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大全5篇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10篇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10篇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下面是xx精心为大家精心精选的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一)No.1五色糯米饭壮乡人在三月三、清明等节有吃“五色糯米饭”的习俗。
壮乡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五色糯米饭颜色鲜艳,由白、黄、红、紫、黑五种颜色组成。
五色糯米饭不仅美观、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用来染红颜色的“红兰草”具有生血作用,染黄颜色的栀子具有清凉解热凉血等作用,而染黑色用的则是枫叶。
《本草纲目》里说枫叶“止泻益睡,强筋益气,久服轻身长年”的作用。
用枫叶煮出来的饭,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
”后来,壮乡人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每到节庆日,五色糯米饭的清香便萦绕着壮乡人的生活。
No.2唱山歌广西壮族山歌是文化的精髓,主要靠口头创作,随意而出,曲调悠扬,歌词以七言四句为主,讲求平仄押韵。
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等,伴奏乐器一般为二弦、竹萧、南胡等,配合歌声抑扬变化,听来可是别有一番风味。
No.3抢花炮抢花炮是一种流行侗族、壮族和仫族等民族中的传统文娱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
由于它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对抗性、娱乐性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所以长盛不衰。
传统的抢花炮方法,场地通常在河滩或山坡上,不限人数,只放三炮,每炮大家一起抢。
花炮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放在炮架(送炮器上)。
炮架用的是旧式铁笼,内装火药点燃火炮,先后把三个花炮轰上天空,带落下时,所有人员都可奋力夺取。
按民间传统,抢得头炮者,人财两旺,抢得二炮者,五谷丰登,抢得三炮者,吉祥如意。
因此,参与抢花炮的人个个奋勇争先,互不相让。
花炮最终被某人抢到后,唢呐声、鞭炮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热闹壮观,胜利者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这就是壮族农历“三月三”的风俗。
壮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二)“年年三月摆歌台,声声山歌唱不绝……”在农历三月初三时,便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节。
2021广西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范例5篇

2021广西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范例5篇五色糯米饭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抢花炮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_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打铜鼓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广西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二)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_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广西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三)尽管距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还有_天,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已经进入狂欢状态——各地民众忙着享受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唱山歌.抛绣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庆祝活动在_月_日前后陆续开始,南宁市一些学校还将〝三月三〞歌圩搬进校园,并展示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比赛等,以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区,民众在歌舞之余还一起分享了艾叶糍粑.五色糯米饭和三角粽等传统美食.古代女子有抛绣球招亲的习俗,每年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时,少男少女对唱山歌,女孩觅得心目中爱郎,便将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作为订情信物——在南宁举行的〝三月三·赶大圩——华南城首届民俗文化商贸节〞上,也举办了广西_巨型绣球展,素有〝中华巧女〞之称的黄肖琴现场展示巨型绣球制作工艺,为民众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同样就是由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携手华南城举办的活动,还有〝狮子上刀山〞.免费抓猪鸡鱼.跳火绳.打火球.下火海.抢亲.顶竹等特色活动._月_日就是农历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在节日期间,由广西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全区各分会场以〝_〞为主题,将举办_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诸如骆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节日,也将井喷上演.广西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四)_月_日下午,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物流_班在相思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开展了〝同庆三月三共聚民族情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前,物流_班_名学生积极投身活动的宣传工作,他们身穿特色的民族服饰,整齐排列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前,宣传.弘扬〝三月三〞文化.吸引了许多来往的师生,驻步观看.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人群攒动,并陆续有师生参与其中.〝毽子新玩法〞.〝挑竹竿游戏〞.〝踩高跷〞.〝壮乡板鞋〞及〝民族服装秀〞等活动相继展开.其中〝最美‘三月三’记忆写上墙〞互动项目贯穿本次活动始终,同学参与.体验游戏,同时,将自己对〝三月三〞的感受和祝愿写在活动墙上.活动其间,获胜的选手们将收到具有民族特色的绣球等物品作为奖品,纪念这次〝三月三〞活动.在彩色气球间隔的赛场上,踢毽子环节正激烈地进行.选手们大显身手,紧随毽子的节奏,灵活的转换身体的方向.在短暂的一分钟比赛中,有的手忙脚乱,有的目不转睛,有的欢声笑语.〝开开,合合,开开开合!〞婉转轻快的口号声响彻大学生活动中心.踢毽子环节尚未接近尾声,竹竿韵律的清脆声已在一旁响起.〝挑竹竿游戏〞结合民族特色与趣味性,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参赛选手运用脚尖,在竹竿的开合间灵活跳跃,给现场观众献上一场〝民族舞蹈〞的视觉盛宴,赢得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前来观看的师生也积极加入游戏当中,与学生们共享这场民族盛宴.在活动的尾声,动感十足的现代舞引出民族服装走秀节目.以壮族为首,身着各色民族服饰的_位模特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携手向观众缓缓走来.在现代潮流与传统民族特色的视觉交替.融合中,这场民族盛宴落下帷幕.〝把传统节日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其间大家发挥的团队凝聚力也是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反映.〞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宇兵在采访中讲道,她表示,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继续发掘.举办这类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学院将给予大力支持.当被问及为何要举办这类大型的班级活动时,负责人李凤娟对记者说道:〝‘三月三’不仅是个人或是班级的节日,更是大家.学校的庆典.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让传统民族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壮族学生,工程_班_激动的表示:〝本次活动的浓厚民族节日氛围深深地吸引了我.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民族活动举办的越来越少,这是一种民族文化意识的缺失.但今天我又重新体会到民族特色文化的鲜活存在!〞〝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自20_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后,〝三月三〞的各种庆祝活动更是将广西壮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广西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五)阳春_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一个节日,大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就是我们的〝三月三〞!大家一定想问,三月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三月三有多种不同的来历,但最著名的非〝刘三姐〞莫属.相传,刘三姐的歌声婉转动听,被誉为〝歌仙〞,但她的山歌里,揭露了财主们犯下的滔天罪行,财主们对刘三姐恨之入骨,于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时候让她跌入山谷身亡.于是人们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来纪念歌仙.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习俗,歌圩节.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过春节更重要.三月三这一天,壮族人民家家户户制作五色饭,染彩色蛋,穿上节日盛装,赶去参加〝歌圩节〞.〝歌圩节〞的地点一般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歌圩节〞一般持续两三天,附近的群众无论相识与否,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歌圩节〞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纷纷三五成群地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邀请歌〞.得到女生回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后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分别时,唱〝送别歌〞.歌曲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唱.亲切感人.这,就是三月三,我们的三月三!_广西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
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范例七篇

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范例七篇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1】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了.晚上,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co着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早起的妈妈见了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饭jin的盖,哇,好香啊,只见饭jin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了一会儿,妈妈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妈妈一清早起来做的.我想:〝……〞这天,有的小朋友还结了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那时_).我们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2】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滑雪作文)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3】充满奇风异彩的壮族节庆,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说到交际最广泛.规模跨州过县.可以把所有人都牵动起来的节庆,莫过于三月三的歌墟了.壮族人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等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盛装打扮的人们向〝歌墟〞涌去,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据说〝歌墟〞便是为纪念刘三姐而起的.人们敬过刘三姐后,即争相亮七歌喉相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对歌是最有趣的,应对双方或单对单.或组对组,歌词往往都是脱口而出,即兴〝爆肚〞,以难倒对方为胜,当然大不乏戏谑诙谐之词,逗得听众哄堂大笑.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杂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累累的,却是造就了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她)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特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绣球是用_块花瓣结成的一个圆球,每瓣代表一个月份,它是壮族人的传情信物.有的专访,歌墟场上还会搭起彩棚让男女青年互抛绣球,那场面既欢乐又让人感到情意绵绵,煞是动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欢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4】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5】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和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6】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7】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_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广西壮族三月三风俗的作文。
2021描写广西三月三的作文范文5篇

2021描写广西三月三的作文范文5篇大家知道吗?“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重大节日,每逢这个节日,一般都会有放假安排,那么你对广西三月三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描写广西三月三的作文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描写广西三月三的作文范文(一)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
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
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
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
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
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
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
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
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关于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_广西三月三优秀作文

关于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_广西三月三优秀作文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1】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
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
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
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者。
”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
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
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
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以壮族三月三为话题的作文_壮族三月三作文范文5篇

以壮族三月三为话题的作文_壮族三月三作文范文5篇在一些地方,三月三是三月盛会,是帝乡金春,是百姓节日,是人间天堂,那么对于壮族的三月三,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以壮族三月三为话题的作文_壮族三月三作文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以壮族三月三为话题的作文(一)我的家乡在中国的壮族自治区——广西,那里是少数民族聚族地区,乡亲们能歌善舞,形成了许多有特色的习俗和节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又称“三月歌圩”,是我们家乡最隆重的节日。
壮族人爱唱山歌,每年有几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穿上多彩的民族服装,做好五色糯米饭来迎接节日。
五色糯米饭有红、黄、黑、紫、白五种颜色,是阿姨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染成的,色彩鲜艳又美味无比。
听说它深得仙女们的赞赏,流传了下来,同时也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
吃了五色糯米饭,寓示着我们的民族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过歌节,除了吃五色糯米饭,还可以吃彩蛋。
彩蛋就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
听爷爷说,彩蛋最早是传情之物。
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
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现在,我们小孩也要吃彩蛋,因为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三月三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人们会相约聚集在村子附近的空地旁,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来的歌手来对唱山歌。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们都有来旁观助兴,非常热闹。
而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卧龙藏虎,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食物、商品。
我也参加过歌节活动,那一天,整个街道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对歌声。
无论相识与否,大家都会热情招待,互相招呼。
我们小孩子更加有意思,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一起玩,玩得既尽兴又开心,好不痛快!“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无论我身在何方,都会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想念那特有的歌节。
壮族三月三作文范例五篇

壮族三月三作文范例五篇有关壮族三月三作文一又是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每到这个时候,抬头望望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风筝,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儿时的情景——农历三月三,是传统的〝风筝节〞,在我的故乡,这个时候是孩子们的天堂.春风微微地吹过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风筝.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还有燕子……这些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放的`风筝.那时候,我家里很穷,就只能放自己用纸糊的风筝,这也是当时最普遍的风筝了.纸糊风筝很简单,一张废报纸,两根竹子,另外一杯浆糊,再加自己的巧手,就可以做成令人心动的风筝了.风筝糊好了,我们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心愿和理想.迎着春风,让手中的风筝放飞到天空.风筝飘啊飘,有时翻两个跟头,有时摇摆一下尾巴……像是在跟我们诉说:一份成功·一份感动!夜,来临了.我们将手中牵着风筝的线,轻轻一放……啊!风筝飞吧!飞得更高更远!带着我们的愿望尽情地飞吧!光阴似流水,童年的美好时光,只能留在记忆深处回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现在的我正当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我要回首昨天,吸取不足的教训;把握今天,努力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展望明天,有计划地走好以後的人生道路!朋友,跟我一起努力吧!有关壮族三月三作文二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_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有关壮族三月三作文三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歌.听到他们的歌声,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态唱法〞,我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唱法吧.看着看着,我忽然想外婆还在家给我做五色糯米饭呢,于是我赶紧往家跑去.刚回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清香味从门缝里钻出来.我赶紧跑进家去,只见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红.黄.黑.紫.白五种.我连忙盛了一碗糯米饭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那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纯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可是每当想起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饭,那浓浓的亲情和纯纯的友情便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爱美丽而迷人的家乡,更爱家乡勤劳热情好客的壮族人民!有关壮族三月三作文四三月三,壮族人的节日,武鸣应该是最热闹的吧.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斗牛.窗外,天还是朦朦胧胧的,天边包裹这一层层薄薄的丝衣,天外想起一声声清脆对额鸡鸣,打破了宁静的武鸣,迎接着三月三的开端,蒙蒙的睡梦还没醒,便响起了迎接三月三的激情.十点左右,天边摸过一丝丝的彩云,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悠悠的来到主会场,进入眼帘的是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小摊小贩,一眼望过去,人山人海,每个人都穿着自己专属的衣服,颜色缤纷多彩,形成了五颜六色的世界,犹如彩虹一般的颜色.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各式各样都有,挤满了整个街道.一阵阵风吹过,不同的香气扑鼻而来,轻轻的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美食的画面,有烤羊串,烤鱿鱼,烤鸡,臭豆腐.五花八门样样都有,简直就是天下美食,人间美味.踏这轻快的步伐,怀着愉悦的心情,进入美食的世界,嗅着不同的味道,犹如进入食品的世界.天慢慢暗了下来,摸过一层层浓厚的乌云风犹如一个个淘气小精灵一样,哗啦啦的吹,随着时间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演唱会刚开始,天空便翩飞着朦朦胧胧的细雨,一缕缕,一片片,一丝丝,一条条,一阵阵.布满了整个世界,我们的热情并没有被抹灭.千人竹竿舞,千人武术,千人广场舞陆续一一登场,这样的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特有的节日.有关壮族三月三作文五充满奇风异彩的壮族节庆,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说到交际最广泛.规模跨州过县.可以把所有人都牵动起来的节庆,莫过于三月三的歌墟了.壮族人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等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盛装打扮的人们向〝歌墟〞涌去,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据说〝歌墟〞便是为纪念刘三姐而起的.人们敬过刘三姐后,即争相亮七歌喉相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对歌是最有趣的,应对双方或单对单.或组对组,歌词往往都是脱口而出,即兴〝爆肚〞,以难倒对方为胜,当然大不乏戏谑诙谐之词,逗得听众哄堂大笑.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杂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累累的,却是造就了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她)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特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绣球是用_块花瓣结成的一个圆球,每瓣代表一个月份,它是壮族人的传情信物.有的专访,歌墟场上还会搭起彩棚让男女青年互抛绣球,那场面既欢乐又让人感到情意绵绵,煞是动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欢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有关壮族三月三作文。
2021迎接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6篇

2021迎接壮族三月三主题作文6篇迎接着三月三的开端,蒙蒙的睡梦还没醒,便响起了迎接三月三的激情。
壮族三月三满分作文(一)三月三,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古代称上巳节。
魏晋以后,上巳节才改为三月三。
后代的子子孙孙逐渐的在今天飙歌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等。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是纪念黄帝的节日。
同时,华历三月三日,古轩辕生于之世,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所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一大早我就起了床,看见妈妈在用一种我不知道的青菜煮鸡蛋。
我禁不住好奇心就问:“妈妈,这是什么菜为什么用它煮鸡蛋”妈妈一边煮鸡蛋一边对我说:“这叫荠菜,荠菜味甘性凉,对肝脾肾经明目等效用。
因为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所以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
”下午,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到久负盛名的鱼峰公园。
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1位民歌手汇聚柳州市首届三月三“鱼峰歌坛”飙歌。
壮族山歌侗族大歌苗族歌鼟(tēng)蒙古族长调回族花儿陕西信天游四川巴山背二哥……人们以歌叙事,以歌传情,咏叹生活的喜怒哀乐。
原生态山歌盛宴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大饱耳福眼福。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三月三,大家来飙歌;三月三;你我乐呵呵!壮族三月三满分作文(二)今天真是特别而又快乐的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重大的“三月三”庆祝活动,今天预报的节目有跳舞唱歌吹葫芦丝有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竿舞还有品尝美味美食。
最重要的是无人机在空中进行前后左右的航拍呢,节目演出之后据说还要在电视台播放呢!大约10点钟,我们排着队,拿着小板凳到观众席,找好位置后,到文化广场上去跳开场舞,先跳《迎客歌》,再跳《敬酒歌》,我们伴随着欢乐的乐曲,跳着优美的舞蹈,唱着动听的歌曲,广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等我们跳完后就回到观众席坐下接着看后面的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大全5篇
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一)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
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了。
晚上,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
首先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_着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
我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
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
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
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
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
早起的妈妈见了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了。
”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_的盖,哇,好香啊,只见_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
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了一会儿,妈妈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了。
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
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妈妈一清早起来做的。
我想:“……”这天,有的小朋友还结了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
我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二)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
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
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
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
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
”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
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
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
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
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
“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
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
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
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
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三)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
为让更多的人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_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壮乡。
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
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
我进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更多的解: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住,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
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
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
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
对山歌到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
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
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
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吧。
天色晚,人们渐渐散去,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人们心中。
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四)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
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
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
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
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
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
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
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
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
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
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
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五)
尽管距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还有_天,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已经进入狂欢状态——各地民众忙着享受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唱山歌、抛绣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庆祝活动在_月_日前后陆续开始,南宁市一些学校还将“三月三”歌圩搬进校园,并展示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比赛等,以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
而在一些社区,民众在歌舞之余还一起分享了艾叶糍粑、五色糯米饭和三角粽等传统美食。
古代女子有抛绣球招亲的习俗,每年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时,少男少女对唱山歌,女孩觅得心目中爱郎,便将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作为订情信物——在南宁举行的“三月三·赶大圩——华南城首届民俗文化商贸节”上,也举办了广西_巨型绣球展,素有“中华巧女”
之称的黄肖琴现场展示巨型绣球制作工艺,为民众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同样就是由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携手华南城举办的活动,还有“狮子上刀山”、免费抓猪鸡鱼、跳火绳、打火球、下火海、抢亲、顶竹等特色活动。
_月_日就是农历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
在节日期间,由广西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全区各分会场以“欢度‘壮族三月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举办15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诸如骆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节日,也将井喷上演。
2021壮族三月三作文素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