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
对医院病房有哪些防火要求

对医院病房有哪些防火要求---1. 引言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院病房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障医院病房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防火工作在医院病房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院病房的防火要求。
2. 防火要求医院病房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火源管理- 严禁在病房内使用明火,如蜡烛、烟具等。
- 禁止在病房内吸烟,设置指定的吸烟区域,并配备满足防火要求的吸烟设备。
- 确保病房内的电器设备符合防火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2 燃烧物管理- 病房内的家具、装饰品等物品应选择阻燃材料,并经过防火处理。
- 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相关防火标准,如地板、墙壁、天花板等。
- 确保床上用品、窗帘等纺织品符合防火标准,并定期进行清洗和更换。
2.3 防烟设施- 在病房内设置可靠的防烟设施,如烟雾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 使用符合防火要求的建筑材料,确保病房具备良好的防烟能力。
- 确保病房内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及时清洗和更换过滤设备。
2.4 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 确保病房内的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不得设置障碍物。
- 在病房内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以便人员迅速疏散。
- 定期检查和维护疏散通道的紧急照明和紧急广播设备。
- 安装并定期检测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5 培训和演练- 医院病房的员工应接受防火知识培训,并了解病房内的防火措施。
- 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 保持与消防部门的密切合作,及时了解和遵守消防管理的相关要求。
3. 结论医院病房的防火工作是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火源管理、燃烧物管理、防烟设施、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的要求,以及培训和演练的举措,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病房的防火能力。
医院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应的防火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病房的安全运行。
---以上为对医院病房有关防火要求的简要介绍。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医院的安全防火技术要求

医院的安全防火技术要求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防火技术的要求。
安全防火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营和病人的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医院在建筑方面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火性能符合标准。
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逃生通道,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序撤离。
同时,医院建筑应设置防火间距,确保楼与楼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减少火势传播的可能性。
建筑物的外墙应采用防火材料,如石棉板、耐火砖等,以增加阻燃性能。
其次,医院需要配备合适的防火设备。
这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栓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及时发现火源并报警,以便人员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自动灭火系统如灭火器、灭火泵等,能起到扑灭初期火灾的作用,防止火势蔓延。
消防栓是建筑物内的重要灭火设备,医院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栓,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医院还应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
演练应包括火灾发生时的疏散逃生流程、使用灭火设备的方法等。
医院应将应急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明确告知员工,定期组织演练,并立即修复或更换不合格的应急设施。
另外,医院的电气设备使用也需符合相应标准。
电气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以防止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医院应确保所有电气设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如有必要,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
最后,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安全部门或委员会,对医院的安全工作进行组织和指导。
应建立健全的安全巡查制度,加大日常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
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提高员工和病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医院的安全防火技术要求涉及建筑设计、防火设备、培训演练和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合理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好病人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医院及医疗建筑-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要求

医院及医疗建筑-建筑防⽕及消防设施要求医院及医疗建筑-建筑防⽕及消防设施要求医院及医疗建筑,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具备治疗功能的疗养院等。
医院及医疗建筑,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其建筑防⽕要求及消防设施的设置,除应满⾜《建筑设计防⽕规》及相应的系统类技术规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各专项规标准的要求。
注:⽂中所指的医院建筑,均为与医疗相关的建筑,独⽴的办公楼、宿舍建筑等,应按相应功能的防⽕规及技术标准执⾏。
医疗建筑中附属的办公室等辅助功能场所,不影响医疗建筑的定性。
本⽂共分12⼤章节!第⼀章防⽕设计基本原则⼀、医院建筑中,独⽴的办公楼、宿舍建筑等,不属于医疗建筑,应按相应功能的防⽕规及技术标准执⾏。
⼆、医疗建筑中附属的办公室等辅助功能场所,不影响医疗建筑的定性。
第⼆章耐⽕等级、防⽕分区及防⽕分隔措施注: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可以设置在三、四级耐⽕等级的建筑中,平⾯布置有格要求(附后)。
三、⾼层建筑的门诊⼤厅,设有⽕灾⾃动报警系统和⾃动灭⽕系统并采⽤不燃或四、医院建筑的⼿术部,当设有⽕灾⾃动报警系统,并采⽤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五、防⽕分区的⾯积除应按建筑物的耐⽕等级和建筑⾼度确定外,病房部分每层防⽕分区,尚应根据⾯积⼤⼩和疏散路线进⾏再分隔。
同层有2个及2个以上护六、洁净⼿术部宜划分为单独的防⽕分区。
当与其他部门处于同⼀防⽕分区时,应采取有效的防⽕防烟分隔措施,并应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除直接通向敞开式外⾛廊或直接对外的门外,与⾮洁净区域相连通的门应采⽤耐⽕极限不低于⼄级的防⽕门,或在相连通的开⼝部位应采取其他七、当洁净⼿术部每层或⼀个防⽕分区的建筑⾯积⼤于2000㎡时,宜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分隔成不同的单元,相邻单元连通处应采⽤常开甲⼋、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级防⽕门,设置在⾛道上的防⽕门应采⽤常开九、防⽕分区的病房、产房、⼿术部、精密贵重医疗设备⽤房等,均应采⽤耐⽕⼗、医疗建筑的⼿术室或⼿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房、储藏间、实验室、胶⽚室等,应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和1.00h 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级防⽕门、窗。
医院防火安全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障医院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分级管理1.一级防火安全单位:医院内设有大型医疗设备、高浓度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库、高压氧舱等特殊场所的单位。
2.二级防火安全单位:医院内设有中型医疗设备、一定数量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库、消防水池、消防泵房等单位的医院。
3.三级防火安全单位:医院内设有小型医疗设备、少量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库、消防设施基本齐全的单位。
三、管理职责1.医院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医院防火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防火安全检查,协调解决防火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医院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防火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制定防火安全操作规程,检查督促各项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
3.医院各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本部门、科室防火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本部门、科室的防火安全措施,开展防火安全检查,确保本部门、科室的消防安全。
4.医院全体员工应遵守防火安全规定,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防火安全活动。
四、防火安全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防火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防火安全责任。
2.加强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3.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4.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存放,严格管理,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禁止使用明火。
5.加强重点部位、特殊场所的防火安全管理,如手术室、高压氧舱、药房等。
6.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7.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措施1.对在防火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防火安全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有哪些

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有哪些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场所,防火安全是医院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医院的防火要求非常严格。
以下是一般医院防火要求的一些方面:1.建筑结构要求:医院建筑必须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要求。
建筑物的结构必须具备防火墙、防火柱等防火设施,以将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火灾对周围区域的蔓延。
2.疏散通道:医院必须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
疏散通道应有足够宽度,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指示灯,并保持通道的畅通。
3.紧急出口:医院的每个房间都必须有至少两个合格的紧急出口,以便在火灾发生时病人、员工和访客能够迅速逃离。
紧急出口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并配备自动灯光和指示器。
4.火警报警系统:医院应配备有效的火警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应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声光信号,以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组织疏散。
此外,医院的火警报警系统还应与当地消防部门的监控中心或调度中心相连。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医院应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迅速控制和扑灭火灾。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安装和维护,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6.病房、手术室和特殊区域的防火要求:病房内应减少可燃物品的使用,设有有效的灭火装置(如灭火器、喷水泵等)。
手术室应设置消防器材和防火门,以保证手术期间的安全。
特殊区域,如病理实验室、化验室、放射治疗室等,需要特殊的防火措施和设备。
7.员工培训和演练:医院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火培训和应急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灭火器的正确使用、疏散逃生方法、火灾扑救技巧等,以提高员工对火灾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8.定期检查和维护:医院必须定期进行防火设施和设备的检查、测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这包括自动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紧急出口、火警报警系统等。
总之,医院的防火要求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设备和培训,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保护医院的财产和人员安全。
医院应该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防火措施,以确保医院的安全运行。
医疗建筑消防设计要求

第一章防火设计基本原则一、本文所指的医院建筑,均为与医疗相关的建筑,医疗建筑中附属的办公室等辅助功能场所,不影响医疗建筑的定性。
二、医院建筑中,独立的办公楼、宿舍建筑等,不属于医疗建筑,应按相应功能的防火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
三、医疗建筑中附属的办公室等辅助功能场所,不影响医疗建筑的定性。
四、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3.3)五、150张床位及以上的养老院、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属于重要公共建筑。
(B.0.1)六、医疗建筑属于公共建筑,其中高层医疗建筑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5.1.1)七、主要规范索引:1.《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3.《精神专科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58-20144.《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2014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第二章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及防火分隔措施一、医院建筑的防火分区应结合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划分。
(5.24.2)二、医院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5.24.1),不同耐火等级的医疗建筑,允许的建筑高度、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依《建规》5.3.1执行。
注: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可以设置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平面布置有严格要求(附后)。
三、高层建筑内的门诊大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应为4000㎡。
(5.24.2)四、医院建筑内的手术部,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应为4000㎡。
(5.24.2)五、防火分区的面积除应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高度确定外,病房部分每层防火分区内,尚应根据面积大小和疏散路线进行再分隔。
同层有2个及2个以上护理单元时,通向公共走道的单元入口处应设乙级防火门。
(5.24.2)六、洁净手术部宜划分为单独的防火分区。
医院及医疗建筑-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要求

医院及医疗建筑-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要求医院及医疗建筑,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具备治疗功能的疗养院等。
医院及医疗建筑,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其建筑防火要求及消防设施的设置,除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应的系统类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各专项规范标准的要求。
注:文中所指的医院建筑,均为与医疗相关的建筑,独立的办公楼、宿舍建筑等,应按相应功能的防火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
医疗建筑中附属的办公室等辅助功能场所,不影响医疗建筑的定性。
本文共分12大章节!第一章防火设计基本原则一、医院建筑中,独立的办公楼、宿舍建筑等,不属于医疗建筑,应按相应功能的防火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
二、医疗建筑中附属的办公室等辅助功能场所,不影响医疗建筑的定性。
三、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属于人员密集场所。
( 3.3)四、150张床位及以上的养老院、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属于重要公共建筑。
(B.0.1)五、医疗建筑属于公共建筑,其中高层医疗建筑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5.1.1)第二章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及防火分隔措施一、医院建筑的防火分区应结合建筑布局和功能分区划分。
( 5.24.2)二、医院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24.1),不同耐火等级的医疗建筑,允许的建筑高度、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依《建规》 5.3.1执行。
注: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可以设置在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平面布置有严格要求(附后)。
三、高层建筑内的门诊大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应为4000㎡。
(5.24.2)四、医院建筑内的手术部,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应为4000㎡。
(5.24.2)五、防火分区的面积除应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高度确定外,病房部分每层防火分区内,尚应根据面积大小和疏散路线进行再分隔。
同层有2个及2个以上护理单元时,通向公共走道的单元入口处应设乙级防火门。
医疗场所消防安全基本要求(四篇)

医疗场所消防安全基本要求(一)技术方面1、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级。
不得使用彩钢板、聚氨酯泡沫板、木结构等易燃可燃材料。
2、防火间距:高层之间13米,高层与多层9米,多层之间6米。
不得占用消防车道和防火间距。
3、分区控制: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4、容量控制:每个护理单位为35-45床。
5、安全疏散:必须有2个安全出口或2部疏散楼梯,病房楼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常闭式防火门应处于关闭状态且不得上锁,疏散走道和楼梯间严禁占用、堵塞。
多层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3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20米;高层病房楼分别按照不大于24米、12米控制。
人员住宿的房间外窗不应设置防盗网。
6、消火栓:医院应设置室外消火栓,体积大于5000m3的医疗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
7、自动灭火设施: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门诊楼、病房楼、手术部应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8、自动报警设施:大于等于200床位的门诊楼、病房楼、手术部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厨房使用燃气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泄露报警器和自动关闭装置。
应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9、灭火器:每个养护单元或每楼层应设置不少于2个灭火器设置点,每点设置2-5具灭火器。
10、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老年建筑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小于1小时。
主要出入口和门厅内,应有楼层平面示意图和连续的疏散导向标识。
11、其他消防技术要求按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执行。
(二)管理方面1、培养明白人:医疗机构应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确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消防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培训。
2、消除隐患:每月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每日进行防火巡查,重点部位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夜间巡查不少于两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
1、建筑与安全的疏散
医院建筑除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外,还须注意:
1)新建的大、中型医院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二级;小型医院不应低于三级。
2)在建筑布局上,医院的职工宿舍和食堂,应同病房分开。
3)在按有砖木结构的房屋内,设置安装国内外生产的贵重医疗器械,如CT检查仪、X光机等,必须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同其他部位分开。
4)根据病员自身活动能力差,在紧急疏散时需要他人协助这一特点,医院的楼梯、通道等安全疏散设施必须比其他单位的建筑更加宽敞。
在楼梯、通道上不得堆放物品,须经常保持畅通,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抢救和疏散人员。
2、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
1)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由正式电工按规范要求合理安装,电工应定期对电器设备、开关、线路等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不准乱拉临时电线。
2)治疗用的红外线、频谱等电加热器械、不可靠近窗帘、被褥等可燃物,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用后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3)医院的放射科、病理科、手术室、药库、药房、变、配电室等各部门,均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
4)高层医院,须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安装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以及防排烟设备,防火门,防火卷帘,消火栓等防火和灭火设施,以加强自防自救的能力。
3、明火管理
1)医院内要严格控制火种,病房、门诊室、检查治疗室、药房等处均禁止吸烟。
2)取暖用的火炉应统一定点,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火炉、烟管的设置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3)处理污染的药棉、绷带以及手术后的遗弃物等的焚烧炉,须选择安全地点设置,专人管理,死亡病人换下的衣物要及时清理,不可堆积在太平间;病人家属按旧习俗烧纸悼念亡人,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严加劝阻。
由此而引起的火灾,在一些地方屡有发生,不能不引起重视。
放射科防火
放射科室医院利用X光射线对病人进行诊断的科室防火重点是X(光)射线机房和胶片室。
1、X(光)射线机房
X(光)射线机有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由一种俗称“球管”的特殊电子管辐射产生,“球管”用钨丝作阴极,密封在高真空的玻璃内,当两级间加以几百万伏至十几万伏的高压时,由阴极发生的电子获得加速,轰击阳极钨靶,在强电场作用下,电子的能量部分转变为热能,部分转变为X射线。
安装X射线机的机房使用面积,要求中型以上的X射线机房不得小于30㎡,机房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一、二级、建筑顶棚禁止用不燃材料,若为
带天轨高柱的X射线机,机顶与顶棚间距不得小于1m。
而且机房内要有良好的通讯条件。
中型以上的X射线机,其电源应由专用电源变压器供电,开关和电线的截面应按最大计算负荷电流进行选择。
导线电缆宜选用阻燃型并穿金属管予以保护,高压电缆可设在电缆沟内,沟内孔洞应封堵,明部分应有机械保护以防损伤。
X射线机及金属部分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X射线机房应制订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电源管理,下班时,应切断电源。
消毒清理污物使用的酒精、汽油、乙醚等易燃、易爆品,其室内存量不宜过多,且要有专人管理。
使用乙醚清洗设备时,要开窗通风,防止窒息人员和发生火灾事故,并严格控制使用明火。
除上述措施外,对照明线路的管理也不可忽视。
为了防止这类火灾的发生,需用目测经常检查接触部位有无打火现象;用鼻嗅有无绝缘损坏的异味;还可用手触摸有无温度过高的情况,做到提前防范。
2、胶片室
胶片有硝酸纤维胶片和醋酸纤维胶片,二者都属于易燃物质,其中以硝酸纤维胶片最易变质发霉分解自燃,火灾危险性较大。
其主要防火措施是:
1)胶片室应独立设置,室内要阴凉、通风,室温应为0——10℃,最高不得超过30℃,在超过30℃的夏季要采取降温措施。
2)胶片室宜专室专用,室内不得存放其他易燃物品。
3)硝酸纤维胶片易霉变分解自燃,需单独存放,经常检查霉变情况。
不应与醋酸纤维胶片混放一起。
4)胶片存放,宜用纸袋装存,防止摩擦产生静电。
存放时宜竖放,不宜重叠平放。
5)胶片室应对电、火源加以控制,不得安装动力设施。
对照明线路的开关、灯具等也应远离胶片存放点。
下班后应切断电源。
6)严禁在胶片室吸烟或带入其他火种。
手术室防火
手术室的主要设备有:万能手术台、麻醉台、麻醉机、氧气瓶、药物柜、输液架、吸引器等。
手术室目前普遍使用的乙醚麻醉剂,火灾危险性最大,国外医务工作者虽也努力寻找乙醚的代替品,但仍不能如愿。
因此,在乙醚普遍使用的情况下,应注意其防止火灾措施的落实。
1、手术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由于乙醚的蒸汽比重比空气大,通风排气口要设在手术室的下部,并应采取一切措施减少乙醚蒸气的沉积。
2、手术师不得用盆装酒精进行消毒。
3、为防静电,手术室所有人员不能穿涤纶一类合成纤维服装;麻醉师也应穿导电鞋,戴导电手套,使其与大地里连为一体。
4、手术室内严禁使用明火。
5、控制电、电源。
6、手术室应备有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设备。
药房防火
药房是医院向门诊病人和病房直接供药的部门。
它的主要防火要求是:
含醇量高的酊剂等药品存量不要过大,以2日用量为宜。
乙醇、乙醚等以1日用量为宜,特别是乙醇,瓶装以500毫升为宜,总存放量不得超过5公斤,否则要另室存放。
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应用玻璃瓶装,不得与其他药剂配伍、混放。
药品化学物质互相抵触或互相作用后,增加燃烧爆炸危险的,应属于配伍禁忌。
中药储存防火管理
1、收购中草药原料时,既要注意质量,又要注意中草药中是否夹杂有可燃物质。
2、中草药原料堆垛和成药应进行定期检查、晾晒,以防受潮霉烂变质,酿成自燃。
3、露天堆垛要用苫布遮盖,防止库外飞火和汽车‘拖拉机排气管喷出火星引燃堆垛。
4、对库区围墙应加固,及时修缮,防止倒塌、穿洞,以免他人进入偷窃玩火,引起火灾。
5、对管理人员和临时人员应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6、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材。
病房防火
医院病房中的病人来自各处,照料和探望病人的家属、亲友又较多,情况复杂,万一不慎起火,多数病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因此,要特别注意防火。
1、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通道的通畅,便于疏散病人。
2、住院病房内,大多都使用氧气钢瓶,重点应注意氧气瓶的防火,要随时检查氧气瓶上有无油污,特别是阀门处,若发现油污应用四氯化碳擦去。
并且要向病人及家属讲清切不可用油手去摸氧气瓶。
氧气还是强烈的助燃剂,在瓶内以15兆帕的压力储存,因此,氧气瓶应符合避热、禁油、防止撞击的使用、储存原则。
3、病房采暖应用水暖。
4、病房内禁止病人及家属使用各种炉具加热食品,加热食品应在专门的炉灶集中加热。
病房不得擅自装设用电器具。
病房内原有的电气装置不得随意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