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专业课
种植学课程

种植学课程一、引言种植学课程是植物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植物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生态需求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种植学课程能够为农业生产、园艺和植物保护等行业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对于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物生长环境与生态需求2.1 光照需求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因此光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种植学课程会教授如何根据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来合理调配种植区域,以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
2.2 温度需求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成功率受温度影响较大。
种植学课程会介绍不同植物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并教授如何在不同季节和地理位置下合理控制温度,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2.3 水分需求水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物质之一,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种植学课程会讲解植物的需水量、浇水的时机以及节水技巧,以帮助种植者合理管理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4 土壤要求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种植学课程会介绍不同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以及如何改善土壤质地和提供适宜的养分供应,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三、种植技术与方法3.1 常见种植技术(1)播种技术:介绍如何选择种子、准备播种床、播种和定植技巧等内容。
(2)育苗技术:讲解如何利用育苗箱、繁殖培养基和温室控制等手段,进行植物苗期的培养。
(3)灌溉技术:介绍不同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和局部灌溉等,以满足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
(4)施肥技术:讲解如何合理选用肥料种类、掌握施肥时间和剂量等,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3.2 新兴种植技术(1)无土栽培技术:介绍如何利用营养液和人工基质进行植物培育和生长。
(2)水培技术:讲解如何在水中培养植物,以减少土壤污染和传染病传播风险。
(3)组织培养技术:介绍如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植物的繁殖和改良。
小麦种植培训课程

小麦种植培训课程课程大纲:
一、小麦种植概述
1. 小麦的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
2. 小麦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式
3. 小麦种植的全球分布与主要产区
二、小麦生物学特性
1. 小麦的生命周期
2.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关键生长时期
3. 小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三、土壤准备与改良
1. 土壤检测与分析
2. 土壤肥力提升方法
3. 土壤病虫害防治
四、小麦品种选择
1. 主要小麦品种介绍
2. 品种选择的依据与方法
3. 抗病虫害品种推荐
五、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的选择
2. 播种密度与播种深度
3. 播种机械的使用与维护
六、田间管理
1. 灌溉与排水管理
2. 施肥策略与技术
3. 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七、小麦生长调控
1.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2. 逆境管理与应对措施
3. 收获前的管理要点
八、收获与储藏
1. 收获时机的确定
2. 收获机械的选择与使用
3. 小麦的干燥与储藏技术
九、小麦加工与市场销售
1. 小麦加工技术简介
2. 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
3. 品牌建设与推广
十、案例研究与实践操作
1. 成功小麦种植案例分析
2. 实地考察与实践操作
3. 问题解答与经验分享
结语:
- 课程总结
- 后续学习资源推荐
- 学员反馈与课程改进
请注意,这是一个虚构的课程大纲,旨在展示一个小麦种植培训课程
可能包含的内容。
实际的课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内容应根据当地农业条件、市场需求和最新农业技术进行调整。
种植学课程

种植学课程1. 引言种植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学科,它涵盖了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种植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培养其在农业、园艺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种植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2. 课程内容种植学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2.1 植物解剖学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植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包括根、茎、叶、花等。
通过对植物的解剖结构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器官在生长过程中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2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代谢、营养吸收和水分运输等过程的科学。
课程中将介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调节机制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3 植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
课程中将介绍基因、染色体、遗传突变等基本概念,并讲解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相关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2.4 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课程中将介绍植物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性和相互关系,以及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调节机制。
2.5 植物繁殖学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机制。
课程中将介绍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不同的繁殖方式,以及花粉传播、胚胎发育等相关过程。
3.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对种植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种植学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种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2 实验实践种植学课程通常会有一定的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植物培育、观察和测量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理解。
3.3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农场、园艺场或植物园等地,观察不同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况。
种植综合实践课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健康、环保成为现代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学校特开设了种植综合实践课。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实践过程、成果展示等方面,详细介绍这门课程。
二、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生态环境的意识;(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种植技术;(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担责任;(4)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2. 课程内容(1)植物生长基本知识:介绍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基本知识;(2)种植技术:讲解播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种植实践,包括播种、移栽、修剪、浇水等;(4)成果展示:展示学生的种植成果,分享种植心得。
3. 课程安排(1)理论课:每周一、三、五下午进行,共计8周;(2)实践课:每周二、四下午进行,共计8周。
三、实践过程1. 理论学习在理论课上,教师通过讲解、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植物生长基本知识和种植技术。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对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分组实践在实践课上,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块种植区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播种、移栽、修剪、浇水等操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种植技术。
3. 团队合作在种植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分担责任。
他们一起讨论种植方案,共同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精心照料学生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照顾自己的植物,浇水、施肥、修剪,确保植物健康成长。
他们把对植物的关爱转化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四、成果展示1. 展示形式(1)实物展示:将种植成功的植物进行整理,展示在校园内的展示区;(2)图片展示:将种植过程和成果以图片形式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栏;(3)文字展示:撰写种植心得,分享种植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初中种植课程教案

初中种植课程教案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基本的种植技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使学生认识到种植活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需求2. 种植技巧与方法3. 生态环境与植物生长4. 种植活动的意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技巧等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种植活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种植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技巧等基本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针对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5.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或失败的种植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种植作品的质量:观察学生的种植作品,评估学生的种植技能。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等。
3. 学生种植日记:要求学生撰写种植日记,记录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学生种植报告:学生分组撰写种植报告,总结种植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种植技巧,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责任心。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
农艺与种业专业所学课程

农艺与种业专业所学课程
农艺与种业专业是农业领域中最重要和发展潜力最大的专业之一,学习其中的课程对于未来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同学们来说,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研究价值。
下面,本文将从农艺与种业专业所学课程的方法论、基础知识和重点课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方法论
1.系统论:这门课程通常来讲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为学生掌握系统设计、建模、评价和优化的思想提供基础。
2.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了概率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二、基础知识
1.植物生理与生化:这门课程探讨植物的结构、功能和化学成分,着重讲解植物代谢和调控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深入了解作物种植和生产有着很大的帮助。
2.土壤学与土壤肥力:学生可以在这门课程中学习到土壤的组成、形态特征和性质等基础知识,了解土壤肥力的变化和管理,为作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三、重点课程
1.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体系、生态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学习到了在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产提高等方面的应用。
2.作物种质资源学:这门课程涉及到作物种植中种质资源的搜集应用和保存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掌握种子收集、保存以及利用新的基因材料在育种、生产等方面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综上所述,农艺与种业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而受人关注的专业,掌握其中的课程可以为学生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很多帮助。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农艺与种业专业所学课程的关键内容,并在职业道路上有所成就。
种植类培训课程计划表

种植类培训课程计划表第一部分:课程介绍1. 课程名称:种植类培训课程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种植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在农业领域找到就业机会或开展自己的农业项目。
3. 课程时间:课程为期8周,每周5天,每天8小时。
4. 课程地点:农业培训中心或农场实习基地。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1. 第一周:基础农业知识- 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农业政策法规-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作物分类及栽培技术2. 第二周:土壤与肥料管理- 土壤类型及特性- 土壤改良技术- 基本肥料种类及使用方法- 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区别及应用3. 第三周:作物栽培技术- 主要作物种植技术: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 高效栽培技术-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农作物收获与贮藏技术4. 第四周:果树栽培技术- 常见果树的栽培技术:苹果树、梨树、桃树、葡萄树等-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果树栽培技术的现代化和机械化5. 第五周: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农业机械的分类及用途- 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 农业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6. 第六周:种植项目管理与营销- 农业项目的策划与管理- 农产品的营销与推广-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与运作-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7. 第七周:农业实习与案例分析- 参观农场或农业企业- 带领学员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分析成功的农业项目案例- 总结实习经验并进行讨论8. 第八周:期末考核与结业- 期末考核- 颁发结业证书- 为优秀学员提供实习及就业推荐- 总结课程,回顾学习成果第三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授课、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员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组织实地考察和实操实习,让学员亲自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讨论: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习效果。
4. 个性辅导:为不同学员的个性发展和就业方向提供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第四部分: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种植实训课程

种植实训课程
种植实训课程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培训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种植技术、农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课程。
这种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农作物生长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技术方法。
2.土壤分析与改良:学习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土壤分析,并了解土壤改良的方法和技巧。
3.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学习农业机械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并了解机械的保养和维修。
4.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了解农产品的贮藏方法和加工技术,学习如何防止农产品的损耗和变质。
5.农业经济管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市场需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等经济管理方法。
6.农业创新与科技应用:了解农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应用和创新技术,如无土栽培、精准农业等。
7.实地考察与实习: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活动,实践运用前述所学知识和技能。
种植实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在农业领域中独立进行种植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鹤壁机电信息工程学校升学部2013年对口升学第十二次模拟考试
种植类专业课试卷
一、选择题(农作物生产技术1-20;林果生产技术21-40。
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 小麦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或夏大豆的种植方式称()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C.套作复种
D.再生复种
2. 间套作的基本单元式()。
A.幅宽
B.带宽
C.间距
D.行株距
3. 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的日期,称为小麦的三叶期。
A.1
B.1.5~2
C.2~3
D.3~5
4. 小麦良种的发芽率,一般应达到()
A.98%
B.95%
C.93%
D.85%以上
5. 决定小麦小穗数的关键时期是()
A.单棱期
B.药隔形成期
C.小花原基分化期
D.护颖原基分化期
6. 一年两熟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10℃的积温在()℃的旱作农区。
A.3000~3500
B.3500~4500
C.2500~3000
D.5000~6000
7. 冬小麦中期壮苗标准次生根应在()
A.10
B.20
C.30
D.35
8. 对“感温性”和“感光性”强的水稻品种,生产上北种南引,常引种()
A.早熟品种
B.中熟品种
C.晚熟品种
9. 决定水稻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是()
A.分蘖期
B.拔节孕穗期
C.结实期
10. 水稻壮苗出现“二黄”的时间是()
A.分蘖盛期
B.分蘖末期
C.出穗前
D.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
11. 水稻收获适期为()
A.蜡熟期
B.蜡熟末期
C.完熟期
D.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
12. 玉米苗期第一次中耕的时间为()
A.出苗前后 B.定苗后 C.出苗后,定苗前 D.拔节前
13. 玉米()是防止大小斑病的关键时期。
A.苗期
B.拔节期
C.抽雄期
D.花粒期
14. 棉花根系生长达到高峰期是在()
A.花铃期
B.蕾期
C.吐絮期
D.苗期
15. 在花生的脂肪酸组合中,( )具有降低人体血液胆固醇含量、促进消化的作用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亚油酸
16. 当昼夜温度低于( )℃时,花生荚果停止生长,即使未成熟也应立即收获。
A.1 0 B.1 5 C.1 7 D.20
17. 大豆最忌重茬和迎茬,最好实行( )年以上轮作。
A.1 B.2 C.3 D.5
18. 大豆灌水的关键时期是( )o
A.出苗期 B.幼苗分枝期 C.开花结荚期 D.鼓粒成熟期
19. 在烟草苗床期,把水肥管理摆上中心位置的时期是( )o
A.出苗期 B.成苗期 C.生根期 D.十字期
20. 世界上第一个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芝麻杂交是()
A.豫芝8号
B.中芝8号
C.豫芝9号
D.豫芝10号
21. 果树对水分需要量最大的物候期是()
A.开花前期
B.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
C.果实迅速膨大期
D.果实采收前后和休眠期
22. ()大多是用于培养嫁接苗的砧木,是果树嫁接育苗的基础。
A.无病毒苗
B.实生苗
C.嫁接苗
D.扦插苗
23. 人工播种时开沟深度依种子大小而定,而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短轴直径的()倍
A. 1 〜2
B. 2〜3
C.1.5 〜3
D.3〜4
24. 嫁接时适用“T”形芽接的树种是()o
A.苹果
B.李
C.杏
D.柿
25. 当前草莓生产中主要采用的育苗方法是()。
A.根蘗分株
B.匍匐茎分株
C.硬枝压条
D.绿枝压条
26. 组织培养过程中,实现快速繁殖的关键是()。
A.配置培养基
B.起始培养
C.继代培养
D.生根培养
27. 果园规划与设计时,小区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宽之比2:1〜5:1,小区的长最好与主风向()。
A.倾斜30。
B.平行
C.垂直
D.倾斜60°
28. 果树栽植的位置一般为距梯田阶面由外向内()处。
A. 1/2
B. 1/3
C. 1/4
D. 1/5
29. 果园施基肥适宜在( )进行.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0. 重短截是剪去枝条的()。
A. 1/5〜1/3
B. 1/3〜1/2
C. 2/3〜3/4
31. 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海拔以()m的地区栽培苹果较为适宜。
A. 300〜500
B. 600〜1400
C.1 000〜1 500
D. 100〜200
32. 当前苹果园应急措施中防霜效果显著的方法是()
A.霜前喷烟
B.霜前喷水
C.霜后喷烟
D.霜后喷水
33. 桃树主枝基部采取()着生方式较好。
A.三主枝邻接
B.三主枝邻近
C.下两主枝邻接,与上一主枝邻近
D.上两主枝邻接,与下一主枝邻近
34. 葡萄根系的垂直分布最密集的范围是在()的深度内。
A. 20〜60cm
B. 40〜60cm
C. 10〜40cm
D. 20〜80cm
35. 土壤的pH值高于()时葡萄容易出现黄叶病。
A. 5.3
B. 6.3
C. 7.3
D. 8.3
36. 能达到立体结果目的的葡萄整枝形式是()。
A.多主蔓自然扇形整枝
B.多主蔓分组扇形整枝
C.少主蔓自然扇形整枝
D.多主蔓分层水平整枝
37. 梨树宜留()。
A.中心花、中心果
B.边花、边果
C.中心花、边果D边花、中心果
38. 核桃的()芽,萌发后形成雄花序。
A.混合花芽
B.雄花芽
C.叶芽
D.潜伏芽
39. 下列( )是花芽侧生,花芽为混合芽,花序侧生。
A.苹果
B.梨
C.葡萄
D.桃
40. 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可提高坐果率()。
A. 50〜60%
B. 60〜70%
C. 70%〜80%
D.80〜90%
农作物生产技术(6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1. 间套作时,高秆农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矮秆农作物的表现为边际优势。
42. 小麦应在抽穗后浇好灌浆水,开花10天后浇好扬花水。
43. 通常所说的“春寒穗大”,指在挑旗前后的晚霜可促使小麦形成大穗。
44. 同一株玉米,抽雄和吐丝同时进行
45. 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是防止棉花蕾铃脱落的重要措施之一。
46. 花铃期既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也是棉花管理的重点时期
47. 花生苗期应勤灌浅水,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
48. 大豆花荚脱落的高峰多出现在盛花末期至结荚初期。
49. 甘薯育苗床土以实用沙质壤土为最好。
50. 夏烟移栽,气温较高,日照充足,应避开中午烈日,最好是傍晚移栽。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51. 基本耕作
52. 水稻感温性
53. 棉花的品级
54. 芝麻抬头
四、简答题(共28分)
55. 简述复种的条件与技术。
(8分)
56. 小麦前期如何查苗补种?(7分)
57. 简述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要点。
(4分)
58. 简述花生的收获与储藏技术。
(9分)
五、综合题(共10分)
59.水稻拔节孕穗期怎样诊断苗情?
林果生产技术(60分)
六、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0. 苹果、梨果台上的芽多具有早熟性。
61. 苗木假植是在空气温度不低于0℃时尽量晚为宜。
62.休眠期常称为果树的蓄水临界期,对水分的需要量大。
63.苹果芽的异质性表现不明显。
64. 桃结果枝组的更新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
65. 葡萄的花芽属于混合芽类型,由夏芽分化而来。
66. 梨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腋花芽也可结果,短果枝群是梨树主要的结果枝。
67. 梨花开放时花序中间的花先开,边花后开。
68. 花期空气湿度大,枣树的坐果率高。
69. 板栗的主要食用部分是种子。
七、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70. 层性
71. 硬枝扦插
72. 撩壕
73. 叶分析
八、简答题(共28分)
74. 为提高嫁接成活率,培育优质状苗,该如何采集接穗?(6分)
75. 果树整形修剪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6分)
76. 简述桃树衰老的修剪技术要点。
(8分)
77. 试述葡萄根系的分布特征及生长特点。
(8分)
九、综合题(共10分)
78. 试述测定种子净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