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一轮复习25页PPT

合集下载

第一轮复习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轮复习3.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①

③ 血浆中的水的直接和最终来源有哪些? 血浆中的水的直接和最终来源有哪些?
消化道 水

血浆
淋巴 循环
毛细血管壁
组织液 CO 、代谢废物 细胞内液
2
O2、营养物质
淋巴
毛细淋巴管壁
吊针、打屁股针时, 吊针、打屁股针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 经过的一般途径分别是: 、 经过的一般途径分别是: C、D A.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病变细胞 血浆→组织液 淋巴→病变细胞 血浆 组织液→淋巴 B.淋巴 血浆 组织液 血浆 病变细胞 淋巴→血浆 组织液→血浆 淋巴 血浆→组织液 血浆→病变细胞 C.血浆 组织液 病变细胞 血浆→组织液 血浆 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 血浆 组织液 病变细胞 组织液→血浆 组织液→病变细胞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一般为5~10% 输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也与生理盐水的浓度一样吗 输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也与生理盐水的浓度一样吗? 一般为 也与生理盐水的浓度一样
1mol/L的氯化钠和 的氯化钠和1mol/L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大小比较如何? 的葡萄糖溶液, 的氯化钠和 的葡萄糖溶液 渗透压大小比较如何? 1mol的氯化钠渗透压大于1mol的葡萄糖溶液 1mol的氯化钠渗透压大于1mol的葡萄糖溶液 的氯化钠渗透压大于1mol
1、渗透压: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组织液呢? 血浆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组织液呢?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无机盐 组织液主要与无机盐 无机盐(Na 组织液主要与无机盐(Na+和Cl-)有关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为什么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0.9% 凡是与血浆正常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凡是与血浆正常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盐水 等渗溶液 盐水 高渗溶液?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低渗溶液?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课件(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_血__浆___ _淋__巴__液__、__血__浆__
3.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成分
蛋白质 无机盐
营养物质(如葡萄糖) 代谢废物
(2)①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 成分的含量与血浆的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 。 ②本质: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 盐溶液 。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溶液渗透压指溶液中 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有关。细胞外液渗透 压的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3.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渗透压 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 温度 和 pH 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 血糖浓度 和 氧气含量 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稳态概念的发展 分裂和分化
结构与功能
教材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10“思考·讨论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 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 小 , 内环境 中 的水将较多地通过 渗透 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膨胀, 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的功能紊乱。因此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 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 些 电解质(或无机盐) 。
①内环境中的成分
归纳 总结
②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归纳 总结
(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①组织水肿 组织水肿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浓度 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 的水肿现象。
归纳 总结
②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
归纳 总结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拓展 提升科学思维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课件
4
5
不同细胞所处内环境归纳
内环境作用: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 媒介。
6
1.O2的进入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参与。首 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 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系统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 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
B.CO2能够刺激呼吸中枢,内环境中CO2浓度越高越有利于 人体代谢
C.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氧化分解,血糖浓度 升高具有促进代谢的作用
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内环境的温度越高,酶的催化作 用越强,代谢越快。
13
解析:内环境是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当内环境的渗 透压和细胞渗透压一致时细胞能够保持正常的形态,维持正常 的生理功能;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将导致细胞过度吸水甚至涨破, 而使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不能维持;当内环境渗透压过高时, 细胞因大量失水而萎缩,正常形态和功能不能维持,所以说内 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必要 条件,A正确。 CO2能够刺激呼吸中枢,但内环境中CO2浓度过高时会影响细 胞内CO2向内环境的扩散,在细胞内抑制细胞呼吸过程,故不 利于人体代谢,B错误; 血糖浓度过高,导致高血糖或糖尿病等疾病发生,不能进行正 常代谢,C错误; 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发 挥催化功能,而并非温度越高催化作用越强,D错误。 答案:A
解析:淋巴管阻塞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不能正常渗入淋巴 管,使组织液浓度升高,易引起水肿;血钙增多容易引起 肌无力,血钙过少容易引起抽搐;过敏反应是由再次接触 同种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 的大量丢失,蛋白质不会丢失。
12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共26张PPT)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共26张PPT)

,对
D.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3解)析直】1接.细参胞与外内液环包境括的血系浆统、有淋四巴个、;组织液,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2)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作用;
②表示用2.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考点七 五
1.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所以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是37℃左右。
考点三
1.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高等动物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具体情 况如下:
细胞生活的环境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中的渗透压主要与
细胞 外液 理化 特性
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酸碱度:血浆pH为7.35~7.45(血浆中与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温度: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与汗腺等活动有
关)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 的媒介
2.
内环境的概念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来的。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
延,都是专用名词。需要注意的是:(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

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八单元 第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八单元 第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点 2
对内环境理化性质及其内环境稳 态的理解
4.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
系。X、Y、Z 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 Y 中渗透压会升高
B.X 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 Z 进入 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 X 的 pH 降低
D.X、Y、Z 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解析:血液流经肝脏组织细胞时,组织细胞会消耗部分氧气, 导致 a 处的氧气含量高于 b、c 处,A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细胞内液、淋巴、组织液和血浆,通过调节 可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淋巴、组织液和血浆能保 持动态平衡,B 正确;①中的有些物质不能进入②和③,如① 中某些用于生命活动的酶,C 正确;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 胞的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从而维持细胞正常 的形态,D 正确。 答案:A
考点 1 内环境及稳态的调节
[基础梳理] 1.体液的组成
自学教材 把握命题来源
2.内环境的概念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用示意图表示内环境 3 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3.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课件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细胞正常生活的液体环境
几种组织水肿的原因----渗透压失衡
组织细胞破裂
血浆PH的调节分析——
食物 消化系统 (碱性NaCO3)
正常 机体
剧烈运动
PH升高
NaCO3
PH降低
NaHCO3
NaHCO3
1.判断哪些地方属于内环境? 消化道,肺泡,细胞质,呼吸道,肾小管内液,肾小球 内液,输卵管
2.判断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蛋白质纤维,纤维蛋白原,呼吸 酶,蛋白质水解酶,体液中的溶菌酶,神经递质,糖原, 激素,抗体,载体蛋白,淋巴因子
3.判断哪些反应在内环境? 细胞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ATP水解供能,DNA复 制,消化过程,抗体与抗原结合,突触间隙,乳酸与碳 酸钠反应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
酸进入血液后,不会使血液pH改变因为
使
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 蛋白 酸质
②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糖尿病 严重腹泻 感冒发烧 高原反应 组织水肿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流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血氧过低,体内缺氧 血浆渗透压降低或组织液渗透压过高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内环境的稳态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内环境的稳态课件

4、探6.究结生果物: 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4)实验结果:
自来水组
缓冲液组
肝匀浆组
(5)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组织匀浆的性质类似于_缓__冲__液__而不同于_自__来__水___, 这说明_生__物__材__料__内__含__有__缓__冲__物__质__,能够__维__持__p_H_的__相__对_稳__定____。
考法1 围绕内环境稳态及其发展,考查生命观念
2 . (不定项)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
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
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及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等保持
总之,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 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3、稳态概念的发展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01
4、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实验原理 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42-/H2PO4-)能 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 更类似于缓冲液。
考法3 围绕血浆pH调节的原理,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6.(2022·十堰期末)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能维持在7.35~7.45,与其
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人体血
浆pH的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
A.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均可产生CO2 B.CO2可参与体液调节,当血浆中CO2 浓度过高时,人体会通过调节改变呼吸频率 C.当饮食中摄入的有机酸或代谢产生的乳酸较多时,人体血浆pH会明 显低于正常值 D.饮食中摄入的Na2CO3过多时,人体会通过泌尿系统直接以尿液的形式 将其排出

内环境的稳态ppt课件

内环境的稳态ppt课件

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
× (1)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
(2)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
√ 稳定。( ) × (3)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 × (4)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讨论1: 为什么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从而可以反
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问题探讨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①内环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稳态表 现为一种动态平衡; ②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巩固练习
2、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 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 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C. 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 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自变量: 酸性、碱性物质 HCl/NaOH 溶液(0.1mol/L)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 发生肾功能衰竭时,病人的水和 无机盐等的代谢会紊乱,可出现 全身水肿,尿素氮升高、呕吐等 一系列症状,即尿毒症,严重时 会导致死亡。
思考: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外因)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内因)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问题探讨
北京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 节一轮复习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25ຫໍສະໝຸ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