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GPS授时系统设计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文献综述GPS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来确定地理位置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GPS定位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包括交通、军事、航空航天、物流等。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是其中的一种应用方式,通过使用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实现对GPS模块的控制和数据处理,可以实现车辆、人员等的实时定位和追踪。
本文将对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进行综述,包括定位原理、系统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内容。
1. 定位原理GPS定位系统是基于卫星信号的定位技术,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信息,利用三角测量等方法计算出自身的地理位置。
GPS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至少有4颗卫星同时可见时,就能够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通过接收和解析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计算出自身的经纬度信息,从而实现定位功能。
2. 系统组成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GPS模块、单片机和显示模块。
2.1 GPS模块:GPS模块是实现定位功能的关键部件,它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使用。
GPS模块通常包括天线、接收机和定位引擎等部分。
2.2 单片机:单片机是系统的核心处理器,负责接收和处理GPS模块传递过来的定位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控制。
单片机通常采用较为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2.3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将通过单片机处理的定位数据展示给用户,可以采用LCD液晶显示屏、LED数码管等形式,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地理位置信息。
3. 关键技术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中,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技术:3.1 GPS信号接收与解析:GPS信号由卫星发射,经过天线接收后需要进行解析。
这个过程包括信号放大、频率合成、数字信号处理等环节,需要设计合适的电路和算法来实现。
3.2 数据处理与计算:单片机接收到GPS模块传来的经纬度等数据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处理。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第一章 绪论
1.1 简述
1.1.1 坐标系统 GPS 定位是通过安置于地球表面的 GPS 接收机同时接受 4 颗以上的 GPS 卫星信号,
从而测定地面点的位置。GPS 定位常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一般取地球质心为坐标系的 原点。空间直角坐标系用位置矢量在 3 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参数(x,y,z)表示空间点的位 置。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方便地通过平移和旋转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 系。完全定义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需要确定:①坐标原点的位置;②3 个坐标轴的指 向;③长度单位。根据选择的参数不同,除空间直角坐标系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坐标系, 如球面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等。但他们在使用是式等价的,即不管采用哪一种坐标系, 一组具体的坐标值只表示唯一的空间点位。
2.2 接收 GPS 定位信号方案...............................................................................................10 第三章 硬件介绍.........................................................................................................................12
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协议天球坐标系、协议地球坐标系、地球参心坐标系、国家大 地坐标系、地方独立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 WGS-84 坐标系等等。 1.1.2 时间系统
在 GPS 卫星定位中,作为观测目标的 GPS 卫星以每秒数公里的速度在运动。对观测 者而言,卫星的方向、距离、高度和运行速度都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在由追踪站对卫 星进行定轨时,提供卫星位置的同时,必须给出对应的瞬时时刻。与坐标系统一样,时 间系统也应该有相应的尺度(时间单位)与原点(历元)。只有把尺度与原点结合起来, 才能给出时刻的概念。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摘要: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是当今信息数字化时代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定位导航系统。
本次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GPS接收模块接收GPS卫星信号,然后将数据发送到单片机的串口。
单片机执行串口中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的数据通过液晶屏显示,成功实现定位。
本系统由52单片机、GPS模块M-87、12864液晶屏等硬件组成,应用C语言编程,完成了GPS信息的提取、处理和显示。
系统可以显示当地经度、纬度、时间、高度等信息,是一台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可以独立使用的全天候实时的定位导航设备。
关键词:单片机;GPS接收模块;12864液晶屏;串行通信总体方案的设计:本次设计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首选通过GPS(M-87)接收模块接收GPS卫星信号,然后将数据发送到单片机的串口,单片机执行串口中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液晶显示屏(LCD12864)显示。
该GPS定位系统硬件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控制部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小型控制系统;(2)接收部分:以GPS(M-87)接收模块为核心的GPS接收机;(3)显示部分:由LCD12864构成的液晶显示电路;(4)电源部分: 由三节1.5V干电池串连而成的电源进行供电。
该GPS定位系统软件部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串口初始化程序:对TMOD、TH1、TL1、REN、RI、TI等进行赋初值;(2)液晶初始化程序:令PSB=1使LCD为并口方式及LCD开、关标设定等;(3)数据接收与处理程序:编写数据提取与处理程序,实时接收与处理数据。
(4)延时程序:编写延时函数,延时函数可以控制液晶屏内容的显示时长;由此可知:GPS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GPS卫星导航电文调制解码,转换为标准格式后,通过串行口将数据送给单片机,当单片机执行串口中断收到GPS接收模块发来的数据,经过片内程序的识别筛选,将筛选出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送到显示模块,最后通过液晶显示屏按照要求显示。
基于51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
GPS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技术,基于51单
片机的GPS定位系统可以用于车辆、船只、无人机等物体的追踪和
导航。
以下是基于51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的步骤:
1. 硬件设计:
GPS模块:选择一款支持串口通信,输出NMEA协议的GPS模块。
51单片机:选择适当的型号,具备较好的计算和通信能力。
显示模块:可以选择LCD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来显示当前的定
位信息。
电源模块:GPS模块和51单片机都需要可靠的电源供应,可以
选择锂电池或干电池。
外部存储模块:为了存储历史定位数据,可以选择SD卡存储模块。
2. 软件设计:
a.串口通信程序:通过串口通信程序从GPS模块接收NMEA协议
的数据。
b.解析程序:解析NMEA协议的数据,并提取相关的定位信息
(经度、纬度、速度、时间等)。
c.定位算法:采用常见的定位算法(如卡尔曼滤波、迭代解算等)来计算当前位置。
d.存储程序:将计算出的位置信息存储到SD卡中。
e.显示程序:利用LCD或OLED显示屏显示当前的定位信息。
3. 系统测试
将系统部署到实际场景中进行测试,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其可靠性和精度。
总之,基于51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需要较高的硬件和软件开发能力,需要深入了解GPS原理、51单片机编程以及相关算法的实现方式。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研究进展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研究进展GPS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进行定位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信号,计算出接收器的位置以及相关的信息。
在当今社会,GPS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管理、导航仪器、军事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的研究进展。
1. GPS定位系统原理GPS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至少四颗卫星发出的信号,并计算出信号的传播时间差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在GPS定位系统中,至少需要接收到4颗卫星的信号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测量。
2.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是将GPS接收器与单片机进行集成,以实现位置定位、导航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GPS模块的信号,并将定位结果通过显示屏或其他输出设备显示出来。
3. 单片机选择与接口设计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时,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至关重要。
单片机应具备足够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支持通信接口和外围设备的连接。
例如,常用的单片机有STM32、Arduino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单片机与GPS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电源管理与功耗优化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通常需要考虑电源管理和功耗优化。
由于GPS模块和单片机本身的功耗较高,需要合理设计电源电路,以降低系统的功耗和延长电池寿命。
常见的功耗优化方法包括将GPS模块和单片机设置为低功耗模式、优化代码,以及合理选择电源供应电压等。
5. 数据处理与应用开发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位置定位功能,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应用开发。
例如,可以根据定位结果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功能的开发,将定位数据与地图数据进行关联,以实现更智能的导航功能。
此外,还可以将定位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以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开发。
6. 系统可靠性与精度提升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时,系统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研究综述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研究综述GPS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研究集合了这两种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研究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设计目标。
这包括确定系统的定位精度要求、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处理和通信等方面。
通过明确需求和目标,可以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明确的指导。
在功能模块划分方面,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通常包括GPS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
GPS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解析和提取定位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定位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确定地理位置。
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如实时定位数据上传和远程控制等。
为了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设计研究中可以引入增强定位技术。
例如,可以结合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地面台站网络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INS可以通过测量加速度和角速度等信息,结合GPS定位结果,对位置进行改进和修正。
地面台站网络可以利用多基站之间的信号时差差分定位算法,消除大气延迟等误差,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功耗、成本和体积等方面的限制。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应当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并具有较低的功耗。
此外,成本和体积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系统需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性和可实现性。
设计研究中还需要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如天气变化、信号干扰等情况下的工作表现。
可靠性则是指系统能够持续地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具备良好的工作稳定性和长期使用能力。
为了验证设计研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实验和仿真研究。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采集实际的GPS定位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评估系统的性能和精度。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定位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将单片机技术和GPS技术相结合,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人员跟踪、车辆监控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一、系统概述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GPS模块和外部设备等组成部分。
其中,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负责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控制信号输出;GPS模块负责接收GPS信号,并提取出位置信息;外部设备包括存储器、显示设备等,用于存储和显示定位信息。
二、GPS模块GPS模块是整个定位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选择一款合适的GPS模块对于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GPS模块均支持NMEA-0183协议,该协议规定了GPS接收机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使得GPS数据能够被单片机等设备读取和处理。
三、单片机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需要具备处理数据和控制外部设备的能力。
考虑到系统的功耗和性能要求,选择一款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单片机至关重要。
常用的单片机包括STM32、ARMCortex-M系列等。
四、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两部分。
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GPS模块、外部设备等部分的电路设计。
其中,单片机与GPS模块之间的通信接口需要遵循NMEA-0183协议,同时还需要考虑单片机的电源供电、信号干扰等问题。
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GPS数据的处理。
单片机的程序设计需要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编写,包括对外部设备的控制、数据处理等。
GPS数据的处理需要将接收到的GPS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位置信息,并将其存储或传输给外部设备。
五、实现细节在实现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片机与GPS模块之间的通信接口需要遵循NMEA-0183协议,否则可能导致数据读取错误。
基于单片机的GPS高精度授时时钟设计讲解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GPS高精度授时时钟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专业:农业电气化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89LPC952高速单片机的GPS卫星授时时钟。
它由接收机、中央处理单元、LCM显示、键盘、输出接口组成。
利用接收机提供的标准时间信号,通过中央处理单元对数据的处理,从而可同步输出时间数据,保证高精度授时。
这不仅解决了时间获取问题,而且能真正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时间校准。
更创新性地集成了全世界212个城市的实时时间显示。
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全新的时钟同步方法具有实现手段简单、精度高、范围大、不需通道联系、不受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等众多优点,是时钟同步的理想方法。
本文介绍了基于P89LPC952的GPS授时时钟装置的硬件;根据装置要实现的功能,给出了主程序和中断程序的流程图和程序介绍。
关键词:授时时钟P89LPC952 GPS 中央处理单元ABSTRACTABSTRACTA kind of GPS satellite timing clock based on the P89LPC952 High-speed MCU is recommended in the following thesis. It is composed of receptors、central proceeding sections, LCM, keyboard and output connectors. The central proceeding section could deal with the data to make the output time data by use of the standard time signals supplied by receptors, thus, keeping highly precision timing. By this way,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time obtained, but also the time in the worldwide is really completely unified. Even more, creatively integrates 212 cities of the world wide’s real-time displa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 this new synchronous clock plan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high precision, wide extension, no channels needed, no confine of geography and weather environment and so on. It is the ideal way to synchronize the clock. In the following paper, represent the hardware of the GPS timing clock based on the P89LPC952 High-speed MCU.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the device, list the flow chart of the main program and the interrupt progra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ose programs.Keywords:Timing clock P89LPC952 GPS Central proceeding section目录摘要 ........................................................................................................ I I ABSTRACT (III)前言 (IV)1.绪论 (1)1.1设计提出的意义 (1)1.2课题主要内容 (1)2.系统设计基础 (2)2.1设计思想 (2)2.2方案选择 (2)2.3本章小结 (3)3.系统组成原理及硬件设计 (4)3.1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4)3.2硬件电路的设计 (4)3.3本章小结 (10)4.软件设计 (11)4.1软件系统结构 (11)4.2主要算法设计 (12)4.3本章小结 (15)5.PCB设计、组装及调试 (16)5.1 PCB的设计 (16)5.2 PCB焊接组装 (17)5.3电路的调试 (17)5.4本章小结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附录1 系统原理图 (22)附录2 主要源代码 (23)前言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革命产生了一群新的时间用户,他们需要精确的计算机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的GPS授时系统设计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增强型单片机的出现,使很多领域发生的革命,其作用使仪表向微型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同时也提高仪表的精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
本文通过gps授时原理的分析,设计出了利用单片机把gps的时间信号转化成gps时间并显示在显示屏上的过程,既经济又有效,同时也为生产生活提供精确时间。
关键词 gps授时;单片机;精确时间
中图分类号tp3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9-0178-02
0 引言
随着人类在各行各业取得进步,科学技术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原子钟的使用可以使时间精度达到纳秒级,同时精确的时间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gps授时系统就是利用一定的接收设备接收卫星上的原子钟的精确时间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后并发往显示设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精确的时间。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通过美国通讯卫星高精度、可连续、实时定位模式下的定位系统,它可以同时向用户发送用户的三维坐标和精确定时。
能为全球性、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与航天)、全天候性优势的导航定位、定时、测速系统等服务。
gps由三个系统组
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
目前,单片机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单片机除了具有数值计算能力,还有相当强大的控制功能,用于实时监测和实时控制,在各个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利用单片机和普通的接收机设计gps授时系统,获得精确的gps时间,既可以对设备进行精确控制,也可以使系统内的所有设备时间同步,比之当前价格昂贵的授时型接收机经济、实用,更容易使公众接受。
1 gps授时系统原理
gps系统分3大部分:一是空间卫星系统,有工作卫星21颗,备用卫星3颗;二是地面监控系统,主控站1个,注入站3个,监测站5个;三是gps用户接收系统,包括接收机、单片机、显示屏。
1.1空间卫星系统
gps系统中有工作卫星21颗,备用卫星3颗.每颗卫星上都有4台高精度原子钟(铆钟和艳钟各2个),这也是gps卫星的核心设备。
它发射出标准频率,为gps定位提供精度非常高的时间信号。
这些卫星都是等间隔地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轨道面夹角为60°,这样分布方式可以保证了地球上的所有位置均有4颗以上的gps卫星同时存在。
gps卫星定位精度高,虽然在地面无线电波定位精度受到的干扰比较大,而且受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影响,但是通过人们对电离层和对流层的传播规律的认识,也找到了解决办法,建立起
了误差修正模型,可以获得精确的时间信息。
1.2地面监控系统
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主控站、监测站和注入站,主控站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科罗拉多的falcon空军基地联合航天工作中心.主控站主要接收gps卫星信号,以及协调和管理所有地面监控系统的工作。
1.3 gps用户系统
gps用户接收系统主要有用户接收机、控制部分(单片机)和显示设备。
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送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号,然后把这些数据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经过一定模式的分析与计算,可以得到精确的时间信息,最后通过输出端输出时间信号,提供给用户。
原理框图如下图。
gps用户系统中gps信号接收、处理模块是核心,接收机和单片机类型比较多,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接收机用于接收卫星时间信息,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无论是户外勘测,还是室内监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由于gps 信号接收机与单片机的i/o的电平大多都是ttl电平,所以可直接通信。
gps接收机传送的时间数据的波特率有多种:9 600bps、4 800bps、2 400bps,可任意选择,一般使用4800bps就已经足够。
其过程是,gps接收机获取准确的gps卫星时间信息,通过gps的串行通信端口发送时间数据到单片机上,单片机经过一定的处理,把时间信号发到显示端。
程序原理如图:
显示设备则可以选择的是lmb102ddc液晶显示屏。
该设备不但小巧而且成本低,配合该gps授时系统使用较好,而且适用普通用户。
lmb102ddc液晶显示屏的内核指令比较丰富,既有初始化显示屏的指令,也有基本功能控制指令,本系统中,主要利用其写数据到可读写寄存器中,以显示到显示屏上。
当导航系统在工作时,单片机将时间信息按一定的模型处理后,通过p0串行端口输出,显示在lmb102ddc液晶屏上。
1.4 gps授时工作原理
由于接收机时钟与gps卫星的时钟不同步,以及gps信号在通过电离层和对流层时,由于折射等原因,造成传播的速度不等于真空速度,发生微小的变化,引起时间误差。
接收机的时钟与gps卫星时钟之间的钟差主要有两个原因引起:一是信号以光速传播到达接收机引起的时延;二是信号通过地球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引起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为了获得真实的时间,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计算gps 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钟差,通过接收机的坐标与gps卫星的坐标计算接收机与gps卫星之间真实距离,其值等于“伪距离”减去真空光速时延以及电离层和对流层速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从而推算出钟差,本模块采用下面的数学模型,推算钟差,调整接收机的时钟,达到与gps卫星同步的目的。
其数学模型是:
s真=s伪-c∮-△→∮=1/c(s伪-s真-△)
其中:s真为通过坐标计算出的gps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s伪是利用gps卫星发出的“测距码”信号(取真空光速),加上信号的传输时延计算出gps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伪距离”;c为真空光速;∮为接收机与gps卫星时钟钟差;△为电离层与对流层因为传播速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其中△可根据导航电文中的修正参数进行推算,当然也可以采用高级双频gps信号接收机双频测算精确的修正电离层和对流层的误差。
2 时间信号处理设计
2.1 gps时间
gps卫星时间信号不同于通常表示年月日的时间表示法,gps时间是从1980年1月6日0点0分0秒开始的世界协调时间,主要由星期数和当前星期的日期数组成。
日期数是一个用13位c/a码或p码表示的,每过8192个星期(157年)重置一次零,要知道准确的年月日以及时间信息,必需准确换算出gps时间信号。
主体程序流程图。
2.2 时间信号处理子模块原理
2.2.1年份换算
年份的处理不太复杂,主要是先利用当前星期数计算出当前时间离gps时间原点的天数,并换算出年份,复杂的地方在于闰年的算法。
主要有两个模型:
天数:当前星期数*7
当前年份:
满4年的天数(闰年)的年份计算:总天数减去四年的总天数,如果剩余天数仍然大于4年的天数则继续循环减,同时年份上每次加4。
不满4年的天数:由于起始年份(1980年)是闰年,则先去减去366(闰年的天数),年份加1,如果天数足够则继续减去365(普通年份的天数),如果仍足够年份继续加1,同时继续减,否则转入月份处理. 最后所得到的年份就是当前的年份。
2.2.2月数换算
月份计算的方法是,把剩余天数逐月减去,复杂的地方在于1
月和2月,1月应加上6再减去31天(时间原点1980年1月6日),2月应先确定是不是闰年,如果是则减去29天,否则减28天。
其他月份按当月天数减即可。
最后所得到的月数就是当前的月数。
2.2.3日数换算
日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当前剩余总秒数减去12*3600(一天的总秒数),如果足够减就继续循环(再减去一天的决秒数),然后把日期数加上1。
如果不够减则退出,准备调用下一个子程序(小时数子程序)。
最后所得到的日数就是当前的日数。
2.2.4小时数换算
小时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当前总秒数减去3600(一小时的总秒数),并把小时数加上1。
如果有剩余就继续个循环,如果不足就进入下分钟数子程序。
最后所得到的小时数就是当前的小时数。
2.2.5分钟数换算和秒数确定
分钟数的计算方法是,用当前总秒数减去60(即一分钟的秒数),有剩余则把分钟数加1,同时继续循环。
如果秒数不足就退出,运算结束后所得到的分钟数就是当前分钟数,而最后剩余的秒数就是当前的秒数。
通过以上换算,得到的时间是协调世界时间,由于我国采用东八区时,最后还需要在把获得的年月日及时间信息送到显示屏之前加上8个小时。
3结论
目前,在市场已经出现了专门用于授时的接收机,能提供ns级的精确时间,但其价格高,不适用普通用户。
本文采用通用的串口输出进行授时,显示时间为gps卫星精确时间,无论是价格还是实用性上都能满足普通用户的要求。
本系统可在户外和室内运行,为需要精确授时的系统提供精确时间。
参考文献
[1]黄正谨,徐坚,章小丽,熊明珍.cpld系统设置技术入门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马忠梅,刘滨,戚军,马岩.单片机c语言windows环境编程宝典[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3]漆贯荣.时间科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邹红艳.基于gps同步时钟的综合校时方案[j].大众科技,
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