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附教程
工资扣税计算方法

工资扣税计算方法工资扣税是指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从个人工资收入中扣除应纳税额的一种税收征收方式。
正确计算工资扣税是每个劳动者应该了解的重要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资扣税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的起征点为3500元。
即在月收入未超过3500元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其次,对于工资扣税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工资收入的不同部分进行分段计算。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7个级别,分别为3%、10%、20%、25%、30%、35%、45%。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对于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适用3%的税率;2. 对于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适用10%的税率;3. 对于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适用20%的税率;4. 对于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适用25%的税率;5. 对于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适用30%的税率;6. 对于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适用35%的税率;7. 对于超过80000元的部分,适用45%的税率。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先扣除3500元的起征点,然后按照上述税率分段计算应纳税额,最后再减去已缴纳的税额或者享受的税收减免,就可以得到最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还涉及到一些专项扣除,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进行相应的扣除。
总的来说,正确计算工资扣税需要了解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的规定,掌握税率分段计算的方法,并且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准确无误,避免因税收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工资扣税计算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资扣税标准与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工资扣税标准与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一、工资扣税标准1.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每年基本扣除标准为5000元。
2.工资的扣税标准:根据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的扣税标准是根据月收入额和相关扣除项目来确定的。
具体扣税标准如下:应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3%-0元应纳税额=月应纳税所得额×10%-2520元需要注意的是,按月计算的相关金额,仅作为基础计算单位。
具体扣税还需根据该月所得到的部分月份来进行计算。
3.专项扣除:根据我国税法,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可以扣除一些特定项目。
具体的专项扣除项目包括:-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住房租金扣除-子女教育扣除-继续教育扣除-赡养老人扣除-商业健康保险扣除以上这些扣除项目有一些具体的限制和要求,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扣除的金额。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计算月收入总额:将工资、奖金、补贴、津贴等所得项目加总,得到个人的总收入。
2.计算专项扣除: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专项扣除的金额。
3.计算税前收入:税前收入=月收入总额-专项扣除金额。
4.计算月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税前收入,按照政府规定的适用的税率表,计算出月应纳税所得额。
5.计算应纳税额: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使用适用的税率表中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
6.计算实际到手收入:实际到手收入=月收入总额-应纳税额。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方法是按照当前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方法。
税率表和扣税标准有可能会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在具体计算时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税率和扣税标准。
综上所述,工资扣税标准与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每个工薪阶层都需要了解的内容。
只有了解扣税标准和计算方法,才能合理规划个人财务,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工资5000元以上怎么扣税

工资5000元以上怎么扣税工资5000元以上怎么扣税5000元以上个人所得扣税标准是:纳税人自己在一个月的收入,减去征税的起点工资5000,再扣除五险一金、扣除自己所有附加的费用、以及其他的可以免税的费用、得出的总额乘以当年的交税比率即可。
超过5000纳税,是有分级的,每一个级别的纳税比例和速算扣除数都不一样。
个人工资超过5000扣税计算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为:个人应纳税额=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额-60000元-社保、住房公积金费用-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享受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5000的工资纳税分级表如下: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不超过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不超过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不超过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3192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不超过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5292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不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85920;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81920。
工资5000元以上扣税例子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
超过五千工资扣税标准

超过五千工资扣税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超过五千工资扣税标准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是按照累进税率来计算的,也就是说,收入越高的部分税率越高。
目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分为七个级别,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
和45%。
超过五千工资扣税标准是指超过五千元的部分需要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
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的月收入为六千元,那么超过五千元的部分为一千元。
根据当前的税率,一千元的个人所得税为100元(100010%),加上基本减除费用
后实际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能会更少。
这就是超过五千工资扣税标准的基本计算方式。
针对超过五千工资扣税标准,我们有一些建议来帮助你合理规划个人财务。
首先,你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前福利来减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例如,可以选择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公积金等方式来减少应缴税额。
其次,你可以通过合理的财务规划来分散收入,例如通过投资、理财等方式来降低应缴税额。
最后,你还可以通过合法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例如购房贷款利息抵扣、教育、医疗等专项扣除等。
总之,超过五千工资扣税标准是个人所得税计算的重要标准之一。
了解个人所
得税的计算方式并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个人所得税,并提供一些合理规划财务的建议。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也可以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来获取帮助。
薪资个税扣除流程

薪资个税扣除流程今天咱们来唠唠薪资个税扣除这个事儿。
这可关系到咱们口袋里的钱呢,所以都竖起小耳朵听好啦。
一、什么是薪资个税扣除。
简单来说呢,就是咱们每个月领工资的时候,如果工资达到了一定的数额,就得按照国家的规定交一部分税给国家。
这部分税呢,可不是随便乱扣的,它是有一套专门的计算方法的。
就像是咱们玩游戏有游戏规则一样,个税扣除也有它的规则哦。
咱们交的税呢,最后会被国家用于各种公共建设,像修马路、建学校之类的,也算是咱们为国家做贡献啦。
二、哪些收入要计入薪资计算个税。
咱的基本工资那肯定是要算进去的啦。
这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是最基本的部分。
然后呢,奖金也是要算的哦。
不管是月度奖金、季度奖金还是年终奖金,只要是公司发给咱们的奖金,都得算到一起。
还有津贴和补贴,像餐补、交通补之类的,这些虽然看起来不多,但积少成多,也都在计算范围之内呢。
不过有一些特殊的补贴可能是免税的,这个咱们后面再说。
三、扣除标准是多少。
现在国家有个起征点,就是工资到了这个数才开始扣税。
这个起征点是为了照顾咱们低收入的小伙伴,让大家能多留些钱在自己口袋里。
目前这个起征点是5000元哦。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工资没有超过5000元,那你就不用交个税啦,是不是很开心呢?但是如果超过了5000元,那就得按照规定来计算要交多少税了。
四、具体的计算方法。
这部分可能有点小复杂,不过别怕,咱们慢慢说。
首先呢,要把你的所有应税收入加起来,就是刚刚咱们说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那些。
然后呢,减去一些法定的扣除项目。
比如说五险一金,这部分是国家允许咱们在计算个税之前先扣除的。
这就像是给咱们的工资先打个折扣,折扣后的数额才是用来计算个税的。
计算的时候呢,是按照一个税率表来的。
税率是分不同档次的,工资越高,适用的税率就越高。
比如说,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在3000元以下的部分,可能适用3%的税率;如果超过了3000元到12000元这部分,可能就是10%的税率了。
然后用你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对应的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就能算出你要交多少个税啦。
工资5000扣税标准

工资5000扣税标准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是按月预扣预缴的,工资5000元的扣税标准是如何计算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和税率等相关规定。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3500元,超过3500元部分的工资将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税。
对于工资5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起征点,即应纳税所得额=5000-3500=1500元。
其次,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我们可以查到应纳税所得额在1500元的税率是3%,那么工资5000元的个人所得税=15003%=45元。
最后,我们需要扣除速算扣除数。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规定,对于应纳税所得额在1500元的部分,速算扣除数为0元。
因此,工资5000元的个人所得税=45-0=45元。
综上所述,工资5000元的个人所得税为45元。
这就是按照中国税法规定,对于工资5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涉及到一些具体的规定和细则,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纳税人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和咨询,以确保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准确无误。
另外,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和税率可能会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变化,纳税人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以便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和申报。
总之,个人所得税是每个劳动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对于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和税务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5000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5000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根据最新的个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为5000元。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月工资收入不超过5000元,那么他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是,一旦超过这个数额,超出部分就需要按照规定的税率来计算应缴税款。
假设某人的月工资收入正好为5000元,由于这一数额恰好等于起征点,因此,该人当月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月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比如为6000元,那么超出的部分即1000元将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我们需要根据税率表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以2023年的个税税率表为例,月度应纳税所得额在3000元以下的部分,适用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而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在本例中,由于超出的部分为1000元,属于3000元以下的范围,因此适用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工资收入 - 起征点)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代入数据,我们得到:应纳税额 = (6000 - 5000) × 3% - 0 = 1000 × 3% = 30元。
因此,如果某人的月工资收入为6000元,那么他当月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元。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还可能涉及到各种扣除项,如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等。
这些扣除项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从而进一步降低应纳税额。
例如,如果上述工资收入6000元的纳税人,他的五险一金合计为1000元,那么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将变为4000元(6000 - 5000 - 1000),此时适用的税率仍然是10%,但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计算得出的应纳税额为:4000 × 10% - 210 = 400 - 210 = 190元。
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附教程

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附教程扣税是指根据个人工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所得税的抵扣和缴纳。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按照逐级累进税率制度进行的,根据个人工资收入不同的阶段,税率也会不同。
下面是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缴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免征额(当前免征额为5000元)而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则根据工资收入不同的档次而定。
以下是中国2024年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1.工资收入不超过36,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2.工资收入超过36,000元不超过144,000元的,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20元;3.工资收入超过144,000元不超过300,000元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元;4.工资收入超过300,000元不超过420,000元的,适用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31,920元;5.工资收入超过420,000元不超过660,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52,920元;6.工资收入超过660,000元不超过960,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85,920元;7.工资收入超过960,000元的,适用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为181,920元。
下面是一个具体举例来说明:假设人的工资收入为10,000元,按照上述规定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步骤如下:1.计算应缴纳税所得额:应缴纳税所得额=10,000-5,000=5,000元。
2.根据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由于应缴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属于工资收入不超过36,000元的档次,所以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3.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3%-0=150元。
所以,如果人的工资收入为10,000元,那么他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附教程2019年3月31日起,个人可以从税务局拿到退税?小编一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也是蒙圈的,我们国家什么时候个人可以退税啦?但是不要怀疑,千真万确!通过个税年度汇,假如小明每个月收入1万劳务报酬,到年底算一算竟然可以退税18120元!但是你应该知道,如果你收入以劳务报酬、稿费、专利费为主,或者更换了工作,你可以拿到一些退税。
2019年新个税法规定综合所得,从原来的代扣代缴变更为预扣预缴+年度汇算的征管方式,也使得月度预扣预缴不再是居民纳税人最终的实际税款负担,需要将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后,才能够体现纳税人的最终税收成本。
那什么是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具体包括哪几个部分?年度汇算时如何计算?收入与收入额的区别是什么?需要在什么时间完成年度汇算?年度汇算的情形、地点、方式、渠道、豁免情形等等问题又是如何规定的?干货精简版一、什么是年度汇算?答:是指居民个人将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综合所得)合并后按年计算全年最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再减除纳税年度已预缴的税款后,计算应退或者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并进行税款结算的行为。
二、什么是综合所得?答:综合所得共包括四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三、年度汇算时如何计算?答: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9年预缴税额其中,综合所得收入额、“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均为2019年度内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为2019年度内符合条件的扣除。
四、收入和收入额区别?答:收入额=收入-费用-免税收入。
其中: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全部工资薪金税前收入劳务报酬所得收入额=全部劳务报酬税前收入×(1-20%)稿酬所得收入额=全部稿酬税前收入×(1-20%)×7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额=全部特许权使用费税前收入×(1-20%)五、需要在什么时间完成年度汇算?答:2019年度综合所得的年度汇算期为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共4个月。
由于疫情原因,年度汇算工作尚未如期在3月1日开启,预计开启时间为2020年4月1日。
六、谁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答:纳税人在2019年度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年度汇算:(一)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二)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三)纳税人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者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七、谁需要办理年度汇算?需要办理2019年度汇算的情形,分为退税、补税两类。
(一)预缴税额高于应纳税额,需要申请退税的纳税人。
依法申请退税是纳税人的权利。
从充分保障纳税人权益的角度出发,只要纳税人因为平时扣除不足或未申报扣除等原因导致多预缴了税款,无论收入高低,无论退税额多少,纳税人都可以申请退税。
一些比较典型的情形,将产生或者可能产生退税,主要如下:1、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019年1-2月工资9,000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1,000元(全年12,000元),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预缴个税180元;3-12月每月工资4,000元,共计10个月,无须预缴个税。
纳税人全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无须缴税,因此预缴的18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时没有扣除的(或不能扣除);纳税人月工资10,000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全年24,000元),有两个符合条件的子女,按规定每月可以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故个税预缴时未减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
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纳税人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月工资10,000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
纳税人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
全年扣除4万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年度减除费用。
纳税年度汇算时足额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可以申请退税600元。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纳税人无任职受雇单位,2019年取得设计服务所得60,000元,预扣预缴个税12,400元;取得专利权使用费150,000元,预扣预缴个税24,000元,个人自行缴纳三险一金2,000元/月(全年24,000元),专项附加扣除48,000元。
预扣预缴阶段年度减除费用六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不能够进行扣除,统一通过年度汇算时扣除,可以申请退税35,320元。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纳税人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0,000元,月度适用20%预扣率,应预缴个税1,600元/月,全年19,200元。
全年劳务报酬120,000元,减除60,000元费用后(不考虑其他扣除),适用3%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1,080元,可申请退税18,120元。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纳税人符合残疾人减征条件,2019年度每月工资20,000元,每月个人交纳三险一金2,000元(全年24,000元),每月专项附加扣除4,000元(全年48,000元),累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8,280元,年度汇算无其他扣除项目。
纳税人符合《云南省残疾人等减征个人所得税政策》云财税〔2019〕31号)规定——残疾人员在每年应纳税额7,000元的限额内减征100%的个人所得税,超过限额部分不予减征。
纳税人可以通过年度汇算申请退税7,000元。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等(或不能扣除)。
纳税人2019年度每月工资收入30,000元,个人三险一金2,000元/月(全年24,000元),专项附加扣除4,000元/月(全年48,000元),无其他扣除项目,全年累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28,680元。
纳税人2019年通过中华慈善总会捐款20,000元(可全额扣除),预扣预缴时未扣除,纳税人无其他综合所得。
纳税人可以在年度汇算时统一扣除,申请退税4,000元。
(二)预缴税额小于应纳税额,应当补税的纳税人。
依法补税是纳税人的义务。
从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国务院对2019年度汇算补税作出了例外性规定,即只有综合所得年收入超过12万元且年度汇算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纳税人,才需要办理年度汇算并补税。
有一些常见情形,将导致年度汇算时需要或可能需要补税,主要如下:1、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纳税人为母公司员工,被派往子公司完成特定项目,期间纳税人同时从母公司和子公司领取两份工资。
母公司每月5,000元工资,扣除基本费用5,000元后不交税,实际领取5,000元/月。
子公司每月工资2万元,扣除基本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2,000元(全年24,000元)、专项附加扣除4,000元(全年48,000元),累计预扣预缴税款7,680元,无其他扣除项目和综合所得收入。
纳税人年度汇算时只能扣除年度基本减除费用六万元,需要通过年度汇算补缴税款7,800元。
2、除工资薪金外,纳税人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各项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后,导致适用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预缴率等等。
纳税人2019年月工资30,000元,三险一金2,000元/月、专项附加扣除4,000元/月,全年预扣预缴个税28,680元。
纳税人在线钢琴培训,月度劳务所得10,000元,共计12个月,预扣预缴个税19,200元;出版图书取得含税稿酬所得60,000元,出版社预扣预缴个税3,360元。
汇算时无其他可扣除项目。
由于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预缴率,纳税人需通过年度汇算补缴税款5,940元八、如何确定年度汇算的地点?答:如果纳税人纳税年度内仅有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无论纳税人是选择自行办理、委托单位办理、委托第三方办理,均应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如果纳税人纳税年度内有两处及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可选择其中一处进行申报。
如没有任职受雇单位,则向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如选择由单位代办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直接将相关资料提交单位即可,由单位在年度汇算期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申报。
九、年度汇算的申报方式?答:办理年度汇算主要有三种方式:自己办、单位办、请人办。
(一)自己办,即由纳税人自行办理。
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渠道自行办理年度汇算。
(二)单位办,即请任职受雇单位办理。
可以请单位代办年度汇算,也可以请教单位如何通过手机或者自然人电子税务局自行办理。
(三)请人办,即委托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单位及个人办理。
选择这种方式,需要与受托人签订委托授权书。
十、年度汇算的申报渠道?答:纳税人可以通过手机端自助办理(税务总局官方发布的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在线办理(https://)、办税服务厅办理、邮寄申报办理等。
注意:申报时,劳务报酬、稿酬等都要逐一点开确认哦。
根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进一步拓展纳税人网上办税事项,自2020年3月3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为本市纳税人开通手机、网页等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远程办税渠道。
为便于纳税人高效便捷、错峰有序完成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税务机关已通知各扣缴单位和纳税人分批分期办理年度汇算的时间,请纳税人尽可能按照通知的时间段办理。
如确因工作繁忙等原因不便在此段时间办理的,可在年度汇算期内,与税务机关预约或通过网上税务局(包括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办理。
新手教程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简称个税年度汇算)手机APP操作,包括简易申报和标准申报,助您动动手指轻松办理个税年度汇算!如您还未下载使用个税APP,请查看新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