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气体的制取和净化导学案 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气体制取与净化的知识体系。
2.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自我学习和调控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复习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气体的制取与净化方法,包括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等。他们了解了不同气体的制取原理和净化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如自制吹泡机,引发学生对气体制取与净化的兴趣。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个别辅导。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
2.引导学生总结气体制取与净化的方法和技巧,巩固所学知识。
3.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严谨细致。
4.通过提问和解答,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复习效果。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无答案201804203101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导学案无答案201804203101

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解读】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初步认论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与元素性质的密切关系。

分子、原子都很小,现实中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想象才能感知,属于抽象的微观概念。

利用图示法就可以使抽象变具体,使微观变宏观,使难懂变易懂。

该类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图示法表示混合物和纯净物,只要按照概念去判断就可以;另一种是利用图示法表示一个化学反应,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此类题应该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发散思维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图示的含义分析、归纳。

【考点梳理】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___和______。

有些物质由___构成,如:______、_____等;有些物质由______直接构成,如_______、_____等;还有一些物质由______构成,如:____等。

2.分子是______________,原子是_____________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因此,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____中,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

4.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是由____和___构成的,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____关系密切。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特点核外电子的分布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基础训练】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2.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通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4.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5.对物质组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一定存在间隙B、酸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C、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6.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A、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B、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7.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生活导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与生活导学案无答案

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解读】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用途。

2、认识新材料的开发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3、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

5、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6、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7、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考点梳理】考点一食物中的有机物1、含有_____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_________、碳酸和_________除外),简称有机物。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它们为_______,如淀粉、纤维素等2、食物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1)糖类:又称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

常见的糖有_________、蔗糖、淀粉等。

淀粉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鉴别方法是。

(2)油脂油脂是和的合称。

(3)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的主要营养物质。

(4)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考点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常量元素: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有11种。

(2)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低于0.01%的元素。

阅读课本P94熟悉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

注意:必需元素也应该合理摄入,不足或超量均会影响人体健康,如缺硒会,过量会。

考点三远离有毒物质1、预防重金属盐中毒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甲醛、重金属盐等化学物质时,结构就会被破坏,失去生理活性。

人一旦误食重金属盐,就要立即大量服食牛奶、蛋清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不吃变质食品变质食品中含有有毒的霉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大。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中考化学复习教案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考点梳理
一、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检验、验满
二、制取装置选择
三、气体净化
四、课堂巩固
学生浏览
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考点一:O2、CO2、H2的制取
1、反应原理
2、检验
O2: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学生通过练习中考真题,感受中考题的难易程度,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过度】通过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杂质,如何净化二氧化碳气体。
考点三气体净化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的CO2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可选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则装置中导管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
→→→→→。
中考分值
6
7
6
10
9
9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见气体O2、CO2、H2的制备(包括:药品、反应原理、检验、验满、装置的选择);
(2)会利用多功能瓶收集和净化气体;
(3)能根据所学知识,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能力测试,有效的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课题名称: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
年级学科
九年级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
点,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历年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方法以及实验能力。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3课时 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检验学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3课时 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检验学案

第23课时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检验【复习目标】1、了解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2、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复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2、学会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3、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考点一、气体装置的选择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石灰石与稀盐酸①不能用H2SO4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②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Na2CO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

(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MnO2(3)装置图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

(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2)B实验原理: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水(H2O) + 氧气(O2)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 2H2O+ O2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C、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注意事项: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和净化教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气体的制取和净化教案

**********精心制作仅供参照鼎尚出品*********《专题复习:常有气体的制取和采集》【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响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并能娴熟书写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 )能正确采纳气体的发生装置和采集装置来制备气体。

(3)认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经过气体系取、采集方法以及净化方法的复习,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育学生拓展知识空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气体系取、采集、干燥、净化等方法的复习,使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如何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知识迁徙能力。

【教课要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采集装置、气体的制取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课难点】全能瓶的使用;气体的干燥和除杂。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引入〗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快乐和大家分享直接引入课题。

一节专题复习课,我们今日复习内容是:常有气体的制取和净化。

(板书)〖板书〗一、常有气体的制取第一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初中化学中已学习了回想,回答: O2和 CO 2。

哪些常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发问〗实验室制取 O2、CO 2的原理是什么?也几位同学上黑板进行板演,其指引学生回想就是说,利用那些药品,在什么条件下来制取O2他同学在坐位上书写。

达成所学知识,并加和 CO 2?叫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有关的化学方后,同学间两两互相检查有无以稳固。

程式。

错误。

〖过渡〗我们知道了制取这几种气体的原理,我们察看;依据反响原理,做出正该选择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取这些气体呢?我们这确判断。

(提示:分别合用于里有两套制取常有气体的实验装置,请大家考虑它板书中的哪些反响,学生回答们分别能够制取那些气体?( PPT 出示两套常有后投影出示答案)的制气装置)〖发问〗谁能来总结一下这两套装置分别合用于在回答:逐渐指引学生什么条件下制取气体?第一种装置:反响物为固体,思虑、递进,得〖投影〗学生回答后出示。

《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专题复习导学案

《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专题复习导学案

《气体的制取、鉴别和除杂》专题复习导学案专题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选用两类制气装置来制备气体和三种方法来收集气体。

2.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操作。

3.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鉴别常见的气体,并能描述实验现象。

4. 初步学会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常见气体制取实验再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仪器的组装和选择,优化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3. 通过装置改进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利用学科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气体的制取、检验和净化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实验操作的探究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情感。

专题复习重点、难点:重点:1. 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操作。

2. 运用气体制备、净化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及优点的理解。

2. 常见气体的干燥和净化方法。

课时安排:本专题的复习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第二课时主要复习常见气体的鉴别与除杂。

点评:复习的目标能细化到三维目标,这在复习课难能可贵,其设置的目标也能充分体现本专题的学习要求,语言叙述清晰明了,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课时安排符合复习内容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复习1. 请按下列图示,回忆相关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请及时翻阅教材或与同学交流。

2.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对常见气体的制取知识有了一定积累,请你回忆下列相关知识。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或。

(4)试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①选择发生装置A制取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选择发生装置B制取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②C、D、E为气体的收集装置,C适用于;D适用于;E适用于。

设计意图:作为复习课,学生对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各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

盐城市滨海县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变化、性质、化学史导学案(无答案)

盐城市滨海县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变化、性质、化学史导学案(无答案)

一轮复习(13)【考点解读】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

判别物质所属类别要紧扣定义。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1)变化和性质的区分: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常用“易”、“会”、“能”、“是”、“可以”等词描述。

(2)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把握化学反应分类的标准是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关键。

【要点梳理】1、自然界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即和,其中又可分为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分为、(根据是否含碳元素)。

其中无机化合物又可分为、、、。

2、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它们的特征分别是、、、。

3、物质的变化有和,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和、等方面发生变化。

4、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等。

5、化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发现和利用火;②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近代化学的基础③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基础训练】1、找出分类不正确的物质、或写出物质类别、或再补充一种同类物质物质分类不同类物质干冰、白酒、加碘盐、食醋混合物CaO、H2O、P2O5、K2CO3氧化物HgO、NaOH、KCl、P4(白磷)P4(白磷)_______、乙醇、硝酸钾、葡萄糖有机物硝酸钾MgCl2、NH4NO3、MgO、MgSO4盐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干冰升华,形成白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水加热到沸腾,产生蒸汽3、在铝箔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铝箔变小B、放出大量的热C、发出耀眼的强光D、生成白色固体4、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5、以下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A、浓硫酸的吸水性B、浓盐酸的挥发性C、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D、硫酸的酸性E、活性炭的吸附性F、木炭的还原性G、稀有气体的稳定性H、一氧化碳的毒性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A、SO3+H2O=H2SO4(化合反应)B、NH4HCO3NH3↑+H2O+CO2↑(分解反应)C、2Al+WO3Al2O3+W(置换反应)D、6CO2+6H2O C6H12O6+6O2(复分解反应)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
1、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要知道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
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原理,装置,实验步骤,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
3、初步学习气体的简单净化方法。

(首先要了解净化的原则,并记住先净化再干燥)
【要点梳理】
1、实验室制取O
2、CO2的对照
②试管口要
2、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气体除杂过程中,注意①先除其他,后除;
②试剂:CO2 用;水常用。

(1) 气体的净化试剂
(2)气体的干燥剂
【典型例题】
例1.实验室利用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
列问题:
(1) 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充满水的装置C 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______ (填“a ”或“b ”)端通入。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 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______ (填“a ”或 “b ”)端,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净化装置
干燥装置
____________。

(4) 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8中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②取
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5)图中C装置有多种用途。

根据实验需要,气体既可从a导入也可以从b口导入。

瓶中既可加入其他物质,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液体等。

请根据要求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CO
【反馈练习】
1.在实验室中,同学们用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l而不吸收CO2()
A.①中固体反应物也可用Na2CO3代替
B.③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CO2气体中已经不混有HCl气体
C.④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H2O
D.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⑤中的集气瓶中,可以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
2.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
A .装置a 可作实验室制备CO 2
B .装置b 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一致,则气密性良好
C .装置c 可用实验室制备氧气
D .装置d 可用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
3.在实验室中利用右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 2制取氧气 ②用KMnO 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KClO 3与MnO 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4.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 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 ) A .NH 3的密度 B .NH 3在水中的溶解性
C .空气的密度
D .NH 3的质量 5.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
A .
B .
C .
D .
6.在实验室中,集气瓶被称做“万能瓶”,用它可以组装成各种用途的装置,请仔细观察下列(F ~K )各个装置的特点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若用F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口进入(填导管口符号)。

②若要收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 装置。

③若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同时用该瓶收集较纯净的一氧化碳,应选用 装置。

7.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仪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_________,压强变______,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
_____________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_____________。

①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黔东南)下列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

(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

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盛装溶液,用于出去CO2气体中的水分;
当观察到,说明F中已收满二氧化碳气体。

(5)若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

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用A、D、E、F、G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7. (眉山) 下图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中硫粉燃烧的现象是,装置D的作用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