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 1 3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学科之一,其涉及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起源于古代,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域之一。

它研究骨骼、肌肉、关节等外部结构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中医骨伤科学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学问。

中医骨伤科学包括了骨科和外科两个方向。

骨科主要是用于治疗与骨骼、关节、肌肉、腱、韧带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骨折、脱臼、关节半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外科则主要是针对与皮肤、软组织、血管、神经等有关的疾病和损伤,如创伤、疮疡、瘢痕、痈肿等。

中医骨伤科学的诊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判断。

首先是望诊,包括看伤口的位置、大小、深度、血肿、皮肤颜色等。

此外,还可以观察病人的姿势、行走、站立以及肌肉、关节活动是否正常等。

第二是闻诊,骨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增温、出血,以及软组织的酸痛、压痛等刺激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医生可以通过闻声来判断伤势是否严重。

第三是问诊,医生会询问病人的伤情、伤后症状及感觉以及病史等,来了解病情的具体情况。

最后是切诊,中医医生通过手指摸压原发性发病部位和相关的穴位,看其按压痛不痛、发热和肿块等情况,有助于确诊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中医骨伤科学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灸、推拿、拔罐、膏敷、贴药、熏灸等等。

其中,针灸和推拿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的两种重要手段。

针灸是利用特定的针具,刺穿人体特定的部位,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是用手按摩、揉捏、拿捏、搓摩等手法,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解除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和熏灸则是通过刺激穴位上的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贴药和膏敷则是将中药制作成膏剂或贴剂,贴在伤处,以达到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中医骨伤科学与西医骨科学的区别在于它的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课件

动静结合:动静 结合,促进气血 运行,增强体质
预防为主:注重 预防,预防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身心并重:注重 心理调适,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促进康复
保健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遵循中医理论, 注重整体观念
结合现代医学, 采用中西医结
合的方法
注重预防,加强 日常保健
注重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
注重运动锻炼, 增强体质
教材建设:编写适合不同层 次学生的教材,包括基础理 论、临床实践等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

师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提高教师的教学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
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THANK YOU
汇报人:XX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 当的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 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体 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 食方案,促进骨伤愈合和 身体康复
05
中医骨伤科学典型 病例分析
骨折的病例分析
骨折类型:开 放性骨折、闭 合性骨折、粉 碎性骨折等
骨折部位:四 肢、脊柱、颅 骨等
骨折原因:外 伤、疾病、骨 质疏松等
0 3
现状:中医骨 伤科学在现代 医学中占有重 要地位,广泛 应用于临床治 疗和科学研究 中
0 4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
阴阳五行:认为人体阴阳五行 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阳五行
失调是疾病的根源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气 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可以
基础理论:中 医骨伤科学的 基本概念、原 理和方法
临床实践:骨 伤科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康 复
技能培训:骨 伤科手术、手 法治疗、针灸 等技能训练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1. 专业概述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与骨伤学为基础,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相关疾病的学科。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和骨伤学基础理论、技能,并能结合中医特色治疗手段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医学人才。

2.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骨伤科医学人才:•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骨伤科相关理论知识;•熟悉骨伤学基础理论和医学诊疗技能;•具备中医骨伤科诊断、治疗和预防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能力;•具备中医骨伤科科研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

3. 专业课程设置3.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3.2 骨伤学基础课程•骨的发生、发展与营养•骨与骨关节疾病学•骨伤科诊断与治疗技术学•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学3.3 中医骨伤科学课程•中医骨伤科学•骨伤科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创伤中医学•骨伤科典型病症中医治疗学3.4 临床实践与实习•临床实习•病例讨论与学术交流4. 实践教学环节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参与以下实践教学环节:•实习:通过在医院骨伤科学门诊进行实习,学生将接触真实的患者和病例,学习并实践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病例讨论: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参与骨伤科病例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对骨伤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术交流:学生将参与学术会议、讲座和研讨会,与同行专家交流学习,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报告。

5. 就业前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就业:•中医骨伤科门诊•医院骨科•中医医院•私人医疗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中医药管理和咨询部门结论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基础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理论知识和骨伤科学基础理论的骨伤科医学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将获得全面的中医骨伤科学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运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毕业生将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在医院门诊、学术研究机构等领域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中医伤科123

中医伤科123
非特异性炎症:骨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代谢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 内分泌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的囊性骨炎 良性及恶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骨软骨瘤、骨肉瘤、骨囊肿 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大脑性瘫痪、脊髓前角灰质炎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
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 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
中立位0°法:先确定每一关节的中立
位为0°
邻肢夹角法:两个相邻肢体所构成的
夹角计算
肌力检查内容
肌容量:观察肢体外形有无肌肉萎缩、挛
缩、畸形
肌张力:通过被动活动关节的阻力大小判
断肌张力高低

0级:肌肉无收缩
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
弯腰的将物拾起,此即为拾物试验阳性
原理
患者脊柱有功能障碍,多见于脊椎病变如脊椎结核、强
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脱出,腰肌外伤及炎症等
仰卧挺腹试验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以枕部双足跟为支点,将腹部挺起,腰部
及骨盆离开床面,同时咳嗽一声,如引起腰腿痛及下 肢窜痛为阳性,提示腰部神经根受压
原理
达暴力、扭伤暴力导致的骨折和脱位
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如跌扑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
引起髌骨骨折,投掷手榴弹时导致肱骨干骨折
持续劳损:疲劳骨折
年龄
(1) 老年人好发骨折部位:肱骨近端,腕部,髋关节,脊柱等。 (2) 小儿骨折多为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且容易损伤骨骺,影响骨骼发育。
体质
解剖结构:传达暴力作用于骨骼时,骨折常发生在干骺端(密质骨与松质
骨折因重叠移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粗和缩短; 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多有患肢短缩与外旋畸 形;桡骨远端骨折可有“餐叉样”畸形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什么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疾病,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1. 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首先要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学说、基本概念和方法论。

了解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建立起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2. 解剖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需要对人体骨骼系统具有深入的了解,包括人体骨骼的构造、解剖和生理特点。

了解骨骼系统的组织结构、关节、韧带、肌肉等,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3. 病理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知识,包括骨折、脱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

通过学习病理学知识,能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和诊断。

4. 临床技能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中医临床技能,包括诊断和治疗技能。

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以及中医推拿、针灸、草药等治疗方法。

通过实践和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对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5. 中药学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学习中药学知识,了解中药药性、功效和配伍原则。

学习常用于骨骼系统疾病治疗的中药方剂,掌握中药的药物学知识。

6. 康复治疗知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康复治疗知识,包括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和方法。

学习功能锻炼、物理疗法、按摩和膏方治疗等康复方法,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7. 临床实习与实践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需要进行临床实习与实践,通过参与实际诊疗工作,进行病例观察和诊治实践,提升临床操作和综合能力。

总结来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习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构造、病理、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培养对骨骼系统疾病的综合诊断和康复治疗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29. 肩关节脱位的分型和特点:肩关节脱位好发于20~50岁之间的男性。根据脱位的时间长短和脱位次数的多少,可以分为新鲜性、陈旧性、习惯性脱位三种。根据脱位后肱骨头所在的部位,又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两种,而前脱位又可分为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脱位,其中以喙突下脱位最多见。
30.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复位成功的标志:听到轻微的入臼声,使其手触及伤侧肩部,复位即告成功,疼痛立即消失,患儿即能屈伸伤肢。
16.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固定:在助手维持牵引下,将棉垫3~4个放于骨折部的周围,短夹板放在内侧,若内收型骨折,大头垫应放在肱骨内上髁的上部;若外展型骨折,大头垫应顶住腋窝部并在成角突起处放一平垫,三块长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前、后、外侧,用三条扎带将夹板捆紧,然后用长布带绕过对侧腋下用棉花垫好打结。
17. 桡骨远端骨折分伸直型和屈曲型。 体征:伸直型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想尺侧倾斜减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倾斜。 屈曲型骨折远端向桡侧和掌侧移位,此类骨折较少见。
治疗:a无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上臂石膏后托固定3周。 b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肘部肿胀较轻,桡动脉搏动正常: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练功活动 / 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练功活动 /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固定+练功活动 c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伤后世间较长,肘部肿胀严重,并已有水泡形成,桡动脉搏动较弱,但皮肤与手部感觉、活动正常,指端毛细血管循环存在者:持续骨牵引+严密观察 3~5天后,肿胀消退,可选择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经皮穿针固定。 d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肘部肿胀严重,桡动脉搏动消失,患肢剧烈疼痛,被动伸指剧痛,皮色苍凉、麻木者:紧急做肱二头肌腱膜切开减压;对骨折,可利用同一切口做复位及内固定术 e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为钢板固定 f处理并发症。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_2022年学习资料

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学_2022年学习资料

第三章-临床检查-·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第三节四诊-·第四节骨与关 检查方法-·第五节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一、全身情况-严重损失之后,由于气滞血瘀,或瘀血停聚积瘀-化热,或因血容 减少等原因导致全身症状的出-现。-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青紫 、功能障碍-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与-空虚5、弹性固定
外因-外力损伤-外感六淫-邪毒感染
外因-·1、外力损伤-●-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 d持续芳累.如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2、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邪-外感六淫可 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3、邪毒感染外伤后在感染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 入,瘀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切诊-一、脉诊-一浮脉-轻按应指即得,重按之后反觉脉搏的搏动力量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见于新伤瘀肿、疼痛刷烈或兼有表征时。-二沉脉-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一般主病在里,内伤气血,多见 腰脊损伤疼-痛。-三迟脉-脉搏至数缓慢,每息脉来不足4至,一般迟脉主寒、主阳虚,多见于伤-筋挛 、Al血凝滞等症。-四数脉-每息脉来超过5至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虚数无力者多属阴虚。-多 于一般损伤发热。-五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多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奎及妊娠-期。 六涩脉-指脉形不流利,细而迟,艰涩如轻刀刮竹,多见于气滞血瘀。
问诊-一、询问一般情况-1.主诉-2.问受伤的原因-3.问伤势-4.问受伤的时间-5.问跌仆、 挫、扭捩、堕坠以及询问暴力的性-质、方向、情绪-6.问损伤的部位和各种症状,包括创口情沉-7. 全身情况-二、问过去史、家庭及音-三、听入臼声-四、听筋的响声a关节摩擦音;b肌腱-弹响声与 发音;c关节响声。-五、听啼哭声-六、听创伤下皮下气肿的捻发音-七、闻气味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患者的日常管理与教育
病情监测
用药指导
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生活护理
心理疏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 累和不良姿势,预防疾病复发。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 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后期康复治疗
在骨折愈合后,针对肢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如理疗、按摩、 针灸等,促进肢体功能全面恢复。
05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症及防 治
骨折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1 2
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 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完全 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诊断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 CT等)来综合判断。
骨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01
骨病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分为感染性骨病、代谢性骨病、退行性骨病
和肿瘤性骨病等。
02
诊断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
03
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调整代谢、改善
退行性病变和抗肿瘤等,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和外用,以缓解症状和促进
观察伤处外形
02
有无畸形、肿胀、瘀血、破损等,初步判断损伤性质和程度。
观察伤者步态、姿势
03
判断是否有骨折、脱位或筋伤等。
闻诊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
01
02
03
听骨擦音
骨折时,两骨折端相互摩 擦发出的声音,可判断骨 折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1-3(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型题(总题数:7,分数:7.00)?A.髂腰肌?B.臀大肌?C.股四头肌?D.缝匠肌?E.臀中肌1.00(分数:)90°。

再嘱其伸患者,18岁,男性,医者对其右下肢作肌力检查,现将患者置于坐位,膝关节屈曲(1).0.50)直膝关节,患者不能完成此动作。

则最可能出现肌肉无力的肌肉名称是(分数:A.B.C. √D.E.解析:岁,女性,医者对其右下肢作肌力检查,先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下肢伸直,嘱其外展右下20(2).患者,肢,患者不能完成此动作。

则最可能出现肌肉无力的肌肉名称是(分数:0.50)A.B.C.D.E. √解析:?A.阳陵泉、委中、百会?B.列缺、大椎、人中?C.内关、太冲、百会?D.涌泉、足三里、人中?E.神阙、命门、百会(分数:1.00)(1).创伤性休克,针灸治疗方法主穴常选(分数:0.50)A.B.C.D. √E.解析:(2).创伤性休克,针灸治疗方法配穴常选(分数:0.50)A.B.D.E.解析:?A.独参汤?B.当归补血汤?C.生脉散?D.增液汤?E.参附汤(分数:1.00)(1).创伤性休克早期,血脱者宜用(分数:0.50)A.B. √C.D.E.解析:(2).创伤性休克早期,亡阳者宜用(分数:0.50)A.B.C.D.E. √解析:?A.独参汤?B.当归补血汤?C.生脉散?D.增液汤?E.参附汤(分数:1.00)(1).创伤性休克早期,气脱者宜用(分数:0.50)A. √B.C.D.E.解析:(2).创伤性休克早期,亡阴者宜用(分数:0.50)A.C. √D.E.解析:?A.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B.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C.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D.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E.中心静脉压低,血压高(分数:1.00)(1).血容量不足则(分数:0.50)A. √B.C.D.E.解析:(2).心功能不全,血容量相对过多则(分数:0.50)A.B. √C.D.E.解析:?A.肝肾阴虚?B.气血亏虚?C.瘀滞经络?D.气滞血瘀?E.风湿侵袭(分数:1.00)(1).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中“患肢肿胀灼痛,压痛明显,屈伸无力,皮肤麻木,舌质青紫,脉紧涩。

”为哪种证型(分数:0.50)A.B.C. √D.E.解析:(2).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中“患者筋肉拘挛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舌质淡,脉沉细。

”为哪种证型(分数:0.50)A. √B.C.D.E.解析:?A.掌侧?B.背侧?C.内侧?D.外侧?E.前外侧或后内侧(分数:1.00)(1).手部切开减压的切口位置应选择(分数:0.50)A.B. √C.D.E.解析:(2).小腿切开减压的切口位置应选择(分数:0.50)A.B.C.D.E. √解析:二、D型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搽擦药包括(分数:1.00)A.药膏B.酒剂√C.油膏与油剂√D.药条E.湿敷洗涤解析:2.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1.00(分数:B.小腿√C.上臂D.前臂√E.足踝部解析:3.筋膜间隔区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分数:1.00)A.组织压√B.静脉压C.肌内压√D.渗透压E.滤过压解析:4.在骨折与腰痛的治疗中,要有整体观点,必须注意的脏腑关系为(分数:1.00)A.脾B.肾√C.心D.肝√E.肺解析:5.下列损伤中按受伤时间分类的是(分数:1.00)A.内伤B.慢性损伤C.陈伤√D.闭合伤E.新伤√解析:6.瘀血停积之证,下列脉象与之想顺的是(分数:1.00)A.洪大√B.细脉C.芤脉D.涩脉解析:7.发生脱位时可出现特殊体征为(分数:1.00)A.关节弹响声B.关节盂空虚√C.骨擦音D.弹性固定√E.异常活动解析:8.创伤性休克患者,当桡动脉不能明显触到时,需测定(分数:1.00)A.足背动脉B.腋动脉C.颈动脉√D.颞浅动脉E.股动脉√解析:9.损伤失血之证,下列脉象与之想顺的是(分数:1.00)A.洪大B.缓小√C.芤脉√D.涩脉E.弦脉解析:10.下列属于热熨法的有(分数:1.00)A.坎离砂√B.活络油膏C.熨药√D.活血酒E.伤油膏解析:11.属于损伤后期的治法为(分数:1.00)A.和营止痛法B.接骨续筋法C.行气消瘀法D.补气养血法√E.补益肝肾法√解析:12.以健侧手臂扶持患侧的前臂可诊断为(分数:1.00)A.腰部急性扭伤B.肩关节脱位√C.颞颌关节脱位D.肘关节脱位√E.髋关节脱位解析:13.伤后日久出现纳差,肢体疲乏,肌肉消瘦等病症,涉及脏腑主要有(分数:1.00)A.肝B.胆C.脾√D.胃√E.肾解析:14.造成筋膜间隔区血液循环障碍恶性循环的两个主要环节是(分数:1.00)A.缺血√B.肌肉痉挛C.水肿√D.神经功能异常E.肌红蛋白尿解析:15.外伤后患肢明显缩短与外旋畸形时可诊断为(分数:1.00)A.股骨颈骨折√B.骨盆骨折C.髌骨骨折D.胫腓骨骨折E.股骨转子间骨折√解析:16.瘀血停积者多属实证,下列何脉为恶(分数:1.00)A.浮脉B.弦脉C.缓脉√D.涩脉√小脉E.解析:17.失血过多者多系虚证,下列何脉为恶(分数:1.00)A.浮脉B.弦脉C.实脉D.洪脉√E.大脉√解析:18.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同侧何处出血(分数:1.00)A.前臂B.肩部√C.肘部D.手部E.腋窝部√解析:19.提示血液浓缩,血容量不足的标志是(分数:1.00)A.血小板升高B.红细胞升高C.血红蛋白升高√D.红细胞压积增加√E.出凝血时间延长解析:20.清热凉血法包括的两法为(分数:1.00)A.行气消瘀B.清热解毒√C.凉血止血√D.开窍活血E.和营止痛解析:21.明·薛己《正体类要》的突出贡献是(分数:1.00)A.气血学说√B.引经药C.用药歌三焦辨证D.E.平补法√解析:22.休克患者为了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灌注,临床常用扩张剂中,属于β受体兴奋剂的是(分数:1.00)A.多巴胺√B.酚妥拉明C.酚苄胺D.异丙肾上腺素√E.阿托品解析:23.以下疾患属于损伤的是(分数:1.00)A.骨肿瘤B.骨疽C.骨折√D.骨痨E.脱位√解析:24.发生骨折时可出现特殊体征为(分数:1.00)A.功能障碍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关节盂空虚E.弹性固定解析:25.具有祛腐拔毒作用的药粉有(分数:1.00)A.桃花散B.九一丹√C.红升丹√D.丁桂散E.通关散解析:26.西汉名医淳于意留下的“诊籍”记录了两列完整的外科病案是(分数:1.00)A.堕马致伤√B.金镞致伤√举重致伤C.D.跌仆致伤E.蹉跌致伤解析:27.属于治疗损伤初期的药膏有(分数:1.00)A.消瘀止痛药膏√B.定痛膏√C.三色敷药D.接骨续筋药膏E.温经通络药膏解析:三、X型题(总题数:16,分数:16.00)28.X线检查软组织高密度影像,可能造成的因素有(分数:1.00)A.血肿B.金属异物√C.离断的骨碎片√D.碘油√E.脓肿解析:29.伤科切诊中弦脉主病有(分数:1.00)A.主诸痛√B.主脾胃疾病C.主肝胆疾病√D.主肠道疾病E.主高血压病√解析:30.对开放性损伤患者在检查创口时注意(分数:1.00)A.创口的大小√B.创口的深浅√C.创口的色泽√D.创口的污染√E.创口的整齐√解析:31.骨病的局部一般症状有(分数:1.00)√疼痛A.B.肿胀√C.功能障碍√D.畸形E.肌萎缩解析:32.骨病的特殊症状有(分数:1.00)A.畸形√B.肌萎缩√C.筋肉挛缩√D.肿块√E.疮口与窦道√解析:33.《礼记》对损伤的诊断主要采用下列哪些方法(分数:1.00)A.祝B.视√C.审√D.察√E.瞻√解析:34.下列疾患X线检查都可显示出软组织肿胀,但边缘皆模糊者是(分数:1.00)A.炎症√B.肿瘤C.脓肿D.水肿√E.血肿解析:35.伤科闻诊的主要内容有(分数:1.00)A.听骨擦音√B.听入臼声√C.听弹响声√D.听啼哭声√E.听捻发音√解析:36.CT在伤科的应用范围有)1.00(分数:A.脊柱骨折√B.骨折√C.骨肿瘤√D.关节病变√E.软组织肿瘤√解析:37.原始社会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分数:1.00)A.曲针C.骨针√D.石镰√E.砭刀√解析:38.伤科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分数:1.00)A.畸形√B.肿胀、瘀斑√C.异常活动D.创口√E.肢体功能√解析:39.X线平片观察关节腔包含(分数:1.00)A.关节面软骨√B.关节间纤维软骨√C.关节固有间隙√D.骨皮质E.韧带解析:40.脱位的特殊症状体征是(分数:1.00)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关节盂空虚√E.弹性固定√解析:41.骨折的特殊症状体征是(分数:1.00)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关节盂空虚E.弹性固定42.《礼记》将损伤分成下列类型(分数:1.00)A.跌B.伤√C.创√D.折√E.断√解析:43.周代有了医政的设置和医疗分科,医生分为如下几种(分数:1.00)A.食医√B.疾医√C.疡医√D.兽医√E.巫医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