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负荷测相量

合集下载

保护相量测试及分析

保护相量测试及分析

保护相量测试及分析第一节保护相量测试基本要求1 试验目的带负荷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二次电流回路的大小和相位的测量,判断二次电流回路是否正确,流变变比及极性使用是否正确;核相的目的是通过二次电压回路的大小和相位的测量,判断二次电压回路是否正确,压变变比及极性使用是否正确2 试验的基本原则(1)在基建新投产保护或是保护电流二次回路上进行较大变动后,包括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本体调换、电流回路二次电缆改造、保护装置调换,都须经过带负荷试验验证保护装置和电流回路正确性后方能投运。

(2)基建新投产保护电流二次回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备启动前应做一次同流试验作为回路完好性的初步验证。

(3)在电压回路上进行较大变动后,包括电压互感器调换、电压回路二次电缆改造、一次线路导线调换,都须经过核相试验验证回路正确性后,方能投运(4)定期检验时,如果设备回路没有变动或较小变动,只需用简单的方法判明曾被拆动的二次回路接线确实回复正常即可。

第二节线路保护相量某110kV线路带负荷测试:线路保护的CT极性端在母线侧,TA变比为:600/5,TV变比为:110/0.1。

当时该线路潮流为:P=+40 MW;Q=-10 Mvar(母线向线路送出为“+”;线路向母线送入为“一”);这是从测控系统得到的数据。

对于新建间隔受电,可以从母线上的所有间隔有ΣP=0、ΣQ=0、ΣI=0判断测控系统数据是否准确;对于全站新受电,可以通过调度从线路对侧已投运变电站的数据分析判断本侧数据是否准确。

因为有功P为正,无功Q为负,因此电压超前电流的角度φ=360°-14°=346°,或者是电流超前电压14°。

如下图所示:1 保护相量测试线路保护相量测试时,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度,应合理安排负荷,若负荷太小无法保证正确性时,应向调度提出,创造条件相量测试。

以下说明测试的主要步骤:冲击线路时,测量二次电压幅值和相位是否正确,判断PT变比是否正确;对同一PT不同组别进行核相及同期回路的同源核相;线路带足够的负荷,记录一次潮流的状态,主要为P、Q;UA、UB、UC;IA、IB、IC;记录定值单上的CT、PT变比;计算功角;使用相位表测试屏后或就地端子箱中的二次UA、UB、UC、UL、U同期;IA、IB、IC、IN幅值和相位,相位测试可统一以UA为基准;记录装置的采样量显示(差动保护应记录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实际测试数据和记录装置采样的数据进行比较,确保一致,并与①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确保一致(一般误差不超过5%)。

送电核相测相量分析

送电核相测相量分析
? 原则上小瓷套侧靠母线
其他知识点
? 电流的参考方向:统一规定母线流向线路 (或主变)
? 主变接线Y/△—11:恒指电压关系。 ? 相位表:三相式相位表和单相式相位表,
其中单相式相位表显示的角度为1表笔超前 2表笔的角度,同时钳表头极性端向着电流 流进方向,电压表笔也有极性问题。
知识点-测相量记录内容
4 根据一次负荷 P和Q算出功率因素角 φ。 5根据一次负荷(或参考间隔一般为母联),将测得
的各电流的大小校核 CT变比大小是否正确。
知识点-测相量记录内容
6将测得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画到PQ图上, 核对是否正确Ia与Ua间的角度为φ,而Ia超 前Ib角度为120度,Ib超前Ic角度为120度。
7分析判断
(2) 验证变比大小,是否与定值单整定一致( 计量最好也验证,记录时不应含计量向量 )
(3) 潮流方向是否正确,是否满足保护方向要 求。
知识点-送出有功
1、各种功率概念 (1)送出有功:母线向线路(负载)送出有
功,即负载为电阻
母 线
电阻
知识点-送出有功
电流电压相量图
PQ图上的相量图
知识点-吸收有功
异源核相
1、测量PT 二次相电压Uan、Ubn、Ucn及 Un对地电压。
2、测量PT二次相间电压Uab、Ubc 、Uca及 开口三角零序电压Uln
3、测量PT的试验电压小母线对各相的电压 Usa、Usb 、Usc 、Usl 、Usn 。
4、测量两组PT间的各相间电压差
零序PT回路极性核对
1、PT三次a头接L, PT接线如图
事故案例
? 东郊变综自改造时,两次开口三角电压回 路接线错误造成送电时PT二次线烧坏
? 东岭变开口三角电压接线错误核相时未发 现零序电压回路问题,造成并列时(恰好 发生接地故障)PT爆炸。

带负荷测向量

带负荷测向量

一、为什么要进行带负荷测向量?(我理解的)带负荷测向量是为了验证二次电流、电压回路接线正确,变电站实际运行时提供给保护装置的交流采样是正确的,使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动作,如差动保护、距离、零序、带方向的电流保护等。

二、什么时候要进行带负荷测向量?(1)所有的保护装置,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和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变动后,都必须带负荷测向量。

(2)PT送电核相。

三、带负荷测向量前需要了解什么?线路TA的变比、极性(一般冲母线)主变高、低压侧TA的变比、极性(一般冲母线),主变的接线方式(几点接线)。

向量测量正确前退出相应保护的距离、差动保护压板。

四、带负荷测向量都测什么?A、线路带负荷测向量测二次电流(保护、测量)的幅值,确定TA变比正确。

例如:TA变比600/5,后台显示一次电流I A=200A,实际测得二次电流I A’=1.66A,计算:200/120=1.66A与测量数据一致,TA变比正确。

测量电流回路中性线(N相)的不平衡电流,幅值大小应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选定的基准电压(U AN),测量各相电流与基准电压间夹角,确定电流相序(正相序)、TA极性正确,计算P=3U相I相cos∅、Q=3U相I相sin∅与后台一次系统对照。

(∅为U和I夹角)观察保护装置液晶显示与测量数据是否一致。

注:装置显示相位角度为电流超前电压值B、主变带负荷测向量先观察差动保护装置液晶显示差流是否为零,差流为零可以初步判断高、低压侧电流回路没有问题。

测后备及差动保护高、低压侧二次电流(保护、测量)的幅值,确定TA变比正确。

测量电流回路中性线(N相)的不平衡电流,幅值大小应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选定的基准电压(U AN或U an),分别测量后备及差动保护高、低压各相电流与基准电压间夹角,确定电流相序(正相序)、TA极性正确,计算P、Q与后台一次系统对照。

注:Y-△11接线低压侧电压(U an)超前高压侧电压(U AN)300Y-△1 接线低压侧电压(U an)滞后高压侧电压(U AN)300选择基准时要标记好。

带负荷测试的理论方法及数据分析

带负荷测试的理论方法及数据分析

带负荷测试的理论方法及数据分析摘要:对于新建、扩建和改造完毕并需要投产运行的设备,需要通过带负荷测试来确保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和极性正确,通过分析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正负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来判断其接线是否正确。

关键词:带负荷测试;六角图;功率方向分析带负荷测试是在新建或改造线路送电过程,线路(或主变)有负荷电流后所进行的各CT 绕组相位、大小进行的测试;是检验CT极性、变比正确性、保证设备投运后安全可靠运行的最后一次测试,因此带负荷测试工作极为重要。

所有110kV及以上线路、所有主变新建投产、技改、修理工作CT回路有变动的设备送电,均须进行带负荷测试工作,测量所有新增或改动的CT回路的相位及大小。

一、带负荷测试的理论基础1.1 相位在电力系统中的常用功能通过测量量之间的相位可以判别电路是感性还是容性,根据有功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ψ)无功功率计算公式:±Q=UISIN(ψ)可作出以下侧向量图:用相位表测量出同相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ψ,在下图中以电压作基准画在+P轴上,根据测出的相位可画出电流的位置,再根据电流所处的位置便可判定电路是感性还是容性。

分析步骤如下:1.初步判断电流大小:1)看零序电流:零序电流一般都比较小,接近零,远远小于各相电流,如果In过大,就要考虑CT回路是否有接错的可能。

2)看各相电流大小:各相电流的大小一般差别不大,若差别过大,就要考虑CT回路是否接错。

2.计算变比,判断变比是否正确:根据已知变比的绕组计算出一次电流,再计算二次回路改动的绕组的变比,是否与要求的一致。

如表1为测量组变比更改后的测量结果,保护变比为1200/1,计算出测量组变比为:0.527*1200/0.396=1597,即可判断测量组变比是否正确。

若所有绕组都是第一次测试,可根据对侧电流或线路功率计算出一次电流,再计算变比。

3.绘制六角图,步骤如下:1)画出坐标轴2)先画出Ua作为基准;3)根据各相电流的相位画出相位图。

保护相量测及分析

保护相量测及分析

保护相量测试及分析第一节保护相量测试基本要求1 试验目的带负荷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二次电流回路的大小和相位的测量,判断二次电流回路是否正确,流变变比及极性使用是否正确;核相的目的是通过二次电压回路的大小和相位的测量,判断二次电压回路是否正确,压变变比及极性使用是否正确2 试验的基本原则(1)在基建新投产保护或是保护电流二次回路上进行较大变动后,包括电流互感器或变压器本体调换、电流回路二次电缆改造、保护装置调换,都须经过带负荷试验验证保护装置和电流回路正确性后方能投运。

(2)基建新投产保护电流二次回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备启动前应做一次同流试验作为回路完好性的初步验证。

(3)在电压回路上进行较大变动后,包括电压互感器调换、电压回路二次电缆改造、一次线路导线调换,都须经过核相试验验证回路正确性后,方能投运(4)定期检验时,如果设备回路没有变动或较小变动,只需用简单的方法判明曾被拆动的二次回路接线确实回复正常即可。

第二节线路保护相量某110kV线路带负荷测试:线路保护的CT极性端在母线侧,TA变比为:600/5,TV变比为:110/0.1。

当时该线路潮流为:P=+40 MW;Q=-10 Mvar(母线向线路送出为“+”;线路向母线送入为“一”);这是从测控系统得到的数据。

对于新建间隔受电,可以从母线上的所有间隔有ΣP=0、ΣQ=0、ΣI=0判断测控系统数据是否准确;对于全站新受电,可以通过调度从线路对侧已投运变电站的数据分析判断本侧数据是否准确。

因为有功P为正,无功Q为负,因此电压超前电流的角度φ=360°-14°=346°,或者是电流超前电压14°。

如下图所示:1 保护相量测试线路保护相量测试时,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度,应合理安排负荷,若负荷太小无法保证正确性时,应向调度提出,创造条件相量测试。

以下说明测试的主要步骤:冲击线路时,测量二次电压幅值和相位是否正确,判断PT变比是否正确;对同一PT不同组别进行核相及同期回路的同源核相;线路带足够的负荷,记录一次潮流的状态,主要为P、Q;UA、UB、UC;IA、IB、IC;记录定值单上的CT、PT变比;计算功角;使用相位表测试屏后或就地端子箱中的二次UA、UB、UC、UL、U同期;IA、IB、IC、IN幅值和相位,相位测试可统一以UA为基准;记录装置的采样量显示(差动保护应记录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实际测试数据和记录装置采样的数据进行比较,确保一致,并与①中的数据进行比较,确保一致(一般误差不超过5%)。

如何测相量及结果分析

如何测相量及结果分析

如何测相量及结果分析主要内容•基本知识:标量、相量与向(矢)量区别;测相量的重要意义;电流有效值和相角的计算•测相量及分析:测相量准备工作;相量表的使用;结果分析;分析举例一、标量、相量与向量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或矢量),不能进行代数运算,不能比较大小。

只能进行矢量运算。

•表示一个正弦量的复值常数称为相量,可以进行复数运算。

二、测相量的重要意义•带方向的保护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带负荷测相量。

•CT变比错误或二次回路接线错误都可能造成继电保护的不正确动作,也会造成电能的不正确计量。

•测相量是对CT变比、极性、二次回路接线的最后一次检验,所以必须正确测量和分析。

三、电流有效值和相角的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P= UIcosφ•Q= UIsinφ•S= UI•已知P、Q和电压U,根据这三个基本公式可以计算出一次电流有效值和相角φ。

•注意:U取线电压有效值,I取线电流有效值,φ为相电压超前相电流的角度。

四、电流有效值和相角的计算•2、二次电流有效值的计算•一次负荷电流1245A,CT变比分别为6000/1和4000/1,二次电流计算为:1245/6000=0.208A;1245/4000=0.312A四、电流有效值和相角的计算•3、P、Q取值•1)母线所有支路的有功和等于0,所有支路的无功和等于0(、),母线新发支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有功、无功值;•2)根据监控机显示有功、无功确定;•3)流入变压器有功、无功约等于流出变压器的有功无功;•4)新发变压器只带电容器,有功约为0,无功等于电容器补偿无功和。

四、电流有效值和相角的计算•4、电流角度计算•1)P>0 Q≥0•2)P<0•3)P>0 Q<0•4)φ=90˚P=0 Q>0•5) φ=270˚P=0 Q<0•P、Q以流入母线为负,流出母线为正•根据P Q画图确定电流角度范围.根据有功无功确定电流角度.ppt五、测相量准备工作•1、必备工具:相量表及附件。

主变带负荷试验指导书

主变带负荷试验指导书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ZDJ 40.21-2005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作业指导书2005-12-31 发布 2006-06-15 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前言«变电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继电保护部分)包括二十二个部分。

本部分为Q/ZDJ 40—2005的第21部分,是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的作业指导书。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绍兴电力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强。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

文档* * 变电所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包括PST-1202A、PST-1202B、PST1212、PST-12、PST-1200)。

2修前准备2.1 准备工作安排(见表1)2.2 主要工器具(见表2)表2 主要工器具文档2.3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编制要求(见表3)2.4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见表4)表4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2.5 安全注意事项(见表5)表5 安全注意事项文档3校验工作流程(见表6)表6 校验工作流程续前表文档4校验项目及工艺标准(见表7)表7 校验项目及工艺标准文档文档续前表文档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预控措施卡表A.1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单位编号文档文档执行人:监护人:恢复人:监护人表A.2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记录卡附录B(规范性附录)*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记录卡表B.1~B.13给出了 *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记录文档表表B.3 主变一次侧负荷记录表B.6 第一套差动保护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文档文档图1 第一套差动保护向量图0O 150180O210270O表B.7 第一套差动保护差电流显示值表B.8 第二套差动保护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图2 第二套差动保护向量图文档表B.10 后备保护用电流回路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文档文档图3 高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0O90O150180O210270O文档图4 中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 图5 低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0O 90O150180O 210270O0O90O150180O 210270O表B.11 备用、计量、测量等电流回路实测二次负荷电流值表B.12 状态检查表B.13 校验工作终结文档文档。

带负荷测向量

带负荷测向量

一、为什么要进行带负荷测向量?(我理解的)带负荷测向量是为了验证二次电流、电压回路接线正确,变电站实际运行时提供给保护装置的交流采样是正确的,使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动作,如差动保护、距离、零序、带方向的电流保护等。

二、什么时候要进行带负荷测向量?(1)所有的保护装置,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和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变动后,都必须带负荷测向量。

(2)PT送电核相。

三、带负荷测向量前需要了解什么?线路TA的变比、极性(一般冲母线)主变高、低压侧TA的变比、极性(一般冲母线),主变的接线方式(几点接线)。

向量测量正确前退出相应保护的距离、差动保护压板。

四、带负荷测向量都测什么?A、线路带负荷测向量测二次电流(保护、测量)的幅值,确定TA变比正确。

例如:TA变比600/5,后台显示一次电流I A=200A,实际测得二次电流I A’=1.66A,计算:200/120=1.66A与测量数据一致,TA变比正确。

测量电流回路中性线(N相)的不平衡电流,幅值大小应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选定的基准电压(U AN),测量各相电流与基准电压间夹角,确定电流相序(正相序)、TA极性正确,计算P=3U相I相cos∅、Q=3U相I相sin∅与后台一次系统对照。

(∅为U和I夹角)观察保护装置液晶显示与测量数据是否一致。

注:装置显示相位角度为电流超前电压值B、主变带负荷测向量先观察差动保护装置液晶显示差流是否为零,差流为零可以初步判断高、低压侧电流回路没有问题。

测后备及差动保护高、低压侧二次电流(保护、测量)的幅值,确定TA变比正确。

测量电流回路中性线(N相)的不平衡电流,幅值大小应在正常范围内。

?根据选定的基准电压(U AN或U an),分别测量后备及差动保护高、低压各相电流与基准电压间夹角,确定电流相序(正相序)、TA极性正确,计算P、Q与后台一次系统对照。

注:Y-△11接线低压侧电压(U an)超前高压侧电压(U AN)300Y-△1 接线低压侧电压(U an)滞后高压侧电压(U AN)300选择基准时要标记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负荷测向量简单分析方法
CT测向量数据分析
一条110kV进线有功-22MW,无功-3Mvar Ia 150A CT600/5
二次侧以A相电压Ua为基准电压测得:Ia 1.2A 滞后基准电压188度 Ib 1.22 A 滞后基准电压307度 Ic 1.21A 滞后基准电压68度
结论:CT变比正确、相位正确、极性正确
我对相量有种简单的办法教给大家,就本例来说,就用各电流量相对于基准量的角度相减,彼此相差120度,且画出后Ia、Ib、Ic分别是按顺时针排列说明为正相序,Ua与Ia(同相间Ua与Ia)角度为锐角(无论正负)有功均为+P,如为钝角(无论正负)均为-P,因为P=UICOSO,O为功率因数角,COSO在第一和第四象限均为正,所以有功均为+P,无功方向大家自己思考即可知道了。

大家都是高人,就不多说了。

变比就简单了,正确。

新投运的110KV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带负荷试验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一下装置的采样报告,就行了。

不过好像没人敢如此大胆不再进行传动的相量检查试验。

而实际上目前的相量检查试验就是:
1.确定一次系统的负荷情况:电流大小,功率性质,功率流向
2.测量二次电流,确定TA变比正确
3.根据设定基准电压(推荐用A相),测量各相电流与电压间的夹角,确定电流相序以及计算P Q,与一次系统对照。

4.对于差动保护,还要记得测量差流或差压。

200KVA变压器低压计量时电流互感器选配多少倍率的?
200*1000/1.732/380=303.9A
300/5 CT

I=200/0.38/1.73 =304A
选300/5的电流互感器.
0.2级和0.2S级的区别
S级电能表与普通电能表的主要区别在于小电流时的要求不同,普通电能表5%I b以下没有误差要求,而S级电能表在1%Ib即有误差要求,提高了电能表轻负
载的计量特性。

S级互感器的理解与电能表的也是一样,电力负荷变动较大的一般选用S级的电能表和互感器,以保证计量准确性。

0.5级CT不能用于差动保护
0.5级属于测量级CT,测量CT只在小于1.2In的电流下工作正常,大于它会出现严重饱和,因此区外故障时,电流大于1.2In,差动几乎是要误动的;我们在处理很多保护误动的实例中,遇到不少因差动采用测量CT而误动的情况。

旁代主变差动切换接线
主变差动电流回路两点接地
10KV 2000VA以上变压器是否一定要加差动保护
对变压器的内部、套管及引出线的短路故障,按其容量及重要性的不同,应装设下列保护作为主保护,并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1 电压在10kV及以下、容量在10MVA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电流速断保护。

2 电压在10kV以上、容量在1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

对于电压为10kV的重要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