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层剖面数据整理与绘制

合集下载

实测地层剖面数据整理与绘制

实测地层剖面数据整理与绘制

若各分导线都分布在此联线的 两侧且偏离不大, 两侧且偏离不大 , 则可将联线作为 总导线, 量其方位, 总导线 , 量其方位 , 即求得总导线 方位。 方位 。 若多数分导线在联线一侧且 偏离甚大时, 偏离甚大时 , 可选一接近于各导线 的平均方位, 的平均方位 , 以此线作为总导线方 位。
总导线方位的确定
8. 分层厚度计算
• (1)计算原理 ) • (2)注意事项 )
G
H
F
G
F

10.分层厚度计算 分层厚度计算
• A:地形坡向与倾向关系及正负号选取; :地形坡向与倾向关系及正负号选取; • B:累计高差的正负变化与选取; :累计高差的正负变化与选取; • C:上述计算只涉及单一层位,同一测线 :上述计算只涉及单一层位, 可跨多层—分层计算 分层计算; 可跨多层 分层计算;或同一层位跨二个 测线—分别计算后再行合并 分别计算后再行合并。 测线 分别计算后再行合并。
二、 实测剖面剖面图的绘制
实测地层剖面图分为总导线实 测剖面图和分导线实测剖面图。本 次我们采用总导线实测剖面图。 剖面图的绘制是在野外实测和 室内整理基础之上进行的。
1.总导线实测剖面图的绘制
(l)确定总导线的方向 ) 在方格纸上标注正北方向,确定合 适的比例尺(1:1000),按导线方位 和导线平距(M1=L•COSβ1)顺序画出 每一导线,连结始点和终点。
(3)勾绘地形线 )
在总导线之下适当位置用铅笔画 水平线作为总导线实测剖面的底线或 高程基线,在其两端画垂线,按比例 (1:1000)注上高程,然后将各导线 点的海拔高程点在方格纸上,参照野 外实测剖面草图勾绘出地形线。
(4)绘制实测剖面轮廓图 )
将分导线上的地层分界及分层点垂直投 影到地形线上,按地层视倾角从地形起伏线 向下面画3cm(分界线)、2cm(分层线) 长的斜线,即得到实测地层剖面的轮廓图。 再按各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划上规定的岩 性花纹符号(岩性花纹长1cm),在岩性花 纹下方整齐地标注上代表性的岩层产状数值, 相应位置注上分层号、地层代号,在地形线 上标上地质点编号、标本编号和剖面经过的 地名(山名、河名、村名)。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剖面绘制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剖面绘制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剖面绘制规范要求地质剖面绘制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将地质体内部的构造和变化情况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为地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为了确保地质剖面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地质勘查单位和工程设计单位有必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地质勘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剖面绘制规范要求。

一、剖面线的选择和设置在进行地质剖面绘制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剖面线,并进行合理的设置。

剖面线应该选择在地质体的主要构造面或者变化明显的部位,避免选择在复杂的断层或者变质带上。

同时,剖面线的设计应考虑地质体的长宽比,力求能够展示地质体的整体形态和特征。

二、地质图件的绘制地质剖面绘制是基于地质图件进行的,因此地质图件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对于绘制地质剖面至关重要。

地质图件应包括研究对象的地质区划图、地层分布图、断层分布图等内容,其中每一幅图件都需要有相应的图例和标注。

地质图件应清晰可辨,比例尺、图名、单位等信息应清晰显示。

三、剖面线的纵向范围和横向比例尺地质剖面绘制中,剖面线的纵向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进行合理的标注说明。

剖面线的横向比例尺应根据地质体的大小和剖面图的尺寸确定,力求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能够包含地质体的全部信息。

四、地层的标注和符号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层标注是绘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地质体的地层特征和层位关系。

地层标注应采用统一的符号和字母编号,清晰地标注地层的名称、编号和分布范围。

同时,对于特殊地层的标注,如变质带、断层面等,应采用特殊的符号进行标注,以便于读者理解。

五、剖面线上的地质构造和地质事件标注地质剖面图在展示地质构造和地质事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体等,地质事件包括沉积、侵蚀和变质等。

在剖面图上应采用统一的符号和标注方式,清晰地标注地质构造和地质事件的位置、形态特征和产生时代。

六、剖面图的绘制精度和美观度地质剖面图要求准确、精细,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美观性。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数据处理技术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数据处理技术

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数据处理技术地质勘察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为项目的规划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地质数据是勘察的核心内容,如何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对于准确评估工程地质条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勘察报告中常用的地质数据处理技术,以期提高勘察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一、野外地质数据采集野外地质数据采集是地质勘察工作的第一步,它通过实地考察和勘测获得各种地质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基础。

野外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地质剖面观测、地质样品采集以及地质测量等。

1. 地质剖面观测地质剖面观测是指通过在地表上描绘和记录不同地层的分布、形态和关系,以及地层中的构造和岩石类型等信息。

观测时应选择代表性的地点,在地层剖面上按比例绘制出地层序列,并标注各种地质现象的位置和性质。

这些观测数据对于地质模型的构建和岩土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 地质样品采集地质样品采集是通过采集地表或钻孔中的岩石和土壤样品,以获得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等信息。

采集时应遵循标准的采样方法和流程,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同时,要记录好采样点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便于后续分析和处理。

3. 地质测量地质测量是通过测量地表上的地貌特征、地层倾角和地层节理等参数,以确定地下地质体的形态和结构。

常用的测量设备包括测距仪、测角仪、测斜仪等。

测量数据应准确记录,并与地质剖面观测数据相结合,共同构建整体的地质模型。

二、地质数据处理和分析野外数据采集是获取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质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 数据整理与校核地质勘察中涉及的数据繁多,包括地质剖面图、采样数据、测量数据等。

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应先进行数据整理,清理掉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同时进行校核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地质模型构建地质模型是根据野外观测数据和采样数据构建的地质构造和岩层分布模型。

常见的地质模型有剖面模型、平面模型和三维模型等。

通过地质模型的构建,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

地层实测剖面

地层实测剖面
图名 比例尺
剖面图
图例
责任表
太平山南坡C2b-P1s实测地层剖面图
比例尺: 1: 1000
(居中)
图例
图例中的花纹 (发放图例)要与剖面图的样式一致 长12mm, 宽8mm 整体由碳酸盐岩到碎屑岩, 局部由粗到细或者反过来 排列整齐美观
灰岩
白云岩
粗粒砂岩
细粒砂岩
千枚状板岩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
地层剖面测制
地层剖面测制
一、目的和要求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三、室内实测地层剖面制图
一、目的和要求
目的
了解地层序列,确定填图单位。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地层的时代和接触关系 2、组的划分 3、组内分层及各层的岩性和厚度 4、沉积相境分析
二、野外实测剖面的步骤
1、选择剖面(参考前人资料,自己踏勘)
分层线: 长1.5cm;分组线2.0cm
20
20 1
10
10
3
2
0
1
O C2b 1m
11
2 C C2t 2b
B11-1 4
235
215
N0. 10
N0. 11
195
175
155
1
C2b O1m
2
C2t C2b 3
B11-1 4
120 20
C 3
5
李家村
4
李家村
5
最 后 成 图 的 样 式
预留空间



距角



总方 视

向与 倾

倾向 角

夹角

(°)
(m) (m) (m) (m) (°) (m) (m) (m) (m) (m) (°) (m) (m) (°) (°)

实测地层剖面手图心得

实测地层剖面手图心得

手画实测地层剖面1.根据原始资料,在CAD或excel中确定导线总方位。

2.如总方位值在0——180度,从左至右画;在180——360度,从右至左画。

3.根据编录文字,得剖面起点终点平距、高差,在图纸上布局。

4.根据编录文字,将平面导线图画出,依平距(导线长度*cos坡度),此时每在平面导线图上画下一点,就要在地形图相应位臵上标上一点,还要结合此点与上一点的高差,可从记录中得知。

5.导线图画完后要整理记录数据,包括计算分层位臵(断层,破碎带)在导线上的平距,和该分层位臵点与起始点的累积高差,产状在平面导线图的平距,标本在平面导线图的平距。

6.首先将产状标在平面导线图上,标注产状时,要求产状符号长线延伸方向与导线交点为实际测得产状处(即计算出的平距)(先标上产状有利于上地层界线)。

7.将分层界线画到图上,此线代表地层的走向,一定要注意是地层走向与导线总方位的夹角,画出。

大层和小层分开用长短线直线(应导线图反应的是一点,或是很小范围的东西,因此不能用V 字形来画)表示,大层比小层上下各长5mm。

标本不在导线图上标出。

8.根据各站起始点,勾绘出地形线(此时只可轻绘,以便修改),将分层位臵在地形线上卡出,此时不能只考虑平距,还要考虑高差,这些在记录中都有,要核实两个数据,准确定下,记得高差一定是累积高差。

地形线也随之修改。

9.分层位臵卡住后,要先将产状上到剖面图上,根据产状画出一条产状线,用来指示地层界线和岩性花纹。

当不同位臵产状变化较大时,要缓缓过渡,但在测得产状位臵,一定要是该产状,倾角用视倾角。

10.画沉积岩岩性层时一定要两个直角尺并用,既控制角度也控制厚度(厚层4mm中厚层3薄层2),在画岩性花纹时,也同样,比如白云岩,要在同一标尺位臵下,画穿能画的岩性层,后在另一直角尺上移动1mm再画,这样就能使层理更为明显。

11.花纹厚度控制在1.5mm左右,可先画地形线的1.5mm等厚线。

12.大层界线比小层界线长0.5mm。

剖面图、柱状图、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剖面图、柱状图、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 数字表示:1:500
• 线比例尺: • 线比例尺: 0 50 100
150m
0 50 100
150m
• 7、导线平移;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用虚线连接,导
线号数字不变,数字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在剖面
图中地形线用虚线连接,表明平移方向和距离(一
次平移由多条导线组成时取总方向和总距离)。
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的画法
实测地层柱状图仅反映该实测地层剖面上的岩性, 以及地层的层序、时代、厚度、接触关系及其它 地质现象;
P2d
P2l
P1g
P1q
C2c
C2h
C1h
平顶山西坡Leabharlann 层示意图T1nT1y P2l
P2d
实测地质剖面图
内 容
实测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质图

实际材料图
实测地层剖面的最终目的是对地层系统地研究,进 行正确的分层,建立该区地层标准柱。
• 1、柱状图的定义
实测地层柱状图是根据野外实测地层剖面所获得 的资料,经整理按新、老地层的叠置关系恢复成 水平状态,编制而成的一种表格式的柱状图件 ;
角来换算视倾角。
5、填绘岩性花纹
在地形剖面图的各分层中,按视倾角填绘岩性花纹
6、绘制图例及责任表
图例排列顺序 ➢ 按照地层单位代号,由新到老排列;(1)松散沉
积岩,(2)沉积岩,3变质岩,(4)地质构造 (5)其他(岩层产状、层序号、标本及化石代号 等)。
1.0cm
1.2cm
图 例
责任栏格式及大小
备注:根据需要可以在地名后加上剖面地层年代。 如:巢湖北部狮子口志留系实测地质剖面图
实测地质剖面图
1、 图面内容及布局 2、导线平面图 3、地质剖面图 4、作图要求

地层剖面实测与制图-梁琛岳

地层剖面实测与制图-梁琛岳

片上。 ⑧ 每个地层单元要有1~2条实测剖面控制。
实测剖面比例尺选择原则
地质图 1∶25000 实测地质剖面图 1∶2000-1∶1000
1∶10000
1∶5000
1∶1000-1∶500
1∶500-1∶200
1∶2000
1∶1000
1∶200-1∶100
1∶100
4. 实测剖面的测制程序及方法
标本—岩性标本、化石标本、光 片标本、薄片标本 采样的种类 样品—化学分析样、人工重砂样、 同位素年龄样、古地磁样
样品编号
P编 称 号
层 号
样 品 种 类
样 品 序 号
B—薄片标本 H—化石标本
样品的编号要准确、系统编号、不能重复。一般
要求有剖面代号、层号、样品类型、序号、班组代号。 例如: PJ-4-②-B1 , P 代表剖面, J 代表剖面名称 代号, 4代表第四小组,②代表该标本取自第二层内, B1代表(薄片)标本第一块。
蓟县运动
中古生代(O3-C1)
华北板块主体隆升为古陆,主体缺失
张旗,2011
(4)上古生界及下三叠统——第三套沉积盖层
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碎屑岩为主,中国华北主要成煤期。
年 代 地 层 上三叠统 三叠系 中三叠统 下三叠统 显 上二叠统 石盒子组 生 上 二叠系 中二叠统 古 生 宇 界 石炭系 上石炭统 本溪组 6~30 下二叠统 太原组 10~15 山西组 40~80 黄褐色厚层含砾粗砂岩,灰绿色页岩,煤层 108 后富隆山组 红砬组 蛤蟆山组 46 520 63 岩石地层 厚度/m 描 述 (缺失) 黄色复成分砾岩,灰色、黄色长石杂砂岩 紫色砾岩、砂岩、粉砂岩,夹灰绿色中粒砂岩 黄灰色厚层石英岩质砾岩,灰色凝灰岩,泥岩 砾岩 灰白、灰黄色含砾砂岩、砂岩,紫红色含砾长石

实测地质剖面

实测地质剖面

3.实测剖面选择原则及要求
①露头良好,地层连续,穿越方便。 地质上要求层序完整、顶底界面完全、构造简单 、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石组合和厚度具 有代表性。尽量避开侵入岩体。
②剖面线方向尽可能垂直地层走向,两者夹角不 要小于60o。尽量选择一条直线。
实测地质剖面
牤牛山地层照片
③尽量利用沟谷自然切面、人工采坑、铁路和公路 路堑,以便进行野外观测。
②导线法 剖面长、地形复杂时用导线法。
2.人员分工
每组6人: 前、后测手2人 描述1人 绘制剖面草图1人 填表1人 采样和测量产状1人
要求大家既分工又协作,密切配合。
3.工作内容
①前、后测手 测量导线的斜距、方位和坡度角。
⑥注意观察各种沉积构造特征及所代表的地质意义。 例如,层理、层厚、波痕、冲刷面。 ⑦沉积相变的观察与研究。
(2)统一认识及要求 在野外工作基础上,进行充分讨论,统一认识。
确定分层界线、分层位置、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
(3)制定工作计划 确定实测剖面比例尺,投入的工作量,测制方法
及顺序,人员分工,工作进度等。
(4)准备图件、表格、记录本、测量工具、取样工 具,集体装备和个人装备。
必备工具
☆罗盘、锤子、放大镜、GPS、 ☆测绳或皮尺(50米、100米)、直尺或三角板、量角
器 ☆铅笔、橡皮、记录本、记录表格 ☆地形图和地质图
二、实测剖面的野外工作方法
1.测量方法
①直线法 剖面短、地形简单 时用直线法。
实测地质剖面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1)岩性 2)层和组的划分,地层厚度 3)接触关系 4)地层的时代 5)形成环境
野外观察描述,采 集标本、样品;室 内鉴定测试分析。
什么是地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界线在平面 导线图上不着墨
C2b
P1 y P1s
P1y
P1s C3t
09.12.2020
可编辑ppt
20
09.12.2020
可编辑ppt
21
(5)最后完善图件
在剖面线两端或一端注上剖面方位。在图 的上方写上图名(自XX至XX地层单位实测 剖面图)、比例尺(数字或线条比例尺), 在图的下方画上地层单位的岩性花纹图例, 画上并填好制图责任表,最后着墨或用透明 纸清绘即完成了总导线实测剖面图的绘制工 作。
09.12.2020
可编辑ppt
4
10.分层厚度计算
• (1)计算原理 • (2)注意事项
09.12.2020
可编辑ppt
5
09.12.2020
可编辑ppt
6
09.12.2020
可编辑ppt
7
G
F H
09.12.2020
可编辑ppt
8
G
09.12.2020
F
可编辑ppt同Leabharlann 910.分层厚度计算
09.12.2020
可编辑ppt
17
C2b C3t
分层界线在平面 导线图上不着墨
C2b
P1 y P1s
P1y
P1s C3t
09.12.2020
可编辑ppt
18
(4)绘制实测剖面轮廓图
将分导线上的地层分界及分层点垂直投影
到地形线上,按地层视倾角从地形起伏线向
下面画3cm(分界线)、2cm(分层线)长
• 有关的符号:
➢M-导线平距 ➢L-分层斜距 ➢ß-分导线倾角(坡角) ➢h-高差 ➢γ-分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间锐夹角 ➢γ,-总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间锐夹角
09.12.2020
可编辑ppt
3
一、有关数据的计算与整理
• 1.(导线)平距:M=L(分层斜距)· cosβ (β:分导线坡角)
• 2.高差:h=L · sinβ • 3.累计高差:有正负变化 • 4.产状平距:斜距· cosβ • 5.分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间锐夹角γ • 6.总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间锐夹角γ, • 7.假倾角:查表获得 • 8.分层平距:分层斜距·cosβ • 9.采样位置平距:斜距·cosβ • 10.分层厚度的计算
或北东方位。
•按照上述确定总导线方位方法准确地绘出导
线平面图,注上导线编号、测点(地质点)编
号及位置、地层分层界线点位置。
•将分导线的地层分层(2cm)、分界线(3cm)
按“V”字形法则勾绘成弧线,在其上注上分
层号和地质代号。在总导线的右端画指向箭头,
注上总导线方向,此时即完成了导线平面图。
09.12.2020
的斜线,即得到实测地层剖面的轮廓图。再
按各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划上规定的岩性
花纹符号(岩性花纹长1cm),在岩性花纹
下方整齐地标注上代表性的岩层产状数值,
相应位置注上分层号、地层代号,在地形线
上标上地质点编号、标本编号和剖面经过的
地名(山名、河名、村名)。
09.12.2020
可编辑ppt
19
C2b C3t
注:分层界线与分层号在平面导线图上不表 示!
09.12.2020
可编辑ppt
22
09.12.2020
可编辑ppt
23
三、有关的注意事项
• 1.图面安排 顶空一行 图名一行 比例尺一行 导线平面图四行 剖面图11行 空一行 图例四行居中 右下角责任表
09.12.2020
可编辑ppt
24
• 2.责任表内容与安排
04 实测地层剖面数据整理与绘制
本课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有关数据的计算与整理 二、 实测剖面剖面图的绘制 三、有关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课件除实习队授权外严禁 拷贝
09.12.2020
可编辑ppt
1
γ
γ γ
地层产状、地形坡度与导线关系综合立体图
09.12.2020
可编辑ppt
2
一、有关数据的计算与整理
可编辑ppt
15
C2b
C3t
分层界线在平面导线图上 不着墨,分层号不表示
P1y P1s
P1y
09.12.2020
P1s
C2b
C3t
可编辑ppt
16
(3)勾绘地形线
在总导线之下适当位置用铅笔画水平 线作为总导线实测剖面的底线或高程基线, 在其两端画垂线,按比例(1:1000)注上高 程,然后将各导线点的海拔高程点在方格纸 上,参照野外实测剖面草图勾绘出地形线。
5
5
cm cm
09.12.2020
可编辑ppt
25
3.图例格式
• (1)图例大小:8×12mm • (2)图例顺序:碎屑岩(由粗到细),
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由浅 变质到深变质;地层代号(由新到老); 地层接触关系;样品符号。
09.12.2020
可编辑ppt
26
谢谢大家
09.12.2020
剖面图的绘制是在野外实测和 室内整理基础之上进行的。
09.12.2020
可编辑ppt
11
1.总导线实测剖面图的绘制
(l)确定总导线的方向 在方格纸上标注正北方向,确定合适的
比例尺(1:1000),按导线方位和导线平 距(M1=L· COSb1)顺序画出每一导线 ,连结始点和终点。
若各分导线都分布在此联线的两
可编辑ppt
27
侧且偏离不大,则可将联线作为 总导线,量其方位,即求得总导 线方位。
09.12.2020
可编辑ppt
13
总导线方位的确定
注:黑线—水平线;绿线—各分导线方向;红线—总导线方向;
09.12.2020
可编辑ppt
14
(2)绘制导线平面图和剖面图
•在方格纸上以总导线方位为水平线画线,通
常使左端为导线北西或南西方位,右端为南东
• A:地形坡向与倾向关系及正负号选取; • B:累计高差的正负变化与选取; • C:上述计算只涉及单一层位,同一测线
可跨多层—分层计算;或同一层位跨二个 测线—分别计算后再行合并。
09.12.2020
可编辑ppt
10
二、 实测剖面剖面图的绘制
实测地层剖面图分为总导线实 测剖面图和分导线实测剖面图。本 次我们采用总导线实测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