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法

合集下载

社会组织法例子

社会组织法例子

1、民办非企业单位“出资人”虚报出资纠纷参照适用《公司法》(1)基本案情2002年6月,原告朱贤乐负责对原江苏双沟集团下属的医务室进行扩建,其个人投入了部分资金。

2003年上半年,江苏双沟集团下属的职工医院经改制成为独立的法人。

在改制时,江苏双沟集团将其和原告朱贤乐投资在职工医院的财产分别申报评估。

原告朱贤乐所投入资产,经宿迁公兴会计师事务所评估,至2003年4月15日,价值为596100元。

职工医院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改制后,成立了由原告朱贤乐及被告吴荣保等14人的共15名股东的股份合作制医院。

职工医院于2004年7月5日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有制形式为股份合作制,经营性质为民营,在民政部门办理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

2004年4月18日,被告吴荣保等14名股东召开了股东大会,对原告朱贤乐在职工医院内的出资财物进行审核,认定原告朱贤乐虚报和空报资产价值98810元,并于当月21日,被告职工医院以书面形式通知原告朱贤乐,股东大会讨论决定将原告虚报出资98810元从原告现有股金中扣除。

(2)裁判要旨一审法院认为:职工医院经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在民政部门办理了法人登记手续后,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其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职工医院内部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筹集资金,明确每位股东的出资份额,建立章程,成立股东大会,故股东应该足额缴纳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份额。

原告朱贤乐作为股东,用实物作为出资,在其他股东对原告出资实物的实际价额发生异议的情况下,可以参照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有关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规定。

原告朱贤乐要求确认其被被告方主张不实的出资额真实有效,经查有51064元出资不实,其余47746元出资额真实有效,故本院对原被告发生争议的出资额98810元确认其中47746元真实有效,原告朱贤乐的其余主张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据此,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之规定,作出判决:确认原告朱贤乐在被告职工医院的出资额中与被告职工医院、吴荣保等14人发生争议的98810元中有47746元真实有效。

我国法律范本中的社会组织法规

我国法律范本中的社会组织法规

我国法律范本中的社会组织法规社会组织是指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我国法律针对社会组织的成立、管理和运行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旨在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促进其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对我国法律范本中的社会组织法规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社会组织的立法基础及发展历程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立法基础主要来源于我国宪法和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法规。

宪法第33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包括结社自由的权利。

此外,民法、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也对社会组织的成立和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组织法规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我国加入了国际社会组织,为了顺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针对社会组织立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与市民关系的转型,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逐渐突显,立法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法规分析我国社会组织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基金会、社会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等。

每种类型的组织都有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

1. 民间非营利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由公民自发组成,以非营利为目的,自主独立开展活动的法人组织。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法》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立法进行了规范,其中包括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设立条件、注册程序、管理要求等内容。

2. 基金会:基金会是指以设立捐赠基金为目的的法人组织,以公益事业为宗旨,使用和管理捐赠资金和财产。

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对基金会的设立、资金管理、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3.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指由社会团体的会员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利益而组织的法人组织。

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对社会团体的注册、管理和活动开展等方面提供了相关规定。

4. 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活动场所是指用于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例如寺庙、教堂等。

对于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我国依法实行宗教事务管理制度,通过相关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和使用进行管理。

社会组织民法典涉及条款

社会组织民法典涉及条款

社会组织民法典涉及条款一、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社会组织在民法典中被视为民事主体,享有与自然人、法人同等的法律地位。

社会组织可以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社会组织的设立与登记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设立,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

登记时应当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包括章程、组织架构、业务范围等。

经审查合格后,民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登记,并颁发统一的社会组织法人证书。

三、社会组织的财产与经费社会组织应当拥有独立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资金、资产和其他形式的财富。

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财产进行合法、有效的管理和使用。

社会组织可以依法接受捐赠、资助和开展经营活动,但应当遵循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则。

四、社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社会组织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合法经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提出诉讼和申诉等。

同时,社会组织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等。

五、社会组织的变更与终止社会组织在变更名称、地址、业务范围等重要事项时,应当依法向民政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社会组织在解散或撤销时,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并按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六、社会组织的法人代表社会组织应当选举或任命一名法定代表人,负责代表社会组织对外开展活动。

法人的代表人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并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七、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包括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其他相应的组织机构。

治理结构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章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

八、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社会组织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责任形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此外,社会组织还应当承担因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而导致的赔偿责任。

中国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概述

中国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概述

中国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概述中国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概述引言中国社会组织是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由公民自愿组成,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涵盖了各个领域,在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运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中国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进行概述。

社会组织的分类中国社会组织按照其组织目的和属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社团组织、基金会和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

各类社会组织在法律法规上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社团组织社团组织是指由社团法人登记管理办法认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社团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法》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范下进行注册和管理。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法》明确了社团组织的权益和义务,保障了其合法权益。

基金会基金会是指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以非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助学、助残、助困、助老以及文化、科学、卫生事业的公募法人组织。

基金会的设立和管理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基金会法》和《基金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

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在法律法规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由一定数额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共同出资或者由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出资设立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非企业单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非企业单位法》的规范下,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具备法人资格,需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登记管理程序。

社会组织的管理为了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合法运行,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

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社会组织在中国必须完成注册登记手续,取得法人资格才能合法运作。

注册登记程序和要求在各类社会组织之间有所不同,但均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进行审批、备案和公示,确保其合法合规。

资金管理和财务报告社会组织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金管理和财务报告。

社会组织法

  社会组织法
社会组织法
• 红十字会 • (1)核心业务 • 应急救援 • 应急救护 • 人道救助 • 无偿献血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国际人道援助 • 港澳台交流
(2)品牌项目 博爱家园 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艾滋病预防与关爱 心灵阳光工程 扶贫救心 爱心工程 灾后重建 国际人道法传播
•2、环境保护。如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等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于1993年4月正式成立,是环境保护部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 的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宗旨:广泛募集、取 之于民、用之于民、保护环境、造福人类。公益项目: 生态长城 TOTO水环境基金 小康幸福工程 健康饮水专项基金 蓝天绿地专项基金 蓝色环保文化专项基金 萤火行动等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于1982年5月成立。
• 该会宗旨:继承和发扬宋庆龄毕生致力的增进国际 友好,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 一;关注民族未来,培育少年儿童的未竟事业。
• 基金来源: • 1、国内外社会团体、企业和组织的捐赠; • 2、国内外个人的捐赠; • 3、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的无偿援助; • 4、国家财政及有关部门的资助; • 5、本会所属单位的专项赞助; • 6、本会基金所实现的合法收益; • 7、其他合法收入。
• 致力于环境保护、济贫救困、防灾救灾的社会组织越 来越多,这些社会组织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 如自然之友组织
• 自然之友是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于1994年3 月正式成立的一家非营利性的民间环保组织,致力于 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支持全国各地的会员和志愿 者关注本地的环境挑战。
• 自然之友办公室设在北京,并在北京地区组建了3个 主题小组,分别是野鸟会(观鸟组)、植物组和登山 队(登山组)。此外,自然之友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1 个会员小组,分别是武汉小组、襄阳小组(绿色汉 江)、广州小组、上海小组、河南小组、南京小组、 深圳小组、浙江小组、福建小组(厦门绿十字)郴州 小组和苏州小组。

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解读

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解读

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解读社会组织是指由公民自愿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和公益事业支持。

为了规范社会组织的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社会组织登记的程序和要求。

根据该条例,社会组织需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登记,并提交相关材料,如组织章程、财务状况等。

审批机关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对社会组织的登记申请进行审核,并予以批准或者不予批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法》该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细化了社会组织的分类和管理制度。

根据该法,社会组织可以分为社团组织、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三类。

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在注册登记、财务管理、资产处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该法还规定了社会组织的职责和权益,要求社会组织依法进行活动,并规范了社会组织的经费和资产管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该法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主要针对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进行管理。

非营利组织是指为公益目的而设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该法规定了非营利组织的设立、登记、监督等程序和要求。

非营利组织需依法开展公益活动,遵守法律法规,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公益性捐赠的管理制度。

四、《公益组织捐赠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主要针对公益组织的募捐、接受捐赠和管理进行了规范。

根据该办法,公益组织需取得相关资质,并依法开展募捐活动。

募捐资金需专款专用,并按照公益目的进行使用。

公益组织还需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接受社会监督和政府部门的监管。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条例》该条例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我国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指公民自愿无偿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劳动的行为。

第十一章 我国社会组织法规与政策

第十一章 我国社会组织法规与政策

2.审查登记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
第十一章
(一)变更登记:除变更主管单位外为90日,其他应当自同意之日起 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二)财务制度:依法建账、规范会计行为、接受审计监督、依法管 理资产。 (三)税收政策 (1)有应纳税收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按期进 行纳税申报。 (2)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免征政策(P275) (四)年检与评估 1.范围:核准登记的都应当接受,但上一年度12月31日,成立登记不 满6个月的不参加。
第十一章
(二)财务制度 (1)依法建账 (2)规范会计行为 (3)接受审计监督 (4)依法管理资产:来源合法、用途合法
(三)税收政策
相关条件:(1)依法登记成立(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盈利性
(3)取得收入除用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之处外,全部用于章程规 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 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5)按照章程规定等(P269页)
2、需要前置审批的社会团体 (1)申请 (2)召开会员大会:应当自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之日6个月内 (3)审查登记:应当30日内完成 (4)备案:应当自批准之日起60日内
二、社会团体的管理
(一)登记事项
1.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设立:拟设立分支机构的需要经业务主管单 位审查同意。
2.变更登记:30日内
一、基金会的设立条件:应是出于特定的公益目的,应有规范的名称、 章程、组织机构以及与其开展活动的相适应的专职人员,有固定的住 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一章
(二)设立基金会的申请与登记 登记机关应当自收到全部有效申请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 (三)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设立 登记机关应当自收到全部有效申请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 二、基金会的治理结构

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解读

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解读

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解读社会组织是指由自愿组成的、独立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法人或非法人社会组织,是公民行使社会组织自由的一种实践方式。

为了规范社会组织的管理和运行,保证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

本文对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

一、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于维护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律法规明确了社会组织的法人地位和行为准则,使社会组织具备了合法性和合规性。

其次,法律法规规定了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保障了社会组织内部的规范运作。

最后,法律法规明确了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力量的有效对接。

二、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社会组织登记是社会组织法人地位的法律认定,也是社会组织合法运作的基础。

我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了社会组织的登记程序、条件和要求,明确了社会组织法人的权利义务。

社会组织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完成登记手续,方可依法开展各类活动。

2.社会组织运行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法》对社会组织的运行管理提供了详细规定。

法律规定了社会组织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内容,明确了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原则和运行流程。

同时,法律还对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促进了社会组织的规范运作。

3.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对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组织与公民政府关系条例》明确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服务职责,规定了社会组织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法律还对政府依法收费、拨款支持和购买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要求,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的遵守与落实社会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团 1、会员数。个人50以上,单位30 1,名称规范 以上,混合50以上 2,名称规范
民办非
基金会 特定公益目的
2,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合法财产(非国有资 产不低于总资产2/3;开办资金达到本行业 最低限额)
规范名称 章程 组织机构
3,有专职人员 成立条件 4,活动资金(全国性10万,地方 性或跨行政区3万以上
注销登记:1社团宗旨已经完成 2社团自行解散 3社团分立合并
终止
注销登记:1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行 2,不具备成立民办非规定的条件 3,宗旨发生根本变化 4,变更导致不属于原登记管辖机关 5,因分立。合并解散 6,原业务主管单位不在担任起主管单位 7法律法规规定注销 8其他原因要注销 撤销登记: 1骗取登记 2, 业务主管单位批准撤销 3,严重违规(两年不年检或连续两年年检 不合格,要撤销) 4违法 ps 登记机关收缴登记证和印章
审计制度
1,年度审计 3月31日前登记机 关报送材料,接受年检时,同 时将年度财务报告在登记机关 指定平台上公布,接受社会监 督 2,离任和换届审计。 3专项审计:(三种。 一、①重大公益项目--该项目 捐赠收入占基金会当年捐赠总 收入1/5以上且超过50万。②该 项目支出占基金会当年总支出 1/5且超过50万。③持续时间超 过三年。 二、参与处理自然灾害开展的 募捐。 三、登记管理机构要求的其他 专项审计
1,可直接登记(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 记)2,需业务主管部门同意才能登记。 程序:申请登记,审查登记(60日内批准登 记与否), ps民办非登记证有正本和副本,正本挂单位 醒目位置,副本有效期四年。
1、 基金会申请与登记p277 登记机关受到申请60日内决定 是否准予登记 2、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的设立 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向登记管 理机关提交资料 登记机关受到60日内做出是否 准予登记 准予登记的境外基金会代表机 构不得在中国境内组织募捐, 接受捐赠。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专职工作人员,固定住所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原始基金 (必须是到账货币资金,全国 性800万以上,地方性400万以 上,非公募基金200万以上)
登记管辖
1全国性:国务院登记管理机关 2地方性:社团所在地人民政府登 记管理机关 3跨行政区:共同上级人民政府登 记管理机关
登记程序
1可直接登记 (直接向民政部门申 请登记) 2需前置审批(法律法规和国务院 规定需前置,政治法律类宗教类社 团) 程序:申请筹备(60日内批准与 否)---召开代表会(6个月内)--审查登记(30日内批准登记与否) ---备案(批准之日60日起向登记管 理机构备案,30日内发社团登记 证)
1变更登记P273 (业务主管单位同意30日内 向管理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变更主管单 位,90日内找到新的主管单位,登记机关变 更登记,登记机关受到变更材料,60日内做 出变更与否决定) 2财务制度 3税收政策(免征企业所得税) 1,年检范围:截至上年12月31日,登记未 满6个月(7月1日之后)成立的民办非。不 参加当年年检 2年检内容p274 3,年检程序:民办非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 主管单位报年检材料,5月31日报登记机关 4年检的效率:三登记(年检合格,年检基 本合格,年检不合格)
注销登记:1按章程规定终止 2无法按章程宗旨继续从事公益 活动,向登记管理机构申请注 销。基金会撤销分支(代表) 机构也要向登记管理机构申请
撤销登记: 1骗取社团登记 2 一年内未开展活动 3 社团严重违规 4 社团违法 ps 登记机关收缴登记证和印章
撤销登记: 1骗取登记 2、12个月内未开展活动 3,符合注销条件,不注销的 4,连续两年不年检 5,严重违规
1,登记事项管理(p279) 2,基金会财产管理(公募基金 每年公益支出不低于上年总收 入70%,非公募:不低于上年基 金结余8%。基金会工作人工 资和办公支出不高于当年总支 出10%)
年检和评估
基金会,境外基金代表机构每 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 送上年工作报告,接受年度检 查。对基金会的评估和社团相 同5A。。。
管理
1、分支(代表)机构的设立p266 2,变更登记 ( 业务主管单位同意 30日内向管理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 记) 3,财务管理 4税收政策(免税资格认定,有效 期五年,到期前3个月提出复审) 1年检制度:社团每年3月31日前向 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工作报 告,5月31日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 接受年检 2评估方法:p269(评估结果五等 级,由高到低5A 4A 3A 2A 1A评 估有效期五年,有效期满前2年, 重新申请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