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合理调节愤怒情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会调控愤怒情绪——放飞好心情》教学设计

《学会调控愤怒情绪——放飞好心情》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学会调控愤怒情绪,放飞好心情一、教学目标:1.了解愤怒情绪的特点和影响;2.认识到调控愤怒情绪的重要性;3.学会选择合适的调节方法,放飞好心情。
二、教学内容:1.愤怒情绪的特点和影响;2.调控愤怒情绪的方法;3.放飞好心情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老师以一段生活中常见的愤怒情绪的场景为例,引起学生对愤怒情绪的关注和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愤怒情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影响。
Step 2:讲解愤怒情绪特点和影响(20分钟)通过PPT或其他教具,向学生介绍愤怒情绪的特点和典型影响,如影响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等。
与学生一起讨论愤怒情绪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Step 3:学习调控愤怒情绪的方法(30分钟)1.呼吸调节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深呼吸、数数或冷静思考来调节愤怒情绪,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2.身体放松法:向学生介绍通过放松身体肌肉,如深层肌肉放松法、瑜伽等,来减轻愤怒情绪的方法,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3.积极转移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将愤怒情绪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上,如运动、艺术创作、阅读等,可以有效调节情绪,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4.及时沟通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倾听、表达、理解等沟通技巧,将愤怒情绪及时有效地沟通出来,以减轻情绪的负面影响,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Step 4:放飞好心情的技巧(30分钟)1.正念冥想:向学生介绍正念冥想的定义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集中注意力、观察自己内在的感受和思维,来放松心情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2.积极思维:教授学生积极思维的技巧,如寻找积极因素、转变负面想法等,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3.感恩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感恩练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人,培养感激之心,提升心情和幸福感,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Step 5: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个案分析、故事分享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不同情境下的愤怒情绪,并分享有效的调节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调节愤怒》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调节愤怒》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调节愤怒》心理健康教案—学会调节愤怒一.本课的意义愤怒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
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而愤怒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且小学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愤怒,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愤怒,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地调节自己的愤怒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目标1.认识愤怒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2.了解愤怒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能正确面对愤怒情绪。
3.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愤怒情绪。
三.教学过程活动名称:明镜台(什么令他们如此愤怒?)步骤:1.课件出示六个图片。
小明考试不及格,小芳脸上长了雀斑,小刚听说小力在背后说他坏话,妈妈偷看阿红的日记,老师没调查原因就批评了小辉,小义做好事却被人误解。
2.说说他们为什么愤怒?3.讨论:如果你处在以上几位同学的处境之中,愤怒之下你会怎么做?4.选择反馈:打架、努力克制、倾心交谈、垂头丧气、昂首挺胸、置之不理、哭、其他。
5.你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仔细想想,最近一次愤怒的情景? 使你愤怒的事情? 你的心里感受? 你的行为反应?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让我们愤怒的事情,这时,愤怒就像火山爆发,滚烫的岩浆,会使浓郁的丛林变成荒野。
其实,摆在面前的路不只一条,你仍有选择的权利,因为你并不是火山呀!过度:那么,前面我们选择的行为态度到底哪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呢?活动名称:智慧泉(找控制愤怒的法宝)步骤:1.小记者采访:前面所选择的行为态度哪些有利于身心健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让多人发言)2.为愤怒的朋友出条妙计。
(学生说说控制愤怒的法宝。
)说后出示:(1)当即将发怒之际,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发怒,我不发怒!”(2)当怒火正在胸中燃烧之际,努力把注意力转移,听听歌曲,到室外看看天空等。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调控愤怒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调控愤怒一、教材选择《小学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1、认识愤怒情绪的特点和表现。
2、掌握调控心理愤怒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积极应对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法1、认识心理愤怒(1)课前讨论:请学生回顾自己面对挫折或不如意时,是否会表现出愤怒情绪?愤怒情绪的表现有哪些?(2)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ppt和学生反馈,引导学生梳理愤怒情绪的特点和表现。
2、调控心理愤怒(1)课前讨论:请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或与同学相处中,是否曾因为愤怒而冲动、失控?是否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愤怒情绪?(2)教学方法:请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调控心理愤怒的方法和技巧,并整理成书面材料。
(3)展示分享: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整理的材料和心得体会。
(4)情境模拟:请老师根据学生提供的情境,模拟相关的愤怒情境,并要求学生进行实操练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调控心理愤怒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不断地运用所学的调控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学生掌握调控心理愤怒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运用。
六、教学反思调控心理愤怒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醒和实践。
教师可以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寻找更多的情境并进行实操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调控技巧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七、心理愤怒的表现心理愤怒一般表现在情绪方面,包括情绪激动、愤怒、不满、郁闷、烦躁、失望等。
在行为方面,一般表现为咆哮、打人、魂不守舍、控制不住自己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很多引起心理愤怒的事情,如受到别人的指责、被别人误解、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感到不公正待遇、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等。
对于这些问题,如何调控心理愤怒是很有必要的。
八、调控心理愤怒的方法和技巧1、关注自己的呼吸当遇到让我们感到愤怒的事情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气短、心跳加速等身体不适。
这时,我们应该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让呼吸均匀、深沉,使心情平静下来,并减轻身体不适。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做情绪的小主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比赛课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做情绪的小主人》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会产生一些不满情绪,亦称愤怒。
愤怒是激情的一种,是强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常常是由于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所引起,在此状态下人的认识范围往往会缩小,理智分析事情的能力会受到抑制,自我控制力减弱。
每当此时学生往往采用冷战、打架、发脾气等简单粗暴方式进行发泄,因而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良好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愤怒情绪,了解愤怒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学习调节愤怒情绪的方法,可以增强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
教学目标:1.了解愤怒是消极情绪,了解愤怒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2.认识到愤怒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能正确面对愤怒情绪。
3.学会几种控制愤怒情绪的方法,增强自控能力。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学生运用愤怒情绪的调节方法来进行心理保健。
难点是总结出调节愤怒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事例运用不同方法转化负面情绪,进行自我调控。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自我体验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对情绪的自控能力较弱,当遭遇到情绪困扰时,自我安抚能力欠缺等。
多表现在因为不能调试好情绪而大发脾气,有损身心健康,影响人际交往。
因此需要通过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掌握正确的情绪调试方法,丰富心理保健的知识。
活动方法:情景体验法合作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纸、学生4人一组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姓赵,大家可以叫我——赵老师。
让我们打个招呼把!同学们好------(赵老师好)此时,你坐在教室里上公开课,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当你得知好朋友要转学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当你得知我们班级在学校的纪律评比中获得了纪律优胜班,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刚才,大家说的紧张、高兴、开心、难过……都是人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情绪。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认识情绪的多样性;2.通过活动来体验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3.采用调节情绪的方法去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去思考和运用调节情绪的方法。
三、教学道具:小鼓、花束、小快板、抽礼物箱、毛绒小猫咪玩具、试卷、板凳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导入主题课前谈话:今天对老师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马上就是周末了,那么同学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生:高兴、紧张、激动……师:没关系,不用紧张,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游戏吧!游戏名称是?生:“击鼓传花”师:好,那我们现在开始,游戏规则为小组进行传花,先把花放在第一个同学处依次向其他同学传,鼓声停,花落谁手,谁就得表演节目。
(二)情境创设,认识情绪1.我想采访刚才表演节目的两个同学,请问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快乐、兴奋、紧张、激动、迫不及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
(板书:情绪)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老师经过仔细观察,把这些情绪都拍摄下来了,(课件逐一出示各种情绪人的画面,带声音):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烦恼2.他的情绪怎样?(高兴)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接下来进行“情绪大比拼”,采用小组接力法的方式说出有关情绪的词语,在2分钟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说得多?(积极情绪:快乐幸福愉悦欣喜欢乐开心喜悦满意舒心狂喜兴奋甜蜜激动满足心旷神怡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满面春风眉开眼笑……)(消极情绪:愤怒焦虑失望忧伤伤心烦恼忧愁沮丧痛苦自卑恐惧烦躁怨恨愤怒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心如刀割暴跳如雷咬牙切齿……)(三)活动交流,体验情绪游戏体验:摸礼物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盒子。
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
(两个盒子,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去取)(盒子一:小猫咪娃娃盒子二:空的)边进行教师边采访,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调节愤怒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调节愤怒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调节愤怒引言:在当前社会中,情绪问题成为了越来越多小学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愤怒情绪的失控不仅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他们与他人的关系。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教导他们学会调节愤怒情绪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帮助孩子学会积极有效地调节愤怒情绪。
第一节:认识愤怒1. 愤怒情绪的定义孩子们需要了解愤怒情绪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是对不公平、不满和受伤害的反应。
同时,他们还需学会区分正常的愤怒和过度的暴力行为。
2. 愤怒情绪的影响孩子们需要了解过度的愤怒可能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如破坏性行为、关系破裂、学习困难等。
因此,学会调节愤怒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节:识别愤怒情绪1. 自我观察愤怒的体验孩子们要学会识别自己愤怒情绪的体验和表现,例如脸红、咬牙、紧张等。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写日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愤怒体验。
2. 他人观察愤怒的体验孩子们需要学会观察他人的愤怒情绪,如朋友、家人、老师等。
了解他人的愤怒体验有助于增加孩子们的共情能力和技巧。
第三节:有效的愤怒调节策略1. 深呼吸和放松练习孩子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放松练习来缓解愤怒情绪。
他们可以尝试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体,或者尝试其他方法,如温热水泡澡、听舒缓音乐等。
2.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孩子们需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让愤怒情绪失控。
他们可以尝试与他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寻求帮助。
3. 创造适当的时间与空间孩子们需要学会在愤怒情绪来临时,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冷静下来。
他们可以选择去安静的地方,找一些喜欢的活动来分散注意力,如看书、听音乐或者做手工等。
4. 表达感受的方式孩子们需要学会寻找适当表达感受的方式,而不是将愤怒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
他们可以选择写日记、绘画、说话或者找到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节:实践调节愤怒1. 角色扮演孩子们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安全环境中模拟愤怒情景,并实践使用上述调节愤怒的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一、本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
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因此,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2)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2.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
(2)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3)能够比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三、课标要求:(一)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三)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调节情绪的方法2、难点:学会并利用调节情绪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媒体出示材料:上海某公共汽车公司有一条这样的规定:情绪不好,暂缓上岗。
思考:你怎样看待这条规定?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我们需要调控自己的情绪。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会调控情绪》。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情绪是可以调试的。
(2)调控情绪的方法。
2.理解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师过渡:我们来看看一位婆婆的故事。
(1)媒体出示材料。
配乐范读《愁婆婆,乐婆婆》:看图片,思考:怎样帮助老奶奶由愁到喜变化?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师:情绪和人的态度紧密相连,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试自己的情绪。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_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认识情绪的多样性;2. 通过活动来体验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3. 采用调节情绪的方法去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己经常拥有快乐的情绪。
难点: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去思考和运用调节情绪的方法。
三、教学道具:小鼓、花束、小快板、抽礼物箱、毛绒小猫咪玩具、试卷、板凳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导入主题课前谈话:今天对老师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马上就是周末了,那么同学们今天感觉怎么样呢?生:高兴、紧张、激动⋯⋯师:没关系,不用紧张,我们先来做一个热身游戏吧!游戏名称是?生:“击鼓传花” 师:好,那我们现在开始,游戏规则为小组进行传花,先把花放在第一个同学处依次向其他同学传,鼓声停,花落谁手,谁就得表演节目。
(二)情境创设,认识情绪1. 我想采访刚才表演节目的两个同学,请问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快乐、兴奋、紧张、激动、迫不及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
(板书:情绪)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老师经过仔细观察,把这些情绪都拍摄下来了,(课件逐一出示各种情绪人的画面,带声音):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烦恼2. 他的情绪怎样?(高兴)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3. 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接下来进行“情绪大比拼” ,采用小组接力法的方式说出有关情绪的词语,在2 分钟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说得多?(积极情绪:快乐幸福愉悦欣喜欢乐开心喜悦满意舒心狂喜兴奋甜蜜激动满足心旷神怡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满面春风眉开眼笑⋯⋯) (消极情绪:愤怒焦虑失望忧伤伤心烦恼忧愁沮丧痛苦自卑恐惧烦躁怨恨愤怒心灰意冷自暴自弃心如刀割暴跳如雷)咬牙切齿⋯⋯(三)活动交流,体验情绪游戏体验:摸礼物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盒子。
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己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
(两个盒子,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去取)(盒子一:小猫咪娃娃盒子二:空的)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调节愤怒情绪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愤怒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2、认识到愤怒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能正确面对愤怒情绪。
3、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的方法,增强自控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和一名学生做照镜子游戏。
2、学生两两相对做照镜子的游戏。
3、谈话:同学们刚才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各种不同的表情,你觉得哪种表情你看着最舒服?为什么?哪种表情是你最不喜欢看到的?
板书:愤怒情绪
(二)生听《钉痕》的故事。
(三)让生交流愤怒对人的危害。
师总结愤怒对人的危害:
(1)发怒有害身体健康。
(2)经常发怒使人变丑。
(3)发怒使人际关系紧张。
(4)发怒伤害他人,甚至违法犯罪。
出示图片,因为愤怒,造成犯罪的例子。
(四)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让你感到愤怒的事情,这时,愤怒就像火山爆发,那你认为你能及时熄灭心中的怒火吗?
板书:合理调节
(六)小组合作,探讨合理调节愤怒的方法。
1、小组为单位,讨论出各种合理调节愤怒情绪的方法,把组里认为好的方法记录在卡片上。
2、全班交流,合理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把卡片粘贴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并板书: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别人
(3)不伤害物品
师小结: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和别人发生矛盾、受委屈的时候,想一想你的这些金点子,还有调节情绪的三大法宝,你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合理调节愤怒情绪》学情分析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驾驭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功能,心理对于身体,犹如软件之于硬件,硬件再好,如果没有功能良好的软件,也难以实现其价值。
如果人生是汪洋中的一条船,心理健康则是这条船的“舵”和“帆”;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使其终身受益。
情绪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能够比较明确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孩子们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
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确应该用怎样合理的方法来调控,不了解情绪可以随着人的认知评价的改变而改变。
《合理调节愤怒情绪》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辅导,学生逐步培养其坚强健全的性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改善
情绪,增进与同学间的交往,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环境。
掌握了调节情绪的方法,在自己有愤怒情绪的时候,能用有效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
能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合理调节愤怒情绪》教材分析
这节课我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我的孩子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个体的认知评价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效果,使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每个人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那就是良好的情绪的力量。
情绪稳定一般被看作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现在你已经能够积极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将有助于你以平稳的心态从容面对人生的挑战。
我们发现少部分同学有悲观情绪,遇困难易灰心,心情抑郁,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失望,与环境格格不入,感到自己很孤独,甚至个别学生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多余的。
小学生的情绪表现很多,比如经常性的情绪低沉、少言寡语,或者突然变得不爱讲话、不愿主动交往、经常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饮食和睡眠不好、感到不快乐等。
不快乐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当你被人误解委屈时你会不快乐;当你失败时你会不快乐;当你处理不好和别人的关系时你会不快乐……如果我们能够把不快乐变成快乐,那该多好呀。
希望通过辅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快乐,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
《合理调节愤怒情绪》测评练习
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 )
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
B、替老师学习
C、替父母学习
D、读书后赚大钱F、同学间好玩
2、课堂上老师提问( )
A、马上回答
B、想一会再回答
C、等别人答
D、老师抽问才答,一般不回答
3、老师布置的作业( )
A、认真完成
B、完成一些
C、不完成
D、边做边玩
4、期末考试时( )
A、心情紧张
B、有点紧张
C、无所谓
D、有信心,不紧张
5、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
( )
A、是
B、不是
6、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 )
A、跟着流泪
B、没有眼泪
C、那是假的
D、非常激动
7、和同学在一起,你感到( )
A、快乐
B、一般
C、不合群
D、孤独
E、自卑
8、见了认识的长辈( )
A、主动热情招呼
B、不好意思
C、躲起来
9、家里来了陌生客人:( )
A、喜欢
B、主动招呼
C、不理睬
D、怯生
10、与新朋友在一起( )
A、主动邀请一起玩
B、不好意思接近
C、只顾自己玩
11、受到委屈时( )
A、为自己辩解
B、与人争吵
C、独自生闷
12、你心中的秘密最想告诉( )
A、老师
B、家长
C、好朋友
D、谁也不说
13、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 )
A、原谅
B、要求对方道歉
C、骂对方
D、反踩他一脚
14、学校做清洁时( )
A、认真做
B、老师在就认真,不在就马虎
C、边做边玩
D、不做要受罚,只好做
15、对左右为难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 )
A、是
B、不是
16、做事不成功时,你是( )
A、不服气,再做
B、总结教训
C、请别人帮助
D、不再做
17、对小动物,你( )
A、喜欢
B、不伤害
C、捉弄
D、喜欢弄死
18、对学校的纪律和常规要求( )
A、自觉遵守
B、老师来就遵守
C、有时违犯
D、经常
19、竞选干部时( )
A、我能行努力争取
B、当干部要多做事
C、无所谓
D、不愿当
E、我不行
20、你是这样想的或这样做的请打√,否则打×。
A、校园有纸屑,不是我丢的,我才不捡。
( )
B、在操场上体育课,教室灯亮着,不关我的事。
( )
C、自来水没关,又不是我交钱,不管它。
( )
21、你到学校的心情是( )A、愉快B、一般C、有时烦D、不愉快
《合理调节愤怒情绪》教学反思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转变时期,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开始出现了叛逆的心理。
面对很多事情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的很多烦恼也会随之而来。
本节课主要是知道学生在出现烦恼时怎样去调整自己的心态,每个人心中都有烦恼关键是我们怎么去调整。
上课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但是在交流烦恼时因为以前没有上过这种类型的心理课,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是欠缺一点。
《合理调节愤怒情绪》课标分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过程,教师本人工作经验的积累,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分享、彼此分担尤为重要,它既可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可以丰富教师的工作经验,增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绩效。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
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而且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人格发展起到导向和辅助的作用。
其功能可以总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度的心理障碍进行团体干预的功能,目标是心理障碍的缓解或消除;二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目标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充分发挥潜能的功能,目标是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