方式
21
近井地带窜漏
射孔段太靠近底水—底水锥进
水驱指进现象
生产井
注水井
裂缝或高渗通道使油水井单向连通
一、浅调
示意 图
5
高含水期油层调剖堵水技术
二、出水原因及对策
1、油田高含水的原因
— 油藏地层的非均质 — 油藏流体的非均质 — 长期注水开发加剧了地层的非均质 — 完井方式缺陷(如水层误射) — 生产方式缺陷(如强注强采) — 作业措施缺陷等(如压裂酸化连通水层) ☆ 储层及流体的非均质是油藏出水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摘要凝胶类堵水调剖剂的地下交联程度和选择性进入能力是影响堵水调剖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体膨型颗粒类堵水调剖剂,该堵水调剖挤为地面交联预聚体,具有膨胀度和粒径可控、比重接近于水、稳定性好、选择性好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常规堵水调剖剂进入地层因稀释作用而不关联的弊端;同时,通过分理选择颗粒粒径和注入压力,可使堵水调剖剂在低渗透层形成表面堵塞而顺利地进入高渗透水洗层位,从而达到堵水调剖剂选择性进入太孔道的目的。
——体膨型颗粒类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李宇乡、刘玉章、白宝君、刘戈辉)②摘要:低渗透裂缝型油田(以国内ST油田为例)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由于注入水的长期冲刷,油藏孔隙结构和物理参数将发生变化,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渗透率增大或出现大孔道;流动孔道变大,造成注入水在注水井和生产井之间循环流动,大大降低了水驱油的效率。
根据ST油田地质特征、岩石性质、地下水型和注入水型,研制了一种新的调剖体系“预交联颗粒+PL调剖剂+缔合聚合物+水驱流向改变剂” 复合深部调剖体系。
通过应用效果评价证明,该体系适合ST油田注水井堵水调剖需要,对水淹时间长的注水井也有良好的封堵和调驱作用,且具有见效快和有效期长的特点。
——低渗透裂缝型油田注水井复合堵水调剖技术(李泽伟张涛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③摘要: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含水上升成为制约乐安油田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水平井不同的出水点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即上部出水点氮气泡沫调剖和下部出水采取插管塞配合水泥浆封堵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平井,尤其是精密微孔滤砂管完井方式水平井的出水问题。
经过在3口井例上的应用,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乐安稠油油藏水平井堵水调剖技术研究应用(翟永明,刘东亮,刘军,栾晓冬)④摘要:油水井堵水调剖是严重非均质油藏控水稳油、提高水驱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我国油田多数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后,常规的堵水调剖技术已不能满足油田生产需求,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等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在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方面获得了显著效果。
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调剖堵水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我国高含水油田开发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深部液流转向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发展趋势,即立足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实际需要,在重新认识油藏现状基础上,以廉价高效的深部转向材料开发为核心,开展深部液流转向改善咏驱配套技术及机理理论研究,实现对高含水油藏深部水流优势通道的干预,使水流转向,达到改善高含水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
——国内外堵水调剖技术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熊春明,唐孝芬)⑤摘要濮城沙三段属非均质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经多次压裂改造,地层裂缝发育,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效果变差。
通过应用优化设计技术和PI决策专家系统研究,开发了盐酸一硅酸钠、氯化钙一硅酸钠近解远调堵剂、水泥复合堵剂、钙土体系等高强度微裂缝和大孔道堵剂,以及YH103系列、FD系列、STP—O1系列、油井水泥等油井堵水堵剂。
通过水井施工工艺技术、水井多段塞封堵技术、油井找水工艺技术、油井分层封堵等配套工艺技术的应用,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提高了注入水波及系数。
——堵水调剖技术在濮城油田沙三油藏的应用(杨建华)⑥摘要:综述包括以下论题。
① 中原油田化学调剖堵水技术发展历程,包括引进、开发、推广应用、改进提高4个阶段。
② 注水井调剖剂(表列3大类13种)和油井堵水剂(表列10种)的开发、应用,包括示踪剂、找水、PI决策、数值模拟的主要配套技术。
③1991 2002年历年注水井调剖作业和油井堵水作业效果及其分析。
④ 存在的问题。
⑤发展方向——中原油田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探讨(李补鱼,于芳,邹枫,李增青)⑦摘要:针对现河庄油田河31断块储层复杂以及高温、高矿化度等地层条件,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堵剂配方。
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堵水调剖技术在河31断块的应用(王丰文,凡玉梅,党龙梅,马功联,牛富玲)⑧摘要:非均质严重的注水砂岩油藏在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如何应用堵水调剖技术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一直是国内外研究攻关的重大课题。
基于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成果,优选合适的堵水调剖剂,配套完善注入工艺和评价技术是大面积堵水调剖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的关键。
此技术已成为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一项主导工艺,经济效益显著——大面积堵水调剖技术工业化应用研究(袁谋,尹文军)⑨摘要:对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九五”期间堵水调剖技术的堵调剂种类、应用状况、调水增油效果以度堵水调剖技术的新发展进行了总结论书。
现场实践表明.堵水调剖技术是改善油藏内部裂缝系统和孔隙介质的油水渗流状况.提高油井产量和油藏开发水平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尤其在油田开发后期.该项技术更具有强太的生审力——华北油田“九五”期间堵水调剖技术的新发展(巨登峰,张克永,李青,谷溢,魏爱军)⑩摘要:泡沫型堵水调剖剂具有成本低、抗高温、堵水不堵油等优良特性,是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选择性堵剂。
文中介绍了三相泡沫堵水剂、泡沫凝腔堵水剂的堵水机理、基本配方及泡沫堵水剂的配制方法。
堵水的有效期关键在于泡沫的稳定性,稳定性好的泡沫体系,堵水有效期可长达3个月以上。
——泡沫堵水调剖技术综述(王佩华)(11)摘要:介绍了诱导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其存在与否的判断模式.复合调剖剂由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木质素磺酸钙(Ca—LS)、重铬酸钠、硫脲等药剂共同组成,具有成胶时间可调(5~30 h)、凝胶强度高[(10—40)×1 rsPa·s]等特点,在某油田使用后经济效益显著,投人产出比为1:6.33 室内对比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以重铬酸钠/木钙或重铬酸钠/硫脲氧化还原体系为交联剂时,调剖剂存在交联过速或交联过缓以及凝胶强度过低的问题,均无法满足调剖剂成腔性能的要求;而以重铬酸钠/木钙/硫脲复合体系为交联剂时,调剖剂成胶时间可调、凝胶强度较高,满足性能要求.通过实验判斯模式及机理判断模式两种判断模式分析.均证实诱导作用是复合调剖剂起延缓成胶作用的关键——诱导作用及其对复合调剖剂延缓胶凝的作用机理研究(尉小明,张春山,黄有泉)(12)摘要:介绍了扶余油田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的基本概况,不同微生物采油工艺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状况。
通过扶余油田单井微生物吞吐、微生物清防蜡、微生物堵水调剖以及激活本源菌矿场试验的基因跟踪检测和动态分析,分析了影响矿场试验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吞吐、微生物清防蜡、微生物堵水调剖和激活本源菌共进行341井次,增加原油产量28 375 t,投入产出比均大于1:2.微生物采油技术工艺简单、实施方便、成本低、效益高。
——扶余油田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邸胜杰,吕振山,张卫帼)(13)[摘要] 堵水调剖技术经过“九·五”研究和攻关,已经形成配套完善的优化决策技术体系和堵剂复配组合技术及段塞优化技术。
通过在胜坨油田胜三区不同类型油藏开展的堵水调剖先导试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反映出目前油井堵水和水井调剖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应着重于改善薄差层的吸水状况、调整厚层的层内差异、研究适合松散地层的注入工艺以及高温高盐断块的实验攻关等方面。
——胜三区堵水调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探讨(徐加军,庞瑞云,张宗元,王春翠,任延鹏)(14)摘要:针对姬塬油田侏罗系油藏开发过程中孔隙性见水的特点,对不同调剖剂进行了室内适应性及现场实验评价,设计优选了预交联颗粒加缔合聚合物弱凝胶为主的复合深部调剖体系.预交联颗粒发挥深部调剖作用,有效封堵大的孔喉通道;缔合聚合物弱凝胶为辅,使其发挥封堵和驱油作用.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很好的堵水调剖效果,能满足姬塬油田侏罗系油藏堵水调剖的需要.——姬塬油田侏罗系油藏早期见水堵水调剖技术研究(朱浩平,白宝宏,张道法,马鸿星,康乐,刘涛,金晓红)(15)[摘要]本文从联合站油泥砂成因、组成、粒径分布等的分析入手,筛选出可促使油泥砂分散、粒径改造、表面润湿反转的添加剂。
通过室内评价认为油泥砂通过粒径细化、油相分离、表面润湿反转后可以与可控胶结的固化体系形成超细的地层深部堵水调剖剂,材料对现场机械设备的磨损小于目前常规的颗粒型堵剂,地层条件下胶结时间可在5-15天任意调节,封堵抗压强度达到2MPa,堵水率达到95%,整体性能超过目前在用的颗粒型堵剂。
——新型地层深部堵水调剖技术研究(白皓)(16)【摘要】据统计,我国水驱油田可采储量的60%及年产量的80%以上来自含水率大于80%的高含水油藏。
高含水油田水驱面临的低效或无效循环,使堵水调剖或深部调剖技术面临众多难题和挑战。
——油田堵水调剖技术面面观(17)[摘要]本文对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历程作J,概述,同时对预交联体膨型颗粒、聚合物微球堵水调剖的机理、性能、使用条件、现场应用、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颗粒型堵剂由于调剖半径小,距离近,无法进入到地层深部,适用于封堵近井地带的大孔道。
聚合物微球通过室内评价、模拟微球水化规律,适用性评价认为活性微球基本能满足现河复杂断块油藏深部调剖的要求——稀油油藏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赵庆勇)(18)[摘要] 根据安塞油田坪北油区地质特征,从堵水调剖机理出发,研究出了适合坪北油区特点的凝胶颗粒复合型堵水调剖荆配方及相应的施工工艺技术。
运用技术在坪北油区选择相应的区块进行了堵水调剖现场试验,试验证明调剖后注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改善了注入水的流向,提高了区块注水开发水平;控制了油井含水上升、防止了油井暴性水淹;改善了油层纵向吸水严重不均情况;提高了注水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达到了最终提高采收率,增油减水的目的。
该技术还具有“堵而不死”的特点,适合对坪北油区及类似的油田进行堵水调剖,能取得较好的堵水调剖效果。
——凝胶颗粒复合型堵水调剖技术在坪北油区的应用(康光清)(19)摘要:分析了胜坨油田坨28断块储层非均质性、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总结了堵水调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取得的技术进步。
针对坨28断块堵水调剖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地层适应性不明确、剂量的设计方法不准确、注入速度缺乏优化和堵剂浓度或粒径设计不合理等,提出了堵水调剖工艺技术要求、研究重点及下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坨28断块堵水调剖技术的应用及研究方向(张海燕,邓新颖,曲秀娟,姜春燕,张月兰)(20)摘要:以胜坨油田为例,通过交联聚合物驱油动态实验装置,模拟纵向非均质地层多轮次堵水调剖。
通过实验得到各种堵剂对岩心的封堵能力、多轮次堵水调剖与采收率的关系,并分析了多轮次堵水调剖中堵剂选择对调剖效果的影响。
为今后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非均质地层多轮次堵水调剖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王桂勋,柴德民,周戈庆,姜霞)(21)摘要:本文叙述了胜利油田近几年对堵水调剖技术的研究、买践及成效重点阐述了用粘土颗粒堵剂封堵大孔道、整体调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