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的发展历程
音响hifi发展历程

音响hifi发展历程音响HiFi(High Fidelity)一词源于英文,意为高保真。
音响HiFi是一种追求音质的技术,旨在实现音质的高保真还原。
下面将介绍音响HiFi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音响HiFi还未出现,人们只能用简陋的录音设备和低保真的扬声器来欣赏音乐。
直到1925年,美国电气工程师Harold Arnold成立了无辐射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扬声器。
这一创举为音响HiFi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0年代至1940年代,音响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33年,美国电子工程师Edwin Herbert Colpitts发明了脉冲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技术,该技术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为音频传输和存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948年,英国科学家Tom Kilburn和Frederic Callend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Manchester Mark 1,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现数字音频的计算机。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音响HiFi迎来了全面的发展。
1958年,美国企业家Paul Klipsch在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以岩盆为座的音箱,开创了岩音箱的先河,也进一步改善了音响的音质。
此后,日本和欧美各国的音响品牌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音响产品,使音响HiFi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音响HiFi进一步进入大众家庭。
随着艾佐瓦尔泰普推出了第一台由数字音频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输出的数字CD音响,人们开始迎来了数字音频时代。
1982年,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CD播放器,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高质量的音乐。
199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音响HiFi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数字音频技术日益先进,高解析度音频成为了主流,音响HiFi开始走向纯数字化。
此外,无线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再受限于电线连接,可以通过蓝牙、Wi-Fi等方式实现音乐的无线传输,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和舒适感。
音响的发展历程

音响的发展历程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
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至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
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使广大音响爱好者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音响天地。
在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音响技术中的新成员--集成电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被音响界所认识。
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
现今的许多放大器中都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
一、电子管音响1.设计特点(1) 电子管的音色温暖、甜美为什么输出变压器能使电子管功放的重播音色变甜、变暖,其原因主要有:①由于变压器铁芯的磁滞作用,导致了电子管功放的瞬态特性有所下降,使得有些细微的、爆发特性很强的、并不十分谐和的细节被吃掉了,得不到充分地反映。
所以电子管功放在重播某些原本细节过于丰富而又稍欠甜美的录音制品时,起到了甜化、美化的作用。
但在播放原本就有些偏甜、偏暖的音乐制品时,就会有些发肉、发慢。
②是由于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引起的。
在普通的晶体管功放中,由于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制约,所以它们的频响在20Hz~20kHz的范围内,基本上可以作到平直。
高档的晶体管功放的频响已可作到从直流到1MHz的范围。
从大量地科学研究以及在音频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可以得出电子管功放不是甜在电子管本身上,而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铁芯上、甜在了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上这样一个基本道理。
(2) 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功率储备大这是有关电子管功放的一个误区。
电子管功放由于使用了输出变压器,在铁芯磁滞的作用下,电子管功放的失真是软失真,是一种不易察觉,但检测得出的失真。
所以电子管功放的功率储备做得都比较小,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
音箱造型的发展历程

音箱造型的发展历程音箱作为音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型设计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与创新。
下面将以700字介绍音箱造型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音箱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
他发明了第一个可放大声音的扬声器,但当时的造型非常简单,只是一个由木材制成的方形盒子,内部装有声音共鸣器和薄膜振动片。
由于当时的科技和工艺限制,音箱的外形并不重要,其功能性更为关键。
直到20世纪初,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音箱的设计开始逐渐注重美观与实用性的结合。
在1920年代,爱迪生公司推出了一款以金属材料制成的音箱,其外观趋于简约,但质感更加出色。
这一时期的音箱形状大多是方形或长方形,整体感觉还显得比较沉重和笨重。
随着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音箱的造型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
20世纪50年代,音箱的外观设计开始更加注重细节和造型感。
这一时期的音箱表面涂有鲜艳的颜色,造型也更加流线型,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尚和动感。
到了20世纪60年代,音箱的外观设计进一步突破。
德国的发绿音响公司设计了一款以不锈钢为材料的全金属音箱,简约而富有现代感。
这款音箱的外形设计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成为了设计的经典之作。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音箱的造型设计出现了更大的革新。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非传统形状的音箱,如原始人类的头骨形状、动物形状等。
同时,音箱的颜色也更加丰富多彩,从传统的黑色和白色延伸到红色、蓝色等多种颜色。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立体感和抽象感的音箱设计,进一步拓宽了音箱造型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音箱的外观设计也变得更加先进和复杂。
21世纪以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一些设计师开始尝试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更加个性化和独特的音箱。
这些音箱无论是造型还是功能,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总之,音箱的造型设计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实用到个性化的过程。
随着科技和工艺的不断改进,音箱的外观设计必将继续推陈出新,为我们带来更加美观与实用的音箱。
先锋音响发展历程

先锋音响发展历程
先锋音响(Pioneer)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音响制造公司,成立于1938年。
下面将介绍先锋音响的发展历程。
1947年,先锋音响开始生产汽车收音机,并成为日本第一个开始批量生产汽车收音机的公司。
这标志着先锋音响进军汽车音响市场的第一步。
1961年,先锋音响在日本推出了第一款立体声音响系统。
这款系统采用了独特的3声道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真实的音乐体验。
1975年,先锋音响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化的随身音乐播放器-先锋蓝宝石。
这款播放器采用了新颖的磁带技术,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欣赏音乐。
1982年,先锋音响在全球率先推出了CD播放器。
这款播放器引领了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并为后来的CD技术发展铺平了道路。
1990年代,先锋音响进一步探索音响界的新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包括DVD播放器、家庭影院系统等。
这些产品在家庭娱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2000年以后,先锋音响继续致力于创新和技术发展。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音响产品,如高保真音响、无线音箱等,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音乐需求。
今天,先锋音响已成为世界上知名的音响品牌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们始终秉承创新的精神,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音乐体验。
音响发展历程

音响发展历程
音响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声音可以通过电声技术来传输和放大。
以下是音响发展历程的一些关键时刻:
1. 真空管时代:20世纪早期,真空管成为首个被用于放大声音的技术。
这些管子利用电子流来放大音频信号,并且能够在电子设备中产生音频波形。
2. 磁带录音机:1935年,AEG公司首次引入了磁带录音机,这是一项重要的发明。
磁带以其较高的音频质量和可擦除的特性而受到欢迎。
3. 立体声技术:20世纪50年代,立体声技术开始普及。
立体声通过使用多个音箱和多个声道来增强音频体验,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更真实的音乐环境。
4. 液晶显示屏:20世纪80年代,液晶显示屏广泛应用于音响设备中。
这种屏幕可以显示音频信息、歌曲标题和设置选项,提供更方便和直观的操作方式。
5. 数字音频技术:20世纪80年代,数字音频技术开始出现。
数字音频通过将声音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并进行处理,确保更准确和无损的音频传输和重现。
6. 蓝牙技术:21世纪初,蓝牙技术引入到音响设备中。
蓝牙技术使得音频无线传输成为可能,消除了传统耳机和音箱与播
放源之间的有线连接。
7. 智能音箱:近年来,智能音箱逐渐受到关注。
这些设备集成了语音助手和智能家居控制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音乐播放、查询信息等。
总之,音响发展经历了从真空管、磁带录音机、立体声技术到液晶显示屏、数字音频技术、蓝牙技术和智能音箱的演进。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音响设备变得更加方便、多样化和高品质。
音响行业:音响设备操作与声音处理技术课程培训ppt

随着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音乐体验的需 求不断增加,音响设备的应用场景也 会越来越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02
音响设备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音响设备基本组成与功能
音频信号源
包括CD、DVD、MP3 等音频播放设备,用于
产生音频信号。
功率放大器
将音频信号放大,驱动 音箱发声。
音箱
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音 频信号转换为声音,传
课程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设计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员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互动研讨
鼓励学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和技巧,促进共同 进步。
课程评估标准与考核方式说明
课程评估标准 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学员对音响设备和声音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技能熟练度:评估学员对音响设备操作和声音处理技术的熟练程度;
音响行业定义与分类
音响行业定义
音响行业是指从事音响设备的设 计、制造、销售、租赁以及维修 等环节的综合性产业。
音响设备分类
音响设备包括电唱机、录音座、 调音台、功放器、音箱等,其中 电唱机、录音座和调音台是音响 行业的核心产品。
音响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音响行业发展历程
音响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技术到 数字技术的转变,目前正处在数字化 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购买前试听设备的音质、音 量和音准等方面的表现。
音响设备操作技巧与维护保养
01
02
03
正确连接
确保音响设备正确连接, 避免信号干扰和失真。
调节技巧
掌握均衡器、效果器等设 备的调节技巧,获得最佳 音质效果。
维护保养
定期清洁音响设备,保持 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先锋音响发展历程

先锋音响发展历程先锋音响是一个著名的音响品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技术实力。
它从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音响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高品质、高性能的音响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先锋音响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38年,当时在日本东京,先锋电气株式会社成立,该公司最初是以制造收音机为主要业务的。
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改变,先锋电气开始进军音响领域,成为日本最早从事音响制造的企业之一。
20世纪60年代,随着音乐产业的繁荣和发达,先锋电气开始专注于高保真音响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它率先引进了日本第一台立体声音响设备,极大地提高了音乐的真实感和听觉效果。
70年代初,先锋电气推出了全球第一台电子唱片机,采用了新颖的直接驱动技术,大大提升了唱片的音质和音准度。
这项技术的成功,奠定了先锋音响在唱片机领域的领先地位。
80年代,先锋电气开始积极研发和推广数字音频技术,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率先推出了第一台CD播放器和LD唱片机,将数字音频技术应用于音乐播放设备,引起了广泛关注。
90年代至今,随着家庭影音市场的迅速发展,先锋电气不断推出新的音响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它推出了家庭影院系统、多媒体音箱、汽车音响等多款产品,使得先锋音响成为一个全方位的音响品牌。
除了产品创新,先锋音响也在音响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
它研发出了3D立体声技术、DSP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和自适应音质控制技术等,不断提高音质和音效的表现力。
在全球市场上,先锋音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它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设有销售和服务机构,产品销售遍及全球。
先锋音响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创新的技术,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未来,先锋音响将继续秉承“Sound.Vision.Soul(音.视.魂)”的品牌理念,致力于全球范围内的音响技术创新和高品质产品的推出。
它将不断挑战自我,开拓新的市场,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音乐和影音体验。
音响造型的发展历程

音响造型的发展历程
音响造型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音响设备
主要以灵活的、可拆卸的组件形式存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音响设备的外观逐渐变得更加精致和高科技。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音响设备通常以木制箱体为主,外观简洁朴实。
这个时期的音响设备主要功能是放大和扩声,外形设计相对简单,没有太多的装饰和多余的线条。
到了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音响设备的外观开始逐渐变
得更加复杂和精致。
这个时期的音响设备采用了金属外壳,并加入了更多的装饰元素和线条,使其外观更加时尚和高端。
到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音响设备的外观设计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卖点。
音响设备的外观开始追求时尚和个性化,采用了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塑料、金属、橡胶等。
同时,音响设备的外形也开始变得更加流线型和曲线美,注重整体的视觉效果。
进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音响设备的外观设计也开始融入了更多的智能化元素。
音响设备不仅具有卓越的音质,还开始具备了蓝牙、Wi-Fi、触控屏
等功能,外观也变得更加简洁、科技感强。
到了21世纪,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音响设备的外观设
计更加注重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音响设备开始采用更多的无线设计,如无线充电、无线连接等。
同时,音响设备外观的个性
化和定制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外观设计。
总的来说,音响造型的发展经历了从简约朴实到精致复杂再到功能多样,并注重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的历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音响设备的外观设计也将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至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
四、场效应管音响
1.设计特点
场效应晶体管在音响数字化的今天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应用于音响领域的场效应管包括结型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而后者又分为LDMOS、VMOS及近年出现的U H C、IGBT等,并且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其优点有:①高输入阻抗容易驱动,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小;②输入结电容小(反馈电容),输出端负载的变化对输入端影响小;③电源利用率高;④驱动负载能力强;⑤布局走线合理,整机稳定性高,信噪比佳,音乐细节有很好表现;⑥场效应管更好的热稳定性,抗辐射性和较低噪声;⑦转换速率较高,高频特性好;⑧场效应管的失真多为偶次谐波失真,听感好;⑨高中低频能量分配适当,声音有密度感,低频潜得较深,音场较稳,透明感适中,层次感、解析力和定位感均有较好表现,具有良好的声场空间描绘能力;⑩失真度低于晶体管,比胆管大一些。
音响设计草图
音响问卷调查表
请您在所选项上打上对号(√)。
1.请选择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段是:
A.70后B.80后C.90后
3.您的专业是:
A.电子类B.计算机类C.艺术类D.其他
4.当您购买音响时,最主要是考虑哪一方面的问题:
A.品牌B.价格C.性能D.造型E.其他
5.您喜欢购买的音响是哪种风格:
五、数字音响
音响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各有其特点。预计音响技术今后的发展主流为数字音响技术。
产品概念:数码音响一般是指目前市场上采用数码影音功放,高清数码屏显示的音响,部分产品支持读取SD、TF等等这些内存处理器,数码音响以其时尚小巧、便携的特性,满足日常娱乐享受,让你感受到分享的喜悦。
(1)晶体管的音色甜美耐听
当研究人员把设计加工精良的输出变压器应用到晶体管功放中去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这就是使用普通晶体管作放大元器件的功放,产生了甜美耐听的音色:而且保留了晶体管功放省电、耐用、效率高的特点。
(2)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功率储备更大
晶体管功放由于没有变压器这一软化失真的关口,因此晶体管功放在与电子管功放的失真度相同时,重播音色的劣化要明显得多,所以晶体管功放的功率储备相对要比电子管功放大得多,也会造成一些效率不高的假象。
从大量地科学研究以及在音频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可以得出电子管功放不是甜在电子管本身上,而是甜在了输出变压器铁芯上、甜在了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上这样一个基本道理。
(2) 电子管功放的效率高、功率储备大
这是有关电子管功放的一个误区。
电子管功放由于使用了输出变压器,在铁芯磁滞的作用下,电子管功放的失真是软失真,是一种不易察觉,但检测得出的失真。所以电子管功放的功率储备做得都比较小,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
其实不论是电子管功放还是晶体管功放,它们真正的效率只取决于它们自身能耗与输出功率之比。在耗电一样的情况下,谁的输出功率大,谁的效率就高。
三、集成电路音响
1.设计特点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音响集成电路种类繁多,按本身的电路功能分有,高、中频放大集成电路、功放集成电路、低噪前置放大集成电路、立体声解码集成电路、单片收音机、收录机集成电路,驱动集成电路及特殊功能集成电路。音响集成电路对减小电路的体积、提高电路的性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高、中频集成放大器的体积就很小,且具有电路紧凑、自动增益高、控制特性好、失真度小等特点。单片机集成电路已成为世界上流行的一种单片音响集成电路,用单片收音机集成电路和单片录音机集成电路装配的整机,不光使整机的性能得到了提高,而且成本低,装调方便。音响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采用数字技术传输和处理信号,将会使音响系统的各项电声指标不断提高。比如,脉冲码调制录音机和CD 唱机能使信噪比和立体声分离度一切变好,失真度可减到最小。
(3) 电子管功放的匹配特性好
这是关于电子管功放的又一个误区。
有不少人在看了电子管功放的输出端子后,就感叹说电子管功放的输出匹配分的多细,常有4Ω、6Ω和8Ω多组输出端子。其实对于这种感叹的理解正好相反。电子管功放之所以设立多组输出,恰恰说明只用一组输出不能适应多种阻抗的音箱。
二、晶体管音响
1.设计特点Biblioteka 一、电子管音响1.设计特点
(1) 电子管的音色温暖、甜美
为什么输出变压器能使电子管功放的重播音色变甜、变暖,其原因主要有:①由于变压器铁芯的磁滞作用,导致了电子管功放的瞬态特性有所下降,使得有些细微的、爆发特性很强的、并不十分谐和的细节被吃掉了,得不到充分地反映。所以电子管功放在重播某些原本细节过于丰富而又稍欠甜美的录音制品时,起到了甜化、美化的作用。但在播放原本就有些偏甜、偏暖的音乐制品时,就会有些发肉、发慢。②是由于输出变压器的频响特性引起的。在普通的晶体管功放中,由于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制约,所以它们的频响在20Hz~20kHz的范围内,基本上可以作到平直。高档的晶体管功放的频响已可作到从直流到1MHz的范围。
A.欧式B.中国风C.现代D.其他
6.您觉得现在的音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A.造型简单B.功能单一C.价格昂贵D.音质差
7.对于音响的外观,您更喜欢什么类型:
A.传统的方格型B.时尚的造型独特的. C.都可以
8.对于音响的材质,您更喜欢什么类型:
A.木制B.金属C.塑料
9.如果音响还需要添加一些功能,您觉得应该是什么?
A.视频效果B.字幕效果C.其他D.不需要改进
对于音响的改良设计,您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是建议?
——————————————————————————
请您把问卷回答完毕后返还给发卷人。感谢您的合作,谢谢!
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使广大音响爱好者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音响天地。
在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音响技术中的新成员--集成电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被音响界所认识。
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现今的许多放大器中都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