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意象外 美在形制——闲章与肖形印

合集下载

黄牧甫印谱(真迹超高清200图),闲章篆刻作品欣赏,光洁妍美的刀法

黄牧甫印谱(真迹超高清200图),闲章篆刻作品欣赏,光洁妍美的刀法

黄牧甫印谱(真迹超高清200图),闲章篆刻作品欣赏,光洁妍美的刀法黄牧甫,晚清印坛巨擘,黄牧甫篆刻用光洁妍美的刀法风姿,把汉印原来的面目重现于刀下,创造了自己寓险绝于平正,峭拔而雄深的风格。

黄牧甫治印的刀法、篆法和章法,不与人同,貌似平淡,但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充分利用平斜曲直、粗细欹正之间的矛盾规律,于平中见险,平中见奇。

黄牧甫是晚清印坛影响甚广的篆刻大家。

黄牧甫用光洁妍美的风姿,把汉印原来的面目重现于刀下,为后代寻索传统的玺印艺术,指出了坦阔的途径,并在长期的研求中,纳故吐新,创造了自己寓险绝于平正,峭拔而雄深的风格。

黄牧甫闲章印谱。

其治印的刀法、篆法和章法,不与人同,貌似平淡,但寓巧于拙,寓奇于平,充分利用平斜曲直、粗细欹正之间的矛盾规律,于平中见险,平中见奇,面目独具。

黄牧甫在篆刻艺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不为明清流派所束缚,虽遍学各家,但入而能出,他以自己丰富的金石学的学识,与印艺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但把古玺艺术介绍于当代,同时将几百年来以烂铜印作为拟汉的唯一标准给予了变革。

在近代篆刻史上,黄牧甫篆刻的创作成就及对后世篆刻的影响,均可与吴昌硕相比臂。

其开创的篆刻流派,世称'黔山派'。

黄牧甫的篆刻重浑厚而特别强调秀劲、含蓄、深沉、幽默而耐人寻味。

刀法上,他大巧若拙、归真返朴,在运刀的光洁中求锐劲之势;篆法则取金文并以极平实恬淡的气格出之;章法则着意于印面空间的有机的切割。

黄牧甫印文安排,平整中寓巧思,刀法劲挺,光洁中见浑穆。

黄牧甫篆刻活动主要在南方,故当时湖、广一带受他影响的篆刻家很多。

其中较著名的有李尹桑(1880--1945)、易大厂(1874--1941)、邓尔雅(1884--1954)、简经伦(1888--1950),乔大壮(1893--1948)等,他们的篆刻,大多是在字法上取金文或甲骨文入印并力求广博,章法上则重装饰并力求精致。

其中易大厂、简经伦在古拙奇峭方面,有相当的出新与发展。

颜值、趣味与情调并存——品味古今篆刻家的经典闲章

颜值、趣味与情调并存——品味古今篆刻家的经典闲章

颜值、趣味与情调并存——品味古今篆刻家的经典闲章金石君又和大伙儿见面了,回顾上期我们了解了古今篆刻家润例(古今篆刻家润例大比拼,吴昌硕齐白石刻一方印需要多少钱)。

所谓闲章不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今艺术家们的颜值、趣味与情调是如何表现在闲章里的。

△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齐白石)可爱可敬齐白石的字画在解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两个时期时的伪作品最多。

在中国解放前,齐白石的已经名满天下,这期间他的字画伪作品十分的猖獗,连梅兰芳等多位好友都买到了他假的字画,因此刻了“吾画遍行天下伪造居多”,来警告世人。

金石君深深的理解这种无奈,人怕出名猪怕壮。

既然您的画值钱,需求量大,如此甚好,找个熟手仿制多份接着卖。

拍卖会冤大头也多,最后两个齐白石爱好者拿出各自购买的画儿往哪儿一放,嗨好家伙,一模一样,仿的。

连那压角章都不带重样的。

△大匠之门(假)△大匠之门(齐白石)现今国人什么最厉害呢?当属复制别人的特长为最。

所以齐白石早早地就发出感慨。

又难买,又难卖,买的怕遇假,卖得怕人觉得假。

那么,闲章到底是个啥呢?闲章起源于古代的吉语印,诸如“日入千万”之类。

据记载,元代赵孟頫是较早自制印信的文人艺术家;元末画家王冕偶得一块色泽斑斓花乳石,便刻了一方“会稽佳山水”印,押到画上,从此,文人墨客争相效仿成为一种潮流。

△会稽佳山水(王冕)结习未除羞老眼,更看淡墨幻空花。

这里的结习指的是日久养成的习惯,特制坏习惯。

一代宗师丁敬没想到自己也有各种毛病,于是乎他给自己刻了一方“结习未除”印,不时地提醒自己,无则勉之,有则改之。

能够看透自己弱点并改正的人才是强大无比的人啊!△结习未除(丁敬)吴让之从小对书法篆刻艺术十分专注,对绘画的研究并不多,直到晚年才对写意花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怕年老力衰,也不因自己当时书法、篆刻已相当出名而自负,而是虚心地拜一个年龄比他小十岁的画家郑箕为师学画十几年。

所以,吴熙载还刻有几方“晚学生”、“晚学居士”的印章钤于画上,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古代肖形印,你所不知道的肖形印知识都在这里,收藏

古代肖形印,你所不知道的肖形印知识都在这里,收藏

古代肖形印,你所不知道的肖形印知识都在这里,收藏肖形印是我国篆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肖形印是指肖像某种物体形状的印章,只有图像,没有文字。

肖形印的出现应早于文字印,因为汉字的起源是象形的基础,考古证明,岩画上的图形比最早的文字还早了上千年。

一、肖形印的概念肖形印,是中國古代玺印的一个单元,古玺印概论,罗福颐,文物出版社,历代玺印欣赏。

若将整个中國古玺印划分为两个单元,那么肖形印无疑与文字印共同组成了古玺印体系,且文字印的起源很可能晚于肖形印。

将二者看成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去综合考察,或许是研究古玺印最为科学的门径之一。

通常意义上,肖形印也称象形印、画像印、图案印或图纹印等。

是将广义上的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人文、神话、民俗、历史等题材通过与其同时期相匹配的生产技术制作出来的玺印或类玺印(如西周时期的图纹印,或与生产,制作青铜器、陶器相关,所以其时之玺印称“类玺印”似乎更加妥贴)。

二、肖形印之内容大抵是当时社会、人文、神话、民俗、历史之缩影,通过不逾方寸的空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人的审美取向、内心世界、个体憧憬等多个层面。

具体包含有人、龙、凤、鸟、鹤、虎、鹿、豹、牛、熊、马、猪、羊、犬、鸡、骑射、出行、楼阙、蹴鞠、狩猎、花卉、歌舞伎乐、斗兽、汉代百戏、四灵、道家谶纬及《山海经》所记神话内容如帝夋、禺彊、灵龟等。

真是应有尽有、包罗万象。

三、肖形印之功用过去学者在讨论其功用时,无不以“配饰” 论为主,并列举与其同时期之箴言、吉语类印,认为两者皆不具备征信功能。

而随着一些新材料的渐次发表与公布,以往的“定论”看来要改写了。

如《鉴印山房藏古封泥菁华》著录之49号封泥为肖形印之功用提供了新答案。

此封泥为战国时期之楚系,可以类推,与其同时期的国家及晚于其后的秦汉时期也一定会有肖形印被作为封泥使用,只是同样的材料目前尚未找到而已。

抑肖形印于泥,无论是封物还是封缄文书,其功用在“征信”层面的意义便可确立,至于其为单独使用还是与文字印配合使用,又将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课题。

古代印章欣赏之战国、秦、汉肖形印

古代印章欣赏之战国、秦、汉肖形印

古代印章欣赏之战国、秦、汉肖形印战国秦汉肖形印肖形印又称象形印、肖生印、画像印、画印,还有人称作形肖印、生肖印,一般是指先秦及秦汉古鱼印中雕刻人物、鸟,兽、鱼、虫及几何纹图案的印章,这类印章的图像小巧精美,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其内容亦很丰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风尚。

(一)战国肖形印肖形印起源很早,故宫博物院藏有两方印章,一方是龙纹印,方是鸟纹印,视其纹饰风格,与西周或春秋青铜器上的花纹十分相近,其时代肯定在战国以前。

战国时期,印章已广泛使用,作为印章的一种类别,肖形玺也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这时的肖形印都是铸造的,纹口深且直,工艺精巧,有阳纹印和阴纹印两种,阴纹印的凹陷部分,多施有细腻的图像,如果我们将此类印压印在胶泥上,立刻就会出现一个立体感很强的美丽的小型浮雕。

战国肖形印的图像从形式上可分为附属图像型和独立图像型两类,所谓附属图像型,是指图像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作为文字装饰出现的肖形印。

独立图像型,是指印面仅刻肖形图像的印章。

龙纹印鸟纹印战国肖形印图像,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奔腾若飞的独角兽,英武刚毅的凤凰,充满灵气的小鹿,略带稚气的小鸟,或类于战国青铜器上的纹饰,或可在同时期的玉器上找到它的踪迹。

这些图像朴拙、洗练、形象怪异,然却非常传神。

它们多不是某种具体的动物,而是作者对某种动物长期观察后而做出的高度概括。

奔腾若飞的独角兽凤凰小鹿小鸟(二)汉代肖形印到了汉代,肖形印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不仅数最多,而且刻画内容之广泛,纽式之变化。

均远远超过前期。

汉肖形印的图像,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1.人物活动肖形印有表现上层费族生活的,如车马出行纹印,有骑射战斗的图像,如骑射纹印,持盾扬刀武士纹印;有反映农家生活的,如饲养家禽纹印。

数量最多的是百戏纹印。

它们中有表现整个演出场面的,如舞乐杂技纹印,印面左上角一人弹瑟,右下角的人形吹一多管乐器,右上角的人形作歌舞状,左下角的人形双手略举,抛戏一物,类似汉画象石中常见的“跳丸”。

浅析肖形印

浅析肖形印

款“ 戊戌入世 ” 写神话题 材 的 白虎则具有 木刻版 画的味道 , 图饱 描 构
满、 型夸 张、 造 刀法粗犷 、 金石 味足。 以上诸款 肖形 印均 无不体现 了散 木先 生的深厚功力与精 妙技 艺。
百 鸟 朝凤 汉 ( 者单 位 : 作 黑龙 江射 、 车 武 狩猎搏 兽、 牲畜耕 田等 ; 也有表现 神话故事 的
跨虎 乘龙、 羽人 等; 更有 刻画各种鱼虫 、 龙虎马 、 羊兔十二属及神话传 鹿
说 中的“ 四方位 神” 龙、 青 白虎 、 朱雀 、 玄武等。其表 现手段有 写实粗犷
的, 有写意传神 的, 但其 总的特 点都不失为 : 概括 、 浑朴 、 生动、 夸张。这 些特 点的形成也正是 肖形 印 自身条件 所独有的风格特点。 首先 肖形 印的产生是 因审美 的需要 , 以它不像 官方 印那 么严 谨, 所 而是 随心 所欲 、 有感 而发 的。 因此它 的题材及 表 现手段 都是 自由的。
人物浑厚朴实 、 动传神 的神态再现到小小 的印面上。再如“ 铁 同门 生 冰
造像” 这款 肖像 印, 则是用 流畅 的细线条用 以简练概 括 的表现 手段 , 把
人物 生动的表情 刻画 出来 。再有“ 兰草 堂” 芝 则是典 型 的图形 印 , 用 运
金石 图章 的构 图法 以图主字次 的迎让 关系再现 了画面 。还有“ 鼠 图 郭” 生 肖印、 章” 图生 肖印等, “ 龙 都是 以十二属相为 图形 与姓 氏相结合 的生 肖印。再 有一款佛 像 的肖形 印更兼 具金 石味道 , 其流 畅的线条 与凝 重 浑厚 的刀法、 简练概括 的造 型充分体现 了佛像 生动 的造像 。另邓散 木
另 外, 肖形 印印面较 小 , 于携 带 , 于把玩 , 有限 的面 积上镌刻 , 便 便 在 这 就要 求少 而精 、 以少 胜 多、 去繁就 简 , 追求简练 、 生动 、 张 、 夸 变形等 , 省

肖形印历史述,源于先秦,繁于两汉,沉于隋唐

肖形印历史述,源于先秦,繁于两汉,沉于隋唐

肖形印历史述,源于先秦,繁于两汉,沉于隋唐肖形印是古代印玺中的一种,顾名思义,与文字印章相对而言,印面上刻画图案而没有文字,二者同时源起于青铜时代,以其独特的美感成为篆刻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源起于先秦,铜器制作的花纹模子先秦时期留存的肖形印个数有限,材质多数为铜,目前被认为最早的一枚肖形印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涡纹印,它的图形与许多青铜器上的涡纹十分类似,乃是当时的“流行图案”,因此有些学人便认为肖形印源起于铜器制作,是取自鼎彝的单个花纹的模子。

如黄宾虹所言:“古昔陶冶,抑埴方圆,制作彝器,俱有模范,圣创巧述,宜莫先于治印,阳款阴识,皆由此出。

”【西周】青铜鼻钮团龙文玺【西周】青铜鼻钮凤鸟文玺谈及先秦时期的艺术,按照传统大多要用到“神秘”“雄浑”之类的字眼,再进一步总结,便要提到“流畅”以及“浪漫”等。

词汇横亘在书本上仿佛过于抽象,一旦落实到艺术品本身,便极为传神地与这些形容词契合在一起。

肖形印上的图案也极为生动地反映了时代审美,当时的主题常为鸟、鱼、虎等动物,也许只是简单的自然模拟,亦有可能是作为家族图腾与徽记所展现。

观看这些古老的印章,有时甚至产生这样的错觉:或许在两千多年前真的出现过一个人神共居的时代,不然那些神兽的姿态何以如此朴实自然,生机勃勃。

繁盛于两汉,图腾与印信时至两汉,肖形印的数量达到了巅峰,现今大多藏品均为汉印,汉代肖形印形制极为优美,图像丰富多样,题材繁多并充满了趣味性,除了神兽、动物及几何纹之外,还出现了许多贴合生活的图案,这在同时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上也有所体现。

牛耕、战骑、乐舞、蹴鞠都纳入其中。

如果对古代艺术史稍有了解的话便会发现,如今我们悉心研究的先秦两汉艺术品,绝大多数都是“实用之物”,如鼎彝之作为烹饪用具及礼器,帛画与偶人用以丧葬,画像砖、画像石为普遍的建筑材料。

那些与先民们生息相关的物品,伴随着国人的艺术萌芽与成型,历经烟火人间,呈现在今人面前时仍极为迷人,肖形印也必然是其中的一种。

故宫藏古玺印评析——肖形

故宫藏古玺印评析——肖形

故宫藏古玺印评析——肖形肖形印(又称图案印、象形印)上起商、西周、春秋而盛行于战国和两汉,或用作封识木竹制的牍函,或作辟邪、祥瑞、敬神之物,或作佩戴赏玩。

是中国印章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匠师们调动惊人的艺术手段,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洗练传神的笔触、严谨的构图、强烈的装饰性以及沉郁浑厚的风格, 于方寸之内,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微缩图案。

其中,汉代肖形印最为精彩。

汉代肖形印中的人物、禽兽,多数造型已十分准确洗练,一望而知,这些作者已具备精湛的写实技巧和丰富的生活知识以及观察能力。

这些印,有的虽不过一厘米方圆,却将复杂、丰富的人物、动物表现得惟妙惟肖,匠师们游刃徜徉,从容自得,印面毫无紧迫杂乱之感。

铜鼻钮舞乐杂技图案印铜鼻钮舞乐杂技图案印,西汉,印面1.4×1.4cm,通高1.3cm。

印铜铸,鼻钮。

印面凹铸图案,4人各据一角,右上角之人边歌边舞,右下角之人跪坐吹奏似竽的乐器,左上角之人弹奏横于座前的瑟,左下角之人似在表演抛戏杂技。

舞乐是汉宫廷行祀、典礼时必备的仪式,以求国家安宁,不见灾疾,五谷蕃昌。

宫廷内部舞乐内容有所不同,新声变曲,常唱常新,总以迎合帝王兴趣为旨,进而求取功名富贵,西汉武帝时的李延年与其妹就是典型之例:李延年性通音律,据说他所作之曲“闻者莫不感动”,又善歌舞,深得武帝喜爱。

一次,他侍武帝歌舞娱乐,展清音而长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引得皇帝连连叹息道:“善!世岂有此人乎?”于是延年之妹遂得近天颜,兄妹富贵。

此印是汉代图案印中表现歌舞、演奏场面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件,清晰地再现了表演的一个场景,正是《盐铁论·散不足》中“今富者钟鼓舞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之写照。

铜鼻钮牛形象人图案印铜鼻钮牛形象人图案印,西汉,印面2.1×1.5cm,通高0.8cm。

印铜铸,鼻钮。

印章体式类别

印章体式类别

印章体式类别印章的体式类别较多,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下面就常见的各种类别作一简要介绍,在学习创作时可作为参考和拟仿典范。

(一)姓名印姓名印,顾名思义,即以印主的姓名入印。

它是取信之物,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书画艺术家。

因为姓名印在他们的作品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一幅作品可以无款但不能少印,无印则不能称为完整作品。

古今姓名印有以下几类:1.姓名印。

姓名后面加“印”、“之印”、“印章”、“印信”,或加“章”、“之章”等。

2.名印。

名后加“印”、“之印”、“私印”,或加“章”、“印章”等。

3.姓氏印。

姓后加“氏”,也有姓前同时加地名的,如“金陵某氏”、“燕京某氏”等。

古代传世的姓名印中还有姓加图像、肖形等形式。

书画家用印比较讲究,一般在作品上根据画面需要钤盖多方姓名印,姓与名刻成对章,一朱一白。

在名章后面加“书印”、“画印”、“书画印”等(见图5—3)。

(二)字号印字号是古代文人的癖好,除了有一个正式姓名外,还要给自己起几个字、号或多个别号,以示风雅。

字号印起源于唐,从宋开始流行,至今不衰。

字,即表字。

字印,旧名表德印。

字一般只起两字,刻成印章,后面不能加“印”、“之印”,以此与姓名印区别(见图5—4)。

号印是以号或别号入印(见图5—5),如苏轼有“东坡居士”印,赵孟頫有“松雪道人”印,朱耷有“八大山人”印等。

(三)斋馆印斋馆印也是文人喜用的一种形式,书画家常用它与姓名、字号印相配盖于书画作品上。

目前见到最早的斋馆印,有唐代宰相李泌的“端居室”三字印,被称为斋馆印之鼻祖。

到了明清,斋馆印在文人艺术家中非常盛行,至今依然不衰。

斋馆印有人备不同名称的数方,但不一定有其室,大多数斋馆只是在印上。

明代书画家文征明就曾说过:“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

”斋馆的名称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起,如某某斋、馆、轩、楼、阁、室、屋、堂、庐等(见图5—6)。

(四)鉴藏印鉴赏收藏印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唐太宗有“贞观”、玄宗有“开元”二字连珠印,今天在唐代御藏书画作品上即能见到,为鉴赏收藏印之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意象外 美在形制
闲章与肖形印
篆刻印象书ຫໍສະໝຸດ 画篆篆刻与书画
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一般而言, 是不可能没有篆刻印章的。
刘炳森淡墨书法:如“意”
肖形印及闲章
肖形印,指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 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
肖形印及闲章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肖形印及闲章
闲章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 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 言、自戒之词等。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 有许多印章。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 章,在印学上都统称为“闲章”。
明代
制印方法 铸印——平直方正 浑厚古朴 方中寓圆 凿印——生辣挺硬 刀斧痕强 章法错落 东郡守丞 楚永苍丞 巧工司马 日南尉丞 雁门太守章 虎威将军章 魏乌丸率善邑长 伏波将军章
私印
私印是官印以外印章之统称
祝迅
战国
禅擘轩
吴昌硕
凿冰堂
齐白石
画隐
明 文彭
江寒汀印
邓散木
米汉雯印
清 葛潜
肖形印 以事物形态入印的,就称为肖形 印,也称"象形印","图案印"。内容 十分丰富,有人物、车骑、四灵、动 物等。
多看看书上的字体,和刀刻的方法, 有的书是讲的,自己一定多动刀,这 也是古人所讲的,实学之,实践,学 习体会,才是进步的方法。
示范篆刻一枚
朱文白文、官印、私印、鸟虫篆、 肖形印、花押印、边款、封泥
文彭、何震、汪关、丁敬、蒋仁、 黄易、奚冈、邓石如、赵之谦、 吴熙载、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
篆字主要字典
印文安排,常用布局
切刀法,冲刀法,朱、白文印刻法
初学者注意
刚开始学习篆刻应注意:学习篆书, 多临摹汉印。多练习,借鉴学习中国 其他艺术,逐步提高自己水准。
禺疆铜印
战国
边款
边款是印章侧面镌 刻的文字。边款内容丰 富,如:叙述作印的缘 起、时间,或与印作有 关的其他文字说明,或 诗词、论印文字等,成 为印章艺术的构成部分。
434
2 1
11 5 3321
221
篆刻起源
篆刻名词
篆 刻 名家流派 艺 术 篆法
章法 刀法
古玺印、秦印、汉印、唐五代宋 元、工具材料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朱文 白文 印文凸起,印盖在纸上后呈白地红字 的,称为"朱文" ;反之,则称"白文"
兇奴相邦 玉印 战国 清赐 赵 之 谦 兰 堂
晋归义氐王
金印 西晋
洞山墨君 铜印 唐
官印
官印是古代任命官爵时授予的凭信
右马厩将
秦朝
中书省之印
唐朝
广陵王玺
东汉
平定县印
宋朝
必力公万户府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