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登月之旅》PPT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登月之旅》PPT共23页
登月之旅》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18张PPT) (1)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18张PPT) (1)

宇航员为什么要穿着厚重的宇航服?
中国嫦娥工程
无人月球探测: 分三步走:绕、பைடு நூலகம்、回
载人登月 建立月球基地
2007年,“嫦娥一号 ”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 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
2010年 ,“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2012年,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完成月面勘测任务。 2017年,中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根据计划将登陆月球并 对土壤进行采样返回。
2018年,中国计划利用“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如果成功的话, 中国将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背面的国家。
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环形山近似于圆形,中间地势低平,山的内侧比较陡峭, 外侧较平缓。
月球上的环形山
地球上的火山口
模拟实验: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思考: 用沙盘代表月面, 用什么代表陨石? 如何表现出陨石的大小不同? 从什么样的高度落下?
我们要观察什么?
美国亚利桑那州著名的巴林杰陨石坑,它直径1.2公里、深180米, 科学家认为这是大约5万年前一个陨星撞击地球而形成的。陨星的 质量估计有几百万吨,进入地球大气的撞击速度在10~20公里每秒 之间。撞击时释放约1千万吨TNT当量,相当于一枚大型核弹。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说,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 重了。宇航员到月球上,第一感觉就是身轻力大,健步如飞,三四米高的障碍 物和十来米的深沟,可以一跃而过。 月球上有生命吗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生命迹象存在。 月球上的资源
根据目前探测的结果,地球上已经探明的元素在月球上基本上都能找得到, 也就是说月球是个丰富的矿产宝库。
登上月球
尼尔·阿姆斯特朗 艾得温·艾尔德林 迈克尔·柯林斯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课件1
1.登 月 之 旅

早在1609年,意大利伟大的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 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时, 看到月球表面的许多地方都布 满了圆形的坑、高地和平原, 他把这些坑叫做环形山。
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陨石和流星撞击而形成的。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环形山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覆盖整个月球表面的月 壤,由岩石碎屑、矿物颗 粒、玻璃、陨石碎片、粘 合集块岩等组成的松散堆 积物。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 环形山的大小与陨石的大小有关。
将大小不同的石子从同一高度落下, 观察在沙盘上形成的坑的情况。
2007年 “嫦 娥 一 号”
2010年 “嫦 娥 二 号”
2013年 “嫦 娥 三号”
2014年 “嫦 娥 五 号” 飞行试验器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才做第二个实验。保留第二个实验留下的环形山。 3、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实验一
实验二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名师 课件1
实验三:用手电筒直射、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 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看看从什么角度 看到的沙坑最明显。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苏教版共36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登月之旅苏教版共36张PPT
这是逐级加速的多级运载火箭
美国 的战 神系 列运 载火 箭
国际空间站
航天飞机号”行星探测器1972年升空,1983年成为第 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2003年1月22日人们接收 到它的最后一次信号。从此,它便杳无音讯地飞向宇宙深
小行星探测 器“隼鸟号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 间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 特朗(左)
中国第 一位进 入太空 的航天 员,神 州五号 宇航员 杨利伟。
神州六号宇航员 神州七号宇航员 (费俊龙聂海胜)
神州九号宇航员(刘洋、刘旺、景海鹏)
美国“哥伦比亚 号”航天飞机上 牺牲的七位太空
美国东部时间 2003年2月1日上 午9点,美国哥伦 比亚号航天飞机 在重返地面的过 程中突然发生解 体,航天飞机上 的7名宇航员全部 遇难。
4、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是----------(A)
A、先驱者10号探测器 B、阿波罗11号飞船 C、东方1号飞船
5、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是哪一年发射--(C )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6、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B) A、加加林 B、阿姆斯特朗 C、阿尔德林
各抒己见:
人类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 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 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用肉眼观察 (在地球上)
航天人观察 (在太空中)
用望远镜观察 (在地球上)
用火箭运载 (在地球上)
用航天器观察 (在太空中)
学习流程
• 认识太空望远镜 • 认识运载火箭 • 认识航天器 • 神州飞船模拟动画 • 难忘的太空英雄 • 我来问你来答 • 课后思考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月之旅》课件-PPT文档资料共30页PPT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月之旅》课件-PPT文档资料共30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登月之 旅》课件-PPT文档资料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23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4.1 登月之旅|苏教版 (共23张PPT)

实验一:
(1)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 相同大小的玻璃球。
(2)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玻璃 球。
(3)测量坑的深度和大小。
沙盘“环形山”大小原因探究实验:
问题:沙盘“环形山”的大小与下落玻璃球哪些因素有关?
预测:沙盘“环形山”的大小与下落玻璃球的和有关, Nhomakorabea下落玻璃球
,沙盘“环形山”

不变的因素 改变的因素
时20年。 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
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 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再见
思考: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环形山的效果最好? 是每月的农历十五还是每月的初七、八和二十二、二 十三左右?为什么?
38.44万千米
11年
80天
13.5天
1.3秒
阿姆斯特朗激动 地说:
“对一个人 来说,这是一小 步;对人类来说, 这是巨大的一 步!”
第一期是在最近2到3年,向月球发射月球
探测卫星。 第二期将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 第三期将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计划约耗
沙盘“环形山”的大小
1
2
3
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可以推断:月球环形山的大小不同 是由于陨石的( )和( )不同造成的。
1.玻璃球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 用力;
2.用手取出玻璃球时要小心,注意 不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
3.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玻璃球 离开盒子的高度不能超过15厘米;
观察实验:
先用手电筒的光直射在沙盘“环形山”上,然后 再慢慢的斜过来照射,仔细观察沙盘“环形山”影子 变化的情况。
公元前1400年, 中国出现过日食、 月食的记载。
2 3
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登月之旅》PPT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登月之旅》PPT
4、1 登月之旅——
1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
2
古代: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神话)
3
近代探月: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
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发明了历
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4
现代登月、探月
• 1969年,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等乘“阿波
罗11号”宇宙飞船于7月21日成功登上月球表
面。
阿姆斯特朗
16
我们要去月球旅行,应该准备好宇 航服,因为月球上温差很大;准备好 氧气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准备好水 和食物,因为月球上没有液态的水, 也没有动植物;准备好对讲系统设备,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17
时间约27.3天
14
月球小常识
1、月球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月球半径为 3476千米,表面积为3800万平方千米,重量 为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为地球的四十八 分之一,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2、白天夜晚温差较大,最高可达100℃,最 低可降至零下170 ℃。
15
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我 们可以乘飞船去月球旅行。 以你们现在对月球表面情况 的了解,在出发前,我们需 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
假设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环形山大而深, 从低处丢下的石子形成的浅而小
实验设计 (过程) 实验现象记录
左右手拿些相同的石子,一高一低同 时丢下,观察形成的环形山的特点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落得深,形成的环 形山深而大;从低处丢下的石子落得 浅,形成的环形山浅而小
结论
环形山的大小与撞击物的高度有关
13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
柯林斯 阿尔德林
5
宇航员 阿尔德林 迈出登月 舱
6
人类留 在月球上 的第一个 脚印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课件1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4Leabharlann 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 课件1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 课件1
实验。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 课件1
•当太阳光(直射 )陨石坑时,环 形山的影子( 短 );当太阳光 (斜射 )陨石坑时,环形山的影子 (长 )。所以我们要想清楚的看 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应该把日子 选在每月农历的(初七、初八)或 (二十二、二十三 )这个时间。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 课件1 小学科学苏教版《登月之旅》PPT优质 课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哪天观察环形山最好?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看书44页上的资料, 然后回答问题。 1、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科学家是 谁?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3、科学家登上月球获得了关于于月球 上的哪些信息?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B A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
实验步骤: 用细纱模拟月球表面,用弹力球模拟 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 1.从同一高度丢大小不同的两个弹力 球 ,你发现了什么?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丢大小相同的 两个弹力球 ,你又发现了什么?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温馨提示: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 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升空, 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1.登月之旅
以组为单位,自学科学书42页的 资料,汇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月球有哪些新的认识?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直到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 们能够更仔细的观察月亮。
月球表面的许多地方都布满了圆形的
坑科学家把它们称为 环形山。
月球表面还有许多暗黑而平坦的区
(1)不给弹力球力,让其自然下落; (2)取石子、测量都不得破坏“陨石 坑”; (3)每次实验要用直尺把沙面重新抹平; (4)做完实验要及时记录; (5)实验器材要小心取放,最后整理放 好。 (6)组内迅速分工,组员团结第一。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影子 环 用细纱模拟月球表面,用 弹力球模拟宇宙中的流星 和陨石。 用手电筒光直射或斜射“陨石” 坑,所产生的阴影有什么不同?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发射,搭载3名宇 航员,包含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在太空停留13 天,于29日返回。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域,称为“ 月海
”。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环形山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你们觉得这些月球表面的阴影和什么 因素有关呢?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拓展与延伸:
神五
神六
美国已经成功登上月球,登上月球一 神七
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同学们知道我国
的科学家为登月作出哪些贡献?

设想一下,你去月球旅行需要做哪些 神九 准备?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苏教版《登月之旅》公开课PPT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