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功山记

合集下载

【六年级作文】游武功山_1200字

【六年级作文】游武功山_1200字

【六年级作文】游武功山_1200字我和家人去游览了武功山,这是一次美丽的旅行。

武功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被誉为“中原第一山”、“华夏秀山”。

山峰耸立,气势磅礴,被誉为“千年碑林”、“天下第一胜地”。

我们一行人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武功山,开始了愉快的旅程。

登山的路途是崎岖不平的,但我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地向前爬。

途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参天大树,茂密的林木给我带来了阵阵清凉。

不远处有一个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我们还在河边观察到了一只傲视群山的小石头。

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俯瞰四周的景色,美不胜收。

山势雄伟,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宜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站在山顶上,我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感到无边的宽阔和开阔。

我们参观了山上的名胜古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帝峰。

黄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原文明的奠基人,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黄帝峰是武功山最高的山峰,许多人都来这里瞻仰黄帝,表示对他的崇敬之情。

在参观黄帝峰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黄帝的事迹。

黄帝帝陵位于山腰的平台上,陵前有一块巨大的石刻,上面刻有黄帝的像,石头浑然一体,栩栩如生。

旁边还有一座高大的神像,面朝山下,似乎在守护着黄帝的陵墓。

除了参观古迹,我们还欣赏了山上的自然风光。

武功山四季如春,山上的花草树木非常茂盛,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

山中有一条飞瀑,水流湍急,溅起的水花如玉珠般闪烁,十分美丽。

还有一片樱花树林,樱花盛开时,山林变成了一片粉红色的海洋,让人心旷神怡。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不舍地离开了武功山。

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了解到了历史文化。

武功山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名山,我将永远珍藏着这次旅行的美好回忆。

五一假期去武功山玩作文

五一假期去武功山玩作文

五一假期去武功山玩作文
五一假期终于来啦!我跟几个朋友一拍即合,决定去武功山放松一下。

武功山啊,听名字就挺有武侠风范的,想着那云海、瀑布和古刹,心里就痒痒的。

那天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车开在盘山公路上,感觉就像是在玩现实版的“极品飞车”。

山路弯弯绕绕的,但风景绝对是一绝。

时不时有云雾从山间飘过,好像我们就在仙境里穿行一样。

到了武功山,我们先去爬了那个有名的金顶。

哎呀,真是累得我够呛!但一登上山顶,哇,那景色!简直美得让人窒息。

云海就在脚下翻滚,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感觉自己就像站在了世界的尽头。

下午我们去了个瀑布,水声轰鸣,水雾弥漫,仿佛进入了水帘洞。

我们几个还脱了鞋袜,在水潭里嬉戏打闹,哈哈,感觉像是回到了童年。

晚上我们在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找了个客栈住下。

晚上吃了顿地道的农家菜,那味道,啧啧,真是鲜美!吃完饭,我们还去逛了逛
夜市,买了些小玩意儿和特产,准备带回家给家人当礼物。

这次武功山之行真是收获满满啊!。

武功山游记作文800字

武功山游记作文800字

武功山游记作文800字【美在武功山】一觉醒来,面包车已经停至小头岗村,武功山这一带。

眼前徒然峻美起来,啊!这是多么巍峨的景象!层峦叠翠的山峰绿油油的草儿,七拐八弯的山径小路,既在大山腰间能看到一片石海,如从山上倾泻而下,让人感慨万分。

这久违的景象使我陶醉其中,我和妈妈伴随着这俊美久违的景象开始了徒步。

刚开始徒步,耳旁就传来“咕叽咕叽”的鸟鸣声,那声音清脆悦耳,一直环绕耳畔。

身旁的小溪正缓缓的流着。

时而发出“叮咚叮咚”的声响,风透过树叶间发出“沙沙”的响声,几种声音像演奏着优悦悦耳的歌曲。

抬头看见高耸入云和凹凸不平的奇石岩壁,这景象不禁让我赞叹有声,有一种深处在古代深山幽静间的感觉。

不一会儿,我们走进了一大片树林里。

停下来看着周围的各种各样的植被,我不禁赞叹出大自然是多么的有生机。

身边听到“啸”的一声响,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前面的松树上有一只小松鼠,它手里拿着一粒松果,双眼看着我,时而啃着它的松果。

它高卷着尾巴,小小的耳朵和它那长长的尾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等它啃完松果,又古灵精怪“啸”一下跑进了深密的树林里。

我又继续向前走着,树上的知了和鸟儿不停的叫着,像是欢迎我的到来似的,伴随着虫,鸟的叫声,我们走出了树林。

眼前的景象使我吃惊,在这座从表面上看很“绿”的山上,既有一片浩瀚的石海,它如从天上倾流下来,让人看上去非常雄伟壮观。

我小心的踩在大石头上,缓慢的走了过去,回头看石海时,不禁心里一颤,当年石海是因山顶巨石震裂,浩瀚流下,形成了如今人所称的“石海”。

这片石海如今已被世人慢慢淡忘,很少有人知道了。

走过石海,不一会儿就到达了山顶,此时的山顶云雾缭绕,如在仙地一般,身边是绿油油的草地,牛羊成群的在草地上吃着草,那享受的样子,让我的心里不禁地清亮不已。

站在山顶看着云雾,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心无任何杂念,美景尽收眼底。

不久后,我和妈妈来到了营地,结束了这一天的徒步。

美在武功山,美在大自然,美在你我心。

评语:文章能从几个方面来描写武功山,很好!但文章对石海的景象描写不够充分,写文章时应抓住山的特点,从几个方面将这特点充分展现,在细节描写方面应加强,加油!。

武功山旅游经历作文

武功山旅游经历作文

武功山旅游经历作文
武功山,我来啦!
一早到武功山,哇,这山真是高!感觉云雾都要飘进我嘴巴里了。

阳光在树梢上跳来跳去,简直就是在给我打招呼,“嗨,早上好!”我吸了一大口气,哇,空气真新鲜!
这山路可真够劲儿!不过,越爬越有意思。

路上碰到好多驴友,大家都笑嘻嘻的,互相加油打气。

到了山顶,感觉整个人都飘起来了,跟天空挨得特别近,太酷了!
这山景,简直美翻了!我走在云里雾里,感觉自己就是个神仙。

远处的山若隐若现,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

近处的花儿草儿都在对
我笑,仿佛在说,“欢迎你来玩!”我闭上眼睛,听那风、那鸟叫,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

说到吃的,武功山的美食可真不赖!那些用山泉水做的菜,简
直美味到爆炸!我一边吃一边想,这地方的人也太会享受了吧!他
们告诉我这里的文化、历史,让我觉得这次旅行值了!
这趟武功山之行,玩得真是太开心了!看了那么多美景,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下次有机会,我肯定要再来!。

甲午四月廿一,余与卿适萍乡注释及译文

甲午四月廿一,余与卿适萍乡注释及译文

甲午四月廿一,余与卿适萍乡注释及译文游武功山记〔明〕徐霞客余尝闻:罗霄之北,山岳武功;他山绝景,俱集其中。

窃疑其果如是耶?甲午四月廿一,余与卿适萍乡,游武功山。

会天雨,游者甚少,由山以上数十里,雨势不减,而山间水雾弥蒙,森森然欲噬人。

复鼓之以雷电,则游者益乎鲜矣。

余顾而哂曰:“嘻!此所谓大名鼎鼎之神山者乎?果见面不如闻名也。

”适大雨滂沱,雷电交加,俄而雨霁新晴,云海翻涌,光洞如璧。

晦暝变化者,鬼神而莫测,此天象之瑰奇也。

余与卿不敢驻足,射步①而上。

至吊马桩,苍穹霭霭,氤氲蔽目,盈尺之外,不可辨识。

旁有客栈伫焉,乃小憩,须臾去。

登天阶,历尽巇险,竟达金顶。

翌日,自峰顶观日出。

初时四瞰云漫,乃至朝暾始见于扶桑,极天一线,上下异色;既而浩如金冶,佛光云海;天下罕见,堪为一绝。

放眼晴空濯濯,草甸浥浥,千峰迤逦,恍若神仙妃子,绿衣轻著,恰似海棠春睡。

一时杳然,人事皆忘,良久乃反。

【注释】①射步:快步。

②霭(i)霭:指云雾密集的样子。

③(xi)险:艰险,险恶。

④朝暾(tun):初升的太阳。

亦指早晨的阳光。

⑤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据说太阳从这里出来。

【参考译文】我曾经听说:罗霄山的北面,是武功山;其他山绝妙的美景,都集中在这里。

(我)私下怀疑过它果真是这样的吗?甲午年四月二十一日,我和卿去了萍乡,游览武功山。

遇上下雨,游客很少,上山走了几十里路,雨势没有减小,山间水雾弥漫,阴森森的样子像是要把人吞下。

又加上雷电声响起,游客就更少了。

我环顾四周然后讥笑着说:“呵呵!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神山吗?果然有名无实啊。

”适逢大雨滂沱,雷电交加,一会儿雨停了,天气晴朗了,(山林间)云海翻腾,从云雾的裂口处照射下来的阳光像璧玉一样。

或明或暗变化的景象,即使鬼神也难以猜测,这样的天然景象真是瑰丽奇特啊。

我和卿不敢停下,快步往前走。

到了吊马桩,天空云雾密集,烟云弥漫,遮蔽了人的眼睛,一尺之外,无法辨识方向。

旁边有一间客栈伫立在那里,于是(我们到那里)休息了一阵,一会儿就离开了。

山作文之武功山游记作文

山作文之武功山游记作文

武功山游记作文【篇一:武功山游记】五一我们去的是武功山第一次坐盘山公路汽车,左摇右摆,历时一个多钟头,到了武功山脚下,一大排的私家车,因为根本没有供汽车上山的公路。

我们走到售票窗口,一个登山下来的旅行者说可以逃票上山,我们在大门前踟蹰了一会儿,还决定走向售票窗口,因为我们觉得逃票不适合我们这个群体。

买了票,两人凭学生证就花了70块钱,踏进了武功山,看着缆车笔直而上,那个兴奋啊,冲着台阶就一路直上了,一路上,修葺的人文景观不多,多的是石缝里流过的山泉和走不到尽头的石阶,上了一层又一层??沿途有许多瀑布和流水在丛林间穿行,第一个遇到的是山上所有瀑布的汇流,可惜那是一个无法走近的瀑布,只能隔着峡谷远远的在亭子里观望。

继续往上,是可以靠近的子瀑布,走近她,感受着一泻千里的豪情,并着体验她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妙不可言。

一路上始终和一个登山旅队竞相行走,一会儿他们在前,一会儿则是我们。

终于大家都累了坐在一个幽静的山泉边,我们融入其中,拍照拍的忘乎所以,太美了!天色渐渐暗了,我们还没见到可以投宿的驿站,而且我们又没有带露营的帐篷,可巧的是途中遇到一个阿妈,殷勤的问我们从哪来、晚上住哪??于是我们住的地方解决了。

那是一个距山顶还有1/3路程的小木屋。

这个木屋极其简陋,吃的晚餐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不过有一点没预料到,一碗饭里夹出了三只蚂蚁,有点小吃惊。

小木屋的主人还请我们喝他自酿的谷酒,本来不想喝的,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抿了一小口,嘴里不知什么味,赶忙放下酒碗,并征得主人同意下把剩余的酒倒在山脚下。

有趣的睡前洗漱,我们提着手电走上两层石阶,穿过错落参差的石头,踩着提前换好的拖鞋走在山泉里,从未体验过的原始生活,那个激动啊!舒心啊!上床了,外面下着大雨,而这个不足20平米的小木屋里收容了十多个登山人,屋里肯定住不下那么多人啊!庆幸的是我们属先来的那批,房内自然是我们是占领了,他们只能打着帐篷睡在屋外。

我们在床上恣意的躺着看电影,不一会儿,外面下起了冰雹,大颗大颗的打在屋顶,正好我们睡在触手可及屋顶的吊楼上,听的格外清晰。

武功山游记

武功山游记

武功山游记武功山位于萍乡市湘东区西南,是一座充满道教文化气息的圣山。

我在春夏交替之际,前往武功山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行。

第一天,我来到了武功山的腰部,登上了紫霄宫。

紫霄宫始建于唐朝,是武功山著名的道观之一。

我在宫内参拜了紫霄真君,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庄严神秘。

接下来,我前往大观楼,这是江南地区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也是武功山的标志性建筑。

从大观楼眺望,可以看到武功山的壮观景色,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第二天,我来到了武功山的顶峰天柱宫。

据传说,天柱宫是道家玄宗张三丰的所在地,被视为武功山的“神殿”。

登上天柱宫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武功山的美景,让人倍感震撼。

在下山的路上,我还游览了龙潭瀑布、仙人洞等景点。

龙潭瀑布水势汹涌,声势浩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仙人洞则是一处神秘的石洞,洞内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笋和钟乳石,引人入胜。

除了人文景点外,武功山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在春夏交替之际,武功山的山花已经开放,山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宜人。

我在武功山的自然景观中找到了心灵的净土,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如果你计划前往武功山旅游,我建议你提前了解一下天气情况。

由于武功山位于江南地区,气候多变,春夏交替之际,温度较为适宜,但要防范雨水和山洪等天气状况。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武功山是一座道教圣地,尊重当地的宗教风俗,不随意损坏或破坏寺庙或神像,不要喧哗或破坏当地的环境和生态。

另外,由于武功山是一座山区,山路崎岖,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和服装,注意安全,不要离开指定的游客区域。

在武功山旅游时,我还尝试了一些当地的美食,如武功山特色菜“三宝炖”和“香糯米”。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让我大饱口福,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的人文风俗和生活方式。

总之,武功山是一座充满道教文化气息和自然美景的圣山,旅游者可以在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如果你计划前往武功山旅游,可以提前做好攻略,选择适合自己的行程,品尝当地的美食,感受这座圣山的独特魅力。

江西武功山游词五篇

江西武功山游词五篇

江西武功山游词五篇一武功山是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同时也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2021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2021年武功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或许在江西人眼里,武功山作为日常目睹的一座山峰,并未让人过于重视,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平日里都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过活的人来说,武功山在他们看来一定是一种前所未见的自然奇观。

历史上,武功山曾作为道家修炼的神山存在了许久。

但是拂去历史的尘埃,武功山的奇伟瑰丽和美幻绝伦,都给人以望洋兴叹之感。

用宋朝诗人郑强的诗句形容武功山的险峻,一句“金顶插天云漠漠,飞瀑泻地不潺潺。

拔地凌穹吊马桩,巍然在望葛仙坛。

”足见这座华东险峰的奇特。

而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览武功山时,也留下了“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

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

”的动人诗句。

主峰白鹤峰的来历则由于峰高风大,不长树木,只生茅草,一到秋冬季节,茅吐白絮,冰封峰顶,站在其他高峰上远眺,俨然好似白鹤昂首挺立,故得名“白鹤峰”。

神话传说中则是另外一番形容:东汉葛洪来此修身炼丹,羽化成仙之时驭鹤飞升,飘然而去,所以名曰“白鹤峰“,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

二各位团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武功山位于萍乡市东南边缘,罗霄山脉北段,绵亘起伏120公里,为萍乡、宜春、莲花、安福四地天然屏障,上峰白鹤峰海拔1918.3米,是华东地区第一高峰。

武功山奇峰罗列。

瑰崎壮丽;怪石林立,形态诡异处处深壑幽谷,美妙绝伦;峰峰悬崖峭壁,涌泉飞瀑。

站立远眺,村庄、田野尽收眼底,大有“万进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之意境。

早在宋代,武功山就小有名气。

宋代诗人郑强曾登临武功山,并赋诗一首《登武功山》:“绿色青黛梁群山,院锁屋恋迭嶂间,金顶插天云漠漠,飞瀑泻地不潺潺。

拔地凌穹吊马桩,巍然在望葛仙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武功山记
容与
余尝闻:罗霄之北,山岳武功;他山绝景,俱集其中。

窃疑其果如是耶?古之所称:华险嵩峻,衡秀泰雄,至于庐之云,黄之松,雁荡之瀑。

此皆三山五岳之所恃以独秀于一方者,岂兹山之所能尽萃?盖传闻之谬,断不可信也。

甲午四月廿一,余与卿适萍乡,游武功山。

会天雨,游者甚少,由山以上数十里,雨势不减,而山间水雾弥蒙,漫漶明灭,森森然欲噬人。

复鼓之以雷电,则游者益乎鲜矣。

余顾而哂曰:“嘻!此所谓大名鼎鼎之神山者乎?果见面不如闻名也。

”适大雨滂沱,雷电交加,俄而雨霁新晴,云海翻涌,光洞如璧。

晦暝变化者,鬼神而莫测,此天象之瑰奇也。

余与卿不敢驻足,射步而上。

至吊马桩,苍穹霭霭,氤氲蔽目,盈尺之外,不可辨识。

旁有客栈伫焉,乃小憩,须臾去。

登天阶,探崎岖。

宝柜噏云吐雾,巨猿狂啸艴吟。

乃念葛仙已远,白鹤阒寂。

历尽巇崄,竟达金顶。

翌日,自峰顶观日出。

初时四瞰云漫,及至朝暾始见于扶桑,极天一线,上下异色;乾坤动容,山河悲壮。

日上,赫赫舒光,动摇波澜。

既而浩如金冶,佛光云海;天下罕见,堪为一绝。

放眼晴空濯濯,草甸浥浥。

千峰迤逦,恍若神仙妃子;绿衣轻着,恰似海棠春睡。

一时杳然,人事皆忘,良久乃返。

沿故道而下,且行且观,皆足称叹。

乃见青草凝绿,碧玉万顷。

而或漓岏叠巘,崴嵬绝壁。

至于古木参天,苍松迎宾。

亦或溪涧涓
涓,飚瀑千里。

此兹山之奇景欤?古之人诚不余欺也!
自归以来,已有日矣。

余常悬悬于斯游,如妙音之在耳,近又闻陈宇兄高见,明笃论也,究其两者,甚有得焉。

古人之名武功,乃数百年千万人之游,扬粗取精,旁比周观之共谈也。

岂余未曾一见者所宜轻言菲薄也哉?就得见之,亦不过山之一阿,岭之一岸,安得据两日急遽之所观,骤议其全体?此不知者之无畏也!
求学亦如是。

学海无涯,人生有限。

纵然韦编三绝,终究皓首穷经。

而大道三千,岂能一一而穷尽耶?经典垂世,有千秋之遥;为注疏者,如恒沙之数。

而于千万之集注中有共通者,必差近乎其本义。

是弗取百家之长难以通明也,亦吾侪求学之所必读哉。

焉能览一二卷,辄弃其余,姁姁然自以为深谙大道,忘古人之心血,忽当世之所高,唯吾言之为是。

妄自尊大,不可一世,搜罗无稽,以为高谈。

不知昧学,而大放厥词;树木抽根,反夸耀枝叶,可乎?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

此求学者之大忌也。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此乃求学之要义也。

——甲午四月廿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