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语文doc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语文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语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语文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对高中学生学术能力的影响。
通过开展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本报告通过对101名高中学生的调查,分析了他们在语文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学术收益和心理感受。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性课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语文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语文研究性课题,培养高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为了深入了解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本研究将调查101名高中学生在语文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学术收益和心理感受。
方法受试者本研究共有101名高中学生参与,其中男性48人,女性53人。
受试者的年级为高二和高三,平均年龄为17岁。
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术收益,二是心理感受。
学术收益部分包括学生在语文研究性课题中表现出的学术能力增长情况。
心理感受部分包括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和感受。
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如平均数、标准差等,以描述学生在学术收益和心理感受方面的情况。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对学生填写的问卷数据进行内容分析,整理出一些主要的观点和感受。
结果学术收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语文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其中,92%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87%的学生表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此外,67%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天南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及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及评价研究》结题报告天门市天南初级中学语文课题组2007年7月至今, 在天门教科院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语文课题研究组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及评价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总结近四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在,时代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国际社会对人才标准作了重新的界定,开拓精神和创造力是人才的最重要特征。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要求教育界尽快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
(二)信息社会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追求“高效学习”的同时,更应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
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标,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只有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才能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教育的需要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的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以往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继承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多的体现在学习和模仿那些被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式,并将这些答案与方式运用于日后的生活;它更多地是单一、封闭的思维方式,追求知识存储的量。
这种陈旧的教育理念,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扼杀了青少年的创造力,严重影响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要求,阻碍中国的发展。
教育必须来一场新的革命。
新的教育理念已经产生,培养高素质、创造型、实践型人才是我国新时期教育的主要目标。
(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报告

人文社科
完成任务
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情况
1小时以内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以上
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因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学习任务重
兴趣不足
老师不允许
其他
原因
调查报告
1.从书籍内容上看,小说吸引力似乎相对较强, 同时文艺类和励志类的书也是大家选择的较多的。 在众多看小说的学生中,超一半都会看武侠、言 情、玄幻之类的“快餐文学” ,甚至33%左右的 同学认为小说只要好看就行。这说明学生的阅读 倾向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看书更多的注 重情节,阅读面比较窄。
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及现状调查
• 指导老师:裴霞 • 组长:熊子康 张颖杰 • 小组成员:胡静 葛志丹 聂苏 甘游城 罗丰
熊欣媛 游文凤 等
目录
01 选 题 原 因 02 我 们 的 计 划 03 调 查 结 果 与 报 告 04 阅 读 的 建 议 05 我 们 小 组 的 收 获
06 我 们 在 活 动 中 的表现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 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 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 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我们的计划
04
0 30
20 1
1.组长组织成员明确本次课题的意 义,明确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 究方法
2.讨论并形成调查问卷,分组对我 校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发放并填写 调查表
3.回收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对调 查问卷进行有效的整理及分析
带书交换 阅读,倡 导学生爱
的书刊。
护书籍。
5.老师倡 导学生写 读书笔记, 并在班级 内部开展 美文分享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2篇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2篇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1、研究动员、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所以活动的第一步即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及其优点、特点、开展的过程,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刚刚进入高一,所学知识较少,知识体系不够完善,从而选择学生比较熟悉而又与之息息相关的水作为研究的课题。
2、制定方案,分组调查为了更充分的研究主题,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热点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研究,把研究的课题细化为几个子课题:一水污染问题;二水的净化问题;三饮水与健康;四珍惜水资源。
班级成员自由组合分别承担四个子课题。
制定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后,有小组成员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寻求证据。
3、整理材料,交流信息,论证结果小组成员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筛选有用的材料,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对相关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研讨,以求对其地研究更深入。
4、评价审核(1)各课题小组汇报研究情况,展示研究成果,得出研究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形成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或经验。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2白沙绿茶白沙绿茶―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白沙黎族自治县国营白沙农场。
白沙黎族自治县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面积占41。
9%,全县大小山峰有440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处,南部鹦歌岭为最高峰,1812米,是仅次于五指山的海南第二高山。
全县大小河流30条,其中流经境内的南开河,石碌河,珠碧江为海南有名的三大河流。
白沙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全年日照2056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21。
9℃~23。
4℃,年平均降雨量1725毫米,山区气候特点突出。
产茶区位于该县鹦歌岭下方圆10公里的小盆地。
这里四面群山环绕,溪流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盈,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是属于高山云雾区。
年均阴雾日长达215天,月均气温16。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篇一:《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平阳县昆阳二中语文课题组1[ 内容摘要]21 世纪经济全世界化、资源信息化、知识与信息高度关联化,社会的发展对创造性人材,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创新是通向时期的发展动力。
中华民族要在此后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需培育具有创新思维的一代。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在教育改革中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就发展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创新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增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咱们语文子课题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就初中语文学科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论述一些体会和观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探讨性学习实践探索一、引言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与以往的课程完全不同的、表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的课程。
它是如何产生的呢?(1)知识经济已初见眉目咱们所处时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科技与信息的洪流正席卷全世界,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悄然向咱们走来。
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一切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中,知识含量的比重愈来愈高,并居于主腹地位。
过去那种利用原材料和利用机械加工所创造的价值,其比例会愈来愈小。
人类将会以更少的材料与更少的能源消耗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为其中注入了更高的知识含量。
所以,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更新换代、创造升级的时期。
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咱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人们发挥创新精神与能力。
不仅在科技创新,而且在文化上、管理上也都要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在知识经济的形势下,光靠引进与仿照是没有前途的。
因为引进与仿照到了必然的程度就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自主力。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研究性学习研究课题报告——文言文虚词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文言文虚词的研究课题组长:课题成员:指导教师:所属领域:语文一、课题背景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白话文相差很大,我们学生平时接触得少,因此文言文的学习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成为了一大难点,尤其是其中关于文言文虚词的学习。
那么,究竟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小组进行了如下研究。
二、课题目的对于高考中所涉及到的重点文言文虚词“之、其、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对中学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教与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三、课题研究方法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小组讨论四、研究过程确定课题探讨并设计研究方案成员按照分工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整合所收集到的资料并进一步进行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与反思五、概述虚词在语法意义的表达及语法任务的完成上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虽然实词的数目远远多于虚词,但是虚词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正如马建忠所言,“实字其体骨,虚字其精神也。
”[1]实词如果是骨架的话,那么虚词则是骨头里的血液,而整个句子正是通过血液串起来的。
因而甚至可以这样断言:汉语少了虚词,便不能正常表达。
因此,本小组重点针对“什么是文言文虚词”“高考中所出现的高频文言文虚词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用法又是什么”,重点选取“之、其、以”三个文言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搜集它们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例句,然后对每个例句中对应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研究和分析,再进行归类,整理出各个虚词在中学教材中的典型的用法及意义。
六、正文(一)文言文虚词的概述1.虚词的定义:汉语虚词在古代有各种称谓,如“语助”、“虚字”等。
关于虚词,北宋周辉在《清坡杂志》里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2]许多古代学者认为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却推动感情抒发。
《马氏文通》首次从语法学的角度对实词和虚词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他认为实字即“有事理可解者”,是文的“体骨”;虚字即“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是文的“精神”。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语文)研究课题名称:《以儒、道、墨、法家思想为例浅谈先秦诸子思想之异同》设计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乌海附属学校设计日期:2016年02月01日所属年级:高二年级(2)班课题组成员:高健指导教师:吕娜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1、背景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中也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的课程。
此次关于《以儒、道、墨、法家思想为例浅谈先秦诸子思想之异同》的研究性学习,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程中《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学习的过程,会带给我们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
2、课题的意义:①通过此次学习,摸索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②通过研究性学习引导同学增长见识、开启智慧;③研究过程中使大家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涵养德性、砥砺人格。
3、课题介绍: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语文doc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语文篇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二年三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篇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1、对联欣赏与写作2、酒与酒文化的研究3、青岛方言的研究4、三国智慧的启示5、毛泽东诗词的研究6、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7、三十六计的实际运用8、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9、诗人李白(或白居易、杜甫等)的生命历程10、余秋雨散文11、流行歌曲词研究12、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研究13、苏东坡的生命历程14、秋景与秋词15、金庸小说赏析16、鲁迅短篇小说研究17、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研究18、广告语言艺术浅探19、网络文学之我见20、中华文化对金庸创作的影响21、区域文化流派研究22、民间文学与作家作品23、民间故事反映出的民族文化24、文化类被遗弃的角落25、我们生活中的广告26、广告在生活中的真正作用27、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28、孙子兵法在战争中应用29、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30、茶与茶道31、茶与茶文化宗教、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生活中国姓名文化姓氏文化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红楼梦》中的诗词联语唐诗宋词和民族音乐意境审美从鲁迅小说看民族的劣根性情海恨天——我心中的《红楼梦》不公正的评价——由《三国演义》看曹操山盟海誓生死相许---唐宋诗词中的爱情篇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豪迈洒脱---苏轼诗词研究调查历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民俗文化研究古罗马神话---九大行星得命的由来《红楼梦》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建安风骨---三曹诗网络文化的利弊113、儒家思想分析114、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115、苏轼生平事迹研究116、标点符号研究117、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118、《史记》人物列传研究119、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120、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121、交际中的语言艺术122、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124、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125、寓言对生活的启迪126、古希腊神话研读127、《三国》人物性格探析128、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129、高考满分作文研究130、《红楼梦》研究131、广告语的修辞分析132、“雨”“水”“梅”“雪”“菊”“酒”“丁香”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义的研究篇三:高二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高二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1. 毛泽东早期诗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语文篇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二年三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篇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题目
1、对联欣赏与写作
2、酒与酒文化的研究
3、青岛方言的研究
4、三国智慧的启示
5、毛泽东诗词的研究
6、怎样评价林黛玉与薛宝钗
7
、三十六计的实际运用
8、服饰文化与人文精神
9、诗人李白(或白居易、杜甫等)的生命历程
10、余秋雨散文
11、流行歌曲词研究
12、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研究
13、苏东坡的生命历程
14、秋景与秋词
15、金庸小说赏析
16、鲁迅短篇小说研究
17、网络语言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研究
18、广告语言艺术浅探
19、网络文学之我见
20、中华文化对金庸创作的影响
21、区域文化流派研究
22、民间文学与作家作品
23、民间故事反映出的民族文化
24、文化类被遗弃的角落
25、我们生活中的广告
26、广告在生活中的真正作用
27、古典小说与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及文学考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8、孙子兵法在战争中应用
29、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
30、茶与茶道
31、茶与茶文化
宗教、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生活中国姓名文化
姓氏文化
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红楼梦》中的诗词联语唐诗宋词和民族音乐意境审美从鲁迅小说看民族的劣根性情海恨天——我心中的《红楼梦》
不公正的评价——由《三国演义》看曹操
山盟海誓生死相许---唐宋诗词中的爱情篇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豪迈洒脱---苏轼诗词研究
调查历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民俗文化研究
古罗马神话---九大行星得命的由来《红楼梦》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建安风骨---三曹诗
网络文化的利弊
113、儒家思想分析
114、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115、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116、标点符号研究
117、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118、《史记》人物列传研究
119、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
120、我眼中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
??)
121、交际中的语言艺术
122、宋朝豪放派词风的研讨
124、追寻在(某地)留下足迹的文化名人
125、寓言对生活的启迪
126、古希腊神话研读
127、《三国》人物性格探析128、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129、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130、《红楼梦》研究
131、广告语的修辞分析
132、“雨”“水”“梅”“雪”“菊”“酒”
“丁香”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义的研究
篇三:高二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
高二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览
1. 毛泽东早期诗词研究。
.
2. 《诗经》爱情诗研究
3. 辛弃疾“英雄型”词作赏析
4. 从美学角度谈中国古典诗词
5. 名著研究:钱钟书与《围城》
6. 名著研究:沈从文与《边城》
7. 《古文观止》二十篇赏析
8.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
9.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赏析
10. 读陶诗评渊明
11. 读李白诗歌,评李白人格
12. 杜甫诗中的“诗史”背影
13. 李商隐“无题诗”鉴赏
14. 苏轼--宋词豪放派的宗师
15. 陆游诗词鉴赏宋词赏析之“女冠子”李清照
16. 读水浒--看四大奸佞专权误国
17.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
18. 梁山英雄的赞歌--名著《水浒》研读
19. 神奇的武侠世界——金庸武侠赏析
20. 《古文观止》二十篇赏析
秭归一中高二语文备课组制作年夏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