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 金融专硕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 金融专硕431金融学综合考研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金融学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金币的职能按照先后次序排列为()。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藏手段和世界货币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2.下列信用形式中不属于国家信用的是()。

A.中央政府债券B.地方政府债券C.政府担保债券D.中央银行票据3.认为利率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均衡的理论是()。

A.流动性偏好理论B.实际利率理论C.可贷资金理论D.IS-LM模型利率理论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时间是()。

A.2012年6月B.2012年7月C.2013年7月D.还未确定放开时间5.假设一国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0亿元,存款额为70000亿元,银行系统准备金为200000元,那么,该国货币乘数的理论值应该为()。

A.4B.3C.2.8D.106.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

A.罗伯特・默顿B.尤金・法玛C.迈伦・斯科尔斯D.欧文・费雪7.银行采用风险敞口对利率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管理的理论是()。

A.资产管理理论B.银行压力测试理论C.负债管理理论D.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8.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属于是()。

A.单一制中央银行B.复合制中央银行C.准中央银行D.跨国中央银行9.关于存款扩张倍数与货币乘数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存款扩张倍数与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完全相同B.存款扩张倍数与货币乘数反映的政策含义是相同的C.存款扩张倍数与货币乘数分别从央行与商业银行角度反映货币扩张程度D.中央银行只关注货币乘数不关注存款扩张倍数10.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不包括()。

A.强制储蓄效应B.收入分配效应C.费雪效应D.资产结构调整效应11.特别提款权不能直接用于()。

A.换取外汇B.换回本币C.贸易支付D.归还贷款12.根据货币分析法对名义货币需求函数M d。

2014年央财801经济学真题

2014年央财801经济学真题

专精专办法商双一流名校目录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目录 (1)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 (2)专精专办法商双一流名校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一、名词解释(3*4分)1.产权制度2.国际价值3.相对人口过剩4.资本经营二、不定项选择(1*8分)5、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了抽象法,抽象法包含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思维过程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B从具体到抽象的叙述过程C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D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过程E从实证到规范的分析过程6、关于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科技人员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B科技人员的劳动不能够创造价值C科技本身创造价值D管理人员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E管理人员的劳动不能够创造价值7、下列属于虚拟资本的有A股票B债券C纸币D证券抵押贷款E汇票8、以下国际的经济体制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的是A日本B美国C英国D德国E韩国9、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手段有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经济计划D收入政策E汇率政策10、一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理论依据是A国际分工理论B社会大生产理论C经济一体化理论D国际价格理论E比较优势理论专精专办法商双一流名校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是A市场监管B社会管理C经济调节D公共服务E管理国有资产12、关于资本主义地租表述正确的是A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C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土地的肥沃程度D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E为了使地租存在,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三、判断题,只判断对错,不需要解释(1*5分)13、由于商品的两因素决定劳动的二重性,所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4、不论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是竞争机制正常发挥就要实现有效竞争。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解析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解析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解析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大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笔记,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一、货币有限法偿与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如:金属货币制度下的本位币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职能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计价标准:用(观念中或者想象中的)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成为交易的前提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2.资产职能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总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货币的作用1.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提高交换效率。

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2.克服了价值衡量与交换比率确定等交易困难,便利了商品交换3.支付抵消以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4.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和资产保存形式5.通过发挥支付手段和资产职能形成的存款)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货币的负面影响1.因其买卖分离的交换过程而出现商品买卖脱节、供求失衡。

2.因其支付手段而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3.因其跨期支付而产生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货币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1.币值稳定2.有能够使货币流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调节机制货币中性与非中性货币中性:货币面纱论:古典主义二分法理性预期学派:理性的预期会使得货币的影响消失货币非中性:凯恩斯学派:人们注重名义价值而忽视实际价值货币学派:现代货币数量出发,“货币最重要”货币的层次划分通货(M0):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货币(M1):通货加上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准货币(QM):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

本身虽不能直接用来购买,但在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就能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复试)2014到2019六套考研复试真题

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复试)2014到2019六套考研复试真题
度。
2.结 合区域发展战略理论分析我 国“十三五”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学 (059) 第 100页 共 132页

'
中央财 经大 学
zOIg年 硕 士研 究生招 生 考试 复试 笔试 试 题
考试科 目:区 域经济学 (0。 I)
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 必抄题,写 清题号。
1.区 域开发与区域规划有何不同? 2.埃 德加。胡佛提出了现代 区域经济学的哪三个基石 ? 3.现 代区域经济理论体系包括哪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 4.区 域经济发展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 5.现 代 区位理论对产业的区位布局提 出了哪些主要盯选择标准 ?
四、综述题 (zO分 ) 试述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驱动机制 。
二、简答题 (每 小题 8分 ,共 们 分 )
1.简 述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主要 内容。 2.简 述一个专业化部 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 3.简 述城市化五阶段论的主要 内容。 4.简 述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地区市场割据和贸易冲突产生的原因。
5.简 述 oECD的 国家创新理论。
三、论述题 (每 小题 1s分 ,共 sO分 )
1.运 用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分析下列材料 。
某中药材之乡,其 白芍的产量 占全世界 90%以 上。当地政府在充分考察 国内、国际市场后 ,利 用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的广袤平原、丰
富的人力资源 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 (位 于京九铁路、105国 道、311国 道 ),
A、 区位布局 B、 区域政策 C、 区域发展 D、 区域规划
5.决 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是:
A、 资源 B、 需求 C、 收入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及解析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及解析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一、名词解释(3*4分)1.产权制度2.国际价值3.相对人口过剩4.资本经营二、不定项选择(1*8分)5、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了抽象法,抽象法包含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思维过程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B从具体到抽象的叙述过程C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D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过程E从实证到规范的分析过程6、关于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科技人员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B科技人员的劳动不能够创造价值C科技本身创造价值D管理人员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E管理人员的劳动不能够创造价值7、下列属于虚拟资本的有A股票B债券C纸币D证券抵押贷款E汇票8、以下国际的经济体制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的是A日本B美国C英国D德国E韩国9、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手段有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经济计划D收入政策E汇率政策10、一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理论依据是A国际分工理论B社会大生产理论C经济一体化理论D国际价格理论E比较优势理论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是A市场监管B社会管理C经济调节D公共服务E管理国有资产12、关于资本主义地租表述正确的是A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C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土地的肥沃程度D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E为了使地租存在,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的生产条件决定三、判断题,只判断对错,不需要解释(1*5分)13、由于商品的两因素决定劳动的二重性,所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4、不论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是竞争机制正常发挥就要实现有效竞争。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是有严格条件和实施范围的,个体经济着的所得虽然是劳动收入,但不能算是按劳分配。

16、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叫布雷顿森林协定,它主要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一、政治经济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产权制度2.国际价值3.相对人口过剩4.资本经营二、选择题(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8分)5.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运用了抽象法,抽象法包含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思维过程是()。

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过程B.从具体到抽象的叙述过程C.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过程D.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过程E.从实证到规范的分析过程6.以下关于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人员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B.科技本身也能够创造价值C.科技本身不能创造价值D.管理人员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E.管理人员的劳动不能创造价值7.以下属于虚拟资本的是()。

A.股票B.债券C.纸币D.证券抵押贷款E.汇票8.以下国家的经济体制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的是()。

A.日本B.美国C.英国D.德国E.韩国9.以下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是()。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经济计划D.收入政策E.汇率政策10.一个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是()。

A.国际分工理论B.社会化大生产理论C.经济一体化理论D.国际价格理论E.比较优势理论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是()。

A.市场监管B.社会管理C.经济调节D.公共服务E.管理国有资产12.以下关于资本主义地租表述正确的是()。

A.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C.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土地肥沃程度D.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E.为了使地租存在,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三、判断题(只判断正确或错误,不必说明理由。

每题1分,共5分)13.由于商品的两因素决定劳动的二重性,所以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4.不论是过度竞争还是垄断都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使竞争机制正常地发挥作用,就要实现有效竞争。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替代效应【分析】考查对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理解,注意是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一定为非正的。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一定是非正的。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替代效应是负的,即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方向总是与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价格上升,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下降;如果价格下降,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上升。

2.经济租金【分析】此名词较难理解,注意结合例子说明。

此时要素收入减去次优用途上的收入,剩余部分为经济租金。

【答案】经济租金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

经济租=要素收入-机会成本(次优用途上的收入)。

目前总的趋势是把它看成是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经济租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

如图1-1所示,假定产品价格为p*,则厂商将生产y*,不变投入要素贡献的“利润”就表示为图1-1中的方框面积,这块面积就是经济租金。

图1-1 经济租金 ()***v p y c y --租金=0或者:租金=()***v p y c y -可以看出,正是经济租金的存在使得利润趋于零。

例如,一块土地可能被所有者以每年30000美元租给一家商业建立工厂或者以每年20000美元租给一个农民放牛。

在所有者把土地租给企业建立工厂的情况下,租金是30000美元,但是经济租是10000美元,即30000美元减去土地次优使用时的20000美元。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真题试卷(总分:10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金币的职能按照先后次序排列为( )。

(分数:2.00)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正确答案)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解析:解析: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对典型的货币——金币的职能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故选A。

2.下列信用形式中不属于国家信用的是( )。

(分数:2.00)A.中央政府债券B.地方政府债券C.政府担保债券D.中央银行票据(正确答案)解析:解析:国家信用是指政府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

即政府作为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信用活动。

在现代社会,政府信用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三种形式。

故选D。

3.认为利率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均衡的理论是( )。

(分数:2.00)A.流动性偏好理论B.实际利率理论(正确答案)C.可贷资金理论D.IS-LM模型利率理论解析:解析: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前,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实际利率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

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

故选B。

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时间是( )。

(分数:2.00)A.2012年6月B.2012年7月C.2013年7月(正确答案)D.还未确定放开时间解析:解析:2013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7月20日开始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调整。

故选C。

5.假设一国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0亿元,存款额为700000亿元,银行系统准备金为200000亿元,那么该国货币乘数的理论值应该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替代效应【分析】考查对斯勒茨基替代效应的理解,注意是由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一定为非正的。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一定是非正的。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替代效应是负的,即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变动方向总是与价格变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价格上升,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下降;如果价格下降,由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就会上升。

2.经济租金【分析】此名词较难理解,注意结合例子说明。

此时要素收入减去次优用途上的收入,剩余部分为经济租金。

【答案】经济租金指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出为获得该要素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

经济租=要素收入-机会成本(次优用途上的收入)。

目前总的趋势是把它看成是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经济租是指基于经济权力而产生的租。

如图1-1所示,假定产品价格为p*,则厂商将生产y*,不变投入要素贡献的“利润”就表示为图1-1中的方框面积,这块面积就是经济租金。

图1-1 经济租金()***v p y c y --租金=0或者:租金=()***v p y c y -可以看出,正是经济租金的存在使得利润趋于零。

例如,一块土地可能被所有者以每年30000美元租给一家商业建立工厂或者以每年20000美元租给一个农民放牛。

在所有者把土地租给企业建立工厂的情况下,租金是30000美元,但是经济租是10000美元,即30000美元减去土地次优使用时的20000美元。

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分析】对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考查,注意前提条件性状良好的消费者偏好。

【答案】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给定性状良好(连续的、凸的、严格单调的)的消费者偏好,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从适当的初始配置出发,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即效率与均衡问题。

也就是说,帕累托最优可以通过瓦尔拉斯式的竞争性均衡来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表明分配与效率的问题可以分开考虑,通过税收等分配手段,在不影响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不会影响有效均衡的实现。

4.公共物品【分析】对公共物品定义的考查离不开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注意二者的区别。

【答案】公共物品指对所有涉及的消费者都必须供应同样数量的物品,即每个人必定消费相同数量的这种物品。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公共物品具有以下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

(2)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

由于公共物品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所以能够从公共物品获益的人可以避开为公共物品付出费用,这称为“搭便车问题”。

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提供,而自己坐享其成。

要使公共物品有效率地提供出来,一般需要政府的行动。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什么是正常商品?什么是普通商品?为什么正常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分析】此题的另一种考查方法是:什么是低档商品?什么是吉芬商品?为什么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两种问法可以对应回答。

【答案】(1)当收入增加时,对商品的需求也增加,这样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即需求数量的变动总是与收入的变动方向保持一致,即有:10x m∆>∆。

(2)普通商品指商品的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商品,即有:110x p ∆<∆。

(3)如果一种商品是正常商品,即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此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会相互加强,所以,价格变动必定会导致需求反方向变动,从而该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

2.什么是价格歧视?什么是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价格歧视?在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准则是什么?【分析】这道题目一共有三问,建议考生分点回答,条理清晰。

在对一二三级价格歧视解释时,可以借助例子说明。

【答案】(1)价格歧视是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垄断力量,因此,垄断者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①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②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2)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将每一单位产品都卖给对其评价最高,并愿意按最高价格支付的消费者,这是帕累托有效的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定价,是指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品,即每单位的价格取决于购买的数量,例如:电的单价通常取决于购买的电量;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将消费者分为独立组别,对不同组别的消费者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是同一组别消费者所购买的不同单位的价格是相同的,例如学生票和老年人票。

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是帕累托无效的。

(3)在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定价准则是()()()112212MR y MR y MC y y ==+,即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

证明如下:假设垄断厂商能够区分两组人,并且能够按不同的价格向他们出售某种产品。

假设每个市场的消费者都不能转手倒卖这种产品,令()11p y 和()22p y 分别表示第1组和第2组的反需求曲线,令()12c y y +表示生产成本。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1211122212,max y y p y y p y y c y y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111210MR y MC y y y π∂=-+=∂ ()()221220MR y MC y y y π∂=-+=∂ 最优解必定满足:()()()112212MR y MR y MC y y ==+3.假设经济体中有n 个消费者和3种消费商品,3个消费品中有2个为公共物品(1y 和2y ),剩下1个为私人物品(x )。

请问任一个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什么?两个公共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什么?【分析】这道题是考查公共物品提供的萨缪尔森规则,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36章“公共物品”附录有相应的数理证明,属于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考生需特别注意。

【答案】(1)任何一个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n 个人的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之间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等于多提供一个单位公共物品所增加的边际成本。

即()111n ii MRS MC y ==∑,()221ni i MRS MC y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示第i 个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1y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私人物品x 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示第i 个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2y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私人物品x 之间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视作对一个额外单位公共物品的边际支付意愿。

因此,实现有效配置的条件即边际支付意愿相加之和必须等于多提供一单位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

这一条件可以与私人物品之间有效配置的条件相对比。

就私人物品而言,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边际成本;就公共物品而言,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相加之和必须等于边际成本。

在私人物品情形中,每个人可以消费不同数量的私人物品,但他们对边际消费量的评价必定全都相同,否则他们就会进行交换。

在公共物品的情形中,每个人的消费量必定相同,但他们对边际消费量的评价可以不同。

(2)两个公共物品间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之和之比等于边际成本之比,即:()()111221nii nii MRS MC y MC y MRS===∑∑这可以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221ni i MRS MC y ==∑两式做比值得到。

三、计算题(每小题11分,共33分)1.某消费者在收入允许范围内,根据商品的价格选择相应的消费量。

下表显示的是该消费者三年的消费组合(三年收入水平不同),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是否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分析】此题为第七章显示偏好公理处的典型题目。

需要掌握答题的基本步骤:①计算列表格;②比较标星号;③公理找矛盾。

【答案】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

分析如下:根据给出的该消费者三年的消费组合可得每个消费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费用,如表1-1所示。

表1-1 每个消费束按各组价格计算的费用从表1-1可以看出,消费束2显示偏好于消费束1和消费束3,消费束1显示偏好于消费束3,满足偏好的传递性。

因此,该消费者这三年的消费行为符合显示偏好强公理。

2.假设某商品需求函数为1002=+。

Q P=-,供给函数为206Q P(1)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销售量是多少?(2分)(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市场均衡的销售量是多少?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商接受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税收负担如何分配?(3.5分)(3)如果商品供给函数变为406Q P=+,题目(1)和(2)中的答案该如何变化?(5.5分)【分析】这是一道基础题目,较为简单。

市场均衡结合税收负担的考查,注意区分从量税和从价税。

【答案】(1)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1002206P P -=+解得:均衡价格10P =。

将10P =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0。

(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4D S P P =+。

联立以下四个方程:10022064D D S SD S D SQ P Q P P P Q Q =-⎧⎪=+⎪⎨=+⎪⎪=⎩ 联立解得:9S P =,13D P =,74D S Q Q ==。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4,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13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9元。

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3)联立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1002406P P -=+解得:均衡价格7.5P =。

将7.5P =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可得销售量为85。

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均衡条件应满足4D S P P =+。

联立以下四个方程:10024064D D S SD S D SQ P Q P P P Q Q =-⎧⎪=+⎪⎨=+⎪⎪=⎩ 联立解得: 6.5S P =,10.5D P =,79D S Q Q ==。

即市场均衡的销售量为79,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为每单位10.5元,生产商接受的价格为每单位6.5元。

每单位商品4元的税,其中消费者承担3元,生产者承担1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