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心理学教案
营销心理学教案范文

营销心理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营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并运用营销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营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运用营销心理学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营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1)营销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营销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并提供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方法。
(2)营销心理学的原理:包括认知、情感、动机和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认知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信息的处理;情感是指消费者的情绪和感受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动机是指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内在驱动力;价值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和意义的评价和选择。
2.运用营销心理学方法和技巧的掌握:(1)市场调研和分析: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以及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定位等信息。
(2)品牌建设和推广: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和故事,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认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价格策略和促销活动:通过设定合理的价格和运用促销手段来调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提高购买意愿。
(4)广告和宣传策略:通过运用视觉和语言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激发购买欲望。
(5)关系营销和服务:通过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口碑,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重复购买率。
四、教学过程:1.导入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营销心理学案例和实践经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营销心理学的兴趣。
2.介绍和讲解营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营销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提供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3.分组讨论和小组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具体的产品或品牌,运用营销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来策划一个营销活动,并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
营销心理学(4)

营销心理学(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营销心理学第四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消费者个性与心理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营销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难点: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趋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消费案例,引发学生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思考。
2. 教材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消费者个性与心理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趋势等概念和理论。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4.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趋势等关键概念和理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和实例,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2. 作业答案: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消费者个性与心理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心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趋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提高营销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消费问题,提高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企业提供营销建议。
《营销心理学》教案

一、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营销活动:简单地说就是销售部门把产品和劳务到消费者手中.生产销售(交换)消费市场营销: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1、需要:指感受到的匮乏状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是人类本能.欲望:指人类需要经由文化和个性塑造后采取的形式。
需求:当有购买力作后盾时,欲望就变成了需求.(在欲望和资源既定情况下,追求最大程度满足其利益的产品)2、产品:指任何提供给市场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和欲望的东西。
(尽可能满足顾客需要,价廉、物美、终生满意)3、价值、满意和质量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拥有和使用某产品中所获得的价值与为取得该产品所付出的成本之差。
顾客满意:取决于消费者所理解的一件产品的效能与其期望值进行的比较.顾客期望值受购买经验、朋友意见、营销者信息与承诺等影响.质量:产品质量是市场营销的关键要素.日本“追求全面质量营销战略”。
4、交换、交易和关系短期交易:眼前每一笔交易利益。
重心转移↓长期关系:与顾客及其他各方建立互惠互利的良好关系主要策略有:错误!增加财务利益,如赠品.错误!增加社会利益,使产品具有个性特色。
错误!增加结构利益,提供相关服务.电脑:免费上网6个月。
二、指导市场营销的主要观念1、生产观念:最古老的理念之一。
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价格低廉的产品。
关注:改进生产和销售效率。
适用状况:○,1卖方市场;○2高成本产品,必须靠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2、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质优、特点多的好产品.关注:产品改进,忽略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及可替代产品间竞争.3、推销观念:从工厂一时利益出发,重在推销产品,做成买卖,得一时之利,忽略与顾客建立长期的可获利关系。
是由内到外的营销观念。
研究表明:不满意顾客不会再次购买该产品.满意的顾客→3人;不满意顾客→10人4、市场营销观念:强调满足顾客需要.由外向内,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建立基于顾客价值和满意之上的长期顾客关系获利。
营销心理学教案5.1

【导入语】案例导入情况不同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嚎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大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要有宽容的心!【讲授内容】第五章商品与消费心理【正板】第一节商品组合与消费心理一、商品名称心理1、商品名称心理的功能商品的通用名称,指为公众所熟知的商品的一般名称,如:电视机、计算机、桌子、衣服……等等。
通用名称只是指同一类商品的名称,不能用来区别同一种类的不同商品。
(1)认知功能(2)形象记忆功能(3)情感与联想功能2、商品命名的心理方法(1)买物法(2)功能法(3)象形法(4)借名法(5)译名法(6)象征方式【副板】【提问】问题:商品命名的心理方法有哪些?要求:分组讨论,组长代表发言。
讲评:鼓励发言,允许补充。
【正板】二、商标心理【重点】1、商标的心理功能(1)识别功能(2)保护功能(3)提示和强化功能(4)促销功能2、商标设计的心理要求(1)个性鲜明,富于特色(2)造型优美,文字简洁(3)与商品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相协调(4)具有时代气息,反映社会的潮流趋势(5)尊重风俗,避免禁忌(6)遵守法律政策规定【正板】三、商品包装设计心理【难点】1、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商品包装设计是产品个性的直接和主要传递者,是产品外包装设计个性最敏感和最大的影响因素。
好的产品外包装设计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
策略定位准确、符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包装设计,能帮助企业在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
2、商品包装设计心理要求主要包括:食品外包装设计,化妆品外包装设计,酒类外包装设计,香烟外包装设计,药品外包装设计,保健品外包装设计,日用品外包装设计,珠宝外包装设计,床上用品外包装设计,快速消费品外包装设计及品牌形象包装等设计服务。
《营销心理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营销心理学》课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营销心理学课程代码:06032402D 学分:4 学时:68课程类型:专业课授课对象: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先修课程: 市场营销实务后修课程: 营销策划、网络营销课程组成员签名:吴进、卢芬、刘永、孙成彦2017年4月23日专业教研室意见:1.课程改革方案齐全,课程标准设计符合要求,整体设计方案可操作性强,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案合理可行。
2.课程改革方案已实施,且及时更新,质量良好。
3.课程组成员符合要求。
教研室主任(签字): 卢芬2017年5月20日系部意见:课程改革方案齐全、符合要求,质量良好。
系部主任(签字): 李庆海2017年5月20日学院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评委会意见:学院评委(签字):盖章年月日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营销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营销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在企业营销活动中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以提高企业的营销活动效率。
本课程注重培养对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强化符合实际工作过程的技术技能训练,目的是为民营中小企业培养具有良好商业敏感性、较强观察能力、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能胜市场机会分析、营销策划、推销等方面工作。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与应用消费者需要、动机与购买决策过程●能够分析与应用消费者心理过程●能够应用消费者个性心理影响购买行为●能够应用消费者群体心理影响购买行为●能够分析社会环境对消费购买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能够制定与分析产品心理策略●能够制定与分析价格心理策略●能够分析与应用营销场景心理●能够制定广告策略并分析广告心理●能够进行推销、售后服务心理分析与策略制定●能够对营销人员心理进行分析与管理(3)知识目标●熟悉消费者需要、动机与购买决策过程理论●掌握消费者心理过程理论●理解消费者个性心理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理解消费者群体心理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理解社会环境对消费购买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掌握产品心理理论●掌握价格心理理论●掌握营销场景心理理论●熟悉广告心理理论●掌握推销、售后服务心理理论●掌握营销人员业务心理与管理心理理论(4)素质目标●具备强烈商业意识。
《营销心理学》(李福敏) 教案 任务3(2)

稳定〔时间〕
效能〔能动时间〕
3、兴趣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1)有助于为未来作准备活动
(2)促使购置决定
(3)刺激消费者长期使用与重复使用
(4)消费倾向
[稳固知识]
总结能力与兴趣相关知识,并结合实例
[布置作业]
复习本章所学内容。
思考:
生活中学生的不同兴趣表现
2、?消费心理学?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教学过程〔附教案纸3页〕:
教案纸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组织教学]
点名考勤,组织课堂纪律。
[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和联系?
2、性格的特征?
与兴趣
〔板书〕一、能力的概述
(一)定义:P 40
(二)分类:
教案案首
〔总第9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周 星期第节
授课地点
授课学时
2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任务3〔2〕
内容
消费者的能力与兴趣
教学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能了解消费者能力与兴趣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能够掌握能力形成的因素以及针对不同能力消费者的营销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力的形成
1、按倾向分①一般能力 〔一切活动〕
②特殊能力 〔特殊活动〕
2、按内容表现 ①认知能力
②操作能力〔例:实验、动手能力〕
③社交能力
(三)能力差异:
1、能力类型差异:〔不同种能力〕
2、能力水平差异:〔同种能力〕
3、能力表现差异:〔大器晚成〕
(四)能力的形成
营销心理学教案简案3

课题 情境二顾客群体心理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目的 1.理解社会文化因素对顾客消费与购买心理的主要影响;2.了解消费习俗的分类,掌握消费习俗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教学重点 .理解消费流行的方式、阶段,掌握消费流行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教学难点 理解参照群体的含义,掌握社会参照群体对顾客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法授课班级《营销心理学》1班授课日期知识点及教学思路任务一社会文化因素对顾客心理的影响走进营销比萨饼在各国派送方式的差异思考与提示:1.多米诺比萨饼公司在全世界派送比萨饼的方式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别?2.请透过这些差异分析其不同消费心理。
一、社会文化因素与顾客心理(一)社会文化因素的含义与内容(二)社会文化因素对顾客消费与购买心理的主要影响●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与人的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及道德修养标准与程度的影响。
●审美观念与文化底蕴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水准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社会主流消费观念、消费习惯、风俗与消费流行的影响。
二、消费习俗对顾客消费心理的影响(一)消费习俗●消费习俗是指一个地区或民族约定俗成的消费习惯,主要包括人们对信仰、节日、婚丧、饮食、服饰等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消费习惯。
(二)消费习俗的分类●物质生活习俗。
主要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日用习俗和住宿习俗等。
●社会活动习俗。
(三)消费习俗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形成了习惯性购买。
●消费习俗强化了顾客的偏好与从众心理。
●消费习俗影响顾客心理的变化速度。
●政治信念与宗教信仰的影响。
三、消费流行的方式、分类与周期(一)消费流行的方式●滴流。
即由上至下形成和发展的消费流行。
●横流。
即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诱发横向流行的方式。
●逆流。
即由下至上形成和发展的消费流行。
(二)消费流行的分类●按消费流行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食品消费流行、服饰品消费流行和日用品消费流行。
●按消费流行的速度分类,可以分为迅速消费流行、缓慢消费流行和一般消费流行。
营销心理学 教案

营销心理学教案教案标题:营销心理学教案目标:1. 了解营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营销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营销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a. 营销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c. 营销心理学的应用领域2. 消费者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a.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b. 消费者决策的心理因素c. 外部环境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3. 营销策略与心理学原理a. 广告与推销策略的心理学原理b. 定价策略与心理学原理c. 品牌和形象塑造的心理学原理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实际的市场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营销心理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营销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的市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某个特定的市场场景,分析其中的心理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营销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营销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概念解释、原理说明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2. 市场案例:提供真实的市场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相关文献和书籍:推荐一些经典的营销心理学著作,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时的积极程度和深度。
2. 小组作业:评估小组讨论的成果和策略的合理性。
3. 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相关文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案例:在讲解和讨论中,尽可能使用真实的市场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 激发思考: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思路,培养其市场营销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归纳
提高
将案例与应知应会的内容对照和比较,进行总结与提升
案例教学法、回答法
多媒体
思考与回答
15min
课后
任务
课后完成本章复习题1-5
课后
小结
第5、6次课教案
年 月 日 星期
授课地点:
课时:6
标题
第三章消费认知与顾客满意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消费认知与顾客满意
归纳
提高
将案例与应知应会的内容对照和比较,进行总结与提升
案例教学法、回答法
多媒体
思考与回答
15min
课后
任务
课后完成本章复习题1-8
课后
小结
第3、4次课教案
年 月 日 星期
授课地点:
课时:6
标题
第二章消费需要与市场定位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消费需要与市场定位
掌握需要和动机的含义。
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第三节营销心理学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营销心理学的研究框架
二、营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营销“心”档案】:如何观察更客观?——“神秘顾客”来助阵!
【营销“心”档案:】:如何有效开展访谈?——焦点小组来帮忙!
案例法
讲授法
多媒体,网络资源
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
240min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三、消费者的产品认知过程
【营销“心”故事】:司机被分心,都是广告惹的祸?
【营销“心”档案】:“简单粗暴”,一样有效?
【营销“心”故事】:加多宝如何巧用红罐凉茶“借尸还魂”?
四、消费认知研究的新进展
【营销“心”档案】:沉锚效应与消费认知
【知识链接】:丹尼尔·卡尼曼——“沉锚效应”理论之父
【知识链接】:沉锚效应的生理学基础——康拉德·洛伦茨与幼鹅局限
掌握消费认知的含义。
掌握顾客满意的标准。
教学
任务
(内容)
了解消费认知深化的步骤。
掌握消费者自我认知的含义。
了解顾客满意战略的内涵。
了解顾客满意度的测评。
重点
难点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课程
引入
【引例】黑暗餐厅巧用认知卖点
讲授法
多媒体
引发思考并回答
15min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一、市场细分与定位的概述
【营销“心”故事】:“爱的味道”李锦记
【营销“心”档案】:市场细分的有效工具:焦点小组访谈
【营销“心”故事】:传统老牌中国市场“江河日下”?
【营销“心”档案】:杨幂效应与粉丝电影
【营销“心”档案】:《定位》开启营销时代新大门
【营销“心”故事】:烂片何以成就票房?
【营销“心”档案】:心智阶梯与市场定位
【营销“心”故事】:今天,你“饿了吗”?
二、需要层次论与市场定位
【知识链接】:马斯洛与需求层次论
【营销“心”故事】:凭借二三线城市票房“逆袭”的大地院线
【营销“心”故事】:江南春的“电梯灵感”
三、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分析
【知识链接】:赫茨伯格与双因素理论
【营销“心”档案】:新时代的社交需要
第二节市场定位的需要心理与行为
掌握态度结构的理论模型。
教学
任务
(内容)
掌握维系顾客和消费态度之间的关系。
了解信息源与维系顾客之间的内在联系。
了解维系顾客需要注意的信息要素。
了解情景的不同对于顾客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了解广告说服在维系顾客方面所起的作用。
重点
难点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归纳
提高
将案例与应知应会的内容对照和比较,进行总结与提升
案例教学法、回答法
多媒体
思考与回答
15min
课后
任务
课后完成本章复习题1-7
课后
小结
第7、8次课教案
年 月 日 星期
授课地点:
课时:6
标题
第四章消费态度与维系顾客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消费态度与维系顾客
掌握消费态度的含义、特征及其功能。
二、营销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历史溯源
第二节有限理性——营销心理学的理论基石
一、人性之惑——传统营销学的“理性人假设”
二、传统营销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应用
三、传统营销学中“理性人假设”的颠覆
【营销“心”档案】:感性消费时代——和理智说拜拜!
四、营销心理学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
【营销“心”档案】:消费者不只是要买便宜的商品——理性消费背后的真相
【营销“心”故事】:养元如何用“六个核桃”撼动“露露”的营销大本营?
【营销“心”档案】:精准定位与定位步骤
【营销“心”档案】:消费心智与定位实质
二、市场细分与定位的动因分析
【营销“心”档案】:定制产品与长尾效应
【营销“心”档案】:康师傅快速崛起的奥秘
案例法
讲授法
多媒体,网络资源
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
240min
【营销“心”档案】:配套效应会让你身不由己!
【营销“心”故事】:“黑珍珠”的身价之谜
第二节顾客满意的认知心理与行为
一、顾客满意概述
二、顾客满意战略
【营销“心”档案】:细节决定成败——罗伦兹与蝴蝶效应
三、顾客满意度
四、顾客满意系统
案例法
讲授法
多媒体,网络资源
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
240min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知识
讲授
第一节消费认知的理论概述
【营销“心”档案】:大脑上当了,消费者知道吗?
一、消费认知的基本含义
【营销“心”档案】:“韦伯定律”与消费认知
【营销“心”档案】:尾数变成9,更想买了有木有?
【营销“心”档案】:不完美的大脑,选择性的知觉
二、消费者的自我认知与消费行为
【营销“心”档案】:视网膜效应:你真的认为追求的东西很热门吗?
营销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历史溯源。
营销心理学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重点
难点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课程
引入
【引例】:同样机型为何价格不同?
讲授法
多媒体
引发思考并回答
15min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Leabharlann 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知识
讲授
第一节源远流长——营销心理学的发展概述
一、营销心理与营销心理学的基本含义
教学
任务
(内容)
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掌握市场细分与定位的含义。
重点
难点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课程
引入
【引例】一生只送一人的roseonly
讲授法
多媒体
引发思考并回答
15min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知识
讲授
第一节消费需要与动机的理论概述
一、消费需要与动机的基本含义
第1、2次课教案
年 月 日 星期
授课地点:
课时:6
标题
第一章营销心理学导论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营销心理与营销心理学的基本含义。
了解传统营销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应用。
了解传统营销学中“理性人假设”的颠覆现象。
掌握营销心理学对“理性人假设”的质疑。
教学
任务
(内容)
营销心理与营销心理学的基本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