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常用打光方式,让你外景拍摄不用愁!

合集下载

摄影棚常见的五种打光方法,简单实用

摄影棚常见的五种打光方法,简单实用

摄影棚常见的五种打光⽅法,简单实⽤“光”是决定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要素。

⼀名合格的⼈像摄影师需要有能⼒把握好⾃然光与环境光,并且合理适时地加⼊⼈造光摄影灯来进⾏拍摄。

我们来了解⼀下有关⽤光的基础词汇有哪些⼀、正⾯光正⾯光是摄影中常⽤的光,它常⽤来照亮主体,有增强主体光效的作⽤。

我们通常看到的时装模特照⽚,其使⽤的光多为正⾯光。

在证件照⽚拍摄时,必须使⽤正⾯光。

在⼀般情况下,特别是在⼈像摄影中,正⾯光常常是作为主光使⽤的,⽤它来展现主体的细节和⾊彩。

然⽽,单独使⽤正⾯光,会使画⾯产⽣单调、刻板的感觉,缺乏⽴体感。

这也是有些摄影⼈在室外单独使⽤阳光做正⾯光,光效不够⽣动的原因。

⼆、侧光侧光也常常被⽤于辅助光源,拍照时,凡是⾃被摄物的左右侧⾯45°?90°⾓打来的光源,都可以泛称为侧光。

侧光能够依据被摄物的型态特征,营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因此在各式各样的摄影领域中应⽤甚⼴。

即使是看似平淡⽆奇的拍摄对象,都能利⽤侧光创造的阴影表现出戏剧张⼒,或是藉由光影对⽐增加⾊彩的层次感。

⼀般说来,侧光适合应⽤在表现被摄物的质感、轮廓、形状或纹理,或是⽤来强调甚⾄夸⼤被摄物的⽴体感与深度,因此⾮常适合在⿊⽩摄影中使⽤。

四、蝴蝶光蝴蝶光是⼀种⼈像摄影中经典的布光⽅式,即将主灯置于被摄者的正上⽅,在⼈像⿐⼦下⽅形成美丽的类似蝴蝶状的阴影,也是好莱坞经典电影中常⽤的极富魅⼒的布光⽅式。

蝴蝶光在拍摄⼤头照的时候,⾮常实⽤和常见;也是⼤家鉴别摄影师的最基础的问题。

五、轮廓光和造型光轮廓光是⼀种辅助光源,它的作⽤是在被摄体的边缘勾勒出轮廓,使⽤此光源时,背景应较暗,例如在舞台摄影、艺术摄影、静物摄影中,常常见到轮廓光。

在⾃然环境下,有些摄影师也常常利⽤斜阳,为逆光拍摄的⼈物勾勒出轮廓光。

在轮廓光使⽤上,常见的有整体轮廓光和局域轮廓光。

造型光来⾃斜上⽅的光,⽤于照射头顶,令发质健康亮泽,附有活⼒,同时跟轮廓光⼀样,在主体和背景影调重叠的情况下,起到分别⾊块的作⽤。

短视频拍摄中的五种光影运用

短视频拍摄中的五种光影运用

短视频拍摄中的五种光影运用在当代社交媒体的繁荣和发展下,短视频已成为人们记录生活、表达创意和分享经验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作为短视频制作的关键要素之一,光影的运用能够为视频增添不同的情境和氛围。

在本文中,将介绍五种常见的光影运用技巧,帮助摄影师和视频制作者在拍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光影,打造出令人惊艳的短视频。

一、逆光逆光是指拍摄时光源位于被摄物体的背后,摄影师位置处于光源方向之前。

通过逆光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突出人物或物体的轮廓。

在短视频中,逆光可以营造出神秘感或倔强感,使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戏剧性。

例如,在拍摄旅行短视频时,可以选择黄昏时分拍摄,将夕阳投射在被摄景物上,创造出浪漫而唯美的效果。

二、侧光侧光是指在拍摄时光源位于被摄物体的一侧,通过侧面照射光线来营造出一种明暗分明的效果。

侧光能够突显物体的质感和轮廓,并且在视频中创造出神秘和独特的氛围。

比如,当拍摄花朵绽放的过程时,选择侧面阳光照射,能够凸显花瓣的纹理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三、底光底光是指光源位于被摄物体下方的一种光影效果。

底光能够将画面中的物体照亮,营造出柔和而温馨的氛围。

在拍摄家庭日常生活或是小动物等可爱主题的短视频时,可以运用底光的效果,使画面更加温馨和有感情。

四、明暗对比明暗对比是指画面中不同区域之间的明暗度差异较大。

通过运用明暗对比,可以将画面分为明亮区域和阴影区域,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明暗对比在表达短视频中的冲突和对立时非常有用。

例如,在故事性的短片中,通过明暗对比来突出主角与敌对势力之间的对抗,制造紧张和悬疑的感觉。

五、色调加强色调加强是指通过滤镜或后期处理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色调,使其更符合视频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色调加强可以改变画面的整体色彩,增添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在拍摄旅行短视频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地选择不同的色调加强方式,如温暖的色调表达友善和热情,冷色调表达神秘和冷静。

总结:短视频拍摄中的光影运用对于创造出有趣、吸引人的画面至关重要。

5种光线运用技巧

5种光线运用技巧

5种光线运用技巧光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摄影师来说,掌握光线的运用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了5种光线运用技巧。

1.正面光线:正面光线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的正面。

这种光线照射下,被摄物体的细节清晰可见,颜色饱满,画面明亮。

适合拍摄风景、人像等主体清晰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正面光线容易造成过曝,因此需要通过调整曝光补偿、使用反光板等方式来控制光线的亮度。

2.侧面光线:侧面光线是指光线从被摄物体的侧面照射。

这种光线照射下,被摄物体的轮廓清晰可见,纹理和质感更加突出。

适合拍摄风景、人像等需要突出立体感和质感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侧面光线容易造成阴影过重,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反光板、填充光等方式来补充光线。

3.背光:背光是指光线从被摄物体的背后照射。

这种光线照射下,被摄物体会形成明暗对比鲜明的剪影效果,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氛围。

适合拍摄人物、动物等主体形象独特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背光容易导致画面过暗,因此可以通过使用闪光灯、调整曝光补偿等方式来控制光线的亮度。

4.散射光:散射光是指光线经过云层或其他物体后的扩散效果。

这种光线照射下,光线柔和、平均分布,能够营造出一种梦幻、温暖的氛围。

适合拍摄风景、人物等需要柔和效果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散射光容易导致画面色温偏暖,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白平衡、后期调色等方式来修正。

5.反差光:反差光是指光线的强度在画面中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

比如在阳光直射的背景中,被摄物体处于阴影中。

这种光线照射下,画面中的明暗对比极大,能够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适合拍摄纪实、风景等需要强烈视觉冲击效果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反差光容易导致画面局部过暗或过亮,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反光板、调整曝光补偿等方式来平衡光线。

总结:掌握光线运用技巧对于摄影师来说非常重要,不同的光线形成的效果各具特点,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现被摄物体的特点和氛围。

除了以上提到的光线运用技巧,摄影师还可以通过使用灯光、反光板等辅助设备,来创造出更多样的光线效果。

【摄影课堂】拍摄外景人像的6个用光方法

【摄影课堂】拍摄外景人像的6个用光方法

【摄影课堂】拍摄外景人像的6个用光方法拍摄外景人像,不像在室内拍摄,可以控制灯光、背景等,喜欢如何布置,如何拍摄,都任由摄影人布置。

对于外景拍摄来说,其中一个最大难题就是天气,对光线有极大影响,拍出来的气氛和效果都会和预先想像的不同。

下面介绍7个常用的用光方法。

一、面向光源采光在一些半室内、有盖或有大片玻璃窗的地方拍摄时,可以指示模特面向光源拍摄,更方便采光拍摄;在较暗的地方可以利用反光板替模特补光,让相片的光暗对比更自然。

利用反光板替模特补光,让相片的光暗对比更自然。

二、树荫下拍摄要小心阴影如果站在树荫下拍摄,树叶的影子很容易投射在模特的脸上,形成如“花面猫”的不理想效果。

阴影打在面上——效果不理想模特移动后——效果理想三、利用反光板减低反差在阳光普照的日子或时段拍摄,例如夏天中午的时分拍摄,光线一般较硬和强烈,很容易会在模特的脸上造成很强的阴影,而且模特很容易因为光线太强而难于张开眼睛,表情会十分奇怪,摄影人不妨到一些有遮挡的地方拍摄,例如树荫下,摄影人更可以利用反光板,遮掉部份光线,甚至用上一些透光的遮光板,把光线扩散开,减低模特儿脸上的阴影,增加拍摄的弹性。

利用反光板遮光光圈:f/ 4 快门:1/60秒感光度:ISO 200利用反光板,遮掉部份光线,减低模特脸上的阴影。

四、闪光灯模仿阳光效果有时,摄影人特地看过天气预测,打算拍摄阳光普照的效果,但是天气总是千变万化,到达拍摄地点的时候,却已经变成阴天了,光线变得非常扩散柔和,摄影人大可以使用闪光灯,把输出调校至较高的输出,模仿阳光的效果。

其实这个方法在很多商业时尚拍摄上都有用到,要留意的是闪光灯须布置在如同自然太阳光一样较高的地方,并适宜以斜角度向下打,加强模特的轮廓,调校闪光灯的变焦头,让阴影更自然,摄影人亦可以配合闪光灯配件,增加光线控制的弹性,例如柔光罩、集光器、闪光灯滤色片等。

利用闪光灯模仿自然太阳光,从高角度利用较高输出的闪光灯打灯。

不同的灯光拍摄技巧

不同的灯光拍摄技巧

不同的灯光拍摄技巧
1. 背光拍摄:将主体放置在光源的背后,通过逆光的照射,可以产生出轮廓鲜明、有光晕效果的照片。

2. 侧光拍摄:将光源放置在主体的一侧,可以产生出明暗分明、有层次感的照片。

尤其适合拍摄人物或者物体的细节。

3. 高光拍摄:利用强光源照射主体,将光源直接反射到摄影机的镜头上,可以产生出光晕效果。

适用于拍摄具有朦胧感或者神秘感的照片。

4. 低光拍摄:使用较为昏暗的光源,可以营造出黑暗、阴森的氛围。

适合拍摄惊悚、恐怖或者神秘的照片。

5. 手电筒光绘:使用手电筒或者其他小型光源,在较为暗的环境下,通过移动光源来绘制形状或者字母,可以产生出独特、艺术感的照片。

6. 多灯光拍摄:使用多个光源,可以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弱,从而塑造主体的形状和纹理,营造更丰富的氛围。

7. 彩色灯光拍摄:使用彩色灯光或者滤镜,在拍摄时给主体增加色彩,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8. 长曝光拍摄: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通过摄影机的移动或者主体的移动,捕捉到灯光的轨迹或者变化,营造出动感和抽象的效果。

五种布光方法范文

五种布光方法范文

五种布光方法范文布光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给影像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得影像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摄影中,常见的有五种布光方法。

1. 正前照明(Front Lighting)正前照明是指将光源直接放置在被摄物体的正面,光线直接照射到被摄物体之上。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确保整个画面被光线覆盖,从而消除阴影,展现被摄物体的细节与形状。

正前照明适用于拍摄肖像、风景或者需要凸显细节的物品,如产品拍摄。

2. 侧面照明(Side Lighting)侧面照明是指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一侧,光线以45度角照射到被摄物体的表面。

这种布光方法创造出明暗对比较强烈的画面效果,产生明暗分明的阴影。

侧面照明适用于拍摄人物或者物品,能够突出其表面纹理与形状。

3. 背面照明(Backlighting)背面照明是指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背后,光线从被摄物体的后方穿过,照亮前方的物体。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形成轮廓光,营造出神秘、丰富的氛围。

背面照明适合拍摄人物、风景、花卉等,能够给照片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

4. 散射照明(Diffused Lighting)散射照明是指通过扩散光源,使得光线均匀地照射到被摄物体上。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消除严重的阴影,产生柔和、平滑的效果。

散射照明适用于拍摄人物、室内风景、静物等,能够给照片带来柔和的氛围和温暖的色调。

5. 底部照明(Bottom Lighting)底部照明是指将光源放置在被摄物体的下方,使得光线从下方照射上来。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产生一种浮雕效果,突出被摄物体的纹理和形状。

底部照明适合拍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物品,如玻璃、水滴等,能够给照片增加立体感和华丽感。

总结来说,不同的布光方法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照片效果。

正前照明能够展现细节与形状,侧面照明能够突出表面纹理与形状,背面照明能够增加层次感与立体感,散射照明能够营造柔和的氛围,底部照明能够增加立体感和华丽感。

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主题和效果需求,选择合适的布光方法,使得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和有创意。

最常见的6种布光方法

最常见的6种布光方法

常见的六种布光方法一、平行光法平行光法是指在拍摄时将灯光与相机镜头平行,通过正面直射的方式将光线投射到被摄物体上。

这种布光方法比较简单,能够使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质感,同时使画面整体光线均匀。

这种布光方法适合拍摄平面物体或具有明显线条的物体。

二、侧光法侧光法是指将灯光从被摄物体的侧面照射过来,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突出被摄物体的轮廓和形状,使画面更加立体。

同时,侧光法也能够在被摄物体表面形成强烈的阴影,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

这种布光方法适合拍摄具有较强质感和纹理的物体。

三、逆光法逆光法是指将灯光放置在相机的相反方向,将被摄物体置于光线的照射范围内。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突出被摄物体的形状和轮廓,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同时,逆光法也能够将被摄物体与背景分离,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这种布光方法适合拍摄具有明显轮廓和形状的物体,如人像、动物等。

四、软光法软光法是指使用柔光罩或反射板等工具将光线进行散射和柔化,使被摄物体表面的光线更加均匀和柔和。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减少阴影和反差,使画面更加自然柔和。

软光法适合拍摄需要表现出柔和质感的物体,如人像、静物等。

五、漫射光法漫射光法是指使用漫射器或反射板等工具将光线进行漫反射,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到被摄物体表面。

这种布光方法能够消除强烈的阴影和反差,使画面更加柔和自然。

漫射光法适合拍摄需要表现出自然质感的物体,如风景、静物等。

六、主灯与补灯结合法主灯与补灯结合法是指在使用主灯照亮被摄物体的同时,添加补灯以减少阴影和增强细节。

主灯通常设置为较强的光线强度,以突出被摄物体并增强其立体感;补灯则作为辅助光源,填充阴影区域并强调细节。

通过合理调整主灯和补灯的光线强度和角度,可以实现更丰富的画面效果。

这种布光方法适用于多种拍摄场景,包括人像、静物和风景等。

婚纱摄影常用的五个布光技巧

婚纱摄影常用的五个布光技巧

婚纱摄影常用的五个布光技巧当你还不能完全正确地运用经典布光方式时,很有必要了解这些布光方式的含义以及实现它们的做法。

例如,在户外拍摄新娘和新郎时,可以放置一支主灯来实现想要的布光方式和比例,用现场光(阴影或逆光下的太阳)作为填充光。

这时要想实现下面5 种基本肖像布光方式,就不再需要其他光线了。

使用反光板、独立的填充光或强聚光,在光线控制方面的效果与不用它们是一样的。

然而,每种布光方式在主光源的放置上都是非常有个性的,因此,考虑主光源的布置才是最重要的。

伦勃朗布光(Rembrandt Lighting)伦勃朗布光也称45°角布光,它以在主体面部阴影处形成小型三角形高光为特征。

这一点是通过调低主灯高度,调远与相机的距离(相对于环形布光和派拉蒙布光)实现的;主灯就在主体边上,其位置取决于主体头部与相机的距离。

填充光的布置方法与环形布光相同,但是功率设置上会稍弱一些,经常用来突出阴影面上的高光。

头发光通常布置得离主体近些,以便在头发上营造更明亮的高光。

背景光还是布置在标准位置。

在这种设置中,强聚光常用来勾勒面部边缘。

(注:要确保这些光线不会直接进入镜头,可以把手放在主体和相机之间强聚光的中心线上。

如果手在镜头上投射了阴影,说明强聚光直接进入了镜头,应该进行调整。

)上图:这张美丽的照片是用装有柔光箱的单灯配合银色反光板拍摄的,填充光被减到了最弱。

拍摄时采用了真正的伦勃朗布光方式,在面部阴影部分形成了完美的三角形高光。

值得注意的还有手部优雅的造型。

拍摄者:Cherie Steinberg Coté分割布光(Split Lighting)分割布光方式用在当主光只照亮主体半张脸的时候。

这是调低主灯高度,调近主灯与主体间的距离而形成的一种布光方式。

根据主体与相机距离的远近,主灯会布置在稍后于主体的位置。

这种主光位置的安排会营造出一种很棒的主体变瘦的效果。

这种布光方法还可以与用较弱的填充光隐藏面部的不平整的方法搭配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来自 | FILMING
导读
今天最佳君为大家分享的是FILMING老师整理自己常用的5种外景拍摄打光方式。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5种常用的打灯方式的思路,延伸出更多适合自己的方法。

以下的布光更多是作为一种参考,具体还需要根据自身拍摄环境情况以及拍摄想法来定。

作 者 介 绍
图文作者 | 菲林 FILMING
Nan Gallery南画廊创始人
MPA英国摄影大师协会LMPA认证摄影师
Nikon D810 快门:1/5s 光圈:f/16 ISO:50 焦距:18mm
拍摄布光思路
为了保留天空细节,曝光以天空为参考,人物欠曝, 用灯对人物进行补光,45度角光位获得自然的面部光影过渡。

02
Nikon D810 快门:1.3s 光圈:f/4 ISO:200 焦距:38mm
拍摄布光思路
光绘拍摄,曝光时间1.3s,闪光灯后帘同步, 45度角光位更好保留人物面部和整体婚纱裙摆的曝光细节。

03
Nikon D810 快门:2.5s 光圈:f/5.6 ISO:400 焦距:14mm
拍摄布光思路
光绘拍摄,曝光时间2.5s,闪光灯后帘同步, 45度角光位更好为双人整体补光。

90° 角 光位
90°角 光位的优势
摄影师,模特,灯位呈90度,这样的打灯会让人物五官更加立体,人物会更加突出,适合拍摄五官立体的新人。

04
Nikon D810 快门:1/250s 光圈:f/8 ISO:64 焦距:26mm
拍摄布光思路
灯位90度,让面部轮廓更加立体,在大环境人像中,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非常实用。

05
Nikon D810 快门:1/250s 光圈:f/11 ISO:64 焦距:45mm
拍摄布光思路
模特五官立体,90度光位+柔光箱,让面部产生较明显的光比过渡,画面层次更加丰富。

侧逆 光位
侧逆 光位的优势
侧逆光位比90度光位更极端一些,适合拍摄五官立体的新人,并且得到画面的明暗层次更大。

06
Nikon D810 快门:1/250s 光圈:f/10 ISO:64 焦距:38mm
拍摄布光思路
模特手持猎鹰,为了更好的衬托气势,采用了侧逆的打灯方式, 让画面人物五官更加硬朗,画面更有气势。

并且打灯可以更好的压暗天空,营造整体画面的氛围感。

07
Nikon D810 快门:1/160s 光圈:f/11 ISO:200 焦距:16mm
拍摄布光思路
水流的柔配合侧逆的布光方式,让人物突出,并且使画面的明暗层次更加突出。

08
Nikon D810 快门:1/125s 光圈:f/2.8 ISO:100 焦距:56mm
拍摄布光思路
侧逆,模拟夕阳光的位置,让人物轮廓染有夕阳照着的感觉,营造更好的氛围感。

09
Nikon D810 快门:1/200s 光圈:f/2.8 ISO:200 焦距:14mm 拍摄布光思路
模拟自然光光位,侧逆角度,让人物更加立体。

逆光 光位
逆光 光位的优势
逆光光位的打灯方式在日常拍摄里也经常用到,特别是太阳下山后的弱光环境拍摄。

通过逆光+色片的打灯方式,可以让画面中人物更加突出。

10
Nikon D810 快门:1/60s 光圈:f/3.5 ISO:64 焦距:24mm
拍摄布光思路
拍摄环境:峡谷,傍晚,弱光,通过逆光,让人物突出,并且对环境的岩石进行渲染。

12
Nikon D810 快门:1/200s 光圈:f/8 ISO:100 焦距:31mm
拍摄布光思路
下雨天,环境偏弱光,通过逆光+暖色片的布光方式,让人物突出。

并且通过暖色片改变环境色温的方式,使环境色偏冷,更有画面感。

13
Nikon D810 快门:1/100s 光圈:f/7.1 ISO:64 焦距:16mm
拍摄布光思路
通过逆光,模拟夕阳的位置,让人物与暗色的湖面分开, 突出人物与婚纱的细节。

14
Nikon D810 快门:1/120s 光圈:f/5.6 ISO:100 焦距:14mm 拍摄布光思路
模拟夕阳,突出人物,营造氛围。

多灯+色片 光位
多灯+色片 光位的优势
旅拍因为器材的携带,托运,包括助理的数量决定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偏单灯拍摄。

有时候条件允许,我们也可以尝试多灯拍摄,会有更多的组合与玩法。

15
Nikon D810 快门:1/200s 光圈:f/8 ISO:800 焦距:14mm
拍摄布光思路
山洞环境全黑,一个灯+蓝色片对着山洞顶打光,得到蓝色的氛围光。

另一个灯45度 光位,对人物进行补光,使人物得到合适的曝光。

总结
以上是我在旅拍拍摄中最常用的几种灯位方式基本可以胜任90%的拍摄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需要大家可以选择合适的光位来得到自己需要的效果。

多拍,多练,多想,相信大家对于打灯会越来熟练。

欢迎大家加我微信来一起交流。

作者其它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