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拒绝技巧的案例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德合资兴建拜尔——上海齿科谈判1、试分析在该谈判的各阶段中双方各使用了哪些策略?(1)开局阶段德方:先发制人策略,力图抢占谈判优势。
一开场,他们就充分借助自己的优势,企图压制对方,使自己处于优势。
中方:以退为进、出其不意策略。
在对方的强势进攻之下,沉着应对,扬己所长,避己所短。
并发挥主场谈判优势,以我国行政管辖和法律制约为强有力的筹码,有力的打击了德方咄咄逼人的开场进攻。
(2)中局阶段德方:在合资企业的名称问题上,德方依然是想凭借自己的优势条件来命名,从而突出自己。
而后,在出口问题上,德方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想独占出口。
遭到中方拒绝后,提出休会,企图以强硬态度迫使对方妥协。
中方:在合资企业的名称问题上,中方依旧是依据法律规定,驳回了对方的无理要求。
在谈判遭遇僵局,休会阶段,由于中方谈判之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因而能准确判断出对方终止谈判只不过是个手段,故而保持淡定。
后来在对方沉不住气,防线开始被打破之际,顺势提出我方建议和要求,并做出了适当的妥协。
(3)终局阶段德方:以退为进,同意削除解散条款,但有从另一方面提出更苛刻的条款。
中方:以退为进,适当的做出让步,并从另一方面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使得对方同意。
2、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资料,请分析双方如何取得谈判的成功?首先,在谈判的前期都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
在这一方面上,双方都做得很好。
其次,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必须坚守自己的最后底线,该让步的可以适当退让,当不能退让的还是要坚守的,但得给对方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努力说服对方。
最后,在一些不太重要的问题上可以适当做出妥协,力求谈判能在融洽的环境中进行。
总的来说,就是谈判的双方都要带着诚意来,满意而归。
尽量在双方的谈判中寻找共同的利益点,做到共赢。
据理力争中日汽车索赔谈判1、在以上案例中双方代表都采取了哪些谈判策略和技巧?开局:中方在开始就标的问题采取了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的策略,不容许对方躲避问题。
谈判中答的技巧案例

谈判中答的技巧案例
情境:在工作场合进行薪资谈判。
技巧一:利用定量数据支持自己的要求
A:我希望能够在薪资方面有所提升。
B:为什么你认为你应该得到提升呢?
A:我在过去的一年里,完成了X个项目,使公司获得了Y万元的收益。
我相信我的贡献对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希望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技巧二:掌握信息优势
A:我了解到,同行业的一些公司给予类似岗位的员工的薪资已经超过了目前我的薪资水平。
B:哪些公司?你能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吗?
A:我了解到ABC公司、DEF公司以及GHI公司都给予类似岗位的员工更高的薪资待遇。
案例二:
情境:商务谈判中,对方提出的条件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技巧一:提出反问引发对方思考
A:我们希望在合作协议中加入A条款,这对我们的利益非常重要。
B:为什么你们认为这是必要的呢?
A:由于我们的行业特点,我们需要确保在合作中有一定的控制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利益。
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对方不同意这一条款吗?
技巧二:寻找共同利益点
A:我理解对方的顾虑,但是如果我们能达成合作,双方都会受益。
这个条件对于我们的发展非常重要,对方是否能考虑一下我们的要求呢?
这些是谈判中常用的答复技巧案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
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
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
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
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未物尽其用。
这说明,他们在事先并未做好沟通,也就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
没有事先申明价值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
如果我们试想,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个方案和情况出现。
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遵循上述情形,两个孩子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到果肉去喝汁,另一个拿皮去做烤蛋糕。
然而,也可能经过沟通后是另外的情况,恰恰有一个孩子即想要皮做蛋糕,又想喝橙子汁。
这时,如何能创造价值就非常重要了。
结果,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提议可以将其他的问题拿出来一块谈。
他说:“如果把这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
其实,他的牙齿被蛀得一塌糊涂,父母上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
另一个孩子想了一想,很快就答应了。
他刚刚从父母那儿要了五块钱,准备买糖还债。
这次他可以用这五块钱去打游戏,才不在乎这酸溜溜的橙子汁呢。
两个孩子的谈判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沟通,创造价值的过程。
双方都在寻求对自己最大利益的方案的同时,也满足对方的最大利益的需要。
商务谈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样。
好的谈判者并不是一味固守立场,追求寸步不让,而是要与对方充分交流,从双方的最大利益出发,创造各种解决方案,用相对较小的让步来换得最大的利益,而对方也是遵循相同的原则来取得交换条件。
在满足双方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如果还存在达成协议的障碍,那么就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着想,帮助扫清达成协议的一切障碍。
现实生活中的谈判案例(9篇)

现实生活中的谈判案例(9篇)简短谈判案例篇一每个人都需要和别人沟通,每个人也都想和别人沟通。
因为沟通能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
可是,人们常常认为沟通单单只是两个人的交谈,这是错误的看法。
其实,沟通是一次心灵的融合,是一场真诚的对白,是寻找挚友的基础,是确立信心的关键,是走向光明的阶梯,是走出黑暗的灯光。
在沟通中,我们可以发现彼此的长处和不足。
当你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你是那么的无知,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的幼稚。
只有通过沟通,你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真正地打开心扉去感受生活的一切。
同时,沟通也会帮助我们从失落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沟通不仅仅局限于朋友之间,同学之间、老师之间、家长同孩子之间,凡是你觉得对你自己的成长有益的人,都可以和他们进行沟通。
沟通的时候,一定要与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人去沟通。
有些人会给你指出阳关大道,但也有些人会引导你走向犯罪。
因此,选好沟通对象将决定你能否通过沟通而获得有益的收获。
我和我的同桌就属于前者,我们经常在一起交谈,一起讨论一些关于学习的问题,谈论我们两人心中的烦恼和遇到的快乐。
在交谈中坦诚相对,自由地畅谈心中的理想,这样的交谈不是很好吗?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沟通。
每个人都需要沟通,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的关心。
而只有真正有意义的沟通才能交到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才能找到学习和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因此,让我们学会真诚沟通吧!简短谈判案例篇二江苏某工厂、贵州某工厂、东北某工厂、北京某工厂要引进环形灯生产技术,各家的产量不尽相同,北京某进出口公司是其中某一工厂的代理。
知道其它三家的计划后,主动联合这三家,在北京开会,建议联合对外,统—谈判,这三家觉得有意义,同意联合。
该公司代表将四家召在一起做谈判准备。
根据市场调查,日本有两家环形灯生产厂,欧洲有—家,有的曾来过中国。
有的还与其中工厂做过技术交流。
进出口公司组织与外商谈了第一轮后,谈判就中止了。
外商主动找具熟悉的工厂直接谈判,工厂感到高兴,更直接,而且,外商对工厂谈判的条件比公司谈时灵活,更优惠。
成功的谈判案例6篇

成功的谈判案例6篇成功的谈判案例 (1) 要使用“白脸”和“黑脸”的战术,就需要有两名谈判者,两名谈判者不可以一同出席第一回合的谈判。
两人一块儿出席的话,若是其中一人留给对方不良印象的话,必然会影响其对另一人的观感,这对第二回合的谈判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第一位出现谈判者唱的就是“黑脸”,他的责任,在激起对方“这个人不好惹”、“碰到这种谈判的对手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的反应。
而第二位谈判者唱的是“白脸”,也就是扮演“和平天使”的角色,使对方产生“总算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就这样,二者交替出现,轮番上阵,直到谈判达到目的为止。
“白脸”与“黑脸”战术的功效是源自第一位谈判者与第二谈判者的“联线作业”上。
第二位谈判者就是要利用对方对第一位谈判者所产生的不良印象,继续其“承前启后”的工作。
第一位谈判的“表演”若未成功,第二位谈判者自然也就没戏可唱了。
成功的谈判案例 (2) 银行行长谈判谈判是买卖双方的一种活动,是买方和卖方斗智斗勇的一个过程,是双方知识与谋略的较量。
目前为止,我参加大谈判的次数不多,不过,这两天一场真实的谈判终于完成,仅以此文与文友分享,并希望能与各位文友一起进步。
简单介绍一下,本月1日,一家银行将我楼下四个门市租下做为分行,要占用我的二楼户外约10平方米的面积做招牌,根据我查阅的法律知识,中国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民事通则,物权法中的规定我对二楼户外有绝对的使用权利,所有的法律对我有利。
因此,我就有偿使用我二楼户外面积的一场谈判准备开始了,庆幸的是,对此,我的对手银行毫不知情。
我从12号开始做必要准备,首先要了解对方,经过四天不动声色的资料收集,我得到以下有效信息1、银行租期是20xx年,租金是每个门市15万元/年。
2、银行的广告高度是1。
8米,LED广告是0。
3米,广告位总高度是2。
1米,长10米,将占用我的位置约高1米,长10米。
面积约10平方米。
3、该银行招牌都有标准,一般情况下不会缩小尺寸。
谈判案例剧本通用10篇

谈判案例剧本通用10篇简短谈判案例篇一江苏某工厂、贵州某工厂、东北某工厂、北京某工厂要引进环形灯生产技术,各家的产量不尽相同,北京某进出口公司是其中某一工厂的代理。
知道其它三家的计划后,主动联合这三家,在北京开会,建议联合对外,统—谈判,这三家觉得有意义,同意联合。
该公司代表将四家召在一起做谈判准备。
根据市场调查,日本有两家环形灯生产厂,欧洲有—家,有的曾来过中国。
有的还与其中工厂做过技术交流。
进出口公司组织与外商谈了第一轮后,谈判就中止了。
外商主动找具熟悉的工厂直接谈判,工厂感到高兴,更直接,而且,外商对工厂谈判的条件比公司谈时灵活,更优惠。
有的工厂一看联合在起,自己好处不多,于是提出退伙,有的外商故意不报统一的价格,也与自己欲成交的工厂直接联系,请工厂代表吃饭,单独安排见面等,工厂认为这对自己有好处。
来者不拒。
进出口公司的代表知道后劝说工厂,工厂不听。
于是最终这四家各自为阵,联合对外谈判也宣告失败。
著名的谈判案例篇二Communi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especially in modern society. Since we get along with other people in every field, we must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effectively.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planned carefully. First, speak slowly and briefly in order to make ourselves understood completely. Second, express ourselves in all sincerity and with warmth. Third, concentrate on what the speaker says and appreciate his point of view. Moreover, we should give positive feedback by nodding or smiling while listening. Fourth, place ourselves in the place of others.As far as I'm concerned, I communicate with other people in a positive way whether I'm in a merry mood or not. And I often expressmy own opinion genuinely and sincerely.谈判案例简短篇三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沟通,无论是朋友之间,亲人之间还是师生之间。
生活中谈判案例分析6篇

生活中谈判案例分析6篇生活中谈判案例分析 (1) 懂得反悔之道,是一个人通权达变,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开端。
如果反悔对人对己都没什么坏处,而对于成功合作,玉成好事有促进之益,为何要执迷于愚忠之谬呢?在销售中,更是如此,反悔成了一种赌博,只有当买主对你软磨硬泡的时候使用。
你给客户的最终报价已是你的底线了,可买主还在对你软磨硬泡要求再降两个点。
第二天你的上司带着你来到买主的办公室,对买主讲:“非常对不起,我们的销售员没有经验,先前的报价算错了,由于指定时间段费用没有记入,正常的报价应当还要提高3个点。
”买主暴跳如雷,大骂你们不讲信誉,不过最终生意还是成了,以先前的最终报价成交。
提高3个点当然是不可能的,但买主也不再提降两个点了。
反悔策略讲求“毁诺”要有礼有节。
“我保证”是语言中最危险的句子之一,所以在交易中许诺时就应该八成把握只说五成,而不应把话说绝说满,免得忽生变故时没有回旋余地。
至于不能兑现的请求有时也可答应下来,但也应许诺巧妙,缓兵有术,更不应经常以拖延去反悔。
生活中谈判案例分析 (2) 当无法满足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时,可以在轻松诙谐的话语中设一个否定问句,或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让对方听出弦外之音,这样既避免了对方的难堪,又转移了对方被拒绝的不快。
请看下面几个例子:某公司谈判代表故作轻松地说:“如果贵方坚持这个进价,请为我们准备过冬的衣服和食物!”某洗发水公司的产品经理,在抽检中发现有分量不足的产品,对方趁机以此为筹码,不依不饶地讨价还价,该公司代表微笑着娓娓道来:“美国一专门为空降部队伞兵生产降落伞的军工厂,产品不合格率为万分之一,也就意味着一万名士兵将有一个在降落伞质量缺陷上牺牲,这是军方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
他们在抽检产品时,让军工厂主要负责人亲自跳伞。
据说从那以后,合格率为百分之百。
如果你们提货后能将那瓶分量不足的洗发水赠送给我,我将与公司负责人一同分享,这可是我公司成立8年以来首次碰到使用免费洗发水的好机会哟。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6篇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6篇商务谈判经典案例 (1) 我国某冶金公司要向美国购买一套先进的组合炉,派一高级工程师与美商谈判,为了不负使命,这位高工作了充分地准备工作,他查找了大量有关冶炼组合炉的资料,花了很大的精力对国际市场上组合炉的行情及美国这家公司的历史和现状、经营情况等了解的一清二楚。
谈判开始,美商一开口要价150万美元。
中方工程师列举各国成交价格,使美商目瞪口呆,终于以80万美元达成协议。
当谈判购买冶炼自动设备时,美商报价230万美元,经过讨价还价压到130万美元,中方仍然不同意,坚持出价100万美元。
美商表示不愿继续谈下去了,把合同往中方工程师面前一扔,说:“我们已经作了这么大的让步,贵公司仍不能合作,看来你们没有诚意,这笔生意就算了,明天我们回国了”,中方工程师闻言轻轻一笑,把手一伸,做了一个优雅的请的动作。
美商真的走了,冶金公司的其他人有些着急,甚至埋怨工程师不该抠得这么紧。
工程师说:“放心吧,他们会回来的。
同样的设备,去年他们卖给法国只有95万卖元,国际市场上这种设备的价格100万美元是正常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星期后美方又回来继续谈判了。
工程师象美商点明了他们与法国的成交价格,美商又愣住了,没有想到眼前这位中国商人如此精明,于是不敢再报虚价,只得说:“现在物价上涨的利害,比不了去年。
”工程师说:“每年物价上涨指数没有超过6%。
余年时间,你们算算,该涨多少?”美商被问得哑口无言,在事实面前,不得不让步,最终以101万美元达成了这笔交易.问:分析中方在谈判中取得成功的塬因及美方处于不利地位的塬因?案例分析对于这个案例,明显的可以看出,中方工程师对于谈判技巧的运用更为恰当准确,赢得有利于己方利益的谈判结果也是一种必然,下面我分别从中美各方谈判人员的表现来进行分析:首先,从美方来看。
可以说存在以下这么几个问题,或者是其谈判败笔所在。
1. 收集、整理对方信息上没有做到准确,详尽,全面。
从文中来看,重要的塬因可能是:没有认清谈判对象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项拒绝技巧的案例1、案例一:在一次中国关于某种农业加工机械的贸易谈判中,中方主谈面对日本代表高得出奇的报价,巧妙地采用了问题法来加以拒绝。
中方主谈一共提出了四个问题:①不知贵国生产此类产品的公司一共有几家?②不知贵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于贵国某某脾的依据是什么?③不知世界上生产此类产品的公司一共有几家?④不知贵公司的产品价格高于某某牌(世界名牌)的依据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使日方代表非常吃惊。
他们不便回答也无法回答。
他们明白自己报的价格高得过分了。
所以,设法自找台阶,把价格大幅度地降了下来。
分析:所谓问题法,就是面对对方的过分要求,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这一连串的问题足以使对方明白你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欺骗的笨蛋。
所以运用问题法来对付上述这种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对方死活而提出过分要求的谈判对手,确实是一副灵丹妙药。
2、案例二:上海某合资针织企业的产品销路非常好。
有人拿了某领导的批条来找销售经理,要以低于批发的价格购买一大批。
销售经理看日近中午,灵机一动,先把来人让进饭厅,招待吃饭,并对来人说:“你要的东西数量大,批价低,已经超出我的权限。
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我马上全力去办。
你先吃饭。
”饭后,他又对持条人说:“你的条子,要我们总经理批。
可总经理刚到北京开会去了。
你是否先回去,过两天再打电话来问问。
”这家伙碰了个软钉子,发不出火,只好怏怏而返。
过了两天,此人打电话去问。
销售经理告诉说,他向总经理汇报过了。
总经理答复:这种大事要开董事会研究。
他安慰持条人说他会尽力向董事会争取的,要持条人过两个星期再打电话问情况。
持条人一听这么麻烦,心里早就凉了半截。
他明白要董事会里那些外国人点头同意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再也不打电话问结果了。
销售经理巧妙地把对方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总经理身上,再转移到外国董事身上,叫他有气也无处发。
分析:现代企业不是孤立的,它们的生存与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谈判中也好,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也好,有时会碰到一些无法满足的要求。
面对对方或者来头很大;或者过去曾经有恩于你;或者是你非常要好的朋友、来往密切的亲戚,如果你简单地拒绝,那么很可能你的企业会遭到报复性打击,或者背上忘恩负义的恶名。
对付这类对象,最好的办法是用借口法来拒绝他们。
3.案例三:有一个时期,市场上钢材特别紧张。
有个专门经营成批钢材的公司生意非常兴隆。
一天,公司经理的好朋友来找他,说急需一吨钢材,而且希望价格特别优惠,要求比市场上的批发价还低百分之十。
公司经理因为过去的亲密友谊,实在无法毫不留情地加以拒绝,所以就巧妙地用补偿法来对付这位朋友。
他对朋友说,本公司经营钢材是以千吨为单位的,无法拆开一吨来给他。
不过,总不能让老朋友白跑一趟。
所以他提议这位朋友去找一个专门经营小额钢材的公司。
这家小公司和他们有业务往来。
他可以给这家小公司打招呼,以最优惠的价格(毫无疑问,这一“最优惠”的含义是模糊语言。
因为再优惠,也不会比市场批发价低百分之十)卖给他一吨。
这位朋友虽然遭到了拒绝,但因为得到了“补偿”。
所以拿着他写的条子,高高兴兴地去找那家小公司,最后以批发价买了一吨钢材。
分析:所谓补偿法,顾名思义是在拒绝对方的同时,给予某种补偿。
这种补偿往往不是“现货”,即不是可以兑现的金钱、货物、某种利益等等,相反,可能是某种未来情况下的允诺,或者提供某种信息(不必是经过核实的、绝对可靠的信息)、某种服务(例如,产品的售后服务出现损坏或者事故的保险条款等等)。
这样,如果再加上一番并非己所不为而乃不能为的苦衷,就能在拒绝了一个朋友的同时,继续保持你和他的友谊。
4.案例四:外国银行的信贷人员用来拒绝向不合格的发放对象发放贷款。
这是一种留有余地的拒绝。
银行方面的人绝不能说要求借贷的人“信誉不可靠”或“无还款能力”等等。
那样既不符合银行的职业道德,也意味着断了自己的财路,因为说不定银行方面看走了眼,这些人将来飞黄腾达了呢?所以,银行方面的人总是用条件法来拒绝不合格的发放对象。
分析:赤裸裸地拒绝对方必然会恶化双方的关系。
不妨在拒绝对方前,先要求对方满足你的条件:如对方能满足,则你也可以满足对方的要求;如对方不能满足,那你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要求。
这就是条件拒绝法。
拒绝了对方,又让别人不朝你发火,这就是条件法的威力所在。
5.案例五:美国前国务卿万斯早就领教过葛罗米柯的“不”战术。
1979年,他在维也纳同葛罗米柯谈判时,出于好奇在谈判中记录了葛罗米柯说“不”的次数,一次谈判下来竟然有12次之多。
平心而论,葛罗米柯之所以历经四位苏联领导人的变换而不倒,先后同九位美国总统谈判而不败,这种不说明理由的“不”战术,是他众多法宝中的重要法宝之一。
分析: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是精通谈判之道的老手。
他在对手准备了无可辩驳的理由时,或者无法在理论上与对手一争高低时,或者不具备摆脱对方的条件时,他的看家本领是不说明任何理由,光说一个“不”字。
这就是不说理由法的高超运用。
6、案例六:有一个时期,前苏联与挪威曾经就购买挪威鲱鱼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
在谈判中,深知贸易谈判诀窍的挪威人,开价高得出奇。
苏联的谈判代表与挪威人进行了艰苦的讨价还价,挪威人就是坚持不让步。
谈判进行了一轮又一轮,代表换了一个又一个,还是没有结果。
为了解决这一贸易难题,前苏联政府派柯伦泰为全权贸易代表。
柯伦泰面对挪威人报出的高价,针锋相对地还了一个极低的价格,谈判像以往一样陷入僵局。
挪威人并不在乎僵局。
因为不管怎样,苏联人要吃鲱鱼,就得找他们买,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而柯伦泰是拖不起也让不起,而且还非成功不可。
情急之余,柯伦泰使用了幽默法来拒绝挪威人。
她对挪威人说:“好吧!我同意你们提出的价格。
如果我的政府不同意这个价格,我愿意用自己的工资来支付差额。
但是,这自然要分期付款。
”堂堂的绅士能把女士逼到这种地步吗?所以,在忍不住一笑之余,就一致同意将鲱鱼的价格降到一定标准。
柯伦泰用幽默法完成了她的前任们历尽千辛万苦也未能完成的工作。
分析:在谈判中,有时会遇到不好正面拒绝对方,或者对方坚决不肯要求或条件,你并不直接加以拒绝,相反全盘接受。
然后根据对方的要求或条件推出一些荒谬的、不现实的结论来,从而加以否定。
这种拒绝法,往往能产生幽默的效果。
这就是幽默法的有效运用。
7、案例七:拒绝接受不善体谅他人而又十分苛刻的上司的要求,通常都被视为极度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
但是,有些老练的管理者却深谙回拒方法:经常将来自上司的原已过多的工作,按轻重缓急编排办事优先次序表,当上司再提出额外的工作要求时,即展示该优先次序表,以令他决定最新的工作要求在该优先次序表中的恰当位置。
分析:这种作法具有三个好处:第一、让上司作主裁决,表示对上司的尊重。
第二、行事优先次序表既已排满,则任何额外的工作要求都可能令原有的一部分工作要求无法按原定计划完成,因此除非新的工作要求具高度重要性,否则上司将不得不撤销它或找他人代理。
就算新的工作要求具有高度重要性,上司也将不得不撤销或延缓一部分原已指派的工作,以使新的工作要求能被办理。
第三、部属若采取这种拒绝方式,将可避免上司误以为他在推卸责任。
因此,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拒绝方式。
8、案例八:来自部属的不合时宜的或不合情理的要求,往往使管理者在拒绝接受时感到为难。
譬如在某一个极度繁忙的下午,某一女职员突然要求告假两小时回家,因为家俱店将送一批家俱到家里,她必须回家开门并点收。
面对着这种情况,一般无经验的管理者通常会取下面两种对策之一:第一、断然拒绝这种不合时宜的要求,而不理会她的感受;第二、因担心触怒她,或是想充好人而勉强接受她的要求。
分析:以上的对策都是不妥的,因为前者将引起主管与部属的磨擦并降低部属的士气,后者将显著地妨碍工作的进度。
倘若管理者客观地权衡当时的情况,管理者大概都会同意,管理者在那个时候不应准假。
所以管理者可以建议其打电话给家俱店,请他们明天下午再送出家俱-到那时管理者已交了货,而管理者可以给你足够的时间回家处理私事。
"9、案例九:假定在某次买卖中,甲方报价1000万,乙方报价600万。
当甲方让步到900万时,实际上拒绝了乙方的600万;而乙方让步到700万时,也意味着拒绝了甲方的900万。
所以说让步中蕴涵了拒绝。
假定讨价还价进行下去,在第二轮让步中,甲方让步到850万,乙方让步到750万;在第三轮让步中,甲方再让步到820万,乙方让步到780万时,形成了僵局。
双方拒绝再在价格上作任何让步了。
此时,甲方的820万既是对乙方780万的拒绝,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承诺,即可以在此价格上成交。
乙方的780万也同样蕴涵了这两层意思。
假定为了打破僵局,乙方用“附加条件让步法”提议:如果甲方能把交货期提前10天,乙方可以考虑把价格再提高10万。
甲方表示赞赏乙方的提议,不过甲方认为,如果价格定在800的话,那么可以满足乙方提前10天交货的要求。
最后双方达到了价格800万、提前10天交货的协议,握手成交。
可见,拒绝绝非意味着关上了所有的大门。
分析:谈判中不仅充满了让步,同时也充满了拒绝。
如果说,没有让步就没有谈判的话,那么,没有拒绝不仅没有了让步,同时也就没有了谈判。
首先,让步的本身也就是一种拒绝,因为让步是相对的,也是有条件或有限度的。
试想难道会有人愿作无条件、无限制的让步吗?所以,一方的让步既说明他答应了对方的某种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拒绝了对方更多的要求。
10、案例十:如果是和别人公务交往中对方送了你现金作为礼品,按规定不能接受,但总不能不近人情地质问对方“用心安在”。
不妨采用婉转的语气,来拒绝馈赠,如可以说:“某先生,实在要感谢您的美意,但我们规定,不允许接受别人赠送的礼金。
实在对不起了,您的钱我不能收。
”这样对方就不好强人所难了。
分析:婉言拒绝,就是用温和曲折的语言,来表达拒绝。
和直接拒绝相比,它更容易被接受。
因为它大更大程度上,顾全了被拒绝者的尊严。
11、案例十一:比如一位先生送内衣给一位关系一般的小姐。
如果这位小姐反唇相讥:“这是给您妈买的吧?”那就变成泼妇了。
不如婉言相拒,说:“它很漂亮。
只不过这种式样的我男朋友给我买过好几件了,留着送你女朋友吧。
”这么说,既暗示了自己已经“名花有主”,又提醒对方注意分寸。
分析:直接拒绝,就是把拒绝的意思当场明讲。
这个方法重要的是应当避免态度生硬,说话难听。
在一般情况下,直接拒绝别人,需要把拒绝的原因讲明白。
可能的话,还可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谢意,表示自己对其好意心领神会,借以表明自己通情达理。
12、案例十二:如果某个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你又不乐意接受其爱,就可用拖延法说“不”。
他邀你跳舞,你可以这样回答:“以后吧,有时间我会约你的。
”在社交场合,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有意推托。
如“转告一声倒可以,就怕她产生误会,还是你直接同她讲一声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